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在人物处理和场景表现上保留了很多写实的东西,几经摆弄又搞笑,也流畅自然。
本以为一些不合逻辑的处理是为效果,看到后边才发现又都演变为故事的线索,惊喜连连,拍案叫绝,电影院里就七八个人,还是一阵一阵地哄笑。
编剧懂生活,懂电影。
整部电影小镇,村儿,生活,有乐,朴拙,爱希望以后国家管管那帮有钱没文化的大老板,像《提着心,吊着胆》这样的影片可以多上些院线,多些排片
故事的本身并不特别惊喜。
章节式的叙述,插叙与倒叙的结合,荒诞的黑色幽默,以及黑白默片的穿插。
可以看出导演是学院派出生,模仿的痕迹任在却活学活用,非常用心。
题材与剧情不由得让人想到《低俗小说》与《偷抢拐骗》。
演员的表演也无太多惊喜之处,但也无可指摘,男主角的脸我越看越眼熟,片子过50分钟我突然回过神来: 这莫不是吴秀波和张丰毅的结合体?
高叶饰演的马力莲,则有着几分佟掌柜的感觉,彪悍泼辣又美丽,表现得十分到位。
然而和电影本身一样,也缺少了一些惊喜。
故事从杨百万怀疑自己被带绿帽子开始说起。
标题是《提着心吊着胆》,通篇毕见效究竟死没死,被谁杀的算是最大也是唯一的梗。
故事说得很完整,及格了。
然而本身的情节还是稍显单薄。
强盗的那条线情节不够丰富,人物塑造也稍显片面。
有一些剧情为了形成反转,还是稍显有些生硬: 比如说,杨百万听了路人的闲言碎语,看了一点毫无实锤的画面,就认定自己的媳妇出轨了,并且当机立断的决定要杀妻;随随便便地找了给自己看不举的江湖郎中买凶杀人,只因为他说过自己认识黑道?
在朋友家听到“奸夫”实际上是个按摩大夫,就又随随便便的相信了自己老婆没有出轨?和丽莲出门埋尸,硬是不带上尸体,简直就是在宣告这个尸体还活着,一会儿得出事被人再杀一次。
结尾也是有些仓促,我原本以为劫匪二人组的戏会更丰富一些。
那个吃白米饭的小马哥,怎么就只在片尾彩蛋才出现了呢?
片中黑白默片元素的加入,也并没有玩得很好,令人感觉“导演想要加入这个元素”,而这个元素的加入,虽不违和,却也不巧妙到令人拍案叫绝。
相比之下,《王牌特工》中放烟花的场景,就是令人惊喜,大笑,拍案叫绝的元素。
当然一部导演处女作品,这部电影的水平的确还是相当不错了。
期待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吧。
京剧中有一个传统的短打武生剧目叫《三岔口》,说的是宋朝年间的一个漆黑夜晚,围绕发配途中宿于一家客栈的焦赞,所发生的一场夜战,两个武生在黑暗中相互摸索,拳打脚踢,却又看不到对方,只能凭借感觉短兵相接,既惊险刺激,又机巧精彩。
这部黑色喜剧片《提着心吊着胆》,也是讲述了一个有关夜战的故事,来自各方不相干的人马遭遇到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围绕着一次暗杀计划和一具神秘的尸体,开启了惊心动魄又匪夷所思的冒险历程,也是同样精彩。
蛮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以及要照顾宝宝,所以只能通过电影图解来看,感受不到屏幕上的精彩,但觉得还是很有意思,想起以前看过的《疯狂的石头》《夜战》《无人区》,这些都是小成本电影,演员表演精彩,剧情经得起推敲琢磨,自然也能留下深刻映像。
还看到了《驴得水》里的女演员,自带三分喜感。
《提着心吊着胆》作为一部喜剧犯罪电影,特别值得法律人一看,剧中涉及的犯罪情节堪比车浩的刑法题,很多问题都是刑法上的争议问题,必定会会引起控辩双方的争议,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供各位研讨。
情节一:杨百万雇凶杀人犯罪嫌疑人:杨百万涉嫌罪名:故意杀人罪控方:杨百万意图雇佣黑道风子杀死其老婆马丽莲,且故意灌醉马丽莲,带走看门狗,构成故意杀人罪。
辩方:杨百万被毕见效所骗,毕见效只是去盗窃,不会对马丽莲生命造成威胁。
在发现误会后,又跑回饭店想阻止“小马哥”,敲击颈部只是让其短暂昏迷,没有剥夺生命的故意。
从废土窑赶回阻止了胖先生强奸马丽莲,不应构成犯罪。
犯罪嫌疑人:毕见效涉嫌罪名:诈骗罪毕见效谎称认识黑道风子“小马哥”,诈骗杨百万三万元,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
情节二:珠宝的抢劫案、藏钻戒犯罪嫌疑人:瘦先生、胖先生涉嫌罪名:抢劫罪争议:胖先生藏了钻戒是否构成盗窃罪?
