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王子爱上别人,美人鱼就会化为泡沫而死去。
这真是一则残酷的童话,但它却源自于更加残酷的现实。
6岁时,艾丽莎梦想当一个芭蕾舞演员,却因妈妈迟到,没有赶上芭蕾舞班的面试而丧失机会。
就像那个被艾丽莎硬生生拉下来的门把手一样,她最初的美丽泡沫就这样被残酷的现实戳破了。
幼小的艾丽莎学会了妥协。
她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命运。
”艾丽莎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在她永远阳光灿烂、碧海黄沙的幻想世界中,她爸爸是一位英俊的水手,戴着沉重的潜水帽,并且总有一天会来找她。
这是她幼小心灵中最大的愿望。
有一天,她发现母亲与房客勾搭,一怒之下,她把自己的家付之一炬。
因为她要捍卫她心中那个关于父亲的泡沫。
她望着废墟中被烧焦的潜水帽,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的回答无情地戳破了她心中最大的泡沫。
“爸爸不会回来了。
我只见过他一次,他甚至连你出生了都不知道。
他是个混蛋。
他永远不会回来的。
”艾丽莎拼命地奔跑,一路大叫:“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当这个支撑艾丽莎幼小心灵的泡沫破灭时,她内心的一部分也随之死去了。
艾丽莎想要反抗,但她所能想到的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从此沉默不语,一言不发。
一直到17岁,她学会了用心灵力量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她想要离开这里,于是她来到海边,对着大海吹了几口气,很快就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暴风雨,让整个海边小镇的居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她达到了目的,随母亲来到莫斯科,但她因代价惨重而负疚。
莫斯科向艾丽莎展现了它的强大,美丽与残酷。
她打着各种零工,依然用芭蕾舞的梦想来激励自己。
她宽慰自己: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难以启齿的过去,可她开始觉得,这段黑暗期太过漫长,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她又学会了用新的泡沫来代替旧的泡沫。
她想到了上大学。
可现实是残酷的,她名落孙山,却心有不甘。
她再次求助于自己的超能力,她念起了咒语。
一个已被录取的学生突发车祸身亡,她作为候补第一名被大学录取了。
她被这意想不到的结果给吓懵了,她在大街上拼命奔跑,嘴里大叫着:“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
于是,这个上大学的泡沫在尚未破灭之前,就已失去了诱人的光泽。
18岁生日那天,艾丽莎事事不顺,一切都糟透了。
她绝望至极,想要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时,她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她救起了先她一步跳河自杀的沙沙,或者说,她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去死。
她的救命稻草就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泡沫——爱情。
她爱上了沙沙,为了赢得爱情,她让自己改头换面,装扮得像一个有一头绿发的美人鱼。
她甚至忘了前车之鉴,向她的情敌学习赢得爱情的魔咒。
魔咒似乎很有效。
沙沙陪她在午夜的莫斯科,满大街找凤梨,因为她从来没有尝过新鲜凤梨的滋味。
但凤梨并不能让她满足,她更想品尝爱情的滋味。
她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预见了沙沙乘坐的飞机会失事。
她竭尽全力,再一次成功地救了沙沙的命。
当沙沙终于明白,这个自称芭蕾舞演员的清洁女工用超能力又一次救了自己的命时,他冲上大街,在人群中寻找绿发美人鱼,但他并不是在寻找他的公主,而是在找他的救命恩人。
当他与旧情人邂逅时,美人鱼被他抛在了脑后。
童话的结局注定会发生。
一辆飞速驶来的汽车把艾丽莎撞倒在地,美人鱼像一个破碎的泡沫一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美好的爱情与艾丽莎擦肩而过。
当她最大的泡沫破灭时,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呢?
