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不是一上来就让你哭,但是一直慢慢的让你去感动、悲恸,直到最后两个姐妹回看镜头以后的那种冲击,后劲儿真的很大,看完真的非常让人代入。
看到影片的时候我就开始害怕,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不在了我会怎么面对,好像现在三十几岁的我也不敢想这个问题,尤其看到父母一天天变老有时身体不太舒服,就会过度的焦虑和担忧,还未婚的我在想,以后的老年生活要怎么办呢?
关于影片的内容我不是很想说太多,因为太深刻了,可能说的太多我怕自己又焦虑恐慌起来,关于以后我依然还是不太敢想的,那就不要想了吧。
看完最让我感触的就是有朋友真好啊,好想和我的姐妹们一起牵手到老人生真的就像一场郊游,因为终点我们都知道的,谁也避不开,之前我一度非常悲观,觉得既然结局都是一样的那是不是摆烂着就好,反正都有那一天,后来吃药以后我又改变了,尽管旅途的终点是不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让行程更充实、更长久一点。
最后还想说一句,虽然挺看不上棒子这个国家,但是人家拍电影确实挺好的,各种类型的百花齐放,这个电影真的挺有深度的,几位老戏骨真的演的很好啊,文姬女士真的好厉害,这个年纪依然还是女主,希望国内的电影也别总瞄着流量和爱豆了,好好拍戏吧,别总在剧宣上搞心思,今天拍个什么小视频,明天跳个网红舞的,好好写剧本吧。
几欲落泪。
当人生走到末端,子女不顺、疾病缠身,我们该怎么体面和世界告别?
每一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并不仅仅只是家庭中的吉祥物,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独立人生,但好像只要有家庭,他们就被彻底捆绑了。
我的外婆也在病重后默默安排身后事,一个晚上、一根绳子,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那之后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望着那个地方发呆,想象她会想什么、看什么,衰老病重的外婆究竟是凭什么样的毅力,把一个又一个背包带子剪下、打结、挂上去的。
我总是在梦里梦见她的背影,她坐在那里,问我是不是要睡了。
而我只能崩溃大哭,泣不成声。
连问一句她为什么这样做也不能。
对她来讲,也许把子女抚养长大,子孙满堂,她就已经完成了一生的使命,至于她自己如何,倒不重要。
她竟然就那样弃我于不顾,将我孤零零留在这世上。
也是过了很久很久我才接受,外婆不仅是我的外婆,也是她自己,她要强了一生,想必也不愿看自己日渐衰老,以至于从床上起身都要孙女帮忙的程度。
如果死亡就像郊游一样就好了。
起码我还能期待你还有归来的一天。
也许只有韩国还在认认真真拍这种冷门又虐心的电影。
两个老人的最后时光,我丝毫不觉得剧情在煽情,每个老人的困境如此真实,而善良的人往往会以自己为代价,成全他人。
恩心(罗文姬 饰)被事业陷入危机的儿子海雄纠缠不休,此时亲家母同时也是少年时的闺蜜金顺(金英玉 饰)造访,恩心便决定和金顺一同回老家。
时隔六十年,恩心再次踏上故土,看到故人。
回乡之旅整体上是温馨的,曾经追求过恩心的郑泰镐也已白发苍苍,经营着一家米酒厂。
郑泰镐带着她们参加各类聚会,唱歌喝酒,海边野餐,回忆过去。
恩心的母亲因病早逝,曾经在村里掀起一阵波澜,恩心因此匆匆离开村子再也没回来,聚会中这段不愉快的回忆再次被人提起。
都是一把年纪的人,其实已经无力再多做争执,沉默和尴尬很快过去,重在当下。
老人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是衰朽的身体和踟蹰的儿女。
恩心的儿子海雄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不断扩大公司加盟范围,很快东窗事发,急需大量资金填补空缺,否则害人害己,妻子美贤更怕影响女儿泰恩出国留学,两个人都来找恩心,但是恩心大概已经习惯了为儿子托底,这次眼见房子和养老金都被盯上,狠下心来不想再蹚浑水。
焦头烂额的海雄甚至隐隐盼望着母亲的去世,只有这样才能换取高额保险赔偿,挽救危机,美贤对此大为心寒,看到丈夫的可怕,她提出离婚。
他们都不知道,恩心已经罹患帕金森症,手已经开始发抖,身体机能正在加速退化。
金顺有一儿一女,但都不在身边,独自住在乡下。
儿子承弼与妻子一起做摊贩养家,承弼显然对困窘的生活极为不满。
本地正在准备开发旅游度假村,很多人因为担心破坏自然而反对,承弼则站在支持的一方,还和大家起了冲突,甚至推倒了郑泰镐。
母亲痛骂他,他带着怨怼和愤懑离开。
他的梦想是让家人们住进住宅楼,但他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命了,他的愧疚让他失衡。
儿女们同样不知道,金顺腰椎已经有严重问题,甚至会全身动弹不得导致大小便无法自理。
郑泰镐和女儿润珠一起经营米酒厂,别人会羡慕他能把酒厂留给女儿,但他自己却觉得酒厂是种束缚,把女儿困在了村里。
因为意外受伤,他的脑瘤被恩心知道了,他希望恩心替他保密。
