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曼波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Millennium Mambo

主演:舒淇,高捷,段钧豪,竹內淳,竹內康,钮承泽,陈顗亘,徐慧霓,彭康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法国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英语年份:2001

《千禧曼波》剧照

千禧曼波 剧照 NO.1千禧曼波 剧照 NO.2千禧曼波 剧照 NO.3千禧曼波 剧照 NO.4千禧曼波 剧照 NO.5千禧曼波 剧照 NO.6千禧曼波 剧照 NO.13千禧曼波 剧照 NO.14千禧曼波 剧照 NO.15千禧曼波 剧照 NO.16千禧曼波 剧照 NO.17千禧曼波 剧照 NO.18千禧曼波 剧照 NO.19千禧曼波 剧照 NO.20

《千禧曼波》剧情介绍

千禧曼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生命的消耗像是一首风驰电掣的摇滚乐,以热情洋溢的节奏,疯狂起始,然後又在某个浑然忘我的时刻,曳然而止。电音感官的放纵、暗夜生涯的浪荡、过渡爱情的沈沦、江湖义气的不归路,都是多少热血灵魂曾经走过的无悔无憾。 一个年轻女孩活在她自己的异世界里,写着虚幻颠簸的年轻故事。迷幻的时序,跳跃的空间,所有事件都在若有似无的混沌里进行。 女孩名叫Vicky(舒淇 饰),带着五十万存款,跟小她两岁的双鱼座男小豪(段钧豪 饰)拍拖。小豪是无业游民,以极度自私的方式爱着Vicky。他精准计算着她下班回家的时间,检查她的各种帐单与手机通话记录,并且嗅窥她身上的气味,然後在发现不寻常的蛛丝马迹之後,歇斯底里地发怒,让猜疑迷惑了年轻冲动的心智。 两人这样互相折磨着,不平衡的恋情难以长久。Vicky为了养小豪而在酒店当公关,她有一群玩伴,带她在PUB里认识了捷哥。捷哥年长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上海滩喋血枭雄青谷子奇怪的公主殿下不可饶恕红蝎子之带泪梨花一片冰心在玉壶爱开始的地方御上老师海洋巨兽老男孩猛龙过江血疫第一季终结者2018花花世界花家姐飞盘犬12勇士布莱恩·波塞恩:有罪龙睛劫之晴明大林空降利刃迷途猫OVERRUN男人和平饭店亚森·罗宾第一季心智游戏被涂污的鸟当女人沉睡时成化十四年新纽扣战争你的万水千山

《千禧曼波》长篇影评

 1 ) 刪減鏡頭

最好的時光8.9朱天文 / 2008.02. / INK 印刻出版有限公司圖文掃描及引用自朱天文所著《最好的時光》一書中的劇照及劇本,合理猜測刪減鏡頭。

名字的過去/10場她高三沒有畢業,他不讓她參加畢業考。

考試前一天晚上他們住賓館,他故意不叫醒她,他不要她去考試,不要她離開他。

他們想住一起了,在台北租房子。

他們都沒做事,有時候為了一千塊錢騎車回基隆跟她同學借。

本段在電影中是以旁白的形式展現,並無畫面,書中的劇照是薇其與豪豪一起騎摩托的場景,背景有一艘大輪船,像是在基隆港。

電影還省略了劇本中出現的警察局,豪豪及薇其的父母皆以對話的形式出現,薇其是共犯,薇其是她爸爸和媽媽保出來的,豪豪則是他媽媽保他出來的。

名字的進行式/41場手機鈴響。

飄雪裡閃爍的老電影看板。

電車上,中央線往奧多摩的空蕩蕩車廂裡,薇其驚起,接聽手機。

是捷哥。

「你在哪裡?

