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渐逝的年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导演:马蒂·格肖内克
主演:安吉拉·温科勒,布鲁诺·冈茨,亚历山大·费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皮特·布科夫斯基,叶夫根尼娅·冬妮娜,娜塔莉亚·别利茨基,施特凡·格罗斯曼,索斯藤·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在1989年初秋的柏林,威廉·鲍威列特的家人正在为他庆祝90岁生日。威廉曾是一名抵抗战士,去过国外的他坚信斯大林主义。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然山雨欲来,他的妻子夏洛特仍在操持着生日聚会,维护家中的宁静。然而威廉的小孙子萨沙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没人能想到萨沙竟然在几天前逃到了西柏林。影片通过萨沙的父亲——历史学家科..详细 >
四代人的态度,正是日渐落去的东德和苏维埃政权的写实
某种程度上说,这场宴会、这个家庭和那个国家是同构的
我就说以前看过,节奏太慢了
有点像春风吹过布拉格。
海报、演员真难看。剧情也不吸引我。
对于这种反应特定某个历史阶段的片子,没有足够的戏剧冲突我真的很难看下去。。
一脸东欧社义国家的苦逼样,阶级沉重感夸大,百姓在任何国度里都会有人编织新明天的梦,所表达的仅供参考吧
从坚家庭视角看政治的剧一般都容易拍的无聊,尤其是这种毫无看点拍什么就想表达什么的。
3.5 下雪的秋天之后是仍落雪的冬天
是喜欢的题材,但是太晦涩了,倍速也看不下去。两分打给头尾两处宏大的苏式配乐
四世同堂的生日宴,不同身份的祝寿来宾构成末日东德里的社会群像,弥漫着对风雨欲来的历史变动可察觉又不能把握走向的迷茫,共产主义老战士诉说的旧日荣光如挽歌一曲/叛走的孙子轰塌的餐桌渗水的墙壁,走失的苏联老母亲/“我可以过去吗”黑幕转场至白雪皑皑/最有激情的人最先离开了,而幸是魂归故里
太晦涩……画面是美的,冷酷的美。
隐喻但稍显晦涩。
东德瓦解前那即将消失的余辉。那是光芒渐逝的年代。土豆藤在田里焚烧,白天变短,夜晚变凉。
信仰斯大林主义的昔日抵抗战士于东德末年庆祝九十大寿,不料孙子却在四代同聚前夕逃离了国家。以多层次的家庭及其宴会隐喻整个国家,借室内剧的方式通过较封闭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东德体制的垂死氛围。尽管角色不乏冲突,仍着重以相互的人性与狭隘政治构成对比,反映社会矛盾性和建国一代理想主义的失败。
DDR信仰渐逝下的代际冲突是一个历史记录很好的视角啊
九十岁的生日宴拍出了葬礼的感觉,那种大厦将倾的无力感深深地缠绕着你。就像片中自助餐桌的隐喻,失去了萨沙桌子终究还是倒塌了,哪怕它被临时地支撑起来。失去了下一代,我们能有何为呢?这恐怕是超越了影片的政治含义而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当代德国电影原来是这样吗,一方面终于能够站在历史阴影外回顾,又同时轻易落在轻松和简单的视觉和叙述里。Bruno的表演展现出对角色极度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但电影本身只有大概念而没有生动的细节。
以小见大的意图感受到了,但是呈现方式隐晦,很多部分对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观众太过不友好。
改编自作家欧根·鲁格同名小说,在有限时长内对原著中陷入时代变迁的四代人的故事做了节选,但重点依旧是那个转折年代。影片色调清寂中带着脆弱的浓烈,构图考究,剧情台词寓意丰富,片中老演员表演出色,甘茨爷爷演技依旧,以肢体和神情交代了太多内涵,片尾人们埋葬的是那个曾经的战士,寓意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