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以下简称《婚姻》)的最后一个故事,年度最美girls love预定。
制作组很善良,温贞菱是林予晞的,林予晞是郑宜农的(农唱的主题曲好好听,嗷),那Rima Zeidan就是观众的了。
从预告片发布之日起,两岸观众就开始期待《婚姻》。
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样(以下简称《孩子》),本剧依然讲述5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一款影响主人公生活的科技产品。
和《孩子》不同的是,《婚姻》没有那么强烈的戏剧冲突,不至于那么暗黑和残酷。
但是,《婚姻》的笔调,也正如大多数的“婚姻”,有甜蜜,也有乏味;有一些平淡,也有一些乱糟糟。
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因为孩子一方的血气方刚,容易走向激烈又意外的结局。
婚内的冲突,却渗透在家长里短,有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爆发的出口,但却在每时每刻消磨双方的忍耐。
今天,大雪和大家分享最受观众期待的第五个故事——
《沙之书》里的主要科技产品,是一款叫BOB的命运预测APP:使用169种命理预测,加上用户的个人资料和生活足迹,以贝叶斯定理修正和预测机率,透过量子电脑运算,每周向用户发送精准的一周大事预测。
听起来颇有阿西莫夫笔下谢顿的“心理史学”的作用,不过,谢顿的演算针对的是宇宙尺度的大事件,在300多年里精准运行,而BOB针对每一位个体用户,最久只可以预测一年内的事件。
但其实,不需要一年这么久,只要今天的一条预测,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只要你相信它。
2019年的《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饰演贾静雯妹妹的林予晞,在本剧中饰演女主林佑洁,是研发戒指手机的公司的行销总监。
知性又可爱,善良又明理的宋乔平医生,已经很可了。
三年后,林予晞更添三分御姐味儿,和伴侣宣宣(温贞菱饰)的相处,简直就是梦中的年上御姐带淘气小狗的即视感。
年上贴心地给小狗吹头发↓
年上耐心地给小狗挑衣服↓
年上温柔地给小狗画睫毛↓
林予晞,不愧是姬圈天菜,活该你有三个老婆!
(郑宜农、连俞涵、温贞菱,排名不分先后)温贞菱甜度爆表,年上正严肃地聊着天呢,小狗趁其不备就是一个闪吻↓
不过,当两人的小孩都可以打酱油了,“十二年之痒”也就悄悄地探头了。
一天,佑洁收到BOB的一条预测:在有香气的地方,遇见此生最心动的人。
94%
林予晞这只手,我都可以盯着看一天我们就懂,那个打破妻妻表面幸福生活的人,要登场了。
有香气的地方的那个人,是Rima Zeidan,饰演咖啡师Aasta。
于是,佑洁的眼神就变成了——
糟了,是心动的感觉《沙之书》这个故事,是五个故事中,美感最强烈的一个。
有林予晞、温贞菱、Rima Zeidan三位风格各异的美(姬)女(王)加盟,画面上,每一帧都是壁纸。
色彩、构图上,随手一截,就像是送去参赛的摄影作品,还透着一种精致的孤独。
这两人,连参加葬礼都这么美
氛围感,也让人反复回味。
拍得这么美,大雪都想问,三位主演是不是在片场和导演、摄像师PK美学造诣来着?
(PS:模特出身的Rima即使自拍都有独特的风格,林予晞和温贞菱更是胶片摄影大师,林予晞还办过摄影展)但《沙之书》的精致与美丽,可不只是为了撩拨观众的痒点。
在第四个故事中,梅莉的家是这样的——
台剧无论是布景,还是对白,都非常擅长生活化。
梅莉的家,非常接地气,让人相信这是一家四口生活了好多年的地方。
而佑洁和宣宣的家,是这样的——
空旷、清冷、艺术风,从生活感中抽离。
不是《沙之书》的家居布置不接地气,而是以表面的精致、极简之美,反衬婚姻内里的不堪。
佑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连一份便当都做得极为精致。
但她缺少一份随性和洒脱,缺少生活中的一道暖光。
和孩子呆在一起,是温暖的。
玩双人抱石,也是温暖的。
但收获观众掌声的温馨时刻,也带着几分人前的作秀。
佑洁和宣宣一边在镜头前开心地笑,一边却在小声嘀咕,佑洁不满意宣宣抓她脚的一次失误,低声嘱咐“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那么,当观众退场,佑洁和宣宣的房间,是清冷的。
而那一道佑洁缺失的暖光,那个把随性和洒脱带给她的人,正是Aasta。
最后一个故事,是《婚姻》的五个故事里,最不堪的一个。
第一个故事《圣筊》,婚姻的问题是,男生达不到女方家长的期待,在世俗标准下不如女生的青梅竹马那般优秀,男生的自卑演变成对女生的不信任。
作为开篇,这对年轻小夫妻的问题,展现地最喜剧。
猜猜谁是男主?
