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吴镇宇出狱那妖异而莫名其妙的自信的步伐,兄弟之间的真挚又各自计较并伴随误会的故事,警察叔叔的人生训诫,做贼遭遇呛行的霉运,套用经典台词的冷幽默,我仿佛看到了《难兄难弟》2015版。
从演员的表现来说,吴镇宇驾轻就熟,任达华一改高格调,非常接地气的演绎外冷内热,处处碰壁的中年工科男,郑浩南压住了杀气,谭耀文无神的眼睛出卖了落拓的斯文。
几乎不用看剧情,已经可以肯定是一部好片。
没有枪战,没有铁血,没有茶餐厅,香港电影在此突破。
警察徐安良,在坚持本分的同时,坚持做不在本分的事,不太像一个警察。
贼人阿发,坚持做不本分的事,同时坚持本分。
他们的编号都是39633!
他是他的投影,还是,他是他的真实呢?
几人欲做的无本买卖,也是非常荒谬。
首先利用尸体运输黑钱,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所以阿发就振振有词的计划抢劫这些人,说是替天行道,问题在于,抢劫就不是恶行吗;抢劫就惩罚了恶人吗;抢劫所得赔偿了家属吗?
也没有,他们是为了满足自己发财的私语,根本算不上正义。
那么,正义又在哪里呢。
阿发口若悬河,音乐也越来越高亢,兄弟纷纷跳了起来。
然后,灯被老板关了……此间,并没有什么音乐,也没有什么慷慨激昂,有的只剩傻眼。
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哈,哈,哈,看到这里,好想哭一场。
一群人傻傻的站在那里,等老板过来收费,一群人傻傻的站在那里,等雇主过来发放微薄的怜悯,一群人傻傻地站在那里,等社会过来把他们踢出局。
忍不了,所以要改变。
四个人分工合作,弄出出了冲锋车,警服,BB弹手枪,冲到偏僻的案发现场—抓住了2个强奸犯。
蹩脚的职业模仿,混乱的办案程序,假警察居然唬到了真罪犯,更离谱的是以前开玩笑所说的,罪犯举报自己成为了现实:“我们在这里强奸了一位少女,快点派人来抓我们。
”诸如此类的细节,非常的丰富,世间的荒诞,各人的冲突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路见不平之后,干了第一票,搜走了强奸犯的钱包。
4人瞬间从道德的高处,又落回法律的低处。
或许,大家一直都在底层,只是习惯了仰望。
为了保护少女,不怕露陷引来防备,也要报案,是愚蠢的疏忽,还是强大的认定呢?都是又都不是吧,谁也无法权威的评判。
不过上车离去时,那欢畅,通透,发至肺腑的笑声,真的让人羡啊。
世界就是这样,当三人成虎自以为是的时候,总有一个人提醒你现实的残酷。
三人都开始幻身处正途,只有貌似神经病的阿发最清醒。
听从了现实的召唤,四个人瞬间就一人占了一个球道,过来收费的老板,重新和他们称兄道弟,其乐融融。
第二票,遇上了干货,气氛陡然紧张。
但这不是一部严肃作品,于是杜公子躺枪了—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
每每事情刚刚按照人们预计的走向发展时,命运总会来个急转弯,甚至是踩个刹车。
虽然会懊恼,不过也是剧本精彩之处,哪怕有生命危险,也有勇者闯下去。
而当勇者想要或者被迫闯下去的时候,现实又跳出来,提醒他们“我们是为了钱,做大事总要有牺牲”这一次,在生死面前,妄想狂们没有选择现实,没有选择其乐融融。
于是现实离开了,情义成了拖油瓶。
徐安良没有继续追击犯人,因为他要送阿婆回家。
拿起本分,维护生者,甚至放弃了书面的功勋,能说他不是警察吗。
阿发独自逃离,黑老大女人提议黑吃黑,甩掉黑老大,能说他们不是贼吗?
不过,命运之所以为命运,它带偏你的路线之时,还会继续带偏你已经偏离的路线,然后,一切像是转了个圈,还在此间,却不在原点。
漫画一般的机枪,漫画一般的追逐,漫画一般的撞车, 漫画一般的保龄球,漫画一般的结局,漫画一般的黎明。
于是安良得到了警帽,阿东得到了眼镜,阿发得到了大拇指,杜公子得到了眼神,丧宝得到了大家。
社会原来是要求大家本分的。
他们每个人都在守本分,每个人又都不守本分。
履行自己的职业,巩固社会地位是本分吗?
