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的本质就是一个略带日式克苏鲁风的科幻版《海的女儿》,人鱼公主和王子的爱情故事是其核心,跑酷是其附带的视觉流行元素,就我个人而言,各方面均已达标,虽说剧情确实老套,创新点只用来做了皮略微可惜,但是作为一个经典故事的改编,馅保持原味,我认为可以接受,因为这起码强过乱改。
设定细节,以及解释,很多人看来似乎会觉得含糊不清,但我个人认为倒是够了,再多也就谈不上日式克苏鲁了,所以泡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还分红蓝,他们到底来干嘛的,为什么男女主从认识到产生情愫是如此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这些追求逻辑的问题,其实如果你看过寄生兽,虫师,致不灭的你,高达00剧场版等作品,不会问,因为你自然会懂。。。
日式克苏鲁就是这么玩的。。。
当然,日式克苏鲁这个词是我自创的,因为拥有这种正体不明,无法理解的生物,但又非恐怖向的动漫确实比较多,所以我就给他们归一类了,你有更好的叫法按你的来就好。
最后要说的是,这部动画剧情本质是童话,但是融合进去的跑酷这种时髦玩法对应的却是有些热血味的青少年项目,你给一群冲着分泌肾上腺素去的年轻人看这个剧情,确实寡淡了点。。。
在宣传之前,可以说对此抱有过高的期待,汇聚了行业的顶尖实力做出来的东西一文不值,根本无法接受这是一部电影,更多像是浓缩版动漫,剧情上一如既往地日漫风格,末世题材,热血,爱情最后无疾而终,爱不可得。
节奏太快,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人看不下去,就好像把本该十二集的东西给你1小时40分钟强行灌输。
人物设定也平平无奇,无法叫人眼前一亮,像是粗制滥造的圈钱之作,整体画风自然十分舒适且高大上,但也只能是迫于形势才在这点上做出的让步,应该是新海城的压力所致。
简单来说,情节不能算太烂,但没新意,画风很好,但也只能算常规,节奏和人物则是完全崩坏,让人看到不明所以。
好活就是有点烂。
故事概要大致就是讲一群自主隔离的年轻人为了物资和刺激在封禁区玩儿起了跑酷比赛,主角无意间被女主所救(女主其实是泡泡公主),因为两人来自不同的世界、他们接触也引发了‘第二次冲击’。
女主被家族唤走,主角带着小伙伴们穿上从调查兵团买来的立体机动装置去救女主,各种旋转飞跃我闭着眼后、男主救出女主,但由于一些导演角色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因素、女主变回泡泡,两人接吻。
終わり。
灾难般割裂的叙事、小学作文级的剧本。
很难想象是谁给的勇气让他门在2021年(当时)还创作出这种俗套的异界恋模板,创制甚至都懒得掩饰自己抄的是《小美人鱼》的剧本(抄就罢了、也不好好抄),但要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有迪士尼的讲故事能力。
宣发中反复称道的视觉奇观,说穿了就是那些镭射色的CG泡泡,你换个颜色去想就觉得有点像变异肿瘤一样,密集得恶心,看到后面有点《星之彩》的感觉,颇为生理不适。
设定更是弱到经不起推敲,暂不吐槽为什么每次日本原创作品中东京都是那个‘天选之地’,世界观的立意本应凸显那些外界抛弃的少年们的冒险乐园,为了衬托‘世外桃源’给与孤儿们的归属感、为了绝境中Boy meets Girl的纯爱而服务。
但实际上却完全忽视了群体情感链接、不脚踏实地描写群像心理活动。
大量篇幅的存在只为了刻画男主一个人电波、微妙的异界视点。
起先我还期待文戏部分能有《声之形》的品质,我错了,这尴尬中二的文案和镜头、最终呈现出来的根本不是架空幻想、就是纯粹的空虚和矫情。
作为同一个重量级的原创作品、比起前几年的《海兽之子》都攀比不及,更别提和《Hello World》、新海诚系列相比了。
第一次相遇人云亦云,有些人说这部剧的剧情、感情、内容空洞,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
可是,为什么不能就静下心,好好地享受一下。
无论响与歌,是友情、少年少女的情愫、还是爱,都已经不重要了。
这部剧打动人的地方,不再仅仅是纯爱与最后的消失。
里面伙伴们之间,相互陪伴,不再畏惧曾经害怕的,跟随响去追逐梦想——歌。
追着光走,去感受泡泡的细腻与温柔。
红色与蓝色的交融,构造的世界,也许并不是那么空洞。
小时候的响,听力异常敏锐,对声音的厌恶也许我们感受不到......但是直到他遇到了歌,他终于能够摘下耳机,不再纠结于过去和声音,便放声与歌起舞。
穿梭于生死之间。
泡泡是脆弱的,一触即破,转瞬即逝。
可它的洁净透明,便是无法触及也无法感受了。
歌为了救响,响为了救歌。
他们相互救赎最终相拥。
谁说这不是一种幸福、一种爱呢?