第二个故事《尾号1314》,探讨的是,丈夫无所保留地为家庭成员奉献,半生过去,没有做过自己;妻子在丈夫的经济支持下得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两人步调不同频,终将走向分别。
他们的问题,最难解。
成年人的笑,载着最沉重的悲伤第四个故事《梅莉》,展现中年夫妻在生活琐碎中各自消耗,老人问题、孩子问题、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这些都是大多数普通家庭面临的日常。
中年夫妻的生活故事,让人最暴躁。
这些故事中的婚姻,都有问题,但夫妻双方都忠于彼此(第三个故事《恭请光临曾贾府喜事》最悲剧,详情点击)。
而最后一个故事《沙之书》,讲述的是欺骗、报复。
有朋友和大雪说,不喜欢《沙之书》的情节,把妻妻的婚后生活拍得太异性恋,走了出轨——复合这一套老路。
但其实,婚姻这个事儿,谁和谁,又有什么不同呢?
宣宣的父亲重病,宣宣需要留院照顾,佑洁此时不去医院帮忙,不分担带小孩的责任,反而跑去和情人私会。
这种行为,不要说婚姻,就算是恋情中,都让爱人不堪忍受。
出轨了,被抓包,回家不是安慰伴侣,也不是道歉,而是对伴侣说,情人“是我的灵魂伴侣”,可以提名渣女榜了。
不过,林佑洁顶着林予晞这张脸,观众们也是直呼,渣是渣,但看剧的我们,和宣宣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
而建立在欺骗上的婚外情,也难以有信任感。
佑洁宁愿相信BOB的一条预测,也不相信Aasta的解释。
发现情人真面目。
91%建议:结束被欺骗的关系。
这一条导致两人分手的预测,却是宣宣利用前男友登陆APP后台的权限,手动写的。
佑洁为了不被发现出轨,改了宣宣的的BOB资料设定;宣宣便也改佑洁的BOB。
两个人,都用错误的方式、伤害对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宣宣父亲的葬礼后,两人坐在一起,聊清楚了各自最在意的东西。
宣宣只想要佑洁快快乐乐地活着。
佑洁最不能失去的,是彼此的理解,是归属感,是我们。
于是,两人复合。
但这场复合,其实是基于Aasta潇洒的退出。
这一次,观众不骂小三,反而,喜欢真诚、率性的Aasta。
她不用BOB,因为她觉得,明天的事,明天就知道了。
她玩户外攀岩,体能强大,让路人侧目,也招来男性的质疑“女生这样不正常吧”。
她霸气回怼——那女生怎么样才叫正常?
算命的说,她不适合创业。
经历两次开咖啡店,还没有开张就结束了的失败,她依然不向命运妥协,努力尝试第三次。
被佑洁怀疑劈腿,她直戳关键——你不要把错都怪到别人身上,人是自由的,你选择跟谁在一起,你就不用再偷偷摸摸,是你一直拿不出勇气,逃避做决定,还怪给命运。
Aasta想要开咖啡馆的地方,在沙漠里,那间“咖啡馆”,是一辆积满沙尘的废弃巴士。
这是一个超脱现实的场景,它所暗示的,是Aasta内在的孤独和野性。
职场女强人佑洁,注定和Aasta不是同路人。
就像佑洁的助理说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存在的,婚姻是为了经济存在的,配偶就是合伙人……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只是陪你走一段路,让你学到一课,然后就不干他的事了,这种人就不是真的合伙人。
当爱情演化成婚姻,佑洁得到了一个合伙人——宣宣,但是,她的爱情渐渐消退。
于是,她寻找“野香”。
她把出轨的错怪罪于父亲算的命盘,怪罪于BOB的预测,给了她心理暗示。
可是,没有命盘,没有BOB,在漫长的婚姻中,佑洁就能保证不会出轨吗?
