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讲述了两个千差万别却同样迷茫的年轻音乐人,一个是多年打拼,事业毫无起色,又屡遭生活暴击的和声歌手珊妮,一个是身患重病,隐姓埋名等待死亡降临的前摇滚乐手董东,对生命感到绝望的二人在自我了断时相遇......自杀计划流产,他们的生活也因彼此的出现发生改变。
另外一个时空的故事,从珊妮意外发现的一本1970年代的日记中铺陈开来,一段没有下文的悲伤爱情竟然在珊妮的努力下尘埃落定。
跟音乐、爱情和人生有关的种种,让珊妮与董东的相遇愈发神奇。
千丝万缕中,是否每一种爱都能开花结果? 他们能否找到继续爱这个世界的理由?
电影真的很,无语。
打着谈恋爱的名,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爱与绝症。
九十多分钟,我真的是有一大半时间在感叹,电影院一大堆人是怎么看完的?
电影的细节还是有的,但是这个剧情就有点真的太狗血了(›´ω`‹)但,有整体来说真的挺…… 整部电影没有什么亮点,但是如果有经历的人可以去看看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说不定你就爱上了呢?
(估计我是不太可能了),因为它已经加入了我的“中国好影片”中了🐶🙈🙈
不好看,看不懂,剧情杂乱,来回穿越,穿越还是那种解放的年代,哎真的很那评价 ,简直是没拍完的烂片.................................................................................................................................................................................................................
看片名和预告片以为又是一部催泪爱情片,然鹅并不。
男女主的关系,正如映后导演说的,更像是“红颜知己”,虽然确实也有情愫,但这样的一个结局,也许才是最好的安排。
可以感触到导演想要表达的情绪,克制而内敛。
秋兰与华林、珊妮与东东,两段故事通过镜头的切换闪回平行延伸,到了最后又交织在了一起,细节上的安排和处理很有巧思。
如果说知青的故事和渐冻症的痛苦离我们的生活有些距离,音乐应该是能把每个人都关联在一起的元素。
片子有种音乐剧的风格,选曲都很好听,配合着剧情的推进,带动观众的情绪共振。
剧中董东对于音乐的挚爱与执著,戏外脑浊(宋宁是前贝斯手)在五道口嚎叫中嚎叫,都是乐手的真实。
“昔日我如此苍老,如今才是风华正茂。
”渐冻症是可怕的,但音乐才是宿命。
结尾彩蛋应该是致敬摇滚传奇Jason Becker,激励每一个人积极生活,去热爱那些,值得热爱的一切。
6
3-4星,由于豆瓣评分太低,给个5星拉一拉吧。
喝着啤酒看完,总体上还行,平淡,故事线完整,没有落泪,有无奈,与一点点好笑。
主要的故事线是男主父母爱情与男主女性人生相遇的一段。
电影到一半我就猜出来大概,华林和秋兰是很多同样悲剧的缩影,知青那个年代是我最不喜欢的年代,太多人都太苦了,连叶文洁都被搞得想背叛人类。
这个故事线里,甜蜜不多,弹琴那里就知道悲剧了,庆幸秋兰有个大河,陪她度过艰难岁月,希望华林有亲人陪伴他送他离世。
男主的故事简单很多,特别喜欢他那群曾经搞过音乐如今各行各业的朋友,烧烤摊的歌很有感觉,音乐没必要高大上,本就该是生活的锦上添花。
男主曾经的乐队出现的挺突兀,尤其那个骂男主的,可能希望引出前女友以及男主的真实病情,这里我很喜欢最后女主去告知前女友的结局。
我个人希望生活中的事情都是清楚的明白的,哪怕是噩耗,我也有选择如何处理的权力,前女友的选择也是我会做的,不管是朋友亲人恋人得了什么重病,我希望能陪伴最后一刻,而不是偶然获知死讯,然后后悔曾经有一刻自己表现的很差劲。
女主找于文文演挺合适,哈哈哈,我来看片子的主要原因。
又是姓林的……女主在片中镜头多,但戏份不大,因为她本身的故事比较简单单薄,主要目的是引出父母爱情线,以及间断串联出男主的人生及爱情线。
男主吐槽女主的歌搞的那么伤感,说她挺漂亮却整天臊眉耷眼,女主回答自己快30了,歌不红人也不红。
这里有笑到,看过乘风破浪3的我觉得这还真是于姐的真实写照,于姐本人比女主好一点就是因为前任和体面了。
然后又提及音乐还是明星的话题,答案不就是于姐自己吗,搞音乐一把吉他就够,也没放弃;当明星看命,希望浪3能给她带来好剧本。
最后女主的结局是我喜欢的,欠了20万,总不能因为一段经历就解决了,该找工作还是找工作,喜欢音乐就继续去街边唱歌,工作就是给孩子教吉他努力赚钱还债吧,人要有梦想也要有生活。
最后,今年夏天各种原因吧,有浪3,有于姐,有乐队line,有某个深夜录了点吉他弹奏发给我祝我节日快乐的朋友,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变得更亲近了,好像又好想学个乐器,高兴不高兴都可以来一段,是娱乐也是表达。
疫情快点结束吧!
