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台湾走秀艺人红极一时,跑不完的场,赚不完的钱,现在出来上个节目,一堆大腕都前辈前辈的叫着。
然而观众却没几个认得他们了。
时代飞速的发展,淘汰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与惊艳一脸的第一部相比,本片真的天差地别吗?
其实未必。
差的不是片子,而是时代。
一个手法第一次玩会引人注目,第二次玩就未必,更何况一隔就是九年。
Josh Brolin比之Clive Owen的确是更像被女人耍的团团转的人。
而见过她的淡妆后,Eva Green的大浓妆总让我生厌,但这样的女人的确是毒药,即便厌恶,也欲罢不能。
Joseph Gordon-Levitt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自杀方式让人想不通,而明明是找死,还在死前拉上一个美女垫背就更让人想不通了。
一开始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以为一定有办法确保女伴的安全,结果丫就是一个骗子,你自己找死就找死,干嘛要害人。
这么漂亮单纯的妹子,最后不定死的多惨,简直不堪想象。
Rosario Dawson自从《Sin City》和《Rent》惊艳了一把后,所有片子都被人说丑。
本片的色调让她显得至少不会那么令人失望,这可能是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了。
Miho由Devon Aoki换成了Jamie Chung于我来说养眼多了。
而鉴于本片有花枝乱颤的Jessica Alba和一丝不挂的Eva Green,无论拍成什么样子,都值得一看。
这座老城,永远像黑夜一样黑暗,像白昼一样刺眼。
随便哪张血红的唇,都可以热吻或者吃人。
每个人冰冷的枪里,都有一发仇恨、恐惧,或欲望。
整部影片漫画风格凸显,画面颜色几乎抽离成黑白单色,偶尔零星的几点颜色,却充满了刺激,像这座原罪的城市一样。
几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互相串联相关,从得了失忆症的大块头开始,到处是掀翻的车,鲜血,死人,惨叫,故事从杀人铺开,到杀人结束,一路血腥而去,有为了复仇的赌场王子,就有一手遮天的权力暴君,有荡妇就有奸夫,有蛇蝎美女,就有铁汉柔情,有柔弱,就有保护!
情节、人物性格虽然简单,却因为相克相报,看得也算过瘾。
当然,如果有邪恶,那么这里,一定也会有正义! 在这座肮脏的城市里也有正义!
杀死邪恶的,就是正义,就算分不清是因为什么恩怨杀死邪恶,就算这份正义会变质腐烂,浑浊不堪,至少在那一瞬间,罪恶之城在永远的黑暗中闪耀光芒。
让所有罪恶的子民,看正义与邪恶交战,看他们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看金山崩塌,看花园枯竭,就这样,日日夜夜生在此城,死在此城。
《萬惡城市》跟《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的關系很像《教父》跟《教父2》。
首集與續集的劇情無縫接軌,在時間點上前補後敘的手法來滿足觀眾的雙重期待(Dwight對決Ava時還沒破相,所以是首集故事的時間軸前;Nancy對決 Roark時布魯斯威利已死,是首集時間軸後),影片風格也保持得相當一致。
觀眾幾乎能視兩部影片為一次拍攝的兩段上映,就像柯波拉不諱言早料到教父會出續集,所以故意在首集殺青時留下所有工作人員聯絡方式一般。
以「續」集而言,沒有比這種首集與續集要更緊密更黏膩了。
然而,《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上映後,北美首周票房累積遠輸首集多達五倍之差,至今還沒突破兩千萬美金大關,悽慘斃了,這就不怎麼像《教父2》票房凌駕於首集的現象。
差在哪裡?
