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片子围绕一个自私自利、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男主人公利雄展开。
平淡的外表下,一个漠视亲情、友情、爱情的小男人。
由于片子没有交代利雄和草太郎是什么关系,因何事合谋杀人,搞得整个剧情如云里雾里,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只能靠猜测和判断。
看了很多影评,由于大多数或全部与我的判断相去甚远,不得不立文为解开真相提供部分借鉴。
第一疑问:利雄和草太郎的关系及合谋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 利雄和草太郎可能是发小,关系甚密。
利雄可能喜欢上一位女子,但这个女子已有男朋友,为夺人所爱,相约草太郎干掉这个男子。
信奉哥们义气的草太郎欣然同意,共同谋杀了这个男子。
利雄成功占有了这位女子。
第二疑问:利雄的女儿萤是不是草太郎所害 我认为萤是出了意外车祸,不是草太郎所为。
由于利雄夫妇都怀疑是他干的,草太郎众有千口也难辨,只能远走他乡。
第三疑问:孝司是不是草太郎的儿子 我认为孝司不是草太郎的儿子,恰恰是利雄的私生子。
那为什么那位受害者的女友说是草太郎的儿子呢?
女子不能接受这个用情不一的利雄就是儿子孝司的亲生父亲,对那个两肋插刀,几十年来一直为受害者家属写信忏悔并寄钱的草太郎心存好感,在临死前告诉儿子草太郎是亲生父亲更可能。
以上三条,为什么我会这么判断?
一是从剧中每个人的对话中,找到蛛丝马迹;二是从利雄、草太郎迥然不同的性格和为人判断。
我个人觉得比较准确,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依据了,一切尽在剧中。
临渊而立 故事不够完整,像没有写完一样。
导致故事的主题,根本找不出一个答案。
最后的结局竟然不是复仇,而是直接自杀,像没写完就强行结尾的小说。
前面那么浓墨重彩描立起来的人物闯入者凶手,也不该半途消失。
后面又突然出现了一个镜子式的人物,如果只是为了推进去寻仇的线索,那这个人物就不该这么饱满。
总之,这个故事没有中心,分不清主次人物,并且结尾好像被斩断了一样,许多线索根本就没有收尾。
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导致根本找不出主题。
(很多人说“荒诞”,但我觉得这只可以用来描述情节,而不是主题。
)但是其中很多地方值得琢磨。
不过也是因为如此,太发散性了。
有很多线头,却没有将它再进一步的挖掘。
至善至纯的新到的帮工,四人共卧的隐喻,植物人的悲惨的少女,外表安分实际上是恶之大者的丈夫,麻木引诱自我惩罚并且自责多年最后其实是被背叛女儿被丈夫那一番惩罚论击倒的女人。
另外,身世猜想是特意留出的谜题,是送给观众的互动游戏。
(给出信息,让观众推理,得出没有说明的真相,卡上拼图。
)这种互动,能够给观众更有趣的体验,更深度的与影片的互动,智力感的满足。
看到一篇影评,说这个电影主题是“罪与罚”。
这个还可以说的通一点。
八坂的信里面也写“越想,越觉得罪的补偿还远没有结束。
”临渊而立,家庭里的人都背负原罪(电影里有很多宗教意象),而面临“深渊”。
那这么理解,就是:自觉有罪的人妻子,最后自杀,女儿是牺牲品,孝司也无罪,最后他们都死了。
最后只有真正的罪人活着。
没有信仰的丈夫在女儿瘫痪后自觉得到惩罚,反而焕发活力。
身世猜想是为了说丈夫其实还是强奸犯罪上加罪。
不过如果这样想,很多地方也还是合不上。
如果这样,主角就应该是罪最深的丈夫。
但前面那个朋友的戏份太重了,太抢戏了。
如果一个闯入者只是一个引子,那干嘛还塑造得浓墨重彩,导致后面断线。
为什么最后还有演奏友谊地久天长,主题倒是是什么啊?
烦死了。
只能说是影片本身就的确设置有问题。
不过我唯一觉得成立的介意解释电影的主题还是:“立在深渊旁,坐不得,躺不得,安息不得。
”
个人感受,与电影实质无关。
这部电影实际描绘了两种人,这两种人分别是将心中自私的罪孽隐藏与否的两种人。
丈夫将罪孽隐藏,却不像妻子一样的以信仰宗教或表现得开明来掩饰。
从他们对女儿几乎不关心的态度可以看出,丈夫对女儿几乎不关心除了在女儿遇难时叫了救护车,但体现的只是他对生活意外的惊恐;妻子对女儿也是假关心,才来家里不到一个月的八岅都能发现女儿对小提琴老师的不喜,并予以女儿关怀,而妻子却未察觉或者说是察觉了却没反应,这两样都是对女儿的漠视。
电影由一家人折射出的是一个一个社会。
女儿线:前面没什么好说的,体现的是丈夫和妻子的待人,到了后面,女儿变成了植物人,掀开了妻子伪善的面具,使他们的家庭彻底破裂。
这是一个社会瘫痪的象征,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一张遮掩着现实的薄纸,被观望者所站一方一样空荡的现实。
八岅线:八岅的个人特征其实和女儿一样没有刻画清楚,并无评价意义,只能当作线索人物来看,其次,他还扩大了妻子丈夫的性格体现。
在八岅着白衣时,即是八岅善的一面,代表一家人还处于平和状态,指妻子丈夫的罪孽还处在平和状态,他们被人温情以待的生活甚至能是很愉快;八岅着上红衣时,表露出他的恶,沉寂就轻易被打破,丈夫希望女儿被害是八岅所致,这样在八岅的罪孽下,他的罪孽就微不足道,仿佛一切恶源皆因八岅无恶不作,以显他只是精神首创的目击者,更是个受害者,以摆脱罪孽的斥责,妻子的希望则是因为她与八岅触犯了信仰,她自我麻痹的将心怀信仰当做善,从而加重对八岅恶的批判,显得自己像是误入迷途,而非心中无度。
八岅儿子:我认为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他是整部电影唯一真善的显现与存在,虽然很圣父,但他确是展现邪恶人心的《临渊》里唯一的温暖(女儿只是线索人物),这也确实暖道我了。
《临渊》批判了"罪孽",而罪孽不是指犯下的罪过,没犯过法的也不一定是好人。
这份罪孽也并非道德的沦丧或人性的扭曲,而是人性的缺失。
八坂杀害小女孩的经过,导演留了白。
看完影片之后就强烈怀疑:小女孩绝对不是八坂杀的。
首先,若女孩真是八坂杀的,则八坂杀害女孩之前的情绪积累不到位,就算是强奸朋友妻子未遂,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迁怒小女孩,他们之前练琴时的感情就这么一文不值吗?