」她力圖保持冷靜的口吻,卻發抖著。

等待,像讓她頓時,老了十歲。

在沉淪懸崖的邊緣,她驚訝發現自己如此生嫩,如此還是個新手。

「你還好嗎……沒事吧……」她大喊著。

電車交錯電車,馳風掣影。

她哭了起來。

電影其實在劇本的第36場便結束了,但是劇本中的劇照確實有薇其在地鐵上的場景,我猜測實際上是拍了這段,但最終刪減了,捷哥再也沒有出現。

電影的結尾是在夕張的一條街,兩邊有很多老電影的海報,大雪讓她想起那段悲傷的做愛過程,林強的音樂「飛上天」響起,結束。

再讓我大膽猜測一下,林強的「光明的路」這首音樂的結尾響起了煙花的聲音混雜著女聲,聽起來像是薇其的笑聲。

或許實際上侯孝賢拍攝了電影節結束後的煙火,薇其和竹內康彼此聽不見對方的聲音,就像當時在台北的TEXOUND一樣……

但不管怎麼樣,侯孝賢更加注重的是現場的即興感,而不是還原場景,比如捷哥家的監視器鏡頭像是代表著一種未來視角,在東京的旅館裡軌道與雪花電視映照著焦慮。

書中的兩張劇照是外景的展現,侯孝賢或許有意將人物限制在密閉的空間中,連結時空並不像劇本一般分的那麼清晰,劇本按照「名字的進行式」,「名字的過去」,「名字的現在」,「名字的異想空間」,「名字的未來式」劃分段落,而電影則將這五個入口混雜在一起,初看會摸不著頭緒,但記憶不就是如此嗎?

開頭的基隆隧道就是通往千禧年記憶的入口,那時候有最in的電子音樂,也有最傳統的溫泉旅館,在現代與傳統的交接處,薇其的畫外音已經是十年後的回望了。

從基隆到台北,從台北到夕張。

段落的區隔曖昧不清,車後的窗景,大雪紛飛。

 2 ) 蔷薇色

“世纪末”这个词常常出现在周围,即使现在已是21世纪的第六个年头。

我们怀念的是不知何去何从的放肆,在阳光下融化,在黑夜里生长。

时间越是迫近,就越接近单纯的理想。

列侬说,让世界大同吧。

这绝不是一句奥运口号。

Vicky也许就是那样想的:什么时候才能和小豪的世界合而为一?

她是一个很早就“出来玩”的女孩,在PUB里爱上小豪,如同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内向,害羞,却不愿把目光挪开。

从此她就逃不开了,无休无止的嫉妒、猜疑、伤害也不能使她彻底离开他。

他们在五彩缤纷的小屋里做爱,但Vicky用力抱住的那个身体拒绝停止沉湎于毒品。

他们争吵,厮打在一起。

对彼此的依恋和各自严重的不安全感一点点摧毁着他们,让他们恐惧一旦停住便会粉身碎骨。

然后,Vicky遇到了捷哥,一个给她缓冲保护的男人。

他为她做的只是“正常”,煮面给她吃,提醒她少喝酒,她睡着时他替她盖上毯子。

所以,Vicky随着他的想念来到了日本,在大雪纷飞的东京街头等待他温暖的出现。

我爱这部影片荧光般的质地。

寒冷是幻象,通透才是真实。

朱天文在新世纪初用雪落无声的情怀写下这个少女的故事,是期待侯孝贤用一贯怀旧的影像去表达什么样的惆怅呢?

小津式的镜头又一次出现了。

冬天的北海道小城,80岁的老婆婆和热气腾腾的食物。

还有影片最后,夕张街道两旁的老电影海报。

Vicky伤感的声音淡成了一碗清汤,配合着干净缓慢的镜头,像青春被洗尽铅华。

曾经蔷薇色的华丽,细看之下却是伤口。

但记忆中只有穿过狭长甬道时的快乐,不知道踌躇,不知道后悔,十年后换作会心一笑。

 3 ) 《千禧曼波》的观后体验

侯孝贤导演在这部电影里,用强烈的冷、暖色调和罕见的长镜头来向观众讲述了Vicky在先后面对两段不同爱情下,自己也在跨时代的到来之际慢慢成长起来,带着过去那些经历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的故事。

而在《千禧曼波》电影的片头,导演先展示出Vicky迈着一种洒脱、释怀的步伐穿过那忽明忽暗、恍恍惚惚、幽静深邃的灯廊尽头的唯美画面,再以一种女主人公回忆的视角来娓娓讲述十年前的故事回忆,那种轻快、释然的步伐一并夹杂着节奏旋律轻柔的音乐,将那种千禧年跨时代女性对爱情的态度用强烈的颜色碰撞和舒淇的精湛表演,在每一个镜头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也让每一帧镜头下的画面,都成为这部电影乃至新时代女性的爱情观下的绝美独特的明信片。

而片名“曼波”的意思则是象征着那种无序、没有章法的音乐节奏,也似乎寄寓着Vicky十年前的内心轨迹、每日在酒吧里工作所表现出来的迷离的生活状态(喝酒、抽烟)、在遇见两个不同男人时自己的不同感受,这个词无疑是她那十年所有经历的概括。