他们共同的好友庆子已经被儿女送到养老院,他们去探访时看到庆子被绑在床上,精神萎靡。
因为她不想被困在养老院,所以经常反抗。
等她回过神来,她大声告诉老朋友们,千万不要住进养老院,死也要死在家里,接着开始疯狂地吃他们带来的蛋糕。
她的异常状态让老友们大为震惊。
三位八十岁上下的老人,对自己的身体失去控制,对下一代的生活也无能为力。
他们还在蹒跚着走,但眼前似乎无路可走。
不久,郑泰镐病逝。
对于恩心,回乡本是一次逃避之旅,释放之旅,却让她看到了接踵而至的痛苦。
下一代各有各的难处,老一代为了不拖累自愿承受连绵不断的隐忍和牺牲。
身上的病,心里的伤,年轻人不知情,老年人难自愈。
对孩子们失望吗?
也许有吧,但他们不忍苛责。
恩心像是突然看到了尽头,决定放手。
她把存款转走,房子出售,嘱咐儿媳不要太围着孩子转,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个过来人对同样身份的下一代充满善意的鼓励。
恩心说,人生就像一场郊游,希望离开时也能如此。
她约金顺一起上山,金顺很快领悟了她的意图,点头同意。
她们买了新衣服,拍了大头贴,做好野餐小吃,把家里打扫干净,带着过往的回忆,一步步爬到山顶,面对大海,留下最后的回眸。
她们必须离开吗?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很难替她们做决定。
但显然,老人们的离开依然不是为了自己,家人们一团乱麻的生活大概会因此迎来曙光。
电影没有愤怒,没有批判,克制地呈现了生活的真相。
恩心和金顺最后爬山的场景是电影的海报,阳光灿烂,笑容可掬,那是她们一生最自由最放松的一刻。
品一杯香浓,我们聊及人生百态,谈笑风生间描绘的生活画卷与青春岁月的懵懂无知相较,愈发显得真实犀利。
《郊游》不仅是一部述说友谊和乡愁的电影,更是一部探究生命与时光的作品。
电影以静谧之笔,克制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恩心和金顺最后征服山巅的场景(预示他们即将离去),阳光明媚,笑颜如花,那是她们一生中最洒脱、最无忧的瞬间。
“若死亡也能如郊游般美好就好了。
”携手姐妹,共赴黄泉,亦是一种美满的结局。
濒临死亡的她们相互慰藉,彼此扶持,生命的尊严在她们对视的镜头中熠熠生辉。
尽管人生终将有别离,但我们有权选择勇敢面对;即便面对死亡,我们亦可保持优雅与平静。
两位智慧与幽默的长者为影片增色不少,轻松愉快的氛围跃然纸上,让观众领略到友情的力量和时光的魅力。
电影中的每一幅画面,皆似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错过可惜。
由工众号:star2电影转载在探讨死亡这一主题时,我们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老人与郊游的联系,似乎在朋友们相继离世后变得愈发清晰,这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我曾与同事在一次聚餐中谈及死亡,她轻描淡写的态度让我意识到,她并未真正面对过生命的终结。
相比之下,我从小就经历了亲人的离去,这些经历让我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在我年幼时,对死亡的恐惧曾让我请求家人陪伴我入睡,但被拒绝后,我学会了独自面对这个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尽管我害怕死亡,但我更渴望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希望我的存在能被他人铭记。
我开始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平凡,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如衣服上的价格标签。
电影中的金顺和恩心,她们的选择反映了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她们在郊游前的准备,充满了对最后一次的珍惜,无论是购买新衣、拍摄照片,还是打扫家中,她们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们依然享受着美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眷恋。
她们的选择提醒我们,尽管生命终将结束,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面对。
她们的平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让我们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真正的价值。
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死亡,我们也可以保持尊严和平静,不给他人带来负担,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一起手牵手踏上永不回头的郊游!
