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男同性恋相对于异性恋秩序是受害者,但在女性面前则可能是施害者,因而有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身份,典型现象就是同妻;而女同性恋既相对于异性恋秩序是受害者,有相对于男性也是受害者,因而拥有双层的受害者身份(即便存在“同夫”,一般也认为,女同性恋对同夫的伤害远轻于男同性恋对同妻的伤害),在道德上拥有优势。
这算是一种特权吗?
多少算吧,至少在创作的时候算。
在男同电影中,外界在被控诉和审判的同时,男同性恋自己也往往会受到审判,比如《谁先爱上他的》等;而女同电影则没有太多道德上的包袱,可以一往直前——就像绿发女孩把金夏老公推下楼梯一样。
不仅对这种受害者身份的不恰当利用让人感到不耐烦,而且何况这是21世纪了,观众想看到一些超越“末路狂花”式的女性故事的更多的东西。
而电影中多数时候,只看到主人公偷钱、运毒、恶意伤人、反复杀人,并通过受害者身份得到动机的正当性和观众的同情,多少让人感到厌烦。
还有,非常重要的,就像评论中许多人谈到的:电影主线是娜拉出走的女性主义问题,两位女主的关系更多的是girls help girls式的,而非女同性恋。
那么问题来了,这段女同之爱是非要不可吗?
作为一种噱头乃至盾牌而存在的女同爱,算不算对女同性恋的一种消费乃至剥削呢?
p.s.冰冰姐的美在红毯上有10分的话,电影里就只能表现出5分,请冰冰姐多走红毯少演电影吧,粉丝别吹了,是的我说了
冲着范冰冰“复出”之作去看的,结果大失所望。
个人感觉整部电影就像冰冰姐的脸,空洞无物。
能理解导演想反映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提倡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但人设完全没立起来、各种硬伤不断、故事又全面拉胯,导致冰冰姐在片中被虐得越惨,观众越是一脸懵逼,想同情都不知该从哪里同情起啊。
真·脚趾扣地。
随便举个例子,双女主对话一会儿用普通话,一会用韩国话,先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她俩真能听懂对方的话?
不要说观众出戏,你们自己也难入戏吧?
看得出影片想往现实主义方面靠,但两主角活得太漂浮了,犯起罪来就跟玩似的,偷钱、运毒、恶意伤人甚至反复杀人那是说来就来,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你说社会虐她们,我说反过来还差不多。
想往文艺片和LGBT方向靠吧,又遮遮掩掩、隔靴搔痒、要啥没啥,最终落得个四不像。
可惜了我的时间。
《绿夜》其实可以作为一个切入角度,来观察豆瓣作为一个电影评分平台的主观性,情绪化以及不理性。
以我个人的标准来说,它顶多是一部5分的电影(满分10分):同性题材的蹭热度、文艺的外壳、俊美的主角、碎片式的情节拼贴、逻辑缺失的情节推进、学生作业般的视听语言,再加上导演试图涵盖却无法驾驭的社会热点,形成了一种杂乱的表达。
这种“文艺外壳”虽然迎合了一部分观众的期待,却难掩影片在叙事上的不成熟和内在逻辑的脆弱。
正如一些豆瓣用户用“矫揉造作”来形容这部影片——确实,这个词非常贴切。
然而,单就“矫揉造作”这一特征来说,同性题材电影中并不乏类似的平庸之作,尤其在一些欧陆小语种国家作品中,这种风格可谓常见,每年都有四五部类似的“冷门电影节一次性文艺片”上映。
男同题材尤为常见,这些影片通常拥有《绿夜》几乎相同的特征:俊美主角、同性之爱、拼贴的社会议题、学生作业般的视听语言、对大师电影的模仿痕迹。
