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哆啦a梦已十五年有余,从小学就开始学唱日语版主题曲的我,因此去了日语专业,又去到日本留学,现在依旧是日语翻译的研究生。
早年拿着一个mp4看完了早期剧场版,《平行西游记》《猫狗时空传》《银河超特急》之类的,都是小学看的,那时没有手机,每一部都反反复复看了20遍,每一个情节都刻在脑子里,真的十分有趣自从大学以后每年都去看大电影,今年来到上海实习,被抽中观影团免费观看新片,很幸运~情怀被大大满足今年剧场版能感受到诚意满满,空中城市科技感十足,不愧是现代动画的制作技术,唯一问题是今年依旧没有主题曲,总感觉缺了什么建议把电影名改成“大雄的乌托邦”“大雄的桃花源”或许更加引人注目,再不济可以改成“大雄的垃圾场”,票房或许高两倍…[doge]人物设计上,注意到了那个宇宙巡逻员,画风很日漫,甚至有点EVA的感觉,想到了哆啦a梦的制作方也不是只会画儿童向,这个电影受众面也是广泛的。
“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完美是否真的存在,这部主题发人深思,从一开始的乌托邦氛围就很微妙,完美的底部都是丑恶和自私,电影开头用奇妙的手法不动声色的叙述这点,也是厉害之处最后,那个22世纪话多搞笑的售货员不是第一次出场,多个剧场版都有他的身影23333
昨天太累了,比较懒散,今天才来写剧评,我尽量不剧透,只谈个人观感。
先说结论,绝对是值得一看的,这部的剧情至少在水田原创里是个比较精彩的,可能比不了《新恐龙》,打个《宇宙英雄记》还是ok的。
故事结构很优秀,基本上讲的挺顺,角色塑造也可圈可点,特别是赏金猎人和索尼娅。
缺点的话,首先还是老生常谈的强行封道具,这部甚至连任意门都给封了,而且老是让其他人挖苦哆啦A梦半吊子,道具用的是便宜货这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早版本的哆啦A梦动画,那版哆啦A梦像是过的很失败的大叔,完全没什么可爱的感觉。
我只想说调侃哆啦酱是残次品这点来一些可以,用太多保不准就变成以前失败TV那种味道了,对体现哆啦酱的可爱和魅力是没什么帮助的。
预告片里这部卖点毫无疑问是飞机,但是实际动画里却没怎么表现,就到了乌托邦,把乌托邦的生活作为重点。
藤子老师的剧场版里,有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吃一个是玩,《铁人兵团》里在无人的城市,胖虎从超市捧来超大火腿那段,看几次都流口水,只是吃好吃的和描写吃好吃是不一样的。
玩就更不用说,云之国里他们搭建城市、龙骑士里地洞探险、小战争里做模型,反正先得用道具玩个痛快再接触主线。
这一部飞机刚起飞就回收,像交任务似的,不知道导演咋想的。
然后就进入了乌托邦体验生活,这种其实也不是不行,太阳王或者梦幻三剑客都算是直接开始体验异邦了,但是乌托邦哪怕主旨不是反乌托邦,这种墨守成规的生活我觉得也没什么可让人憧憬。
我前面有说故事讲的不错,可惜为了故事牺牲趣味。
还有就是反派是22世纪过来的我比较反感,只是育儿机器人的哆啦酱为什么无敌,我以前也讲过观点,绝对赢不了,在因果尽头对上这家伙,之类之类。
简单来说还是科技碾压,但是登场角色都是22世纪人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时候哆啦酱就真的只是育儿机器人,道具也只是折扣商品。
对上在22世纪也是大人物的家伙,要不变成无能大叔,要不就是开挂感觉特别重,而且展现过多会让神秘的22世纪魅力缺失很多。
而且想一想,如果每部剧场版都是22世纪罪犯整的活,哆啦A梦的世界该变得多无趣?
