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黑死病欧洲贵族画风黑色幽默去的,故事我觉得讲的还是不错,不是那种严斯合缝肃穆氛围,有的是轻松无厘头人性弱点而迸发出来的高光。
对于爱和死亡都有表达首先服饰是欧洲华丽浪漫主义,有低胸但没有一眼望去的全景白花花,造型上主角们出席晚宴都很美丽,医生胸肌好评,新婚小修女那种宗教神经质和主题欲望阐释的也很好,让人觉得可爱。
她丈夫也是一眼gay,放荡坏水有之,但是最后妻子背叛和弥留之际对自己和爱的反思,这段也高光。
还有管家、未婚妻,未婚妻佣人、别墅佣人、贵族女和她佣人,每个角色都有好和坏的一面,像未婚妻佣人说的一样,爱不该是只看一面我好喜欢群像剧,主角们的不完美会让自我感知更深刻,我们也在无厘头的生活,我不需要是一个完美的框架性的人,犯错是生活的一部分,太阳会照常,永远有明天的感觉真好每次都要魔法吟唱一边国产剧什么时候放弃聚焦谈恋爱。
今年看过最最最有趣的两部剧集《kaos》(脱线神话)和《the decameron》(翡冷翠十日谈)一个是新编奥林匹斯众神搭起的荒谬草台班子如何步步瓦解一个是扮家家酒式爆改薄伽丘的中世纪神作《十日谈》在不正经的荒诞里演绎绝望的悲剧用夸张的黑色幽默描述世界的残酷凄苦通过人物角色的离经叛道式塑造将刻板印象深刻化具像化情景化让人捧腹的同时又令人心惊叫人摸不着头脑却又把地位阶级透析拆解剥离得干干净净搞得观影的我时时刻刻脑子里冒出大大小小的问号然后在诶啊咦呃噢哇中将装满困惑的泡沫一一戳破明明整个剧集都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是进度条拉得七七八八之后竟然都能让我觉得醍醐灌顶所以我会忍不住思考感叹 人类的脑洞真神奇啊
一直都喜欢中世纪的故事,因为它极致禁锢,极致黑暗,极致纯粹,释放天性,宗教的高度崇拜与黑死病的肆意蔓延,权力阶层与民智开启,这里有最好的艺术和至暗里生出的人性之光。
波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虽然没看过,但早有耳闻。
持续几百年的黑死病是欧洲宗教跌落神坛的最大推手,当瘟疫快速无差别的攻击每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任何贵族阶级享有特权,再虔诚的信教徒也会绝望,”上帝已死“,活着的人又该信仰什么。
于是有了后来的启蒙思想,有了民主体制,有了个人主义。
中世纪,荒诞的不仅是贵族阶级,还有宗教阶级,是一切掌握资源的特权阶级。
编剧以《十日谈》为灵感,创作了这部《翡冷翠十日谈》。
这是在阶级固化,宗教至上,鼠疫暴虐的中世纪里发生的一场短暂的求生故事,一群心怀鬼胎的人在这里相遇,各种癫狂的故事,欺骗、出轨、嫉妒、厮杀、谄媚、掠夺、占有等等,当然还有人性的光辉和纯真的爱。
贵族生来高贵,被赋予的权力却在瘟疫和暴力面前不值一提,你以为有些人有什么不同,但其实都一样,所有人都虚荣,都沉迷情欲,寻找认同和爱情。
这终究不过是一个在极端情况下人性被放大的癫狂故事,狗血又真实,令人唾弃又那么感人。
如此疯癫又魔幻的故事,它离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都很远,但我们仍旧能在这疯癫荒诞中瞥见生活里的真实。
2020年到2023年,长达四年的全球瘟疫也席卷了我们,虽然没有长达百年,虽然没有那么高的致死率,但传染速度之快,传染范围之广,确确实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带给整个世界以及每个个人阵痛。