演員沒換,幕後沒換的狀況下,只能解釋成:《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上映得太晚太晚了。
作為續集,《教父》跟《教父2》中間只見隔了一年,《萬惡城市》跟《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卻足足差了九年-首集發於2005年,續集是今年2014年上映。
《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很賣力重現十年前的各種驚人要素。
首集的主要角色都保持原樣。
有Marv(米基洛克)臉上坑坑疤疤的化妝,揍人不手軟的硬漢風格;有潔西卡艾巴美煞當年每個小伙子的艷舞秀,那蠻腰令人難以想像她已是一個孩子的媽。
新加入的賭徒Johnny維持本作輸人不輸陣的硬漢風,片名的紅顏美人Ava Lord則是直接延伸了本作對女人不是公主就是魔女的古典基調。
其他配角的回鍋,刻意的暴力打架,焦點的性愛畫面,也是一樣不缺。
在首集中,鏡頭下90%僅有黑白灰三色,霎時有了幾分仿老片的調調(雖然並不刻意),這是移植自漫畫原作的黑白雙色後,為了妥協電影做不到的版畫畫風,匠心改造的最大賣點「色調」美術風格。
這集雖然偶然失焦,顏色時常變得多餘,但大體上不變。
論情寫武,甚麼都沒變,甚麼都不缺。
然而,觀眾卻隨時在變化。
一樣的菜色,即便觀眾的味蕾在十年前被酥得多麻利,漫長的時間也夠沖淡當初的刺激了。
這或許能稍稍解釋,為甚麼《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不像《教父2》,至今沒有引起口碑與票房的當年迴響吧。
勞勃·羅里葛茲(Robert Rodriguez)畢竟不是柯波拉,法蘭克米勒也不是馬利奧普佐(Mario Puzo);晚了十年上映,直接失了聲勢,也間接失了運勢。
失去了這些,票房與口碑自然就不可避免得藥石罔效去了.....只覺可惜,我覺得整片品質跟第一集相差不遠,慘賠實在有幾分非戰之罪的味道。
關注著略顯淒涼的本片票房進帳,我想,至少可以慶幸的是:原訂三部曲的《萬惡城市》系列,這下應很難出一個《教父3》的悲劇了.....
說句實話第一部我看噠很不認眞。
那時候特別不能理解這種表達方式。
而又打打殺殺噠這麼直白我更不能接受。
可如今看到暸第二部突然就能看進去暸。
如果說第一部Sin City是著重描寫男性噠罪。
那這一部就絕對是將全部目光都集中在女性噠罪上。
兩部Sin City都講噠不是犯罪而是人類噠原罪。
夏娃在伊甸園被蛇引誘後轉過頭來就去引誘亞當啃蘋果。
從那以後似乎女性就和蛇蠍這類詞語再也分開暸。
所以女人噠引誘是極度危險噠也是致命噠。
也就是那句軟刀子刀刀割人心。
其實男人眞噠不是蛇蠍女人噠對手。
這種陰柔噠力量本就是男人天性中無法抗拒噠。
在看噠過程中我不知道為甚麼自己想起暸姜文。
其實Sin City裏發生噠這些血腥暴力事件在現實中也都發生著。
所以這種不太像隱喻噠隱喻也就沒那麼耐人尋味暸。
可姜文他也是隱喻大師。
由於中國審查制度噠變態成就暸姜文一身指鹿為馬指桑罵槐噠好功力。
我想如果是姜文他可能會拿捏噠更好吧。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评论里都评价这电影三个故事没有连贯性是有问题?
既然都说了是三个故事、为什么一定要特别有联系?
(难道就因为第一部连续性强,所以第二部也要一样?
)(第二部某些在许多方面都和第一部一样了,但评论又说没有新意,故事老套啊什么的:你见过的就是老套,你没见过的就是新颖?
)(.............)(....................)
