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电影时,我以为这是部动作片,但其实更多的描述的是爱情。
初看电影,我不明白电影取名的意义。
看完电影,我开始感慨爱情的伟大,开始佩服编剧的脑洞。
印度电影总有循序渐进的魅力,让人投入其中。
配合歌舞,让人沉醉。
小伙子纳尼爱上了宾度,爱了两年,即使没有回应,他还是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投入着。
即使别人泼冷水,他的乐观心态也没有让他畏怯。
他为没有电的宾度想方设法聚光,宾度拉了窗帘,他说,他怕宾度心疼他会在窗外整夜看着。
宾度把带有祝福的东西给了所有人,没有给他,他说,因为他是最特别的。
他总能在宾度需要的时候出现,有宾度在的地方总能看见他。
但是在苏迪普请宾度吃饭,我才知道宾度也早喜欢上了这个傻傻的小伙。
是啊,有哪个女生能抵抗这样的痴情、这样的真心。
但是就在宾度想要告诉纳尼自己的真心的时候,苏迪普的嫉妒和愤怒冲破了他做人的底线,他残忍杀害了纳尼并伪造成了一桩意外事故。
宾度很伤心,这时候她才知道,爱一个人是多么刻骨铭心,爱的人离去是有多么伤心难过,她后悔曾经的“高冷”。
纳尼死后,他的灵魂附在了新生的苍蝇身上。
他努力展开翅膀学会飞行,他回忆起了他的过去,他前去寻找宾度,去找苏迪普为自己报仇。
复仇之路很难,但在和宾度坦白了自己就是纳尼之后,身为核雕艺术家的宾度还为纳尼制作了小小的武器。
两个人的爱冲破了太多阻碍,可是最后纳尼又一次奋不顾身牺牲自己,保护了宾度,杀死了苏迪普。
是有多强烈的爱,一次次为爱牺牲,一次次的勇敢无畏,即使灵魂转移,也要守护在爱人身边。
是有多浓厚的爱,才能接受爱人是一只苍蝇的事实,想要余生不顾“身份”与对方一起。
这般爱的伟大,总让人热泪盈眶。
如今的爱,太多已不叫爱,短暂,没有永恒性可言。
只是好感,只是物质,只是生活一切的捆绑。
苍蝇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生物,却在这部电影里,让我觉得他有点小小的可爱。
这就是电影的成功吧。
他可以破坏你的原始印象,给你一个不同的视觉与心灵的体验。
爱让人成长,也让人勇敢,惟愿世间真正相爱的人都能幸福的在一起。
想起了之前吴尊和妻子举办的婚礼,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到现在才补办婚礼。
但这种仪式感的东西其实根本不会影响两人的感情。
他们是学生时代彼此的初恋。
吴尊说,这次的婚礼,是对下辈子的承诺,希望下辈子我们还是一家人。
有的人,即使在一起没多久,就好像已经幻想过了一辈子。
有的人,爱的深切,觉得这辈子也没有爱够,希望下辈子还是爱人,生生世世在一起。
呐,所以美好的爱,都会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都会成为永恒!
谁的怜悯?