而今瘟疫落幕,我们再回首这段时光,一样恍如隔日。
在瘟疫肆虐不知未来和生死的恐惧的当下,人和人之间有了嫌隙也有了羁绊,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在生死面前大部分人奢求的可能只是一些关怀和照料,当然,还有执念不放的财富和永远追求不到的爱情。
古往今来,人类最关注的东西都没有差异,人类的本性也都没有变化。
本剧也是十个人,为了躲避瘟疫,受邀来到一个贵族家度假,一对互换身份的塑料姐妹,一对虔诚的同妻夫妇,一对互相唾弃的主人和医生,城堡主人的自私丑陋的未婚妻和她的侍女,还有城堡的管家和女仆,十个人刚好凑成一部《十日谈》,中间还有掠夺而来的三群疯子,不再信奉上帝的神父一行人,城堡主人的堂哥一群嫖哥们,还有一群真正的强盗。
在这里,他们寻欢作乐,他们虚伪刻薄,贵族一边唾弃仆人一边互相鄙夷自我唾弃,而仆人们却被驯化得只剩奴性,主人们稍微一点温暖他们就会摇尾乞怜奉献生命,然而人并没有生而不同,当维护阶级坚不可破的环境消失时,社会秩序也就不存在了,阶级混乱重组,谁是权力的巅峰全看谁更敢谁更狠。
所以强盗可以用暴力掠夺贵族,仆人自然也可以用暴利踩踏贵族。
自私的、暴虐的、懦弱的人性在纯粹的血肉争斗中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比起荒诞和淫乱,其实我更喜欢这部剧的是每个人的真实。
真实的愚蠢,真实的自私,真实的虚伪,真实的脆弱,他们在大部分时候都是趋利避害的,但在长时间的相处后,他们也有了强力的羁绊。
人是群居的动物,在不知明天在哪里的时候他们仍旧寻找真爱和人生的意义,哪怕二者可能都不存在。
这里有男女之爱,同性之爱,有手足之爱,还有友情之爱,基本上我们想要的社会学样本都在这里。
喜欢双生花姐妹,喜欢她们互相攀比、诋毁、嫉妒又彼此包容和照料,喜欢她们的相爱相杀又不离不弃;喜欢同婚夫妻,喜欢哪怕他们无法男欢女爱,仍旧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是无论对方做什么离谱的事情都会陪伴,是只要为了对方快乐就可以随时自我的牺牲,如果这都不算爱;喜欢自吹男一直厌女但不停表演魅力的囧样,他那么蠢笨又那么真挚,在不停扮演谁的骑士的过程中真的成为了骑士,为保护心爱之人荣耀死亡。
喜欢这个故事里在主角们大部分的自私和懦弱中,偶尔闪现的人性光辉。
喜欢“爱的触手很长”,喜欢“爱是爱一个人的很多面”。
最喜欢潘菲洛这个角色,夫妻俩从头到尾都是高光,哪怕上帝让他有缺陷只爱男人,哪怕上帝让她只爱上帝,他们仍旧是最好的夫妻、伙伴、朋友和爱人。
生死相随,牺牲自我换取其他人的生存空间,潘菲洛从头至尾太高光了。
2025-03-04 16:30 于深圳
作为电子榨菜可以打3.5的,就是比较荒诞的舞台剧的感觉。
故事情节是比较轻松幽默搞笑的,主角人物特点鲜明,丝毫没有脸盲的困扰。
(以下会涉及剧透)故事背景是发生在黑死病肆虐的意大利,首先是一对主仆姐妹,姐姐欺骗女仆说自己父亲的因被感染黑死病已断气,只为让女仆陪护自己一同去堂兄弟的别墅躲避;妹妹则作为女仆在路上施舍面包给流浪汉而与贵为Lady的姐姐大打出手,并把她推入河中,然后假扮姐姐驾车去乡下别墅躲避瘟疫。
什么时候觉得这部剧是荒诞喜剧,就是从姐妹主仆俩因为一块面包发生争执,女仆把自己的女主人推下河中,一脸得意,旁边的流浪者还拍手叫绝,充满钦佩和赞扬。
所以看这部剧就不要以生活中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困了有空再写
从海报来看,你以为sex education的lily是女主,其实她戏份没比其他人多多少,这剧可以说是各角色平分戏份,但我标题说的是她,那就从她开始讲了。