共同犯罪人对赃物的分割是否构成新的占有,黑吃黑的争议。
情节三:毕见效抢劫、拣钻戒犯罪嫌疑人:毕见效涉嫌罪名:抢劫罪、盗窃罪毕见效本意是去盗窃,被马丽莲发现后暴力反抗,转化为抢劫罪。
胖先生将钻戒藏在餐桌下后离开,变为马丽莲占有,毕见效餐桌下捡到钻戒藏起来,构成盗窃。
由于马丽莲不知道钻戒的存在,所以这个盗窃不转化为抢劫。
情节四:毕见效被火烧马丽莲构成正当防卫。
情节五:马丽莲被火熏涉嫌罪名:故意杀人罪犯罪嫌疑人:毕见效被烧头发后,已经不在是单独抢劫财物,而是要报复,采取放火熏躲进后备厢的马丽莲后,具有人身危险性。
情节六:毕见效被敲闷棍涉嫌罪名:抢劫罪、盗窃罪犯罪嫌疑人:胖先生控方:胖先生对毕见效敲闷棍后抢回戒指,构成抢劫罪。
胖先生骑走毕见效的摩托车,构成盗窃罪。
辩方:戒指本属于胖先生,属于取回,且毕见效仍在对马丽莲实施放火,胖先生构成正当防卫。
情节七:马丽莲被敲闷棍犯罪嫌疑人:杨百万涉嫌罪名:故意伤害罪控方:杨百万生发现雇凶杀妻可能败露后,又用擀面杖敲击马丽莲颈部,构成故意伤害罪。
辩方:马丽莲短暂昏迷,没有达到轻伤以上,不构成犯罪。
情节八:毕见效被杨百万放进后备箱。
犯罪嫌疑人:杨百万涉嫌罪名:故意杀人罪,妨害公务罪争议:毕见效当时是昏迷,杨百万将毕见效放进后备箱,有可能使其丧失救助和医治机会。
虽然后来毕见效自己从后备箱爬出,但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地方。
对黄警官调查隐瞒事实,涉嫌妨害公务。
情节九:杨百万、马丽莲挖坑准备埋毕见效。
争议:马丽莲当时认为毕见效死了,以为是杨百万正当防卫杀的,所以想挖坑埋了;杨百万当时认为毕见效死了,但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也想挖坑埋了。
实际上当时毕见效是昏迷,如果杨百万、马丽莲埋了,就是活埋,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毕见效被人拉走了,没埋成,过失犯为结果犯,不构成犯罪。
情节十:车震撞人。
犯罪嫌疑人:何努力、顾小姐涉嫌罪名:过失致人死亡罪控方:何努力、顾小姐一人挂挡、一人加油,造成毕见效死亡,因地点在仙客来大饭店,不是道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辩方:意外事故,不构成犯罪,无法预见到毕见效从后备箱从出来,不就有期待可能性。
情节十一:转移毕见效。
犯罪嫌疑人:何努力、顾小姐涉嫌罪名:故意杀人罪控方:参照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转移被害人造成无法救治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论。
辩方:毕见效被车撞时已经死亡,后期行为只是转移尸体,不构成新的犯罪。
情节十二:撞到瘦先生。
因瘦先生未造成重伤,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情节十三:瘦先生强奸马丽莲。
犯罪嫌疑人:瘦先生涉嫌罪名:强奸罪控方:瘦先生意图强奸马丽莲,被杨百万制止,构成强奸未遂。
辩方:瘦先生无意喝下春药酒,在药物作用下意图强奸,不构成强奸罪。
这个片子,片段式的环形结构手法很有意思哦!
