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

Apocalypto,启示录,阿波卡猎逃(台),毁天灭地

主演:鲁迪·杨布拉德,达利娅·埃尔南德斯,乔纳森·布雷维尔,莫里斯·博德耶洛海德,劳尔·特鲁希洛,赫拉多·塔拉塞纳,卡洛斯·伊米里奥·巴厄兹,阿米尔卡尔·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玛雅语年份:2006

《启示》剧照

启示 剧照 NO.1启示 剧照 NO.2启示 剧照 NO.3启示 剧照 NO.4启示 剧照 NO.5启示 剧照 NO.6启示 剧照 NO.13启示 剧照 NO.14启示 剧照 NO.15启示 剧照 NO.16启示 剧照 NO.17启示 剧照 NO.18启示 剧照 NO.19启示 剧照 NO.20

《启示》剧情介绍

启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玛雅文明末期,奢华淫靡之气蔓延,为了祭奠那些刚刚落成的金字塔以及驱散众神的愤怒,玛雅王国派出强悍的军队入侵丛林深处的弱小部落,将战俘作为祭天的牺牲斩杀。 年轻骁勇的战士虎爪(Rudy Youngblood 饰)和族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有可爱的儿子和美丽的妻子,并且不久将迎来新的生命。但玛雅军队打破了这一切,他的部落遭到袭击,虎爪及时将妻儿藏在深坑之中,自己却不慎被俘。 经过一路坎坷,他和其他战俘来到玛雅城。无数头颅被可耻的刽子手斩落,但即便在这个时刻,虎爪也念念不忘丛林深处的妻儿。只要一息尚存,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妻儿的身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八步半喜怒哀乐鼠尾草检法男女三国杀·幻千年情劫少数派力量疯丫头第三季生死竞赛2三流勇士非常父女档宇宙恋曲的士惊魂暗流心动千年双喜临门非亲姐妹威胁单细胞少女与学校怪谈:建校纪念日我们与恶的距离2阿孖有难因变量激情肖邦:爱的渴望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最强的名医大掌门血淋淋的斧伤面纱下的那不勒斯关于哈利的那些事

《启示》长篇影评

 1 ) [DVD] 玛雅文明,而非追杀

玛雅,就像欧洲的罗马、中国的春秋战国,对影视来说,永远都有足够的吸引力。

然而,它的文明更具神秘的性质,因为,它的历史几乎是断开的,既没有之前时代的准备,更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大陆后,突然消失。

所以展现玛雅文明的影片,是令人期待的。

电影最先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一场肤浅的追杀,也没有到冠以什么什么文化这么深层次,而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玛雅语。

这种只有语音没有文字的混合式语言,对话初听起来却像在朗读文言文,只字片语就可以把语句表达完整,而且毫无抑扬顿挫的语调不论与哪种我们熟识的语言比起来都来得神奇。

且不用说更深的层面,光光要说着如此奇怪的语言来演戏已经很不容易,除非剧组可以保证这部影片没有会玛雅语的观众。

总地来看故事,大概就是被袭-逃亡-反击这样一条线索。

一个猎人村落遭到一个强势部落袭击,被俘的猎人们经过一长段路的跋涉,被带到一个有石头房子的地方,女人被卖掉,男人则被用来掏心祭祀。

正好出现的一次日全食救了主人公Jaguar Paw,他和余下的俘虏被带到玉米地边的一个训练场另行处决。

这个场面是不是让人想起杨索的名作「红军与白军」中的场面呢?