完全可以视为第一集的资料片。
前传+后传结合在一起作为主轴多少限制了本片的叙事手法的发挥。
第一集里首尾呼应的十分巧妙,增添了sin city的外延氛围令人高呼过瘾,第二集首尾是后传部分,中间再穿插前传内容,使影片本身重点模糊。
再加上打斗太过简化,换的亚洲武士妞扣分,eva美胸加分,不过alba只黑化到了灰色的程度,复仇简单直叙再扣分,算是及格。
期待明年的第三部吧……
罪恶之城,一个只有黑色元素的世界,但是罪恶之城并不是只有罪恶,只是当罪恶之城的法制变得比哪里都薄弱的时刻,那些看似是罪恶的东西却是真正的正义和庇护。
罪恶之城1的上演可以说是很成功的一部黑色电影,无论是在打斗和情节都是充满着黑色宿命感的,在彩色电影上映了多少年之后再次运用了黑白片去呈现这样的一个世界时黑色的画调完全成功的绘画出一个充斥黑暗的城市人们与罪恶和权势的几个画面。
有些镜头,有些故事让黑色的胶卷去诉说或许比彩色更有说服力,斯皮尔伯格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采用了黑色的胶卷时候完美而经典的展现出回忆的过去和剧中悲惨的主题,罪恶之城采用黑白的颜色当然也是表现出黑暗悲惨的环境,可以说是完全成功的塑造出这样一个环境,罪恶之城1的成功不光是这样的黑色风格,暴力血腥也是很出色的刻画,整个电影将几个生活在罪恶之城的角色的经历其实摧毁了这座城市的权势和邪恶势力,但是他们当他们手法无疑就是那种以暴制暴的手法,他们也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总是觉得法制的解决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加不公平,我们总是希望让那些侵犯我们的人获得更加严酷的惩罚,哪里有压迫和压榨哪里就会有更加汹涌的反抗,如果你是强者,如果你的底线被触碰到了,那就去干掉那家伙,既然罪恶之城没有正义,那么就让我们的罪恶毁灭这一切的罪恶,罪恶之城完全的英雄主义色彩的构图的确让我们看到除了黑色和血色之外的那一丝希望,其实我希望罪恶之城演完之后就不要出现续集,只愿那座罪恶之城被英雄摧毁之后建立在废墟上的是一座美好的世界。
很多优秀的电影在第一部都是经典,但是当第一部打出自己响亮的招牌之后又会被自己的很多续集所砸掉,留给人们一个烂片的称号,除了像教父这样少数的电影保持住了自己经典,很多电影的续集几乎是在被骂的得体无完肤之后才算结局。
罪恶之城2的上映也是带着完全就是冲着商业价值而来的,第二部的故事讲的很狗血,除了剩下的那些演员之外,也加盟像约瑟夫这样的明星进来,第二部的名字叫做蛇蝎美女,红颜祸水,的确,在这一部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女人在这样一个世界的更多故事,第一部虽然女人一直围绕着整个故事,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这样一座城市和这样一个故事的核心,除了红灯区那些拥有势力和武力的妓女们的确很引人注目,但是在第二部完全是以女人为中心的,而之一部女人们也同样拿出了自己利器-——性感,但是性感背后就是那看似很柔弱的却十足的凶悍。
本片的另一个缺点,也同样是这部片的致命缺点的故事情节的不连贯和设计失败。
在第一部电影中我深感佩服的就是在导演设计几个不同的电影片段每个故事都是那么充实而完美,叙述也是那么自然顺畅。
但是到了第二部的时候我们从整个片子看完却似乎没有看到里面包含的逻辑性,每个故事片段又变得不独立,每一部的人物都变得各种乱入和纠缠,很多电影观众肯定都是冲着黑色暴力过去的,但是比起第一部我们看的暴力元素大幅度的被削减,我们看到的和更多的就是罪恶之城可耻的诡计,当然我们在第二部中看到还有新增加的元素赌博,的确,在这样一个罪恶之城增加了这项赌博是很有创意的,赌博这个迅速聚敛财富的非法方式本来就充满了罪恶,但是约瑟夫在这里所演的赌徒却不是那么完美,他的确挺大胆,但是他却不够狠,不狠就会死的很惨,这样约瑟夫就只是一个在赌桌耍帅的帅哥。
赌博也只能是穷斗,故事情节的失败很让我们变得无奈,看似这样一个完美的构局和一个完美的结局只能让我们看见的是漏洞百出的莫名举动和计划,那些完美的结局呈现我们的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小儿科的交代。
川普出马,一个顶俩。
我感觉他才是整个电影的男主。
勾引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
而且都是关键节点。
横刀立马。
力挽天涯。
cult,这是一部很爽的电影。
突然喜欢上这种黑白的风格。
就像小时候在被窝里偷偷看连环画的感觉。
之所以黑白,是因为如果是彩色将过于血腥暴力。
可以脑补一下,手起刀落,刀起头落。
血花世界的场面。
女人是这个世界的动力。
无论男人多么矫情,其实世界的本质还是母系社会。
这一点老子看得最通透。
这个世界看似光鲜的,看似主宰的是男人,其实这是17,000年前那个叫伊瓦的女性布了一个线粒体的局。
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
从生理上女人是永远干不过男人的,于是女人用她的柔情用她的妩媚她的母爱与性爱。
掌控了这个男人,本质上说。
男人只不过是蜂巢里的工蜂而已,忙忙碌碌为谁辛苦为谁忙?
