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这部印度神剧:《无法避免的战争》,还不错,想不到印度竟然也有这么多人信仰马列毛主义,给五星,直面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的社会痛病,狠狠地扇了统治阶级一个大嘴巴子,厉害了,我的阿三!
任何以为人民谋福祉和为人民幸福奋斗抗争的革命和改革都特么是瞎扯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有的统治阶级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人民的幌子招摇过市罢了,一旦他们大权在握,成为既得利益者,便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去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消灭和扼杀一切威胁自己利益的人和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有人可以永远嚣张跋扈,历史总会对所有的善恶是非做出最公道的审判!
任何时候一定要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和意识的清醒,不要被任何无谓的人和事所煽动,葬送了卿卿性命,不值得,真的不值得!
小老百姓们并不在意什么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所希冀的无非是安安稳稳地幸福过完一生罢了,做到这一点的统治阶级就是优秀的,但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登天,毕竟人的欲望就像无底洞,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电影讲述了纳萨尔派是印共中的激进派系,信奉毛主义,主张通过农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盘踞在南迪格地区的纳萨尔组织,困扰政府多年。
安迪警官封命清剿,不料屡屡受挫,遂将好友卡比尔送入敌营,充当卧底。
卡比尔不负期望,提供情报,为警方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当他亲身体会到农村的贫穷落后,当他亲眼目睹政府强占穷人的土地,当他与毛派分子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卡比尔开始理解这帮激进分子的诉求,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
12亿人,其中9亿人极端贫困,被逼上梁山,为了生存,拿起武器和选票。
或许,30年后,能实现毛派的胜利吧。
学习拉美的委内瑞拉等过,出现一个类似查韦斯的领导人和政党。
希望这一天不会来得太慢。
可是,什么才是毛派获胜的关键呢?
连毛太祖都慨叹,运去英雄不自由。
或许中美2030年正式对决之后,印度受到冲击,最终产生革命吧。
1 先说内容,总之就是印度版的无间道,但是卧底到了最后真心加入了毛派还被基友各种陷害。
2 演员,卧底的女朋友超级漂亮,眼睛超级惊艳,警察的女友有点嫩牛五方脸,另外她瘦的惊人。
警察的身材不错,脸就一般了。
基友的脸还成,身材没注意。
演技?
对不起,我是俗人分辨不出来。
3 歌舞,特别,及其欢乐,简直能冲淡这部严肃电影的悲剧性。
4 为什么说这电影腐:一开始卧底同学要退学,警察表示我爹的钱我用,我的奖学金给你用;卧底看着警察受伤躺在床上,默默决心自己去做危险的卧底;卧底最后跟警察割席断义,两个人相互用枪指着,简直就是相爱想杀;警察抱着逐渐死去的卧底同学,眼中就根本没有他老婆。
(顺,这些是我舍友总结的,真心觉得好基……5 结局的话,呃,很催泪,用我舍友的话是:警察打死了基友的女友,基友的女友死在基友环抱里,基友被警察老婆打死,之后死在了警察怀抱里。
悲剧的无法直视。
6感想之一,这电影黑了印度政府,印度警察,印度资本家。
但是我对毛派的好感度却上升了数个百分点。
顺便表示,Naxalite派的wiki页面上放着太祖头像,无法直视。
最后对负责翻译的印度电影论坛表示感谢。
It's a good movie revel the effective of the class struggle.The policeman and his friend come from the different class.Although the police is a good person and hope to help the poor people by the law and government.However,the limit of the class makes him become the killer of up-class and be far away with his friend-the real hero
<图片1>《无法避免的战争》印度毛派革命电影,电影中的他们信奉毛主义,主张通过农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代表的是最为穷苦辛劳的人,ZF为发展经济而无情压迫抛弃的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辛苦劳作却吃不饱饭的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印度毛派学习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游击战与ZF进行顽强而持久的争斗。
<图片2>而在现实中,早在1967年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就策动领导了西孟加拉无地农民的暴乱,即“纳萨尔巴里运动”,标志着印共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春雷隆隆”,对这一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印度毛派领袖相信,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深。