WIT 新作《泡泡》,又名《东京城的天气之森之我是泡泡公主》、《Guilty 泡泡》、《泡泡 Crown》。
史上最强制作班底,人设靓,画面美,配乐灵,但剧本稍逊,换汤不换药的bmg。
WIT真是好兄弟,《巨人》、《冰海战纪》都割给了MAPPA ,如今MAPPA手握电锯人、巨人最终季、咒术回战、冰海战记、 yuri on ice剧场版,谁才是真正的霸权?
反观WIT赤字严重,可能真要面临资产重组回娘胎的境地了,十周年纪念作《国王排名》显然救不了主,《间谍过家家》也和CW分着吃。
荒木哲郎临危受命,前用《进击的甲铁城》献祭了大河内,这次献祭虚渊玄,都给你造完了,既视感真的太强了,甲铁城,天气之子、萤火之森、罪恶王冠、揉吧揉吧换套皮,都2202年了,换汤不换药的bmg,故事的水平和天气之子半斤八两,但气氛营造上远不及新海诚。
没办法,Netflix给的实在太多了!
我想,即便是看见开头便知道结尾的剧情也能给人带来片刻的感动。
很多人自始至终都在追问:到底在讲什么、背景设定为什么不说清楚、看困了…虽然就剧情而言确实是有些单薄和突兀,但核心确也足够明确。
或许我就是喜欢简单却也真挚的感情,虽然迟钝却足够赤诚的响;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追逐同一目标的勇敢;为了遵从本心而敢于反抗(同自然规律也同家人—在我看来是一种打破世俗枷锁的象征)的歌。
这是我所看到的,感情与感情之间的交织,与一件件小事环环相扣。
泡泡确实是转瞬即逝的,但无数泡泡对于歌的设定来说却也是组成身体的一个个元素。
从泡泡便成人又最终变成泡泡。
每种事物都是由无数元素组成,即便暂时分离,在宇宙的长河里也会再次聚拢,所以我们终会再次相遇。
我想,这是电影想带给我们的,想让我们感受到的,如果静静地看不会觉得枯燥,也会被画面与震撼人心的音乐所吸引。
被世俗的枷锁禁锢着的我们,看到这些超现实世界设定里自由的人,为何还要去为泡泡事件的来历而喋喋不休呢?
