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孤独のグルメ Season1 Season 1

主演:松重丰,山村美智,宮内順子,有賀さつき,下宫里穗子,安藤亮司,宮前希依,萤雪次朗,境博,塚田龍二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2

《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剧照

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2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3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4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5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6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3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4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5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6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7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8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19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 剧照 NO.20

《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剧情介绍

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井之头五郎(松重丰 饰)独自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他的小店虽然不是实体店,却接到不少客人的订单。每次接单他都亲自登门拜访客户,也因此发现了隐藏在城市里各个角落的美食。每当完成工作任务后,饥肠辘辘的他放下一切,专心地寻找着东京街头巷尾能勾起他食欲的小店,美食总是与他不期而遇。香喷喷的烤鸡肉串、热辣的无汤担担面、一个人的美味烤肉、入口即化的静冈关东煮、香脆可口的炸猪排套餐等等,每当沉浸在一个人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井之头五郎内心除了美味心无旁骛,填饱肚子后烦恼也一扫而光。 本剧是根据久住昌之创作、谷口二郎作画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运用了类似纪录片的描述方式,其中剧中登场的餐馆全部都是真实存在的,每集之后更有作者亲自走访剧中小店,采访老板并且品尝更多特色美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诸神之锤不亲密朋友我是女人一丈天地二人世界妖夜奇谈节拍器不要为恶魔鬼诅咒摇滚校园天生我才灵数23泰迪熊少年梦我笨善良地狱公使第二季护国密探人妖打排球黄金搭档:千金杀手明星伙伴第三季寻鲜记希望与反抗孽欲凶杀麻辣俏护士Dr.伦太郎年轻之光我在北京·挺好的剑网3万花小医仙画笔与旋律大运动会ReSTART!

《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自由之美食 独立之吃货

相比于中国的《舌尖上的中国》,日本的这部《孤独的美食家》简直简陋到家了。

既没有微距航拍,也不去什么苦寒酷暑之地取景,全凭主角一个人的内心独角戏撑起了整部剧。

说是连续剧,但是没有一个连续的情节,说是伪纪录片,但整个剧几乎全靠主人公的旁白。

说白了,所有其他的要素都是点缀,整个剧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吃,长篇累牍得去描写吃,吃什么,在哪里吃,怎么吃,味道如何,价格怎样,诸如此类。

然而,话又说回来,此剧如此鲜明地讲吃,但是却全然没有美食纪录片的气质,里面的吃食,说实在的,也就是精致的路边摊贩的水平,里面的食客都是下里巴人,穿得西装笔挺还不喝酒的主人公多少还显得有些异类。

第二季里面有一集主人公听到旁人说这个岁数还在吃这个饭的人,大抵还没有摆脱“跑腿儿”的命运,于是摸摸自己饱饱的肚子自嘲了一番。

更为有趣的是,面对如此饭菜,面对主人公全景式展现的吃饭过程,好评如潮中却没有诸如口水都流出来之语云云。

实际上这部剧的最大魅力并不在于剧情,也不在于吃饭,而是为坚守到了深夜的观众展现了一种他们奢望企及,似真似幻的美好憧憬。

每集开头的那段毫无语气可言的独白反复听下去还是觉得韵味十足。

在日本那样的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到底什么是现代社会赋予给普通人的自由呢?

不用受到旁人的眼光,不用担心自己的囊中羞涩,不用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拘束,一个人享受舌尖上滑过的美食,以百倍的精神收入腹中,享受着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快感。

这虽然多少有点讽刺,但确实是一个阶级无奈的心声。

不喝酒,或许就是为了让这种感觉更为现实,这才显得此种局促和短暂之自由之可贵与切近。

作为一部深夜剧,《孤独的美食家》用最廉价的方式营造了一种物质上的小满足和精神上的大满足的双重善意,让观众在睡前享受着这难得的愉悦,尽快睡去,以莞尔的侥幸面对第二天金字塔结构新的重负。