1992年,印度前总理拉奥诚恳地向民众道歉,认为政府始终没有解决好土地改革的问题,而相关的承诺其实早在独立前就已经做出。
此后,一个选举接一个选举,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为因此改善。
而毛派的核心目标——土地革命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
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度农民的自杀率近年来也扶摇直上,社会分化加剧。
2005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也公开表示:“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
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近年来,其活动遍及印度近40%的国土,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印度中部和东部农村,尤以所谓的“红色走廊”著名,控制面积达92000平方公里。
组织的人员共有5万名,其中2万名为武装人员。
该组织受到印度主流政治团体的普遍反对。
<图片3>回到电影本身,其对人们为什么要革命,经济发展是否真的对穷人有利,ZF究竟代表谁的利益又为谁服务,以何种方式革命,走什么路线等等问题都一一展示,这些话题无疑是十分敏感的,但电影中的尺度却非常大,对政府和资本家的丑恶嘴脸进行无情的批判,穷苦大众如何被压迫,又为何走上革命道路展现的也很彻底,这种负面剧情出现在电影中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看了故事的大概题材,也许你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枯燥的革命故事,但事实上,印度片就是有把大主题和商业化相结合的本事,片子的切入点是一个为了帮助自己的警察兄弟而去毛派做卧底的人,在理解了他们的革命后,居然转变成了一位革命领袖,最终与自己的兄弟对决,因为信仰的不同,两人之间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而毛派和ZF也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片子看下来还是很紧凑过瘾的,和你所认知的国内那些革命题材电影完全不同,小舞舞四星推荐!
1、戈文德教授,代表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在被警察审问时,葛文德教授说:“我不承认这种民主,不尊重穷人的民主”;在游击队首领被抓获、游击队资金短缺,急需补充的时候,葛文德教授说,我们要倾尽所有去帮助被强拆的村民。
2、女游击队长浠珠,代表党中的无产阶级,浠珠9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借了高利贷,在两个姐姐已经被卖去抵债的情况下,自己也要被卖,浠珠就逃离加入了游击队,在一次躲避警察的突袭中,浠珠为了保护警察挟持的妇女儿童,主动暴露自己,惨遭非人的折磨;3、卧底卡比尔,代表党中的进步中层阶级,卡比尔出身贫寒,靠高富帅朋友的资助完成学业,成为上层阶级的附庸,他的出身,注定他会对无产阶级产生同情,在卧底过程中,认清了警察和政府的真面目,也了解的党的主义,弃暗投明。
整部电影,围绕这几个角色,以小观大,展现出马列主义政党初始阶段的构成,在历史中,这几类角色极具代表性 我想起《巴比伦柏林》中的汉斯代腾律师,免费为穷人打官司,不接受金钱交易,只接受劳动换取劳动;这些知识分子,作为党的智囊,具象化了党的理想和主义,杜绝的革命变成狭隘的农民起义;他们的作用不止于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知识分子,在革命群众中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使革命的队伍跟旧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点我们可以看两者之间的对比;革命队伍中的战士,为了保护人民,可以牺牲自己,而警察部队,随意压榨人民,连摆地摊的老人微薄的收入也不放过,从具象的人来看,他们何尝不是来自底层的人民中,橘生淮南则为橘,进入了革命队伍,就有牺牲自己保护人民的觉悟,进入旧势力的军队,就压榨百姓。
印度这个国家,车头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车身还在封建社会,有大部分在上与下之间拉扯的阶层,他们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不掌握生产资料,在城市中做些看起来体面的工作,能够享受到部分社会福利;大部分印度人,还是活在原有的前现代社会状态,附庸着大小地主,做朝不保夕的佃农,抗风险能力极差,完全没享受到社会的进步带来的红利,最近席卷印度全国的农民抗议即是表现,这给纳萨尔派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中修早就已经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
虽然电影题材很好,相比于中国的革命进程,电影却丢失了很多细节,导致影片有漏洞,不深刻。
一则影片直接强行将开发矿产和贫穷相等同,没有往这里探讨很令人遗憾。
看影片的第一反应是贫民的短见导致了革命。
只是对中层的剥削稍有提及,对部分乡绅(强拆党)一笔带过。
二则,影片中没有体现出TG的精髓,毛在井冈山时期就严抓经济的,但是在影片中这一点没有丝毫表现,基本的扫盲和解放人权等等在影片中表现的也不强烈。
三则,影片中对精英的表现过于薄弱,不止在于组织的严密性不够。
更多的是指组织内部的精英人员稀少,除去开局送一血的唐顿中学教授,在组织中,并没有太多社会精英。
出于一种很猎奇的心态看的这部电影。
看之前,印度也有共产党?