所以小女孩倒地时,观众会觉得很突然,但导演并不是想吓唬观众、让观众见识人性的残忍,这对于全片有何意义?
本片主题仿佛不在此。
其次,八坂大可逃之夭夭,为何要留在原地?
还有他揉眼泪的动作,明显是在为女孩的死感到惋惜,也为他能预想到的因女孩的死而招致朋友的怀疑,而感到无法解脱,那么朋友到来之后的那句“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更是让八坂的内心雪上加霜,因此他离开时仿佛寸步难行。
再次,私以为女孩的死根本就是场车祸之类的意外。
女孩有双能溜冰的带有爱心图案的粉色运动鞋,还记得第一次看她在路中央溜冰的场景时,我就在思考导演安排这一行为的意义。
直到后来女孩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第一个镜头给的女孩小腿到脚跟的局部特写,她当时穿的正是那双溜冰鞋,这不难让人怀疑她是在马路上溜冰时出了车祸,是八坂将女孩抱到这块远离车流的空地上来的。
那块空地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作案现场。
至于八坂没有及时施救的原因,我猜他可能是陷入的对即将到来的后果的设想中,难以自拔。
觉得自己这时候做什么都无法洗清自己了。
在这个情节中,表面上指向很明确,让在场者和观众都误以为八坂是杀人者,罪大恶深。
但其实,让女孩独自外出,失职的难道不是父母?
这才是导演想要谴责的对象吧。
八坂已仁至义尽。
他自帮朋友担下罪名之始,就是这种形象,如同一面镜子,让那对夫妇照见自身。
影片慢慢展开,层层铺垫,每一个情节、镜头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利雄的冷漠、昭惠深夜到八坂屋里缝衣服、八坂在河边说开着玩笑的那一番露骨的话 ⋯太压抑了。
浅谈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吧:一、昭惠用右手删了自己几个耳光。
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八坂所讲述的受害人的母亲,或许曾经也是这样⋯?
轮回啊。
二、八坂在街上看见利雄后哼着小调回到家中。
那一段浅野忠信真的演技炸裂啊!
把衣服脱下来,红色的T恤,不紧不慢的步伐,水到渠成地吻上昭惠,以及带着一丝慌乱、兴奋地把昭惠推到桌上⋯实在像个变态。
三、昭惠在监控里看到贵靠近萤。
说实话,我都心里一紧,不安、疑惑、愤怒,那一刻,我变成了昭惠。
四、昭惠在车上说,他们打算在八坂面前杀死贵。
说实话,这样做确实,毫无用处:既伤害不了八坂,也会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
但可以肯定,昭惠心里是有过这个想法的,甚至成千上万次地想过,仇恨到疯魔。
另外,蛮喜欢这部影片的结局。
记得看《人山人海》,公映版是改了的,最后罪人被警察抓住;《心迷宫》最后强行自首⋯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的结局,更令人感到“临渊而立”吧。
还有几个疑问:一、贵和萤是利雄救起来的吗?
如果是,为什么只有最后救起来昭惠还活着?
二、最后去找八坂的时候,按理来说是用的清晰的,有八坂露脸的照片,路人明确说见过他,那么为什么他们最后放弃寻找了呢?
或者说看到的那位真的是八坂,但他们突然转变了心意?
(这个应该算个bug了吧??
)三、八坂的心理到底是怎样的?
是策划了多年的报复吗?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刚刚和我爸讨论,他觉得昭惠出轨是利雄安排的,甚至还为他们腾地方⋯细思极恐⋯
当记者几年,亲眼目睹了这个城市不少离合悲欢。
有一个初中生,刚开学几个月突然得了一种名叫横贯性脊髓炎的罕见病,可能这个病的名称很多人都没听过。
而他也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忽然变成要依靠轮椅生活的残疾男孩。
父亲辞掉工作,专心照顾他三年,一度夜夜失眠抑郁,靠半夜悄悄在小区散步来发泄。
采访快结束时,这位父亲苦笑了一下,缓缓说道,我真的想过去死。
有位幼儿园老师马上结婚,希冀的幸福生活还没来临,噩耗先到。
她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双腿没了知觉。
采访时她听到母亲说,出事以来已经花了家里40多万,单亲家庭生活本就拮据,她带着呼吸的管道,抑制不住地抽噎了起来。
因为动了手术怕肺部感染,她连呼吸都要插着管子,她耗尽气力仿佛在表述,我并不想活。
我们要如何保有生命的尊严?
