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和电视剧都看的不多,主要是不太喜欢日本人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可是偏偏我这人就是天性花心,而且爱找虐受,所以隔一段时间就会找一两部日本电影刷一下浮躁的内心,给自己上一课,同时自省一下身边的亲友关系,然后继续燃着一颗赤子之心,寡淡的去生活。
今天的这部影片《MOTHER》,单是看海报就被扑面而来的压抑悲情深深困扰,看调调像是《小偷家族》之类的家庭绝望,唉,果不其然,本片根据“少年杀害了祖父母时间”的真实事件改编出来的,电影有多绝望,真实就有多荒唐,人类世界永远逃不出这个诅咒。
剧情大概是这样(剧透慎入):影片开头女主三隅秋子女士,独身带着一个十岁的儿子周平回父母家借钱,秋子的妹妹在一旁控诉这个姐姐如何懒惰,欠钱不还,母亲的表情很沉重,手心手背都是肉,她的教育也是一视同仁的,为什么就教出来了两个孩子?
借钱当然毫无悬念的被赶了出来,并且和母亲爆发了一场摔杯决战,母子情分基本上也就在这场戏这里断送干净了。
然后这个无业的母亲又贪图享乐又不负责任还好吃懒做,居然跟一个牛郎好上了?
这他么什么奇葩脑回路,当场我就想冲劲电视里扒开她的脑袋看一看,你是个母亲吗?
有点当妈的样子吗?
更奇葩的事情是她居然就这样恋爱了?
what?
就这样就陷入了爱的深渊?
并且怀孕了,怀孕以后牛郎说天知道这是谁的孩子,用脚踹肚子,连带保护母亲的周平也被家暴了,就这,还要把孩子生下来,号称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是孩子的妈妈……可是你干嘛要苦了自己的小孩呢?
你不是要当妈呢?
你为啥要给孩子一个居无定所的环境?
你为啥不去养孩子?
要用养孩子的钱去打小钢珠,然后让母子两人饿肚子?
情况都已经糟到不能再糟了,居然还有闲心去恋爱,去怀孕?
去执拗的一个人再生下一个孩子。
看到这里我的天,就这妈 ,就这个女人,放着追她的公务员不要,就是要选择嗨天嗨地的牛郎哥哥,结果还被牛郎哥哥抛弃了,只能说人各有命,谢谢你及早退出了公务员小哥安稳的人生,你要的大风大浪公务员小哥真的给不了。
影片里出现过一位天使,那是我这个不信教的人第一次觉得她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天使,亚矢小姐姐,她给了周平黑暗人生里唯一一束真正的光,周平在126分钟的片场里,只有和亚矢在一起的画面,才像一个正常的小孩,正常的人。
可是这一切又被那个母亲摧毁了,她只要短短几句话,就能把周平推入深渊,推入那个她自己已经见底的深渊,带着一双儿女东躲西藏,还要被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牛郎拖累,等周平长大到16岁可以工作的年纪,又开始吸血他的工资,不用想都知道那个小女孩是周平带大的,如果事情到这里就算结束,那还不算特别糟糕,可惜这个妈,她就是有着摧毁一切美好,不留半丝真爱的神奇魔力。
这一次他们又走投无路了,又饿到走路都在飘的地步,于是她有了一个疯狂的提议,一个正常人听见都会浑身汗毛立马竖起来的提议,可是周平居然同意了,并且去做了,他毫无情感的杀了自己的外祖父母,然后穿着满身是血的衣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等在小区门口的母亲。
于是,母子三人住进了外祖父母的房间,母亲躺在榻榻米上的表情,毫无波澜。
影片最后,面对律师的帮助,面对亚矢的提问,周平始终没有承认是母亲教唆自己杀人的,他淡淡的反问亚矢,“难道爱自己的妈妈也是错的事吗?
”而他的是母亲,秋子女士同样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杀人。
何等悲凉。
日本的家庭伦理类型电影,通常都会让人反思:我们真的不会好好的去爱别人吗?
爱这种能力要如何获取、如何给予?