什么样子?
片中是不是也有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闹出笑料!
看完完全被震撼到了,放眼全世界,都少有这么犀利的题材,现实中信仰马列毛主义的萨纳尔派被印度政府宣布为恐怖组织,什么概念,你敢拍一部同情isis,国内分裂势力的电影吗?
当然这不是一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电影中萨纳尔更像是是被压迫的农民起义军。
当然在围攻警察,处决叛徒的时候,确实很残忍,手段上挺像恐怖分子。
相反电影中的警察,政府,为了招商引资,雇佣流氓强拆,是不是打着国家的名义作恶呢?
总之这是一部看完让人很矛盾的电影,现实世界也并非非黑即白,那些被称为暴民的老百姓,又有谁真去聆听他们的声音。
从小到大,我们我们在书本上影视剧里看到过太多关于“革命”,我们赞叹于伟人们丰功伟绩,肉食者谋之,从来没觉得和自己有关。
这部电影真的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启蒙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想说的太多太多,真是一部触动人心的好电影。
稍微吐槽一下,三哥们的打斗太浮夸,战斗也显得很不专业。
多了一些庄严和悲壮。
有点扣分,无论从题材还是立意,我私心给这部电影满分。
1992年我第一次到访印度。
那是应一家基金会的邀请去参加一个中印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研讨会。
那时中国的乡镇企业受到世界的关注和赞誉。
与会代表住在坐落于海湾中的5星级酒店里,一位中国的前农业部长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住在酒店的独幢小木屋里。
因为有时差,我很早就醒来,在酒店的海滩散步。
突然遇到一位渔民走过来,他只能在离大海非常近的海滩边缘走,不可以靠近酒店的沙滩和领地。
他走过我的身边,用非常标准的英国英语对我说:“酒店和沙滩,你很知道你是谁吧!
”年轻的我,懵懵懂懂,特别惊诧他那纯正的英文和高傲的态度。
时隔21年,渔民黝黑的面孔和破衣烂衫的样子依然清晰可见。
2003年,我第二次到访印度。
那是应印度一家妇女组织邀请,参加妇女与扶贫大会。
我们住在酒店里,讨论着妇女与贫困的问题,晚上在颇具印度风情的豪华去处观看反映女权主义声音的印度歌舞。
时隔10年,此时还能回忆起那个舞者痛斥对女性生殖暴力的精彩演绎。
再后来,中国的经济崛起越来越被世界瞩目。
懵懵懂懂的我常常想:印度的所谓民主到底造就了什么?
民主为什么无法救治贫困?
民主为什么无法惩治腐败?
民主为什么无法触击种姓制度?
我们的制度和印度不同,我们的制度好似带来了比印度快得多的经济发展。
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我不再为无法解答那另一个国度的问题而苦恼了,一个人的实践越深入具体,思考才有立足点,思维才有可能深广。
既不可以井底观天,更不可以如浮云略过地般谈天说地。
刚看了印度影片《无法避免的战争》。
这是一部反映印度毛派武装组织纳萨尔的电影。
影片反映了纳萨尔组织、政府/警察和财团这些不同的势力。
安迪和卡比尔是大学的同学和挚友,因为有了安迪的经济资助,卡比尔才得以在一所名牌大学就读。
安迪大学毕业后仕途顺利,升到了警司的职位。
卡比尔生性桀骜不驯、崇尚正义,拒绝安迪为他安排的警官仕途,在生意场上也屡屡失意。
商业巨头曼汉塔集团计划在印度投巨资30亿在南迪各地区开发钢铁项目,承诺为当地人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条件是清剿南迪各地区的纳萨尔组织。
纳萨尔组织借助当地森林的掩护和当地民众的支持,当地警力根本形同虚设。
安迪主动请缨去围剿纳萨尔组织。
安迪虽然有心爱民护民,但是,由于纳萨尔赢得民心,所以,警察根本无法得知纳萨尔的行踪,反而往往因为虚假情报而遭到毛派武装的暗算。
重情重义的卡比尔得知安迪的困境自愿潜入纳萨尔组织内部,以便为安迪提供情报。
在和纳萨尔成员患难与共、并肩战斗之中,卡比尔逐渐了解了纳萨尔的战士们,也逐渐看清了政府的真面目。
尤其是两个重大的事件深深改变了卡比尔。
珠希是纳萨尔武装的女司令,和卡比尔一见钟情,并在日后的战斗生活中建立了更深的情义,珠希为了保护村民和战友被敌人俘虏,警官马哈夫虐待和强奸了珠希。
卡比尔率领战友解救了珠希、打死了多名警察、炸掉了警察局设置的林中哨所、将马哈夫的尸体挂在集市中示众;曼汉塔钢铁项目覆盖的区域中有230个村落,在政府的默许下,曼汉塔收买地方恶势力武装强行推到房屋、驱赶村民,卡比尔率部阻止了恶势力并抓获部分恶势力成员。
在这些铁与血的事实面前,卡比尔做出了选择,加入纳萨尔,和与人民为敌的政府进行殊死的战斗。
同样在这些事实面前,安迪却指责卡比尔“背叛了朋友和国家”,劝告卡比尔说,纳萨尔组织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方式是错误的,认为应该通过法律和秩序来保护穷人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武装反抗。
贪污腐化、保护资本掠夺的政权所建立的法律和秩序能保护穷人吗?