这在生活中简直是一道无解题,却是电影乐于诘问的话题。
《弥留之春》里罹患肿瘤的老太执意选择安乐死,那完不成的拼图拼不出生命的意义;《爱》里老头用抱枕向残喘的妻子猛地一扑,仿佛是另一种绵密的爱的方式。
《临渊而立》里,男孩山上孝寺一边画着少女画像,一边和章江太太闲叙着关于母亲临终的琐事。
说起母亲患病在床,生命则毫无尊严可言。
被儿子清理排泄物,一个自尊心那么强的人顿感生不如死。
这种生命的屈辱感,甚至让男孩觉得,她或许死了更好一点。
那么床上的女孩呢?
那个只能呜咽,连哭泣都不能放声的肉身;那个让母亲寸步不离,生怕被一丝细菌污染的灵魂,还有生命的尊严可言么?
女孩是否也想一了百了呢?
寻不到“凶手”后在车里,女孩跟母亲一样,眼角留下一行泪。
所以,母亲是否有权力替她结束这一切,还以她生命最后的尊严?
显然,深田晃司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在这样一个不算长的篇幅里,缓缓构筑了一整套诘问人心的尖锐难题。
一张饭桌夫妻隔着信仰深渊、一次拥吻男女堕入情欲深渊、一场伤害家庭裂开无望深渊。
开篇一张饭桌,妻女虔诚地祈祷,丈夫漠然地信手夹着菜,寥寥数笔一个无爱的家庭描述得简洁而透彻。
一张饭桌已经隔开了两个信仰的结界,同时还有不同兴趣爱好乃至价值观的抵牾。
而一个不速之客的闯入,打破了这个家庭僵化的气氛。
八坂的到来,直接、莽撞、不待反应,已经迅速渗透进这个家庭的肌体。
他洗过澡后裸着上身,就那么大大方方坐到沙发上直视母女。
他弹得一手熟练风琴,迅速俘获了懵懂女孩的依赖和信任。
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看似不经意的接触,生活在一潭死水里的少妇焕发了生机。
他们就这样游走在伦理与道德的边缘,在那次郊游的时候,意乱情迷的拥吻饱蘸了太多捱过经年的寂寞。
然而寂寞之花未曾开在沙漠,却绽放在了峭壁上。
两个人摸黑走着情欲钢索,一个不怀好意,一个欲拒还迎。
这种日式寂寞少妇的戏码,颇有东阳一《谁的木琴》之神韵。
一个是木琴的饥渴,一个是风琴的独奏。
琴声如同呼唤,令两人几乎忘却宗教禁忌,陷进情欲的深渊里。
这里不得不单独讲讲浅野忠信扮演的八坂,他的瞳仁几乎没有光亮,和《我的男人》、《罗曼蒂克消亡史》等等作品的角色一样,浑身散发着致命的诱惑气息,同时又一直是一袭白衣的禁欲味道。
第一次出格是他们共同走进一片花丛,面对一种唤作红秋葵的朝开暮败之花。
第二次则是在房间里,八坂刚刚晾好了白衬衫和黑袜子,可能是花香太醉人,或者洗衣剂味道太清新,让两人把持不住。
而第三次在八坂目睹了一场“野战”之后,兽性大发,脱下白衣露出红色衬衣,这里颜色的运用简直让人叫绝。
浅野忠信与生俱来的神秘感,让他像一个毒苹果、饥饿的蟒蛇,更像一杯鸩酒,招招致命,却让故事走向更加可怖的深渊。
无爱的婚姻闯入一袭白衣男子并不可怕,血红鸩酒饮完居然回甘才让人毛骨悚然。
女孩在遭受了莫名的伤害之后,并没有死去,而是以一种更加难堪的形式折磨着这个家庭。
八年之后,妻子迅速衰朽,变得脆弱而敏感。
和不断洗手、禁止外物接触女儿等显性洁癖比起来,内心的洁癖,则更说明她无法从往事走出来。
女儿的一举一动都如附着于发肤,时刻牵引她的神经。
而丈夫如出世般异常的豁然,除了吃饭时看看监控,他的生活仿佛波澜不惊。
很快,我们便得知了这位父亲习以为常的原因——他把女儿受到的戕害当做对自我的惩罚。
因为曾经作为帮凶,那件杀人事件如巨石压在心头太久。
他竟然将二者对等,苦难沦为某种解脱。
而他目光灼灼,语气平淡地说起,自己早知道妻子和八坂的奸情,然而不以为意。
因为八年前,他和妻子因为共同经历了女儿的变故,有了共同目的和追求,仿佛才结成了真正的夫妻。
在他看来,或许妻子也会因为对出轨的负罪感,进而对苦难一边堪堪承受,一边生发出一种变态般的享受。
这种想法让妻子觉得恶心,也令人毛骨悚然。
妻子终于体会到,八坂故事里那个用右手打自己耳光的母亲的绝望。
而透过丈夫这个角色,又让人看穿了人性的多重维度,以及每个人都可能藏有的隐秘情绪。
当初八坂刚来到这个家庭时,曾在饭桌上,云淡风轻地说了句,我不会麻烦你们的。
后来,男主人铃冈利雄对八坂的儿子说,你父亲离开的时候,我们很辛苦。
一个“不麻烦”,一个“很辛苦”,中间又隔着多么复杂的况味。
八年前四个人郊游时,曾躺在一起,彼时同居一室共同过活,象征着生如同衾;八年后的河滩上,四个人躺在一起竟与当年惊人的一致,只是这次,是一起死若同穴。
最后,女儿被母亲抱着,一跃而下坠入湖底,母亲试图藉由死亡,给生命赋予隆重的仪式和尊严。
但谁又考虑过,那个穿着红裙子再没跑回来的女孩的感受?