惊叹来自某种焦虑在进入人们视野,为数不多的印度片观看经历中,《功夫小蝇》再一次证明:印度电影要么烂片,要么神片。
如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只是好莱坞的成功,那么《三傻大闹好莱坞》彻底改观对印度电影的刻板印象:莫名其妙插入大篇幅歌舞;产量巨大,但只能内销。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正是这种对国内市场的专注,使得印度电影蓬勃发展,并得以抗衡好莱坞大片。
而2012年的《功夫小蝇》,则展示了宝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的创作力及生产力。
尽管记忆里,印度电影从未轰炸过我们的影院,我们也从未产生好莱坞式的焦虑,甚至某些人仅仅把宝莱坞当作笑话。
不少人忽视了如下事实:印度观影人次最多,平均每人每周两次走进影院,一个狗血的段子是印度人会卖血去看电影;印度本土电影占国内票房95%,而这个数字在中国是50%左右,甚至2012年跌至48.5%;2012年印度电影海外最高票房(沙鲁克•汗的《爱无止境》)达 7.9亿卢比,远远超过近几年国产电影的海外表现,不知成龙的《十二生肖》能否打破这个怪圈。
单看电影上的数据,很难想象这个国家的GDP仅为中国的1/4。
2012年,印度GDP约1.8万亿美元,人均约1485美元,而这个数据中国是约8.4万亿美元,人均约6400美元。
尽管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增长将逐步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仅7.8%,创13年之低,但印度仅4.1%,与辛格总理在独立65周年庆典上所宣称的6.5%相距甚远。
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公共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等究竟有多糟;而最近频发的强奸事件,则折射出这个国家的种族问题、宗教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是,印度人不用手纸,而用水龙头代替。
这也戏剧性地出现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犹记得少年的贾马尔掉入粪坑,蓬头垢面挤进人群,获得签名。
而更让震惊的是,被视为母亲河的恒河时而泛有浮尸,而人们却熟视无睹,依旧淘米洗菜、玩水戏耍。
正是这种不了解,一种极端的外来视角,造成我们某种惊呼,对偶尔闯入视野印度电影的惊叹与焦虑。
作为史上最好成绩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票房达38.5亿卢比,更为可贵的是它的超强口碑:让挑剔的观众哑言无语,只剩拍手称赞。
而《功夫小蝇》也不例外,尽管它无法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相提并论,但它让我们再次追问:什么时候,我们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习惯了好莱坞的狂轰滥炸,直接说那没有任何参考、借鉴意义,因为那是领先好几个时代的工业生产水平,而不仅仅是我们缺什么。
但是,我们无法忍受来自印度电影的挑战,习惯了和美国对比,早已不把印度当作对手。
因此,当遇上《功夫小蝇》,我们会相当惊讶,惊讶的原因不在于它多好,而在于它产自还不如我们的印度。
在《功夫小蝇》中,可以看到一套成熟的电影工业生产体系,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该有的商业元素一一俱全。
它不过度卖弄,也不沉浸自我表达,更不试图征服世界、征服评委。
尽管在特效上存在瑕疵,但它的创意、节奏不得不让人信服:原来好看的商业大片,并非就是特效大片。
把一个复仇故事拍得如此欢乐,用大段篇幅去讲苍蝇的视觉世界,这种勇气不是鼠目寸光,就想捞一把的投资人所能拥有的。
尽管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相比,它的受众主要在国内,它也尚未征服世界,但它赢得了每一个观影者的口碑与赞赏。
商业背后的“可笑”怜悯罗素说,人这一生有三种激情:爱情、求知欲与怜悯。
毋庸置疑,罗素说这话时,眼前浮现的并不是所有人。
爱情,在这个怀疑的时代,能否遇到、是否持久成了没有答案的追问;求知欲,面对知识贬值、崇高丧失的流行,大谈求知欲则意味某种迂腐。
那么怜悯呢?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似乎只有怜悯才保留一丝尊严,在这个剧烈分化时代,还能触动心灵深处层层包裹的柔软。
基于自身和对某种美好的渴望,我们时时不忘刻画这种怜悯,并名之为人性。
《功夫小蝇》,这种怜悯也随处可见。
比如片中两处出现的小偷,本是个其貌不扬的酒鬼,但阳差阳错以为获得女神Bindhu的垂爱,从而改过自新,自食其力。
最后他追求Bindhu的镜头,像极开头Nani追求Bindhu,自我幻想中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种渴望,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正是一个社会得以维存的根本,尤其是对一个处处不如意的国家。
面对这种不如意,电影给出了一种宗教式的答案——事事往好处想,努力终有回报。
所以,每个月只能捐15卢比的Nani能追求Bindhu两年,并最后实现逆袭,获得女神的爱;处于最底层的酒鬼与小偷,也能在爱与美的感召下,实现自我救赎,谁知道他不会遇到他生命中的Bindhu呢?
