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是疯子!
日本人都是疯子!
日本人都是疯子!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首先必须理解日本人都是疯子这一理念,不然无法看懂这一部电影。
10年前,几个电影爱好者和一个街头混混相识,共同想拍电影;另一边,小童星回到家,看到母亲拿到砍来寻仇的黑社会,小童星完全不怕,因为,她父亲也是黑社会,而且她母亲比黑社会更凶残;黑社会父亲这边也和其他黑社会火拼,顺利当上老大。
10年后,准备迎接妻子出狱的黑社会父亲为了完成妻子最大的愿望,看到女儿演的电影,决定自己拍电影,题材当然就是黑社会火拼,和对头黑社会(当年被小童星救下,并成为了萝莉控+脑残粉)找了那一群落魄的电影爱好者,拍了一部真实的黑社会火拼电影,最后所有人互砍而死...这剧情...毫无逻辑。
整部电影就是两个字,热血!
地獄でなぜ悪い大陆在翻译片名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一些书面语,如果原片名太过于平淡或者单单就是个英文人名,我们也会根据影片大意给它重新命名。
地獄でなぜ悪い直译过来应该是“地狱有什么不好?
”这个意思就相当霸气了,但却少了点当片名的感觉,地狱为何恶劣又不能表明原意,所以,我生编制造了一个片名:“地狱何以为劣”以上是题外话本篇故事是导演园子温三十岁时候就构思出来的,据导演讲,他自己本身也有过被黑道大佬女儿“诬陷”的经历,而且当时还年轻,处于无片可拍的状态,就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
现在看来,可能是求片心切,用摄影机实拍黑道交火确实充满心意,也是一个让新人导演立刻出类拔萃的好点子,并且这样张狂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也很难在其他国家的电影人脑中出现,园子温就是怪才,但这样怪异的故事,很难立项,并且只是实拍黑道对拼的话,没有好的剧情和设定又很难让影片有说服力。
那么到了之后,导演可以呼风唤雨的时候,为何还要再拍这样一部年轻时就构思好的“偏青涩”电影?
应该是执着吧,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极其简单,就是讲述了一群喜爱拍电影的青年偶然得到了机会可以拍摄黑道决斗的机会,从而发生的故事。
但我看完,结合原片名,我觉得导演本身就是个疯狂热爱电影的人,可以说片中那个对拍电影痴迷的导演就是园子温年轻时候的影子。
影片中他的整个三人组也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拍电影更让人兴奋更让人喜悦的了,甚至于说为了拍电影而下地狱都没什么。
是的,按照宗教设定,人如果犯有罪过(轻生也是重罪),那么人死之后会下地狱,并且,几乎在所有人的观念里,下地狱似乎是一个终极诅咒。
不管你信不信宗教,可你内心肯定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能做自己想做的,安稳的过一生,这样对他对来说算是善还是恶?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疯狂的努力,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他,死后又要怎样判别天堂地狱?
导演说了,别管那么多,干就完了只要在仅有的生命力绽放光芒地狱又有何不好?
电影一开始分述着几段不同的故事。
你可以说它断断续续,节奏明快,让人看的弄不清头脑,后来你会说太J.B过瘾了,这才是电影啊。
一群热爱电影的少年经过岁月的洗礼苍老了十岁,一群黑帮暴力团伙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经营模式和套路。
这部日本电影有点像《爱的曝光》一般天马行空,谁也不能想象到影片的结局,如果一个人能知道电影最后的结尾,那只有编剧。
具体的剧情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说说影片的包袱还有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怎么有点像小时候考语文呢!
)其实本片极具讽刺意味,片子最后导演拿着胶片在街上狂奔的镜头看得会另多少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人心酸。
在电影圈能混出个名堂不容易,有些人拍个大烂片就能赚钱,有些人一心追求艺术的高峰却迟迟不被人认可,这样的心情保持了十年,多少人还会有心气去一直热爱电影下去。
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人会坚持下去,甚至达到偏执的状态,就如片中的几位爱影人事,真正的屠杀开始了。
他们还在拍摄,说黑帮不怕死我信,他们可以血拼、可以肉搏,但是他们只是凡人啊。
片中的爱是多重的,从小就被家庭熏陶长大的小孩,内心充满了暴力,但是她是一个好人,内心坚强的孩子,从小拍广告。
其实本片就是为了完成狱中母亲梦想的故事,父亲想让妻子看见外面的女儿是多么的有出息,在娱乐圈混的是多好,可是往往越高的期盼带来的灾祸是巨大而又不可挽回的。
在商场看到她可爱表演的男孩后来居然也真的遇到了她并在死前获得了她的爱,一点不讽刺。
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依然可以说出谢谢你这样的话,足以看出这是真爱啊,真的不是电影奇葩啊!