这个演员有emma stone的影子,这是好事。
剧里同为贵族女儿,她的人生被她服侍的同父异母亲姐妹偷走了,而且帮凶是她亲爹。
先说结论,这剧最大亮点是角色设置上基本周全地展示了各阶层各身份面貌,这位莉切丝卡就代表被偷走富二代人生的贫民白女,偷走她人生的是有色人种富女,第一女反派是没被偷走人生的富白女,还有俩白女角色一个是类似容嬷嬷的穷白女女仆,另一个其实有点中亚裔感觉的白女,这个白女与富白女的区别在她的宗教特性,你看到她的长相就觉得她像穆斯林一样包头巾的话一点不会违和。
宗教女孩是我个人很喜欢的角色之一,她又美又纯洁,善良得像一位天使,现实中这样的好女孩要么嫁同样稀罕的人间精品直男(尊重女性的)要么就会爱上剧中这样的精品通讯录。
你不得不承认,潘菲洛这角色,除了因为取向没有满足宗教女,就连结局都给他加了一层高光,堪称完美。
咱们常说欧美影视圈现在流行zzzq式选角,这部似乎也不例外,但在这部剧里这样的选角却毫无违和感,主要原因就是演员的特质为角色所要表达的目的服务了。
例如上面说到的宗教女,她的黑发白皮式的中东长相就是跟她的人物性格很吻合,而潘菲洛,肤色长相很阿拉丁有点埃及又有点印度,这两个古老的国度似乎暗示着他的性取向是人类多么古老的一种基因(纯属胡扯),潘菲洛的人物形象其实更接近于现在崛起的印度高知群体,作为一个破产贵族不可否认他仍然对应的是高种姓,印度这个国家目前已经在分走中国过去占优势的一部分市场,他们的精英阶层的实力不容小觑。
有趣的是没有主要的东亚角色,只有几个龙套角色是亚裔面孔,其中一个是恶人团的,看着倒蛮像韩裔(不是),但因为这个角色是那个恶人头子的喽啰,形象确实比较接近一些小附属国。
另外的东亚裔角色便是无产阶级农民团里的,你会发现他们除了人多真的是毫无存在感,白女可以扔飞刀,他们没一个射箭射得准的,这个设定是比较符合现在亚洲一些落后地区的人群的刻板印象,也可能比较接近上世纪被侵略的亚洲国家的人民画像,但绝不是当下的中国形象。
实际上,我更倾向于认为,欧美宁可不带我们玩,也不敢赤裸裸地拿我们做文章,如果做,就会像降临里那样给一个很大的排面。
回到无产阶级农民团,你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金发白皮,是因为在这部剧里,金发白皮是重点讽刺对象,女的那位歇斯底里伪善自私,让人想到白莲花里那个老大姐,男的则是愚蠢脆弱,这两个角色的讽刺力度之大基本就是针对欧美掌握最大既得利益的白男白女群体,并不是说他们都这样,只是这两个角色代表了那些偷走你人生的富二代。
他们被惯坏了,就像那个笑话,对白男最有力的伤害就是告诉他“没有人爱你”他便会痛哭流涕。
白男物质无虞,有充足的资源学习逼格高的知识,例如科技和艺术,但他们却在心理学和情感知识方面欠缺的像一个孩童,以至于他们的心理十分脆弱。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有钱白女,都在富足的环境中长大,被服侍,从来不需要考虑他人的需要,实际只是投胎高手的巨婴。
这俩有钱白人的设计,因为性别不同有所差异,白女更歇斯底里和虚伪,因为社会文化要求女性要委婉,而白男则蠢的直接。
非蠢即坏,让他俩凑齐了,看来人类的文化果然是相通的。
从结局来看,你会发现活下来的基本都是无产阶级,贵族姐妹花因为体验了反转人生,也实现了阶级转换。
这个隐喻可以展开讲,给男同和白男壮烈牺牲的结局设计一方面代表贵族的责任,代表创作者对上位掌权者的美好幻想,另一方面当无产阶级小队躺在水池边讲故事时,你发现他们并不想多提献身的两位,这个微妙的细节,值得深思:资产阶级的献身是否值得被感恩?