世界穷人每天的生活现实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无数个但却都是同样的答案。
电影中的两首歌曲反映了印度社会正义和邪恶的文化的战场:我们要翻身做主人- 卡比尔参加人民艺术团时在集市上演唱的歌曲高昂的物价,让我们食不果腹他们不是消灭贫困,而是消灭穷人他们吸食国民的血汗,如同吸食甜蜜的果汁人民的财富,被榨得一干二净嘿,大佬们,我们受够你的专制独裁我们要翻身做主人无论是比拉还是塔塔,无论是安尼还是巴塔(注:都是印度的大财团)为了他们的利润,瓜分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的血汗……我们的血汗,让他们盆满钵溢、财源滚滚人民的财富,被榨得一干二净再也不要忍受压迫我们要翻身做主人释放你的灵魂-纳萨尔组织负责募款却中饱私囊的领导人纳葛在集市中所观看的性感歌舞的歌词不要用金钱衡量我的爱用你的眼睛和我交谈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灵魂让我成为你灵魂的伴侣心儿在燃烧,眼睛学会说谎丢弃你的理智,抛弃你的信仰让我成为你的灵魂伴侣放出心底的狂热爱人,不要隐藏心中欲望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灵魂匍匐在我的美貌之下战士从此坠入爱河心中的爱情开花结果残夜未央,黎明将至不再顾虑重重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灵魂在警察现代武器装备(直升机、GPS定位系统、机关枪)下,纳萨尔武装陷入警察的重重包围。
卡比尔为了保护战友,只身引开敌人炮火。
珠希死在卡比尔的怀抱中,卡比尔中弹将死。
卡比尔对安迪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对我的行为无怨无悔。
”纳萨尔组织虽然遭受重创,但是却逐渐壮大,武装遍布印度200多个地区。
在影片的结尾,话外音讲述道:印度独立65年,至今四分之一的财富集中在100个家族手中,75%的人口每天收入不足40美分。
我很好奇,在现代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游击战和人民战争为什么还在另一个国度成为可能?
是不是因为在印度的很多地方GPS系统还没有覆盖那广袤的森林和土地?
我在想,如果在中国有游击队,那么人民会是什么态度?
会不会嘲笑说:做一个听话的奴隶大老板就会让我们吃饱穿暖、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怎么还不知足?
会不会厌恶道: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那些贪官污吏资本家也是有感情有子女的人呀!
当人民代表中大半不是人民时,正当途径在哪里?
当人民只恨自己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时,别说中国没有游击队了,就是有也要遭到嘲笑和厌恶吧。
沧海桑田、芸芸众生,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我无法指点江山,我只求完成自己生命的小小使命。
总体上不错,该片有一定的可看性。
但是这片子只是改良主义立场上的阐述,不够红够专。
片中对执政党与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压迫不够深刻彻底,难道执政政府的压迫只有拆迁这么简单嘛?