是的,Jaguar Paw就是像被处决的红军一样聪明,虽然中箭,但仍杀死了对方首领的儿子,还活着跑入了玉米地中。

于是开始了一段商业化的追杀与逃亡。

最后,以 Jaguar Paw胜利而终。

而Apocalypto的名字,则来自于那一长段被带离家乡路途中,一个得天花的小女孩的一段诅咒,在我看来,仅仅从影片故事结构上讲,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拙劣的伏笔描写。

不过从另一方面,玛雅文明的角度来看,那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在看到影片惊心动魄的一段追杀后,马上看一下DVD中自带的花絮Becoming Mayan: Create Apocalypto的话,你不得不承认Gibson的伟大:最大限度实现了商业化价值的同时,几乎还对整个玛雅文明娓娓道来。

开始的打猎、茹毛饮血不仅为最后做上一个铺垫,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白描。

而这一长段路程,一直到祭祀结束,在我看来,无疑是电影最最核心的一段,远比最后的追杀来得有价值得多。

手法极似Apocalypse Now中的那段行进,以一种漠然的态度去看整个玛雅的阶级,以及把相关的比如流行病、玛雅金字塔、人物的装束等展现出来,小女孩的一段诅咒,也正好说明了玛雅文明中的占卜文化。

高潮部分,那一场祭祀,则是从细节上来展现。

虽然血淋淋的场面看了有点心悸(反正我是捂着嘴来看一段),不过正是这些细节,不但让人信服,而且也会产生出一种崇敬的感觉。

这有点像什么,比如天下无贼,拍偷盗本领的高超,这里你反而很崇拜小偷了,虽然实现中,可能你刚刚被偷了一部手机,简直对他们狠之入骨。

这样的情况,如果我可以也叫他「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话,大概是对导演的一种迷恋。

有关信仰的描写还有很多,具体细节就不描述了,你可以看影片,和那一段花絮,很精彩。

影片中还有一条虚线,也是两边起作用,就是Jaw的妻子和儿子在洞里生活的描写。

对故事的作用,又让人想起一部影片:「墨攻」,还记不记得革离最后从地牢的顶部望下的表情,同样是心爱的女人,在淹死与得救的一刹。

结果不一样,因为「墨攻」有感情情节的铺垫,要说明「爱情不容错过」这样一个道理,而这里就无所谓了,所以喜剧收场。

而从玛雅文明来说,另外一段则格外很重要,就是Jaw妻子用小甲虫缝合伤口,这是对玛雅医术的一段简单说明(玛雅医术在敌方首领给儿子放血治肿这一段中也可见一斑),可以证明玛雅当时的文明中,对外伤的治疗是比较先进的(相对天花,「笑病」这些传染病而言)。

可以横向比较一下欧洲,欧洲当时也是黑鼠病、温疫这些传染病的频发期,他们基本上也是束手无策,可见玛雅文明在医术上与世界走在同步。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细节,这部电影中,还是接近原始社会的人,居然把生不出孩子的一半责任归就男子;而长子也似乎毫无尊严可言,被妈妈管制;女子贵族的数量也远多于男子贵族。

从中可见当时玛雅人男女之公平有点令人惊奇。

这个时候的世界其他地区,男子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令人奇怪的是,玛雅人虽然处在奴隶社会下,女子的地位却如此之高,这难道是与玛雅人由母系氏族过度而来有关?

 2 ) 不害怕

很多人对于玛雅文明并不熟悉但是他们的生活却与我们的并无大异一群人一开始嘻嘻笑笑,一到夜晚来临的时候载歌载舞,女人想着要儿子,要外孙,男人想着打猎,生存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等来的却是一场浩劫。

一切如此正常,却又如此不堪。

父亲安详地对儿子说,不要害怕,然后血液四下溅出,慢慢地倒下。

一颗柔弱的心没有办法不害怕正如每一个让我们无法解释的时刻一样,我们要用什么来说服自己不害怕男主的心 不是父亲给的,也不在妻子那里,而在他的森林里那是他的根他的土地也是上苍对于他的恩赐他最后也该回到那里远远的离开那些大船 因为 大船会将人身上那欲望的大洞凿得更深,更加难以填平那是一个崭新的文明 也许更是一个堕落的开始

 3 ) 原始人的黑帮争斗

就是一个套上原始人外衣的黑帮片,把帮派换成了部族,再加上一点点宗教元素。

唯一亮点就是,实地取景,很真实的大自然,原始森林,还有野兽,化妆也不错。

血腥镜头过多,没什么意义,开头的笑话也很无聊,总之和好莱坞的商业片没什么区别。

 4 ) 走不出血腥暴力的老梅

重看《勇敢的心》时就发现,老梅其实骨子里有一种原始的暴力倾向,很多镜头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绝对18禁的,本片也是如此,把它设计在荒蛮的背景下,这种暴力的运用是不是更加自然一些呢?

