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在网上追过,记忆里全都是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这俩角色的颜值和演员选的太经典了,戏份也特别的精彩,特别是赵飞燕当年真是惊艳到不行,一提到这部剧,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俩角色,以至于前面上一代的故事差不多都忘光了,并且赵飞燕、赵合德两个角色在剧中还不是正面人物,但是看的就是很喜欢完全不讨厌,可能这就是美女的魅力吧,而且跟历史上也很吻合,还记得里面设定赵飞燕是比较漂亮,多才多艺会跳舞,但是性格头脑就比较傻乎乎的,而赵合德非常妩媚性感比较有风情调皮的那种,虽然外貌没有姐姐漂亮,不过头脑很拎得清,还记得她有句台词说,赵飞燕是对皇帝有十分的真心,但可能表现出来只有几分,他对皇帝有三分的真心可能表现出来的就有十分。
当时这句话真是印象太深了,我觉得这就是心机和技巧吧,就是很能装,很能演,很能表里不一。
看了这部剧才了解到历史上王政君这个人物,确实是够神奇的,好像是一生经历了七个还是八个皇帝,特别的长寿、铁打,而且自身条件也不怎么样,不受宠,但是却运气很好,福气也很好,最后生下太子当了太后之类的,也是挺神奇的一个人物,所以这部剧主角是王政君,赵氏姐妹后面很晚才出场,而且戏份也很少,但是就是特别的经典和惊艳
逛街的时候,在路边随意看了下碟,突然想起最近热播的影片《母仪天下》,于是买了一套,回寝室就乖乖地看完,良久,挺感慨。
有时候,越看这些勾心斗角的宫庭片,越会怀疑历史是否究竟如此。
总觉得过去的岁月,真得苦了一代又一代女人,不管是那些得势的女人还是悲剧色彩的女人。
总是一样的情节,几个好姐妹同时进宫,天真纯洁地宣誓互帮互助,到最后总是因为嫉妒与利益互相残害。
那个心狠手辣的美丽又阴险的女人会在鲜血中得到她初步的权势与宠爱,而命运也只会偶尔塑造一些奇迹,让那种坚毅又有魄力的女人如王政君辛苦地留下来与之争斗。
女人的地位在于她是否得到皇帝的宠爱。
尽管政君先于傅瑶得到子嗣,但从感情生活来看,政君的确是输的一方。
能占进皇帝的寝宫,在他耳边唠叨个不休,就算是栽赃陷害,扇风点火,这也足见这个女人制服男人的能耐。
我想,即使是政君贵为皇后,也依然心里悲凉,她并不能有傅瑶之女人味陪伴皇帝。
作为人妻,这是一种悲哀。
当上了妃子,为了巩固地位,都把肚子当作竞争的最有用的工具。
受宠的几个女人一番明争暗斗,不管什么阶段,只要是太子未受诏于皇帝,皆有机会。
像傅瑶这样野心勃勃的女人,我真怀疑历史上到底有几个,一代不保,再造二代。
女人熬到那个年纪,岁月经历那么长,她的一生难道不都是仇恨与权力在支配?
不累吗?