印度的贫富差距,印度的种姓制度,只是一笔带过嘛对印共得大政方针,顶层设计,革命理论表现的不够深刻。
全片将革命庸俗化,游击队不过就是扛着红旗劫富济贫的山大王。
游击队文工团应该对底层人民进行基本的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革命美好蓝图的畅想(而片中的游击队队员数到20后面就不会数了)对毛主义的理解不够,全片除了寥寥的几面红旗,马恩列斯的几幅画像外,几乎没有讨论到毛主义的精神实质。
至少当游击队遭受失败后,司令与城里面的中央领导在房间愁眉苦脸,抱头痛哭的时候。
领导应该搬出毛语录,在来几句,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总趋势是前进的。
我们要从失败中走向胜利。
然后来首东方红啥的吧。
不想被贴上政治标签。
72:27分,结局长征,黑得漂亮。
毛派游击队的口号、标语等等,都是学的中国那一套啊。居然最狠心的是安迪的太太,没有想到。#20220804
“阿扎德,无论你之前做过什么,你最终是革命队伍的一员。”电影中反映的印度的社会矛盾确实是太激化了,难怪印共毛派能够坚持斗争这么多年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过电影也确实有缺陷,比如没有展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原理,主要表现的是大资产阶级对贫民的暴力压迫及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的剧情固然更有利于体现激化的矛盾并解释游击队的产生,但是却不能让像安迪这样的改良主义者放弃幻想。另外电影前期对游击队的描述并没有体现出人民军队的性质,有些时候(比如割告密者的耳朵以示威慑)更像是强迫恐吓人民;到中后期(如自身困难却先拿出资金帮助人民)才真正表达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电影在主线剧情外还反映了个别革命者受金钱侵蚀的腐化堕落,这点尤其难能可贵。希望他们的斗争最终胜利。Lal Salam!
8,导演很清醒地看清了印度社会的本质,没有土改,不打破种姓制度的枷锁,印度再过50年还是现在这种半死不活的样子
一个能让这种电影公映的国家一定是有前途的
枪战戏真的扯。
拍的一般,胜在题材。印度的贫富差距之大在最后也以旁白方式直接说出,但改良派也好印共毛也好目前看来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印度需要摸索出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
作为电影本身来说实在是很普通很普通,只不过尺度特别大,讲述的就是印度贫富差距导致的贫民起义(毛爷爷他们的画像其实就在告诉我们这就是印度的红军电影啊),就相当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出了一部赞美红军的电影,简直不能想象。
面对贫富不均,要发展还是要革命?武装斗争当然激动人心,可别忘了只有民主国家才能拍出这么丰富的立场和人性,一旦革命成功,连异议的空间都将化为乌有。歪七扭八的射击姿势和乌泱乌泱的密集冲锋,还以为回到了80年代的港片。部落民的风情和实拍爆破镜头不错。最令人难忘的角色是女革命者Juhi。
印度原来还有毛派这东西。只能说不能干涉内政;祝福他们吧。也千万不要有修正主义思想。
去年匆匆看完没怎么思考,知道了一些背景知识后又看了一次,加上最近晚饭后我妈在看凤凰台的蒋介石纪录片我也跟着看了一些,重温这部电影的时候在想占社会大多数的人口的需求是什么,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需求应该由哪些方面来引导来解决,andy和kabil所代表的矛盾不止印度/中国存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存在的
毛派正剧也能歌舞...以及还是要感谢自由民主,这片做得出来。Lal Salam.
印度确实是民主国家啊,纳萨尔派武装被政府认定为恐怖组织,居然还能拍出给予他们极大同情的电影。有点像我们民国时期,左翼文艺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就这电影本身来说也很不错,角色多彩,故事曲折,冲突尖锐。
战术场面和某些逻辑过于城乡结合部,但这不是重点,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内涵,革命的,残暴;当政的,腐败。情怀上值4星。
印度电影没有审查机制吗?居然能让这种片子过审
提出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
不要所谓兄弟和解
正当路径常常意味着无路可走,资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与官僚勾结获取不正当的正当,而当受到侵害的人们起来反抗时却发现自己深陷于所有的不正当。卡比尔前后转折有点突兀,而且太凸显“英雄”性,减一星。
三星半,又一部令人侧目的印度电影。虽然阿三国穷而奇葩多,但是比起我兔的确是一个更自由的国度,很难想象这样的题材能在我朝拍出来并上映。战争场面拍得惨不忍睹,不知是战术和训练水平低下的真实反映还是导演功课没做足。平庸的套路,粗糙的制作,但是如此大胆的题材和深刻的讨论值得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