超越职权,坚持前行是本分吗?
不改初衷,本心示人,是本分吗?
高傲狂妄,老实本分,做派斯文,见面即为兄弟。
这四种人,必不容于当今社会,终为僭越,终为颠簸。
套用阿发的 一句话:不像警察的才是警察。
或许,正义不是你的职业,你的身份,甚至你的立场,而仅仅是昏暗街边,前途无光,后有追兵时,拥入孤儿那一秒的温柔。
又或许不是。
其实到后来,我也看不清道理了。
只看见一群异想天开的大儿童,冲撞着一面光怪陆离的屏幕,对着红日不是在高歌,只是在尿尿,幼稚而有型。
你是观众,还是身在其中?
人们评价谢里丹的作品,是带泪的笑。
这部电影更加迷离,人性。
影片结尾之时,眼泪,鼻涕,唾沫都已风干了,是笑出了泪,还是哭着也要笑,早分不清了。
只是知道,无论哪个方向都有人,却是无人在于原点了。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冲锋吧,皮卡丘!
影片开场了还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笔者条件反射的想将影片暂停,抑制不住的产生了一股冲入厨房煮一碗那种只有最简单调味包式泡面吃的冲动。
端着热气腾腾的一大碗泡面,白白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碗里还有鸡蛋和火腿肠,迫不及待的重新回到屏幕前,按下播放键,充满幸福感的就着电影吃着那碗泡面,记忆中这个场景是一生中吃泡面最香的时刻。
这也许就是香港电影的魔力。
80年代,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进入了大陆,到90年代可谓是风靡一时,当时内地开录像厅、租赁录像带想不赚钱都难。
警匪片、枪战片、功夫片、喜剧片,甚至是恐怖片无一不被全家围看、津津乐道,乃至于达到了百看不厌的程度。
许多现今的香港巨星就是在那个时期逐一浮现出来,周润发、成龙、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郑伊健、陈小春、任达华、吴镇宇等举不胜举。
93年春晚,郭达、蔡明、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充分证明了内地观众对香港明星的痴迷热捧程度。
究其原因,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所产生的现象,亦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但归根结底,这实际上还是香港电影的魅力所在,它让内地观众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的确,是有一些香港影片拍的粗制滥造,很不成熟,甚至就像快餐一样的速成品。
在笔者的记忆中,这样的影片也是完全得不到内地观众认可的。
就拿那时租录像带来说,一般客人是可以要求老板现场放片的,如果不好看那是一定要调换的,而那些经典的影片被客人租回家后往往也很难逃脱被翻录的命运。
人,有记忆,就一定会有追忆,追忆过去那些让我们难忘的人或物。
香港电影就是一种文化产物至今仍被60后、70后,乃至80初的朋友们追忆着,期待着经典的重现,期许着情感的重温。
《冲锋车》是出自香港著名编剧刘浩良之手,故事是新颖的,这是时代所赋予的,情节中的很多“梗”即使90后也会拍手叫绝。
同样也是由他导的,在香港拍摄,影片的主演恰恰是笔者提过的在90年代就已经是巨星的吴镇宇、任达华、古巨基、谭耀文和郑浩南,如今他们仍然活跃在影坛,而且其中的镇宇哥、华哥,基仔更为与日俱红。
影片类型属于黑色幽默警匪题材,这是也香港电影的典型类型。
影片开场发生在大多数此类影片必会出现的看守所中,吴镇宇饰演的发哥坐了16年的牢即将刑满释放,与狱警的对手戏中那记忆中熟悉的神韵加上时下令人忍俊的台词,瞬间引人入戏,观影欲爆满而不自知。
发哥出狱后即刻发飙,计划实施一个他整整想了16年的一个“点子”,那就是集结他的生死兄弟任达华、谭耀文、郑浩南三人,改装冲锋车,扮警察抢劫运尸车…整个影片的拍摄手法、表演风格经典的想吃泡面;桥段的构思、台词的创作新颖的妙不可言。
不得不说,香港电影确实又一次创造了奇迹,一个不需要被超越的奇迹。
無啦啦睇到,以為係好早年嘎作品,睇返資料先知係15年嘎(>﹏<)!