Aasta的观点,则是——我不太相信婚姻,但我很欣赏,两个人因为喜欢对方,而愿意信守承诺的那种义气。
《沙之书》的故事,看似很传统。
出轨的人总是有“正当理由”,无论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还是把责任推给APP,总是觉得错不在自己。
而另一方面,《沙之书》又不落传统。
这一次,小三不心机,不叫嚣,还率先关心情人的对象。
来救老婆都比Aasta慢啊!
伴侣不痛打小三,还幻想和小三的亲密。
其实,爱上一个人,本身没有错。
错的是“欺骗”。
《婚姻》里五个故事,五个结局,总结无非两个字:妥协。
向命运,向社会,向对方,向家人,最后都是妥协。
而Aasta,是一个不妥协的人,她是“婚姻”之外的人。
演员Rima和Aasta这个角色的适配度非常高,都是运动达人,都活得洒脱、真诚、率性。
所以,网上有观众提问,在第二集里,宣和前男友羞羞的时候,为什么会幻想咖啡师。
一位网友的回答好有道理——
所以,婚姻即使表面精致、美丽,也不及单身来得有魅力啊。
你可以不听林佑洁的鬼话,但是要多听林予晞说的话!
戳一下 带你了解Rima Zeidan (瑞玛席丹) 影评首发地址
科技结合婚姻的脑洞开的真不错,看大家都在夸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最常见的出轨故事,相比前几个故事的婚姻危机,这个是实实在在出走了灵魂和肉体,把出轨归为命运说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管他是男男女女还是男女,都是一样的可气和不可饶恕,这几个故事不仅涉及了婚姻双方,也暴露社会其他方面的问题,既是俗套常规的故事,也是新颖的叙事方式。
第一个故事轻松搞笑,比较浅显,采用访谈的手法讲故事,之前看过一样的手法,算是比较有趣,但是多少会随着镜头转到访谈而突然出戏。
国内外分居的牙医夫妇也是无解的矛盾,在男方妥协中结束,他的一切努力白费,不知道他是会重新做起牙医还是会干其他的,最后汽车倒行很有趣,有种时间回溯的味道,镜头感非常强烈,我是比较站在男方的观点的,男方为了家干了很多年牙医,牙医让他压抑,他想干自己感兴趣的,可为了供妻子在外,巨大的经济压力都在他身上,隐忍数年的他不想再忍,而妻子就好像一只股票,他一直在投钱,一直在等她学完回国然后家人团聚,找到工作,分担他的压力,让他不那么孤独和压抑,一直等她的回报,可是这个回报一年又一年,遥遥无望的绝望感压在男方心中,他近乎歇斯底里的抗争,到最后还是为了她们妥协,可以看出已有心智的大女儿和他完全不亲,厌恶家乡的破旧和父亲的穷酸,只想回到她那个话剧团里做她的朱丽叶,儿子天真烂漫,他不了解父母的争吵,一切去留在他眼里是无所谓的,不过后来他喜欢上了这里,和一直厌恶这里的大女儿形成对比如果说其他的故事是科技造福人类,那家庭主妇好帮手这个就充分体现了科技的恐怖之处。
虽然父亲是个麻烦,但机器人本着为女主人幸福的目的,不惜多次加害老人,可见即使是高科技产品,也依然没法理解人类矛盾复杂的内心,很多麻烦事虽然心里和现实都是客观的,但是人总会因为在道德和仁义上而做出矛盾的决定。
婚姻,爱情,情敌,出轨,养老,养儿,事业,梦想,挣钱,等等,越多人,事情越多,麻烦越多,矛盾越多,战争越多。
谢谢这片,对爱情和婚姻又增添了几分新的理智。
先来一个结论:优秀我看到同性婚姻危机题材压根不会往有家长劝什么异性婚姻才好之类的方向去想,或者导演会着重描述同性婚姻前的困难之类的。
拜托,剧的背景设定是在未来,同性婚姻会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吗?
