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这部电影很明显的是一部女性向的,更应该说是偏女权一点的一部电影。
就算是冲着不错的卡司阵容也不能否定这部电影真的很俗套。
无论是整个故事框架,还是人物性格都没有什么新意。
即使是一直在强调的核心思想:“走出自己的路。
”,也是近几年热度非常高的话题。
以及女性权利平等的话题,也是人们一直在关注的。
这部电影就好像一篇高考作文必须要把buff叠满一样,把这几年的热点话题强行糅合到一个故事里,但又糅合的不是很和谐。
这样子的电影也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思考和共鸣,只能作为一部无聊时的消遣了。
唯一可取的可能就是整个画面以及场景布置还是挺美的,其他的好像比较逊色了。
福尔摩斯小姐:失踪的侯爵 (2020)6.02020 / 美国 英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冒险 / 哈利·布拉德比尔 / 米莉·波比·布朗 路易斯·帕特里奇
你不得不说布朗演这个福尔摩斯小姐真的是特别很好看,因为我感觉这部电影完全可以体现出他的那个虽然可能案件那个危险性可能没有这么难,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拍起来相对来说还是可以过得去的,而且我觉得这个案件确实有点狗血吧,原来居然想要杀掉自己的还是那个奶奶吧,而且我觉得布朗他在最后也收获了亲情的重逢,然后又重新的走起了他的侦探之路,另一个哥哥支持他,真的是太温馨的结局,期待第二部。
案子很简单,也可以说剧情的重点根本不在案子上,他们想讲妇女解放,男女平权,家庭和亲人,以及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最终一个也没讲好,每个部分都是浅尝辄止,留不下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
杀人动机和杀人凶手——没讲清楚到底是为啥以及为什么狠得下心,也没让人看明白回大宅到底是图哪样;妇女权利问题——几乎没有反应到底哪有问题,通篇只见上流社会女子的优渥生活而不见到底哪受了压迫,只在剧中人的对话中吗?
福尔摩斯家成员之间的互动也挺难挑出闪光点的,都是常见套路……没啥新意。
有点讽刺的是,电影里最有意思的桥段我个人认为是伊诺拉和年轻侯爵的暧昧互动,虽然我得承认这小演员的确很帅、我磕糖磕的的确很开心,可爱情部分居然是最大的亮点已经够反应问题的了。
一开始我听到要拍这部电影时我真的开心,我喜欢福尔摩斯这个IP,更喜欢小11这个演员,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没有我所期待的充满灵气的天才少女也没有烧脑精妙的案件,这个IP应该没后续了,真浪费。
一个原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长大的女孩,在监护人从妈妈变成哥哥后,竟然就要被送去寄宿学校学习“如何做一个淑女”。
而她从前学习的物理学、文学、化学、格斗知识,以及开朗活泼的性格,竟然被认为是“粗鲁” “野蛮” “没有淑女气质”。
她的哥哥、女子学院的校长,都认为这些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女生身上,可是,这些东西若是出现在男生身上,他们还会这么说吗?
想必是不会。
因为其实这些东西并不像他们对女孩说的那样坏。
在这个时代,英国社会对女性的唯一要求就是“做一个淑女,然后相夫教子”。
女性的知识面被严重限制,在同龄男生学习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时候,女孩们却要在女子学院学习礼仪、刺绣。
甚至校长都对这些女生们说:“等到你们婚姻美满,膝下儿子健康的时候,你们就会感谢我。
”社会对女性在知识、成就方面的限制之高以及要求之低,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恐惧。
电影中,女子学院的校长在测量伊诺拉的各项身体数据时,一直否认伊诺拉的数据,可正如伊诺拉所说:“它们是健康的。
”然而这位校长却不这么认为。
伊诺拉说:“我不喜欢被囚禁在紧身胸衣里。
”校长却对她说:“它们让你能融入社会,享受其中的乐趣,去夺人眼球,去吸引别人。
”穿着不舒服的衣服去吸引异性,这难道就是社会上所谓的“乐趣”?