穿插默片的表现形式,不但没有打断影片的节奏,反而起到了承接的效果!
并将一部本该严肃的悬疑片升华成了一部哭笑不得的黑色喜剧片!
恰到好处的表现形式给观众不一样的关感体验。
可能一些人有些瞧不上这类乡村形式片,但我觉得只要是用心了的电影都比只想靠流量小鲜肉撑场面的泡沫电影好。
这片我给8分!
喜欢一直豪放风格的任素汐!!
喜欢该影片的推广曲任素汐唱的《心恋》!
——关于《提着心吊着胆》
近些年,国产电影不乏大制作,而细心地观众会发现,往往口碑天自来水满满的电影,都是小成本商业片。
昨天上映的这部电影,在时光看来,标志着“话剧”向电影在中国电影中站稳了脚跟,也给许多找不到投资的小成本商业类型片指明了一条精品之路。
别躲了,就是你——提着心吊着胆
先说说海报吧。
从海报上看,主创应该花费了不少心思。
看完电影的观众应该能看出来,海报几乎包含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所有线索,甚至还有时空架构和故事背景。
背景中的“仙客来大饭店”是故事的发生地和终结地,五个主要人物表情各异,女主的手搭在男主肩上,道明了主要的人物关系。
而最下方的一瓶药酒和一个戒指,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始终。
本片的编剧和导演李雨禾,应该是第一次在电影圈崭露头角,他不俗的编剧能力,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
中国的黑色荒诞喜剧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创作风格,《疯狂的石头》作为开山,之后有《追凶者也》《心迷宫》这样的佳作。
不同的是,这部《提着心吊着胆》的演员阵容及宣传力度远不及前者。
这是一部典型的独立制作影片,一水儿的新人和简陋的影片风格,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制片方没什么钱。
但是,电影的完成度却非常高。
看得出导演有踏实的电影拍摄经验和理论功底。
在一些情节的处理和设置上,不仅仅借鉴了大师的手法,而且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电影的影子。
当然,不得不感谢的,是本片的监制尔冬升,还有那些凭借激情出演的演员们。
故事的悬念设置和情节架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尔冬升的帮助,而演员的实力表演,也得到了尔冬升很高的评价——
“演员表演充满魅力,比小鲜肉好多了。
”在中国,制片投资和影片质量往往不大容易划上等号。
而近些年涌现出的小成本话剧向电影,也一次又一次得用这个道理给观众提了个醒。
最成功的,无疑是开心麻花的两部——《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
《驴得水》和《夏洛特烦恼》,豆瓣分别为8.3和7.4而豆瓣飙到7.3的《提着心吊着胆》,无疑又给这种电影模式一针强心剂。
因为本质上,它也是一部话剧向电影。
而且,参演的新人也大多是专业话剧演员。
其他演员你们也许不清楚,可任素汐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吧。
影片成功的关键,只有一个——剧本。
不同于《驴得水》辛辣荒诞的讽刺悲喜笑料,也不同于《夏洛特》穿越式的中年男子觉醒,《提着心吊着胆》玩儿的是黑色悬疑喜剧的套路。
说到底,整个剧情仅仅一句话——一个骗子的尸体引发的闹剧。
听上去跟《疯狂的石头》和《心迷宫》类似,都是黑色喜剧。
但是比起《疯狂》,《提心吊胆》的野心更小;而比起《心迷宫》,则少了许多严肃感和庄重感,反而荒诞好笑。
整部电影的架构和人物非常清楚,一个东北农村的故事背景,三对不同的人物关系,主次人物加起来不超过8人,道具除了两辆汽车一栋破楼,剩下的就是一个假戒指和一瓶壮阳酒。
听起来怎么着也不像能拍出一部电影的样子,但是导演的确做到了。
甚至,你能看到很多著名电影的影子在里面,比如科恩的《血迷宫》,比如昆汀的《落水狗》,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同属此类风格。