我从不会被动漫电影的低分吓到,因为一般圈外人很少能get到它们的好。
在此之前我曾给多部低于7分的动漫电影打过五星。
所以虽然这部片子评分很低,我依然报以期待,在今天六点b站一上线我就准时花了三块钱看。
然而这片子属实把我的脸打肿了。
短评都在说「画面很好,剧情拉垮」(这基本是动漫电影的标配了)然而事实是,抛开剧情,这部片子的制作也是相当垃圾的,堆叠的色彩、低劣的三渲二,人物作画放在tv动画里还算不错,但远远达不到剧场版的水准,很难想象这是网飞投钱wit来做的(近期来看,或许“霸权社”的帽子该摘一摘了)更不要提这粗制滥造的剧情,人设人设烂大街,剧情剧情不走心,情节的推进看不出一丝感情色彩。
我可以这么说:我瞅着浏览器里7篇知网凑出来的论文都比这片子走心。
或许在将来用一套ai做出来的动漫就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从监督,到脚本,再到作画,但凡有一个人有一点诚意,用一点脑子,这片子都不会是这样。
即使是看番从不带脑子的我,也顶不住这么冲的工业化味道。
上一次让我打低分的动漫电影是《你好世界》,然而我给那一部打的是3🌟,因为那一步的缺点是 乱,而这一部的缺点是一无是处。
我一直对人们对大数据做电影的批评嗤之以鼻,因为我从不会纠结于故事情节的逻辑性。
但这部片子属实给我上了一课。
我醒悟了,如果我们不对这样的片子持以最坚定的抵制态度,那么可能在未来,我们所看的一切文艺作品,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漫画、动漫,都将会变成这个样子。
因为这是一条不用动脑子的捷径。
希望以后的从业者们在进行创作时要多一些诚意,多一点自己的想法,多一些新海、森见、三浦这样的人。
网飞也是,我们也都看得到网飞制作的上限有多高,希望吃一堑长一智,回归到「只管投钱,让创作者自由发挥」的模式,而不是惦记着你那大数据不放。
最后吐槽一句,可以理解动漫电影为了追求票房号召力而选用一些演员来配音,但是效果真的一言难尽。。。
这部片子就是失败的典型。
看来二次元在霓虹的影响力还是相当有限🙏
在网飞上看完了,过来写写影评。
想到哪写哪。
现代版《小美人鱼》一上来东京就被包到大泡里了,然后呢一群年轻人在楼之间跑酷,本篇一共就两个大人,一个女博士,一个裁判大叔。
年轻人们踩着泡泡和楼的废墟就开始比赛,比的有模有样,最后咱们的男主自然是对比赛嗤之以鼻,以超强的跑酷能力夺得了第一名。
奖品是物资米面油。
(上海:表示羡慕了)男主有一个毛病:听觉过于敏感,所以一直戴个耳机耍帅。
但他却喜欢听歌,能听到东京塔有歌(对,东京塔是大气泡的中心漩涡)然后他就去听,一下掉水里了,快窒息了这时候咱们的女主 诗 登场了,没错她是一个泡泡,???
这个泡泡唱的歌被男主听到了,于是她爱上了他。
很合理,她变化成了美少女的模样(穿衣服的形态)给男主深情一吻(我猜是通过泡泡给男主吸点氧)将他救上了岸。
之后就是男主女主一起跑酷,相爱,互相救赎的故事了。
没啥剧情,咱就不赘述了。
结局就是女主的姐姐,种族(就是所有的泡泡)让她离开男主和他们离去,男主追寻马上被带走的女主,他们相拥,看着逐渐气泡化的女主,男主流下眼泪........大气泡破裂,东京又开始重建了。
实际这是一个外星人侵略的故事,所有气泡都是宇宙中的一个种族,他们侵略了地球,想用气泡渗透地球,但是当男主小时候在东京塔观光的时候,全球下起了气泡雨,男主听到女主气泡的歌声,引得女主气泡心动,气泡种族非常生气,于是把东京掀翻 ,用大气泡罩住。
女主却一直用气泡形态保护着男主。
气泡让我想起《湮灭》三部曲。
总得来说,剧情经不起推敲,真的如果全球只有东京报废,这些年轻人怎么没事闲的非要在这里跑酷,还专门搞出个比赛。
还有戴面具的一队搞个直播抓住女博士非要和男主队PK,最后赢了他们之后,又啥都没解释也很搞笑。
画面很绚丽,开头Eve的主题曲也很喜欢,但剧情就是毫无新意,很多bug。
男主一开始耍帅很拽,最后见到女主了,就深深的相爱了