爱情就是爱情,与性别无关,同样,婚姻就是婚姻,与性别无关。
这个本质在未来绝大部分人都会明白的。
我就很喜欢这样的设定,非常自然。
看不懂三者关系的,一是不懂情感的本质,二是不懂婚姻的本质。
借着同性婚姻的外皮下,直击的还是婚姻情感本身的问题,不要看到是同性就以为和异性有什么不同,当需求不平衡时,一切该发生的就是会发生。
天真者愿你有幸一直天真。
“一个人真的能跟另外一个人,一生一世吗?
”
《尾号1314》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情绪化的男人,必然会经历的中年婚姻危机。
以及,对两个不同频的人来说,“1314”不是一种承诺,反而是一种枷锁。
什么梦想都是狗屁 说到底是想要被需要与理解
无法有效的沟通,多是自作主张的以为
拖车拉着尾号1314的车往后退,车里的男人突然痛哭时,我不知道,此刻的他是因为明白这段婚姻俨然已经失败,一生一世的承诺成为夫妻二人的拖累而感到难过,还是因为,婚姻已经支离破碎,分道扬镳的余生里还得为了家庭继续做不喜欢的职业,人到中年的自己无法再随性地去追求的梦想,只能看着妻子决然地为了实现自我,而果断远走他乡时产生的悲凉。
无论哪一种,我都不为他感到惋惜。
中年人的梦想 多少有些荒唐《尾号1314》特别适合跟《梅莉》放在一起看:一个是,即使所有人都说我自私,我也要实现人生梦想和追求的妻子一个是,不断妥协自我,放下梦想,为家庭付出的妻子。
放在一起时,才能感受到,无论是哪一种家庭模式,妻子都是被架在火上烤的人,都是千穿百孔之后依然得撑起家的人。
她们的丈夫,更像是游走在这个家庭里的一个怪物,不断吞噬她的精力,夺走她的时间,以“妈妈/女儿”之名,让她屈服,施予小恩小惠,麻木她,以最终蚕食她。
一个坚持自我追求,果断离开,却被亲人频繁指责“自私”的妻子,和一个接受丈夫说教,甚至麻木到不知道自己在忍受,以为这就是爱,爱就是这样的妻子。
谁也没有比谁更轻松吧,都是在尽力拼凑一个完整的自己罢了。
人生如戏,个中滋味,只有自解。
可能因为自己近几年的生活没有那么大程度的变动,所以两人之中更能共情丈夫的处境,害怕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被万里之遥不断变化的妻子儿女远远落下,想出来先斩后奏的昏招连女儿都知道,如果自己要离开,就不该在这么远的地方跟一个男孩子有感情上的牵扯。
没法认同这故事是个“连自己都不爱怎么能爱别人的”问题,她不过是爱她丈夫和她父亲不及爱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罢了。
而且说实话,现实生活里我真的见过对别人比对自己还好的人,既没有偏执也没有变态。
家务劳动不是免费的,可是拖延了五年都没有谈妥共同生活的问题,是不是早就该考虑离婚,让男方以抚养费的形式支付这笔钱,而不是在情感和财务上都纠缠不清。
最不该的就是让男方保持着她会回国的期待,其实她现在说积累两年英国的工作经验就会回来,两年之后大概又会说不能把早已习惯英国生活的儿女强行带回国、或者把儿女单独留在英国自己回国。
就像她对前男友的态度,很难说完全是前男友自作多情吧,她自己也是一有什么相关问题就找人家倾诉、帮忙。
还有她也真的逃避了对失智失能的父亲的照料,连偶尔回国同桌吃饭,也都是嫂子一直给爸爸喂饭擦嘴,她漠然看着,像个不常走动的远房亲戚。
知道自己丈夫一直在支付父亲养老院的费用后,她的反应很像恼羞成怒,像被戳破了自己没有承担赡养责任的真相。
相比剧情的走向,更好奇如果她没及时拿到英国的工作机会会怎么发展
其实刚看的时候觉得背景设定有点水土不服,过于夸张难以接受,但是越到后面越深陷其中,整个故事的逻辑闭合就显得真实了。
剧中的中消症是35岁没有孩子会靠老去,甚至不是没结婚,所以这个设定针对的是女人的生育功能,现在的社会不也在对35岁没孩子的女孩子指指点点,“好言相劝”吗?