为了照顾大家的观影兴趣,今天时光就不剧透了,因为一旦知道故事的始终,它会变得毫无味道。
但,我们还是需要看看,这样的一部电影,到底优秀在哪里。
首先是炫技般的连环叙事,影片一开始只用了很少的篇幅介绍人物关系,因为出场演员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占用太多时间。
不过在叙事上,导演明显花费了大量功夫。
每一件小事情的起因,人物的动机,事件的走向和结果,都会对影片的架构产生影响。
这就使得整部电影的叙事环环相扣,情节的推进繁复曲折。
比如影片开始,杨百万(陈玺旭 饰)做梦醒来,因为性功能障碍去找毕见效(曹瑞 饰),得到了一瓶药酒(贯穿始终的线索道具),顺带得到了片子推进的最重要信息——毕见效认识黑道的人。
这才有之后的雇凶杀人,而这瓶酒,则是故事开始在仙客来,也终结在仙客来的唯一保证。
其次,是阴差阳错的人物关系。
除了玛丽莲(高叶 饰)和杨百万正统的夫妻关系外,其余人物的关系错综复杂却又合情合理。
杨百万和毕见效从医患关系上升到雇凶杀人的关系,而杨百万和玛丽莲从夫妻关系转变为凶手和被害者。
何努力因为哑巴和杨百万扯上关系,而拜金女顾小姐与何努力,又因为无意间撞死了毕见效,从骗炮关系转变为帮凶。
人物关系的阴差阳错,加重了故事的悬疑效果,当然,也使得剧情发展更加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加之章节式的叙事手法和错上加错的故事走向。
影片以不同的线索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故事看似彼此独立,实则衔接紧密,与其他章节互为补充和呼应。
值得一提的,还有导演用默片的手法,巧妙地避过了一些累赘的叙事情节。
这种手法,最大的好处是能为观众缕清导演想要说明的故事走向,而整部影片的故事,只能用“错上加错”来形容。
毕见效(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是故事的核心,帮人买凶的他因为偷东西被前来拿戒指的笨贼打晕。
可害妻后悔的杨百万回来后,夫妻两愣是以为毕见效已死,藏了尸体先去挖坑。
醒来后的毕见效爬出后备箱,被何努力和顾小姐车震时失足撞死。
回家后的夫妻俩却因为何努力的移尸错误报警。
到最后因为何努力车坏了,尸体又误打误撞出现在了杨百万的车上。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杨马夫妻错误判断毕见效的死亡,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这种错上加错的故事架构手法,无疑加重了黑色幽默的气氛,勾起了观众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也是影片为什么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线索的环环相扣。
因为章节叙事的需要,影片采用了平行时空来讲故事。
每个平行时空的故事镜头角度不同,所以看似是旧故事,其实是新故事,而且互为因果。
最具代表性的,是笨贼藏戒指的设定。
影片刚开始,杨百万因为玛丽莲被调戏,和贼头起了冲突,而胖贼一反常态,不仅付钱认怂还使劲压着要被掀翻的桌子。
影片用第二个平行时空告诉我们,其实是因为分赃不均,胖贼将价值不菲的钻戒藏在了桌子下,所以才有了前一个章节的那一幕。
去精巧的逻辑设计,演员的表演为剧情也加分不少。
看过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这些演员的表演没有《烈日灼心》中那样的写实风格,很话剧,不过,虽然话剧,但是认真。
人物形象和语言贴合得很紧密,就像孙二娘和潘金莲的合体马丽莲,将东北悍妇的豪放和作为女人渴望被疼爱的怜惜,演绎的恰到好处。
而动不动打打杀杀的老板娘形象,一定程度上对电影的剧情张力和情节发展,有了添砖加瓦的奇妙效果。
当然,作为黑色喜剧,喜剧戏份自然不可缺少。
虽然任素汐饰演的顾小姐,最后在警车上将假发,胸垫甚至假睫毛一一摘下来的情节,笑料十足,尤其是那句——“那你的车呢?