港式幽默真係正,劇情有d牽強但無損整體風格,4星還ok啊!
政治背景的影射,小強碌齡公主,van仔偽裝變警車,加上幾個影界老司機,如果特效再融入到就唔得頂!
超人無論底褲著出邊定入邊都依然是超人⋯差人同英雄嘎區別係乜?
差人要遵守紀律!
差人係豆份糧,打工仔!
英雄係老細!
做左老細先做英雄!
好似iron man禁!
超人夠係打工仔!
超人條底褲穿出邊嘎⋯^ ^
吴镇宇,任达华,郑浩南,谭耀文。
反类型犯罪喜剧。
古惑仔老了,几个主演都是当年型男。
岁月不饶人,曾经叱诧风云的黑社会老大们,现在庸庸碌碌,想最后再做一票大的,却莫名其妙地成了好人。
影片结构和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小偷》有异曲同工之处。
看着《一个字头的诞生》里的吴镇宇,《枪火》里的任达华,《黑社会》里的郑浩南,《野兽刑警》里的谭耀文他们逐渐老去,本片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对于港片全盛时期的缅怀和伤感。
7分。
情怀加1分。
一部令人惊喜的反类型片。
刑满出狱的卢西发自信满满,一心想重拾老路做笔大单,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今非昔比,“没人用现金,满街都是闭路电视,屎都没得吃(此处笑尿)”,时代变了,这不仅是黑帮的窘境,也是香港曾经辉煌一时的警匪类型片的窘境,惊喜的是刘浩良不仅自打耳光更用一种相当讨巧的手法另辟蹊径,在主题上比较到位地吃准了人心本善盗亦有道的精髓。
故事情节方面,冲锋车聪明地避开了现实的窘境以避免与现实的脱节:犯罪手段是看上去“蠢到爆”的劫运尸车,犯罪现场是服务区外的郊外,犯罪人物是两拨看上去都“蠢到爆”还点儿背的劫匪,犯罪时间是月黑风高的夜晚,没有装备精良的皇家警察飞虎队PTU,只有一个丢了警帽,不被重用,一心想做回警察而迷惘的大巴卧底。
在这样一种充满黑色幽默的背景下,各个人物各段情节围绕主题巧妙的交织,杂而不乱又惊喜连连。
节奏的把握上流畅轻快不显拖沓,几个小支线情节服务主线表现到位,开头结尾呼应的也很不错,是香港警匪片这几年难得的佳作了。
缺点是戏剧化说教味稍重了点。
一些场景细节特效个人并不是很感冒。
围绕蝗虫,保龄球,冲锋车的脉络线索,A(阿发)不再是39633的罪犯,而做回那个真正牛的没话说(two thumbs up)的发哥,B不仅兑现了对兄弟的承诺还找回了对女儿缺失的父爱,C不再是贪财贪色不重情义的花美男,D从雪糕女孩手中接过眼镜重新看清了自己的路,迷茫的徐安良找回了警帽却放弃了做39633的警员,因为他真正意识到“抓贼不是靠衣服,穿什么不重要”“英雄不是只有一个角度,是三百六十度的”。
正如一辆普通的载客小巴,当主角们开着它去伸张正义时,它便不再是反面的犯罪工具,而是一辆如假包换的冲锋车,其实人们听惯了只要一心向善穿什么在哪里都无所谓的普世社会价值观的说教,人们更愿意看到一个龟苓膏没有龟,奶茶没有奶,坏人不坏的奇怪世界,天使与魔鬼只在一念之间,这样的结局才显得真实又美好。
PS: 几处个人非常喜欢的小细节1.开始阿宝对阿发劫尸的计划充满不屑,“听上去可行,可是为什么隐隐约约觉得蠢到爆”,而当阿发要开冲锋车去阻止罪犯时,阿宝却觉得“听上去真的蠢到爆,不知道为什么,隐隐约约觉得很有型”。
2.阿发:我不知道这件事做的对不对,但我觉得至少不会太错。
3.坏蛋女友被发现:两个蠢货,打报警电话还用钱么(此处再次笑尿)。
另外阿宝阿发扮警察运尸车时吃咖喱角的桥段实在戏谑幽默的不行(无耻地笑尿+1)。
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片子,然后搜了一下,很好看,真的很好看,就像是过时的老漫画,再一次翻起来的时候,会轻笑自己曾经的幼稚。
就像小的时候舅舅家的影碟机播放着的一堆港片…… 说一下剧情,其实很简单,四个老江湖想要干票大的,为的是钱吗?