 2 ) 随心所欲,大快朵颐

EP01:烤鸡肉串搭青椒+和风干烧饭EP02.煮鱼套餐(鳕鱼)+洋式炖菜+滑菇味增汤+煮羊栖菜+芝麻伴菠菜EP03.无汤担担面+煎饺+拌三丝EP04.静冈关东煮(鸡蛋、萝卜、半平、鱼糕、煎豆腐及牛筋)+工艺茶EP05.亲子(鸡肉鸡蛋)盖饭+炒乌冬+小豆汤EP06.栗子大福+混合套餐(炸猪排&鸡排饭)+蒜香里脊EP07.炸肉饼+心动套餐(那不勒斯意面配汉堡肉)EP08.一人烤肉(牛背肉、横膈膜、牛小肠、卷心菜、成吉思汗烤肉、腌鳕鱼胃和牛胸腺)EP09.小食(章鱼烧、肉卷)+铁板烧(广岛香葱柚子醋味章鱼、蒜烤扇贝和香黄油烤牡蛎)+HIROKI特供杂样煎饼EP10.土豆炖肉+土豆沙拉+炸香肠+姜烧猪里脊煎蛋盖饭EP11.油炸糖心馒头+炖鸡+青花鱼三明治+特辣咖喱饭(彩蛋:五郎再做黑道大哥小龙)EP12.菠萝汁+冲绳天然盐烤黑猪肉+胡萝卜丝炒蛋+塔可饭+排骨荞麦面+BLUE SEAL冰淇淋

 3 ) 为什么还是我来做笔记,你们都在干什么啊!

第1话 东京都台东区山谷的炒猪肉配饭炒猪肉(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84元),米饭,酱菜(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21元),猪肉酱汤不是那种在蔬菜里放入一点猪肉的炒菜,而是放了大量的猪肉加入少量卷心菜丝,并添加了意想不到的芥末糊。

猪肉酱汤由豆腐和猪肉烹制而成,足可以做为一道单独的菜肆,汤内的材料十足。

茄子做成的酱菜配上以猪肉为主的主菜,吃起来有种特别爽快的感觉。

不虚此行。

第2话 东京都武蔵野市吉祥寺的回转寿司回转寿司(1碟130日元约合人民币8.07元)吉祥寺站站前的“天国寿司”。

全场寿司每碟130日元。

很有味道价格啊。

下午一点半到五点钟间,特级刺身等也是每碟130日元。

五郎吃了金枪鱼、鱿鱼、虾、鱼肉卷、糯鳗、沙丁鱼、特级刺身、海胆、鲍鱼等11碟的寿司。

食材都不在身边,点单时要呼叫服务员,用餐的位置有些尴尬。

第3话 东京都台东区浅草的豆甘豆甘(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84元)大量的豆与寒天放在红糖腌渍的甜品。

豆的粒大而饱满大、颜色柔和有光泽。

红糖调配的正好,不是很甜。

其他的在菜单中还有‘什锦热甜品’等、热甜品系列只有冬天才有(下月开始)。

之后,五郎去了附近的西餐馆。

第4话 东京都北区赤羽的鳗鱼盖饭鳗鱼盖饭(750日元约合人民币46.56元),京都风味凉拌腐皮(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84元)、腌鱼子(600日元约合人民币37.24元)、岩海苔(250日元约合人民币15.52元)早上交货后,去同样早营业的小酒馆点些东西吃。