无产阶级存在的意义与生俱来,天赋人权,他们原本就有权利这样看似平庸地活着……
十日谈的大背景是疾病,在死亡威胁渲染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重新找寻生的意义。
别墅女厨师是有色贫女,似乎地位比白女仆更低,但剧情让地位最高的富白男爱上了她,借此彰显她的人格魅力,这个角色差点被富白女烧死,因为后者欠缺的恰恰是她拥有的,她不止一次厨师跨界医生救助了其他角色。
另外,剧情设计了别墅主人跟她有个孩子,也暗示了现实中这样的弱势群体似乎只有婚姻这一种阶层跃迁方式,当然,剧情也说了有钱男人(不管他是什么皮)花天酒地早早升天母无法凭子贵更接近现实。
偷走莉切丝卡人生的黑富女的形象跟白富女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有良知。
管家代表白穷男,他的遭遇与现实中的白穷男也近无二致。
白穷女仆还有一个身份是拉拉,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人物性格最丰富的一个角色。
观众甚至不到最后一集都无法理解她之前的行为。
她对白富女的执着并非来自取向也不来自宗教,荼毒她的其实是封建思想和心理防御机制。
比宗教更无孔不入的思想控制就是舆论,它会上升成一种文化让每一个信教或不信教的人都受其影响,例如:淑女不能被强暴,不能近亲乱伦……当然你也可以说米丝卡遵守的是规则是契约精神,但从她的人物表现来看,束缚她的更多是思想压力和来自情感层面的复杂冲突。
为什么说心理防御机制让米丝卡一次次原谅白富女,甚至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归根结底是因为对抗她就等于对抗过去的自己,对抗她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被利用的不被爱的人。
这个演员是唯一一个在表演中经常露出失焦的眼神甚至有些病态神情的角色,她内心的冲突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还有个细节是她会时常在与主人的对话中唱歌,这种略显夸张的表现与她经常出现的僵硬不自然的服侍行为相得益彰,过度地掩饰即是变相地强调,她潜意识里一直就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忍受着乖张的主人对她的利用。
还有一些配角也可圈可点,例如中途下线的最有性张力的两位猛男,简直是潘菲洛天菜,一个是有色穷男,靠天赋的人种优势带来的性魅力和坑蒙拐骗追求浪漫,这种角色在现实中的可悲之处是当一个人出身卑微美貌性感却追求浪漫欠缺头脑,就几乎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而对比同样有色的富男潘菲洛,即便破产没落,依旧靠聪明的头脑苟到最后。
当然这也只是剧情设计,因为现实中只要是男性,不论直弯,都可能死在色这个字上。
另一个死在色字上的猛男恶人头子,其实在他满足小美人的时候,恍惚间你会像潘菲洛一样嗑他俩,但剧情设计高级的地方就在于,它让小美人得到了生理满足,同时又给了她和潘菲洛之间美好的爱聚光。
它分开讨论了女性对爱和性的态度。
它讨论了一个男同和她的同妻之间的另一种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电视剧只是电视剧啦!
如果她没有感染黑死病,恶人头子也没死,你能想象她后续的生活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吗?
是做潘菲洛的soulmate允许他跟信使do自己继续跟恶人do吗?