片名叫《启示》,虽然整个片子还是有点大片风范的,该有的紧张有,该有的个人英雄主义有,该有的侠骨柔情也有,只是看到底和“启示”二字毫不相干,这样的一个剧情“启示”了什么呢?

所以,望老梅日后莫要再挂羊头卖狗肉,男性荷尔蒙过剩可以理解,但请干脆一点,不要还想用块思想深刻的斗篷去盖住你那蛮肉纵横的身躯,这样会很不和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公认的一种进步,还望老梅不要掘祖坟去为那荒蛮的奴隶社会惋惜才是...

 5 ) 梅尔吉布森的“现代”《启示录》

  一个消失的文明,一段如谜的传说,一种原始的神秘,一部精心打造的电影,在诸多令人好奇、又充满刺激的元素的装扮下,不仅仅是对失落的世界的再现,更是对逝去历史的一种现代解读。

  导演梅尔吉布森的上一部作品是争议巨大的《耶稣受难记》,而这次的动静一点也不比上次小。

动用大量的玛雅后裔出演影片,墨西哥森林里实地拍摄,全片用现在几乎每人听的懂的玛雅古语做对白,而对活人祭祀场景的展现更是注定了事后的是非。

看来导演是下定决心要尽可能的描述自己心中的原始和真实,在影象中还原一个至少是看上去很“美”的玛雅古国。

至于争议,大概原本就在导演的计划之内(联系导演的最近两部电影,争议从一开始就与创作并存,而后就当作卖点一并兜售给观众),何况现在的电影市场,往往是争议越大影响越大,获益也越大。

  拨开神秘的外衣,影片讲述了一个部族青年一段惊险不幸的遭遇。

原本他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在属于他们的森林中,生活虽然不能用富足来形容,但过的也算幸福和快乐。

但一天他们的部落遭到了洗劫。

父亲被杀,他和他的兄弟们以及其他人被俘,怀孕的妻子和儿子虽然躲在洞了逃过此劫,但被困洞中前途未卜。

经过翻山越岭的跋涉,他们被压送到当时王国的都城。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王国盛名之下的狼籍和破败,以及一个个或麻木或将死的生命,与在森林里时的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无数的奴隶在恶劣的环境里,营造着帝国的宫殿,残喘着最后一口气。

而大部分的居民,都围在祭坛的周围,看着祭司将活人剖心砍头来祭天而爆发出阵阵的欢呼。

  等待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女人被当作奴隶出售,男人则被用来活祭。

他目睹了兄弟的惨死,当他将被行刑的时候,突然日食来临。

日食被当作上天的回应,祭司暂停祭祀活动。

剩下的人被赏赐给了抓捕他们的武士,还来不及庆幸逃过一死,他们就成了武士们炫耀自己武技的杀人游戏的猎物。

最后只有青年一人带伤逃走,但因为杀死了武士首领的儿子,武士们也紧追不舍。

他逃到森林里,利用熟悉的环境,干掉了大部分的敌人(用毒蜂,用蛙毒和植物,用陷阱,等等,这一段也非常精彩),不过自己也精疲力尽。

而这时,剩下的追兵,目光却被海岸边出现的大船吸引。

青年救出妻儿,回到森林中开始新的生活,他也许没有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幕布也就将拉开。

  影片中始终萦绕着一种“恐惧”。

先是在狩猎时,遇到逃难的另一个部落。

他们的眼中透着恐惧,并深深的感染了青年。

父亲察觉到了青年的思索,就告戒他,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勇士,需要赶走心中的恐惧。