影片的色彩的高反差,不和谐,在观众心理上形成了不稳定。

一个房子内一冷一暖房间里的色调,将Vicky的心里落差被无限放大,而她也只能将这份落差深藏于心。

她在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人生路上慢慢勾勒出只属于自己的多彩图画:时而是冬天皑雪般的白,白的甚至还能回忆起曾今初见豪豪他说表现出来的害羞、沉默;时而是房间开着的黄灯的暖黄光,一次又一次在Vicky失落且失望的时候给予她每天起床的动力;又时而是酒吧里那令人窒息的蓝色,似乎是Vicky每天喝酒买醉寻求的精神港湾…

电影《千禧曼波》里的每一个镜头其实也正暗示着Vicky的内心感受。

就如Vicky和豪豪争吵时Vicky在镜头下是站在豪豪门口,而这个门也暗示着她被豪豪禁锢着,没有恋爱彼此应有的自由。

她是被动的,每次她主动在提出分手后,她也会心软,以为他真的会改过自新。

她也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感到疲惫和无助。

另外《千禧曼波》的长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画龙点睛的一笔。

在片头和Vicky站在捷哥车窗上的片段里,灯光的忽明忽暗也不约而同地与“曼波”二字紧紧相扣,只能慢慢拉长和挽留着Vicky的影子,却似乎什么也挽留不了。

而这时Vicky也此时找到了自己可以停靠的“港湾”

豪豪让她甚至说明一个个发票的来源和对过长通话记录的解释,捷哥却让她在追求爱情面前自己做出选择;豪豪令她不再相信爱情的任何保证和誓言,捷哥却给Vicky一个能够收容自己的场所和一个稳定的工作;豪豪为了自己可以改变一个女孩那颗对爱情憧憬的心,捷哥却教会了那个女孩如何独自地去面对跨时代后的未来。

“豪豪就像雪人一样” “在太阳升起的时候” “消失不见”

 4 ) 千禧年的爱情也没什么不同

打下这些字的时候,外面的天正蒙蒙灰,单曲循环着林强的A pure penson,脑海里都是舒淇边抽烟边走在蓝色甬道的样子。

她说,那时候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21世纪,庆祝千禧年,她却在反反复复的爱情中怎么都逃不了。

曼波是一种中南美洲的舞蹈,它所形容的是人们陷入被催眠的狂热状态。

在一个世纪结束、另一个世纪开启的时候,人们迷茫又焦虑,无措却仍然陷入虚度的快乐中。

Vicky和小豪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相遇。

初见之时,Vicky只觉得小豪害羞又沉默,整个晚上都在盯着她看。

但在一起后,她才发现小豪的自私与占有欲,他总是偷偷地翻她的包,会查每一个过长的通话记录,也会在她每次聚会回来之后从头到脚嗅探她的气味。

小豪总是说,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Vicky是从她的世界掉落下来的,所以她不懂他。

可他仍然紧紧地抓着Vicky,以各种方式把她留在身边,因为他不要她离开他。

后来,过了多久呢,总之是在一次次试探与失望中,Vicky离开了小豪,遇到了捷哥。

捷哥不管去哪里都喜欢带着她,在她难过时收留她,给她煮面,劝她好好生活。

于捷哥而言,Vicky更像是一个需要他照顾的小孩子,给她可以栖身与安枕之地。

但是后来捷哥在夜店遇到了麻烦,躲去了日本,走之前,他给Vicky留言让她去找他。

Vicky说,她知道捷哥是想念她的,他叫她不要告诉任何人,意思就是,你来吧,一个人来。

故事在台北与东京交替上演,最后Vicky还是没有找到捷哥,她带着捷哥留给她的手机和混杂着香烟与古龙水气味的夹克,在冬天的东京四处游荡,试图融入这个城市。

对Vicky来说,感情像是怎样都甩不掉的黑洞,拖拽着她无法前行。

她最快乐的日子,可能是在那年的北海道夕张,把脸埋入大雪中、走在空无一人的电影街。

毕竟那个时候的她,是爱自己更多的。

很多人都说候孝贤的这部《千禧曼波》很王家卫,的确,大段摇摇晃晃的镜头,或昏暗或饱和的空间色彩,舒淇独特又性感的独白,把千禧年的爱情与孤独暧昧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但侯孝贤镜头下的故事,少了些迷幻色彩,更令人觉得压抑。

因为爱情从来就不是什么稀奇的话题,尤其在那个时代。

它混合着香烟、酒精、电子音乐、夜店昏暗的灯光,还有占有、自私、猜疑、嫉妒。

剥去了温情的外壳后,那些让人不安焦虑的内核才真正显现出来,或许爱情的本质,就是这样。

我是喜欢这个电影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来自于舒淇令人惊心动魄的美。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又空空荡荡,在蓝色的基隆路桥上响起、在夜店迷幻的灯光中响起、在北海道夕张的大雪中响起。