影片里,秋子的母亲是爱自己的女儿的,从她痛心疾首的哭泣和愤怒之中,我们能看到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可是她的爱也仅仅止步于此,面对已经陷入旋涡之中的女儿,母亲的爱无能为力,母亲选择了让她滚,再也不要出现在她眼前。
这种情形像不像我们曾经听说或者自己经历过的某个瞬间,但凡子女做错了什么事情,暴怒之下的父母总会下意识的说出’滚出这个家门,就当没生过你’之类的话。
秋子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一个已经偏离了轨道的女儿,于是选择放弃,这份爱母亲没有继续给,秋子自然没有办法再获得。
秋子作为一个母亲,她的享乐主义排在了所有爱与责任之前,谁可以给她最低级的快乐,谁就能占有她支配她,但是想要她去爱别人、去带给别人快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她连自爱都做不到。
周平成长在这样畸形的爱里,没有接受过一天系统的教育,字都不认识几个,却愿意为了母亲反问亚矢小姐“难道爱自己的妈妈也是错的事吗?
”在他不到二十岁的人生里,母亲就是他的宇宙中心,他的爱坚定但扭曲。
爱是一种能力,被爱是一种幸福,不被爱但仍然保有爱人的心更加是一种能力。
其实我偷偷的希望着,周平是为了监狱中三餐定时、有衣穿有被盖、有屋顶遮风挡雨才揽下了所有的罪孽,而不是因为那份畸形的爱。
我们一直在学习各种各样的生存技能,但是人世间五花八门的悲剧层出不穷,何尝不是丧失了爱人的能力而导致的呢?
整个社会都在鼓吹成功学,三个月的胚胎都被安排了起跑线,而谁又真正教会过人们如何好好的去爱一个人,小学课本上有写真善美,大学自修课可以选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好像越长大越忘记了人生本来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连爱都不曾拥有,也不曾给予过他人同样的爱,又叫人怎么去相信他能过好这一生,并且成为一个优秀的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整体评分:7.5分。
找虐的时候可以看看,日子不爽的时候可以看看,怀疑自己的时候也可以看看。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所爱之人,回眸之处皆有爱你的人目光殷殷。
先说对电影整体评价,无聊,没有完整探讨和挖掘的内核,一切操作都很常规,完全没有意外的闪光,有的意外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人物动机。
长泽雅美演技好吗?
不出彩的。
角色通篇就只是一个烂泥,能演出什么花呢?
而且演烂的部分也并没有亮眼的表演。
想想安藤樱是怎么用巴掌抹眼泪的,就知道咋才能拿奖了吧,这次就算了。
电影里每场床戏都会给人带来强烈的不适,强忍下来,看完电影却没有给我任何有价值的成果,这就叫,怀孕三年生个球。
刀刀到肉的电影。
没想到长泽雅美可以贡献这样的表演!
奥平大兼的表演比起《无人知晓》里的柳乐优弥毫不逊色,而且有一种脆弱的美,眼睛太有神了。
对于母亲原生家庭的着墨不多,只写了在家里没受到重视,对周平说“在学校会被霸凌”,可以隐约推断母亲在学校也蒙受过霸凌。
而和男性的扭曲关系,可能源于青年时期受挫的亲密关系,但男性的庇护是被霸凌时的唯一出口。
看了很多豆瓣上女性摆脱原生家庭重新建立自我的帖子,以为很多女性都可以重新找到自我,但实际上未发声的大多数可能和片中的女主经历着同样的沉沦。
周平和母亲形成了受虐型依赖关系,99%的时间是被控制,但影片也毫不吝啬地展现甚至渲染1%的温情时刻,在影片开头舔膝盖的镜头和母亲被抛弃后拥抱都给了极具感染力的镜头。
母子每一次被社会中的陌生人温柔相待,观众都抱有这次是不是有可能挣脱如此关系的期待,第一次通过凶案和逃难,第二次通过情人旅店老板的帮助,第三次通过相关社会机构的援助,和社工的交谈,第四次通过丧偶的工厂厂长的帮助,此时的周平已经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并且母子进入了一户建的标准家庭空间,留了一个削马铃薯的镜头,代表了重筑家庭的幻想。
而每一次,这些期待都以母亲窃取财产,和男人发生性关系告终,到最后终于演变为凶杀。
对于结尾的处理也相当妙,同样的悬念在质询的时候再度被勾起,但这时观众在情感上已知悉周平会袒护母亲。
但当他说出,在牢内比牢外好和“喜欢母亲”时,依然会勾起莫大的失落,让人痛感这样的爱和依恋不要也罢,“好きになっちゃうのはだめ“,抛下母亲1%的温柔,才能迎接100%的善意啊!