剧中没有孩子会迅速老去,中年消失,但现实是35岁你就算有了孩子,你的中年难道都是你自己吗,大部分的时间难道不是作为xx妈妈的身份存在,围着孩子转,围着家庭转,有多少个妈妈的圈子里只有孩子,学校朋友青春期,读书恋爱矛盾点。
直到孩子成年了,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自己老了退休了,就又再看见了自己,剧里不过就是跳过了这一个不是你的阶段。
再说爱情,女主没办法勇敢选择自己的爱情是因为孝心,她为了爸爸为了亲情才放弃了自己的后半辈子。
第一次看到那个协议的时候明明那么反感,但是在医院里的她毫不犹豫说我会尽快安排两家人见面吃饭,在爸爸病床前,她放弃了自己。
还以为爸爸有多么不近人情,但其实爸爸也爱女儿,会担心未来婆婆脾气不好女儿受委屈,那既然爱女儿为什么不能成全她呢,因为自己心里的教义执着?
虽然现实中没有这个教,但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教条,你用自己的教条绑住别人的时候,可以说是爱吗?
最后说那个黑科技项链,虽然体现了女主后面的人生都要在自欺欺人中度过,很悲剧的色调,但我想的是真的很好用好吗!
能用它见到心爱的人,哪怕是已经死去的人,活生生在自己面前,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科技,一定卖断货!
还有一点没看懂,它居然可以用在别人身上,而且代价只是再用一次就可以撤销副作用?
然后婚礼上证婚人的话和派对上男主的话,女主都听错了,是什么原因?
项链的副作用?
还是谁也用这个项链在女主身上了?
《沙之书》萱真的从头到尾没有做错任何事!
佑洁真的很美,但渣男渣女真的赶紧滚不要再伤害别人了。
劝女儿包容看不惯出轨的母亲也真的够恶心。
✦⸝⸝第一个故事很好笑,还挺不错的。
✦⸝⸝第二个故事2星。
整个氛围从头到尾都太压抑了。
就是去英国那个故事到底在演什么啊?
不是演技问题,就是这个本子这个剧情剧情…what?到底想说明什么?
✦⸝⸝第三个故事三星半,还蛮喜欢的,但结局不太看得懂诶。
越到后面的剧集故事节奏越是慢到让人怀疑人生…真的只有沙之书还比较有意思,其它故事都很无聊。
✦⸝⸝所有故事的主线就是婚姻甚至都不是围城,而是女人的牢笼。
如果人工智能的指导都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不如首先反思为什么自己连人工智能的水平都不如。
本来就是过渡依赖任何东西都会出问题,但婚姻爱情出现裂缝本质问题都是两个人之间出现了嫌隙,所谓人工智能的依赖都只是放大了问题现象。
很烦,越看到后面越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观感,越看越不喜欢,节奏也很拖沓,本来觉得题材很新颖的,全部看完就是很失望。
《Bwei》三星半:有点搞笑又有点无语,剧情冲突都是老套路了,也不是很理解女主为什么会喜欢男主这样一个头脑简单又憨又没能力还不靠谱的人,所以为什么不选大仁哥啦(不是,我开始还以为大仁是gay…//《尾号1314》三星半:男主好惨啊…辛苦养家最后老婆带着儿女跑国外去了…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遇上这样自私的老婆,特别是她还跟前男友联系这么紧密的时候就看得我很无语,不管女主站在什么立场我都无法理解,就是自私。
//《恭请光临曾贾喜事》四星:虽然对剧情设定无语但是不得不承认是好看的,女主为了避免得病选择了嫁给不爱的人生小孩,最后活在虚假的想象里,其实蛮惨蛮讽刺的…什么父亲面子、社会的舆论、真善伪善,在我看来都是屁,只有让自己活得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事啊…其实也不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啊…哎//《梅莉》:不要结婚!
不要结婚!
不要结婚!!
//《沙之书》:“一起喝咖啡就是灵魂伴侣,一起做便当就不是灵魂伴侣吗?
”
目前只看了沙之书和圣筊。
先说圣筊。
真的超级棒!