但可能真得是少数女人做得到吧,因为这种争斗只存在于受宠的、拥有绝佳权势又聪明、有着无比狠毒的野心的女人之中。
真是伴君如伴虎,也许该提防得不只是皇帝的喜怒于无形,而是后宫的争斗与不成文的规则。
成帝在太子时,喜欢一个小奴婢,有意与之亲近。
奴婢也深爱皇帝,期待能得到宠幸,当然这里不排除她的私欲,想飞上枝头做凤凰。
正如傅太后所言,古往今来,那么多美人妃子都出身低微。
言下之意,没有什么不可想,进入掖庭的女人心里都藏着受宠的愿望,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机会。
这般怂勇,自然是生米煮成熟饭。
于是后果也就变成了苦果。
有时候,命运就真得很难说得清。
我总怀疑,即使如武则天那般聪颖的女人,受宠也是缘于一种命中注定的好运。
太子能爱,但却不能守候爱情,更别谈保护一个女人。
那个奴婢自然只能是小小的悲剧的插曲。
带着还在肚里的孩子不明地死去,应该是受过宠爱的女人很平常的一种结局。
有后台总是幸运的,至少有一些引进的机会,有的也还能从此戴上桂冠。
但历史总好像不买这种帐。
母子的隔阂,宫庭的禁制,总让皇帝的自由随不了心愿,他只能心里叛逆,而似乎他的愤怒与反抗更容易出在女人身上。
后宫是他的,女人是他的,只有他,才可以决定那些女人的一生。
碰或不碰,留不留后代,宠爱不宠爱……许娥是可怜的。
那也许并不是她的过错,家族的期待,皇后的教托,尽管她也有着当太子妃的野心,但我觉得,她至少看起来有着做未来皇后的水准。
她的素养,她的才情性格,都应该被太子喜爱才是。
偏偏在他失去心爱情人,在他得知母后刻意安排,一切的甜美与吸引都化为乌有,剩的只有冷漠与怨恨。
婚姻他没法拒绝,但至少可以拒绝床梯之欢。
而许娥,也就只涂有皇后的虚名,到最后,心痛到难当,终筑成一大错,错,错,错,终更长更长地被无情的岁月埋没。
也许那冷宫里,真不缺那些昔日地位显赫的嫔妃。
设想下,那美丽容颜一日又一日憔悴,女人却还总倚望有人会通传,再回宫的情景……命运,真由不得她们!
赵氏姐妹,天生丽质,艳绝三千,自然深受成帝的宠爱。
但即使是姐妹两人,从前生死相伴,一旦在宫庭之中,在床梯之间,纷争又不可避免。
姐姐有体香的秘诀,有婀娜的舞姿,妹妹合德却更心思慎密,更有城府。
如何得到皇帝的心和人,这也许是历来后宫女人研究的重心吧。
我总很好奇皇帝对一个女人的衷诚。
后宫独宠的女人究竟要具备什么条件,一如赵合德,又如杨玉环,都是传奇……为了得到皇帝的人,还是为了得到权势,我终不太懂赵合德的真正想法。
也许女人斗到那份上,真把争斗当成了一种乐趣,或者生存的目标。
没有人再抗衡的时候,也得找人下手,哪怕是姐妹。
可怜的是,飞燕的孤独。
论漂亮才情,她比妹妹赵合德强,但她的聪明城府和手段都远不及妹妹。
被妹妹亲手拿走的快乐,皇帝的冷落,还外加偷情的揭发,一切的一切都成了空,她又一次悲剧地成了许皇后的影子,只不过仍留了一副空空的躯壳,还住在那辉煌的行宫……赵合德,也许坦率点讲,成了后宫很多女人的奇迹。
皇帝死于她的裙下,这种尊荣也成就了她的魅力。
又有谁可以让皇帝如此了?
就算到头来一场空,她终究成了那后宫的幸运儿。
如果不用权势来计算,只按皇帝的人和心来评价,她是真正的胜利者。
然而回望之,她何尝不是一个失败的女人。
爱得那么深,占有得那么绝对,却没有子嗣,却得亲手陷害姐姐,失去最相依为命的人。
她的歹毒,也缘自她的恐惧与不甘心。
正如姐姐所言,太过享受现在的宠爱,从未考虑过将来。
当成帝倒下时,她的依靠在哪里?
合德有的永远只是短视,她并不是一个足够聪明的女人,也绝对肩负不了一个野心政治家的责任,其实她要的似乎还真只是成帝这个男人,如此而已。
男人倒下了,这个女人的一生也就该结束了,受尽了别人的指责,背上那么多罪名,除了自杀,真也没有其它出路……女人,那过去的历史,究竟有多少苦累?
在那看似平静的后宫里,天天上演多少厮杀?
哎,道不尽,只剩感叹……
1. 然而突如其来巨大的幸运也往往预示着无边的沉重。
2. 凶煞之人,要疏之导之。
3. 我能把阿娥送到骜儿身边,却不能把她塞进骜儿心里。
4. 我宁愿做她的棋子而不是你的。
5. 你以为掩耳盗铃事情就会过去么,那些对你江山虎视眈眈的人会放过任何一个攻击你的机会么?