”“我的车电瓶丢了”
但是不得不说,影片在男人性功能,绿帽子和壮阳酒上引发的笑点,确实略有不堪。
而且,《提着心吊着胆》以性开头,以性结尾,处处有声的荤段子倒是有些偏颇了“黑色喜剧”的定位。
以男人戴绿帽或者功能障碍这种事开始说起,要甩锅给《疯狂的石头》,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撒尿困难的郭涛。
整部影片虽然不是纯模仿就能拍出来,可如此的搞笑风格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这种类型片的创作困局。
尤其在评价中,有些观众也因此认为该片格局太过“二人转”化,顺便东北也跟着躺枪。
这些自然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就像主角杨百万,开始因为“痿”而引发闹剧,结局好不容易不“痿”了,却又傻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优秀国产电影,才能真正既聪明,又硬气起来呢?
欢迎关注解读不剧透的公众号:时光电影铺子(sgtjmovie)
拍的非常好的一部电影,1.一部看似荒诞搞笑的电影,既有搞笑幽默的风格,又有针对性的去反映、讽刺社会现实不好的部分。
2.虽然用了多段故事平行讲述的手法,但是影片剪辑出来的效果不失逻辑性。
3.最喜欢的的一点,加入了三段默剧,去讲述故事发生的过程,这一点创新还是很不错的。
总体来说,是一部良心剧,我来点赞的!
哈哈
5月13日发出的关于电影《提着心吊着胆》的观影心得,在四刷之后,我觉得还需要补充一些内容。
首先,我要更正一点错误,就是该片的拍摄地不是东北,而是北京,因为在观影过程中,感觉该片或许拍摄于东北,就写上了,而昨天看了《新京报》的一篇专访,才知道,搞错了拍摄地,特此更正。
在四刷之后,我又希望补充一些感受。
首先,就是片名《提着心吊着胆》的英文翻译是“Absurd Accident”这两个英文单词分别译为:荒诞的、荒谬的,无意义,意外事件、事故、偶然、附属品。
按照翻译的要求:信、达、雅全部符合,与此同时,无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准确的同时也是“接人气”的。
这点着实用心了。
在这篇中,其实我更多的希望补充一些观看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四刷之后,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这部作品,换个角度想,我们不妨说这是一个叫“杨百万”的男人生活中的那些事儿。
即便两个盗贼和杨百万夫妻俩仅仅是一面之缘,而何努力一定和杨百万夫妻俩非常熟悉,听他和顾小姐说话的口气就是店里的常客。
就杨百万本人而言,我想,他是一个极其要面子、希望有男人尊严、冲动、爱老婆的人。
为什么说他爱老婆,首先,他发现老婆被臭流氓调戏的时候,他以强硬的态度将流氓驱逐出店,然后,就是他会将手机备注写成媳妇,最后,他谋划要杀老婆的时候,其实这种“爱之深、责之切”的感觉让人觉得他冷漠的同时,当得知是误会的时候,在非常熟悉的警察面前,还试图维护老婆。
这样想来,其实,杨百万绝对是个非常可爱的人。
我们谁又不是剧中的“杨百万”呢?