剧场版的有趣不就是世界的奇幻与宏大吗?
失去冒险精神和童心的剧本即使故事优秀也是不够的。
最后是一些剧透小吐槽........................................……….........1.三贤人看起来是两女一男,其实声音最温柔的那个是村濑步……不过还是性别不明就是了,但还挺符合三贤人非人感的气质2.发现最终boss是弗利萨的时候超惊喜3.后面会有一段类似《魔界大冒险》变石头那段绝望的情景,让人开始期待类似那部那样奇妙的危机解决手段,结果并没有,只是合上了时间逻辑罢了。
4.赏金猎人很好玩,不止变虫娘后超级超级可爱,手段也很利落,如果不是对上持枪大雄早end了,后面在大雄他们和boss嘴炮时候也是直接把研究成果炸了hh5.开头的机器人没戏份有点可惜,我以为会串上。
6.希望下次带上哆啦美吧
穿过教室窗棂撒在课外读物上的光,照亮了“乌托邦”,也吸引了一堆爱做梦的浪漫少年们畅想讨论。
那里有没有作业?
有没有讨厌的人?
会不会也让人不开心不自信?
……自此,故事围绕“乌托邦”的追寻开始。
故事发展中,哆啦A梦可以不那么万能,大雄学会拥抱现实,胖虎、小夫、静香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有新人物索利亚放下他人看法。
大家渐渐找到本我本真。
是啊,成长路上的方方面面总免不了遇到诸如“别人家的孩子”般的类完美存在,虎爸虎妈+中国式“精英”式选拔教育,总让人难逃内耗自损。
儿时是网吧街,现在的各色网游,越是不真实的世界,越有机会揪着大把孩子的心。
毕竟现实处处碰壁的孩子,也渴望一个“乌托邦“被认可、被完美。
那么,在孩子选择“乌托邦“的时候,那些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是大人心中的”乌托邦“?
现实的高压让人总想找个童话般完美的“乌托邦“逃避,舒展不得志的抱负、存放不完美的眼下。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一味躲避总不得其法,唯有脱离对童话的重度依赖,从能在”接受不完美“中汲取直面生活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审视自身处境,源自本我激发的强大动能,是直面眼下的一剂强药。
即使成绩不理想,体育不达标,孩子也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跌倒爬起来继续奔跑;哪怕项目被砍,KPI还有距离,大人也可以总结经验,再次出发。
哆啦A梦:大雄与天空的理想乡 (2023)7.12023 / 日本 / 动画 / 堂山卓见 / 水田山葵 大原惠美哪怕前路荆棘遍布,也有力量踏过!
拥抱现实,学会接受不完美。
十点半最后一场独自一人在影院里看完了这部,先说评价,这部水平高于《南极大冒险》《金银岛》,《宇宙英雄记》三大烂作,和《奇迹之岛》持平,但逃不掉我自己排的哆啦A梦十大烂电影榜单。
内容上导演确实想讲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但这样一个严肃宏大的题材,就算是面向成人的电影也要花很大的篇幅去详细描述,而本作却只着眼于胖虎的粗鲁和小夫的刻薄,然后所谓的理想城描写只有配角的几句话,让原本还向往的大雄就瞬间迅速转变想法,靠的还是市面上常用的所谓友情和爱的力量,不知道是篇幅的原因还是顾忌小孩子看不懂,这样的设置给我的感受就是大雄对乌托邦只是叶公好龙,甚至算不上叶公好龙,就是单纯的犯贱,被胖虎小夫欺负,遭受挫折就哭着要完美,而“完美”到来之时又不习惯哭着想要回到原来的生活。
作为哆啦粉,每年出的哆啦A梦电影我都必看。
这部可以看出导演有自己的想法,但正如我上面所说,不知道是时长问题还是顾忌孩子看不懂,转折过于生硬,想表达的东西也浮于表面。
结果就是大人看了觉得幼稚,小孩子看不懂,卡在这个不上不下的水平。
短评里很多人认为这部是在搞新冷战,什么明里暗里在说日本西边的大国,导演塞私货之类的。