根本不是…… 就像小马哥说的,我等了三年不是证明我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诉你,你哥还是你哥…… 世界变化的太快,曾经的大哥刚出狱,就要东山再起带着三个小弟改装警车准备抢劫…… 可惜再悲不过英雄迟暮,时代已经变了,他们带着孩子一般的赌气,做着盗亦有道的事情…… 告诉我们一个颠补不破的道理,“坏人”也有底线。
让我想起了野狗道长名场面,“我是个坏人呐,你是不是瞧不起我” 但这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嘻笑罢了。
感谢导演,不改初心,依然用一些老掉牙的梗,让我梦回曾经坐在影碟机前的日子……
几年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句流行语---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也可能是鸟人。
冲锋车这部电影所说的故事,大概和这句话有关。
伪造了冲锋车,偷了警服,可是他们还是贼。
他们不想维护法纪,惩恶扬善,他们只想狐假虎威,谋取私利。
可是,坐上了冲锋车,穿上了警服,一切都鬼使神差的不一样了。
救了那个差点被带去荒山的少女,保护了那个被绑架的小女孩,破坏了那个凶恶的黑社会团体。
他们不经意间做了那么多事情,就是没有做一件本来计划里的坏事。
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力量让他们改变,却不得不承认,坐在了冲锋车内,他们内心发生的微妙的变化。
想起小的时候,班主任曾心血来潮的搞过一个班长轮流做的活动。
作班长的那一天,即使是最调皮的刺头,也会萌发出一反常态的责任感。
那一天他们不捣乱不违纪,甚至还会是一个帮助维持教室秩序的小班长。
插上了翅膀,即便是一个鸟人,却也不免做起了天使的梦。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另一个自己。
他曾经在你试图铤而走险时给你善意的提醒,他曾经在你想要转身离开时伸出挽留的手,他曾经在你决心硬起心肠时对你温柔劝慰。
在怎么样的外衣下面,怎么样的自己就更容易走到真实世界中来。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隐藏在心中各式各样的自己,也都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只是不知道,到底哪一天,他会突然跳出来,然后,让我们自己大吃一惊。
「雖然好憨go,但係隱隱約約覺得都幾有型啊」「哩個世界好怪,龜苓膏冇龜,奶茶冇茶,壞人唔壞.」「嘢要落低咗先知道真系落低咗」我心目中最佳噶朋友狀態就係咁互相吐槽互相吵鬧互相支持互相撐我最鍾意咁樣 細路仔咁噶友誼 最動人滑稽的黑色幽默熱鬧又不突兀的配樂中年危機老友情懷我喜歡這個故事
最近在补香港电影,这部《冲锋车》算是挺冷门的作品了。
电影讲述曾经在黑道中呼风唤雨的发哥在挨过了漫漫十六年的牢狱之灾后终于重获自由,他又决定着手实施早已经设计好的惊天劫案。
于是,他和以前的兄弟机械高手丧宝、造型师杜公子、飞车辣手林东相聚一起,将目标放到了一辆运送黑钱的运尸车上。
同时刚放弃做卧底的新人警官徐安良敏感地发现了发哥的计划,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这一帮犯罪分子们一网打尽。
就在飞哥兄弟们打劫运尸车时,另一帮悍匪加入了战局,成为了打斗激烈的“竞争对手”,三方相互挟制,最终成为圆满的结局。
以吴镇宇为首的四人组合,让我想到了刚看过的《放逐》,只是后者是闯荡江湖用枪彪悍的杀手,而前者则是一群人到中年勉强度日的颓唐大叔。
银河映像的江湖风格已经远去,《冲锋车》虽然同样是香港背景,但更像是多重叙事的小品,带点顽皮和荒唐。
飞哥团队四人没钱搞冲锋车,就只能灵机一动改装先有的小巴贴一层壳子勉强外观相似。
搞不来真正的枪械,于是只能拿假冒的吓唬人。