这里倒是有个细节值得一提,潘菲洛最后情不自禁吻了莉切丝卡,这里是代表他弯男微直了吗?
私以为这个情节更多的是为他的人物升华做铺垫的,可以见得潘菲洛最后有急转直上式的表现,整个人恨不得变成gay版超人,男子力高光溢出屏幕,以往影视剧里可是很少把美队齐天大圣的特点套用在男同角色上的。
潘菲洛突然就身手了得手刃boss,这种转变从何而来?
来自于小美人的接纳。
当他成全了小美人的性需要,小美人感受到了他的爱,他说他希望她快乐,这里便是真爱的表现了。
真爱吸引真爱,小美人接纳了他的取向,并且没有贪恋恶人的肉体,反而和潘菲洛建立了更深厚真挚的情感联结,被接纳的潘菲洛从此能够做自己了,这就是被接纳被爱的力量,甚至可以打破我们对gay的刻板印象,谁说一个gay就总会男性魅力不足呢?
我们来到这世上,是为了爱与被爱,潘菲洛完成了这一使命,所以他死而无憾。
翡冷翠十日谈这部剧最让我喜欢的地方是它不止抓马,还悄悄将许多爱的痕迹掺杂在紧凑的剧情里,看完你最强烈的感受不是快餐刺激后的空虚,而是人性冷暖的余味。
病假在家趁清醒的时候随便开一个netflix的剧,不是很多人推荐感觉也挺小众的。
说实话这部剧有点不知道怎么点评,荒诞喜剧看的不多,而且书的情节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干脆就当个新故事看。
荒诞时代下看这个题材有点五味杂陈,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在这个时代下突然合理了,有点唏嘘。
说是讲故事其实还是讲感情,讲人和人之间奇怪的、畸形的、隐藏的、但你细想起来又很正常的感情。
一共8集基本每集都在出现一个新人物,但也不影响主线人物的路线,同时发生新情节的时候又能看出人性的另一面,所以说剧本这块我觉得还是挺扎实的。
除了结局我不太懂,其他的有些情节还是挺有意思的,特别是人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演员表演得也比较恰到好处。
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个短发侍女,她和子爵夫人的整整8集的相处中处处可以看到尊卑有别和长期深度被PUA,可以从侍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演员本身也是稍微夸张的演法,但不妨碍这两个人对戏的刺激感。
整个表演过程中她呈现了很多不太自然的表情,很多裂缝中观众本身可以看到这个角色的内心在被掩盖,她有很多想要爆发但又自我PUA的时刻演的很棒,所以在最后她用力地敲死桶盖的边缘,再点起一把火的时候整个人有点疯癫的状态,这一段就特别好。
Love has long claws, right?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男同和他虔诚的宗教信徒妻子之间的变化也很有意思。
两个人在第一集甚至到后面几集中都是比较拧巴的状态,都没有忠于自己,而妻子在别的人身上体会到鱼水之欢后,他的表情非常棒,能看出是真心为妻子高兴的心态。
而在妻子染病之后的两个人相处中,他俩忠于敞开心扉完完全全地忠于自己内心之后,进行了一场温暖的直播,而他在这之后终于意识到,妻子是他毕生的好友,是永远支持他的家人,没有了这样的情感支持后他甚至无法生活下去,这整个转变可能有点过于理想了,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呢?