我本人认为大可不必敏感,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对现实中的人文世界有反射,或是社会现象,或是政治隐喻。
藤子老师生前创作哆啦A梦时也在里面明里暗里表达过自己的社会观点政治观点。
如长篇电影《云之王国》,短篇《复仇导弹飞来了》,《手提国会》等,这些篇章藤子老师借用通过主题是纯真美好幻想的哆啦A梦来隐喻了现实中的人文政治。
但很遗憾,导演在这部《天空上的理想乡》中对自己人文社会观点的发表,不说和藤子老师在世时的《云之王国》《宇宙小战争》比,就藤子老师逝世后出的带有人文政治意味的《机器人王国》《绿巨人传》都难以比得过。
如果导演能够处理好对于理想乡的描述,大雄他们发现的真相还有转变态度的那段,我相信这部作品的高度是可以达到《云之王国》水准的。
对不起,哪怕是消除情感,人与人没有差异。
在这样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纷乱,人们和平相处的世界。
即便是被人操控,我也愿意。
剧中大雄想要成为完美的小学生,寻找乌托邦,但因为自己的笨头笨脑,反而没有被操控光线洗脑改变。
因此,成为拯救众人的契机,发现博士的阴谋。
虽然在加强版操控光线的影响下,解决掉哆啦A梦,但因为与哆啦A梦深厚的情感,逐渐自我觉醒。
同时,被操控的小伙伴们逐一醒来。
套路话的毁灭世界,索妮娅牺牲自我与《铁人兵团》或者是《海底鬼岩城》如出一辙。
也许是为了区别前面的牺牲情节,又在后面留下储存器的伏笔,这样反而冲淡了悲剧色彩。
毕竟是机器人嘛,只要记忆还在,凭借未来技术再造一个也不是不可以。
甲壳虫的时空逻辑很好,但仅限于此。
故事经不起推敲,博士的出发点并不是恶,至少在理想乡里,大家都很幸福,不是吗?
一开始,大雄也在为乌托邦辩解,当周围的小伙伴一一改变。
胖虎不再暴力,小夫也懂得分享,他却很生气,故意去吃他俩的食物想要激怒二人。
代入生活,我们都想改掉自己的缺点(或是家人想)。
而在改掉缺点后,家人却不接受,想要原来的我们。
前后矛盾的冲突点很难引发共鸣。
所以,博士快来改造我吧。
没想到这个几十年的老作品还有这种水平。
剧本上一开始所有的伏笔都回收了,而且并没有让主角一路躺赢。
这种用心设置剧情而不是一味把剧场版只当做摇钱树,炒炒cp,整点谁亲不亲的博眼球,显然更得人心。
讲了很标准的一个反乌托邦故事并且融入了时空穿越的脑洞,每个角色的努力都很清晰明确,没有打酱油的。
算是有些子供向动画片常见的套路————比如太过乐观理想化,说服别人全靠嘴炮,嘴炮之下啥装置都不好用了。
构图也很有意思,经常像海报那样出现一个对角线的构图,不过镜头语言可以再丰富一些。
缺点也有,角色大量的摆pose,还有为了讨好小孩每一部剧场版都爱展示一些奇观——奇妙的建筑,风景之类的。
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好的故事应该有其本身的魅力,有浑然天成的特点,动画制作者和影视人员之于动画,就像考古工作者之于化石一样。
这样的动画你感觉好像就是自然生长的东西,而不应该变成吸金的摇钱树。
电影想通过讲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让人们正视自己的缺陷,接受彼此的差异。
剧情是没有大问题的,一部标准的公式化电影,开头和结尾也做到了相互照应(蓝色甲虫,四次元垃圾袋等),但说实话,电影的受众不够清晰,高深的主题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难以理解,我所在的场次就有很多孩子看的很无趣,间接的导致剧情对于成年人又比较低幼,可以说是两边不讨好。
再有就是哆啦A梦的存在感很低,发挥不出作用,甚至拿不出新奇的道具,进入帕拉达皮亚之后就毫无用途,索尼亚和马林巴反而更为出彩,迥异的画风让我怀疑是不是再看哆啦A梦电影。
当然,我还是很喜欢这个主题的,结尾的煽情也很感动。
世界上没有乌托邦,也不应该有乌托邦。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成为言听计从令人摆布的傀儡。
听听你自己的声音?