然而,这些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和《绿夜》大相径庭:基本稳定在6到7分之间,有些甚至在IMDb上刚刚及格的电影,在豆瓣上却摇身一变成为高达8分的“文艺佳作”。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评分现象,暴露了豆瓣用户在评价电影时往往受到非电影内容因素的影响。
可能是《绿夜》因范冰冰的参与而吸引了许多平时不看同性题材电影的观众,他们对影片的“文艺”包装和碎片化表达更难接受,因而打出了低分。
而对于那些充斥小语种、观众普遍不熟悉的“文艺片”,反倒能为电影增添一种“高级感”与“文艺感”,似乎越是听不懂的语言和遥远的文化背景,越符合他们对“文艺电影”的刻板印象。
当一部电影能带来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时,豆瓣观众往往会给予更高的评价,仿佛这种“不理解”就等同于“艺术价值”。
评分:5.5分/10分
正如韩帅说的:一个人如果能走到毁灭感的情境中,那么让她毁灭是一个很好的祝福,和让她重生是一样的。
两个软弱的人,软弱的女人。
斗争是在限制范围内开展的,也就是说,真正的罪人根本也无关痛痒,她只是毁去了自己的镣铐,还要以燃烧自己作为代价。
新生和毁灭同时到来,宏观看,在这场赎罪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救了。
但是她终于知道爱的感觉,那么死,也就是有价值的了。
她喷上绿色的染发剂,然后走进那个绿色的夜晚,第一次成为了加害者。
虽然之前看了简介知道是两个女人互相救赎的故事,但是没想到这么的犯罪片,这么的现实,没有一点粉饰。
可能因为看过了预告,反而觉得相遇的那一幕没有那么暧昧了。
冰冰是真的美啊,全方位的美,经得住大荧幕,文戏需要再好点。
也贡献了非常大尺度的🛏️戏。
所以这个电影分级是几级啊?
剧本是非常可以的,情节节奏相当不错。
亡命鸳鸯那里非常港非常美,如果音乐能再顶上去就更好了。
但是很多场音效做得很不错,有做减法。
结局做的很好,这个感觉是很对的,抬起的双手,背景的警笛这部不能提名字的电影,我非常推荐你们去看,所以我就不剧透了!
非常精彩,情节设置得很妙,没想到居然还是一个犯罪片,没有任何粉饰的犯罪片,残酷且现实。
剧本很扎实,没有让人觉得在糊弄或者拿观众当傻子,看着非常爽。
更何况那位女演员贡献了尺度很大的【】戏,两段,很多情绪戏也有很好的表现。
我很欣赏导演在关键时刻配乐的克制和减法,音效铺得很有效果,但是静之后的动能用音乐再把情绪再顶上去点儿,或许会有更多情绪上的震撼,尤其是亡命天涯的时候,总感觉还缺点什么。
另外就是文戏的部分,希望未来还能看到那位演员的更多进步!
这张脸不上大荧幕真的可惜了!
未来网盘,一定要见!
🌟🌟🌟🌟
1. 故事情节1.1 经过开头五分钟最有张力的预告片安检戏之后,一切走向了ao3式的行文,每一个情节都感觉在铜仁里看过,标题可以是《烟花易冷》《花吃了那女孩》《末路狂花》《朱丽叶配枪》《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双生》等等。
1.2 非常方便主义,虽然也不是完全不合逻辑,但就是发生得有点太顺其自然了——只需要一个契机,我CP们一起行动了!
有些地方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发展成这样了——我们铜仁女的详略得当!
1.3 镜头的描写方式也是ao3/lofter式的,厨子知道我们现在该看哪个位置了。
1.4 回到安检处那里我精神一振,心想不会有科幻循环吧,结果还不是!
虽然这个日常循环(之前那天的if线,如果来的不是她)的想法是挺好的!