笑中带泪的生活喜剧。
情节非常完整并且人设从头到尾都立得住。
笑点很多又很感动。
男主在发现雅雅离家出走的时候慌到不行打电话的手都在抖,但是他还是记得没洗澡不能坐床在差点坐下的一瞬间嗖地站起来坐到了地上。
还有就是雅雅结婚前去庙里求问土地公公的时候。
“抛硬币的意义在于在硬币抛出的时候你就知道心里的答案了。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们真的都很爱彼此。
恭请光临这一部看得真的很不舒服。
太压抑了。
不算有一个太核心的点,就是在叙述。
但是这一部真的好残忍。
完美表达了主题。
加入了一个奇幻的中消症的点,更加凸显女主的非自愿。
为了避免衰老要要怀孕,因为父亲信教不能未婚性生活,要生儿子传宗接代,但是爱着一位女性。
尾号1314看得很无言。
家庭关系的复杂化就体现在这里。
是我努力推着你走到了前面,但是也自然而然产生了隔阂代沟,甚至映射出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有些事请凭着爱不足够”有些人困囿于自己的舒适区不敢往前走,有些人已经在前方。
基于科技背景的婚姻故事。
事实证明,科技不能改变婚姻。
圣筊:1⭐,男性意淫片,我给男主邦邦两拳,你信不信。。
尾号1314:3⭐,拜托女主更自私一点🙏🏻恭请光临曾贾府喜事:4⭐,顺应本心活出自己想要的短暂却精彩的一生,与顺应社会与所谓“自然”成为父权制牺牲品、将自己物化成生育机器,你会怎么选?
梅莉:5⭐,真实到恐怖,与很多人相比几乎算是好到虚假的丈夫(不是说他好,而是说现实中的丈夫只会更让人窒息),绝望到令人无法呼吸的婚姻。
恐婚恐育绝佳宣传片。
『原来相爱的终点是责任制。
』简直完美切合梅莉。
沙之书:3⭐,我其实也一直有在思考婚姻、亲密关系、出轨的问题,毕竟让一个人一辈子只爱一个人,我觉得是很难的一件事;可是在走入婚姻后,再遇到喜欢的人,就需要好好考虑了。
这个故事中最让我难受的是佑洁被发现出轨后,她没有任何后悔,对原配没有任何挽留和想念,她所有的感情和想念都是对她的女儿(毕竟是自己生的,两个妈妈对女儿的样子我还蛮喜欢的),我真的很怀疑她到底还爱不爱原配(不好意思实在是忘了角色名了)。
最后又因为预测所说的“情人的真面目”,她就和情人分手了(拜托人家最多只是调调情,您老都直接精神肉体双重出轨了)。
她这无与伦比的双标和既要还要,真的让我很难受。
也许她谁都不爱,只是爱自己而已。
其次还有就是,在女儿的伴侣出轨后,妈妈表示:谁没犯过错,我只是感谢她对你的包容和照顾。
我只想说:exm?
如果佑洁是一心后悔,我觉得你这么劝一劝还挺合理,但人家完全不想做选择,我甚至想,她可能想着要是妻子提出离婚,她就可以很快乐地和情人在一起了。
此外,对于这个故事,佑洁改成男性一点违和感都没有,不懂把它设置成同性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也不是没有一针见血的地方,但还是拍得这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你找一个灵魂伴侣去践踏别人的灵魂”,温贞菱那一刻的演技真的打动到我。
新冠复阳病假时看了一半,觉得索然无味,直到中秋假期有空 才翻出来勉强看完了。从名字到短剧的模式 都能看出和当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很多相似点。五个故事、五段夫妻关系,这部剧里很少有爱情的甜蜜 全都是婚姻生活的麻烦事,阶级落差、不孕不育、异国分居、全职妈妈的事业危机、出轨。最期待的当然就是林予晞和温贞菱的拉拉之爱《沙之书》,居然是个外遇故事。一起喝咖啡的就是灵魂伴侣,那一起做便当的不是。你去找另一个灵魂伴侣来践踏别人的灵魂啊?「婚姻不是为了爱情存在的,婚姻是为了经济存在的。配偶就是合伙人啊,去餐厅两个人比一个人好点菜,生病了有人照顾不用请看护。」「那如果有更好的合伙人出现,该怎么办?」「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 只是陪你走一段路,让你学到一课,然后就不干他的事了,这种人就不是真的合伙人喔。」