还配了一大碗鳗鱼盖饭的酱菜。

鱼子个头大量多。

鳗鱼虽然个头小但肉质肥厚。

包着浅葱沾着橙味酱吃。

添了碗米饭,在周围空气中盖浇饭香味的陪伴下,又多点了份鱼子和岩海苔一起配着米饭吃个精光。

第5话 群马县高崎市的烤馒头烤馒头(无馅的140日元约合人民币9.01元,有馅的150日元约合人民币9.75元)吸足了烧烤酱的烤馒头,分为有馅的和无馅的。

烧烤酱的味道有点甜,无馅的有着纯粹质朴的味道。

另一方面加入了馅料,便会产生一种复杂强烈的甜味。

这家店的烤馒头之所以特别受欢迎,在于老板亲自调配的烧烤酱。

后边百度百科没有了,搜不到啊啊啊啊啊啊啊

 4 ) 多年后我终于找到“I'm alone,but I'm not lonely”的完美诠释。

最近发现了一部好剧,叫做《孤独的美食家》。

一般来说我对电视剧的鉴赏能力并不高,也不挑剔,觉得让我想看下去的就是好电视。

而这部剧,一口气看完两季24集也不吃力,除了中间实在觉得眼睛酸涩而暂停,其他时间我都保持高度兴趣。

惭愧地说,虽然认真看完两季,却也没有记住几个菜名,出现过的地点街道也都是看过就忘的,想说这样的功力还是不写影评了吧,但就如同剧里的五郎大叔吃起普通的担担面也能一副带劲样,坐路边喝着椰树牌椰子汁也能陶醉起来,还是决定把我一些零散的感受记录下来。

第一感受就是,大叔真的好萌。

那个“肚子饿了三部曲”配上大叔的囧字脸,在细长的巷子里镜头蹬蹬蹬地拉远,有些日式幽默,却也成了标志戏码。

看剧时候常伴随着“哎呀吃那么多要不要紧啊”、“太烫了啦大叔你慢点慢点啊!

”这样的内心活动以及多次想伸手抚抚平大叔的满脸褶皱,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太入戏了,但看到大叔一脸满足的大口吞咽表情,酷酷地不说话但内心都是“哦以西哦以西”、“有嘎达有嘎达”的OS后,又觉得这样看电视剧才过瘾啊!

有看到评论说觉得五郎很孤独,看着很心酸。

大叔孤独是肯定的,一个人经营一个公司,经常提着手提包衣着笔挺地去各个地方和客户谈生意,不善交际的他笑容总是尴尬,即便是和熟识的朋友在酒吧谈心,也因不会喝酒而机械木讷地吃着零食,巴拉巴拉地往嘴里送,好像在放空,但事实上十几二十年后依然记得。

至于心酸嘛,我也不是没有。

好几次大叔走进一家店,问一句“一个人可以吗”,或者坐下来转头看其他顾客发现也有独自吃饭的人之后会暗暗感慨“啊,看来他也是一个人”,在等上菜的间隙瞥见邻座客人们有爱地相互分食碗里的美味,大叔一脸羡慕地想“这样吃就可以分享了”,还有一次大叔买了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回家吃,吃完摸摸肚子抽根烟看了会窗外然后坐着打了个盹,这些都是非常让sentimental的我感到心酸的场景,的确是有的,可一转眼又播到大叔看到上来的菜之后放光的两眼,双手合十嘀咕一句筷子一掰,然后回到上面写过的“哦以西哦以西”“有嘎达有嘎达”,心想果然还是基调明朗的电视剧啊,大叔以食为友的独乐并不是我们能理解的啊,又何苦这般多事呢。

和《深夜食堂》比起来,这部剧更侧重食物,所以常常偷懒觉得每集甚至可以从“三部曲”这里开始看。

可贵的是,并没有奇珍异宝,都是日本寻常的食材和点心。

因为并没有很认真地把这部剧当做日本美食指南在供奉,所以也不去怀疑是不是每样食物都真的那么那么好吃,到后来反而更是在欣赏大叔的表情和对食物执着的那份精神了。

作为一部吃货电视剧,其实内心挺不想把它怎么深意化,但我的确相信作者或者导演是有这份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否则也不会每集开头都要重复一遍开场白(anyway,其实的确是很赞的一段读着挺别扭的话啦)。