然而,母亲是周平的全世界,这1%的温柔是他能获得100%的温柔。
在社工向母亲转达周平的感情时,拉起手,以为母亲会有一丝悔意的流露,但母亲只是木讷地丧失了表情。
PS:这部片里的直男都是些啥!
如果母亲遇到一个同性恋是不是这些情节就不成立,想要孩子的男同就会把孩子接走养大。
但仔细想想,按该死的男同按这部片的逻辑不会馋的是未成年的周平吧!
岂不是比直男们更恶劣。
长得好看是错!
虽然在看电影的两个小时过程中尽量让自己平静,用纯粹的电影语言去理解,去思考,去分析,但是真的太他妈憋屈了!
恨不得把屏幕里面的秋子拉出来扇几个巴掌,你他妈的怎么配当妈!
如果早几年大概不会这样,早几年也许我能用更简单的艺术角度来欣赏。
这个题材本就是我的心头好,真实事件,首先就给电影定了个“现实”的基调。
少年,弑亲,光是这么两个词都能让脑子里自动补出“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坦白说我不讨厌这部电影,但自从自己升级做母亲之后,实在越来越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恨不得破口大骂。
自然,我知道世界上就是有纯粹的不配为人父母的人存在,当爹妈不用考试,人类跟猪狗一样有繁殖本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秉持“人”这个身份,做“人”应该做的事儿。
我甚至能够接受生而不养,但母亲怎么可以一次又一次摧毁自己子女的生活?
或者哪怕秋子有丁点儿良知,愿意自己一走了之,是在不同的男人间辗转还是像条蛆虫一样死在阴沟里都行。
周平也许会有个简单平凡哪怕清苦一些也安稳的生活。
但是她不能,秋子在生下周平的时候就是个不知餍足的怪物,通过掠夺和索取来强调自己的存在,靠吸附在他人身上生存,她偶一为之的温存也并非纯粹母性的情感流露,无法独立,并不指物质,更是精神上的。
而周平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别无选择的爱,他的生命力只有这个相依为命的至亲,他怎么可以不爱她?
虽然在某些层面能理解他们情感上的扭曲和绝对,还是要说,作为母亲真的非常愤怒,非常非常愤怒。
长泽雅美选择挑战这样的角色需要勇气,完成度不错,但总归,还是希望这个角色能更立体一些。
这也并不能归咎于演员,我想,也许导演本就对这个角色吃得没那么透。
奥平大兼简直让人惊艳,扫了几个新人奖,真的实至名归。
不得不想,日本导演们都是上哪儿找了这么多惊才绝艳的少年,简直让人嫉妒。
又想起14岁拿影帝的柳乐优弥,感觉新影帝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故事背景:女猪脚,好吃懒做偷盗贪玩赌欢乐豆,酗酒滥交牛郎服务员连老头都不放过,六亲不认啃老坑老公坑儿女。
这电影没法拍啊,导演于是找了个忒漂亮的女明星来演。
这就太恶心了,好比过生日的时候,多漂亮的生日蛋糕的巧克力其实是一大坨粑粑。
问题是有人吃,还抱着不放。
导演安排她儿子干这事。
女猪脚跟儿子说:咱们没钱了,外婆有钱,把她砍死把钱拿走,你去干?
儿子说:有必要吗?
女猪脚说干不干?
少年就去把外婆砍死了,还连本带利把外公也砍死了。
结尾,儿子质问:有错吗?
昨天看了部:占有者,女猪脚突突突把自己儿子杀了,多乖的娃娃啊,说突突突就突突突。
最近咋的了?