她出现的时候总是有一头卷曲的长发和指尖未燃尽的烟,晕染着有些忧郁的脸庞,某个瞬间,我甚至觉得舒淇就是Vicky,她就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毕竟爱情与离别相辅相成,在得到的时候可能就是失去的开始,谁都避免不了。

《千禧曼波》还有一个标题,叫做《蔷薇的名字》,朱天文为这个电影写的剧本的开头就说「蔷薇的名字,是一个谜面。

解开谜面有五种方法,起点分别叫进行式、过去、现在、异想空间和未来式。

如果运气好,我们可能会找到谜底,但也有可能,我们走入一个解不了的谜境而迷失于其中。

」我不知道谜底是什么,但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人生那么长,总会遇到一些人,好的、坏的、难以界定的,就这样坦坦荡荡地去接受去爱去受伤,总有一天会明白,再凌厉的爱,也不过如此。

 5 ) 欢愉过后的无尽空虚——献给千禧年代的新新人类7.6/10

Vicky是这部影片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她不是没有过想要安安静静停止这一切的念头 可是身体又在被欲望的热血不得不极速地吞噬 仅有的理智一再地不属于自己。

sex、酗酒、泡吧、寻衅滋事、一根接一根的香烟、ke药…生活就陷在这样的循环里 或者说,此刻的vicky,并没有自己的灵魂。

她还是像一个豪豪的附属品,重蹈覆辙陷入令外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也许对vicky来说,毕竟次次是“新的痛苦”。

50万的天真赌注和偷来的劳力士表中,荷尔蒙还没有流失够的“爱情”,实则分外畸形的寄生,又演戏一样地互相伤害,是无形的囚牢。

有钱了并不只是挥霍,太年轻,于是把爱当做一种金钱的赠品,越挥霍就越迷惘。

可是,生命中确有例外的瞬间,遇到杰哥后她远行日本。

她明明分外自由,让她从本来被推的太远的浪找回来一点,过度的表层欲望在此刻成了过往困住真实心神的枷锁。

成熟的杰哥给了她真正的爱的启蒙, 也初次启示了她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迷蒙的画面和适时搭配的电子音乐棒极了。

这部戏临场感特别强尤其强。

千禧年代生人的我,因为正面临同样的困境,我感受不太到时代感。

二十余年后看来,现实依旧如此,年轻人是夜生活的主体,不知疲倦地空转着荷尔蒙,然后像太阳下照化的雪人,心灵日趋空虚…但是Vicky的结局还是透出了侯导对新世纪的美好希冀。

一面逃离了年轻的看不见的囚牢,两个并不成熟的人,终究是萍水相逢的过客。

像那次悲伤的do love过程预示的,彼此是终将消逝的过客。

另一面借由一个成熟男人,Vicky得以在异乡重新开始, 不必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地无意义下去。

可能这个情节的设计也是代表侯导自己,对于这个新世纪,他知道是仍是朴素扎实的生活智慧,会推着年轻的生命,真正往前走…所以杰哥的失踪并不是偶然,也并不是遗憾。

舒淇真的好美好美,而且特别自然……“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

那是2001年。

那年夕照,大雪。

”“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 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21世纪,庆祝千禧年。

”这一幕舒淇在基隆火车站的中山陆桥上频频回头的画面,加上灰暗的蓝色色调及晃动的镜头,让人仿佛身处梦境一般,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6 ) 倒带人生

极少失眠,最近都躺下即能入睡。

但是前夜看了《千禧曼波》,辗转到深夜也还是睡不着。

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脑袋空白,就是无法入眠。

我没有想Vi的故事,也没有想我所面临的生活,只是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起床拿起牙刷的一刻突然咯噔一下,想到了这部片子,找到了失眠的原因——也突然知道了自己潜意识的想法——以及对这部片子的感受——女人的情感轨迹——男人爱到没有自由爱到窒息爱到万般恩宠爱到荼靡爱到说走就走了。

vi这样美的女孩子不一定多,但也不少。

并谈不上稀缺。

漂亮善良的女孩有很多。

只是看是哪一种漂亮。

她们和年纪相仿的男孩恋爱,分手,又和成熟稳重懂得包容的男人在一起生活。

有极开心极快乐的时候但也许大多数时候是平淡与真实。

女孩不再放纵,变成熟一点,哪怕是被男人感动,总之是开始懂事了,知道了青春渐逝年华似水时间不等人,手中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未得到的想得到的确确实实还暂时不属于自己也从未属于过自己。