人生就像一趟没有返程的列车,走走停停会经历和感受很多风景和人事,能够陪你走到最后终点的只有自己!
但如果遇到能够陪你走完最后旅程的朋友那真的是太幸运了,我羡慕电影中金顺和恩心的友谊,从青春校园的好朋友到成为了家人(亲家),相互陪伴直到生命的尽头!
戏里戏外这两位霸屏韩国奶奶专业户的罗文姬女士和金英玉女士都是超60年的老闺蜜,前段时间还刷到两人一起去看偶像演唱会的视频,真的超级羡慕这样的友谊,也超希望自己以后老了也能和好朋友一起去看偶像的演唱会!
电影很简单,开始是从恩心得了帕金森出现幻觉看到自己的妈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妈妈在的画面都温暖了起来。
恩心从幻觉中醒来是自己的儿子因为公司出现问题被媒体曝光逃难到她家并打起恩心养老金和老房子的念头。
恩心为了隐瞒自己病情和逃避碍眼的儿子,选择跟着金顺回老家,到了老家遇到了初恋泰浩,一个外表看着开朗乐观的帅老头却也有着自己的秘密,短暂的重逢成了最后的告别,最后初恋因为癌症先离开。
电影中除了让人觉得美好的回忆和常伴身边的好友外,剩下让人深思的是人到老年不是孤老病死就是被儿女扔进养老院,外加还要惦记自己养老金甚至是盼着自己母亲早点死了可以领取保险金的不孝儿子,电影里恩心的儿子动了这个念头。
年老体衰和病痛的折磨让恩心和金顺有了想要离开的想法,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生活,不想拖累他们!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也是如此!
恩心和金顺学生时期一张误亲的照片,还传出两人的小绯闻,哈哈哈!
看着好有爱。
我也想要拥有下辈子还想做朋友的朋友!
这辈子有你已足够,下辈子我们还要做好朋友!
小时候跟着外婆去她两个朋友家玩,之后三人帮永久性缺席一人,剩下两人经常一起数:“老产走了四年了。
”“老产走了七年了。
”又过了几年,刘奶奶被儿子接到城里住,外婆也在我家小住。
那年我初二,被难题纠缠至凌晨,我不懂两个八十岁、尚能自主活动的朋友能够在一张床上酣眠至晨曦是何等的人生幸事,更浑然不觉我正经历着一辈子难能可贵的少年友情与懵懂情义。
高中毕业至今七年,一个青年还没有开始她真正意义上的稳定生活,所以她习惯去找有故乡记忆的朋友诉说,也许如同故乡,在一同成长的朋友眼中,你永远是那个蜕变前的单纯模样。
我想,老之将至,人是不是又可以主动抚去牵绊自己的世间万物,孑然一身,宛如新生。
打开这部电影,已过当日零点,在此之前,一位室友找到工作,今日归京。
夜深,三人上床入帘,一人下坐,四人保持着最远最近的距离谈论起未来的工作、生活,“要是…”“假如…”之类的假设句式高频出现,欢声笑语间勾勒的生活蓝图相比于中学时期不切实际的幻想,显得那么务实真切,触手可及,可是笑声猝不及防地被心照不宣的沉默吞噬,我们小聚的灵魂好像从宿舍的中间退回到各自的床上,回到了我们在这间狭小居所中能保持的最远距离。
我们终将是享受喜悦、默默努力、静静承担、面对死亡的独立个体,但朋友是那个能够抚慰孤独、驱散恐惧、相互理解的珍贵存在。
人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他是为了别人而死吗?