想象一下,你被束缚在一具无法回应的身体里,手脚不听使唤,喉咙也发不出声音,无法说出“我饿了”“我好困”“谢谢你”,无法拥抱,也无法哭泣,无法与身体外的世界建立联系。
似一株风雨中飘摇的植物,摇摇欲坠却发不出声音。
而这是承受了幽灵般生活的真实故事。
在一则奇闻里,南非男孩马丁·皮斯托留斯被诊断为植物人,但却渐渐有了清醒的意识,被困在一具僵化的躯体之中,长达12年无法向外界传递自己的信息。
在那一刻,我愿意相信电影里的那个女孩,也拥有着自主的意识,但她表达不出,只有一行清泪,诉不尽的绝望。
不知为何,我忽然想起那次采访的最后,瘫痪男孩的父亲对我说的后半句话,言之凿凿、字字铿锵——“我想过去死,但是我必须得活着。
必须。
”
深渊是一步步逼近的,开始,它仿佛是遥远的跟自己没关系的一个黑洞而已。
八坂很客气地出现,利雄很客气地打招呼。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一个刑满释放的无处可去的人,很尴尬的寄居到以前的铁哥们家里,以为走向会跟锡兰的《远方》一样,或者跟贾樟柯的《小武》一样,总之,有一个为了生存,尴尬的角色。
然而不是。
八坂很平静地跟利雄的妻子章江说,他杀过人。
很平静地跟利雄说,别担心,我没跟她说过你是同伙。
他甚至跟章江第一次偷情的时候也是平静而克制的——明明深处已如恶龙翻腾,但行为依然很平静,点到为止——正是这种平静,会更加吸引到早就没有感情可言的家庭妇女章江。
八坂客客气气的,甚至是十分有礼节地侵入这个家庭,俘获女儿的心,俘获妻子的心,男主人利雄似乎反应迟钝,眼神有问题,看不见这些。
甚至在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八坂所为,导致女儿变成准植物人情况下,除了出事的瞬间,之后利雄看起来也很平静。
跟利雄不一样,女儿出事后,章江就临渊了——她自己以为而已,其实真正的深渊还没有逼近。
就这样,八坂消失了,利雄一直很平静,章江一直自以为站在深渊边上。
直到八坂八年前埋好的雷出现——八坂最后寄给孩子妈的照片(和利雄一家三口合影),以及利雄家的地址。
八年后,八坂的儿子为了看一眼他没见过的父亲,寻了过来。
孩子的出现导致的结果,让章江明白了老公为什么能一直这么平静。
利雄平静地剪着指甲跟章江说:我就是那个同伙。
然后又平静地说:你跟八坂睡过吧。
女儿变成这样,是我们要遭受的惩罚。
从那时候起,我们才是真正的夫妻了。
影片到这里,那条深渊才真正地吱嘎一下,在屏幕中裂成一个黑不见底。
利雄的意思很明确:你跟八坂睡过了,你欠我的,我是杀人同犯,八坂没供出我来,我这些年拥有的都是我欠他的。
你以前从未跟我有什么心理紧密的联系,这个事后有了(你跟八坂睡了 女儿植物人了),我们是真的一家人了——我们真的开始共同承担一些东西,共同付出代价了。
利雄不是反应迟钝,也不是眼神有问题,他的平静来自于,他觉得这样就两清了。
有人觉得妻子和丈夫之间,本来就隔着一条深渊。
片首饭桌上,不管妻子和女儿说什么,问老公什么,他都没反应,只是吃饭,吃完饭去干活。
我个人觉得,这个片要讲真正的深渊,是八坂制造开始的。
夫妻间的无感只是这个深渊的一个基础。
或者说八坂根本就没潦倒他们夫妻、家庭是这种状态,这给他制造深渊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条件。
八坂本来想做的只是侵入这个家庭,让他们知道逐渐知道,有他和他制造的这么一条深渊随时在你身边,让你坐不得,躺不得,安息不得,目的就达到了。
谁料,利雄是个神助攻。
在这条八坂制造的深渊里,自掘到地底。
八坂,利雄,加上章江都参与了制造这个深渊。
相对临渊而立,死反倒是一种解脱,一种福利了。
死而不得,那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导演也许是在一个特立故事,在说整个社会,家庭。
那种本来就麻木的组合,随着外力的影响,深渊豁然出现。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死来解脱的(这里不是鼓励死啊)——立在深渊旁,坐不得,躺不得,安息不得。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第一天上班实在是太累了,我整个人累得不行,脑袋都快要爆炸了---我妈回家的时候,我睡觉的灯都没有关,人活着真的是劳累无比,我想到这件事情真的很痛苦。
早上的时候来上班,路过一家医院的时候,医院墙头樱花开放---看到之后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要到武汉看一把樱花,看一下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闻一下这座城市的味道,走在这座城市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风景---想要过去,但是过不去。
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委婉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利雄是家里面的顶梁柱,章江是妻子;家里面的八坂是一个外来者,多年前利雄和章江在一起的时候,利雄并没有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想法告诉章江,所以章江没有想法。
“祝大家都在人间灯海里,与某个特别的人相遇.” 多年前八坂犯下了刑罚,八坂住了八年的监狱。
利雄和章江结婚多年,共同养育着女儿萤---虽然他们的生活十分平静毫无波澜,但是两个人毫无波澜的生活之下隐藏着很多的说不得的因素。
利雄的朋友八坂出狱之后来到了利雄的工作室干活,寄宿在利雄的家里面。
电影里面,一边是冷淡的丈夫,一边是和善温柔的同居人。
妻子章江很快地沦陷,妻子章江和八坂呆在一起了之后---日久生情,两个人接吻的场面我都快要沦陷了,我看着我都想找个人接吻,太他妈有感觉了。
Part 01.利雄:我以为从此后我可以过上幸福可爱的生活. 其实利雄内心深处有一个隐藏非常深刻的秘密,利雄其实和八坂一起犯下了罪行,八坂动手S死了一个男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杀害。
利雄作为帮凶按住了那个男人的双腿,不止如此,利雄还强暴了那个男人的妻子--- 以至于后来八坂出来了之后,八坂才会说:“为什么你的生活如此幸福?