于是可以慢慢放平心态着眼当下的生活。

开始爱上身边这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如果故事可以就此结局就好了,就像很多人正在经历的那样。

但是我们的vi没有那样的幸运。

成熟的捷哥还是消失了,尽管说着爱说着想念。

是的vi还会有新的恋情,也许再次坎坷分离也许可以进入婚姻从此有个家庭。

是怎样也不重要,生活中都是vi,每一个女孩多多少少可以从vi在电影中的两段恋情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自己情感的模式。

一个年轻的男孩,很相爱,但是却会因为双方都是最好的年华最璀璨的年纪而没有安全感,想完全占有却逼走爱人。

如此真实,又完全没有办法。

不成熟的结果决定了分离的必然。

然后是成熟的男子。

包容,再包容。

成熟真的很有魅力。

不再加多描叙成熟的方方面面,那是踏实与安定生活的必须品质。

可是成熟的男人还是会在女孩懂事之后离开了。

我无从揣摩成熟男人是如何看待曾经喜欢过的漂亮女孩。

尤其是当女孩从无知变得懂事的时候。

这种转变的意义难道不是他们所希冀的?

或者反而是无味的?

是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如同后来vi是如何过一生一样,没有唯一的答案,也未可知。

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成熟男人也不仅仅只有我所疑问的那两种可能性。

况且不同的女孩有不同的气息,吸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运气。

投射不同的自己。

塑造不同的男子。

一切都没有定数。

只是,这部片子我们看到,年轻的男孩让vi高中无法毕业,带她进入一种生活层面,vi就再也出不来。

也回不去。

无法重来。

后来遇见捷哥,捷哥像是经过冬天穿上一件取暖的棉袄在冬天结束以后又去新的春天里了。

写到这里,我不难受了,也不会绝望什么。

本来人过一生,就是自己的事情。

遇上爱或者被爱的男人,过或者不过一生,暂过一阵,其实真的没有什么。

只是回忆起来,就像读到vi的故事,一时语塞辗转难眠,却又清楚了,然后平静的穿上当下的生活,继续安稳的过。

 7 ) 爱情的泥沼

一七年六月十一日,台风夜,有雨,空气很湿润。

倒了一大杯金汤力选了《千禧曼波》来消夜。

第一幕,舒淇走在长长的隧道,踩着林强的电子乐《A pure person》,一边抽着烟一边缓缓回忆道:“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辦法找到她,打電話給她,求她回來,反反覆覆,像咒語,像催眠,她逃不掉,她又回來了。

那都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那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紀,慶祝千禧年。

”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一样那么轻盈,吐着烟圈回眸一笑,往事渺渺如烟,不知道在那些潮湿的回忆甜蜜是不是发了霉,毕竟十几年已过物是人非。

侯孝贤、朱天文、舒淇、李屏宾,这四位即便单独分开也都是我特喜欢的导演、作家、演员、摄影师,更何况他们的合作。

舒淇扮演的Vicky无论是和豪豪还是对捷哥的感情都是年轻时对爱的信赖和渴望,谁说爱情中没有江湖呢?

vicky说花完五十万存款我们就分手吧。

即时我们知道没法永久的在一起终会分离,只是等着时间的消磨罢了但我们此刻依然会当作永生一般爱下去。

我们怎么相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怎样分离。

Vicky在夕张再次想起豪豪,用雪人比作他,比喻这段飘渺的爱情,即时你会离去也会在回忆的暗室留下水渍。

朱天文的小说一向如此,爱情没有结果却像魔咒和催眠伴随着你。

直到电影结束,仿佛度过了漫长的十几年和舒淇一起走过隧道,所有的谜面都是爱情中没有答案的存留,正如所有的想念是时间洗刷不掉的。

 8 ) 雾一般的“留白”

没有想到,侯孝贤导演竟然也会拍出这种极具内心化的片子。

以往他的电影多是客观的,宏观的,审视的,理性的。

而这部千禧曼波,却是极度相反的。

看到有人在说不知道在讲什么,可是我好爱这种能够进入人物内心的影片。

像一团雾,氤氲的在心底散开。

那么,能够产生这种感受的视听因素是什么呢?