而那些掌握钱权、穷奢极欲的“上流人士”,如果真正犯有大罪(如谋杀),自会受到命运责罚,这种责罚来自某种天意,比如一只苍蝇。
自从法国新浪潮时期提出电影作者论,人们习惯把一部电影当作类似小说、戏剧的作品。
回到这部电影,似乎可以看见背后创作者的关怀,某种出自人性的“怜悯”。
面对城市背后那成片的贫民窟,你或许不会捐钱,也不会特别关注,但很难不触动心中的柔软。
印度的两极分化简直惨不忍睹,这里有世界最富有的人,也有世界性的大都市,同样有世界瞩目的贫民窟。
由于印度开放户籍,实现免费医疗与教育,导致农村人口急剧涌入城市,从而使城市公共资源陷入某种瘫痪与低效。
城市显然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自然有它的拒绝方式:富人用自己手中的钱,强行划出两片区域的篱笆,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在里约,城市标志似乎不再是那巨大耶稣像,而是其庞大的贫民窟。
在那些低矮、拥挤的砖瓦房里,上演着一部部《上帝之城》与《速度与激情5》,有人在那里演绎励志故事,但更多的人被它埋藏。
印度的贫民窟似乎更不如,至少没有里约那种壮观,更没有那种被书写出来的沉重与悲鸣。
甚至,在很多人眼里,那里有惊人的平静与和谐,随处可见嬉笑打闹,在繁杂的城市纷扰中,人终于获得归宿与宁静。
生活归之于宗教,归之于某种习俗与传统。
我想,大概这是这座城市的纽带吧。
《功夫小蝇》并没有直面现实,就算是处于底层的Nani,也没有展现他的窘境,相反在爱的滋润下,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整个电影画面干净,色彩亮丽,Bindhu的家与办公地像极某个童话乐园,环境清幽,里面生活着漂亮的公主。
实际上就这是童话,电影就是一个父亲给孩子讲的故事。
而片中最多的场景,是大反派Sudeep的家,在这里电影着力展示它的奢华,甚至炫耀最新的工业与科技。
作为一部有着巨大投资压力的商业片,展示生活不常见的科技与奢华成了必须,因为电影本来就是一场梦,做梦即意味着某种满足。
所以大谈创作者的怜悯,似乎与这种商业原则格格不入,就算有也早已附属于商业原则。
说到底这是一场圈钱运动,最成功的是让观众很愉快地掏钱。
无疑,《功夫小蝇》做到了这种成功。
尽管它极具讽刺与社会关怀,但这一切都只是它的外表包装,目的也仅在于赢得广大观众的亲睐。
所以,它的怜悯不低沉,不沉重,没有直接的镜头,只有无尽的想象与狂欢。
尽管Sudeep所代表的富人受尽嘲讽,但电影却再次证明他们的成功,名利双收。
在无尽的幽默与爆笑后,背后的怜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它也成了一种商业元素,人们需要它,抚平人内心的激愤与不平。
但必须承认,这种怜悯与关怀尽管廉价,也很不真诚,但依然必要。
如果现实终不会改变,也于事无补,在电影中给人幻想、给人满足,大概也是一件好事吧。
电影中的怜悯,显然不是罗素所强调的。
相比罗素的高高姿态,电影则更具亲民化,但却少了一种最基本的真诚。
正如,我们今天批判公知一样,早已被利益所绑架,尽说些不痛不痒,却有媚惑力的大话。
作为有反思能力的个体,大概都有此种怜悯,但尴尬的是始终无法言说,因为他无法代言那些让人怜悯的对象。
而当怜悯附属于利益,也就丧失了罗素所说的那种力量。
但我始终坚信,同样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良心并没有出卖给利益。
正如新闻人陈涛所言,一个典型的南方周末人是这样的:出生在农村或者中小城镇,有一个谈不上幸福的童年,曾经做过文学青年,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接受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样的人,有一点骄傲、有一点清高、有一点排斥庸俗、有一点显得有理想的样子;这样的人,有的社会责任,他无法忘记,虽然自己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但是小时候和他一起玩尿泥的小伙伴们现在还在社会的底层挣扎着。
我对她一见钟情,到手之后却想甩了她。
您应该去股票市场,菜市场不是您该来的地方。
空白短信就好像空头支票,你可以填上任何数字,想像任何内容。
只有猪才成群地行动呢,狮子都是单独出击!
如果不把你的王国搞垮,我就不是男人!
没有我的允许,就算是空气也不可以进来。
我就知道驱蝇剂根本没什么效果!