原本该幸福的人是我才对。
” 也是到了最后,利雄的女儿变成了植物人,那一刻利雄的内心深处才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利雄才发觉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想法,利雄到了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还完了这场债,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利雄最后和妻子沟通的时候,两个人交流的时候妻子才发觉利雄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想法,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是无望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生命好像也没有任何值得期待的地方了,两个人的生命就变得完全不完整了,这就变成了两个人的生命。
Part 02.章江: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章江和利雄两个人虽然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夫妻两个人隔着饭桌,隔着信仰---一次拥吻男女坠入情欲深渊,无爱的婚姻闯入了一位一袭白衣的男子,两个人浓情蜜意但是最终也没有突破那一层道德底线,这是生命中的一场苦难。
生命总是以某种不经意的方式惩罚着我们,男主和女主在现世生活中得到了惩罚---但是我总是疑惑,女主到底做错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我觉得女主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只不过是运势不好。
章江从来没有做错过什么?
我觉得章江就是运势不太好吧,人活着就是如此,从来没有给我们喘息的机会,生命如此让人难熬。
活着,就好好活着吧。
“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去死,但是我必须活着,必须。
”
这部影片我真的是很喜欢了影片前半段叙事方式仿佛流水一样,细密绵长,而在八坂露出鲜红的T恤开始,仿佛水流跌落瀑布一般,每一步都开始让我屏住呼吸。
电影的开端,正在吃早餐的一家人简直不像一家人,一个餐桌仿佛深渊一样隔开了丈夫和妻子,爸爸与女儿。
这个家庭从一开始就是疏离并破碎的。
八坂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位闯入者,入侵者,更是破坏者。
八坂首次出现的时候梳着一丝不苟的发型,穿着整洁挺拔的白衬衫和西装裤,连坐姿都是端正的,一副禁欲又自律的样子,好像这么多年的牢狱生活真的改变了他。
他自律又温柔,勤劳且大度,终于搅动了这个一潭死水一般的家庭。
这个家的女主人对他动了心,彼时的章江穿着色彩明亮的衣服,漂亮温柔且又充满生机,而这样的女人面对着一个和自己完全没有交流的丈夫,疏离地生活这时出现的那位受难忏悔的、并且和她有交流沟通和互动的“好男人”八坂,对章江来说显然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她被吸引了。
她对八坂的态度从起初的轻度排斥到后来的喜欢,她会想了解八坂的过去,想去抚慰八坂,会在深夜的时候敲开八坂的门,在他的房间里做针线活,会在她丈夫看不到的地方和八坂接吻。
而这个家的女儿显然也是更加亲近这个突然出现的,会教她弹琴、听她说话的八坂叔叔。
这个家的男主人,成了真正游离于这个家庭外的人。
“我在那个鬼地方,和一群人渣关在一起的时候,你却娶了女人,上床还生了孩子,这算怎么回事?
”“待在你家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想,为什么过这种生活的是你而不是我!
”在江边的时候,八坂的那句话究竟真的是一时的玩笑话,还是这么久以来积压着的不满、仇恨与愤怒?
章江也许还是觉得愧对丈夫的吧,于是几次拒绝了八坂的求欢。
终于在那天,看过了情侣交合的八坂走在街上,一边哼着歌,一件脱下了自己洁白的工作服,露出里面鲜红刺目的T恤。
如果说萤的红裙子代表着活力和希望,那么八坂身上的红色则是欲望,愤怒甚至仇恨吧。
在章江的极力反抗下,八坂最终没得到满足,他离开了利雄的家,而下一次出场,就是站在昏迷不醒的萤身边。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最让我欲罢不能的地方就是故事情节的留白了吧。
在很多情节上是言之未尽,留出残缺空白之处让观影人自行猜测体会。
我们无从知晓在八坂离开利雄家之后究竟做了什么,他到底是不是使得萤从此失去行动能力的罪魁祸首?
他是从一开始进入利雄就是带着愤怒和报复,还是最初的他并没有想这么多,是在相处过程中逐渐想要取代利雄?
他是早有预谋故意伤害萤?
还是在没有满足欲望后对无辜者的迁怒?