1.5 本片中所有刑侦内容都是儿戏,不管是过海关安检、交易接头、清查现场都拍得很儿戏。
当然她们反侦查收拾得也很儿戏就算了(一觉醒来刑侦水平下降一万倍)。
1.6 每一个callback都要暂停几秒,仿佛在强调:ok你看我做callback了哦,快夸我细致,你们不就喜欢这种前后照应吗……2. 冰冰2.1 冰冰有点太知道自己美了,每次都摆出同一个角度的战损表情,感觉全程基本没变过。
2.2 冰冰怎么演啥都一股《苹果》味儿……走不出来了是吧。
不能说演技很差吧,有些微表情和小动作还挺有张力的,只是固定在这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形象,会审美疲劳/觉得没有弧光。
2.3 这个角色的层次感还是太差了,同样是被家暴的异国结婚妇女,唯唯的非传统蛇蝎美人(高级的猎人总以猎物的形式出现/高级的猎物总以猎人的形式出现)角色就好很多。
不知道是选本问题还是冰冰就喜欢这种苦情小女人本子。
3. 女性主义3.1 总结:一个半小时就讲了个Girl Helps Girl。
3.2 唯唯姐一部片能gank两个老公,冰冰姐一个老公得下手两次。
生命力(男权)的顽强令我震撼。
3.3 我完全理解设计她回家之后发现老公还活着然后就跳反了的情节,我理解这是为了解释女性囿于父权大环境的软弱性,但我真的会觉得小脑萎缩。
也不是厨子做什么饭我都能吃下去的。
周映动手得对,但激情误杀感觉挺小脑萎缩的;她们两互扇我真的。。。
3.4 镜像嘛,最后由冰冰姐亲自动手,象征她彻底放弃对于在父权制下忍耐生活的幻想、拯救另一个女孩和自己,最后救援不及、只救出了作为周映象征的小狗,也挺好的。
但是收尾在这,真是一点娜拉出走之外的新东西都没有啊。
3.5 这个易装者的出现就很方便,她们的讨论也挺浅白的,就完全没有互相relate呗。
3.6 所以片子到底有没有解释直女到底为什么会对父权有幻想??
结合插播的爆炸新闻,是因为父爱缺失??
4. 拉子美学4.1 一款拉子美学的堆砌!
厕投稿之集合。
知道你们爱看烟花纹身、彩色头发、电动车载人、亡命天涯、酒店时装秀、吸同一支烟、她喜欢狗、无言分手、绝不回头、我会染你的发色替你活下去,就凑在一篇里呗。
4.2 结合冰冰姐不间断的美貌暴击,很难说这不是一款爱姐文学。
4.3 有一些爱情电影不管有没有暧昧镜头,完全就是porn式的,它的行文逻辑和爱情观就像porn一样夸大其词且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
4.4 虽然努力设计了很多魅拉镜头,但冰冰真的一身正气;感觉冰冰是那种出走半生回来还是会和男的结婚的美姐。
“冰冰是拉拉会爱的姐“ “对,因为拉拉真的很爱直女姐”5. 语言一开头我以为冰冰说中文、周映说韩语是为了表现出像《分手的决心》一样的“翻译”(也包括情感的转达)的不可及性,但我最后怀疑只是冰冰姐不想学那么多句!