我想有以下几点。

演员首先是最重要的。

而这也是侯导和舒淇的第一次合作。

侯导在访谈中说,舒淇看到大荧幕上的自己,longtake让她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表演。

而演员自身的沉浸感是十分重要的。

我并没有机会在侯导的片场参观,但是听说是十分安静的。

我想也必然是如此的。

即使未曾临场,但是可以感受到,演员是可以安心的沉浸在剧本营造的光影世界里的。

所以她可以更加松弛,更加专注。

当然,这和舒淇本身的质感息息相关。

我甚至觉得,这部影片是导演为她量身定做的影片。

故事没有讲她的什么原生家庭,没有什么狗血戏剧性,故事只是讲述当下发生。

可是却可以感受到她的过往,她所有的选择就是她的过往。

而也正因为这些“不交代”,让舒淇的身上赋予了更多的神秘性。

而舒淇的头发,声音,笑容。

这些雾状般弥漫的因素让观者也为之沉迷,它们形成了演员本身的氛围感。

就像金敏喜,当一个演员自成氛围的时候,她在镜头前做什么都是吸引人的。

她们很柔软,很平静,很忧伤,很脆弱,又很坚定,很倔强。

片中的她所遭遇的境遇也是雾一般的。

她飘荡在两个男人之间,或者说是若干个男人之间。

她没有根,像北海道的雪,随男人的命运更迭吹到这里,又吹到那里。

演员们说话也多是轻轻的,柔柔的。

而其他方面则是比较常规的,极具主观性的光影,时间多为夜晚拍摄,场景多是封闭的,阴暗的出租屋或酒吧。

酒精,烟,麻醉的一切。

中近景为主的景别,还要我最爱的音乐。

林强独具氛围感的音乐,多是一定节奏的riff形成循环,造成让人沉浸的类似冥想的世界。

呼吸式的剪辑,刻意削弱的戏剧性(以此更关注内心世界),人物未曾全然吐出的内心构成留白。

以上是我暂时想到的,这部影片形成主观世界的一些原因。

 9 ) 二十一世纪的不完整

《千禧曼波》中,侯孝贤导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二十一世纪的Vicky和豪豪、捷哥、竹内淳的感情纠葛。

“缺失”贯穿了整部电影,既是爱情的遗憾,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不安。

Vicky和豪豪的爱情是千禧年充满冲突的典型代表。

“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是从你的世界掉下来的,所以你无法了解我的世界。

”豪豪对Vicky的爱是纯粹的,也是自私的,也许豪豪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会是一场以离别结束的爱情,但他爱Vicky,太爱了,所以选择用怀疑,争吵来掩饰自己的不安。

“反反覆覆,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五十万,五十万花完了,就分手吧”,Vicky对于豪豪的态度也很矛盾,想逃离豪豪,但又习惯的豪豪的爱,也习惯了爱豪豪,纵容豪豪,但最终Vicky还是离开了豪豪,就像离开了熟悉留恋的二十世纪一样,豪豪像雪,太阳一升起就会化,二十世纪又何尝不是一场大雪,人们在阳光下不安地走向二十一世纪。

Vicky对于捷哥的感情更偏向于依赖,被豪豪打了找捷哥,出来玩找捷哥,分手了也找捷哥,捷哥是Vicky的避难所,给Vicky脆弱敏感的内心以安慰,也是Vicky在现实世界的引导。

在Vicky极度依赖捷哥的时候,捷哥离开了,Vicky的生活像是被中断,也像是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不适应,Vicky被时间推着往前走,Vicky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

“那时候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二十一世纪,庆祝千禧年。

”Vicky像是与全世界异步,走不出二十世纪,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

竹内淳是日本人,Vicky在去夕张寻找捷哥的时候,和竹内淳相遇。

台湾的二十一世纪离不开日本,Vicky去日本寻找的不仅仅是捷哥,也是在寻找过去,追忆过去。

Vicky在日本看雪,开心地把脸埋在雪里,是Vicky对过去的留恋,不舍,也带着一些释然。

在夕张,Vicky踏出了接触现实世界,接触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步,看行色匆匆的路人经过时,她也许对未来已经有了打算,就算没有准备好,她也要做个平凡人,融入进二十一世纪了。

影片围绕着Vicky和豪豪的情感线,延伸出了Vicky对捷哥和过去的依赖,二十世纪是过去,二十一世纪是未来,缺失是生活里的美,带着遗憾走向未来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0 ) 千禧曼波:全球化语境下的时间寓言

正如电影标题《千禧曼波》所指出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千禧年。

影片开头,主人公Vicky正在夜景中沿着一条长长的通道/走廊行走。

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她的画外音告诉我们她正在回忆十年以前,千禧年(2001)的时候。

尽管这是一部2001年的电影,它却用如下方式采用了一种回忆的姿态:通过叙述“现在”而进入了未来。

这种安排将另一个时间点带入了电影——“现在”,而这个“现在”恰好是真实时间序列中的“将来”。

这正是侯孝贤/朱天文对时间的敏锐感受的体现。

在这个意义上,Vicky行走于其中的通道就像是一个“时间隧道”,而这一昏暗通道的视觉形象引发的是如下问题: 这个隧道指向何方呢,是过去还是未来?