想必不是。
因为他们对男孩可不是这么说的。
伊诺拉与哥哥争辩说自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后,哥哥却对她说:“如果你真的被教得这么好,你就不会穿着内衣站在我面前。
”可事实上,伊诺拉穿着的不过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睡衣而已。
伊诺拉后来逃到伦敦,在一家服装店购买衣服,当她穿上紧身胸衣后,说:“对于被迫穿它的人来说,这是压迫的象征。
”社会对女性在举止、服饰方面的要求之刻薄,又令人惊骇。
所以伊诺拉的母亲在二人终于重逢后,对伊诺拉说:“我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我为你离开。
因为我无法忍受,这样的世界成为你的未来,所以我必须战斗。
”男女除了在因为生物体本身身体条件不同而导致的体格标准的不同以外,其余一切的不一样,都是残忍地套着文明外壳的压迫与奴役。
而女生们,别指望男性去帮助你改变这个世界,因为这个正像格雷斯顿小姐对夏洛克说的那样:“你不会知道,没有权利是什么滋味。
你也没有兴趣去改变,因为你在里面混得如鱼得水。
”女性需要等于男性,女性必须要等于男性。
看到大多评论说这部电影就是讲女权的故事,我不能同意。
我认为女权只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一部分,就如电影里女主所说“孤单并不意味着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等等,让人“且视他人之凝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的冒险精神与无畏精神,以及她母亲敢于与强权斗争的精神都令人动容。
总之用先入为主、博人眼球的女权来概括这部电影我是不赞同的。
3.5/5 勉強及格邊緣,以福爾摩斯的謎之妹妹視角,開啟整個故事,剛開始的確有點新鮮感,但影片的主線從媽媽去哪兒,中間換成拯救屁孩侯爵後,整部片就開始有些文不對題了,《天才少女福爾摩斯》鏡頭下的倫敦,依舊是工業時期的霧都,但有點不同的是,它是女性自主投票權呼聲不斷的倫敦,女權意識逐漸抬頭,改革呼聲不斷,基本上編導以屁孩侯爵失蹤案,以及母親的突然消失,讓小女孩艾諾拉踏上這段陰錯陽差,改變女性權益的意外旅程,契機是不錯的,但整體看下來不如想像中有趣,有幾段有點過於刻意,因為主角是小女孩的關係,反派智商與打鬥也過於扮家家酒,打破第四道牆與觀眾溝通這點我還滿喜歡的,但通篇不喜歡屁孩侯爵與艾諾拉的柏拉圖式戀情,然後這個版本的麥克洛夫特也太憤世嫉俗,身為福爾摩斯的忠實讀者,我所認識的麥克洛夫特也許有點古怪,但沒那麼兇巴巴啊🤣,亨利版的夏洛克形象很OK,依舊是很聰穎的形象,但缺少了點古怪的特質,如果有續集真希望可以看到夏洛克和她他老妹辦案,比起看米莉芭布朗,我想看到更多亨利卡維爾啦!!
这片我寻思着不就是故事全靠瞎整,然后给你弄个女权去整一波升华?
逻辑推理全无,故事单薄无力,人物脸谱化,福尔摩斯两兄弟ooc得离谱,抖机灵打破第四面墙也尬得不行。
一部电影不把讲好故事摆在首位反而去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还顺带拉扯上女权真是让人有点生理不适。
就个人意见勿喷,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资本在工业化制片中加入女权要素,利用女权的身份政治作为卖点收割了一波韭菜,甚至还有不少人被割得开开心心。
导演编剧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尬吹女权,没有一点对女权的理解,只是为了票房在讨好“女权主义者”。
要是不拉扯上女权这可能就是一部平平无奇的小妞电影,起码能得3分及格分,但是像这样让资本主义利用身份政治实在是让人难受。
(所以真就是要快进到粉色资本主义?
比较女权主义的一个作品,但是因为缺乏足够打动人和深入的细节描写,多少有喊口号之嫌疑。
不过给青少年电影,这种程度的宣言和象征意义完全够了,有就不错。
(有这个倾向俺就会偏心,嗯嗯)(顺便真的想说当原作世界级有名的时候梦女同人原来也可以这样有名呜呜,俺之楷模)这个版本的麦和夏出场相当让人讨厌,麦是,一点救都莫得的男的,夏是,还能抢救一下。
最后给夏抢救回来了,还行。
女性视角的戏这样写其实也是一种创举,一种夺回,挺可以的,本i侦探也接受。
这戏呢比较青少年,解密没啥看头,也不是很让人激动的一个片子,小姑娘挺可爱,小男主也挺好看的,一点小年轻恋爱,发乎情止乎礼的,也很可爱。
亨利卡帅得很出众,壮得也很出众,感觉一拳一个莫里亚蒂吧(?),而且他演的夏就,看着感觉可有人情味儿了(他的超反而看着很钝有点小小的无情)……
这部电影和福尔摩斯基本没什么关系,甚至并不是一部悬疑推理电影,而是一部女权电影。
叙事功能居于次位,真正的功能是宣传女权主义政治主张。
人物设定也并不完全贴合原著,可以视为AU,或者套皮作品。
影片两条主线:Mycroft、Sherlock和Enola的母亲失踪了,Enola离家出走寻找母亲;Tewkesbury子爵同样失踪,Sherlock接了案子,和他的家族分头寻找。
两大看点,分别是Sherlock的颜值和Tewkesbury的颜值。
(就是这么肤浅!