6. 一半是能接近你的喜悦,另一半是被你抛弃的悲伤。
7. 暗通款曲。
8. 能力不足可以培养,才疏学浅可以学习,头脑不那么灵光可以派鲜明的大臣辅佐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不过是中规中矩的剧。
看得出来,编剧在历史方面下了功夫,人物性格大致符合历史形象;编剧也是有野心塑造血肉饱满的人物。
编剧不太会写感情戏,无论是萧育与王政君、太子与银欢,暗生情愫的戏都没有暗流涌动、暗生情愫的感觉。
王政君与傅瑶一生之敌相爱相杀的感觉也没出来,让人感觉,王一味善良隐忍,傅一味作恶,人物感情缺少层次感。
其实,王政君此人,无论是经历还是性格,作为主角都缺乏张力,所以此剧中飞燕合德的讨论度大于主角。
宫斗情节比较简单,没有特别高深复杂的阴谋,也没用一波三折的宫斗情节。
演员演技、BGM还是好的。
“母仪天下”?
不如改叫“慈母多败儿”更贴切 - -!
从始至终没能领会王皇后是怎么‘母仪天下’的,基本上就是静观其变,什么都不做,看的我都来气!
坐视不管就等于‘母仪天下’了哇 = =!!!剧情上的王皇后母仪天下,而史书上是以‘外戚专权’‘王氏家族’等字眼来记载这段历史的。
虽然故事跟历史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我是真没看懂这位‘王皇后’怎么母仪‘天下’的,也就一个萧郁打一开始就看上他了,才愿意为她卖命的,除此之外,她身边没有一个能用的上的人呀。。。
感觉女主是被一步步推到那个位置上,女主刚开始是单纯的,单纯的相信别人,后来就变了,成长了。
西汉宣帝时期,王夫人和淳于夫人都是后宫女医,后二人被利用,最终一个自尽一个被问斩。
淳于夫人之女淳于瑶(桑叶红 饰)亲眼看着母亲和姐姐惨死,由此对王夫人的女儿王政君(袁立 饰)就此埋下了仇恨种子。
十五年后,当年的两个小女孩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王政君和改名为傅瑶的淳于瑶都被选为家人子,同期的家人子还有冯媛(孙茜 饰)、王昭君(白庆林 饰)、李元儿(石小群 饰)。
一次偶然的机会,五人邂逅了一位老妪,她预言说在这五个女孩中将会诞生一位皇后。
从此,五个女孩心中都埋下了各自的心事……皇后宝座只有一个,谁是幸运儿?
当年埋下的仇恨是否能够化解?
《母仪天下》箫育与傅瑶的赌事完全抄袭韩国情色《丑闻》,真是一个大丑闻。
二人之间的暖昧对话。
以及暖昧关系。
对政君的形容完全抄袭了丑闻。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丑闻的剧情。
《母仪天下》是部老早的电视剧,之前播出时没有看过,只是后来看过其中佟丽娅饰演的赵飞燕的美图,惊为天人。
于是有天跟室友聊到各种美人时,就忍不住提出来。
光说没用,还要有图有证据,所幸的是在线片源网上就有,只是质量不怎么令人满意。
直接调到22集,正是飞燕mm作鼓上舞的部分。
佟丽娅不亏是学舞出身,腰肢轻软,眼波流转,美艳不可方物。
然后就一边聊着天,一边往下看了若干集,把飞燕合德两姐妹主要宫斗戏份的集数也看了个差不多。
当然了,赵氏姐妹出场如此晚,后面的戏份估计也不是正头,说明飞燕姐妹其实不是这部剧的主角,真正的主角还是太后王政君。
这个跟王昭君有一字之差的女人,搜索一下记忆发现居然不算陌生,很小时候看过一本王昭君的传记,出自包括西施昭君武媚高阳等著名美女的一套系列书籍,是那种堂而皇之摆在书店,综合了正史野史、主观色彩、以及还算唯美不露骨的小色/情等内容,文笔优美感情细腻的类型。
那本传纪里面就写道,昭君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时,当时的皇后便叫王政君,有个宫女吐槽说,她也就是运气好,当年太子受了情伤对美色兴趣缺缺,家长又逼婚切切的时候,太子就从花枝招展的几个妹子里,随手拉了打扮素雅的王政君出来应付差事。