还是伤害萤不是他故意为之而只是个意外?
又或者,他只是一个不幸事件的目击者和旁观者?
毕竟当时站在萤身边的八坂没有半分复仇胜利的得意,反而一脸痛苦的神情,一个劲地喊着利雄的名字。
这些我们无从而知, 但我们知道八坂自露出红色的T恤之后,就暴露了自己的欲望。
利雄和妻子对着脑损伤且完全瘫痪的女儿,度过了八年时光,直到孝司的到来。
在这八年的岁月里,章江逐渐有了极为严重的洁癖,她的衣服也变成了黯淡深沉的颜色,她剪去了长发,身上长了赘肉,她的身上透出了压抑和近乎绝望。
利雄反而看起来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他一直固执的寻找着八坂的踪迹,在章江想要放弃的时候也紧抓着不肯松手。
而孝司的出现,再次搅动了这一家人的生活。
这个男孩循着母亲的遗物摸索着来到了利雄家的。
他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的时候,是在晨曦下骑着单车,风吹过他的身旁,阳光洒在他的身上。
他背着一个红色的双肩包,这里的红色大约代表着青春和活力吧。
在他第一次提起八坂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
“这个孩子不会是接替他的父亲,继续来折磨这家人的吧?
”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孩子真的是对八坂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吧,他大约只是想要抓到他那未曾见过面的父亲的一点模糊影子,才来到了利雄家。
所以他敢说出八坂的名字,问起八坂的事迹,敢安心做工即使利雄手里拿着工具站在他身后。
其实利雄站在他背后沉默地看着他工作的那段镜头,我一直看的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秒利雄就会举起手中的工具,狠狠地砸在孝司的后脑,就像他以为的八坂对他女儿所做的事情似的。
还好,他并没有。
利雄对孝司做的,实际上也不过是在询问了一番关于八坂和孝司母子两个之间的事情之后,突然打了孝司一个很重很重的耳光。
那时的孝司还不明白为什么会挨这一巴掌,于是抬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利雄。
其实关于孝司的身世,也是电影中的留白。
我们对于孝司身世的了解,仅仅来自于他自己的叙述。
十八年来,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
前面十年八坂在坐牢,后面八年八坂人间蒸发。
可八坂真的是他的父亲吗?
八坂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没有家人,家人全部死掉了,那孝司和他的母亲算什么?
八坂和利雄相识那么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像八坂说的,“连利雄喜欢的菊花是什么形状都知道”,他们甚至其实杀过人,可为什么利雄却完全不知道孝司和他母亲的存在?
八坂说过自己有在给受害者家属写信,可关于“信件”这个话题再次被提及,却是八坂给孝司母亲的信。
孝司说他的母亲却几乎没有向他提及父亲,他的父母亲也没有结婚,他的姓氏也和八坂无关。
尽管他的母亲一直有和八坂通信,可他却说,“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吧!
”为什么母亲不向他提起父亲呢?
为什么父亲不曾来见他们一面呢?
为什么母亲其实知道八坂的去向却不来找八坂呢?
为什么八坂作为父亲或许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呢?
更何况,他曾说过自己的母亲像章江一样对灰尘恐惧,那么是否是因为,他的母亲也曾是受害者呢?
关于母亲深爱父亲,也只是孝司自己的猜测吧,毕竟那句“八坂不肯供出自己的同伴”真的是母亲对父亲的欣赏吗?
还是说,这句话是带着怨恨的抱怨呢?
毕竟他的母亲可不怎么向他提及过八坂呀!
他真的是八坂的儿子吗?
八坂十八年前杀人坐牢,他十八年前出生。
是否有可能,“八坂是我的父亲”这件事一直都是孝司的误解呢?
是否有可能他其实是死者的遗腹子呢?
不然为什么时间如此巧合,为什么八坂不去找他们母子?
或者说,在杀死了受害者之后,八坂强迫他的母亲与自己发生关系,这才有了孝司的呢?
所以母亲对他一直很严苛,因为虽然是自己的孩子,却也是仇人的儿子呀。
于是他的母亲才会像章江一样有严重洁癖,所以自尊心极重,因为不管是上述哪种猜测,对他的母亲来说都是极为痛苦的事。
电影始终没有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对孝司的身世始终存有疑问,但也只停留在猜测阶段而已,我没有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而也是因为无法证实,所以才有无限可能,愈发让我着迷。
还有一处留白是关于八坂的去向,八年来仿佛人间蒸发,半点踪迹都没有留下。
一个人如何能消失的如此彻底呢?
章江一直有看到八坂的幻觉,这是因为过于憎恨和自责,还是说,其实早在八年前,章江就杀死了八坂复仇呢?
所以她劝说丈夫寻找八坂,她一直洗手是觉得自己的手上沾满鲜血。
可这似乎又有她对孝司所说的那句“我们当着八坂的面杀死你”冲突了。
无论如何,八坂的去向始终成迷。
我对孝司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台词是他在听到章江说要杀死他之后所说的,那时他已经知道了八坂的所作所为,于是这个男孩一脸平静地说:“无所谓,如果你们杀掉我也无所谓。
如果能让你们释怀,我死掉也无所谓。
”明明八坂的罪孽与他无关,这个男孩依旧愿意偿还父亲的罪孽。
孝司和萤,大约是这部电影里最为无辜的两个人了吧。
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真的压抑。
父辈三人都背负罪孽,八坂杀人,利雄是逃脱制裁的从犯,母亲是不忠的,爱上了魔鬼的妻子。
利雄没有掐死受害者,却相当于是给凶手递刀子的人。
他同时也是导致八坂伤害萤的最根本的因素。
“我没有供出你,我一个人认罪,我在坐牢的时候,你有妻有子,凭什么?