广告是窥探世人梦想泡沫的窗口。
它们想让我们相信:有朝一日,当我们能像广告中的人们那样生活,我们就会像置身天堂一般幸福。
然而,巨幅广告向我们昭示的美好生活,总是与我们若即若离,让我们拼命奔跑,追逐每一个吸引我们的泡沫,当旧的泡沫破灭,新的泡沫又会升起……直到我们精疲力竭,再也爬不起来。
反讽的是,艾丽莎凭着一头绿发,阴错阳差地成了光鲜亮丽的巨幅广告中的“月光女孩”。
可她已经化为破碎的泡沫,魂飞天外。
万源一
还是那么好看,还是那么伤心。
写得拍得演得都太让人喜欢,不想当成电影作品去分析。
爱情真是非常愚蠢的一种集体幻觉,本身荒谬到不值得反驳,好看的是爱情激发的人的创造力,幸福感,和美。
这些东西,也不非要爱情来激发。
爱情对象不值得,爱情不值得,人类世界可能也不值得,毁灭了才是正常的吧。
如果把这部《水仙女》与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进行对读,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以及电影对这一故事原型的改写。
首先,艾丽莎与小人鱼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她们与普通人类存在明显的区别。
其次,艾丽莎儿时有芭蕾梦,为此她用瓶盖与袜子自制芭蕾舞鞋,跳得脚趾渗血,这明显借用了小人鱼获得双脚后像踩在刀尖上的痛苦。
第三,艾丽莎和小人鱼都从海里救起了自己心爱之人。
第四,艾丽莎和小人鱼都陷入了三角恋之中。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艾丽莎是遇见沙夏之后才开始说话,小人鱼则是用声音换来了与王子接触的机会。
我认为这一个区别能够代表古典与现代两种爱情观的差异——在安徒生那个年代,女人为了爱情放弃话语权;而在21世纪,女人遇见爱情才觉得有说话的必要。
艾丽莎流血的脚趾
艾丽莎吵着要学芭蕾舞不肯离开但我想,这部影片想要展示的核心并不局限于爱情,而更关乎大城市里漂浮着的欲望。
(时常出现在镜头中的大幅广告牌,恨不得将“欲望”两个字拍在观众脸上——“划重点”!
)艾丽莎具有让愿望成真的超能力。
她想要离开海边小屋,于是大海掀起风浪,摧毁了那里的房屋,使得人们流离失所,于是她得以同家人搬去了莫斯科。
面对其他海边居民因失去住所、亲人而无比痛苦的情状,艾丽莎感到内疚,但很快便因为莫斯科的五光十色而愉快起来。
她想要在莫斯科上大学,于是录取名单中的一个学生被车撞死,她作为候补考生的第一名成功入学。
她听到消息后痛苦万分,在车流和人潮中奔跑,不敢相信那是她欲望的恶果。
十八岁生日那天,艾丽莎希望这天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于是因为输球而愤怒的球迷上街打砸抢,城市一片混乱。
似乎每个愿望都以一种极其糟糕的方式实现。
一切在沙夏出现后变得不同,艾丽莎想要保护醉酒的沙夏,想要沙夏爱自己,这两个小心愿都很顺利地实现了,没有糟糕的事情伴随发生。
喝醉的沙夏跳水自杀
沙夏醉醺醺地在车流中逆行
沙夏主动请艾丽莎喝咖啡影片快结束时,艾丽莎想要让沙夏和自己的残疾人朋友都愿望成真。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我们古灵精怪的超能力者终于不是为自己的欲望而使用超能力,而是开始为他人考虑。
尽管,最终的代价是用她的生命实现身边人的幸福。
艾丽莎对着妈妈微笑
艾丽莎,人鱼公主。
绿色的头发,纯真的心。
总是简单的相信好与不好,然后用她的特异功能帮你实现愿望。
她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些看起来那么平常和微小的愿望。
想要当芭蕾舞者,想要自己的爸爸,想要有一个关爱自己的人。
可是这些简单的事就像海的另一边一样,都那么遥远。