这部电影看到后来以为是他们假装拍摄了一部电影,其实不然,后来是导演的想象,因为每个人都有伤,和他们死时候的伤痕是吻合的,这代表了大家都到了地狱抑或是天堂,大家在另一个世界看完了这场真实的演出,而且不用买票哦。
因为上映这场电影的电影院已经倒闭了,这个镜头更印证了我的猜测。
这是想象,而非现实。
死亡只是最后的一场旅行,结束了人生这场旅行,而去另外的时间空间度过下一生的一场过程。
这部电影最后一定会上映,因为真实而又血腥,放在现在一定是一部惊世骇俗的旷世巨作,但一定不要忘了宣传告诉观众它背后的故事!
早就想聊聊园子温了,之前很想推荐他评价最好也最受欢迎的《爱的曝光》,可惜后来在朋友圈看到一个不那么有水准的公众号的一个不那么有水准的一个作者以爆料噱头的方式介绍了这部片子,把我搞得胃口全无。
直到前阵子,在一个我长期潜水的群里看到有人提及cult片,发现有好几个cult片爱好者竟然不知道园子温导演的存在呀,这真让我扼腕叹息啊。
时至今日,我没能在园子温沦为监制华语青春电影的投机者之前聊聊他,也是让我扼腕叹息啊。
关于这部他所监制的华语电影,我建议大家去搜一搜新闻,然后等它上映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去看呀(∩_∩)……反正我本人是不会看的啦,也算是出于对导演本人从前的优秀作品的一种尊重吧。
与“爱与自由的导演”三池崇史不同,同是作为当代日本邪典电影的代表人物,二人各有各的标志风格。
三池的着力点似乎一直在暴戾的宣泄上,大量的血腥镜头是类似的,但三池电影里的人物在处理血腥事件之时总是抱着一种相当专注的“职业态度”,甚至可以说他的这些人物就是为了残暴而生的。
这一点上,其实与很多欧美cult名导非常相似,这大概也是三池崇史博得了更广泛的世界声明的原因吧。
园子温则另辟蹊径,他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更加接近荒诞派,但又不是欧美文学中的荒诞派,而是你在许多日本漫影剧中曾经惊鸿一瞥的那种荒诞。
这些角色所参与的血腥事件,往往带有一种自然属性,他们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或者本来并不属于这类人,但顺其自然地就加入了各种枪击、刀砍、血流成河的场面,而且他们在此类场景之中找到了本性的释放,如鱼得水地顺应了恐怖场面,而后达到恣意的癫狂状态。
往上稍微追溯一下这种风格的起源的话,我想它很可能来自于日本这个传统的东方国家所受到的强烈西方文化冲击,在这种冲击下一边大幅度地接受外来文明一边固守着自身特性,犹如河中顽石一般,围绕其四周产生了一股文化乱流。
因此园子温是非常“日本”的导演,虽然他的影片中传统因素总是不多,但这种独特的风格恐怕是日本以外所难寻的。
这部2013年的《地狱为何恶劣》可谓是一部野心大作了,不过对于电影界的大奇葩园子温导演来说,他的野心一向是很大的。
本片出来以后,社会反响热烈,和他以往的片子一样引起广泛争议,当然了,这也是cult片所难以避免的。
不过,园子温还是赢得了一大票忠实的拥趸,比如,我有个朋友以前的微信名字就叫“地狱为何恶劣”。
就结构来讲,本片采用的是一种复调式:长谷川博己饰演的怀着疯狂电影梦的不得志青年与二阶堂富美饰演的黑社会大佬的女儿,独立讲述着各自的故事线,其中几乎是唯一的共同伏笔就是“拍电影”。
影片进行到某一处,两条线索以十分荒谬的形式产生了突然的交叉,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陡然转折管保你猜不到全貌。
这也正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它是在进行一种对电影的“破坏”,也就是一种“反电影”。
在这个故事里,你能找到丰富的电影常规要素:美女、黑帮、动作戏(李小龙)、理想、奋斗、枪战、阴谋、救赎……在这样一个“不讲道理”的大乱炖之中,以非理性的因果关系串联起来,最后终结于一片狼藉的血泊场面。
这是对严肃处理这些因素的传统电影的一种嘲讽,甚至亵渎。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混乱的拼凑之中,园子温还能创造出一个“戏中戏”的新维度。
戏中戏的效果一般来说是电影对现实生活的稳定性的怀疑和控诉,但这里却完全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过分的荒谬已经冲垮了这种指责的权力和资格,因此它是在进一步地由电影向电影发出责难。
好了,不知不觉又说得太多了呀,大家还是看片子吧。
友情提示:晕血、对暴力场面过于敏感者请慎重观赏。
(*^__^*)
园子温,你拍的地狱为何恶劣,这么吊,你爸妈知道吗?