在当今时代,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人们的安全感与日俱减,患得患失已然成为了不少人的心疾,就像杨百万一样,当听说被绿的时候,前方百计地想搞清楚个所以然,然而,当得知一切只是一场误会的时候,他内心深处除了精慌,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内疚的感觉吧。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压力多大,脾气多大,冲动有时候真的可以误解一些事情。
当拿不准一件事情的原委的时候,千万不能冲动行事,否则准会后悔的。
其实,每每冲动,总是有其根本原因,就杨百万而言,他冲动的原因以及“被迫害妄想症”,源于“人言可畏”。
大家对这个词一定不陌生,翻译成口语就是:口水淹死人。
希望认识一个人,我们不妨亲自去接近,而不是听某人的评价,只要自己不傻,永远不要通过别人的描述去认识一个人,尤其是自己亲近的人。
这里再和大家聊聊表演,杨百万(陈玺旭饰演)这个角色被演员陈玺旭拿捏得很到位的。
无论是在何种境况下,他总是可以“随机应变”地处理,给出来的都是观众觉得非常舒服,并且不突兀的。
在影片开头,借用《水浒传》中的故事《武松打虎》就交待了人物性格,同时,也显露出了杨百万在家中活得压抑,有任何不如意,只能寻求方式释放。
无论是和毕见效的、臭流氓的、粮油店老板的、以及按摩师的,印象最深的是毕见效诊所里的戏,当毕见效去库房取“春去春又来”的时候,陈玺旭给出来的表情是惆怅中,又有几分不安。
而当他看到“春去春又来”的时候,情绪地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从试图劝走诊所就诊的病人,到相信毕见效的“春去春又来”的效果,这一系列的过程,变化是稳中求进的,同时也是非常微妙的。
就是杨百万在出事后,第一次回到家中的路上,车速首先是匀直,越是离家近,越是惊慌失措,怕老婆真的被小马哥害死。
当发现老婆还活着的时候,他暂时松了口气,但对于毕见效害命于院子中,却有些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还有警察刚刚来家里的那场戏,即便警察再熟悉,因为知道毕见效死在了自己家的院中,有种摊上了大事儿的感觉,但是对于警察的态度,是在陪笑脸中,又是如此的慌乱,而慌乱中其实也在告诉自己,别怕,毕见效又不是我杀的,虽然是我怂恿毕见效对老婆下毒手。
这样的侥幸心理戛然而止在了去寻找尸体的路上,通过表情辨别,其实,杨百万还是害怕得要命。
因为自己是怂恿杀人的人。
种种细节被陈玺旭诠释得精准、情绪到位、以及细节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
好了。
关于电影《提着心吊着胆》的观影心得,我就先补充那么多。
6月16日-18日,由优秀青年演员陈玺旭出演的百老汇音乐剧《不能说的秘密》将亮相武汉。
推荐武汉的朋友们一定去捧场,在剧中,他饰演叶老师和小伦父亲。
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陈玺旭未来的作品!!!
如果你也看过电影《提着心吊着胆》希望和我交流的,欢迎于下方留言。
谢谢。
《提着心,吊着胆》的故事起始于客栈老板杨百万试图治疗自己的阳痿。
从这儿起,男性的性无能成为了电影的一个漫长,残酷而充满喜感的笑话:
在影片中,男人们不断地试图和女性角色“浪漫”,可无一例外地不能“有始有终”。
而每一次失败的性企图,都是一次犯罪的起因。
影片一开始,杨百万的求卝欢被老婆马丽莲拒绝。
他对于自身的不自信导致了他对妻子忠贞的怀疑。
被嫉妒和多疑冲昏了头脑的杨百万轻易地相信了谣言,一怒之下雇凶杀妻。
随后,小混混何努力假装成富二代,和拜金女顾小姐车中羞羞。
讽刺的是,震到正嗨之时,忘我的二人没能抒发,反倒是意外造成了一出惨案。
最后,胖盗贼误喝某方面的功能药酒“春去春又来”,欲火攻心想要强行解火,却自食其果。
三个男人,三次失败的求欢经历,起因和后果都不同,却有一个相似处:三场性都是人为的,表演性质的,不自然的。
杨百万的求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不是出自于爱而是为了安抚自己受伤的自尊心;何努力的约 -p,是经过虚假包装后的权色交易,你讹我诈,各怀鬼胎;胖盗贼的强迫,是出于人工刺激的化学反应,被药物冲昏了头脑。
所谓食色性也,性是人类最本源,最自然的欲望之一。
在《提着心,吊着胆》的黑色世界里,不自然的性不但无法成立,还是悲剧的起因,受罚的原罪,三个男人都为了自己虚假的欲望而付出了代价。
这是《提着心,吊着胆》最深刻,最犀利的黑色幽默。
最讽刺的是,在人类男性求性而不得的同时,一对公狗和母狗却顺利地完成了配种。
这个人类和动物,原始与人工之间的对比,更是将本片的残酷幽默推向了顶峰。
那么到最后,杨百万能够“立”起来吗?