柏林电影节看的第二部片 前天晚上跟新认识的朋友在酒吧喝到四五点 中间回去睡了三个小时 早上九点又立马赶了这部电影 主要是冲着导演是进击的巨人的导演来看的 整体上画面很好看 颜色很丰富 导致我都不舍得睡觉 与我看的上一部 洪尚秀的电影形成鲜明对比故事上 虽然是典型的末日题材加少男拯救少女 的故事 但是从男主一开始独自一人 不愿融入共同作战的集体 老是带着耳机🎧 到因为少女的出现 让男主摘下了耳机 逐渐开放内心 放下戒备 融入团体 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一开始男主老是带着耳机 给人有种装逼令人有点厌恶 但后面有解释 是因为男主对声音很敏感 而环境有许多的噪音 或者与那个塔的声音有关 而少女的出现 联系到了塔的声音 尤其是少女的歌声 个人感觉还是很好听的 让男主对噪音逐渐释怀 也融入的作战团体 再结合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戒备 男主一开始带耳机到后面放下耳机的设定 让人感觉是一个人与人逐渐放下戒备 的故事 而不仅是一个少男成长的故事 当然也就不仅是一个 少男拯救少女的故事 所以 在故事层面上 也还可以 当然主要看点依然是画面 另一方面 少男带耳机 摘下耳机的设定 因为常见 因而更容易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相互关联总的来说 进击的巨人的导演 因为作为巨人的粉丝 其能力 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 光从本片来说 距离 成为 新海诚 宫崎骏 之类的 日本动漫电影大师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笔者是在电影上映一年后才抽空看的这部电影,可以称为现代时空TOKYO版的人鱼公主童话。
吸引我看该影片的主要原因在于主题曲BUBBLE,简洁的旋律就让人感到声临其境的空灵感,加之预告中的海天一线的湛蓝场景,我最终还是看完了整部影片。
下文会有剧透,请酌情观看。
影片情节实际很简单。
背景故事中,漩涡贯穿影片始终,“世界充满着毁灭与重生,聚集,爆炸,四散开来,然后再次聚集”,未知因素导致的红色泡泡以东京塔为核心集聚然后忽然爆炸,红色泡泡难以清理,所以日本政府意料之中地放弃了首府,男主阿响就是事故中的幸存者,并且由于讨厌喧哗选择继续在废弃的东京进行东京斗酷(可以理解为团体跑酷),五人一队分工协作,比对方队伍早夺下目标旗帜就获胜。
影片的热血部分就靠斗酷比赛来呈现,不得不提,影片中队员飞檐走壁,向高处弹跳的动作恍惚间让我想起了进击的巨人—立体机动装置,不愧是荒木导演,因此,人物动作细节很到位。
而在赛场中有几处危险地带接近海面下的蚁穴(后面又称“蛛漩”),可以理解为引力巨大的黑洞,吞噬上方一切,实际也是事故的源头,引力最强的地方,附近的海面下有无数泡泡。
因此比赛场景也处处暗示泡泡与黑洞的关系。
主要情节就是男主阿响追寻只有自己能听到的歌声到了东京塔深处,不慎被泡泡困住失去意识,一个小泡泡为男主输送了呼吸的氧气并化作女孩把他送上岸边,随后被男主的前辈老师当成人类带回队伍和男主团队一起生活成长的故事,因为泡泡这一形象的特殊寓意以及刚开场不久泡泡女孩选择读的《人鱼公主》这本书几乎明示了故事的结局,因此情节落于俗套是难免的。
但是仔细观看还是有亮点的,比如借助科技狠活与传统人力斗酷队伍恶意比赛的送葬队队员的形象塑造、男主随着剧情推进一步步回想起事故的原委节奏顺畅,还有恰到好处的配乐,可惜瑕不掩瑜,主要的剧本情节还是难以让观众眼前一亮。
总之,该影片由一流导演和配乐大师合作,动画分镜、情景以及配乐已经可以带给观众很高的视听享受了,笔者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考虑还是很欣赏这部影片的,影片对于二次元爱好者还是值得一看的。
以staff做最大宣传点的后果就是晚节不保吗……色彩和摄影好油腻,泽野弘之还记得独角兽的OST是怎么写出来的吗,二十一世纪的小美人鱼也不该是这样的故事了(听说是挂名就不骂老虚了)。跑酷倒是很精彩,但已经没有任何想得起来的镜头了。
泡沫版人鱼公主的故事,画风精良,色彩鲜艳。