看的几部电影,都是这类恶心得不能再恶心的玩意。
唉,我得罪谁了?
需要这样惩罚我!
你们如果不怕恶心,看完寄个刀片把导演也砍了吧。
咦,都被电影传染了。
影片开头,放浪不负责的母亲秋子,和逆来顺受成熟懂事的儿子周平,再来个三不着调四处惹事的混混阿部,演绎着锵锵三人行。
他们的生存伎俩无非是巧取豪夺偷鸡摸狗,用不劳而获的钱去满足低俗的欲望。
寒风冷雨中,儿子周平向已成路人的父亲讨要生活费,而没有赡养能力的母亲就在一旁等候,即便这样,儿子也不离开将他当做工具的母亲。
混混阿部得知秋子怀孕后,马上逃离。
这种始乱终弃导致秋子失去生活来源,而她却依然要生下这个不知父亲是谁的孩子。
因为她想完全地占有自己的孩子。
冷漠的社会,冷漠的人们,在虚伪礼节下,是冷酷的法则和冷酷的心。
夺取秋子肉体的情人旅馆老板,也不会用赚钱的空房间给秋子母子一个家,只会搭一个冷兮兮的帐篷安置秋子。
除了社会的鄙视唾弃,还有家人的指责抛弃,秋子一直活在无人知晓的生死边缘。
此片有意思的是,导演越是要表现秋子的舐犊之情,这样普通而感人的母爱则越是显得冷酷另类,可从小男孩周平的言行看出,是不管母亲如何堕落,如何利用他,他的依恋却与日俱增,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这种边缘人的生活,在《盲女阿玲》,《无人知晓》和《小偷家族》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社会的冷漠残酷,人们的自我放逐,边缘地带里所隐藏的自由和诱惑,都是这种生活的展现和揭露。
而周平和妹妹冬华的相依为命,又令人仿佛看见了《萤火虫之墓》里的凄冷世界。
获得救助后,正当一家人生活变得幸福安稳时,那个无处可去的混混阿部,又加入了秋子一家,于是秋子再次变得凌乱堕落。
成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学到许多许多东西。
不再走母亲的老路,去学会爱和宽恕,学会打开内心,接纳别人也被别人所接纳。
这就是孤儿院长大的社会救助者亚矢告诉周平要学会的东西。
她说,即便身处黑暗,也不放弃希望,去摸索出口,去拼尽全力寻找光明所在的方向,所谓成长,不就是这样一件事吗?
可阿部又搅乱了回归正轨的进程,一家4口,为了躲债,重新躲进黑暗之中,像吉普赛人那样流浪。
逃避着责任,逃避着光明。
而无法抹去的血肉亲情,值得赞美的同时,也值得诅咒。
因为血肉之情已成为了某种枷锁,锁住了秋子一家通往光明的步伐,让他们始终生活在痛苦、慌张和逃亡泥淖中。
与其在黑暗中抱怨命运,无力振作,不如直面现实,奋发有为。
因为黑暗中流泪,是谁也看不见的。
这深重而隐秘的悲伤,流血不止的创伤,一直是这部电影的基调。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秋子一家的悲剧,电影似乎没有答案。
但个人和社会的疏离,以及平庸中愈加渺茫的幸福,让人看见边缘人存在的原因。
无疑,秋子一生都在寻找家庭的温暖,寻找秩序中残存的自由,但原生家庭没有给她。
和混混阿部在一起,也只是片刻的欢愉和幻灭的幸福。
最终只剩下对周平和冬华的母爱在支撑着她,他们只能相依为命。
搞笑的是,大言不惭的周平上司,教训了不劳而获的秋子后,还是被秋子的美貌征服,主动接纳了秋子一家。
看来,尽管嘴硬,男人还是过不了美人这一关。
秋子,像一条变色龙,不停的适应接踵而来的各种环境。
在新环境中,她搔首弄姿,欲言又止,这哪像工作的样子,哪像母亲的样子。
她先用肉体征服上司,然后再偷上司的钱去救前男友阿部,这,就是秋子的逻辑。
她始终无法与过去一刀两断,始终不信任任何稳定的社会秩序。
她有行动的自由,却没有生存的保障,有爱的渴求,却又不断脱离主流秩序,在边缘地带中一次次滑向深渊。
这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恰恰相反的流浪生涯揭示出,究竟谁才是真正困在笼中的鸟?