很多时候,当父母分道扬镳或是貌合神离,孩子就只能自己救助自己,要坚强,自己带个头盔往前闯,不管这世界有多凶险。
天真放在角落里,成熟挂在脸上。
艾丽莎已经做得很好了,她没有像需要支柱、渴望爱情的母亲一样放纵自己,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应对环境加在她身上的重压。
她有着桀骜的内心和顽强的尊严。
她迷恋着沙夏,因为他与她有着相似的气场,有一个秘密的承装感情的容器(她是她幻想中带着面罩的父亲,他是那个不能碰的鱼缸)。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世俗的商人,一个熟知社会规则的男人,虽然经由航班事件有所悟,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女友。
艾丽莎笑着闭上了眼睛,她的愿望都实现了,虽然那些年少的岁月只有孤身一人,但是最后她和沙夏、爸爸得到了永恒的快乐。
泡沫消失了,感情留了下来。
母亲对爱丽莎说,你原本是一条鱼。
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因为你父亲的出现,所以变成了人类。
于是这条叫爱丽莎的美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在灿烂的朝阳下,化为海中的泡沫。
十八岁。
爱丽莎躲在手机里,行走。
疲惫的,厌倦的,只是在走。
偶尔有过想要改变生活的冲动,但那些尝试都是徒然。
她依旧孤独着,在黑暗中麻木的绝望。
恍惚间看见黑暗的隧道,只有自己的空荡荡列车,不知道走了多久,要前往何方。
还能看见从某处射入的光。
然而确是微弱,颗粒在光柱中跳舞。
然后,初恋来了。
仰或是第一场的暗恋。
就像迎接夏日的第一场暴雨,无法阻挡,措手不及。
那个从身后飞身跳河的英俊男子,便成了她生命中注定的王子。
那一瞬间,她暂时忘记了她的父亲,忘记了疼痛,忍受比脚底针刺更大的剧痛,开始了这场,她认为可以拯救她人生的恋爱。
她说,我爱你。
那时候,她期望着怎样的答案。
她保护她心爱的王子,免受一切的伤害。
可是,她的王子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地址,她的电话号码。
她只是在爱。
一个人的爱。
得不到回应,孤身前往。
如果。
如果,是初恋变成了人生中最后的恋爱,那些经历过的人一定会明白。
那些独自承受的痛,独自前往的路,该是多么的艰辛。
这些痛得不到救赎,任你哭天喊地,也听不到半点回声。
所以,当事实真相赤裸裸摆在美人鱼面前的时候,她再次承受了背叛,选择了愤怒地转身离开。
其实看来,那算不得是背叛。
只是爱丽莎一厢情愿的判断,是属于她世界的判决。
王子要跟另外一个公主结婚,他从没爱上过公主,又从何谈起的背叛。
然而,那却是爱丽莎要去寻的爱。
自我封闭的童年。
从未谋面的父亲。
缺失的,无法感知的存在感。
以及从母亲身上无法得到验证的感情。
那些的那些。
她觉得王子能够给她。
那是她要的爱,能拯救她的东西。
于是拼命地付出,毫无结果的守候;遭遇背叛,义无反顾。
我们的人生会有多少次,像这样的义无反顾。
美人鱼最终在灿烂的阳光中化为泡沫,回到自己的海。
爱丽莎直到临死,脸上都带着微笑。
她的爱人,因为她得救。
她的幸福简单到,可以这样满足。
想起喜欢的一个作家。
她说,爱其实是一个人的事。
这不是一个悲惨的童话。
直到现在才明白。
小时候,记得最深的故事是海的女儿,很清晰的记得妈妈给我讲这个故事是在一个阳光极其明媚的周末上午,那时候家在学校院子里,妈妈在屋后开了一块地,种了很多芋头,宽大的叶子,一旦折断汁液流到身上就会留下很难清洗的印记。
妈妈的语调像那天的阳光一样充满爱和温暖,但这是一个忧伤到极点的故事,小人鱼化成泡沫后,我发现我的手上身上全是那种芋头叶子的汁液,不知不觉中我掐断了好几片大叶子。
从那时候就晓得,原来不是所有的王子和公主最后都能走到一起。