为了同性情节 只看了第9集和第10集 难看至极 剧情没意思 演渣女的演员演技极差 十分浮夸 永远皱着个眉头 完全看不出在演什么情绪
6.3。弱版的台灣黑鏡。E01,BEWI。E02,異地夫妻。E03,女性生殖焦慮。
只看了沙之书
沙之书气得我后背起了火疖子😅😅😅
这边建议直接放弃婚姻呢
因为林予晞特别看了《沙之书》,想说如果好看就把其他几个单元也看了,结果真的很失望。首先就是演员演技真的蛮不在线的,表现内心挣扎的方法有很多,林予晞全程眉头紧锁看得我额头都不舒服了,温贞菱哭的我想笑。我不太了解其他几个单元,不清楚是不是都是这种风格,为什么导演要把一个家布置成死人白,完全没有家的温馨感,是我我也出轨。萱萱和前男友暧昧戏那一段的色调浓浓廉价的虚幻感,唯一不错的就是沙漠那场色调和角色心境蛮符合的。最关键的关于出轨原因这一个承接电影上下的线索开头铺垫太少了,后面通过萱萱的口中才晓得原来是因为没有心灵上的沟通。一个半小时的片子了,无非就是想表达不要让大数据操控你的选择以及探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什么也没升华起来。给个三星是因为其他单元没看。
我很喜欢刘冠廷。
为啥不离婚 都快离婚吧
到《沙之书》单元注意点都在几位大美女身上,林予晞真的很梦中情姐😭😭其实对婚姻议题没多大兴趣,所看到的,当关系修复后再回归婚姻,也很说是出于纯粹的爱。或许纯粹的东西本不存在,何况夹杂复杂社会关系的婚姻。因而看了第一单元直接跳到最后,反正都要看狗血故事,不如看美女之间的drama。
很感人
毫无意义的婚姻 好难看的剧
台湾井蛙垃圾就是这么无病呻吟!
无聊
这是结合科幻吗?每一个设定都奇奇怪怪。
创意很不错,演技很做作
主要是为了看《沙之丘》,看了第一个故事,第三个和最后一个。一和三超级不满意,最后一个差强人意。伪黑镜模式,以科技外壳探讨大数据和人的感情生活。三人行是否存在可能,在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是生活构成大数据,而非大数据指导生活”,有趣的事,明明知道这个道理的佑洁选择出轨并归咎于不可抗的命运。童话故事有一个明显的关于爱和挽留的隐喻,以为会愧疚,没想到之后还是趋于自私。Aasta的人物塑造还挺有意思。插足婚姻时她知道佑洁说过我太太信命,被捉奸之后也没有反应,被提出三人行也还没反应,可以理解为愧疚好了,当被佑洁误会,流泪也没解释,看出对佑洁是有感情的,可是佑洁来告别也一言不发。温贞菱的演技明显最好。当宣宣抓到爱人出轨,回家之后阻拦她离开,骂着骂着呕吐出来那个情节,林予晞没接上戏。
看这个剧确实是为了剧尚未播出便名声在外的沙之书,没想到一套这么美这么适合的演员阵容拍了一出仿佛生硬MV的科幻加持出轨复合剧。太可惜CC讨喜的脸,不知道为什么她这次演技生硬又尴尬。反而是温贞菱几场哭戏深入人心。啊这个瑞玛席丹完完全全是我的菜!是我要大喊救命的那种我的菜!只可惜剧本一盘稀碎。第三单元女性中年消失症这个设定有意思,把女性大龄未孕面对的压力完全具像化。第四单元婚姻里的琐碎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向家庭生活让渡时间和牺牲梦想好真实。
贵圈真乱,这人就是个渣女,色狼一样犯了一个全天下女人都会犯的错,把错怪在别人身上,明明是自己出轨了,真会找理由。。。而且啥主见意见都没有,像个木偶一样,也没看出她多爱伴侣,就看出来她张口闭口女儿,反而是伴侣很在乎她,说的话都很实在,是真的很爱她。所以之后,伴侣和女小三对她都很无语。。。最后,真的接受不了这种出轨了破镜重圆的,我有情感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