谁能想到范冰冰有一天也能西化了,看来为了复出也是煞费苦心。
早在年初,范冰冰出演的同性电影《绿夜》参展柏林电影节时,就掀起过一番讨论。
毕竟从释出的几张剧照来看,还挺文艺挺有电影感的。
上个月电影在韩国上映后,内地观众就在等着网盘见了。
终于等来了熟肉,也等来了某瓣开分,电影评分5.6分,彻底扑街。
真就只有那几张剧照能看了,整个电影槽点太多了。
即便我对文艺片接受度很高,这部电影也让我觉得不知所云。
范冰冰饰演一位润到韩国首尔的机场安检员,为了拿永居,嫁给了一个韩国男人。
有一天她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韩国绿发女孩,她检查出了女孩的鞋子有问题,绿发女孩索性不要鞋子,光脚走了出去。
范冰冰下班回家时,绿发女孩又找了上来,说范冰冰欠她一双鞋,于是跟着范冰冰回家了。
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绿发女孩一直在帮男友走私毒品,这一次在机场她临时改了主意,把这批毒品自己吞下。
范冰冰帮绿发女孩处理毒品,绿发女孩和范冰冰一起杀了一直家暴范冰冰的丈夫。
杀完丈夫也不着急逃跑,两个人还跑去保龄球馆玩,遇上了一个想变成女人的男人。
她们拿走了这个烂醉如泥的男人的钱和房卡,跑到男人的酒店房间里,发生了关系,就是网上流传的两分钟激情片段。
两个人都到这份上了,范冰冰又告别了绿发女孩,继续回到机场上班。
正上班着,被警察找上门了,丈夫的死暴露了。
范冰冰被警察带到现场,却发现作案现场被清理了,丈夫的死因变成了心脏病发作自己从楼梯摔死的。
范冰冰洗脱嫌疑了,回到家发现了绿发女孩的染发膏,给自己也染了几撮绿发,然后顺着染发膏上贴的标签找到了绿发女孩前男友的理发店。
在理发店看到了她给绿发女孩的白鞋,认为是前男友杀了绿发女孩,于是把前男友杀了。
这剧情到底是谁想的,哪跟哪都不挨着。
就像片段式电影,或者MV拼接,这块需要床戏,这块需要杀夫,这块需要骑摩托车兜风。
一段一段地拍,最后剪辑在一起,却连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导演在采访中说这个故事的时间周期是两个日夜,两个陌生女孩要在两个日夜中完成这么多大事,是不可信的。
尤其是情感的推进明显不够,两个直女,咋就突然转了性向,爱上了对方,对女同的描述也太浅薄了。
从机场初见的时候,绿发女孩就演得像个流氓,演了一出乘客调戏安检员,还是在正当工作场合,真的很冒昧,女同也少有这么油腻的。
女同也是正常人,正常人之间产生感情也需要过程,不是关在一间房里就得上个床,不是上了床就代表情感升温。
人物关系没立住,两个人本来就是弱关系,要走到一起,需要有强有力的理由。
当人物关系没有立起来时,她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浮在半空的。
少有人把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带回家,还帮对方贩毒,帮对方杀夫。
导演说她想拍的是女性的处境和挣扎,女性的互助和救赎,但电影里完全看不出来。
整个电影最终呈现的就是一个大杂烩。
娄烨的摄影风格,《阿黛尔的生活》中的头发颜色,《分手的决心》中的韩国杀夫,《末路狂花》中的公路片设定,《末路狂花》的结局。
但这些来源都是好的,电影却只借到了一个粗糙的壳子,内里还差十万八千里。
范冰冰5年没演戏了,最后拿出这样一个作品怕是难以翻身。
寡言的电影,关于语言的苍白,城市的孤寂,和人与人之间连结的缥缈。
开头的时候,当我以为范冰冰全片都要说韩语时,她突然来了一句:“我操,傻逼”。
我把它评为本片最佳台词。
范冰冰在全片都非常漂亮,看着很冷,很凄惨,很痛苦,不知道是韩语太难学了,还是没戏演的日子太难过了,但她凄苦的表演正是本片需要的。
头尾用空灵的音乐搭配着城市风光掠影,非常有意境,本片与《亡命驾驶》非常相似,都是关于意境、氛围的电影,情节不重要,人物不那么重要。
当然,范冰冰真空穿着睡衣的样子非常诱人,是的,这是男性凝视,因为我是一个男性。
在蓝色灯光的保龄球馆里,语言突然消失,两个人开始打手语。
让人想到安东尼奥尼的《放大》结尾看不见的网球,如出一辙。
这是一部伪女权电影,因为其实它跟女权没什么关系。
丈夫打妻子,妻子杀丈夫,儿戏。
范冰冰还可怜丈夫,还想救他,结果丈夫还是被女配弄死了。
因此,这部电影和女权、厌男、复仇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这部电影是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生活。
它更像一部虚无主义的电影,不知所云,云里雾里。
尤其是女配说她想当一只狗,结果结尾她死了,而范冰冰发现了一只狗。
这你妈叫什么玩意儿,转世?