好像我本人花了三十年时间“闯作”出的动画作品,什么意思呢,极不稳定,画面全都是抄的,剧情四不像。
★★☆ 我還是無法接受如今日本動畫柔光濾鏡氾濫成災的現象,說白了就是製作偷懶的手段之一,但是對於《泡泡》來說,沒必要卻還要加就更讓我不理解了,製作細緻程度明明經得起觀眾眼睛的考驗,幾場高潮的跑酷戲,運鏡和調度還足以讓人忍不住小聲說一句“牛逼”,比較可惜的是沒能有主觀視角。小美人魚的故事改編,加上反烏托邦背景、注入中二之魂,卻也沒有給故事帶來多少新鮮感,哪怕有再多的熱血上頭,也需要有經得起推敲的因果邏輯,因何而起,由何而終,都講得不清不楚。前2/3對詩的刻畫太蠢了,莫不是真就把低能當萌點了嗎,還是真一開始就被設計成了傻子,我實在是對一個蠢貨小美人魚接受無能,直到她決定犧牲自己開始才讓這個角色變得正常。
没讲明白故事,为说童话而随意立的人设,如果专注于说一个跑酷故事估计能做的更好
沒來由的起泡,然後破滅,再美麗也都是徒然。而我很討厭小美人魚的故事。
从色彩到人设都土。本身小畑健的画风因为更偏写实在一众二次元里就显得有点地味,这次土在女主身上更是得到集中体现,连土味jk都不会买的改良校服以及仿佛颜料不要钱一样五彩缤纷的配色让女主像十年前的晋江玛丽苏。从零开始的三无人外养成也是退环境老土人设。和《天气之子》一样不敢描写真正的末世,片中的废墟东京更像世外桃源,一帮中二靠跑酷能决定几乎所有事,更加让观众看不出生存的压力。剧情像海王写给安徒生/GC/EVA/新海诚/萤火之森/进巨的情书,完全不像老虚手笔。老虚亲自操刀泡泡应该都是血肉质感,最后克苏鲁苏醒灭世。唯一的看点是立体机动装置,继板野马戏后最伟大的作画发明。男主在女博士夺还站后向队友道谢表示没有你们我自己赢不了。但是说实话能赢靠的是女主,队友这一战主要功能还是拖后腿。
大家都好严格啊,经费爆炸,作画爆炸,光动态镜头可以给三星,我觉得日本的动画人还是不能有心理洁癖,有钱又不干预你创作,不要抱残守缺了,固守日本动画的破规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好打磨故事是真的。
说一句是荒木哲郎几十年动画人生的集大成不为过, 所有的意象我都好爱!
高情商:放空自己的脑细胞,享受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宴!低情商:这个剧情讲了啥?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这剧情可能只能给两星。
表现力有点浅薄
3+画风不错,有些帧可以当壁纸很赞,然后没了。
就冲淳宝和爱丽丝就暴怒五星霸权社nb
环艺爱好者工业城市病得治
二次元的东京也太惨了,东京塔这是第几次倒了……
人鱼公主之我在末世玩跑酷
最近的日本动画电影到底咋了。。。没创意了嘛。。最后都是借鉴/致敬西方童话,这次是海的女儿。。。画面是真的美,跑酷是真的帅。。但是故事是真的。。。烂。。。这么宏大的设定,本来可以好好深度挖掘一下,甚至可以做个长篇,但是弄了半天就是外星生物因为和人类接触生气了后来又爱化解了。。。就很。。。故事厚度不够导致女主的牺牲一点都不感人。。。和男主仿佛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所以这其实就是一部跑酷宣传片吧
好喜欢啊。人有一颗会感到寂寞的心,也有着一颗会去爱的心。
有些土,土的也还行,即便角色关系构建明显缺少篇幅,结局也稍微有些触动,可能是我对悲剧的bmg免疫力弱一些,但也就还行的地步,歌和作画倒是挺不错,还有就是女主这个来历,你真的不是犹格索托斯吗。都说wit原创开局王炸,后面慢慢缩,现在wit好像开局王炸都做不到了的感觉。
坠海就要接吻,失忆少女一定会完美融入新的群体,得到新名字就欣喜若狂,更别提有几幕的定格的质感就像是古早的言情杂志的封面一样廉价,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后天子之子时代"的氛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