紧接着在村庄被洗劫的时候,父亲就在他面前被杀,妻儿困在洞中要等待他的营救,而他自己被俘不知出路何在,一切的希望都显得渺茫起来。

当迎来盛大的祭祀场面的时候,恐惧也达到了最高潮。

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转瞬间便身首异处,灵魂显给了上天,剩下的躯干已没有了用处,只是静待腐烂。

于之对应的是属于整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恐惧。

那是对冥冥中的上天,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自身生存及未来的恐惧。

种种的局限,让那时那地的人,无法意识到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改造,来消除对内对外的恐惧。

于是在残酷肆意的杀伐狂欢里,在向更弱者展现其权利和能力的时候,才能得到变态的、暂时的安慰。

  片名“Apocalypto”在希腊语中意为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旧的没落。

那为什么没落了呢?

腐败?

贪婪?

杀戮?

愚昧?

闭塞?

还是上面说到的“恐惧”?

一个文明经历了辉煌达到饱和之后,需要新的变革来促进其发展。

如果没有变化,不是内部自己崩溃,就是被外来的势力所消灭。

而人类往往又总是容易自我满足和自以为是,站在高处时看不到脚下日益虚弱的根基和涌动的暗流。

于是,我们看到就是——弱者取代衰败的强者,成为新的强者,然后在衰败里迎来新的取代者——的不断循环。

  “启示录”在今天,还会有其“启示”的作用吗?

也许也就是一种不用真杀人的娱乐祭祀。

 6 ) 这里有一切让你神经错乱惊心动魄的重口元素

我一直标榜自己是重口味电影的爱好者,倒不是说我真得喜欢电影里面那些血腥的,暴力的,皮开肉绽的画面;而是我极其享受自己在安全的环境下看别人血肉模糊的一种莫名的快感。

你可以把这种快感称之为变态优越感,我不否认。

因为人往往在某些方面会变态一下下来缓解生活的平淡。

这种心理感受也可以套用在我观看《启示》这部讲诉土著人侵略的电影中来。

最最精彩的一段是险象环生的雨林夺命追杀,绝对的视觉饕餮。

姐姐我一边嚼着碎碎冰,啃着鸭舌头,吹着小风扇,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晃动影象世界里呈现的失落的玛雅文明,繁茂的热带雨林,蛮族部落的血腥屠杀,享受着一切让你神经错乱惊心动魄的重口元素。

大呼过瘾啊以前看《人皮客栈》无法理解为什么有钱人会这么坏,花钱把活生生的人买过来进行杀戮,剁手剁脚,扒皮割肉的,还觉得这样特别有趣,简直是变态中的变态啊。

包括《绝命派对》也是类似概念的电影。

但是再想想我们自己在安逸的电影院里手捧着爆米花,喝着可乐看世界毁灭的2012时,不也是这种心态么?

人的猎奇心是控制不住的,不管你有钱没钱,你是圣人还是强盗,都渴望这种心安理得的刺激,残酷,博杀和险象。

只不过道德沦丧毫无人性的有钱人会付诸行动,我们只是YY一下而已。

这里赞一下《启示》的导演梅尔吉普森,居然能拍出这么牛逼闪闪的电影,他肯定是疯了或者是魔障过了。

再赞一下彭小红,居然能推荐出这么牛逼闪闪的电影,她肯定受了我变态优越感的魔障了。

哈哈

 7 ) 评《征服者》和《启示录》

评《征服者》和《启示录》Jack♡2007.7.30最近的一部新片《征服者》,打着战争片的招牌,实际上是骗人,和前不久的另一部也打着战争片招牌的电影《启示录》情节差不多,讲一能人,与强敌周旋,最后尽灭强敌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在任何时代都通用,不管是几千年前的部落战争还是今天的间谍大战,都可以拍成这样的情节,这根本就反映不了美洲当时的时代背景,另一部电影《新世纪》基本还能接受,但这些电影说成动作片还可以,骗人说是战争片真是令人气愤,诚信问题矣。

《启示录》讲的是西班人到达美洲前,阿兹特克人进行人祭的事,片子一开头有一句话,大意是“任何文明都是从内部开始灭亡”,好像人祭是导致阿兹特克人灭亡的原因,但阿兹特克人进行人祭都几千年了,为什么以前不灭亡,偏偏西班牙人这个外因来的时候才灭亡?