对了,这个片头,很有意思。
没看过《十日谈》,但上高中的时候身边有人再看。
听他讲好像是一个在瘟疫下的爱情故事。
不知道奈飞的《十日谈》和书的《十日谈》有什么关系。
但我觉得无论是书本的《十日谈》还是奈飞的《十日谈》都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这个仅仅八集的电视剧探讨了非常多的问题,小到贪婪的人性,大到生命的意义。
爱情、自由、阶级、权利、宗教、制度、精神控制、偏见、勇敢、贪婪......这些元素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荒诞故事的内核。
在我看来《翡冷翠十日谈》和《驯鹿宝贝》是我今年上半年看过的最为优秀的剧集,也是奈飞送给世界的礼物。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嘴了,好的流媒体平台永远是在致力于内容的创作,和艺术形式上的审美追求。
不像我们国家的某个绿色平台。
天天研究黄金会员的权益和铂金会员权益的区别。
让观众花钱去看难看又老套的爱情狗血剧。
俗称“花钱吃屎”。
欧美剧集对于爱的理解区别于东亚对于爱的感受。
东亚对于爱的理解往往执着于照顾和包容。
而每一次看完欧美的剧集,我都会对爱产生一次新的理解。
这部剧对“gay”和“淫荡修女”的爱的刻画的极为的纯粹。
二者明明都有着自己的欲望,做出了很多世俗意义上躯体的背判,但却在最后可以做到精神上的和解。
以致于到最后爱到,为了让她离开的更加宽心时所说的谎言,都会让彼此觉得无比肮脏。
在这一刻我不由的感叹,真正的爱是超越性本身,超越宗教信仰的束缚的。
即爱是可以凌驾性与信仰之上的。
本能的爱再此刻变得无比的纯粹与干净。
另外其实还有很多复杂的爱,例如那对“淑女”和“仆人”的爱,姐妹之间的爱、甚至是管家和伯爵妻子之间的爱。
虽然充满着许多阶级的傲慢、性的欲望、陪伴的需求、甚至是家人的血脉相连。
但这些都能够成为爱的理由,很可惜这样最原始的本能对于爱的渴望。
在大部分的国产剧中完全看不到。
我国剧集对爱情的理解可以说是无比的单一与肤浅。
再来聊一下自由。
这个剧的设定选在了瘟疫横行的时代。
由于生存的危机,导致社会的秩序和逻辑被不断地冲击,以致于到达了瓦解。
在此刻,出现了一个城堡的的世外桃源,再重新塑造秩序。
城堡中的人害怕瘟疫,渴望财富。
来维持或者是跨越过往的阶级,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利。
不过很可惜,在崩坏的时代下,外面的世界越是充满着死亡,破败,那么城堡里的繁荣就越是脆弱。
他们的关系也必然脆弱,但是这部剧的伟大,就在于在这么脆弱的关系里,不断冲破自我,从而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达到内心的自洽与和解。
所以,那么你也试想一下,再这样的世界里,你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
也许是电视中告诉我们的追求自我变得嬴荡、狂妄、为所欲为。
也许是吞下金银财宝华为尘埃,都只不过是一种选择。
重要的是你如何达到内心的平衡。
最后,关于勇敢。
剧中有一幕,是讲述女仆为了儿子夺回城堡的剧情,但当军队攻打城堡时,他责备自己,为什么当时不选择放弃城堡,带着儿子远走高飞。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是他的贪婪导致了如今的禁地。
可是胖胖贵族认为,这本就是他应得的,为什么不占有。
我也被这句话点醒,中国人是一个配得感很低的民族,总觉得要历经磨难才能拥有好的东西。
干什么事情,都要先苦后甜。
甚至当要去争取某个事情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谦让,从来没有去追问一下自己,自己真的不值得吗?
就像我最近,我想换一个待遇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长辈朋友就说我很浮躁,不踏实。
可是,我真的做错了吗?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只要自洽就能够实现自由。
亲人的爱是蜜糖,但他们的爱亦是负担
开头很不错,就是到第八集的结局实在太懵逼,看着满身是箭的夫妇俩,还真的有意味,人生到底追求的都是啥,能达到灵魂上的绝对契合,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幸运,无关性欲之后,感觉蛮有一定启示性的,故事有很多表达和理解,男同的角色在最后一集大放光彩,和小胖贵族,算全剧最出彩的角色了,那么爱女主人,反复横跳,到最后自己想重生也不必把人活活烧死吧!