来生?
incarnation?
唉,真是无语。
有意思的是范冰冰说小女孩吃着警察叔叔的口香糖,很开心,但回到家就不甜了。
而范冰冰后来自己嚼着警察叔叔给的口香糖,嚼了一条,这么渴望甜蜜吗?
嚼着嚼着卡嗓子眼了,哎呦,真是难受。
这段想说明什么?
再一次,不知所云。
警察帮她洗脱了嫌疑?
结尾女配到底怎么了?
这些我都没看懂,都不清楚,也不想弄清楚了。
唉,我说过了,这是一部关于意境的电影。
可惜,这样显得有些空洞了。
6.3/10演员CP很好嗑害我在破站浏览半小时当然回到电影我的建议是小狗姐不许再碰侄女了听到没有(x至于电影本身实在就是“我知道您大概想拍个什么但您确实没拍到位”——成片的观感实在是有点意料之外的跳跃和粗糙.... 为什么不能比92分钟再长一些呢(当然,我并不是在数落本片多得吓人叫人怀疑精神状态的跳切;虽然冰冰姐狂吃口香糖的样子确实让我想到了过期凤梨罐头并且按下暂停键笑了整整一分钟*小狗姐和冰冰姐都很美哈电影似乎想讲很多事和很多感情。
有很多点值得细细琢磨的展开,可惜全片有如被赶上命运磨盘般的节奏并不允许观众这么做(也可能单纯是我没有看懂)于是只好这么连蒙带猜角色身世背景我努力跟上人物做出每个反应的动机然而发现自己只能一直为什么为什么问来问去我问谁呢我请问。
开头宗教中间男同的元素插入很迷()——所以天呐。
请不要因为我一直笑出声谴责我....!
这实在是太唐突了。
米啊内。
亲加米啊内。
><*但是冰冰姐和小狗姐尊度很米*但是小狗萌萌awwwwwww哦还有就是顺带一提在全片观感加持下之前民间热议的床戏部分也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我天呐你到底爱谁呢。
豆瓣评分同温层抽象女同我更推荐《银色薄雾》。
开车追求终极自由还是去看《末路狂花》。
音乐不错。
主观评分:6 分海报&基础信息
剧情概述讲述了在韩国嫁人移民的女主冰冰,阴差阳错的被一个搞毒品的精神小妹引导干掉了韩国老公,然后帮助精神小妹又干掉了他男朋友,自我感觉精神得到了救赎,带着小狗疾驰在夜色下。
评价感受没有主线的一部片子,或者主线就是“女人想杀老公的理由太多了”剧情稀碎,奔着禁片看但确实也没啥值得禁的内容,故事讲的也是模模糊糊的。
印象深刻保龄球的打火机和易燃喷雾出现两次,一次自我保护,一次行凶
莫名其妙就捡到一个房卡然后嗨了一晚上还看新闻看的津津有味
这里是一个小的高潮,感受到了导演的仇男心态很严重啊,精神小妹手起刀落女主老公就挂了
满足了冰冰想演戏和观众想看冰冰搞姬的双重愿望,但也仅此而已,剧情和台词都太尬了。而且范爷是真的不像姬,李周映每一帧画面都在勾引,但范爷从头到尾一副这是在干啥的表情,所以前面放着妹子不要最后却带只狗勇闯天涯。
在望京拍也行,
素颜的范冰冰和火辣的李周映的les版《末路狂花》之夜。如果说用涂了绿色甲油的脚抚摸对方的脚还算有一点新意,那么杀父的段落既老套又没啥说服力。宗教(关于「原谅」)的部分很适合韩国社会的背景。
更像是直男导演为了噱头拿出几十年前淘汰的剧本应付了事,情感故事空洞生硬,情欲戏拍的畏畏缩缩,不说对标LGBT经典影片,连日剧《直美与加奈子》都不如。
锁演真女同的冲击T^T 而且比想象中还是好不少,两人从开头chemistry也还蛮不错(剧情发展到最后是有些莫名其妙~但居然才5分多就离谱