他是去追寻自己的另一半生命。
所以啊,当恩心和金顺手牵手走向悬崖时,我看到的两个有很大概率丧失自我决定权的老人,决定守护自我,她们没有跟子女交流,忍受身体病痛处理好所有事情,最后勇敢地结束,老年人的困境、坚毅、透彻,少年朋友间的温情、感恩以及人之将死的相互宽慰在两人对视的镜头中完全展现得当。
三个老同学全部丧偶,人生各自曲折后晚年如年少时一般相聚,也如年少时一般等待悄然而至的分离,只不过一次是江湖再见,一次是后会无期。
初二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过年回老家外婆已难以下床,听闻外婆朋友也被子女接去市里养老院常住。
那么,黄梅剧团后那间低矮的小院里,紫色牵牛再也无法在蒲扇风下摇曳在三位老人的碎语闲谈中。
人生就是一场郊游,只是在这场郊游中我们的经历有所不同,会经历不同的生老病死,人,终将老去,可却不曾像曾经年轻那样激情四射了,这带来的是对孤独的害怕,对死亡的恐惧,电影中这一对可爱的姐妹儿,拥有不靠谱儿子的恩心奶奶和与儿子感情不和的金顺奶奶,两人相聚回到曾经的故乡,回望曾经的点点滴滴的美好青春,他们都在经历着人生的晚年,面对衰老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选择了与过去做了告别,也就是电影中最后一幕,那一回眸,不禁刺激到了我的泪腺,心中五味陈杂……除此之外,我看到了那一份真挚的友情,回想这一份是多么难得,如今这个社会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影院里一片吸溜声,影片结束没人立刻退场,全都趁着片尾字幕的时间赶紧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八成的口罩都哭湿了……一对八旬姐妹在人生暮年发觉骨肉亲情已山穷水尽,于是相携自尽,快进人生到磁带尽头……这部银发电影在跨入老境这个关键点上,处理得过于严厉和负面,给两位主角极端的冲突与挫败,好像只有肉体消灭才能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电影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处理老姐妹的人生困境,因此也伤害了影片的情感潜力。
翻了翻影评,有一半在喟叹东亚孝道沉重的道德包袱,另一半在赞美老伙伴慷概赴死的义簿云天,难道没人看出这是个刑事案件吗,这不就是韩国版的《楢山节考》吗,不过新时期把老人背进山里的不再是乡约民俗,而是老年人的自觉自省。
可是想得开就意味着该死吗,自杀就意味着免责吗,难道草菅法律与人命,耽于牺牲的自嗨和围观他人牺牲的同嗨不也是东亚最肮脏的遗产之一吗(109)?
人生就像一场郊游。
很快,故事的结局就是我20年后的一幕。
庆子在养老院被束缚带绑在床上,庆子用手抓蛋糕吃,庆子狂哮着说不要来养老院,因为那不是家…恩心、金顺、泰皓在看完庆子回家的小皮卡车上三人相对无语,镜头一拉,转向一抹夕阳挂在静谧的树梢上,眼泪刷的一下,后知后觉的流下。
在换尿布那里,觉得很好笑,那不是忍住尿意了吗?
怎么在尿不湿刚拿来时突然就尿了一大摊呢,笑着笑着,哭了,以极其丑的方式疯狂流泪,金顺让恩心给她处理屎尿的时候说你赶紧处理,没有味道吗?