现在的狗血爱情片越来越别出心裁了。
动不动就给自己贴上个音乐tag。
试图装成“网抑云”蒙混过关。
你看。
《有一点动心》,用了张信哲的歌名,又把张信哲本人抓来当艺术指导。
结果讲的是失恋男女酒后乱性。
《迷妹罗曼史》就更离谱。
一个酒吧歌手,冒充罗大佑和粉丝一夜情。
女粉丝被骗炮后怀孕,宁愿独自养大孩子也不打算找渣男。
没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狗血爱情片在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喏,你看。
又新出了部新片,这次不光有意外怀孕,连骨灰都给你扬了。
简直是叹为观止啊——《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2021)
这片的狗血程度有多高?
俗话说的好,如果一盆不够,那就上两盆。
导演玩了手“双线并行”,不仅剪辑得让人头晕眼花。
故事更是狗血叠加,两面开花。
男女主这条线,是两个失意音乐人相遇后相互鼓励,走出阴霾。
另一条则是七十年代下乡知青两情相悦,却因命运被迫分离。
嗯?
看上去还挺正常?
别急,你接着看。
女主林珊妮(于文文饰)本来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原创歌手。
虽然从国外音乐学院毕业。
但偏要选择最苦的奋斗方式:日常在地下通道卖唱。
咱也不知道一个富家女,想实现音乐梦想,为什么不正经找个公司包装出道。
再不济找个酒吧驻唱也行啊。
偏要成天和城管玩被赶被打的猫鼠游戏。
还愈挫愈勇,非得在地下通道等一个赏识她的有缘人。
林姐的脑回路派爷是不太懂。
同样搞不懂的还有导演的想法。
卖唱没两分钟,啪,就转场到五年后了。
林珊妮已经成为了……哎,还没成呢。
还是个没有名气的小歌手。
有缘人有没有等到不知道,反正是等到家骗子公司。
没做专辑呢,就说要给她办32场全国巡演(此处致敬杨坤老师?
)。
根本就没人认得的小歌手,谈何演唱会?
果然,演唱会没人买票,巡演只能取消。
所以她这五年到底干了啥?
努力努力白努力?
呆在地下通道拍短视频都比这火得快吧!
演唱会是取消了,但前期宣传也肯定投入不少啊。
公司能这么白白亏钱吗?
当然不能。
所以这钱是林珊妮自己出的,整整20万。
对,你没听错。
林珊妮先垫了钱,再等公司赚钱还她。
emmmm……这就是传说中的富家女体验生活吗?
林珊妮巡演没了,钱也没了。
梦想和面包一个不占。
想要寻死,站在楼顶上踌躇。
结果被一个看起来有些瘫痪的男人给叫住了。
这男人一条腿不能动,但嘴皮子利索得很。
先是和她开嘴炮,说你跳楼一定要保证头朝地,如果腿着地死不了就得瘫痪一辈子。
接着跛着就要给她示范一下怎么跳楼。
吓得林珊妮赶紧把他从栏杆上给拉下来。
跳楼还遇到神经病。
气得她回去就把自己的吉他扔楼下了。
(温馨提示:高空抛物犯法哈)吉他被捡回来的时候已经修不好了。
林珊妮又看中了乐器店老板新挖来的二手吉他。
正是这把吉他,引出了另一条线——在吉他包里,林珊妮发现了一个日记本。
里面记录了主人公和他爱人的BE爱情故事。
七十年代的陕北。
知青华林、闫大河同时喜欢上了女知青小兰。
两人相遇,是华林在山里放黑胶唱片给闫大河的架子鼓伴奏。
没错,七十年代下乡的知青,带着黑胶唱片和架子鼓。
可以说,编剧是一点没有常识。
后来华林为了追人。
说要组个乐队,请她当主唱。
乐队怎么组?
他拉来了村里会吹葫芦丝、吹笙箫、拉二胡、拉手风琴的几个村民。
也别问怎么这个村的人都会点乐器。
毕竟你看看,这七十年代的吉他,过了五十年还能传到女主手上呢。
人追到了,高考也恢复了。
两人约定一起考去北京。
结果华林考上,小兰落榜。
他俩只能异地通信,约好小兰明年再考,华林在北京等小兰。
而暗恋小兰的大河,甘当一只默默无闻的舔狗,在陕北留着照顾小兰。
直到有一天,小兰收到华林的分手信。
说他变心了,“对不起谢谢你你会遇见更好的”三连文字炮弹。
把小兰砸吐了。
物理意义上的吐了。
没错,小兰怀孕了,孩子就是华林的。
是不是嗅到一丝狗血味了?
别急,之后更猛。
小兰哭着要去北京找华林问清楚。
大河拦下她,说自己替她问。
到了北京才发现,原来华林得了渐冻症。
绝症,只剩几年寿命,人会逐渐失去对四肢躯体的控制。
出于对小兰的负责,他谎称自己出轨,决定结束这段恋情。
但是大哥,你说自己出轨,这算负哪门子的责啊!