一个人的故事不是都能有结局的,不是谁都能幸运的像四月物语里月那样在大雨中幸福的奔跑。
周末晚上一个人在家,看电影,俄罗斯的我的人鱼女友,我以为是像人鱼传说或者美人鱼那样的轻松的爱情故事,睡前打发时间,又是必须要一口气看完,可是看完也不能安心。
她是他的天使,但是他却不知道。
他不知道他喝醉酒跳进河里她毫不犹豫跟他一起跳下去,他也不晓得他醉酒冲到车水马龙的路上时是她用自己的小魔法支起屏障保护他,他不晓得她的名字,她的电话,她的地址,他只知道她每周二和周五会到他家打扫卫生,他叫她清洁妇的时候她认真的纠正他:我是芭蕾舞者。
可其实她哪里是芭蕾舞者,那和爱情一样,都只是她的梦。
幼年时她因为母亲在家梳妆打扮错过芭蕾舞的面试只能去合唱团,看见母亲跟别的男人做爱就一把火烧了房子,得知她爸爸永远不会回来的时候发誓一言不发,一句话不说,哪怕送到特殊学校,一直到18岁生日后遇到爱情。
她就像变了一个人,欢快活泼,缠着他说话,可是他不是醉醺醺就是一心一意卖月球上的土地。
她一个人快乐的不记得失的爱着,奔跑着,一头草绿色头发飞舞在风中,笑的纯净的像他卖的月亮。
最后用她的命换了他的命,而他跟童话里的王子一样,选择了睡在身边的女人,他也不知道她在被车撞飞的时候脸上还是带着笑。
养成周末晚上看电影的习惯。
功课永远没有做完的一天,周末夜晚再与它们无尽地纠缠,下周恐怕脑力电池耗尽;看电影从来是在晚上更有感觉,所以就算宿舍门都没出,也敢妄想坐拥“电影夜场”。
有极少数电影在假期的白天看完。
比如《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 爱尔兰、英国)》和《美人鱼(Русалка 俄罗斯,又译:我的人鱼女友,真心觉得这个译名非常烂俗)》。
故事分别说的是帕特里克(Patrick),一个以为自己是迷人小猫“Kitten”的男孩,以及阿利萨(Алиса),一个像人鱼一样能许愿成真的平凡女孩。
起初让我把这两部电影联想在一起的是影片中不断出现的缤纷小标题,《冥王星早餐》中是一个句子,一段歌词;《美人鱼》中是阿利萨具体到年月日的生活长短刻度。
这让电影如同把主人公从吃奶写到成人的传记,中间有短小无比的琐碎章节。
而这样的两本传记令人分外喜爱。
日常中很少遇见像帕特里克和阿利萨这样的孩子。
对所遭遇的一切都有自己独特的化解方式。
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很傻,行为很异常,甚至生活得一塌糊涂,但是可以用许多正面的词去描述他们。
比如,美丽:无论是帕特里克红褐色的大鸟窝头,还是阿利萨弄得绿兮兮,一撮撮搭着的头发。
勇敢:离开爱尔兰的小城,他只身去了伦敦流浪,找那个只留下电车门旁一个模糊背影的母亲;她等啊等,再也等不着素未谋面的海员爸爸,于是到海边数啊数,一到四,一到四,卷起一片风暴和海啸,把滨海的房子夷为一片废墟,搬到了莫斯科的小公寓。
心怀梦想:帕特里克的梦想大概是成为世间最迷人的一个女子,他做到了,结尾给了他一个写续的机会,展示了一段新旅程的开端;阿利萨一直想成为芭蕾舞台上蹁跹的白天鹅,可惜这只是只悲情的小人鱼,生命永远停留在十八岁零几个月,死之前她能还看见小小的自己在马路中间跳芭蕾的影像。
他们还一直追求着纯美的爱,没有放弃希望。
可惜传记的结尾告诉我们生活永远是不完美的,梦想时常是未完成的。
帕特里克遇到过爱他的人,路途上的一个乐队主唱,伦敦的一个魔术师,但他们并不适合他,因为他一直想得到答案的简单问题,“你会不会送我玫瑰;要是回家看见我受伤躺在地上,你会不会送我去医院……”他们答不上,他们不能给“小猫帕蒂”一个安全的庇护港湾。
阿利萨遇到讨喜的新同学,在她难过时追着她跑过好几条街,还来遗落的东西,到头来却花言巧语,只想和她上床;深夜正准备跳桥时,一个男子冲过来,从她旁边毫不犹豫地先跳了下去——那是白日衣着光鲜,夜晚酗酒颓废的亚历山大,敢于贩卖月亮上地皮的商人。
当他在岸上虚弱地吐出一大口莫斯科河河水,对阿利萨傻笑着自我介绍道:“萨沙(亚历山大的小名)。
”时,阿利萨就爱上了他。
