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真正的野生老虎(见过估计就没了)。
感觉《大虎》的电影其它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感觉独眼老虎山君太过人性化了。
老虎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会深入狼穴把崔岷植的死了儿子拖回来,都快要死了,居然不是回去陪自己两只死了都小老虎?
只能说电影就是电影,不能讲究太多,但这个片子也不是搞笑片吧,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小时候亲眼看到一只饿了的母猪直接咬死一只公鸡,然后生吃了。
在生存本能前面,人也会吃人,哪有那么多感情好讲?
的确老虎可以为自己的后代而继续扑上枪口,但不可能为了崔岷植(对山君来说,他既有杀父/杀母之仇也有养育之恩),而不顾重伤深入狼穴拖崔岷植的儿子的,何况自己就是被他儿子射伤。
#大虎#一部兼具文化内涵与深远隐喻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背景是日据时代的朝鲜,猎人在日本军官的压力下狩猎东北虎的故事,豆瓣评分7.5,算不上神作,但我觉得这个评分日后肯定会被逐渐调到9分佳作,大多数人可能看的是个老虎撕鬼子的热闹,但我觉得这部片子真真拍出了三层意境。
第一层:见山即山。
不输好莱坞的逼真特效,高质量的CG技术,老虎的毛发,空中俯拍的视觉给人一种超级大片的即视感,看的过瘾。
此为一层,看个热闹刺激血腥;第二层:见山非山,有必要了解一下历史,日本占领我们壹拾叁年,占领朝鲜整整三十五年,朝鲜人民受到的更为惨烈的迫害与奴役,显然导演把这只大虎隐喻为韩国这只太极虎,将虎拟人化,把对那段侵略历史的民族之恨通通倾泻其中,誓死抵抗绝不屈服,可谓国仇家恨,老子不咬死你们这帮小日本狗汉奸老子咬死谁去?
此为二层,国仇家恨第三层:见山仍为山。
抛开仇恨与特效,老虎还是虎,猎人还是猎人。
人在自然和生命面前应该抱有敬畏之心、怜悯之意,不尊重自然与生命就如同践踏他国主权的后果一样必会带来恶果,善恶是非皆为因果。
人敬畏虎,虎护佑森林,森林养育人类,山还是那座山。
此为三层,善恶循环,终为因果。
再来点题外话:本片导演,朴勋政,本片主演,崔岷植,均是韩国国宝级别的人物,他俩的合作,放眼亚洲,无出其右。
我大天朝还在沉湎于什么10亿票房的烂剧当中时,韩国电影真的在不知不觉中领先我们太远了。
你杀了我的母亲,我杀了你的妻子。
你放走了我,我把儿子还给你。
一人一虎,两个世界,同样悲惨的命运。
男主放走小虎的时候可能心生怜悯,也可能是出于作为猎户对于山神的敬畏,或者两者皆有。
山野村夫都知道自然的平衡,日本人却不知道,贪婪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日本军队烧林以后随意射杀的动物尸体与“大虎”手撕日本军队后的尸体相互映衬,同样都是尸体,死前都是同样的恐惧痛苦。
那个时代的朝鲜被日本人压迫已久,男主也提到了类似革命军的组织,但反抗过程可能并不顺利,导演把这种反压迫的精神赋予给了大虎,不屈不挠,宁死不屈。
最后满德和大虎恩怨两清,只剩两人之间的最后对决,最后两人跌入悬崖,我理解成宁愿同归于尽也不愿被日本人捉去,我们的革命先烈都可以看做大虎,我们也要勇于做一个大虎。
对于哭点有点高的我来说,能找到一部让我哭的戏真的太少了,至于这种嚎啕大哭的电影,真的少之又少,并且这些眼泪不是流给痛苦,无助,沮丧这些生活中时常伴随着我们的情绪,而是更美好的生命。
“人人生而平等”这句当代社会老生常谈的话题,确实美好,细想起来又唏嘘怎可能呢?
往更哲的方向去说是“众生皆平等”,但遗憾的是众生从来都不曾平等过。
当千满德和老虎对视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失去了成为一个猎手最需要具备的资格,唤醒的或许是他心里日积月累的愧疚和自责,他看到小老虎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生命由感恩汇聚而成,而感恩是为了生命的延续,千满德的良知让他放过了两只小老虎,生命的延续后,到来的就是老虎的恩情。
生命曾经在我们一度漠然的冷视中挣扎,生命又在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中被唤醒良知,生命的可贵,不仅贵于在世的存在,更在于生命能唤醒人性,让诚贵的生命延续。
人为何而活?
