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我认为第一部更好看。
第一部有完整的叙事结构和背景交代,建国初期,刚刚推翻了国内三座大山、翻身当家做主的中华儿女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威胁,当然是选择打过去,保家卫国,就如电影中所说,刚分的地还没捂热别人就要抢走,我们绝不答应!
我们选择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捍卫未来的美好生活,所以志愿军们一个个热血沸腾,哪怕奔赴他乡作战也在所不惜,奔着这股劲,哪怕我军装备不好、补给不足,也依旧坚守阵地完成任务,这种精神可歌可泣、催人泪下。
但第二部上来就把美军的机场炸了,看起来很爽,但不真实。
之后炸水门桥时过多的篇幅放在一定要炸桥成功上,志愿军多么多么不容易,但没有交代水门桥的战略地位、形状结构、艰难程度,上来就艰难险阻、九死一生炸桥,观众只看到了各种爆炸场景,云里雾里,影片所表达的意义根本无法体会到,甚至我根本不知道水门桥长啥样,炸它的价值何在?
特别是炸桥时彰显美军的“愚蠢”,虽然看起来很爽,但真的不现实。
我只感觉志愿军这里打那里打,毫无章法,也不知道整体计划,感觉人打没了就悲壮了?
并且第二部血腥程度比第一部更甚,建议不要带太小的孩子去看,战争场面逼真和呈现效果不错不代表影片很好,电影是要讲故事的,说实话,最后美军逃亡志愿军欢呼我不能产生共鸣,因为电影没有铺垫这种情绪,明明桥没炸成,美军还跑了有啥值得欢呼的么?
我可以理解是赶跑了美帝国主义,但电影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好,所以才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这部影片我哭了几次,都是献给千玺,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指导员咬着半张照片赴死和万里孤单一人等大部队以及报数的时候,实在是太可怜太悲壮了,如果整部电影都能如此,努力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呈现人物精神和情感,而不是一味追求大场面和不现实地追求“吊打”美军会更好。
大家都知道敌我力量悬殊,但志愿军也有自己的亮点,我们就是靠着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有今天自己屹立在世界东方。
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弘扬中国人的精神比盲目追求大场面要更符合受众的需求,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有共鸣,毕竟国家越来越好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也与有荣焉,面对打天下的各位英雄烈士们我们也是心存尊敬与感激之心,很可惜水门桥没有做到。
如果说《长津湖》只是雷叔牺牲的时候让我泪崩,《长津湖之水门桥》则是每一位战士牺牲的时候都忍不住泪崩,昨晚看的,搞得我现在眼睛都是肿的。
战争的残忍并不是近身肉搏打得有多惨就有多残忍,而是敌我力量的悬殊,就你的武器装备物资完全没办法跟人家比,甚至连体格都比不上人家。
人家拥有绝对的制空权,我们那时别说空军,连飞机都没有。
人家用战斗力扫射轰炸你时你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
像我奶奶以前说的,抗日的时候人家用飞机大炮轰炸你,你只能用小米加步枪“嘟嘟嘟,嘟嘟嘟”。
如今中国的崛起跟“和平”来之不易,真是无数先烈用自己的肉体去堵枪口堵大炮换来的,所以才显得贪官尤为可耻。
你贪可以,毕竟人性就是自私的,没办法要求每个人都伟大。
但你要知道为何而贪,像《战长沙》的薛君山那样,他贪的本质就是为了让自己跟家人过得更好,他贪的时候又不失做人的善良跟忠烈,他是会认认真真去做事的,所以没人会指责他的贪,反而能理解。
我看过一个贪官的真实阐述,说他贪到最后已经不知为何而贪了,因为他贪了十几亿还是几十亿根本没办法花,他本身就衣食无忧,所以他不知道自己贪那么多钱要干嘛,导致自己惶恐而空虚,就十分讽刺了。
他贪的每一分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