而这个王政君也算是奇人,跟她那位同姓的曾曾曾婆婆王美人王皇后一样,天生就是皇后命。
她肚皮极为争气,就侍寝一晚上的机会就怀上了,生了长子封了太子妃,之后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后,熬死老公,扶起了儿子当皇帝,自己当上了太后。
再之后,王政君这个名字则是跟著名的疑似穿越男王莽挂钩。
汉代的官场有个奇葩现象,但凡一个女人当了第一夫人(非特指皇后,也可以是太后,太太太后)之后,就把所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塞满整个朝廷,然后等她去世或者失势,她这一家子就会被新的第一夫人屠杀精光,换成自己家人,然后再继续……有吕家起了个好头,再有霍家发扬光大,汉朝的外戚就像春天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所有的韭菜都相信自己不会被割,可着劲儿地长,或者有那一天也不怕,先享了福再说,管他几年之后断头留血断子绝孙。
而王政君当然也不例外,她混出头之后,一家子姓王的都成了朝廷栋梁。
开始是她的哥哥,后来被她的侄子王莽慢慢接了班,引发了著名的王莽篡政事件,在王莽向她讨要玉玺的时候,她一生气,把玉玺摔在地上。
其余对王政君的印象,就是跟飞燕合德姐妹挂钩了。
飞燕姐妹作为有史以来野史艳史作者的最爱,她们的事迹从史书上的寥寥几个字,发展到了著作等身的程度,衍生了诸多例如息肌丸的典故,更多了众多扑朔迷离的身世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支线。
当然,能确定的历史事实大约有,赵飞燕从舞女变成了皇后,这对于二婚妇女也能当皇后的汉朝来说,自然是小意思。
再次,飞燕合德姐妹有点儿死脑筋,自己生不出来孩子,还不许别人生,只知道堕胎杀婴,不知道去母留子。
还有就是,皇帝是死在了合德的床上,算是牡丹花下死的典范了。
从侧面来看,赵氏姐妹如此张扬跋扈,祸害子嗣,太后王政君在宫里竟然管都不管,救个孩子都做不到,也说明这是个目光短浅胆小怕事爱息事宁人手腕也不怎么够的女人。
信息搜索完毕,对于这部剧选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做主角,略微感到不理解。
王政君是袁立饰演的,以她的演技,来演这么一个窝囊木头女人,更是有点儿浪费。
由于是挑着有飞燕的剧情看,不可避免就看到了王政君的各种窝囊,连儿媳妇都斗不过,还需要当年的老闺蜜帮她出气。
这个突然跳出来的老闺蜜开始只知道叫中山太后,这倒不稀奇,那时候的妃子在守寡后不叫太妃,而是跟了儿子去封地,跟着封地名叫某某太后。
开始我没反应过来,等到两位老闺蜜吐槽起反派扭曲女人叫傅瑶的时候,才突然想起这位中山太后就是冯媛。
冯媛和傅瑶算是历史上拿来证实女人小心眼记仇的典型案例了。
当年两位都是很受宠爱,被封为昭仪,从剧里的设定来看,冯昭仪性格爽朗,傅昭仪性格阴暗,而这样的性格设定也算有点儿根据。
历史上有记载一件事,有一次汉元帝带着妃子们搞娱乐活动的时候,突然有一只熊失控,冯媛是武将世家出身,本身性格也豪爽,就冲过去救驾,汉元帝回过神来,就夸了冯媛鄙视了一下其他花容失色的女人。
等到很多年之后,由于王政君没孙子,只好让傅瑶的孙子当了皇帝,傅瑶一得势就开始清算当年的情敌,首当其冲就是冯媛。
冯媛被污蔑了巫蛊(汉朝的宫斗就是这么没创意o(╯□╰)o),刚刚被调查时本来相信自己可以洗清冤情,却听到调查的宫人说,你当年挡熊时不是很厉害吗,这才幡然醒悟,这话就是几个老姐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事情而是存心翻旧账,她知道躲不过就自杀了。