弗洛伊德是大智慧者。
他知道人类的潜意识其实才是生存的终极目标。
只是碍于文明的观瞻而羞于启齿而已。
真正这个世界的操弄者是深藏于世界背后的。
女性。
这里没有白天,只有倾盆大雨和恐怖的雪。
这是一个现代都市,却奉行着丛林的生存准则。
假如你是男的,那么如果没有野兽般的眼睛和随时准备杀人的神经,你不会活得太长;假如是女的,情况就更糟。
这里没有道德,善良与邪恶不过是随时变化的东西。
罪恶之城为黑暗所拥有,被黑暗所统治,因黑暗而存在。
经过了长久的积淀,这才是米勒真正想画的作品。
用极端一点的话说,米勒其实只画过一部漫画,就是这部罪恶之城。
无论是超胆侠还是蝙蝠侠,不过是罪恶之城的超级英雄版本。
一开始罪恶之城的故事只有13话完,剧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个典型的硬汉警察马弗跟一个妓女过夜之后,被冤枉杀了那个妓女。
这桥段并不新鲜,而马弗的行动更加不算新鲜:找出冤枉自己的那个人。
不过这可不是为自己复仇,而是为了那个死去的妓女。
马弗是粗人一个,他的调查方式理所当然的只有一种。
一个死翘翘的妓女,值得你为之送命吗?
值得去死。
值得去杀人。
值得下地狱。
拳头、鲜血、女人,刀锋与子弹。
什么叫暴力美学,这才是暴力美学。
不是在房间里面放鸽子,而是一枪把你丫暴头,然后走了出去,不再回头。
米勒虽然曾经做过电影编剧,但是他因为不满好莱坞对他的《机械战警》剧本的删改,一怒之下声称绝不再和好莱坞合作,所以当初创作《罪恶之城》的时候,故意把它画成一部“反电影”的漫画:《罪恶之城》的线条粗犷刚硬,不拘一格,有时候画格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黑白分明的画风,高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留白叙述着千言万语。
好像这个世界一点中间色都没有,只有黑和白,罪与罚,杀人或被杀。
老米强迫读者的目光集中在他最强的笔触上,在一个充满暴力的黑白世界里追寻他的哲学。
画完这个故事,米勒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又接着画了好几部续集: 《平安夜》(SILENT NIGHT)还是马弗的故事,讲他寻找一个被绑架的小女孩。
这故事不长,二十来页,强的是全篇几乎没有对白——虽然这在漫画界算不上特别希奇,然而这可是老美啊,出了名的喜欢白话的啊,他的漫画中总是充满了独白,人物几乎每分钟都在喃喃自语;这篇漫画对他来说倒是一种新的尝试。
到了《A DAME TO KILL FOR》,影片里有份的Dwight就登场啦,这哥们够衰的,专门吃女人的亏,被前一个女人耍得团团转还挨了枪子儿,不过这人有不死系的小强潜质,居然活下来了。
而且不仅活下来,还在前女友Gail和女忍者Miho的帮助下恢复了。
然后当然是报仇。
不过这不算重要,重要的是出现在这个故事中的Miho。
她和Dwight再次出现在接下来的《FAMILY VALUES》中,这次米勒更是尽情的挥洒,通栏白描和那些版画式的画格形成对比,光影对比比平时更加夸张N倍,大片大片的黑白色块,只能用淋漓尽致来形容。
尽管这个系列是黑白漫画,但偶尔也会使用颜色(比如《THAT YELLOW BASTARD》)——相信很多人都记得辛德勒名单里那个红衣小罗莉,一个作用——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TO HELL AND BACK》里就有这么一段场景: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Wallace的老兵,为了一个想自杀的女人惹上了N多麻烦(罪恶城市里女人就是不折不扣的祸水呀)。
故事本身没啥好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拿整整一话来讲Wallace的幻觉——全彩!