他带阿利萨回家睡沙发,第二天早上起来上班,却完全忘了她是谁。
他思索阿利萨对他养金鱼方式的建议,却懒得理她究竟是人鱼,芭蕾舞者亦或是周二、周五各来一次的清洁工。
听说她从没吃过凤梨,他肯大半夜拉她跑遍各个便利店,最后撬开了水果运输车的后厢,却输了阿利萨“让死人笑”的游戏——他根本不懂得她的冷笑话。
阿利萨为引起萨沙注意,染了一头海草般的绿发,穿上深红的碎花连衣裙,而王子却永远不可能爱上救下他三次的小人鱼,反正他还有个人间的金色短发公主(现任女友)。
像帕特里克和阿利萨这样的孩子总是与周遭那么格格不入,所以他们追求爱和幸福的道路格外的艰辛曲折,然而正因着他们的与众不同,你总是希望他们能在经历不幸后收获一个完满的结局。
很可惜,导演和编剧认为这不是童话故事,要以“从此他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结。
帕特里克带着未完成的梦想重新上路,金丝卷发,鲜红裙装,他的心足够强大,知道只要自己高兴,就可以让灵魂跑到超级远的冥王星上吃顿早餐,那是从前某次和一帮摩托车骑士上山看星星时学会的。
而阿利萨,却像她的丹麦前辈一样,梦想永远定格在未完成的状态。
安徒生起码还让小美人鱼最后幻化成千万美丽缤纷的泡沫,被仁慈的天父接走了,阿利萨却被快车撞飞,像馅饼一样落回马路上,死之前嘴角还挂着微笑,开心着她一个电话,一通“我外婆在你家地板上去世了”谎言,就把心爱的王子从要爆炸的飞机上拽了下来。
低饱和度的片子,在冷灰与和浓郁的矛盾色调中.当她眯着眼睛,用手指推动海轮前行时;当人们都已散去,日蚀为她到来时;当学校内的苹果骤然坠地时;当对着海浪咆哮.呼啸袭来时;当随处可见路边种种标语时....她都在说,世界是我的.但其实她只是个纯情少女.比如她喜欢线条优雅的芭蕾.为什么她不挺直腰板呢,你以为是自卑,那就大错特错.她只是害羞而已.她不过是还难以面对自己日益膨胀的身躯,不知道男女之间的奥妙.当她妈妈拿着豹纹内衣给她当生日礼物给时,她甚至恼羞成怒了.觉得那是生命中最灰暗的一天,想一死了之...她当然也见不得妈妈与别的男人相好,第一次她用火毁灭一切,第二次她直接暴走了.而她见到party上各色男女的缠绕,她定是无比惊恐的.这些对于她来说都是背叛.是难以接受的耻辱.当然产生这种想法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她祖母执着的等待.二是她对感情的纯情意识.....但这些仿佛都是对她的最大讽刺.因为正是她妈妈爸爸海边的偶然相遇,才有了她的诞生,而他们之间是谈不上任何感情的,甚至很有可能是粗暴的.但是她却偏偏恋爱了,而且还是出于本能的迷恋:对英俊长相的迷恋.有原文可证..辅助证明是,她看到她妈妈的宰肉男朋友时,宰肉男恶心难以忍受的外表,直接让他呕吐.这足以一觑她内心之矛盾,事实之割裂...当然,后来,她知道要搞定男人,还是要靠点手段的,比如化化妆,打扮打扮.可她偏偏不是天生丽质,于是有了先前她和那个无腿女到化妆品商场大肆破坏的自娱自乐.最后还受<第五元素>?的影响,搞了个很崩溃的绿头发,和很村姑的花裙子,直接联想为魔法世界的精灵,哦,,不,是女巫.....估计没有哪个男人看了会有感觉,,唉,没办法,丑小鸭到天鹅,总是需要经历一段过程的.当然最大的突破是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并一扫阴霾,欢呼雀跃,鬼脸百出....甚至把挡住阳光的海报剪了个窗口,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总之,这些巨大努力和转变背后.都是因为那莫名的爱.可是,偏偏那个男人有女人了,可以想想打击之沉重,后果之难以预料.不过谁让她一厢情愿呢,罢了,罢了,于是忍辱负重的拿起土豆削阿削.但不能放弃阿,于是她重新回去找到那个性爱男,决定献身,努力成为高手.可是她纯情到性爱男都觉得碰她是极大的罪过.多大的决心!多大的牺牲阿!