而电视剧里的傅瑶,一如史书上的阴暗记仇,甚至夸大了好多倍。
剧里把她塑造成了贯穿全剧一号女反派,连赵飞燕姐妹都是她训练安插的小棋子而已。
她和王政君冯媛如何勾心斗角想必充斥了前二十集,略过未看但也想象得到,而跟飞燕合德相关的剧情里,则是她训练二人入宫,下息肌丸让她们无法生子,又要挟让她们除去其他的孩子。
这样,如果皇帝没有孩子,那傅瑶自己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只不过傅瑶事与愿违,她儿子刘康不但跟哥哥感情很好,还喜欢上了飞燕,后来刘康眼睁睁地看着飞燕入宫跟哥哥相亲相爱之后,只留下一个孩子,就生了大病郁郁而亡。
虽说在这么悲伤的情节里找槽点很不厚道,但是刘康死的时候,飞燕听闻旧情人快死了,飞奔出宫去病榻前看他,而兄弟情深的皇帝刘骜也出宫去看异母弟弟,两人就这么在屋里碰见了,然后宫外偶遇的夫妻俩很平淡地打了个招呼,飞燕淡定忧桑地走出门外,留哥俩说贴心话,而贴心话的内容是,“哥哥,你照顾好飞燕好不好”……顿时我深感自己的思维已经被众多宫斗文荼毒限制了,这剧情的发展完全不是被封建思想荼毒的我所能预料的。
当然这之后,皇帝还是对飞燕心存了一丝芥蒂,再加上姐姐飞燕高傲,妹妹合德柔媚,他的心就彻底偏了。
这一段的姐妹争宠,导演的处理非常耐人寻味,从入宫前的姐妹情深,到齐心协力斗倒许皇后,两人开始为了后位心生龃龉,合德把后位让给了飞燕,飞燕觉得被施舍而羞辱,这之后,合德城府颇深以退为进,让皇帝对她更愧疚宠爱。
飞燕则夜夜独守空闺,开始找人慰藉寂寞。
这位情夫叫燕赤凤,有一次在游船上这个燕赤凤作为侍卫救了落水的飞燕,然后皇帝说,“好,你救了皇后,朕允许你以后自由出入皇后宫殿,继续保护皇后……”这是神马思路啊!
英雄救美之后还要继续朝夕相处的节奏?
要我说他这绿帽子纯粹是自己作出来的啊!
飞燕和燕赤霞好上之后,被皇帝无意发现了,然后,他居然忍了没揭穿衣柜里有人,反而跑去合德那里发脾气。
合德果然是情商超高,立刻发现情况不对,问出情况后哭哭啼啼起来,说她跟姐姐相依为命,要是杀了姐姐她也去死。
而皇帝对合德果然是真爱,就这样答应忍了下来。
之后,合德跑去勾引了燕赤霞,还故意让飞燕看见这一幕,好让飞燕死心。
飞燕彻底疯狂了,她觉得妹妹什么都跟她抢,就故意引皇帝看见自己和燕赤凤共浴,皇帝一剑杀死奸夫之后,飞燕笑着说,你杀了我吧我本来就不想活了。
这一幕的画面简直太惊艳了,一池水被血迅速染红,池水上还有花瓣,配合飞燕疯狂又绝望的表情。
当时只恨片源不够清晰啊!
这件事之后,合德才过来服软,她哭着说,姐姐,你为什么爱上了皇帝?
当初我们说好了,我们只有彼此,不能把自己的心交出去,你把心交出去了,自然就输了。
看到这里确定,编剧导演就是在走百合路线,毫无疑问的。
合德的真爱绝对是她姐姐啊,她抢了皇帝抢燕赤霞,就是为了让飞燕知道,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她会永远陪在姐姐身边。
后面的剧情就没太看了,看到一个莫名出现的男人被王政君派去调查傅瑶,这位中年帅大叔去了傅瑶那里之后,作为一个孙子都有了的奶奶级人物,傅瑶居然饱含醋意地说,“不是为了她,你也不肯来见我。
”没看前二十集的我,瞬间闹不了一大堆陈年老醋老狗血,反正王政君作为女主,自然获得了帅大叔的喜爱,而傅瑶作为女配,自然爱的是深爱女主的帅大叔。
瞬间觉得当年的老皇帝也怪可怜的,女主女配争风吃醋,居然不是为了他。
紧接着神展开继续,白天还阴狠毒辣的傅瑶太后,晚上雷雨交加时,突然穿着一身睡衣冲到了帅大叔房间里,开始梨花带雨声泪俱下说当年两人青梅竹马,结果她抛下他选择了进宫云云……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帅大叔是来京城派来出公差的吧,为什么你们俩会住的这么近?