”因为害怕被抖出真相而允许魔鬼进出自己的家,接触自己的妻女。
甚至在八坂伤害了自己的女儿之后,他把将此认为是“对自己的惩罚”,从而得到心灵上的宽慰——“我当年协助杀人,我逃避法律制裁,可我遭到报应了,我的女儿成了这副模样。
”可是他却未曾想过,自己的女儿又何其无辜?
为什么报应要报在自己的女儿身上?
他能一脸平静无澜的说出自己曾经协助杀人,能轻易的问妻子,“当年你和八坂搞在一起了吧。
”他早就知道,甚至默许了妻子的出轨。
这个男人,何其可怕?
他和八坂,很难说到底谁才是真的的魔鬼,或者说,两者皆是。
章江那时候也终于能明白十八年前在法庭上抽自己耳光的受害者家属的心情了吧。
绝望压抑,却无可奈何,自己的一生都被毁了,可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在这个故事里,孝司和萤完全区别于背负着罪孽的父辈。
他们代表的应该是纯真的无罪者。
如果非要说出他们的过错,那最多也只能说萤错在亲近八坂,贵错在说出了自己了解的事实。
但这些其实也不是什么真正的过错,更不是罪孽。
然而无罪者却受了有罪的父母的报应。
萤的一生都毁在了八年前的那天,从此她被困在了自己的身体里,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我相信萤是有自我意识的,于是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煎熬着折磨。
最终断送在了那条清澈湍急的河里。
而孝司的心脏也在十八岁的那年停止了跳动,他最终还是为八坂的罪孽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最后四个人躺在河边,像极了八年前在河边躺着拍照的场景,只是这次的四人是两具冰冷的躯壳和两个从此生活再也没有光芒的行尸走肉。
在最后的这个结局里,无罪的子辈失去了生命,却也是一种解脱吧,就像利雄在幻觉看到在水中游出水面的萤,死亡对他们来说也许也是摆脱了父辈的罪孽和枷锁。
而利雄和章江夫妻二人则会背负着罪孽继续活着。
此后,对他们来说,人间即是地狱,他们从此就在地狱中行走,每一次呼吸都是痛苦和煎熬。。。。。。
我其实挺喜欢孝司这个角色的,抛开父辈的恩怨情仇,孝司只是个很普通的,甚至有时候有点怂怂的男孩他会悉心照顾自己病重的母亲,他喜欢画画,他对别人始终报有善意,他认真工作和学习,他愿意为了自己的父亲赎罪,即使他是个彻底的无辜者。
在这部真的飚演技电影里,太贺没有丝毫拖后腿,我认为他真的把孝司演绎的很好。
当他谈论起自己病重的母亲时,那掺杂着无奈却故作轻松的笑也好,那垂下来遮住眼睛的眼睑也好,还有沉浸在回忆时那些细微的神情变化,以及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之后的慌乱,我真的觉得很真实自然。
在章江说到要当着八坂的面杀掉他来复仇的时候,孝司的眼里却只有平静,那段台词我真的印象深刻,甚至因此变得非常喜欢孝司这个角色。
孝司这句台词就该这么提现吧,平静地接受,不是不反抗,而是愿意背负起父亲的罪孽,愿意为这家人都的不幸赎罪。
孝司其实是个温柔的孩子吧,父亲做了恶,狠狠地伤害了别人,他亲眼目睹了这个家庭的灾难,于是他甘心用自己的性命向这家人赎罪。
真是个傻孩子。
这样的傻孩子内心还是纯净的吧。
若有来世,孝司可千万要降生在一户好人家,有爱他的父母,然后幸福地长大啊。
千万千万不要再背负不属于自己的父辈的罪孽了啊!
昨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临渊而立》,上班真累,这部电影我刚刚看了一半我就已经睡着了---谁能想到我一个二八年华的少女居然晚上八点钟就按时睡觉了呢?
生命无常,我睡得很不爽。
电影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们从来不会想到自己一起生活很多年的丈夫是一个谋杀犯,远道而来的朋友其实情深义重,不仅仅帮自己的朋友顶下了罪行,还帮自己的朋友隐瞒罪行,即使到达了死亡边缘,这个男人也没有出卖自己的朋友,也没有说告诉对方的妻子其实你是和一个杀人犯在一起的。
我觉得这个男人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年少失足做错了事情,但是这个男人整个还很不错,不是为谋杀犯开脱,而是所有人都临渊而立。
人到底如何活着才能远离深渊?