大多数观众应该和我一样,看的时候也就流流口水,要么担心大叔会不会撑死之类的,再或者想起自己一个人的觅食经历。

坦白说我是属于“无法一个人吃饭”类型的人。

在大学的时候哪怕去食堂买个包子也要拉个姐妹一起,吃饭嘛,总是有说有笑有人陪着才好啊,一个人的时候只会闷头大嚼想着赶紧吃完走人。

有次和好朋友去食堂,她评论说现在好多人已经失去了一个人吃饭的能力,说完惋惜地摇摇头。

我心头一惊,却也呵呵呵地附和说是啊是啊真差劲=。

=|||也有一个人默默吃完一大碗饭后撑得站不起来的经历,心里顿生悲伤,回去逢人就说,寂寞就是一个人吃完一整碗开胃肉片盖浇饭啊。

并且一直到毕业都没再尝试过这个饭。

而慢慢具备“一个人吃饭”这项能力是在工作后,一个人走很长一段路去吃饭是常有的事。

对食物并非天生充满热情的我,总是觉得哎呀一个人吃饭随便吃点算啦,于是可以持续一个月都在单位对面的巧燕坊吃同样的馄饨。

开始觉得极不适应,非要带个手机时不时打个电话发发短信刷个微博什么的,好像吃饭和与人交流就是要共同发生才是合理的。

看到剧里五郎吃饭时各种内心活动,也是生动的交流啊,只是回应他的是他最亲爱的朋友,美食。

当然,后来我也可以只揣着钱出去吃想吃的东西,一个人有时也觉得自由自在。

吃完也不着急回来,逛个蛋糕店买个点心配奶茶也是常有的事。

后来同事看到我提着小袋吸着吸管进来,也会开玩笑说“啊,到底是小年轻啊,真会享受”什么的,我则露出五郎的尴尬笑容,嘿嘿,嘿嘿嘿。

其实看这部剧,我们都会在某个时段羡慕过五郎,大多是在看他大嚼美食的时候,也有可能在他满足离去的时候,或者看他一心一意听从胃的心声的时候。

一个人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与之相处融洽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不知有没有人留意过,五郎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期间店里总会再进来一些客人,有年轻情侣,有好友结伴,有一家三口,把孤身的五郎衬托得更加孤独。

容我多情想一想,也许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形态,比起有个形影不离的伙伴,自己和自己的心头好成为至交也是件美事。

也就是我们小时候英语课上老师为了让我们区别alone和lonely而教给我们的句子,im alone,but im not loney.所以才是孤独的美食家,并没有在寂寞呢。

 5 ) 唯有乌龙茶解馋

一开始看到海报上秋色的基调和主角大叔那张苦逼的脸,还有硕大的孤独二字,还以为又是一部《深夜食堂》,讲疏离啊羁绊啊人生啊的忧郁系深夜电视剧,没想到下下来一看,从色彩到基调到镜头切换,虽然说不上活泼,但也是带着轻快调侃的感觉,连带着大叔苦逼的脸也有了种微妙的萌感。。。。。。

标题中的“孤独”也并非凄苦,而是有着“即使一个人也能自在又帅气的享受美食”的帅气立意,这实在是深得我心,一直寻思着订一个一个月一次的“独食”时间呢。

这部剧介绍的美食都是有真实店家存在,这么一来遥遥无期的美食list上又要加上不少霓虹店了。

第一集介绍了烤鸡肉串、烤多线鱼脊、玄米袋和干炒饭。

看着苦逼脸大叔大快朵颐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把这部剧作为睡前剧真是失策啊!

剧终当大叔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走在街头时,电脑也很适时地似乎是想绝了我的念头地自动关机,而我依然只能含着满嘴的口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虽然明天的午饭还没有想好,但我上哪儿吃烤鸡肉串、烤多线鱼脊、玄米袋和干炒饭呢?