全力咬牙,let's go!
嘎吱嘎吱咬牙,let's fly!
我的内心已经迫不及待,大家一起来刷牙吧!
对于爱抖露的热爱,就算是黑道老大也无法自拔,一场争夺爱抖露顺大便拍成一部电影的事件就这么发生了。
不死在自己所爱的爱抖露的刀下,不算是真正的死亡,黑道老大追求的血腥的黑道,摄影青年追求的励志的青春,监狱母亲追求的温馨的亲情,爱抖露追求的淳美的爱情,所有的一切都存在于地狱之中,地狱为何如此恶劣,只因为地狱如此真实。
如果你爱他|她,就送他|她去地狱,因为那是另一种天堂。
二阶堂富美的眼神依旧那么炽热,有种对演出的渴望和迫切,这正是令观众兴奋的好演员。
一群对电影近乎狂热的年轻人,与黑帮搭配在一起,这是导演带给观众的实实在在的惊喜,感动溢于言表。
地狱通常是人们对于恶劣事物的一种进阶统称,片名用一种惯常的疑问方式来引入观众,似乎是讥讽现实的一部黑色幽默作品,然而却又是如此的写实。
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与年轻人之间为了梦想而坚守十年的执着,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类人群,却因为一个黑帮大佬的女儿而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把日本社会的复杂与矛盾串联在影片之中,耐人寻味。
没有什么能比人间地狱更可怕了,贫穷、饥饿、瘟疫、灾难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正在受苦的人们,是一种坚强的信念让倍受苦难的人们勇敢的活着,他们把地狱当作游乐园,让多舛的命运乐观起来。
没有激情和摧残的人生是可怜的,一如被社会包养的小白脸。
活着,不单单只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定义。
如何定义你自己的人生,由你内心的信念说了算。
无论你是热血逐梦青年,还是沧桑黑社会大佬,你都有第二次新生,只要有信念,有一种不盲目的爱在心中,你就可以惊艳绽放自己,点亮他人。
在某种意义上讲,阿Q精神带给现在的我们是一种更积极的反思。
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就算是精神胜利法,也会使你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园子温老婆神楽坂恵这个大奶开头就演骚货和国村隼舌吻,园子温大概很喜欢看到自己老婆跟别的男人亲热乱搞。
那个想把学生小混混打造成李小龙一样动作明星的导演一帮人对电影真疯癫,10年过去一部电影都没能上映,最后让两个想拍美津子电影的黑帮头子两帮火拼,最后警察进来扫射,两个帮派包括美津子和从小看她广告喜欢她的桥本公次、一直以来导演的团队们都死光光,剩下导演一人拿着胶卷录音跑出去,但本片真实的工作人员出来了,电影中的电影。
本片的套路和疯狂其实跟园子温的其他电影差不多,血腥、变态,色情。
①我用了10秒钟思考,如何能通过接下来的这段话勾起诸位观看此片的兴趣,然后干脆利落地放弃。
这部电影的潜在受众早晚会自己找到这部电影的,如果我此时报出「园子温」三个字,诸位脑袋里面要好好思索一下「园子温是谁?
