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玛雅·达-林
主演:瑞吉斯·梅鲁普,Rosa Peixoto
类型:电影地区:巴西,德国,法国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9
简介:入围第7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最佳男演员奖。在女儿准备在去巴西利亚学医时,45岁的主人公发了一场奇怪的高烧。详细 >
68/100。并非是一个新颖别致的话题,却因为精准的场景刻画而变得熠熠生辉。现代文化的城市如同从天浇筑的钢铁瀑布一般溅入原始的雨林之中,日夜不息的码头乒乒乓乓的工作撞击声逐渐盖住了树木丛中象征原始生命力的昆虫窸窣声,文化侵入如同一头未知的野兽一般在密林深处忽而出现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此同时用他们的治疗方法却丝毫不见效果的高烧一次又一次地吞噬着曾平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最后一丝耐心。于是,当看到两种声音在这片神秘而不可测之处碰面的那一刻,他们都清晰地知道,从来都没有人可以从此全身而退。 @2021-06-01 17:30:51 @2021-12-23 01:07:20
由印第安原住民进入现代城市和退回丛林之间产生的思考,从现实角度考察全球工业化造成的人口迁徙,明确指出了自我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外来文明的文化侵略与环境侵蚀等话题。“高烧”就是原住民夹在这些双重矛盾中的水土不服。概念是好的,但是影片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平淡无奇、沉闷无比。
巴西导演痛心疾首自己国内少数民族的危险处境,我们就笑笑不说话。
多年以后,【蛇之拥抱】里面的人物终于走出了丛林,在始终无法适应中也逐渐融入进了现代城市生活,卑微而有尊严的活着,但雨林犹在,亚马逊河长流不息亘古不变,古老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样存在于现代社会,传说中的卓柏卡布拉再次出现,从原住民潜意识里对现代文明的抗拒心理中诞生出来,有一瞬间我仿佛在荧幕上看到了那个古老的怪谈:飘零已久思乡心切的旅人深夜灵魂出窍化身为猛虎回到故乡,在饥饿本能驱使的无意识状态下吃掉了自家的猪羊,咬死了自己的儿子,第二天回到家里看到虎患的惨状这才猛然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却为时已晚……
2.5星。声音剪辑和神秘主义的元素是最大亮点,尤其是丛林和怪兽的情节让人联想到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作品。这部作品讲的是现代化对传统亚马逊文明的侵蚀和瓦解,与《死人和其他人》有高度重合的主题,而这种话题也反复出现在不少当代巴西导演的作品里。不过,这部处女作在影像处理上并无过人之处,全凭人物对白来呈现,显得较为单薄和无味。
巴西阿比察邦
在全球化语境下,猎人被「神」拉进了梦境。在后资本主义社会里,猎人救了被蛇咬伤的野猪,最终猴子带他走出了迷宫——人类得救。这部异常沉稳、成熟和动人的处女作的核心观点就这样被融入到那个讲给下一辈人听的寓言故事当中,它不光暗示城市人要对生活在丛林里的原住民抱有敬畏之心,还一针见血地点明,作为同类,我们却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当中,而被划入「动物群」里的人类只有通过自救的方式才能返回「人类」的家园。幸运的是,发着《高烧》的男主在白衣天使般的女儿身上看到了希望。作为神的孩子,她很快就要褪去身上的动物性——成为合格的现代人。因此作为一副从孩子身上剥离下来的死皮,父辈自然要返回他的家乡。或许是因为知道了何去何从,知道了怎样走出眼下这条弯弯曲曲的陷阱,在面对自己的命运和日复一日的生活时,男主才表现得那般镇定。
看的挺累的,但感觉还可以。
PYIFF23,完成的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讲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印第安人,吃着超市里买来的食物,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说着白人的语言,用白人的方式思考。得知女儿即将远行之后,高烧是一种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疾病,高烧带来的梦境只有萨满可以给他指引。在长久的城市生活之后,年老的男主角在面对孤老的时候,一点点的回归传统,回归野性,回到森林,回到被遗忘的传统。在父女关系的处理上,有几分小津电影里嫁女儿的感觉,很喜欢导演对于女儿这个现代女性角色的处理。
全片太沉闷,印第安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区别,归属感问题,时间比较匆忙。
#PYIFF2019补标
#2019PYIFF#每天站在集装箱前,与白人同事换衣交接,每晚穿过卡车来往的马路,这些与印度安人强烈不符的元素充斥着他的生活,在女儿考上首都医学校的时候,本性以高烧的形式爆发。身体与文明的抵触,医院永远无法发现,也许只有找到萨满,回归丛林,才能够不死在文明的枪下。
2019PYIFF:其实挺枯燥的,讲述殖民文化对于父亲个体的侵蚀影响。影像的乏闷与台词的堆积让本片在白噪音里离观众渐行渐远。
2.5
【平遥国际电影展】过去和现在,梦境与现实,传统与变革
很阿彼察邦,很闷很梦幻。对这种影像风格几乎没有抵抗力,尽管看得半睡半醒还是很喜欢。只是梦境和超现实的输出太依靠台词了,缺少了点自然主义的灵性。除了男主射杀黑狗那场戏,黑狗转眼变成身穿衣服的人形,既是梦境的外化,又是对自我身份和文明扩张的反思和凝视。这样的时刻再多一点点就会非常喜欢这部片了。
喜欢里面的镜头 色彩 夜中光线