还是去全家买瓶乌龙茶吧。

 6 ) 日料,最适合孤独寂寞单身者的食物

1. 看美剧或者就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而言,日本料理等于改善伙食的“高大上”类别,一冠以“日料”,平凡的食材身价连反数倍,比如在广州某些并不好吃的回转寿司店,比如说是用骨头汤熬制汤底但其实是拿各种人工调味品挑出来的拉面店;在天河商圈,扎堆的拉面店里,一碗面,女生分量,人均消费至少40元,消费水平堪比港澳台及日本本国。

更不用说一些即点即做的日本“放题”,或是像寿司之神的米其林三星级别的当时一直以为是国人“哈日风”肆虐,以及日本食物的精致,审美愉悦及带来舶来品的风情,后来想想,特别是看了几集此剧,发现,社会性因素可能也是日料风靡全球的一个原因。

2. 香港人特别喜欢日料,“日料是那种你一个人去吃也不会觉得很奇怪的地方。

”细想一下,也是,一般的日料店都是小桌子或是回旋高脚凳吧台,一个人去,隐藏在一堆人中间也不会太突兀,而如果要一个人去正规的餐厅点菜吃中餐,或者跟别人拼台圆桌饮早茶,可能对于一些人而言,已经是一种“生存大挑战”吧。

而HK,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和南方等地,都是人口密度高,且单身人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地区,一个舒服的让单身人士的消费的空间,满足了安全感的需求吧。

3. 电视剧本身也很有意思,首先开篇语让我想到了下厨房那句被人用到泛滥的“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

开篇语是这么说的: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毫不费神的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的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

”确实耶,现在这个看上去大家都很忙很不开心的社会,“被控制感”远远大于“控制感”,太大的刺激物太多的变数,这些会让人很没有安全感,鸭梨山大。

而食物,是一个有基本经济基础的人都能满足的需求。

这也不难解释为啥女孩子比较喜欢吃零食,或者暴食症的成因。

以前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分析中国法国大陆法体系且国情相似的问题,然后扯到了凡是专制的管理下的国家的人民,话语权丧失没有表达的权利,说话的功能就转去了吃东西的功能上了,因此中法两国都是以美食之国著称。

4.其次是内容上触到了许多人的痛点。

那么高的豆瓣评分。

就是看一个侧脸完全2D不立体的大叔,晃晃悠悠,吐槽话多的女性,见到周围的老爷爷们下棋也去搀和一下,原本信心满满后来才发现小时候跟自己爷爷下棋经常赢可能是爷爷棋艺不好(我倒觉得是爷爷让他),然后不爽饿了溜去吃东西。

经常左顾右盼,观察留意别人在说什么,吃什么,还要满脸严肃的表情,一个八卦的大叔。

吃东西的时候狼吞虎咽,脖子上的青筋暴露,饭后,安逸地吸一口烟作为结束。

这个,可能对比文艺清新的《一人食》,有点像舞台剧的《深夜食堂》,励志鸡血美艳的《料理仙姬》,这个也是漫画改编的大叔系列,更接地气,更真实吧。

更像一般人无聊乏味靠食物作为刺激物作为亮点的人生。

做新媒体的同事建议我们经常上天涯论坛啊,大姨妈app社区论坛看看,或者网易新闻的评论,经常有怨妇怨男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吐槽各种婆媳关系老公出轨工作不顺,似乎都是苦大仇深的模样。

而这些人才是“大众”,你是公知你是文青看不起那些软趴趴的“鸡汤文”“XX美文”这些毒药,你逛豆瓣你逛知乎果壳翻墙去看fb和twitter,youtube.但是那些毒药文章的粉丝量和阅读量是你运营的号的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

这并不是说别人做毒药你也要做,更重要的是,真的要了解这个市场,了解大多数人的需求和想法,而不是自己在角落画圈圈自HIGH个半天,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搁着层厚厚的纱去看市场。

提醒自己。

RING THE BELL.希望能更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的需求,了解这个市场,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