其实你不需要变得完美。
再支持一次蓝胖子。
8.0首先必须要讲的一点是,我认为动画片尤其是像哆啦a梦这种更低龄化向的动漫。
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给观众带来快乐,其次又不能失去其调性。
影片在剧情上面相对是比较传统的,遇见关键事物或人,然后做出冒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升华一下。
但是在其中又不乏小的升华点。
以及最终对于所谓乌托邦的一种思考,也即平和的社会,是否是失去人的本心而换来的。
以及这种做法是否值得这些讨论。
对此我不做过多评价,但是作为一步,经历了数十年,不然熠熠生辉的动漫ip。
其深度是保持住了。
所以总结的讲,如果你想快乐看就完了。
可能是观影前期待过高,看完今年剧场版后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比不上前几年新恐龙带给我的惊喜。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可是一部哆啦A梦诶,为什么两个小时几乎没用过什么道具?
强行设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垃圾回收袋封印了哆啦几乎所有能派上用场的道具,这种推动剧情的方式未免也太低级了吧。
同样是讲云端王国,1992年大山版的大雄与云之国明显更会讲故事一些。
但抛开这些剧情上的无语之处,这一部反乌托邦的内核的确震撼到我。
影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世界,人人脸上都永远挂着微笑——但也只是微笑——他们仿佛失去了发自内心放肆表露情绪的能力。
这一切都是“三贤人(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人类)”设下的局,目的就在于消灭人性、抹杀个体的独特性,来实现一个所有人整齐划一、完全按照设定来生活的“完美”世界。
巨大的监控、洗脑光线、亲友相互举报、难以穿越的屏障、永不犯错的人……这些元素都不能算是隐喻了,简直在明说。
这也是为什么我越来越反感每年哆啦剧场版的国内宣传词,翻来覆去就是“童真”啊、“感动”啊什么的,明明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挖。
再说一遍,哆啦A梦是热血番!
(bushi)说回来。
大雄作为一个啥事都干不好的小学生自然会被这种完美世界所吸引,他也想成为完美世界里学习运动样样行的完美小学生,于是乎与朋友们来到了这个乌托邦。
可是你能想象脾气暴戾的胖虎不再展露他的拳头、凡事都斤斤计较的小夫开始温柔体贴了吗?
这些都在这个“乌托邦”里成功实现,一切都显得如此诡异,就连大雄也渐渐发现其中的不对劲。
这不是他所熟悉的朋友们啊!