因为是药物造成的梦境,所以这一话中的视象一点逻辑没有,从日本武士到蓝博,甚至还有美国队长和神奇女侠……等到一切归于现实,世界又重新变成黑白,又回到了那个封闭的罪恶之城。
暴力、凌虐、绝望、歧视、迫害,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之中,一切都是允许的,只有善良除外。
这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尊严,也没有信仰的世界,也没有一条路可以逃离。
Hartigan为了南茜而自杀,这并不表示南茜就获得了解救,她最后很可能依然逃不脱被强奸、被凌辱的命运;人们无法抗拒,只能保持生存,直到最糟的结局到来。
---《幻想艺术》杂志2006年第8期特约专稿
电影“罪恶城”第一集的三个主要的故事,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第1、3、4本(乔什·哈奈特的那个超短篇不包括在内)。
第二集中的爱娃的故事改编自第二本,另外两个故事是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为电影特意写的。
当然,大家都知道了,这两个故事的水平实在遗憾,直接导致了第二部的失败。
我们也都知道,在两部电影上映间隔的这几年中,漫画风格的摄影手法已经被“三百勇士”、“斯巴达克思”等影视作品用滥了,这是电影第二集令观众失去新鲜感的最大原因。
即使如此,爱娃的故事依旧非常精彩。
我最遗憾的就是它没有被收入电影第一集。
如果它被收入了,替换掉“The Big Fat Kill”那个故事,那整部电影就将成为神作中的神作,伊娃·格林饰演的爱娃必将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最令人难忘的蛇蝎美女形象。
在罪恶城这一电影题材宣告终结的今天,理一理漫画的1-4本的时间线罢,这也是两部电影中最好看的四个故事;我同时也会指出漫画和电影在情节上的一些异同。
脱衣舞女南希(杰西卡·阿尔巴饰)是唯一出现在了全部四个故事中的串场人物,所以以她来辅助整理时间线,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第四本“That Yellow Bastard”,即为电影第一部中老警官哈迪根(布鲁斯·威利斯饰)的故事。
他出场时南希尚小,所以这本明显是所有故事中最早发生的。
哈迪根的搭档鲍勃,在第一部中由迈克尔·麦德森饰演,在哈迪根营救小南希时冲他开了好几枪,差点将他打死。
在哈迪根于狱中发现再也收不到南希的来信时,他只好选择认罪,以换取假释的机会。
电影此处删去了漫画中的一段情节:女假释官露西尔(卡拉·古奇诺饰演)认为他是蒙冤入狱的,非常想要帮助他;所以,在得知他居然想认罪时,异常地愤怒,这显示出她的正义属性。
这个假释官,正是在”The Hard Goodbye“这个故事中鼎力相助主人公马弗(米基·洛克饰演)的那一位。
在监狱门口迎接哈迪根出狱的,在电影中是鲍勃,哈迪根也不再计较当年他冲自己开枪的事。
在漫画中,迎接他的是一位名叫莫特的警官。
莫特比较正直,试图帮助哈迪根申冤,但和女假释官一样,也被哈迪根拒绝。
之后哈迪根来到南希所在的凯蒂酒吧,发现南希已长大成人,舞技超群。
漫画中的此处,马弗和德怀特(电影第一集中由克里夫·欧文饰演,第二集中由乔什·布洛林饰演)按时间轴来说,是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
马弗关注着南希的舞蹈,而德怀特正处于沉沦期,怀念着狠心离去的爱娃。
经过一段情节,哈迪根潜入参议员洛克的庄园中去救南希。
这时我们看到了书中第一男性高手、同时也是变态食人魔的埃文。
哈迪根救出南希后,为了让她免遭麻烦,饮弹自尽,自己也成为了全系列漫画中第二硬汉英雄(第一的头衔还是给马弗罢)。
虽然罪恶城全系列的七本中,德怀特当了三次主人公,但他的魅力还是不如各自只当了一次的马弗和哈迪根啊。
哈迪根死后,德怀特和马弗的情节开始展开。
德怀特与爱娃的故事(”A Dame to Kill for“)先马弗一步发生,在德怀特初闯爱娃家宅邸时,还叫了马弗帮忙。
马弗不负众望,痛扁了护院的黑大个曼纽特(电影第二集中由丹尼斯·海斯伯特饰演)。
之后德怀特身负重伤,被马弗带到老城的妓女们处治疗。
一些妓女并不太欢迎德怀特,其中包括之后会和马弗发生纠葛的孪生姐妹花歌蒂和温蒂,以及全书中第一女性高手、忍者打扮的日本妞美穗(第一集中由戴文·青木饰演,第二集中由杰米·钟饰演)。
话说电影第二集中美穗的颜值是比第一集中高了不少,但动作十分呆板,最露馅的是,她收刀的姿势完全不对,导演你干嘛去了啊?