利雄和章江还有女儿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其实说是幸福也不幸福,利雄很少和自己的妻子沟通,因为利雄内心深处装着一个很大很大的秘密,利雄内心深处的这个秘密就是---年少无知的时候,自己曾经和朋友八坂一起杀了一个人,干掉了对方之后,利雄强暴了对方的妻子--- 利雄带着深深的罪恶感生活着,利雄很痛苦。
Part 01.八坂:我爱而不得,也许是因为我做了错,我临渊而立. 八坂是一个很帅气的男孩子,而且八坂的穿搭我真的可。
八坂的白色工装裤真的是帅得不行,走在路上,脱掉白色工装裤露出里面的红色短T恤的时候,我看到的时候真的可以的,我都想冲上去抱一抱八坂。
从电影当中可以看出来,八坂还是很喜欢章江和章江的女儿的,章江是一位母亲,章江的女儿很漂亮,八坂还教章江的女儿弹钢琴,对章江和章江的女儿非常好。
因为两个人之间情投意合,但是因为中间的种种事情,以至于这份感情里面掺杂了其他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如此奇怪,这让人爱而不得。
八坂一定在想:也许是因为我之前做错了事情,所以我才爱上了一个人,爱上了之后爱而不得。
八坂临渊而立,站在桥边掉进河底,一切都显得如此没有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心爱的人之后,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Part 02.章江:我随你而去,我跟随着爱而去,我临渊而立. 章江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和一个杀人犯生活在一起,也没有想到自己活了一辈子,居然是在替自己的丈夫赎罪。
这个问题我就在想,为什么章江这么凄凉?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得到这种爱情,为什么章江的生命这么凄凉。
最后的时候,章江带着自己的女儿站在江边跳了下去。
八坂也在那个地方跳了下去,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跳下去,掉进去的时候---希望下辈子两个人能够在同一个地方再一次相遇吧。
我们不能生同衾,但求我们死同穴。
章江说:我随你而去,我跟随着爱而去,我临渊而立,投进你的怀抱。
写在最后:也许有些人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体验一场---苦难. 这个世界上面有这么多的人,但是也许有些人到了这个世界上,即使为了体验一场,就是为了看看太阳,为了看看这个世界的风光,为了品尝一下这个世界上好吃的食物,为了想要喝一口这个世界上好喝的泉水,为了想要观看一下这个世界上的风景,为了想要体验一把这个世间的美好。
写在最后的这段话,是我生命的格言。
中规中矩 并不出彩
音声和影象有意思,故事一般般。电影确是一种塑造。
竟然没有标记……
拍出了绝望感,但是并没有那么深刻
上辈人的错落到下辈人来还,可悲。7.3
真的很少看這麼不親切的日影,太過疲倦以致於在關鍵情節點睡著了,劇場似乎開了冷氣吹得整個人一直頭暈。at CGV 센텀시티 부산 1009
看得想睡觉。
有时候情的生物学冲动超过了伦理的束缚力。突然出现的恶魔。小女孩成了雕塑。画画能让人用另一种方式去观察事物。哭不出来,就打自己。骗钱的侦探社?女儿替自己承接了他的潮湿。代价如此惨重。三星半
隐藏的剧情太多,看不太懂,不知道小营到底怎么回事,不知道结局还有谁会醒过来
利雄的罪恶一直困扰着他,使他没有生活的激情,八坂的到来让他有机会减轻这份罪恶,代价就是妻子和女儿,他默认和推动了这一切的发生,又假装正义地寻找“凶手”,最后纵使救活了妻子,也只能落得孑然一身……因果报应啊……
看不明白😂
几个虚实切换的镜头很不错,尤其是最后黑裤子红衣服的太郎君,梦境啊,未必就比现实要好。。。
上帝站在现实的边旁守望尘世,魔鬼躲进回忆的深渊凝视人间。两个《临渊而立》的男人分别进行着忏悔,并试图通过夹在中间的女人获得各自的救赎与补偿。但女人终不是平衡爱与恨的筹码,而死亡也不是洗清仇恶的新生。凝结成相的照片不断警醒这内疚感的真实,它是对《罪与罚》的另一种动《怒》与《告白》。
罪与罚,建立在想象空间里的日常恐怖,现实的结果是永远大张的嘴巴,有一天也许会因溺亡而闭上。母亲逐渐粗壮的身躯和无微不至的护理,代女受罚的洁癖和挥之不去的阴影,父亲却不再提心吊胆甘心献祭和默认“彼此”都有罪。有信仰的母亲所处的两难境地,对父亲而言就是个童话吧。懦弱有罪的男人,“杀死了”勇敢无辜的男孩。观感比较催眠,视听还可以,在这种有限的空间里做这样的表达已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了。
读完深田晃司自己写的原作小说,小说算是对电影的补充。特别是三浦贵大这个角色的意义。但是对于结局的描述还是电影更加出色,毕竟全片从闯入者这个“谜团”开始,自始至终都很不协调,但正是这种“诡异”的氛围才能彻底让古馆宽治这个角色最后以看似“被诅咒”般那样苟且偷生下去
【4/10】关于业报?关于宿命?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仿佛没有重点,什么都没交代清楚,总不能全靠猜吧。
覺得這部深田有點像弱化版黑澤清...喜歡台版翻譯的臨淵而慄。確實是令人戰慄的各種關係瓦解。個人溺於自己的罪,不管是主動被動或繼承而來的。不過妻子宗教的設定對應,似乎在後半段消失了? 淺野忠信戲份不多,不過倒很有存在感
犯错的人会一直犯错,而无辜的人却总是在受罚。特别理解女主,有时候犯错让你陷入泥潭,但有时候也会让你脱离苦海,而她的悔恨却是双重加倍的。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太贺又演了一个和宽松世代里一样的腹黑角色。
不太能懂几个事件背后的深意,只觉诡异的故事中深藏着一股即将坠落深渊的恐惧气氛。
利雄与八坂互为深渊,他们相互凝视,而共同的过去,把他们拖入更加黑暗的深渊。影片所叙述的是现在,但一切因皆在过去,而导演只是将过去若隐若现地表现出来,但从现实所呈现的逻辑来看,真实的内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