」,那就不要把时间浪费给这部片子吧。
②全世界人民都喜欢拍cult片,但是《地狱为何恶劣》是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来的,那种又热血又中二又血腥又变态,各种莫名其妙超展开的cult片。
③无聊又中二并且粗制滥造的前四分之三过去,迎来的是狂飙突进血肉横飞的半小时大战,我满脑子都是「我去」「尼玛」「什么鬼」「WTF」之类的念头。
到结尾又稍微有点被触动,嗯,只是稍微啦哼,又是这种套路。
20190401
一群可以为拍一部好电影而死的少年,两个势不两立的黑社会团伙,全民女神美津子(这是老色鬼的初恋么,大半电影女主都是这个名字,还是根本懒得起名字←_←),凑在一起,儿戏般的决一死战,向死而生的剧组。
园子温的电影风格独特,我总喜欢拿另外两位导演与他比较,一位是代表了暴力美学的昆汀·塔伦蒂诺,另一位是变态界的三池崇史。
论暴力,美不及昆汀,论变态,三池老贼甩他几条街。
疯狂,却是他人所不能及的。
他的疯狂,表现于故事的构思,爱的曝光,庸才,神秘马戏团,纪子的餐桌,都让人有种模糊了现实与戏剧的感觉。
表现于元素丰富,性,暴力,仪式,偷窥癖,畸形的人设,向死而生的主角,对于热爱,或者说对于爱的执着,不留余地的疯狂,即使是地狱,地狱有什么不好。
也许,这也是园子温的处世之道吧,还有,这老色鬼肯定对少女有执念。
二阶堂富美真的是好看死了!
尤其是含着刀片亲人那段。
整个剧情莫名的戳冷笑点啊!
好好笑啊!
敌对帮主摸萌上死敌家的女儿什么的,一群黑帮拍电影什么的,电影梦想家癫狂的和李小龙吵架什么的,都带着热血和搞笑,好棒啊。
配乐也好棒啊,长谷川博己总有种周星驰的感觉。
蒙太奇的表述手法好棒,大家都活着,电影满场,多美好。
感觉园子温对奔跑的场景蛮喜爱的呀,最后长谷川跑着的样子想起庸才了。
感觉像是在说每一个呕心沥血的导演。
这片子就像榴莲臭豆腐,喜欢的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会很难接受,还好节奏跟我完全契合有种在看真人漫画的感觉,真癫狂。堤叔穿上和服很有魅力~
园子温这个臭傻逼。
不喜欢。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下了这个片。。。
屌丝只有切掉右手才有可能得到女神的青睐吗,很发人深省啊
最后的大乱战很不错,但是总体感觉不够血腥,不够色情,不够变态。搞笑元素恶趣味不够浓。
什么玩意儿
一定是我不够蛇精病
什么几把屌玩意
从一而终的癫狂 。 只要熬过前一个小时就好看了。
没毛病,一点毛病挑不出来
富美酱身材很好啊流口水~~~~
编剧太嗲了好减分啊,要是再短一点会更好看。。受不了二阶堂富美这个小变态。。。
二阶堂富美同志,咱能严肃点吗?
哈哈哈,好看死了,难道是《听说桐岛要退部》里一帮拍丧尸的小孩长大后来拍剑戟片、动作片?最后半小时太癫狂了,开年以来最过瘾的电影,导演终于放下执念放手来玩,以影迷心结向昆汀《杀死比尔》致敬,向李小龙、向剑戟片致敬,一个人在夜里看完全笑疼肚子,因为心中的电影之神电影之梦,必须给五星。
同样是流血 也一定要有这么多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 这才是cult导演的尊严
邪魅狂狷吊炸天
跟着疯起来
我操,这fucking飙血!
5/10。b级片版《魔幻时刻》+《听说桐岛要退部》,铺垫的一个多小时比较无聊,三条支线也融合得略显僵硬,结尾杀疯了但不够爽,特效太五毛了,搞得像神经病开大会,园子温还是适合拍黑深残。
“虽然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好好看啊!”类型片……一群蛇精病233333但是真的很精彩!碉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