——影片在结尾的神来之笔告诉了我们:可以的。
但不是依靠人工的化学药物,而靠的是杨百万自己对于妻子的无私的爱和自我牺牲。
从这个角度来说,《提着心,吊着胆》其实是一部黑色童话,一个善恶分明的寓言式道德故事。
11/20 DVD发行预购请戳 AbsurdAccidentFilm.com
扫二维码关注“北美橙橙电影”
没能力的男人捕风捉影总是怀疑老婆戴绿帽子 于是找人要干/掉老婆 抢/劫犯抢了珠宝 和居心不良的一对男女 不约而同的都到了仙客来餐馆电影有好几个章节 还有像卓别林式电影的默剧 叙述手法有倒叙 插叙 层层递进写清楚了毕见效这个江湖骗子不见又出现的来龙去脉居心不良的男女地位谎言不攻自破 以及抢/劫犯的结局 唯有没有能力的男人重振雄/风 洗白了念头 还有了孩子 整部剧感觉就很无厘头🤷♀️
哑巴推车,百万入账,老弟不让掀桌,车震挂挡冲杀;各种东北小幽默还成,但作为卖点的多线结构整得没啥意思;默片段落一两次就好了,高潮就那么糊弄过去也真是对不起观众;但对于国产黑色喜剧,不功不过也该夸奖一下~
形式大于内容 超级屎 为什么打到6.9?
画虎不成反类犬,学错了。
粗剪时看过,鼓励一下
路演来学校。好故事,好演员,会是中国电影的新力量。没有心迷宫那么惊艳,但演员嘴里满口溜的东北话着实有趣,那几段默片似的片段也恰到好处。
评论都是刷的不要信。
还不错啊,剧情分散却不显得乱,喜剧部分也很好笑,私心加半星
前半段在强搔你的嘎吱窝,逼着你笑。不喜欢。后来各种场景的变换和角色安排渐近丰富一些。不过个人不太懂东北口音的很多笑点。
演技超级棒,虽是话剧演员,但是没有过度的表演,看得非常舒服还有台词有趣有内涵。
东北山炮多奇志,杀妻,藏尸,抢钱,壮阳,都不误,多线叙事,默片致敬,二人转狂欢,传统推拿老汉推车,仙客来饭店嗷嗷嗷,哈哈哈,男人不举,庸医谋财,笨贼要命,约炮死人,只有壮阳酒是真的,啪啪啪,一夜折腾四五次,不在话下。昆汀门徒,盖里奇学生,长片处女作惊喜,完成度高,节奏紧,笑点密。
不难看
章回体小品剧场版。多线叙事玩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超过《石头》,小标题既然和视点并无必然联系,非要黑屏切断是怕观众太脑残吗?角色塑造和批判现实的黑色味儿差着《心迷宫》十条街,本质上还是二人转味道的性暗示笑话合集,看个乐儿也罢,但同类片儿实在太多,审美疲劳了。三星。
说实话,不好笑呢...
审美线下不能忍
犯罪+喜剧,有点类似《追凶者也》,但玩得更好。用环形结构,悬念设置很棒,层层相扣。演员也演得自然逗趣;而且还加了一些东北元素和导演个人的小趣味——比如三个默片段落,和特别好玩的配乐。
这一波东北奇观我是服气的。之前因为改档对这个片子有点偏见,建议以后这样品质的片子片方不必心虚逃档,有点糟蹋。近几年这种多线叙事出了不少佳作,好事儿,持续关注导演中
给良心电影拉拉票吧...故事构思不错,电影可以再雕琢一下。何努力(董博?)的演技爆棚了有木有?
小制作也不乏精彩之作
这部电影要是有贾樟柯或者《一个勺子》的土气,档次就上去了。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因为驴得水女主去看的,海报是个扣分项,有点疯狂的石头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