比杀人的士兵还可怕😱救了管家的农夫又是何其无辜,一堆人在荒野吃虚幻的食物讲故事,这是进了什么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了吗?
虽然豆瓣低分挺多的,但我认为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看的美剧,中世纪版《白莲花度假村》,贵族生活讽刺群像戏,富人阶级的礼崩乐坏真让穷鬼(我)引人入胜。
一共8集,几乎每一集都在加角色,但是不违和,不影响你记不记得谁是谁,因为主角形象分明,剧情抽丝剥茧,层层推进。
片头老鼠的设计符合瘟疫和罪恶的主题:
女主(和贵族互换身份的婢女,但是实际上是贵族的妹妹)就不说了,《性爱自修室》里的Lily给节目提供了很多笑点。
此外最喜欢厨子和神女。
神女好美而且好神经,厨子好勇而且拿捏了肥猪和城堡主人(不算拿捏但是收获第一顺位继承人)这两个富人。
不过她长得像韩美娟。
子爵夫人确实很让人讨厌,但不是因为丑,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丑。
城堡主人的堂哥吐槽得对(第五集),但不影响他也是个烂角色。
总而言之,搞不懂她为什么对她的苦瓜脸婢女那么差。
其实还挺像《悲情三角》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活下来的往往是穷人,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
敬佩厨子。
徐志摩翻译的翡冷翠真好听。
还是蛮喜欢修女那对的,所谓的"true love",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娜菲莉很漂亮🤣她在井里和上帝对话那段还挺有意思的,她老公就在旁边一直陪着她,最后实在受不了,找医生成为“上帝的旨意”去救她,他们之间没有情侣的爱,但更像是家人了,两个人说开了以后娜菲莉就得瘟疫了😢不知道为什么,换身份的女仆让我感觉和Phoebe有点像,她和她姐/妹的剧情也挺好看的,概括来说就是互相救吧,虽然两个人也并不完美,但也还不错。
医生死的也挺早的,而且死亡原因怎么说呢,挺平淡?
因为我以为他是主人公,但没想到一夜过去就因为瘟疫没了,甚至没有和娜菲莉有过一夜情的那个人的死亡着墨重,不过他人是真不咋地啊。
养着医生的那个人存在一定的前后反差,说起来他好像有点m体质😂也算是勇敢救了喜欢的人,也没想到女仆和子爵居然有个孩子。
不过最后结局有点没懂,不知道最后的场景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btw中世纪的衣服好好看,很喜欢娜菲莉一身黑色带头纱的。
omg disgusting!!!!第二季开始渐入佳境,一闪而过的crush真是让人无法捉摸。。。。这个剧情就是很莫名其妙,但我觉得剧的重点在于——无所事事的日子是非常危险的!!看看这些围坐在一起胡说八道的聚会吧。。。
从头到尾充斥着太子妃升职记的廉价感
信上帝的女孩长得好像萨尔玛·海耶克。啥时候都不能忘了政治正确😂什么甄嬛浣碧剧情。还有Mamet好像之前看Girls时就不怎么喜欢她的表演...
就很一般吧…… 中世纪这种剧看起来就脏脏的
17min,不如拿省出来的时间再去看一遍《悲情三角》
画面很美,剧情也很好看,最后很悲壮。为何这么低分
疫情下這💔的荒誕
你永远不知道黑死病可以让人癫到什么程度,除了一点:如果主角团里有男同,那么他一定不会病死。
Pointless
没白莲花那个颜值和剧情
w/d 夜宵时间 越是绝望越可以坦然发疯
what a 一群神经病。但是我喜欢,因为我也是神经病。
看在瘟疫的份上,至少洒些狗血吧。
难看
不错,这不是挺十日谈的么
my taste.
又疯癫又好看。
看了一集,感觉很低幼,演的也很浮夸,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能弃!
不是我的菜,一直按快进,3集弃。1913
剧情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