老百姓为了每月最低几千的生存而挣扎,贪官却望着自己贪来的几十亿不知如何处理而陷入迷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人会理解成:人如果不为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其实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
这里的“为”是修习、修炼的意思。
仅评价电影。
音乐渲染过多,战争的残酷不只是用死者的数量和姓名来体现。
节奏上把握较差,略显冗长,缺乏紧张感,因为这两年同类片子很多,血肉模糊或是死亡的桥段已经不会给观众那么大的冲击力。
处理得比较好的是眼睛逐渐模糊的指挥官,主观镜头可引起人的共情。
人们对死亡的静默和缄口不言胜过眼泪和言语,这一点的处理胜过上部。
融化的雪烧起了火焰,顺着山坡滑落下来,他亲眼看着千里又化成雪水。
喜欢结尾的少年视角,过去的战争,是我们可以望见却永远无法真正抵达的沉痛与创伤,他在万众欢呼中没有做声,回到战场抓起一扑黄土,又扛起枪回到了故土。
“特别特别好的石头……”这一段万里要是再多说两句,还向跟哥哥说话一样,“特别特别好的石头就是要XX”,贫嘴两句,那一刻他还是有哥哥保护的少年,没有选择隐喻或说教,然后再情绪递进“哥,我特别特别想你。
”最后转身,坚毅地走回家,更立体,又做回了那个已经成熟的人,意犹未尽。
直接说个人认为的缺点:1. 最后一段的转场和镜头处理不是很好,特别是敌人大部队增援赶到/余从戎牺牲前后。
这一段的叙事本身是没有问题很通顺的,但电影展现的节奏过快让人难以适应。
可能是为了缩减本就冗长的时长,但个人认为即便动刀也应该从前面而不是后面。
剪辑要背锅。
2. 电影风格定位有些混淆。
本身主打的应当是残酷、真实的战场,但像吴京的个人突进部分以及易烊千玺最后的存活方式等又让人觉得很离谱不可能发生,更贴近传统商业片元素。
个人认为虽说电影需要艺术加工,但也得分清定位。
倘若全片想体现的是残酷和真实的战场就应当更加贴合实际。
3. 导演想讲的东西很多,反而导致有些地方比较模糊。
比如中间对于麦克阿瑟和白宫方面是否发射原子弹的讨论,反复几次给了专门的镜头和剧情,但也只是用“决定不使用原子弹”这一句话就能概括,并没有任何别的更深层次的讨论,让人觉得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再比如结尾的关于反战的部分,正常说是用来升华主题,但只在结尾出现并没有什么铺垫的反战也只会让人觉得有些突兀,反倒不如不加。
最后说几句。
当然,决不能说这片子是烂片,可以看出很多地方是用心的,绝对是春节档里很不错的一部了。
但硬说它是个绝佳好片也真的没有必要。
作为一部电影客观的评价就好,如果情怀和精神可以占分,那《雷锋的故事》同样也是满分作品了。
起了一个大早,赶着看《水门桥》。
这部电影以一场小型战斗为主线,采用写实的方式描绘交战双方,渲染战争的残酷。
比《长津湖》更精彩,更惨烈,更震撼,更悲壮,更酸楚,更令人潸然泪下,几乎在座的所有观众无不泪流满面。
七连仅硕存一人,全军覆没。
尽管最后没能完成战斗任务,他们当之无愧一代军魂,一代军神。
👍👍👍
单从电影拍摄制作角度,能给到7分。
但拍摄的是水门桥这样历史上真实的重要局部战争,那就不及格了(6分以下),对中美军队在水门桥战场中的武力对比和战斗死伤,还原性比较差。
电影中关于美国想使用原子弹对付志愿军的情节,拍成了需要联合国允许,所以没用,很糟糕的情节。
美国没敢使用原子弹,实质是因为当时苏联也有了原子弹。
关于我千里迢迢跑到北海然后去吃肯德基看电影这件事千纸鹤本人当然要支持一下千玺,第一部还是很惊喜,看第二部的时候,感觉差点意思,可能不是电影本身的原因,而在我自身。
作为普通的小观众,两部电影,色彩,氛围,故事情节,其实在心里已经有一个基础,因此对于第二部在这些方面已经比较熟悉了。
关于故事本身,电影本身的时长限制了我们在有限的视野与视角中去呈现重要篇章,导演,编剧都会有自己的考量,现在看正义战争类电影,总是很关注如何取得最终胜利,很关心最后的那一下,因此,水门桥对我来说会有一点不够完整,我的视角已经跑到了如何赢取这场战役,而故事本身是在讲述穿插连的任务如何完成,以及在此表现出的英勇精神。
粗剪据说有六个小时,而且看元宵节剧组宣传的时候是有水门桥的戏份的,所以可以肯定《长津湖》之后有续集。
希望《水门桥》能吸取《长津湖》的批评和教训,距离春节档还有四个月,精雕细琢一下。
三炸水门桥的故事足够震撼人心,不知道为什么在《长津湖》里面却没有一点信息。