后面就没怎么看了,有空再说吧……其实如果片源画质再好点,还是挺想再看看的。
虽说女主性格不怎么喜欢,但电视剧的整体质量还是非常良心的。
最后,回归最初的观看原因:佟丽娅的飞燕太美了太美了重复一万遍。
完。
很女性的题材,但是剧本不好,本来是突出王郑君,却不够充实。
只有她的气质的冷稳、一些表面的坚定。
若是看女性的自强,不如看《大长今》。
若是看宫廷的争斗,又不如历史的其他剧目。
从5号到6号,看了大概一夜。
第二天,满脑子王郑君的“一本正经”。
我觉得袁立演的非常好了。
仪态,表情都很有个皇后的贤良厚气。
只是,太缺少人物内涵的充实。
怪的是剧本。
---不再评了,这个剧本的王郑君,太单薄了。
都不如傅瑶的角色。
让人信服。
---熏陶了一些女性的仪态的端庄
剧情中的王政君我觉得根本就配不上母仪天下四字!
个人认为她儿子的一些行为跟她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剧中)
佟丽娅!
大长今+大奥+金枝欲孽+大明宫词,编剧越来越好当了。
@2020-11-08 12:21:20
赵飞燕完全戳中我的爱
本来为了看佟丽娅 结果看到一半真心看不下去了 王政君怎么一直忍啊忍啊忍啊 她的一生除了忍让还有什么建树?
剧情感觉有点低配版大明宫词的感觉。鸽子王李旦演的王凤,李隆基演的汉元帝。飞燕姐妹特别美。一辈子圣母的王政君,最后一集最后一分钟黑化。后宫服装辣眼睛,大开领化纤织锦缎配前面开衩露大腿的衣服。皇后都打赤脚穿木屐。场景道具还不错。
补记小时候看过的剧
刚进宫总是心怀憧憬,即使有纷争也是小打小闹,再往上走的时候慢慢就迷失了自己,也看不清身边的人,看宫斗剧的感觉就像初入社会的人,选择和认清自身天赋很重要啊,这是一个由始至终主角都很憋屈的大女主剧,这里面皇帝喜欢騒的,皇后是摆来尊敬的,母亲只知道一味要求,导致儿子和母亲一辈子呕气的……为了几个美人来看的,美丽与智慧与手腕并存的人生真的会开挂8
除了翻来覆去的争宠夺娣,汉元帝、汉成帝似乎也没什么好戏看了,好窝囊的感觉,后宫干政,外戚强大,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我爱班婕妤,人设、演员的演绎我都爱。要是班婕妤的服装造型能再好看点我会更爱她。我恨赵氏姊妹。但飞燕真的好美!合德真的好美!而且合德真的天生媚骨!我是个女的,我都骨头酥了…郭珍霓在这部剧里真的演技炸裂!成帝刘骜,讲真,我觉得好帅!而且这个男演员演技也好好!
袁立让我刮目相看,沉的下去,演的端稳大气。这剧选角、服饰、背景都蛮好的,舍得投钱。剧情方面照着大明宫词来编的,但是没得大明宫词的神韵,编的颇雷。
抛开剧本,女性服饰和发型太丑,白瞎了颜值。当然首先是剧本很差,还有抄袭《大奥》的嫌疑。
对历史的改动过大,西汉晚期的皇权流转根本不是这样的,对那段历史最高潮的部分欲言又止,没有接续王莽的事迹。
进了宫的人竟然可以回家看哥哥,宫廷乐师竟然可以在后宫乱转。这都什么逻辑啊~~~
女人一定要向軟弱訣別,然而這個訣別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当年的良心剧。那时非常流行“有误会不能直接说”,可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已经不喜欢这种“她为什么一直忍忍忍”的设定了。这也是历史前进的一步啊。
嗯女主永远是圣母白莲花
🙂
萧大人玉树临风
我居然没有标记这个剧???太不科学了!女主角真的……好憋屈啊!丈夫不爱,朋友基本没有,儿子也不亲……她传奇的一生真的感觉全靠活的长……剧里的女演员都挺漂亮(ฅ>ω<*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