他们只不过是无意识地融入了这个可怕的完美世界。
或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清醒”的大雄在这个醉生梦死的世界显得像个异类,于是被三贤人全图追杀。
观影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只有大雄没有被洗脑,最后给自己的合理解释是他心底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情感的珍视超越了对世俗意义上“完美”的渴望。
还得是infp才懂infp(后面的故事比较老套:米娜桑从洗脑中觉醒过来,携手打败了幕后的邪恶boss,并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这里我认为其实可以写得更好来着,可以不只是简单粗暴把锅全甩给这个邪恶boss,背后的制度影响也可以挖挖,毕竟静香也提了一句“其实他也是个可怜人”。
不过毕竟是哆啦A梦,太沉重了也不好近十年的剧场版里,这一部在我心中其实可以排到前三,尽管有缺点,但有笑有泪有内涵,也挺不错了。
说真的,哆啦A梦的作品只要一直保留着藤子老师的初心,就算剧情写得再烂我也会永远支持下去。
它们不仅代表着我的童年与梦想,也代表着我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会放弃的对纯真、美好与自由的向往。
这是一生的朝圣之旅。
祝愿大家都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平时新蓝胖子看的少。
印象中以前新剧场版女性角色会画得比较漂亮且有不少互动,这部完全没有啊,甚至感觉所有角色的画风都在回归低幼,唯一感觉比较卖看相的大姐姐,只能说是龙套还是整尬活的那种。
本来蓝胖子都下线,绝境关键时刻,大雄一顿嘴炮居然瞬间完全翻盘,见过嘴炮扯淡没见过这么扯淡的,你那破洗脑跟个笑话一样,洗脑几个月不如大雄一句话就能光速反水。
反派是我见过最闲的,因为厌世,所以找了个角落自己天天玩真人沙盒游戏。
前面一直说是乌托邦主题,但“全靠灯洗脑”这个设定一出来就整段垮掉,合着你这乌托邦全是过家家是吧,你不如整一群机器人在这儿配合你演你这“乌托邦”,跟这有区别?
高潮部分属于是看得憋尿,里面打完了外面救人,又下去找胖子,胖子找回来又上回去救人,都完事了突然又莫名其妙要牺牲,煽情全煽完了,一句台词人又活了...坐过山车呢?
你这高潮内容量够别人拍半部片了。
而且离谱的是上面那么大动静下边死活一个人注意不到,你好歹画个云遮一遮也还算说得过去啊,npc永远不会抬头是吧。
以前蓝胖子剧场版各种道具野营,你不搞那些就得剧情出彩,你剧情也就这样那...那我为啥要看你呢....以前的蓝胖子道具和新地图都会让我觉得有趣,这个给我的感觉,不仅没意思而且低幼味,以前蓝胖子虽然剧情简单但我不会感到这种低幼味,它是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吸引小孩,而不是靠把造型都设计得简单可爱来吸引小孩。
话说回来我小时候最烦的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儿童作品,我那时真的不喜欢这些装可爱的设计,喜羊羊那种是完全看不进去。
————————————————又话说回来,反乌托邦全靠灯这个,真的跟前几年的《姜子牙》异曲同工之妙啊(笑哭表情)。
电车难题,这么高深的命题,主角该如何应对呢?
噢,原来全是邪恶大反派搞得阴谋,只要打倒大反派就万事大吉喽(我原本觉得一定有更深层的理解方式,直到我看到一条微博上官方路演时的导演讲话自己实锤了这个说法)————————————————光立意好有什么用呢?
我又不是来上课的。
而且你这立意在剧情上表现的也就那样吧,反正完全没打动我。
立意外的部分完全坐牢,全无看点。
我喜欢哆啦a梦,是因为天马行空的道具,轻松愉快的冒险,而不是受教育,何况还没讲好或者说通过电影也很难讲好。现在提及乌托邦,就是发展成反乌托邦,似乎美好的不搞点破坏都没法讲出来,可我依旧心怀乌托邦。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小叮当的剧场版。不过这部蛮一般的,开局就给哆啦A梦上了个超级debuff,然后创意是现在看来已经比较过时的反乌托邦,低配“人类补完计划”,然后加个《天空之城》拉普达的外壳。大雄和哆啦A梦的嘴遁都给得太简单太直接了。感触最深的一幕是大雄在理想乡的时候,镜头切到在家中饭桌相对的爸妈,那一瞬间也想到了千里之外的父母……