《征服者》讲的是印第安人在发现哥仑布的500年前发现维京人来到美洲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要论及谁先发现美洲,现在普遍同意,印第安人肯定在2万年以前发现美洲,然后从亚洲经过海峡来到美洲。

之后是爱斯基摩人,他们不停地往返于海峡两端,直到现代政治环境迫使他们留在海峡的这一边或另一边为止。

然后是维京人,他们在1千年前到达美洲,最后才是哥仑布的人,在500年前到达美洲。

为什么说是印第安人发现呢,看过《启示录》都知道,确实是印第安人先发现的,试想一下,大海上的一艘舰船和森林里的猎人,究意谁更容易发现谁。

支持‘哥仑布发现新大陆’的人,都是不把印第安人、亚洲人当人看,鼓吹白人致上的种族主义者。

《征服者》这个名字我觉得翻译得不对,因为征服是指使之臣服,而电影中的情节却只有抢夺,杀戮,也就是三光政策,还不如翻译成《抄掠者》。

片中讲一白人孩童自幼无杀戮之心,后被印第安人收养,以美洲为家,抵抗维京人之事,言意之中表达出他之所以能成为正义战士是因为他本来就心怀正义,并且自幼就在无欲,无争的印第安部落生活,而不是和烧杀成性的维京人生活。

但从历史来看,并不需要从小与印第安人在一起才能接受印第安人的生活。

因为曾有一个西班牙成年人因船只失事,来到印第安人中间,完全成了土著人,他戴着精巧的鼻塞以及他所归依部落的耳环,当科尔特斯遇到他时,他拒绝放弃现有的生活。

所以你心怀什么观念并不重要,也不用从小培养生活习惯,关键在于文化冲突双方谁的力量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印第安人被同化的原因。

美洲的人祭是相当普遍的,看过《启示录》的人可能都会感到吃惊,并且痛斥这种行为,实际上,这和今天的飞碟,纸牌算命,麦田圈,占星术,碟仙是一样的,不管科学,技术怎么发展,总有愚昧的人,无知的人。

现在我们来谈谈直正的美洲历史,为什么西方人会出海到达美洲呢?

这有宗教和经济的原因,首先说宗教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徒长久以来一直在和穆斯林苦战,当他们听说在东方有个强大的中国,并且中国不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于是就想与中国联系一起抵抗穆斯林。

经济方面,自从罗马时代以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就一直被其中间人原先的波斯人和后来的阿拉伯人掌控着,为了他们的中间利润,他们一直阻止西方与东方直接贸易,于是西方人急切寻找一条新途径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和与印度进行香料贸易。

但为什么是西班牙人最先到达美洲呢?

是因为西班牙科学最先进吗?

不是,反而是因为他们科学不先进。

西班牙海军上将哥仑布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通过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

在当时,航海技术最先进的是葡萄牙,葡萄牙人经过计算认为地球远比哥仑布想的要大,到达亚洲最近的路是绕过非洲。

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哥仑布的错误,他并没有到达亚洲,他的航海以他的目标来看是一个大失败。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哥仑布至死还确信他已经到了亚洲,并且下一步是找到中国,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美洲土著要叫印第安人-印度人的原因。

这段历史实际上有很多可以拍成电影的事迹,并且都要比那种个人对抗强敌的庸俗片好得多。

其中最令人乐道的是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以180人的队伍征服了佣有几十万军队的印加国,皮萨罗首先袭击印加国王,成功俘获国王,并屠杀了国王的随从几千人。

皮萨罗要求赎金,当印加人付出堆满一整个房间的黄金后皮萨罗却不释放国王,进而要国王作出选择:作为异教徒在火刑柱上被烧死,或者作为基督教徒受洗礼,然后被绞死。

印加国王为了留下尸首而背弃自己的宗教选择了后者,但当他接受洗礼后皮萨罗却以惯常的背信弃义烧死了他。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感到愤怒。