恩心说:没力气处理,我也想撒尿了。
说罢扶着帕金森的手又躺了回去,俩人都哭了,我想大概是为了没有自理能力的尊严……本来想此刻“郊游”的,但却连站起来的能力都没有,痛苦地说明天吧,只能先去医院烤电,俩人躺在医院病床上金顺看着睡梦中的恩心帕金森更严重时,她突然明白了恩心所谓“郊游”的意义。
给屋子打扫了卫生,上街买了漂亮的裙子,吃了紫菜包饭,把贵重的戒指留在屋内,在日历上留下俩人的遗照及遗言,最终为了尊严,去“郊游”了。
养儿防老是东亚国家最大的谎言之一。
看之前没想到是这么沉重的话题,看完频频叹息。怎么办呢,人就是不可避免地要慢慢老去,操劳一生奋斗一生,最后获得的竟是一身伤病、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和毫无尊严的生活吗?如果连一个可以照顾自己的子女都没有,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的结婚生孩子,而自己的一生都在对孩子的付出中全部消耗掉了。有一个无话不说的朋友真的是这一生最幸福的事了。
爆哭
学会更坦然的接受每一天,学会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亡和衰老总会来临,我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活着真难啊,快乐也难
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没有朋友,哪怕只是一起拍个大头贴也能笑好久。
没什么太大触动,罗文姬那个手抖演绎很入心。女人无论多大年纪,真实的朋友情永远需要,胜过儿女。
这算啥“电影”?
人生就像郊游,即是游,也是生活
2024BJIFF#15#狠辣地戳到了东亚社会老无所依的社会现实,观众也难免共情自己或多或少的现实困境和养老焦虑,几位老演员的表演严丝合缝,真挚感人。但是剧本的处理上还是有不少硬伤,带着韩国影视作品情感上一向比较外放浓烈的风格,很容易诉诸于情绪,叙事的铺平垫稳做得远远不够,从情感线到情节线都是琐碎跳脱的,两位奶奶的前情铺垫语焉不详,以至于金顺奶奶的登场显得十分突兀,两人作为儿时闺蜜又是儿女亲家,但却似乎十分陌生,虽然后有交代但是说服力并不足,同时对金顺儿女的交代都显得很平面,撑不起下一代的故事,以至于连主角的遭遇也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虽然电影还是好看的,但是并不是很经得起推敲。
把老无所终的凄惨心酸拍出唯美画面也是不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像一首温柔又悲伤的散文诗。
我要是有个能跟我在暖风和煦的日子里一起去郊游,在那么美的山头牵手一起跳海的朋友,还会给我做紫菜包饭…腰痛的天使和帕金森的死神,来生再相聚吧😭金英玉说那个爷爷死了的那一幕,演得太棒了。
吃慢一点,不然会消化不良……看完好焦虑啊
乱哭
本来以为是个罗文姬式的喜剧片,结果喜剧外壳下这么犀利这么悲伤,这么直面社会问题,豆瓣的简介跟诈骗似的。不成器的子女让东亚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溃败得体无完肤,还不如闺蜜管用,但两个自己都难以动弹的老人又能相互照顾什么呢?最后一起自杀反而是一种解脱和慰藉。当然,不管什么年纪,有真诚的体贴的朋友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2024.4.24 卢米埃影城
又悲凉又温暖,又难过又感人,人生有太多疼和痛,可是也有永远不会忘记的爱。
好看
剧本有些乱,不管抓住哪个点往深刻了写都行啊。但是罗文姬的表演救命啊,好几个眼神都直接击中。三星给三位老演员那一场海边酒局。
2024BJIFF-4,画面结束字幕出现的瞬间开始狠狠的流泪,没有办法,罗文姬和金英玉女士演得太好了,好羡慕这一份从小到大,陪伴支持自己到最后一刻的挚友情谊,让我感觉悲伤又温暖。2025/4/14,慕了,刚看到两位是真的60年的好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