接下来,马弗自己的故事(”The Hard Goodbye“)也开始了。
德怀特伤愈后,改头换面,驱车前往爱娃宅邸报仇,这也正是马弗带着爱人的妹妹去洛克家庄园猎杀食人魔埃文的时候。
在德怀特养伤期间,爱娃勾引了莫特,就是那个颇具正义感、接哈迪根出狱的警官。
莫特这次没有经受住诱惑,沦陷于美色,他堕落的轨迹几乎就是德怀特的再现。
莫特的搭档正是曾和哈迪根搭档的鲍勃(第二集中由杰里米·皮文饰演),一个利益当先、投靠洛克的腐败警探。
但这次鲍勃也许是因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女人,所以表现得相当的冷静,指出了莫特犯下的所有错误、以及爱娃是个婊子这一事实。
莫特一怒之下,开枪打死了鲍勃。
考虑到鲍勃曾在哈迪根背后连续开枪,他的死不能激起读者的太多同情。
但他的尸体让莫特觉醒了,莫特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于是黯然自杀。
莫特的故事的意义,就是对德怀特的映衬;莫特的彻底的沉沦,让德怀特的再起更具冲击力。
重生的德怀特武艺大涨,单挑曼纽特胜利,并成功抵御了爱娃最后的诱惑,真正成为了一个硬汉,可贵的是他还有着超高的道德感,这在下一个故事中会有表现。
马弗的故事是我的最爱,可惜它是系列漫画的第一本,所以几乎和其它故事没有交集。
既然这篇文章是在讨论时间轴,那对马弗的故事就真没太多可谈的,除了女假释官再次闯入时间轴、并在闪耀了短暂一段时间后、惨死在枪下。
总之他做到了哈迪根不敢奢望能做到的:让邪恶的洛克主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这下洛克家就只有洛克参议员孤家寡人了。
然后是以德怀特为主人公的第二个故事”The Big Fat Kill“。
除德怀特和老城妓女这些人外,我们熟悉的老面孔还有在上一个故事里中了数枪但没死的曼纽特(电影第一集中由迈克尔·克拉克·邓肯饰演)。
他投靠了沃伦奎斯特,就是爱娃坑死丈夫后试图与其联姻的那一位形象丑怪的黑帮老大,并图谋接管老城。
不过这次,在妓女们的伏击下,他死在了枪林弹雨中。
德怀特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不太统一,他本来是一个有着超高道德感的人,从不随意杀人,并努力阻止别人进行无意义的杀戮,在”A Dame to Kill for“中曾正气凛然地说:只要我在,不许有任何人杀人。
在妓女们试图干掉流氓杰基时,他感到这样不妥:杰基没有杀人呢,不应该就这样死去。
而之后他唯妓女们马首是瞻,各种为她们两肋插刀,在故事结尾处大开杀戒。
虽然这样行事无拘无束,让人看着很爽快,但也失去了他努力想保持的道德优越感。
德怀特的形象较之马弗和哈迪根,显得软弱一些,经常被别人所左右;不像马弗和哈迪根,永远处于画面的中心,让世界围着他们转,尤其是马弗。
德怀特是个平民英雄,也许他无法让我们像对马弗和哈迪根那样崇敬他,但我们会觉得他更容易亲近。
对罪恶城时间线的归纳在此告一段落,顺便推荐下罪恶城的漫画,绝对值得一观。
初看下也许会觉得不如电影,但会越看越有味道,比电影更具深度,人物形象和细节更为细腻动人。
糟透了拍的什么玩意,过度的使用第一部里新鲜的特效,好多场景里的特效简直是不忍直视,伊娃的衣服就没穿上过,囧瑟夫一点能耐没有上来就开装最后以为有翻盘结果被一枪爆头就完了,编剧都是什么玩意啊
在罪恶之城被自以为是得腐蚀 悄无声息地逝去;伊娃格林又一次毫无保留火力全开
具体剧情不记得了,只是觉得没有第一步经验,整体感觉好像节奏差很多意思。当然,里面的女主还是很漂亮的,有点印象其他的有点乏味,提不起劲头了,真忘了。
伊娃格林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演蛇蝎女巫的人,值得所有人为她倾倒,除了她以外积极送死的囧瑟夫让人根本摸不到头脑意义何在,整容的情节真的难以忍受,你那是整容吗?你不就是换了个发型吗你当别人瞎吗?