实际上在当时,西班牙国王也愤怒了,因为皮萨罗,一个平民,文盲,一个军官的私生子,竟敢以下犯上,杀死国王,所以西班牙国王当时很想处死皮萨罗。

肉体上的征服固然痛苦,但文化上的征服才是可悲的,当指着以前印加人建筑上的雕像问这些后裔时,他们竟说那是魔鬼。

想一下,我们也有同样的经历,我们也曾高喊“打倒牛神蛇鬼”,“打倒孔家店”。

‘征服者’会使人联想到两个游戏,一个是微软的帝国时代2,他的资料片就是叫《征服者》,征服者是当时西班牙骑兵部队的名称,但帝国时代里的征服者我看着有点离奇,戴着狗皮帽,拿一把长枪,枪打的的距离还没有投矛手远,有一次隔着一条河,敌人的投矛手拿着矛就往这边投,但我的征服者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并且一旦近战也是无能为力,真不知微软是怎么想的,懂不懂一点历史。

而《征服美洲》中的征服者就比较令人满意了,头戴白盔,身穿银甲,下骑白马,手执火器,佩以长剑。

遇敌时,先拨出手枪,向敌人开一枪,然后拨出佩剑驱马上前。

有一次,敌人太多,我令所有人都跑到旁边的神庙里躲起来,但有一个征服者却被敌人围起来出不来了,后来敌人越来越多,都看不到他了。

可是当敌人撤退时,发现他居然还活着,可见征服者之厉害了。

 8 ) 今晚我不想泡澡了,我想泡你

疫情期间居家躁郁,看了这部影片,全程被吸睛!

拥有权利的是什么?

是什么让一种生命凌驾于另外一种生命之上?

我想那是文明。

野猪被部落猎杀,部落被玛雅文明奴役,玛雅被西班牙战舰侵略…新的角度降维打击:项目评估 个人 团队趋势势能杠杆 《人类简史》说人类采集时代的部落才是最幸福的。

因为让一个人真正内心平静镇定坚定的信仰是爱,爱是牵挂。

欲望和贪婪是个无底洞,能力越大,积累的忧伤问题就越多:中美洲的石头城玛雅文明从狩猎到农耕,使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一步。

这一步却是尸体与献血铺成。

这里没有欢声笑语,有的只是肮脏嘈杂争抢与残忍。

第一次走出丛林生活的人们要吃穿住,于是就有人掠夺劳动力来生产生活用品,后来修建城墙掠夺食物资源,于是就有了战争,大量的尸体又引发了瘟疫,掠夺的战利品需要分配,于是就有了阶级分层,失去劳动力的人不想饿死,于是就有了偷窃,生存条件的恶劣于是就有了疾病,为了让人们服从自己的统治于是就有了宗教,统治的骄奢淫逸腐败和随意杀戳,导致民不聊生活在恐惧之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总有英雄带领民众奋力反抗,取得胜利,这就是文明的起源、发展、灭亡。

 9 ) 文明?

1.这是一部看过后终身都不能忘记的电影,拍的太真实了,太震撼了,怎么拍的呢,NB2.和平是两次战争中的休战,文明是两次野蛮中的和平。

文明是一种人类的愿望,穿上美丽的衣服、用着电脑手机就文明了吗?

嗜血杀戮是动物的本性,人是动物就免不了,猪牛羊鸡鸭鹅我们不是天天宰这吃吗?

这不算吗?

非得杀同类?

没关系,时机到了同类自然不放过,犯罪和战争等等杀人的时候多着呢。

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体现,最终都是要命的。

人类社会极高的复杂性除了消灭肉体还可以杀人诛心、株连亲族、名誉搞臭等等,花样多着呢。

动物肉体消灭就得了,人类死亡都不是结束。

3.人类所谓文明的更替无一次不是野蛮杀戮实现的,现代汉语叫做征服。

玛雅征服土著小部落,不是因为玛雅更文明,相反,是因为玛雅征服手段更野蛮,武力值更高。

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也是一样,他们殖民成功是因为暴力手段更先进,杀戮力更强,而不是十字架感化了谁。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岂是西方小国和小日本可以比的?