当Vicky和小豪一起生活时,他希望完全占有她。

他是不工作的,他们有一阵靠Vicky在制服店上班的收入为生。

尽管如此,他检查她的商店收据、电话卡余额,甚至她身上的味道。

有一个场景是小豪把Vicky拖到床上闻她的身体,以此来确定她没有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

小豪的这一行为是一种“寻找”,但是是非常物化的一种。

与此同时,Vicky也在寻找着什么。

当她第一次从那两个台日混血兄弟哪儿听到北海道的小镇夕张——他们的故乡——她被她自己的想象所打动。

她按照杰哥给她留的纸条去了日本,可是她并没有在那儿见到他。

于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她最终去了夕张,而它仍然只是别人的故乡。

在某种意义上,Vicky在寻找一种稳定的状态,或者说,她自己生活的根——一个她可以真正认同的精神故乡。

尽管全球化正在减少可见的边界和差异,人们仍然需要一些东西来定义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身份。

Vicky曾经设定了一个时间期限,一旦她把存款全部花完,她就要离开小豪。

这个关于时间的期限只不过说明她根小豪在一起的生活是不稳定的,因此她需要改变它,期限的存在是她对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妥协。

Vicky的画外音常常出现在电影中,告诉观众她对2001年发生的事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Vicky谈论她自己,她都用“她”而不是“我”。

从始至终,她在旁白中保持着同样的语调,不激烈也不悲伤——观众甚至难以得到任何关于她的情绪的印象。

这种第三人称叙述不仅拉开了“过去”和“现在”的距离,也将年轻的Vicky从2011年的Vicky身边拉开——她在观看她。

看上去侯孝贤用这种方式又提了一个问题:两个Vicky是同一个人吗?

从生物角度看她们当然是一个人,但是她们的社会/文化身份是同样的吗?

电影暗示我们Vicky花了十年的时间去寻找她自己的身份/故乡(或者说,精神乌托邦)。

这十年在电影中是被完全省略掉的,观众只知道在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之间有十年的距离。

关于这一点,又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应该被提出:2011年的Vicky在哪里?

但我们是不知道答案的,我们也不知道在电影的第一个场景中她是走向何方。

如果年轻Vicky对不稳定性的妥协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我怀疑她能够从十年的找寻中获得什么。

最后,Vicky的精神故乡是日本,这是否和台湾的被殖民历史有关呢?

本片似乎是有一个副标题的,“蔷薇的名字”,名字是对身份的最直接的体认。

本土的侯孝贤和“外省人”的朱天文在世纪初年合作了这样一部关于时间、关于身份、关于时间中的身份的作品,意味深长。

李沁云,2005年11月写于圣路易

《千禧曼波》短评

林强和舒淇是值回票价的,但我真的看不来这种两个人也不知道干嘛死气白赖搞在一起也不知道干嘛又吵架也不知道干嘛十年后又回忆出一部时间回环的电影

5分钟前
  • unsolicitedmug
  • 还行

不是给我看的。强忍着,看到一半还是放弃了。有些人外表很美,但却如路人般,和我没有共情。

10分钟前
  • 怀良辰以
  • 较差

该片从回忆开始,到回忆结束,构成回忆的一个过程,影像风格透露出迷蒙的瑰丽色彩,勾勒出的人物也弥漫着朦胧飘逸的味道。

11分钟前
  • 爱吃烤鸭
  • 推荐

好久没有这样我看都看不下去的电影了。有舒淇在都看不下去。

15分钟前
  • 李秉之
  • 较差

那年是2001年,大家忙著過千禧年,林強的電子呢喃,舒淇的美艷兜轉於愛情中,抽著煙扶著顏,紅藍相接,窗外雪白,前景遠景,燈光下的兩人浮影。單純的人。那年夕張下著大雪