不谈剧情、不谈演技,只看颜值,范冰冰的确漂亮,尤其是在SGIFF见过她本人之后。
11.1cgv/听不懂韩文..全片理解靠中文(btw冰冰台词真的好牛呀跟现在一些影视作品比真的高下立判)
今年两部华语姬片(另一部是《小白船》)都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韩语文化圈,都描绘了(家庭)暴力,都在书写弑「夫」,实在是有些巧合。如浪般漂浮摇曳的摄影机,却在最后宣泄的关头脱离对人物的跟随,表示出导演前所未有的掌控意识(一个正对着火焰的主观镜头),大概是最大的败笔所在。在全片没瞥见什么情愫的前提下,不得不说很是失望。
剧情单薄的还不如金锁脸上的粉厚
如果现在这些国产片都能动不动七分八分,就没理由不给绿夜四五星。范冰冰其实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如果不演倾国倾城大美人——她已经在现实中演了很多了——那就只能演社会边缘人物,在这张浓艳的面孔下,一切奇迹都有可能发生。其实跟女同没太大关系,只是借用了女同的元素,绿头发的女二有点象征化,反复问范冰冰你到底在怕什么?无疑是片中对男权社会的一句最强控诉。
柏林电影节第十五场。我好喜欢,一些夜晚的狂奔、与命运的对视,谁能不爱可爱修狗勾呢!最后鞋子那个镜头我心都碎了,谁懂🚬 bb演技确实不如修狗
范冰冰绝对是有导演调教就可以大放异彩的演员之一,作为演员的生命力让她在每一个认真对待的角色上镀了一层神彩,美丽不是女人的原罪,她绝对是21世界最被世人妖魔化的顶级巨星之一,看过她的文艺作品你绝对感受得到她长枪短炮千面形象下,最宝贵的好演员的初心。
冰冰很清楚自己非常适合这种有破碎感的角色,黑发淡妆凌乱的刘海,这个造型就像从《苹果》片场出来的一样,故事也像为她量身打造。故事几处悬疑感把握的挺好的!
说韩语但是居然是香港拍的 之前的355词条都没了怎么这次又可以了 真的挺久没看她演戏 这次的突破也太大了... 把我惊到了 有些地方因为没翻译的原因没太懂 貌似最后的手语是说他们把她杀了让她拿钱闭嘴 然后她看到鞋子暴起复仇 不过前面那个警察是帮她收拾家里了吗 是因为也是跟黑帮一伙的? 害不管了
两星半,有句讲句,刻意了,实在刻意了。
个人感觉性更像是一种创伤后的抚慰和依赖,而不是出于爱和冲动。也许深陷泥沼的人都想有个人来告诉自己别害怕,这个人也许是叛逆地游戏人间(连头发都与众不同),能让人看到一些打破了世俗的可能性。但这个故事没讲好,不上不下。本来觉得不好看,但比起相似剧情的水原希子演的《彼女》,算是还行了。【26022023 Berlinale
中国女演员在韩国杀韩国老公系列作品又增添新成员🤷
不懂为什么国内各个省都有来打一星二星的,难道大家的平均消费水平已经到了可以随随便便花往返一万多机票去德国看一部berlinale panorama的影片吗?而且品味现在也都如此之高。
這麼稀碎和沒有動機的故事真讓人無言以對,辛苦冰冰了。
女性拍女性就要拍她的弱点啊,我想起了一个软趴趴的自己,因为男性受伤,回头发现给自己勇气和爱的都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