画面质感倒是非常美,不过故事比起第一部实在是差太远了,无法得到满足,第一部的几个老角色此番登场有些牵强了
这一集Eva姐豁出去了,从头到尾几乎没穿过衣服,顶着两颗黑莓(这是伪黑白片)四处晃悠,完爆杰茜卡女神的扭臀艳舞,实乃宅男们的福利。囧瑟夫的角色就跟他名字一样囧,我也是醉了。
光明正大的赌技战胜不了权力,蛇蝎女神的魅力只有伤的最深的人能够抗拒,守护的魂魄为以爱复仇助力,续集如同显老的阿尔巴跳的脱衣舞依旧卖力却没有了惊喜和妙趣。
补标,彻底一黑到底,Eva Green蛇蝎美人,罪恶之都风云再起。
时隔九年, 生了两个娃的杰西卡阿尔芭还是这样性感,有这样的蛇蝎美人 还想要什么?
完全丧失了第一部中那种,诗一般的黑色意境!杰西卡·阿尔芭像一具没有灵魂的驱壳,约瑟夫的死显得那么的苍白和不知所谓,唯一顺眼的就是杰米·钟所饰演的“超杀女”,其余的角色基本都是花瓶,典雅型的狗尾续貂之作!
除开green裸浴跟alba钢管舞,剩下的一星都不到
简评:罪恶之城之红颜祸水。剧情:讲述了一幕幕发生在暗黑、邪恶城市中的三个血腥故事。类型:动作犯罪片,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弗兰克·米勒执导,弗兰克·米勒编剧。表演:伊娃·格林以癫狂的眼神和肢体语言诠释了蛇蝎美人,其神经质表演绝对是全片灵魂。米基·洛克继续硬汉形象。乔什·布洛林只能说中规中矩。杰西卡·阿尔芭尽管有了复仇线,但仍是延续性感标签。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短暂出场却贡献了极具张力的表演,自信笑容与悲剧命运形成反差。其他:影片延续了前作的非线性叙事框架,以三个核心故事线交叉推进。尽管主题上延续了复仇、救赎等经典黑色元素,但强尼的故事线因缺乏与其他角色的互动而显得突兀。影片延续了前作标志性的黑白漫画美学以及断肢、血浆喷射等暴力符号。观感:叙事不足,场面精彩依旧。
看到第三个故事的时候忍无可忍的放弃了。独白式的剧情演进让人腻味透顶。小囧居然为了这烂片放弃了银河护卫队。不过银河护卫队现在的男主很适合,小囧演不好。
应该说得益于弗兰克·米勒的存在,罪恶之城2的漫画师的分镜头和场景设计依旧令人叫绝,但不知道是不是沉迷于这种在第一部技惊四座的表现形式,罗德里格兹对于故事的合理性和平衡性已经满不在乎了。
Boring。。。Eva Green给我一种戏路越来越窄的感觉。。。2.5
除了说说eva的全裸和alba的性感舞,完全没有看1那时的爽快感啊,哎~
主要故事架构延续了第一部《红颜祸水》的剧情,来了一段人鬼情未了,另加了囧瑟夫的赌场故事和蛇蝎美人段落。整体上依旧酷炫的黑白影调和冰冷画面,外加特别能装逼的诗意化内心独白语言。但杰西卡完全就是已经步入到我内心深处的女神境界了啊。
差第一部太多,而且已经对Eva Green免疫,只不过囧瑟夫这个故事莫名其妙。
看在eve妖娆的份上,宽容一些给个三星吧。除了黑白漫画风的画面风格,简直找不到和第一部之间的联系。保留着第一部的演员,却少了之前的精髓,导致一部电影看了三次睡着三次。光靠血腥暴力、裸露性感已经无法满足第一部死忠粉,这九年算是白等了。
第一部出来我就天天等着这个呢!啊啊啊爱死这个调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