这部电影依旧是带有浓重的宝莱坞风格 印度歌舞的确是印度电影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特色吧 有些评论里认为前半部的歌舞是多余我并不赞同 前半部而且还是印度电影一个强大的核心 屌丝逆袭女神 无论女神是多么傲娇多么冷高 只有你努力又向上 一起皆有可能 我相信一众屌丝看到前半部中女神终于对屌丝莞尔一笑的时刻眼泪都要下来了吧!
燃起了心中熊熊的斗志!
然后回家拿着女神的照片继续撸。
片中的男主总体来说也不是很屌丝,人家住双层别墅长得比女神高眼大有神又情深款款足智多谋,也其实是高富帅了,屌丝请醒醒吧!
然后就要赞叹一下店中的特技了!
听说这部电影是3d技术 只可惜在电脑享受不到这炫目的3D特效了 片中特效做得不错 不过貌似有些炫技之疑 不过总体真的是帅得一逼!
特别是男主变成苍蝇后的战争场面 真的是畅快淋漓 结尾的男主之复活真的是....这种悬念的设置......不过总觉得男女主角的爱情被配角化了,重点还是男主的复仇,一个人和一只苍蝇的爱情,这种历程也太艰辛了吧,结尾男主在女主的头盔上刻字宣示自己的回归,我想要是那只苍蝇选择不告诉女主自己的复活,而在一旁默默保护女主,让女主无顾忌地,找到自己真正的触手可及的幸福,那结局可能会更悲情一点,虽然没有原来镜头的磅礴大气,也反倒有一种默默守护的执着之情,我觉得这样对女主会更加幸福吧,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最终也能有相濡以沫的伴侣,不是很好吗?
套用一句五月天的歌词来结尾吧,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完全看不出哪里是喜剧。
一点都不好笑而且很恶心。
让人无语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编剧想象力很强,但是头脑简单,完全胡扯。
一开始电影的节奏非常有问题。
看了半个钟,半只苍蝇没看到。
然后我稍微留意了一下时长,发现居然有2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
好吧,反正是坐车的时候无聊看的,就再等等,不按快进。
苍蝇的前身,是男二号,一个穷屌丝,坚持用各种不花钱的小伎俩想讨好女主欢心。
其实电影里,那天晚上停电,他在天台为女主用电视天线加锡纸反射月光给对面女主家提供光线的idea是不错的(虽然可行性很低,假到不行);但是,他一直在卖弄风骚,无时无刻不在女主视线中挤眉弄眼,那猥琐的胡子下好像没洗干净一样的微笑,他简直就是AV中卑劣男子的设定。
我一直认为,女主根本不可能对他有意思。
但没想到,女主居然有被打动的征兆。
男二号被妒忌他的男三号(坏人)杀了以后,附体进入了男一号——一只不会说话但是有人类思维的苍蝇(那时候他是一只卵)。
然后就配合女主一同计划复仇。
太认真我就输了——是的,我输得一塌糊涂。
其实我还蛮期待,如果一直苍蝇附上了复仇的灵魂,是什么样的故事?
所以这点我就不认真了。
期待值加分20分(如果你认真了,此处直接扣掉一百分)第一,我输给了女主和男二号相爱的理由。
男二号的风骚,以及追女孩的伎俩,让我提不起胃口,此处我输了50分。
第二,女主支持男主的复仇行动,支持得那么彻底,甚至继续和苍蝇相爱。
我输给了他们秀恩爱的各种配合,此处输了20分。
第三,男三号找不到方法打败苍蝇。
你说那是一只很特别的苍蝇——其实男三号在我眼里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设,是个可恨的坏蛋,唯一一点,就是在和苍蝇对决的时候,智商直接被编剧无条件降到负数——我不禁要为他说一句:你坑爹啊编剧!
凭什么连杀虫水都喷不死它?
凭什么我买不起电蚊拍?
凭什么巫师施法后的小小的火堆我不去灭,却一直在敲玻璃喊救命?
凭什么我要用大炮把自己的家炸掉了?