16分钟前
  • thinpony
  • 推荐

舒淇有一种风情在,尽管颜不是大众审美

19分钟前
  • 潇潇暮雨
  • 推荐

在日本山口县的爆音电影节看这部影片,异国他乡,大银幕,大音量,太美好的体验。

23分钟前
  • duiduiduide
  • 力荐

除了林强一无是处 本就低照度➕数字imax放这种片源 居然好意思卖120(幸好我捡的便宜票) 完全是从好男好女和南国再见里抠出来最无聊的部分反复播放 浅薄做作无聊得无以复加 电车狂、咫尺天涯后影院观影最痛苦的一次

27分钟前
  • 番茄杀手
  • 很差

在厦门金鸡把唯一一部没看过的侯孝贤看了,可惜已经到了喜欢阳光的年纪,受不了长篇累牍的霓虹灯和酒吧,看完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晚上跟很久没见的清新男孩去吃居酒屋,吃的很撑没有喝醉,没有亲嘴我居然跟他握手然后告别,晚上回到周琦家看Newjeans 年末舞台,啊,so fresh so clean!

29分钟前
  • lullabytown
  • 推荐

2.5。除了舒淇本人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失望,但也能理解,毕竟这完全不是侯孝贤。所有人都在不知所云念台词,循环的剧情只觉得冗余。大量无意义的镜头(甚至没有烘托气氛),很多空镜只起到造型上的作用或者炫一下打光。冲突在哪里?看得瞌睡+没耐心…如果想做一部虚无主义的电影,那纯粹空洞是绝对不行的

31分钟前
  • sputnikrose
  • 较差

侯孝贤从乡土情节逐渐转入到历史变迁和城市喧哗的人文思考,侯孝贤在这部电影里营造的城市人群的孤独感又像极了王家卫。

32分钟前
  • 黑骨精
  • 推荐

当侯孝贤需要用大量的废话来表达,朱天文沾上她不擅长的题材,这到底是谁替您们拍的我说

36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这应该是侯孝贤电影序列里唯一一部“过了那个年代就被过时”的一部片子。无病呻吟的人物状态,大量人物的面部特写、中长焦视角,大荧幕看有大量的虚焦和无意义摇镜头,观感甚至不如在电脑上看。

40分钟前
  • 字面意思
  • 很差

侯导是不是不太适合都市男女题材呢 看着有点尬

45分钟前
  • 吴邪
  • 还行

试图抓住一种那个年代的感觉,在年青和爱欲中混沌地度过时日,而非实际发生之事。然而拍法又很细节写实,不够流动和灵性,以至于成了舒淇的个人秀。

50分钟前
  • 大仓酱
  • 还行

他们原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她像从另一个世界掉进来,所以她不懂她。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千禧曼波”呀!以10年后口吻、拍现下的一切。不知道朱天文写、侯孝贤拍这样一部电影意义何在,挺费烟的。就是一帮学历不高、也不“做事”(工作)、浑浑噩噩的年轻人现状。彼时25岁的舒淇还没有那么“鲶鱼系”丑;22岁的段钧豪还是长在了我的审美上。然而他俩相处的每一分钟都让人窒息、吵架更是吵得我想起ex,崩溃!捷哥看着面善又熟悉,原来看过他好多部了。那么什么是“正常”的生活呢?至少应积极向上、充满干劲儿吧!2024金鸡电影展(真是点儿水花也没有,一点点周边还限制场次拿)。with F. 内嵌繁英字幕。约118分钟。v也同场。英皇中心店IMAX厅,开票很快售罄。应是4K修复版。v也同场。好多迟到。所以曼波啥意思?

51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舒淇好美,高捷好man。好不侯孝贤。

54分钟前
  • SpyLiu
  • 还行

#metrograph 4.5。千禧年推着所有人向前,外面放着烟花,而我把脸埋在夕张的大雪里。爱像咒语,像催眠,像做爱时的豪豪、而他仿佛是雪人,太阳出来就会化掉消失不见…如此轻盈、悲伤而易碎——但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从电影院出来是傍晚,听着林强单纯的人去住的街道,一时(自我矫情地)分不清台北和纽约 / #docfilm 11.18.2023, 5, intentionally underwhelming, or to quote from c, implosion; 从夜店没有爆开的香槟到窗外飞速驶过的火车,到千禧年也什么都不会改变 过去都只变成独白 大家都装作正常人的模样 孤独地消失在太阳升起的雪地里 this is the film of my queer year

55分钟前
  • Kevin
  • 力荐

影像掌控力是强,但这部像娄烨上了一周长镜头速成班以后模仿王家卫拍出来的东西。不管怎样下限很高了、、

57分钟前
  • 蒜了
  • 还行

不错吧。。

58分钟前
  • 桦23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