可能归根到底,还是了解人本身。

5. 看起来好好次的样子日料日料快到碗里来感觉不油腻吃不胖耶,摆盘又漂亮,小碟子小碗吃鱼的尖头筷子都好好看有机会一定要去日本

 7 ) 靠谱指引:本剧不能在晚上看

1.本剧不要在晚上看,看了真是各种饿。

孕妇煮了包泡面企图安慰一下自己,结果一激动全吐了。

2.本来还在想阿布大叔演这个古板敏感的美食家也挺合适,看到最好觉得还是松重丰合适,因为他实在太能吃了。。。

 8 ) 隔靴搔痒的美食剧集

作为一名擅长yy的吃货,各类美食的剧集电影文字也看了不少,第一次看这部孤独的美食家着实被浓油赤酱的镜头惊艳了,接连看了几集,却总觉得少些什么每集看叔吃的汗流浃背,放下碗筷时还必定来一声满足的长叹,但怎么也没有代入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食物细致的描述当叔吃下第一口并露出招牌惊喜表情时,我等吃货是多么迫切的希望听到“这肉质太***/入口的感觉****”此类话,可叔呢,净说些隔靴搔痒的话,“我的胃见证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

这就是***的味道!

”,“好吃好吃”,“真好真好”。。。

如此匮乏的语言,让我连yy都没有素材,只好在叔满足的叹声中悻悻关掉播放器

 9 ) 食欲和情欲 关于欲望的欲望及欲望的投射

40到50岁中年社畜的食欲冒险,同样是展现欲望,主演的微表情几乎让人无障碍的就联想到情欲的渴望和满足。

难怪有人在评论里说这部剧和AV是同样一种拍摄手法。

和我看过的其他美食节目太不一样了。

在我的观影经验里关于食物的纪录片或者李安的《饮食男女》这样的片子,食物的展示都具备其客体属性,可以说屏幕里的食物是客体,屏幕前的观影人才是欲望的主体。

而这部片子的真实客体是主演中年男性显示出的欲望,而观影人是通过主人公展示的欲望体验到关于欲望的欲望。

这个观影逻辑确实和AV或者GV完全一样。

大概确实是有一点私人的经验的影响,影片里男主的眉眼和我年少时曾经喜欢过的男生有些相像。

他眼睛的形状和眼角的皱纹和那种欲言又止又默默吐槽的气质,让我想象如果他到了50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所以,影片中展示的对于食物的欲望,我观看他的欲望时产生的欲望,和想象中他投射到食物的欲望如同他投射到我身上的欲望,这三重的欲望,就这样混杂在一起。

 10 ) 吃到深处人孤独

如果说《深夜食堂》是透过美食讲故事,以美食作为载体,说尽世间百态,道尽人情冷暖;那么《孤独的美食家》则是通过故事讲美食,还原到本真,关注于最单纯朴实的“吃”本身,尽管只是一部美食电视剧,但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一部升级版的电视美食推广秀。

大概是深夜剧制作经费有限,从布景灯光人物造型到场景设置情节展开都非常简单,甚至有些饭馆店面显得些许简陋,每一集也只有短短25分钟左的时间,但并不影响吃货们对于这部剧的喜爱,每到剧终,意犹未尽,仿佛那些会动的美食还依旧荡漾眼帘。

一直认为深夜是看不得美食片的,一到夜晚四周突然安静了下来,比起喧闹嘈杂的白天人们也更容易直面自己的内心,思想在翻滚,肚皮在骚动,恰好此时再遇此片,那效果堪比火星撞地球,花光四溅,漫漫长夜观赏此剧,实在是找虐,真心和自己的胃过不去!