此处我输了50分。
第四,此片的价值观。
杀人偿命无可厚非。
但是在这部片子里,正义的人却把杀人和折磨人的过程当做一种乐趣,电影也把这个点放到最大,杀了人以后洋洋得意的状态,让我很不爽。
此处我输了20分。
以上,放在其他电影可能可以玩的很有意思,比如你让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浪骚,我会觉得爽;你让余文乐跟杨千嬅一吻定情,我觉得合理;你让白头神探的对手是个正经的白痴,我觉得有意思。
但是综合在这部奇形怪状的电影上,真的让我有点不舒服,再输10分。
所以——累计起来,我输了:20-50-20-50-20-10=-130分(满分一百)输得很彻底很彻底。
不喜勿喷。
我不得不承认,以前对阿三的电影有些偏见,觉得他们只会拍一些歌舞片,只有他们喜欢看而已。
可现在我不得不说,阿三很给力。
看完这电影我还在想,给你一只苍蝇,让你拍一部电影你会怎么拍?
你的不佩服影片的创意,看似匪夷所思的剧情,却拍的丝丝入扣,剧情衔接的完全没有生拉硬拽的感觉。
看得出制作班底确花了很多心思。
中国电影看来真该好好反思了,冲向世界你没戏了,难道亚洲你也站不住脚了吗?
中国电影,让我们拿什么底气来说爱你?
人家能用小成本拍出大片的感觉,而我们看看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大制作,拍出大便的感觉。
我们的电影宣传根本就不是在宣传,而是绞尽脑汁如何把观众骗进电影院。
那管观众是不是骂娘走出电影院的。
臭不要脸啊!
第一眼看到这部影片,以为是一部动漫,看着看着,人都快傻了,这脑洞也忒大了,令人咂舌。
对于苍蝇,第一印象是恶心,其次就是恐怖。
迄今,与苍蝇有关的最有名的电影莫过于《变蝇人》,而且还出过1958年版及1986年两个版本,后者的导演更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柯南伯格。
两个版本都改编自同一本小说,两者都充满了惊恐与凄美,都在恶心与虐心之中充满了反思。
那是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反思人体内掩藏的人性与虫性的冲突,以及科学高度发展之后对人类的异化。
但因为这部片充满了B级片的意味,观赏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美好,尤其是在饭后或者晚间,还是不要观看为好。
尽管与《变蝇人》比起来,格局略小,但苍蝇之小,只用来作为爱情的攻击物,满满都是爱,适合各种层次的人,反倒拥有了更大格局。
爱情永远是演不完的大话题,反倒是科学与伦理的追寻才是小众话题。
所以,《变蝇人》充满了恶趣味,《功夫小蝇》拥有的都是爱,适合在任何时候任何时机下看,可以当成喜剧片,也可以当成爱情片。
又一部让人惊诧到掉眼球的印度电影,抛开绚丽的电影特效、完美的背景音乐、美丽的女猪脚等电影元素不说,单电影的创意就如此的非凡,超越所以之前此类型的科幻电影,所有之前电影主角死亡后要么成为鬼魂,如【人鬼情未了】、要么阴魂不散、要么再世为人、等等,而此部电影,重生为蝇。
也许人与蝇的恋情并不好展现给观众,所以导演让这部电影以复仇贯穿全剧,爱情的片段较多出现在电影的开头处,重生之后,影片剧情紧凑,很有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宝莱坞的电影特效一点不比好莱坞差,如之前的【机器人之恋】等等,很多很多。
苍蝇多丑陋恶心,而本片的苍蝇形象并没有美化太多,但从蝇的动作招式耍酷、复仇之念、顽强与机智等表现给观众后,反而巨好看,这是通俗的讲,女生点流行的讲,叫巨有爱,巨萌。
反派的表演也很到位,对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表现出那么复杂的表情动作,就应该称为高超的演技派。
女主角不多说,印度电影全是美女,各种摄影技巧下,美的惊艳,但很清新,像台湾青春系电影所用的女主角。
看很多影众认为既然人与蝇又不可能在一起,小蝇击退追求女主角的男性,会阻碍女主角以后的恋情,根本不会,影片末尾有意让女主与小偷相恋,但诸多网站上都看不到最后几十秒钟,所以只能猜测。
不能相守,那就互祝幸福。