近代屈辱百年不是因为西方和小日本比我们更文明,而是他们进化出了比我们强的暴力手段,武力值高而已。

没办法,所谓国际社会是用武力值排行的,综合国力这东西是和平时期搞出来方便流氓找征服目标用的。

用武力值排行减去综合国力排行,可以得出肥羊排行榜,正值越大,肥羊指数越高,钱多没枪,所以钱都是别人的,羊再肥,肉也是别人吃。

用武力值排行减去综合国力排行,还可以得出流氓排行榜,负值越大,流氓指数越高,有枪没钱,不是骗就是抢,要不拿啥买子弹养士兵啊,别跟我说偷,有枪了谁还偷啊,龌龊。

4.我想给本片提一个小小建议,把片头那段《世界史》的文字删除就完美了5.本片不是历史纪录片,也不是根据史实改变,忘其形取其意就好。

 10 ) 有关生命的惊心动魄

刚看完《启示》,出了一身冷汗。

先赞一下,我对Mel Gibson的情绪,真是不简单,amazing于是更加鄙视某些由演员转为的所谓导演。

看看Gibson去,再看看你们自己,然后买块豆腐撞头。

能把演员做好本就不易,没学会走就嚷着跑,跌倒让人看笑话也不觉得丢人。

《启示》说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它是原始的,平和的;自然,却如森林般坚定着,伟大着。

它关于杀戮,关于信仰。

还有爱。

难能可贵的是,Gibson把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我们甚至能预料到结局的故事说的如此惊心动魄。

这是用心拍出的电影,粗糙的视觉,精致的电影语言。

边缘题材。

震撼人心。

整部电影是用玛雅语演绎的。

我甚至觉得,有无语言,并不重要。

Gibson的镜头,强忍着即将喷涌而出的感情波澜,如此有力地推动着故事的进展。

小村被屠戮时,镜头在草丛间晃动交错着,听不见尖叫声,却看见喷血。

黑耀石,这种作为武器的矿石所带来的被动的压迫感,窒息得不能思考,唯有恐惧。

在集市中心,惊人的长镜头,扫过骨瘦如柴的老人微笑的面孔,扫过混乱的奴隶市场上女人的头发,扫过烧制白石灰的奴隶嘴里的那口鲜血,扫过挥动着的手臂。。。

恐惧吗?

早已消失在来时的路途中,一切麻木,原来这就是伟大的帝国。

闷热,然后恶心。

在祭台上,视角开始紊乱,渐渐变暗的天空,国王毫无表情的点头,肥胖的孩子,红色的狰狞面具,狂乱的人群。

不是绝望,而是不理解,一切都已然失去了秩序而不自知。。。

无论是森林的绿色,美洲虎的黑色,还是作为奴隶标志的蓝色,鲜血的红色,在这样一部影片中都带有强烈的情感,这不是叙述,这是雪崩,是洪水,汹涌澎湃。

村子里最后那个宁静的夜晚,大家围坐在火堆前,静静地听满是皱纹的族长讲的故事:一个人孤独地坐着,深陷在悲伤中。

所有的动物靠近他,对他说,我们不愿意看到你如此难过,问我们要你想要的,你就会得到。

那个人说,我想有好的视力。

秃鹰回答道,你把我的拿去。

那个人说,我希望强壮起来。

美洲虎说,你会变的和我一样强壮。

接着那个人又说,我想要知道地球的秘密。

大毒蛇回答道,我来告诉你。

……就这样,所有的动物都解决了他的要求。

当这个人拥有动物们能给予的所有礼物时,他就离开了。

猫头鹰对其他动物说,现在人类知道的太多,能做很多事情,我突然有点害怕了。

鹿说,人得到了他所要的一切,他的悲伤可以结束了。

但猫头鹰回答道,不对,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深洞,像一个永远无法填饱的饥渴者,是因为他所求无度所以才悲伤,他会继续这样不停的索取,直到有一天,世界就会说,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