而最后,为了救她心爱的男人,她直接把祖母编死了,那对祖母的打击也忒大了阿,于是祖母当场就石化了.为了爱情,间接抛弃十几年的亲情.而这些都还只是很渺小的,很不充分的.由于救了那个男的过于愉悦,她走路相当欢快,相当陶醉,相当不小心,于是被汽车直接撞飞了,70码....很悲剧,很微不足道,,,而那个领悟过来的儍叉男还潇洒的搂着他女友的腰,而那对红色跑车里的男女还激情相吻,而你却在月球依然给了我们一个笑脸.所以,通过这个为爱奉献的死亡故事,我们因当对纯情有个深刻的认识.不要太过纯情,否者后果自负!但其实我想说,很抱歉,用这么调侃的口吻来叙述你的种种美好,只因世界是你的.ps:导演的某些低角度拍摄手法和对色调的处理,都很不错.童年时期更为赏心悦目.人物本身的某种张力&速度也为之向往.
惊喜连连,不亚于天使爱美丽,特别是男女主装死那一段。
而且看了前30分钟时,感觉兼职就是翻牌天使爱美丽,不过再往后看就会看到与天使不一样的“美丽”之处。
配乐很奇妙,甚至都不禁让人想拍一段视频配上这么好听的音乐,剪辑方面有着大量的快切手法,并不是很突兀,中间的音乐重复过很多次,想起之前剪过的片子,这里应该才是电影原生出处。
只是其中有几段女孩幻想的画面,飞机撞了,还有第一次看见爸爸,第二次幼儿时期的自己与童年时期的自己玩耍,再后来的与男朋友一起,这些想象的画面隐喻用意并不是很明白。
看过很多电影后,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的电影?
我目前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也看过评论家们的说法,“看完电影之后,让你思绪久久不能平复”我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让你可以透过电影看到更多的意义,比如爱情,友情,人生,生命,等等等等。
经典的电影也可能是这样,看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也许那样才是好的电影?
可能这是我观影的终极追求,也更是我观影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学习的目标,只有更多的知识才可以对电影有更好的理解。
一致认为电影名字<我的人鱼女友>极为俗套,是哪个有为青年翻译出这样一个"好"名字?说不出是什么理由以致会打开这部电影并耐心的看完,也许仅仅是出于"童话"二字,电影里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结局有点出乎意外,习惯性的会认为童话都会有美好的结局,最后出现的那张笑脸在看完整部电影后显得更很美丽
今天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的这个电影,慢慢的记起一些片段,知道是俄罗斯的,知道片名貌似有个美人鱼,一百度果然找到了。莫名其妙的悲伤
拍得很棒!!!!!!!
有点零散
重庆森林+天使爱美丽+松子被嫌弃的一生
结尾神作了一把,果然是人鱼女友么
被结尾感动
号称俄版《天使爱美丽》。这种程度的小清新,现在看来太过时了
怪
明媚的缺失與自尊的缺失不能,所以只能為你笑為己哭
魔幻 类似天使艾米丽
印象看不懂
謝謝這個不該用常理去判斷的妳
每个人其实都不太了解自己,却很想了解别人...
俄罗斯的爱美丽
那个结局是震颤到我了因为最后一小节出现的那行字明明翻译的是“雨过天晴”但是但是她却死了
今晚会有流星雨,美人鱼的爱情只是追逐一场泡沫,但她依然还在笑着,笑的让人不忍心责怪。
实在看不下去,文艺细胞还不够。
反正我没懂
因为是海的女儿 所以结局是注定的
哎哟,太欢乐太悲伤。每一个奇葩心里的大大世界。那样充满想象。电影的每一处细节都很精彩啊啊啊啊啊!导演的创意很棒!惊喜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