)
——剧透分割线——两条主线的交叉有两次,第一次是两个离家出走的少年在火车上初见,Enola帮助Tewkesbury摆脱了追踪的杀手,两人相伴去往伦敦;第二次是Enola发现,母亲离家的目的是促使议会通过普选权改革,让更多的人享有政治参与权利;而Tewkesbury被追杀,以及他的父亲被刺杀,原因都是他们支持普选改革,并且是关键一票。
双方的利益和目的是重合的,因此Enola再次寻找Tewkesbury,帮助他回归家族,成功参与投票。
影片背景设定在19世纪80年代,19世纪末英国的普选权改革仅仅涉及到阶级的普及,不断降低选民资格;但是妇女直到1918年才拥有不平等的选举权,1928年获得平等的选举权,1969年英国才实现了真正的完全平等的选举。
对于广义的女权主义而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平等,还有消灭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贫困者和社会边缘群体都是女权运动的团结和关注对象,这应该也是Enola母亲试图通过暴力方式影响选举结果的原因。
本片中的女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Enola母女为代表的自由革新派,另一是以Tewkesbury祖母和女校校长Harrison太太为代表的守旧派(这是Harrison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
男人则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Mycroft为代表的坚定男权主义者,主张女性的价值就是结婚生子,不宜抛头露面给家族丢人;第二类是Sherlock为代表的中立派,对女权并不关心,自以为不表态就是很民主的做法,但实质上是在纵容不平等、享用不平等带来的福利。
一开始Enola希望Sherlock成为她的监护人,但最后她已经不需要监护人,Sherlock并不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角色,更多时候是个提供名头和衬托作用的工具人(虽然是个美丽的工具人)。
第三类是Tewkesbury这种介于boy和man之间的社会新成员,他们还在社会化过程之中,尚且保持赤子之心,将每个人都当做人看,而不是用标签符号取代了人性。
Enola对他来说是旅伴、战友和懵懂的恋人,而不是一个贵族女性、潜在的结婚繁殖对象。
但是他身处于男权社会之中,社会化会将他转化为第一类或第二类,这也就为什么我认为感情线处理得很好——有过共患难,感受过爱和陪伴,最终并没有在一起,是因为Enola清醒地认识到双方的立场已经不同,感情并不能抵消这一切。
三类男性里面没有任何一类能够成为女权的支持者,不管是Enola、妈妈还是反派Boss奶奶,最后都要靠自己,men are useless。
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具有符号性,例如用对称构图营造安静的、严肃的甚至是压抑的氛围。
整体的画风更像是儿童片(参考《乔乔的异想世界》),采用很多符号化的、代表性的装饰元素,但色彩更加明快纯粹,具有一种梦幻感。
说完了优点,来说说缺点。
首先,剧本和镜头一样,过于直白。
台词像是直接从宣传单上抄的slogan,对于女性的生存境况反应不足。
Harrison女子学校的模式类似于使女的故事,极为压抑人性,反而显得荒谬。
而且,进入这种学校是贵族女性的道路,那么城市平民女性和农村女性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们有没有机会像Holmes小姐这样,受过文学、体育、化学的训练,离家出走还带了几乎花不完的钱?
剧情安排也过于直白,一句话线索恨不得复读十次,就像是老师怕你记不住课文,画了重点还要敲黑板。
第二,我不明白编剧套用Holmes背景的意图是什么。
Mycroft的形象被极度扁平化,加上真正的Holmes影视剧珠玉在前,显得像个丑角。
这个故事如果落实在原创人物身上未尝不可,加上推理元素恐怕只是为了蹭个热度。
第三,打破第四堵墙的手法真的已经用烂了,我产生审美疲劳了,可不可以不要再camera talk了?
please?
总的来说,建议与女性朋友一起看,不要妄图男性能共情。
被两位漂亮男人蛊得神魂颠倒的时候还可以一起尖叫。
八分比较合适,故事线完整和谐融洽,前后呼应,人物逻辑没有硬伤。
缺点是故事结束的戛然而止,考虑到二已经板上钉钉,所以可以理解,但是也约束住了它。
以及部分镜头描写指向太过明显,事实确实发生时会让人失望,好处是不会离谱。
很明显,这部电影目标明确——讲述女性争取自己的权益,第一部还不明显,第二部就很明确了。
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很多人讨厌这个主题,我讨厌别人拿我做一个工具,可我不能在别人开路的时候拿去她的工具。
她的方向没有偏离我为什么要阻止她?
当然,人不是傻子,很多电影以女性向做一个引子,却只想我的钱。
女性思潮起伏不定,但这就是现实,没有直行道。
我挺喜欢enola的,我觉得她很可爱,天真而不失坚韧。
她正在走在自己的路上。
ps:不要奔着大本来,他演的只能说,平平无奇,甚至美貌也不够明显。
pps:我不太明白福尔摩斯小姐到底怎么不可以,她不够聪明,但是绝不是目光短浅,凶无大志的人,不要因为她就觉得真自己的神探夏洛特跌下神坛了,这是同人,同人好吗?