千满德为了他的儿子,九景为了他心中的执念。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的执念,或许好或许坏,却都支撑生命延续。
若一个人没有了执念,活着就不再有意义,如行尸走肉一般,九景死的时候顿悟了,他抬头看着天空中盘旋的鸟群说:“永远不要害怕,捕手在山里死去是本命”。
单方面来说九景是一个合格的猎手,但往深了说,他也只是一个猎手,他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忘记了自己的原则,所以他从来没得到过同伴的敬佩,同伴总是在抱怨“这是人做的事吗”。
他低估了人性,也低估了老虎。
(没写完 吃饭去了。
)
“影片从头至尾都未正面回答,却一直在讲述其中原由。
”《大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猎人与猎物的故事。
影片的韩版电影海报很简显,却不简单,是“韩国周润发”崔岷植的半张脸,沧桑与艰苦,困惑却坚毅,看着微皱的眉头,想必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类似于同日在韩国上映的《喜马拉雅》电影海报,那是黄政民的整张脸,同样是艰苦,却透着感恩,不知是冻的还是感动的,成微八字的眉毛,好似笑中带泪。
两张海报,一个是现代,一个是古装,单冲着崔岷植与黄政民,也都要看看。
《大虎》以朝鲜日治时期为背景,那时山下有日军侵略者,山上有名为“山君”的独眼猛虎,还有一个隐世的猎人和为日军效力的捕虎队。
同在智异山中的猎人,侵略者与虎,用各自的抉择与结局,讲了一个关于亲情,尊严,自然与宿命的故事。
捕虎队队长九景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面对猎物更是心狠手辣,他可以用小虎做诱饵,为了捕杀“山君”甚至不惜一切。
但对于猎人归宿的问题,九景的回答却非常到位。
正如九景这个人一样,影片《大虎》看似简单,却不能用一两句话完全概况。
在影片的前半段中很难见到“山君”的真实面貌,关于这头独眼猛虎的信息只能从村民与日军的描述中得来,当地人叫它智异山的山君,基本上是智异山之王的意思。
其实不只有虎在藏,在影片的剧情上也有两处情节没有第一时间给予正面交待,其一是名为千满德的第一猎人隐居山中的原因,其二就是千满德与山君的复杂关系。
就像《国际市场》中主角德秀对名为“花家”的小店既不易主也不改名一样,究其原因,影片从头至尾都未正面回答,却一直在讲述其中原由。
待到“山君”出场,观众会发现所有等待都很值得。
以最挑剔的眼光去看这头独眼猛虎面对众人而立于石上的特写镜头,都不得不佩服这段真正以假乱真的特效。
也许在有些关于小老虎的镜头中能看出一点儿特效痕迹,但“山君”出场时的眼神,毛发,气势,绝对都是世界顶级的特效水准。
有兴趣的话可以分别对比一下《智取威虎山》与《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中关于老虎的特效镜头,想想具体有多大差距,就不做评论了。
片中日军侵略者的最高长官喜好收集动物标本,听说“山君”的故事之后更是无法自拔。
智异山中侵略者的行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不管是面对大自然还是小动物,还是满怀敬意为好。
猎人有猎人的宿命,智异山之王有王的尊严。
看似关于千满德与“山君”的故事,在人与虎的较量中开篇,以人与虎的相互成全结尾。
介绍一下电影主角大虎:我是智异山全境的守护者,北朝鲜山民之幽灵,大森林猎人的梦魇,山之不冰者,北境镣铐的打破者,东北虎的国王,幼虎之父,冰雪降生的西伯利亚独眼王子,岩石与丛林中穿插迂回的抗日奇侠,游击大元帅,闪避与暴击技能点加满的恶魔猎手与剑圣的终极合体,宫崎骏朴素唯物主义与哲学思想的化身。
千满德:我叫千满德。
日军将军:撤,虎太多,司令部装不下
<图片1>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是接受日本统治的倭政时代,日本政府对朝鲜实行殖民主义统治,限制朝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掠夺朝鲜的资源,日语被定为国语并限制朝鲜语的教学,对学生实行奴化教育,提出“日韩同祖”之说并试图以此同化朝鲜人。
这部韩式主旋律电影《大虎》的故事背景就在这个时代,“大虎”象征着朝鲜这只太极虎,桀骜不驯又不畏强权的拼死战斗着。
最后“大虎”宁愿玉石俱焚的坠下山崖也不愿成为侵略者的战利品。
电影中的隐喻和诸多象征意义让这部抗日传奇更加富有传奇色彩,拟人化的大虎“山君”横扫日军,见一个鬼子撕一个,就冲这大气磅礴的气势和特效,也甩出去我大天朝抗日电影里徒手撕鬼子的桥段几条街。
智异山山君与捕手千满德之间的缘分始于一颗怜悯之心,当日千满德放生了年幼的山君,并在冰天雪地送野山鸡给幼小不会捕猎的山君。
自妻子过世后,他便金盆洗手,不再做捕手,守护着智异山和朝鲜最后一只老虎山君。
但日寇的无理要求让他不得不重新出山,因为唯一的儿子石好高骛远想着捕到山君赚笔钱可以娶媳妇,本以捕猎为生的猎手在放弃猎杀天职后又再次举起了猎枪,这次,千满德守护的已经不仅仅是那只老虎,还有失去国土的尊严。
不尊重自然的后果和不尊重他国主权的后果一样,必然遭遇因果循环的业障。