最终,凄怆中愈发浓郁的母爱成为了杀戮的动机,成为了无法摆脱的枷锁。
尽管母亲会说谎,会无比残忍,但,母爱成为了儿子无法抵抗的意志,必须完全服从,完全依赖。
儿子已成为母亲的一个分身,成了母亲意志的复制品。
母爱从爱变成了精神控制,从善变成了恶。
而即便犯下反人伦大罪,儿子却依然维护着母亲。
这种盲目之爱渗透进他的灵魂,丝毫不觉的母爱已经完全背离了社会的道德。
周平承担所有的罪行,这么做的唯一的理由,就是爱自己的母亲。
也许他也想摆脱这种极端的精神控制,摆脱这种令他难以承受的母爱之恶。
当爱变成了占有,爱变成了盲从。
爱就失去了芬芳,失去了光彩,变得可怕而恶毒。
多少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不就是因为这种变质之爱吗?
同岩下志麻的《盲女阿玲》一样,这部长泽雅美的转型之作相当成功。
亦正亦邪的母亲成为了银幕上一个复杂深邃的形象,从偶像派到演技派乃至封后,也是实至名归。
母亲的评分确实不高,因为她确实没有交代清楚一些事情,比如母亲的养成,为什么母亲会是这样的,全局除了开始母亲和妹妹以及父母一家借钱的时候争执过几句以外,基本再无任何交代,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因果,母亲的现在是果,那么因到底是什么呢?
导演全程没有交代,因此这种安排让很多观影人不理解,所以给了低分。
这确实是全局的败笔,但个人认为这并不能代表《母亲》不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母亲秋子的女儿冬华,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讲述者,整部电影里,冬华从出现就是一个小女孩,但是冬华其实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亚矢,看清楚,亚矢就是冬华,这部电影其实解读成亚矢对母亲和哥哥的回忆,亚矢是长大后的冬华,冬华是被收养前的亚矢,理解了这一点,这部电影所有怪异的地方是不是稍微通顺了一点。
站在冬华的角度,她出生后母亲就是这样的母亲,既荒谬又真实,而哥哥周平其实有反抗母亲的机会的,但出于对母亲的爱和依赖,她最终选择了顺从,陪着母亲一条道走到黑,冬华对哥哥的同情全部被亚矢演进了,所以,我说,她们其实一个人,是母亲这部电影真正的讲述者。
故事到最后,亚矢去监狱探望周平,她问周平为什么这样做,周平说了一真一假两个理由,第一,他其实很喜欢监狱的生活,因为这就是他曾经试图反抗母亲的内心冲动,他可以按时吃饭,还可以读书,另一个原因,他爱自己的母亲秋子,离开他,母亲秋子根本活不下去。
其实两个原因都是真的,至少哥哥周平终于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哪怕只是暂时的解脱。
这是给我感触很深的一部电影。
还原了我儿时的场景。
我的母亲虽然远没有她过分,但她也是一个类似这样的人。
带着我浮浮沉沉漂泊了十几年年。
让我想起了我童年的无助,苦痛,恐惧。
我不理解我的母亲,为什么一次一次的被骗钱,一次又一次的挨打,却怎么都离不开那些个男人。
被抛弃时还要哭的如此撕心裂肺,那不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吗。
我如今已经成家立业,那些生活也已经离我远去。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义,仅对我来说。
给个两星吧,导演其他的作品没有看过,这部剧情有些太过拖拉了,不知是不是故意刻画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画面,人物根据剧情需要可以做些动作或肢体语言的处理,不过本部里面的人物刻画过于极端了,如果说确实是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男主变成这个样子: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性格懦弱,没有主见。