印度电影多是圆满结尾,观众自不必替影片主角担心。
最近看的印度电影挺多,跟一位老者聊印度电影,较早传入中国的【流浪者】、【大篷车】等,都在影院公映,那大约在八十年代左右,之后国家与印度交恶,利用公权对印度电影排斥,导致而后几十年没有影院上映过印度电影,印度那么多优秀电影都没有在中国引起较大反响,直至最近几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奥斯卡奖,2010年的【三傻宝】引起全民热潮,印度电影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所认可,而就印度电影所表达的思想,较之于美国毫不狲色,美国电影可以讲政治,商业,战争,甚至拿这些开玩笑,印度电影也做得到,而且是我们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国已经相对民主很多年了,印度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连起步都没有,甚至愈加倒退。
没有民主,舆论是狭隘的,思想是放不开的,然后创意就变得稀缺了。
所以中国电影变得只会山寨,粗制滥造,而不会创新,没有自己的思想,一味的模仿,宝莱坞也在模仿抄袭好莱坞,但每部电影都有惊喜,不单纯模仿,有他们的思想在里面。
山寨也有创新,山寨也会超越。
很久没看过中国电影了,不是媚外,而是真的没法看,也许还存有期待,但不报任何希望。
2012年,奇幻动作喜剧爱情印度电影《功夫小蝇 | Eega》创意十足,屌丝转世小蝇逆袭高富帅的故事,一上来就唱歌,尽显印度电影风采,你还别说,挺带感还。。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节奏很不错,觉得很有意思也吸引人,特效方面也展示出了比较高的水平,剧情也讨喜,中间的各种包袱节奏感也好,吐槽下刚上来男主的厚颜无耻。。
我的尴尬症都要犯了,不过女主喜欢。。
这个就没办法了,主角光环吧。
比较诡异的就是BGM,拿不准的节奏和情节的BGM也是挺有特点。。
吐槽下剧情如此的神奇女主居然这样容易的接受了,还有不得不提一下女主手工技能已经点满了。。
技术宅拯救苍蝇。。
不不 是拯救爱情。
最后苍蝇的各种装X也是挺厉害。。
然后就是避免不了的歌舞。。
不过是苍蝇的。。
也许有人始终会觉得恶心吧。
其实到最后的最后我已经忘记了,这只是个故事。。
真是套路啊。
-我是苍蝇的分界线推荐指数:★★★★(8/10分),挺有意思的,小伙伴们有时间可以看一看的说。
威武!!! 只是最后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投火那一幕觉得很感人的,没必要让它莫名其妙复活的.如果最后复活化为人形就好了,又成苍蝇复活,还那么凶狠,有点说不过去.有点不喜欢。
最后那小偷可能也会遭毒手吧?苍蝇太霸道了. 苍蝇的确可以做很多事,但也要怪电影里那个倒霉蛋太傻了.这部电影真的看的一点也不累.除了对结尾不满意,其他真的很好了.第一篇影评.
想象力惊人的宝莱坞混搭奇葩。
印度人民欢乐多,用只苍蝇都能整得这么嗨屁。
印度无厘头奇幻搞笑爱情复仇歌舞片。
想象力惊人。
对不起,我还是接受不了阿三电影的歌舞插入!
印度电影再次碉堡了,一直红头苍蝇竟然成为整部电影的猪脚,最后结尾还玩煽情赚眼泪,去除那些拖沓的情节和歌舞,本片是一部不错的娱乐片,挺喜欢电影里那个女主角的,长的漂亮不说还能教化小偷~
一个悲剧片都能拍的这么欢乐,印度片真的好欢乐。
什么玩意啊。。。。这片也有5毛么?????
实在是忍受不了每2分钟一次的MTV
屌丝是可以追上白富美的
中间大战苍蝇那段真是笑尿了。。。但是这电影从2012年看到2013年。。。歌舞神马的,,哎
单纯只是不错的爆米花电影
点子还行,编剧没控制好
我承认,印度阿三玩混搭简直是功力超群
不那么啰嗦会好些
阿三片儿好重口啊..
终于看了一部印度烂片,脑洞开的挺大——但人,苍蝇相爱这种故事接受无能!
想起90年代初的烂片。拙劣的不行!
特效和剧情都还不错
为啥我特同情那个黑帮老大而特讨厌苍蝇……记得后来看猫和老鼠就觉得汤姆特别可怜杰瑞简直是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