在鋼鐵叢林裡做著自然雨林的夢。沒有獵物的獵人。Manaus作為亞馬遜雨林中的一座港都。有想法,製作能力也強,可是真的太悶了,也比較依賴對白做並不是太有趣的對照⋯
太刻板了
从内容到手法,又一优雅呈现。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68/100。并非是一个新颖别致的话题,却因为精准的场景刻画而变得熠熠生辉。现代文化的城市如同从天浇筑的钢铁瀑布一般溅入原始的雨林之中,日夜不息的码头乒乒乓乓的工作撞击声逐渐盖住了树木丛中象征原始生命力的昆虫窸窣声,文化侵入如同一头未知的野兽一般在密林深处忽而出现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此同时用他们的治疗方法却丝毫不见效果的高烧一次又一次地吞噬着曾平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最后一丝耐心。于是,当看到两种声音在这片神秘而不可测之处碰面的那一刻,他们都清晰地知道,从来都没有人可以从此全身而退。 @2021-06-01 17:30:51 @2021-12-23 01:07:20
由印第安原住民进入现代城市和退回丛林之间产生的思考,从现实角度考察全球工业化造成的人口迁徙,明确指出了自我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外来文明的文化侵略与环境侵蚀等话题。“高烧”就是原住民夹在这些双重矛盾中的水土不服。概念是好的,但是影片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平淡无奇、沉闷无比。
巴西导演痛心疾首自己国内少数民族的危险处境,我们就笑笑不说话。
多年以后,【蛇之拥抱】里面的人物终于走出了丛林,在始终无法适应中也逐渐融入进了现代城市生活,卑微而有尊严的活着,但雨林犹在,亚马逊河长流不息亘古不变,古老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样存在于现代社会,传说中的卓柏卡布拉再次出现,从原住民潜意识里对现代文明的抗拒心理中诞生出来,有一瞬间我仿佛在荧幕上看到了那个古老的怪谈:飘零已久思乡心切的旅人深夜灵魂出窍化身为猛虎回到故乡,在饥饿本能驱使的无意识状态下吃掉了自家的猪羊,咬死了自己的儿子,第二天回到家里看到虎患的惨状这才猛然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却为时已晚……
2.5星。声音剪辑和神秘主义的元素是最大亮点,尤其是丛林和怪兽的情节让人联想到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作品。这部作品讲的是现代化对传统亚马逊文明的侵蚀和瓦解,与《死人和其他人》有高度重合的主题,而这种话题也反复出现在不少当代巴西导演的作品里。不过,这部处女作在影像处理上并无过人之处,全凭人物对白来呈现,显得较为单薄和无味。
巴西阿比察邦
在全球化语境下,猎人被「神」拉进了梦境。在后资本主义社会里,猎人救了被蛇咬伤的野猪,最终猴子带他走出了迷宫——人类得救。这部异常沉稳、成熟和动人的处女作的核心观点就这样被融入到那个讲给下一辈人听的寓言故事当中,它不光暗示城市人要对生活在丛林里的原住民抱有敬畏之心,还一针见血地点明,作为同类,我们却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当中,而被划入「动物群」里的人类只有通过自救的方式才能返回「人类」的家园。幸运的是,发着《高烧》的男主在白衣天使般的女儿身上看到了希望。作为神的孩子,她很快就要褪去身上的动物性——成为合格的现代人。因此作为一副从孩子身上剥离下来的死皮,父辈自然要返回他的家乡。或许是因为知道了何去何从,知道了怎样走出眼下这条弯弯曲曲的陷阱,在面对自己的命运和日复一日的生活时,男主才表现得那般镇定。
看的挺累的,但感觉还可以。
PYIFF23,完成的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讲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印第安人,吃着超市里买来的食物,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说着白人的语言,用白人的方式思考。得知女儿即将远行之后,高烧是一种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疾病,高烧带来的梦境只有萨满可以给他指引。在长久的城市生活之后,年老的男主角在面对孤老的时候,一点点的回归传统,回归野性,回到森林,回到被遗忘的传统。在父女关系的处理上,有几分小津电影里嫁女儿的感觉,很喜欢导演对于女儿这个现代女性角色的处理。
全片太沉闷,印第安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区别,归属感问题,时间比较匆忙。
#PYIFF2019补标
#2019PYIFF#每天站在集装箱前,与白人同事换衣交接,每晚穿过卡车来往的马路,这些与印度安人强烈不符的元素充斥着他的生活,在女儿考上首都医学校的时候,本性以高烧的形式爆发。身体与文明的抵触,医院永远无法发现,也许只有找到萨满,回归丛林,才能够不死在文明的枪下。
2019PYIFF:其实挺枯燥的,讲述殖民文化对于父亲个体的侵蚀影响。影像的乏闷与台词的堆积让本片在白噪音里离观众渐行渐远。
2.5
【平遥国际电影展】过去和现在,梦境与现实,传统与变革
很阿彼察邦,很闷很梦幻。对这种影像风格几乎没有抵抗力,尽管看得半睡半醒还是很喜欢。只是梦境和超现实的输出太依靠台词了,缺少了点自然主义的灵性。除了男主射杀黑狗那场戏,黑狗转眼变成身穿衣服的人形,既是梦境的外化,又是对自我身份和文明扩张的反思和凝视。这样的时刻再多一点点就会非常喜欢这部片了。
喜欢里面的镜头 色彩 夜中光线
在鋼鐵叢林裡做著自然雨林的夢。沒有獵物的獵人。Manaus作為亞馬遜雨林中的一座港都。有想法,製作能力也強,可是真的太悶了,也比較依賴對白做並不是太有趣的對照⋯
太刻板了
从内容到手法,又一优雅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