四人中只有飞哥经过蛮长时间的牢狱生活对干票大的念念不忘,其他人则已经被平常生活驯服,只是聚在一起容易上头就被飞哥扯起了一只冒牌队伍。
以前的香港电影总爱讲江湖,人物有灰色的状态,但是气质总是凛冽的行为总是锐利的,非生即死。
这部电影更像是内地的小品意境,小人物小天地小性格:想干点坏事又有点胆小;想干票大的又欣喜于一点小财;想做恶人恐吓又忍不住内心柔软;想从不时变遭的乱摊子里抽身又惦记着自己的兄弟……所以,我的观影过程总会觉得一点点的紧张,一点点的慵懒。
只可惜后半部分有点散了。
电影开头有点邪恶的调调,机位总是倾斜,近距离特写拍摄,色调浓郁。
而随着后面警察的加入,情节和画面开始往正面方向偏转,最终成为加多了煽情戏的Happy Ending。
我觉得主题倒也不必非要念出来,适当的戛然而止刚刚好。
这部电影还是比较特别的,和以往的警匪片不太一样。
可能是时代进步了,拍摄方式有了改进比如配乐不再是老一版港乐风,比较跳脱灵活;人物形象较个性,大佬的女人果然是悍妇一枚,倒不像陈浩南的阿细;画面漫画风;场景特别,包括了结尾的海和中间的露营帐篷;主题也不是正义分明,而是偏向于21世纪的模糊善恶;情节当然也紧跟时代,劫匪老老实实地报警不过拿到这个分数,也说明其却有缺陷:并不是所有演员都会演,个人以为演差人的演技有点生涩;枝节人物无厘头,小孩哪里来的?
明仔是谁?
我觉得雪糕女没必要二次现身;主题不深入---恶人做好事,然后呢?
终究要坐牢,不是?
;警察,悍匪的形象不是很明确,不足以与4个主角形成对比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电影,但是离大片尚有距离PS:新一代的港片全然脱离了那种“癫狂过火”的气氛,反而带着感伤和悲凉,也可能是我的个人感受,但是从四个人劫车不成还得自己改装车,最后听警察的话自首,当然显出法制文明,另一方面也反映古惑仔们确实不如以前潇洒了,兴许古惑仔这个词也落伍了,现在流行小团伙作案,或者说街头混战已经落伍,这几年最流行的是到境外搞电信诈骗
太一般了
失望!一开始还以为剧情是《兄弟出头天》的走向,结果过程和结局都如此堪称荒谬!哎~
有老港片的感觉,好像什么也没讲,却也乐得看过一个半钟,吴镇宇的正道是喜剧,以及古巨基还是有演技的。
补标
老港演员唠叨着老港情怀看着就是舒服
应该买票支持的,五星作撑,恶心的片子太多了
总觉得不连贯,看完才知道是内地特供版,被删的加上去会好一点么?
这电影一看就是银河映像的创作味道。漫画式的手法、多线叙事,很风格化,有些摄影炫技过火,初看略惊喜,只是故事越往后发展,越感觉节奏把控的不足。其实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拍成这样已经具备电影节的气质了,还是值得鼓励的.
好看,剧情和台词都很精巧。一个夜晚各种意外和巧合凑出的喜剧,让我想到了《停车》,我觉得这是一部公路电影。三更半夜冰激凌车接走戴着公主冠冕的小妹妹太浪漫了。内裤没有穿在外面一样是超人,没有穿警服也一样可以伸张正义。
好好拍不行吗,为什么又这么浮躁,癫狂又不够癫狂得起来,配乐还这么耳熟。
港片已死
后程太暴走了,古巨基这个角色好尴尬
优酷删减国语 不是黑色幽默 只是蠢 强行正能量没意思 删了黄子华戏份挺好的 但镜头不错
香港一夜,游戏小品,有点意思
5分吧,小成本纯港式电影,立意是好的,但质量有点太粗糙。
如果没有古巨基会好很多,他太尬了。&#34;有没落下东西?&#34;&#34;艹,只有落了东西才知道有没有落东西的嘛&#34;
前半部分实在好睇!对白有黄子华执过,果然唔少野。整片有点吐槽警匪片的意思。情节设置相当紧凑有瘾。卡通式的风格配乐不少功劳。可惜爱情戏亲情戏硬砌。再赞一次斟酌过台词。《疯狂的石头》?
感觉太杂七杂八了,点小一点也许更好。
装嫩卖萌超级烂片
任达华扔下手表踏出保龄球馆的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叫阿狗的黑炭少年。 @广州天河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