这种宣发策略不好,要是能再片尾有个彩蛋啥的,相信更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也对《水门桥》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
上部的延续,作为主旋律献礼片,从整体完成度上来讲是合格的,对于这样的片子其实不用有太多的期待,从一开始就基本能够知晓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结局,在各种规范性的影响和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下,拍一部这种题材和作为任务课题的电影,也就只能如此了。
影片的人物如前作一样,我方几乎全部脸谱化处理,全员热血正义无私无畏理想主义,战斗场面依然大制作,视觉效果的呈现可以配得上大银幕的水准,煽情桥段仍旧很多,一些抗日神剧中的超神发挥在片中也有所表现,这些套路化走流程的操作,可能还是可以让很多人心潮澎湃、感动泪流,内心无比震撼,但在当下这个时代,也许有更好的方式来讲述一场战争或一次战斗,激情燃烧的岁月值得怀念,但复杂而真切的感情、丰富饱满的人格似乎更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起码对于一部分人来讲,这部影片看起来是乏味的。
钢七连由四道风游击队收编而来。
57年连史,5000名士兵,三次集体一等功,在漫长的连史中有1104人为国捐躯。
钢七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号码:雷公17,梅生135,伍百里161,伍千里162,余从戎221,平河280,牛腾云404,孟烦了600,伍万里677,高城4733,史今4811,伍六一4900,成才4944,许三多4956,马小帅5000。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一群有着纯洁信念的人,英雄永远值得尊敬。
回归电影本身,没有了林超贤,徐克真的有些玩不转,剧本薄弱没有深度也没有灵性,甚至侮辱了编剧兰晓龙。
个人认为第一部《长津湖》没有说清楚我们为什么出兵,第二部《水门桥》往大的方面还是没讲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赢,小的方面也没有展现出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七连精神我不懂,可是我知道七连的每一个兵都因为这六个字而坚持。
但是《长津湖》剧组比我更不懂,这种感觉很操蛋!
为什么出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唇亡齿寒这样简单的道理连我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人都知道,偏偏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参军的理由是不想让哥哥看不起?
什么是七连精神?
用高成的话来回答“你懂七连吗,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里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的躯体,看着支离破碎的连旗。
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没声音,他们只是埋好战友,包着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 七连就是个人,就站在这,他比这房子还高,比那树还高。
伤痕累累,可从来就没倒,所以他是钢,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前几天看了一部美国人以朝鲜战争为背景的动画片,片中美国鬼子蜷缩在战壕里,火光下满脸惊恐,志愿军战士如同恶魔般从黑暗中冲出来。
很多人觉得这是在丑化我们的战士,可我觉得这样的表现很好,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但是在敌人的眼中,是让他们恐惧到骨髓的嗜血恶魔。
整个大厅就我们两个人,漆黑一片,仿佛我们正和七连的战士一起并肩作战于阴影之中!
谁说站在光里的人就一定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