不喜欢自己拍。
ppps:我个人不喜欢神探夏洛克,因为自此我很难找到原著的同人本,周边,我的福尔摩斯好像光芒掩盖了。
最重要的夏洛克情绪太不稳定了,他尖锐,用理智掩盖自己的不理智,他像个聪明但是害怕失去的孩子,他太不成熟了,这当然不是他的错,只是我不喜欢而已,而福尔摩斯先生稳重而不失温和,他能够完全理解别人,最重要的是他真的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pppps:我觉得福尔摩斯会很喜欢enola的,是个活泼的妹妹,伦敦阴沉,enola像是一抹亮色,富有生命力。
1.豪华别墅房东低价租房提出超多匪夷所思的要求 2. 双时空同步叙事。3.第一个是老婆Elizabeth。第二个是租客Emma,和对象Simon一起入住,但因为Emma在交往中被性侵(后面说明施暴者是Simon的好朋友saul),导致两人关系破裂,房东Edward趁虚而入。第三个是租客Jane,怀孕39周胎死腹中,很崩溃,同样房东Edward趁虚而入。
Emma是傻逼吗?
色调还挺好看的,剧情有时候走的有点生硬
男主看起来不具备任何一点魅力,感情的发生描写也很潦草,很难带入,男女双方的纠葛没有根基,强行推进。
前三集能看,到了第四集全程问号脸,虽然但是,设计师的老婆确实是他杀的啊
现在还在看最后一集,还没看到最后,但是我想说,男主都说分手了,艾米又不马上搬出去。另一个女的怀孕了,又怀疑男主,那就不要生啊,到处去问,去调查,既然不相信就离开,而不是非常正义的说你就是有问题。到底想证明什么。我是女生,也很讨厌控制欲强的男人,但是其实双方都有错的。不合适就分开。艾米角色太不讨喜了,跟着男性友人回家被强暴不敢报警,被发现又谎称别人闯入家中持刀强迫。甩掉前男友和男主在一起,各种作,男主提分手她也不离开房子,被坏人找上门不报警还要前男友来守护。看得真无语。这些女子觉得对方有问题立刻转身离开就好了,住在别人家,又骂别人,意思别人要把房子送给她?看得生气。男主真无辜。看到最后一集一半、感觉那个一直好形象的前男友才是坏人。
女主为什么不离开别墅?导演不让。
英剧通常短,所以能规避掉一些硬拖悬疑的理由。但过于架空的建筑设计(包括科技和契约的部分)一直让人觉得很难完全投入进故事里, it's too good to be true,只有心很大的人才会觉得住进这样的公寓没问题。看点是几个演员的演技,台词没有太不合理的地方,相对netfliex长且莫名其妙的悬疑剧集,这部剧的节奏把握得还算合理。
无聊 + 丑陋的黑人 = 难看至极
你不走非得在这浑水里淌着,谁能救你?
挺好看的,适合夜深静下来看。从女性角度描写了很多现代女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怀孕后期39周失去孩子,派对强奸,强奸案法庭审判,家庭暴力,两性关系中的控制欲。这么好的片子没有赌场字幕组翻译只能说明题材太劲爆刺激了某些男性世界观,呵呵
结局反转太勉强。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有点悬念但不多,一般般吧,后面看不下了
故作玄虚,完全看不下去
我还觉得挺好看的,先是看到解说,结果更新的太慢,果断搜原片看了下。女性的表述我觉得还挺细腻的,艾玛安全感的缺失让人焦虑,珍恩失去39周孩子的痛楚一般人真的很难感同身受,爱德华也是个可怜人圈在了自己画的牢笼里。配乐把氛围感拉满,前男友那个外表看似的好人却是最大的恶人,一时分不清谁值得可怜谁值得同情。安全感谁都给不了,自己不强大,永远救不了自己。
设计师妻女之死和参观团…没交代
故事很简单,但叙事手法还不错。整部剧只有几个演员,一个地点,有点舞台剧的感觉,但简单的情节通过叙述结构营造出紧张感和戏剧张力。男主虽然不是谋害艾玛的人,但是却陷在自己的心魔中找不到出路,并且习惯于用撒谎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女主最终解脱,但看故事结尾,男主还是没走出来。
很不错的剧啊,确实惊悚,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而是从心理上让人感觉深深的压抑,看到后面都胸闷难呼吸了。性侵创伤、情感控制、失去孩子的内疚、移情,步步深入,把女性创伤的隐秘又沉重拍得很好,女导就是厉害。
第一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节奏比较慢,估计也是最近太浮躁了吧
前三集都蛮好看的,第四集e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