可是他却很聪明,明白那么多道理,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偏偏为了母亲什么都愿意做,不论什么事情,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还有本剧中的大段大段沉默的画面,虽然明白导演想表达人性凉薄、疲于追求只有堕落,但是这只让我觉得过于刻意,主题其实埋得很浅,铲起一片土就能看见,却花费了刨开一个坑的时间来表达,说实话,两个小时的时长,不由得引得人想快进。
如果是我没有get到,而是日本社会真是这个样子的话,那么影片主角也就是现实中的主人公过成这个样子我一点都不想同情,我看到的只是永远不满足、永远想混下去的女人,和一个懦弱无能、对爱曲解的儿子,导演如果想立个深意让我们从中悟到什么的话,我想仅是如此了。
日系电影一直给人会给人一种探讨人性的感觉,温暖缓和得开场,循序渐进的深入。
“母亲”,我是怀着期待去看这部电影得,但看到秋子带儿子去姨妈家骗钱被打耳光对儿子说“捡起来吧,我可能怀孕了”看到这我已经没法继续往下看了。
之前已经差不多把这部影片中渣渣母亲,渣渣继父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从他们误以为杀了人开始努力工作,是罪恶感让他们开始有了些许人性到惊喜的发现没杀人,开始偷钱疯狂钱。
看到这我已经能预感最后小孩的结局了。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说实在得再往下看只能被虐虐虐了。
看到这里已经能触动我对母亲的深思了。
我觉得后面再拍下去只有被虐的份了作为观众我怕把晚饭给恶心出来。
活着不工作,结了婚不考虑清楚就生,生了不养。
只能片子满满得写着“不负责,不担当”。
生而为人,若如此还不如死去,有些人活着不如死去,唉不忍心看下去了结局一目了然,心疼啊,抽几根华子缓缓心情吧#24
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人生第一件痛苦的事情。
几年前拍出来《光》的旧恨还没消,怎么就搞了这么一出?电影需要逻辑、节奏、意义。
长泽雅美不适合这个角色。
她不配。
补标:只想说恭喜麻酱大满贯…
夸张搞笑的女骗子都已经满足不了麻酱了,看来对角色的突破永远在路上20.11.10看完剧情不知所云,大家演技都不错
长泽雅美虽然不是我妈但我也爱她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样的母亲,看的真是牙痒痒,极其不称职。他儿子也是,一点也没主见,他母亲让他杀人他就真杀人,就算年纪小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吧,完全没思想
长泽雅美居然接演了这样一个角色……还真是应了吕美特在《导演》里提到的那句话:「真正的演员都是勇敢的。」
最后两场对话是败笔,感觉有点太想把意思表达清,就少了点美感和意蕴。
太压抑了…演员nb 麻酱真是走上了实力派
长泽雅美美得不像话《让儿子杀掉自己的爸妈》这件事,我真的不能共情,难以理解。
影片的确不算上乘,但看到评论里那些把是枝裕和那个鸡汤罐子当爹的也只能笑笑。还有提安藤樱的,估计除了她也不知道几个名字了。安藤樱是个好演员,也的确比长泽雅美演技好,但这不表示所有丧角就都该安藤来演且只有她能演好啊。
演技大过编剧大过导演 长泽雅美算是尽力了 Netflix这两年买的日本版权都是这种极端 有争议的 比如去年的园子温 不是很讨好的话题价值观同时还冒犯观众 但是问题不是现实里有没有这样的案例 而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一个“单纯”的人又是怎样的 就是导演组织能力差了点 节奏真的不太好 三星半
剧情很拖沓
大森立嗣现在手段居然这么低劣??母亲撒旦转世的离奇设定先不管,大儿子三观像橡皮泥一样随意被剧本支配,小女儿更是完全变成摆设。毫不意外地陷入人格缺陷酿成悲剧的日式伦理片俗套,结尾还煞有介事地要警察叔叔强调一遍。。这种纯为了恶心人设置的零逻辑剧情离《无人知晓》差了一百个《小偷家族》。
上三星。这样世界,天都不给晴。长泽雅美实在太有戏了。
可惜了麻酱的突破
快了,不远了。
这不就是我的互联网野妈。。撒谎是一件坏事,但爱自己的妈妈也是一件坏事吗?角色很合理,还要什么动机,你要知道许多人犯下的罪恶,是可以单单只靠美来驱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