从《耶酥受难记》开始,Gibson就在试图向我们说这些什么。

影片开头说,一个伟大的文明不是毁于外部的侵略,而是亡于自身的衰落。

可我认为这不是一部探讨玛雅文明衰落的影片,也许它披了这层外衣,但它在和我们说着生命的顽强,心灵的平衡,一种信仰,一种态度。

所以,我被它深深感动了。

《启示》短评

07.02.20

5分钟前
  • 龙肥不buy
  • 还行

主角第一天遇见毁家逃难的人,想问清楚,被自己老爸劝阻:我儿子不能和恐惧为伍。然后第二天就被人抄家逃亡。这煞笔剧情蠢麻了。

8分钟前
  • 装腔
  • 很差

男主角从白天跑到晚上再跑到白天,跳瀑布,过沼泽,身中箭伤还能如此牛逼神勇,那一刻他绝对不是一个人!

11分钟前
  • 七重。
  • 还行

屁股屁股屁股屁股屁股

13分钟前
  • ZK1sa9WRRxzrx
  • 很差

人类真是太可笑了。谢谢好莱坞不死小孩不死狗原则,太温暖了。

18分钟前
  • 甘蔗甜的那头
  • 还行

看了二遍.很好

20分钟前
  • Carla
  • 力荐

看过这个片的人,有没有感觉,相比整个时代呈现的文明,个人信仰才是最珍贵最坚不可摧的,信仰的价值远甚于文明,特别是在大时代背景下,交错的各类文明让人感到渺小和迷失。另外,虎爪碰到的那个日食狗屎运,真跟中双色球头奖一样。

21分钟前
  • 打盹的拉布拉多
  • 推荐

还行吧 结局好伤感

24分钟前
  • 嘉沐難再續.K
  • 还行

梅尔吉布森真是史诗题材大佬,赞叹如此超凡的感官体验。当新文明的船舰撞向玛雅宗族的残堡,连逃生都变得可笑起来,尽管前一秒,它还那样的惊心动魄。

29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一星给那些自然的植物,一星给那些咬人的蚂蚁。

34分钟前
  • 水土合德
  • 较差

文明5那几分钟的开场动画也比你强

35分钟前
  • AllenZ
  • 还行

狭隘意识下的异想天开

37分钟前
  • wbsyxrc
  • 较差

典型的殖民主义视角,荒蛮未开化的土著只能等待带着十字架的白人来“拯救”,挟裹着他们进入“文明时代”,并告诉他们:文明不是被外界更高等文明的坚船利炮征服的,而是被自己的野蛮内耗死的,而殖民者的“拯救”就是唯一解。荒谬无耻至极!中国商代也属于存在人祭的野蛮文明,为何周公就开启了新华夏?

41分钟前
  • 天予
  • 很差

【Great】1996老梅拍了《勇敢的心》,2006又拍了《启示》,2016又带来了《血战钢锯岭》。现在我有理由开始期待2026年他会带来什么样的作品了。

46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的确血腥

51分钟前
  • 子虚乌有亡是
  • 还行

梅尔吉普森将阿兹特克文明被西班牙人毁灭进行了合理化展示。这实际上是为西方殖民主义洗地、辩驳!用电影的方式替罪恶的殖民统治合理化!

55分钟前
  • 潇潇雨歇
  • 很差

整部电影大气写实的风格,紧张有序的节奏,张弛有度的配乐让我五体投地了…母亲在水中产子那段太震撼人心灵了!小孩演技吊暴了…我已经语无伦次了!

56分钟前
  • 卡卡西
  • 力荐

当年狠狠拍过砖的电影。不过现在觉得,除了煽情太过,情节老套之外,这还算是一部可以名列仙班的好电影。

1小时前
  • 㗊蕤冰
  • 较差

玛雅丛林版的王子逃生记。暴力、血腥、猎奇。最后5分钟突然看到西方文明的入侵有如魔幻一笔,豹尾收官。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血侧乌拉啦

1小时前
  • Ahorseahors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