水田时代原创剧场版的缺陷依旧全盘继承:道具设定强情节偷懒、世界观建构与情节割裂;配角抢戏过于严重,哆啦A梦一行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成为“天选之子”,而配角本身却面目模糊。哆啦A梦系列剧场版似乎只有藤子·F·不二雄在世时才能真正达成子供向动画与严肃议题、粉丝情怀与SF创意的平衡统一。
不屑完美和包容差异是整部片子的主题。围绕着“完美”幻想了一处乌托邦,有可以隐藏于世的墙,有迷惑心智的仙人,有控制思想的光,所有人的步调都整齐划一,同时会检举身边不遵守规矩的人,甚至做到大义灭亲。这种设定其实算不上新奇,只不过因为能在电影院的大银幕看到,还是颇有一番风味。但总体感觉更多的是高不成低不就,无论受众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太能够完全沉浸其中。比较感人的是对钝感力的赞美,大雄是名副其实的失败者,但他的迟钝与愚蠢,反而是他认清真相,坚守立场的能量之源。情感无法被磨灭,人心始终都在,从这点来看可以算作是低幼版的《发条橙》。事物大都一体两面,就像即将毁灭世界的博士,也会在最后得到静香的同情。有部分角色的画风很怪,尤其是变成甲虫在天上飞来飞去的赏金猎人,像是从别的儿童单机手游中乱入的。
和庄先生及笑容一起看的
怎么以前的哆啦A梦像是诺兰抄袭的,现在的哆啦A梦像是抄袭诺兰的。
作为近几年最好的一部剧场版,它值得一个4⭐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光明,完美。每个人都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意义
乌托邦遮蔽乌托邦
为什么大家都爱打造一个美丽新世界啊?《银河护卫队3》打造完,《哆啦A梦》继续造。醒醒啊,只要有人就不会有美丽新世界啊!(bushi)剧情对成人来说低幼,对小孩来说无趣。不知道受众是哪部分群体😅
先说不满的点,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这回真的有一个未来科技与人文铸造的“理想乡”,就像童年时,想要一张去哈利波特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一样。结果不出意外又是反乌托邦样板戏……作为一部原创剧场版,我最大的惊喜是发现竟然全程基本听得懂日语说的什么,说明编剧的脚本挺棒。 开飞机的部分要是再长一点就好了,很喜欢致敬飞机发明的片头。 这回的新道具是四次元垃圾袋,我这种苦恼垃圾分类的人挺需要的(
这片能过审不容易
所有的乌托邦必定是反乌托邦。
反智引起高度不适。胖虎小夫欺压同学不需要改变?这是什么样扭曲的价值观?这玩意儿怎么过审的?
一般吧,当初想去电影院看来这,现在感觉这个电影还是适合在家里用电视看。
冒险环节太平淡了,故事容量只有TV剧集的程度。至于探讨的命题“如何守护本心、如何做真人而不是做完人”编剧自己都没想明白。
属于老生常谈的反完美主题,但在表达技巧和叙事手法上都弱于前两年的蜡笔小新剧场版,可能戏谑和反对完美是更出格的小新更适合做的事。
陪伴观众度过哆啦A梦今年六一,令人对全新的天空冒险充满期待,这次大雄一行的冒险来到了一个名为“理想乡”的的地方,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着不够完美的地方,穿越时空寻找天空中的理想乐园,为观众带来一段全新的天空大冒险故事,以来传递爱与友情的哆啦A梦这次带着伙伴们,前往理想乡开启全新的冒险拯救故,命令与保护友情遵从内心之间如何抉择,朋友间的友情也是很美好的事情,是充满幻想和惊险的天空之旅。
没什么新意的故事
让我住进去吧,我愿意被操控😓
带娃一起看的,结果三岁九个月的她看不太懂,看不进去。机器猫的受众应该是80后吧。刚开始我也觉得一般般,后面看到有些地方的时候眼睛有点发热。还有一些前后呼应,能算作是巧妙的构思了。一开始掉落在大熊脸上的那个蓝色小飞虫,原来是机器猫啊。大熊号啕大哭的跑着去找小飞虫的时候,是我被击中的那瞬间。原来我没有弄丢你呀,我找到你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