日军大肆在智异山引爆炸药,弄得生灵涂炭,山君是智异山的守护者,它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场殊死搏斗在所难免,人虎对峙千钧一发之际看的人惊心动魄。
朝鲜民族不服输的韧性和民族自尊心在山君身上得以体现,人与虎都要有尊严的活着,如不能苟活,不如从容结束。
人在自然和生命面前应保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怜悯之意。
片尾人兽各自舐犊情深的铺陈,不得不令人动容,有怜悯之心是为大善。
可惜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时候连禽兽都不如,有因就有果,种下了一颗善意的种子,最后收获的就是善果福报,而种下了恶之花,最后就会自食恶果。
猛虎归林是天命所归,侵略者滚回去也是必然的宿命,妄图想侵占他人国土驯化别国国民的日寇在美国两颗原子弹的威慑下最后的结局也是回归自己的地盘,舔舐伤口谋发展。
说起韩国演技派,宋康昊、全度妍、崔岷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韩国演员,片中有多场动作戏,包括穿越山林奔跑狩猎,53岁的崔岷植都亲自上阵,这种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崔岷植与山君的几场戏虽然是CG做出的特效,但这样无实物表演着实考验演技,面对被山君送回的儿子尸体,千满德的眼里看到的是绝望的大悲。
崔岷植和“大虎”对峙的桥段,霸气的气场绝对不输山君。
不得不佩服棒子导演,硬是把一部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拍成了抗日电影。
该说不说崔岷植的演技和片中老虎的特技都相当不错,虎胆忠心,身负重伤也不忘报当年的救命之恩,男主与老虎之间的情谊远远超出了本片要表达的历史内容,最后一战,人虎相拥坠崖拍的很悲壮,猎虎场面较多且十分血腥,晕血者慎观!
大虎这部电影属于另类的抗日题材,并不是朝鲜人民组织起来抗日,而是通过超自然的老虎来抗日(无语)。
尤其是老虎手撕鬼子的片段真是让绝大多数观众喜看。
然而这部讲的还真不是所谓抗日。
大家如果仔细看电影,最终的结局是老虎,捕手,日本鬼子都落得很惨的下场。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他们三个有共同之处。
老虎是猛兽,靠猎杀动物为生;捕手又是靠捕杀虎狼为生;日本鬼子呢,日本当初资源匮乏,也要靠掠夺攻占他国领土和资源来维持自己国家。
这就是共同之处。
也是电影的内涵,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就是说掠夺者的结果就是悲惨结局!
(好吧,这是片中的观点,不代表本人观点)
本来想看看韩国抗日剧什么样子从头到尾一点抗日的情节也没有整部剧里和抗日相关的,只有九景的两句台词"从今以后,朝鲜一支枪也没有了""这(日本人)是我送你的最后一顿晚餐"不能因为是在日据时期,就说这是抗日剧吧虽说国产神剧确实不咋地,但是让韩国抗日也确实勉为其难了。
我就随便评论一下,还非得140字
太神就无趣了,鬼子更是闲的蛋疼,为了高大上的秀个特技罢了
原以为导演会抓住时代与民族说事,但没想到他的志向远超于此,许多地方让人想起阿城的《树王》,讲的是自然界里不可捉摸的神灵,猎人与老虎看似是水火不容的敌手,实则是互相成就的密友,因为最终所有生灵都是自然的子孙,他与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知晓了这一道理,最后虐心的和解方式令人动容。
同样是主旋律,同样是抗日,韩国电影拍出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深度,商业兼具文艺。
个人评价:演技:7剧情:4.综合:5.5
有必要再看一遍。
借物喻人,最后大猫与千满德双双坠崖,也算了了前世的夙愿,是韩影最后的温柔吧~最后不得不说丛林捕杀战拍的还是很刺激的
剧情设定一般,画面效果有待加强。
无聊而墨迹。养虎遗患。
题材不错,可惜后面1/3,大虎加了主角光环,套路化了。
大虎才是主角,一虎能当百万倭寇。崔叔这身材,演猎户缺点说服力。虎吃人场面拍得不错。
总体感觉略单薄,且不够真实。但为结尾不那么狗血+1星,老头子没有骑着大虎背着儿子的尸体(内藏炸药) 冲向日军老大...
崔大叔浑身都是戏,他才是一只大虎吧。时逢乱世,人莫不怀黍离之悲,人和老虎,不过都是侵略者围捕的对象罢了。CG真棒,威严,冷漠,迅猛。万物有灵,家国有望,这片真好
韩国片怎么差到了这个程度?国被占了,人只好屈服,让老虎来抗日?故事低级,演员越泼命越滑稽。
最好的猎手不是枪法第一,而是比别人多了一份恻隐之心
又臭又长。韩国佬连抗日的隐喻都要借老虎来完成吗?
韩国🇰🇷抗日片
对世间万物都要抱有怜悯之心。
其实质量上可以到三星,但故事不太信服,把这老虎也太拟人化了,略假的感觉。
真挺不错的,开年第一部韩片没烂,很好............
太把老虎拟人化了,不符合老虎的习性。同时对情节的推动逻辑上有欠缺,静态CG做的还不错,部分打斗场景动画感太强了,很出戏。为了崔大叔,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