每一集都会出现各种不同口味的美食,流水的美食铁打的大叔,每当看到囧萌的大叔两眼放空,肚子叫嚷,随之镜头拉远,BGM响起,暮然回首,美食却在深街小巷处。

我想把美食比作天然呆男主的老婆,每当大叔看到窈窕有致的饕餮美食如同痴汉,吃得油光满面汗流浃背,那阵势真让人忍俊不已。

就像男人挑老婆要看学历,看家室,看性格,甚至工资收入,大叔选美食则纠结于菜单菜谱,纠结于到哪家饭馆大快朵颐,实在两难。

吃货的世界永远不嫌多。

烤鸡肉串,鸡肉青椒,炒乌冬,亲子饭,猪排盖浇,蒜香里脊,担担面,烤煎饺,鳕鱼定食,洋式炖菜,土豆沙拉,土豆炖肉,烤熏肉香肠,500硬币套餐,煎烧里脊煎蛋盖饭,特辣咖喱饭,鸡肉排,东坡盖饭,排骨荞麦面,番茄意面汉堡肉,广岛风大阪烧,还有咖啡店的关东煮(我称卤水乱炖),一人烤肉,牛胸线,鳕鱼胃,大叔每集必备神器之乌龙茶配白米饭,大段大段独白内心戏,什么时候美食剧也开始走高端大气上档次路线?

酒囊饭饱之后,突然顿悟,获得些许人生感悟,颇有些“点食成金”的意味。

当然原作者每集结尾的客串更是小小惊喜,孤独美食家是否就是指这个面相稍许猥琐却为大胃吃货王的中年秃头大叔?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 吃到深处人孤独。

《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短评

看这部剧真是选择困难——选择什么时间看呢?是饱着,是饿着?大叔,你不能真像个美食家一样点评出一二三,别只说“好吃”吗?

4分钟前
  • 达令
  • 还行

吃什么都好吃,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但容易满足也挺好的

6分钟前
  • 朵拉Isidora
  • 较差

合二为一...

11分钟前
  • 小锤
  • 还行

美中不足就是主演太难看了!

13分钟前
  • Marni
  • 力荐

我看了三集,实在看不出这剧有哪一点点儿好的地方。

18分钟前
  • 载道扬
  • 很差

小龙哥看起来还是像讨债集团啊~看着他吃得这么开心不知不觉的也饿了呢!

23分钟前
  • 眼镜君
  • 力荐

又被你们吹过头了

27分钟前
  • 日剧 跑
  • 很差

4.5

31分钟前
  • 克里斯
  • 力荐

剧情可有可无 比吃播还没意思 弃剧

33分钟前
  • little-frog
  • 较差

从吃饭人的心情来看美食,突然發覺讓一個男性去演繹這樣的角色真是恰到好處!每次都在深夜大流口水。。。開篇第一段闡釋孤獨美食的含義,真是天經地義,享受美食而不被雜七雜八的卵事情耽誤的時刻,真是靈魂自由的時刻啊!總是喜歡這短短的二十多分鐘,簡簡單單舒舒服服,感覺食物似乎也到了你心上。

36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多谢款待~(这剧的存在意义或许就是陪伴……

39分钟前
  • mOco
  • 还行

http://www.tudou.com/albumcover/VI4njScO_E4.html

44分钟前
  • linz
  • 推荐

晚上看着会饿。。

49分钟前
  • 我不是大哥哥
  • 还行

松重丰大叔拍完这个得胖多少斤啊……

52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两集弃 如此奇葩的剧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啊 每集就是讲一个猥琐大叔走了十分钟再吃了十分钟就完了?

53分钟前
  • 凹凸代餐
  • 较差

撒鼻息

57分钟前
  • 在找喜感的Kain
  • 力荐

一个人吃饭神马的毫无鸭梨啊~深夜食堂里的面瘫黑社会老大看着好亲切,深夜食堂胜在主题曲,这部胜在花样繁多暖心暖胃的江湖菜,而且比起深夜食堂的比惨深沉文艺调调,还是做一个坦荡荡的吃货来得有趣丫!

59分钟前
  • nighteye
  • 力荐

松重丰长得是一张不爱吃,吃什么都不好吃的脸。

1小时前
  • koka
  • 较差

想吃静冈的关东煮了(*ˊ﹃`*╰)

1小时前
  • 隔壁的蓝
  • 还行

被无数的朋友安利过这个剧,费了好大劲一股气找全了9季,配了字幕。结果第一季看了6集就坚持不住了。核心的美食部分并不吸引人,大量独白撑场面,剧情方面是日本人烂大街的套路,也就是在平淡的工作生活中强拧着让自己感知并感动,真累。

1小时前
  • LT_Bud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