把爱人骗得悲痛欲绝,万一人寻死了你能负责吗?
这闫大河也是一同个脑回路。
瞒,就硬瞒。
对华林,不说小兰怀孕了。
对小兰,也用华林出轨那套说辞交代。
你要是不想掺和他俩的事,干什么揽下去北京的活?
总之就是你瞒我瞒大家瞒,打死不说实话。
现实中的大多数误会都是来自于外界。
偏偏影视剧里老喜欢一句话不说。
看的人又气又无语。
同样不爱说的还有男主。
没错,就是林珊妮在天台上碰到的瘫痪男人,董东。
他曾经也是个音乐人,在北京和朋友玩乐队。
后来同样因为渐冻症而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开了个乐器店。
又是渐冻症,大家应该也猜到了吧?
董东就是华林和小兰的那个孩子。
他继承的,不仅有父亲的绝症。
还有抛下女友的习惯。
😅感谢医学进步吧!
如果不懂避孕的话,这片子还能再拍个续集。
知青线的结局,是林珊妮给董东母亲递上日记本,告诉她真相。
而陪了她这么多年的大河,一点意见都没有。
备胎备到无极限。
林珊妮,则在董东的鼓励下走出了阴影。
董东还为她东奔西走,找来各种朋友给她组乐队。
完成她的巡演梦想。
你以为最后他俩会在一起happy ending?
派爷只能说,打死也没想到结局。
林珊妮在董东这找到了做音乐的自信,收拾完东西就回家继续追逐梦想了。
做没做出成就不知道。
但本着一颗善心,她把董东前女友拉来照顾逐渐完全瘫痪的董东。
硬是把可能出现的三角恋掐死在摇篮里。
完成了全片最大工具人的使命。
以至于到最后。
董东逝世,林珊妮盛了一罐子他的骨灰——洒进了黄河。
影片结束了,派爷坐在位置上久久不能动弹。
心里只有想撒骨灰的冲动。
一部爱情片,男女主不谈恋爱也就算了。
女主的最大作用,竟然是修复别人的爱情?
最后还能撒上“朋友”的骨灰。
怎么,不仅要当他爱情的守卫者,还要当他黄泉路上的引路人?
派爷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一句:别看,快逃!
音乐与情感结合紧密:影片的音乐是其一大亮点,导演赵宇表示,音乐是影片重要的叙事方式,通过音乐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于文文和宋宁峰的音乐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情感表达细腻:影片在情感表达上较为细腻,尤其是对两代人爱情的刻画,既有现代爱情的直白与冲动,也有过去爱情的含蓄与克制。
这种对比让观众感受到爱情在不同年代的差异与共性。
演员表现自然:主演于文文和宋宁峰的表演较为自然,成功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角色。
于文文的演唱和表演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主题深刻:影片探讨了爱情中的遗憾与成长,通过两代人的故事展现了“没谈完的恋爱”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
不足剧情逻辑与节奏:影片的剧情被部分观众认为较为拖沓,节奏不够紧凑。
一些情节的衔接不够自然,导致故事的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
叙事手法:影片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式,但部分观众认为这种叙事方式在影片中显得有些生硬。
此外,影片的剪辑也被认为存在不足。
情感深度不足:尽管影片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细腻之处,但部分观众认为影片的情感深度不够,未能引发强烈的共鸣。
部分细节不合理: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被观众指出不够真实,例如知青时代的道具和场景设置。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电影。
你说它情节不好吧,各种铺垫伏笔埋得挺好的,就连渐冻症的伏笔也藏在信里的字形散乱。
你说它情感表达不好吧,喝啤酒打不开一瞬间崩溃这种细节也有。
但是合在一起怎么变成这种玩意,这九十多分钟看得我究极无敌煎熬。
我自认为抗无聊系数比较高,但都顶不住,结束了立马就离开座位,一秒都不想多呆。
其实整个片子看完后,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看封面以为于文文和宋宁峰两个颜值当担作为主人公,但看完,好像怀旧那段那对才是主角,因为于文文和宋宁峰在里面压根没在一起,于文文甚至最后跑去人家前女友那里告诉人家真相。
一头雾水里面的民谣风歌曲挺好听的,毕竟于文文是歌手底子。
特意查了一下,渐冻人好像不是正式的遗传病,个人觉得男主人公也因这个病去世,感觉不怎么和谐吧。
听听歌就好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电影。
你说它情节不好吧,各种铺垫伏笔埋得挺好的,就连渐冻症的伏笔也藏在信里的字形散乱。
你说它情感表达不好吧,喝啤酒打不开一瞬间崩溃这种细节也有。
你说音乐不好听吧,但也绝对不难听。
但是合在一起怎么变成这种玩意,这九十多分钟看得我究极无敌煎熬。
我自认为抗无聊系数比较高,但都顶不住,结束了立马就离开座位,一秒都不想多呆,上一个给我这种感觉的还是成龙大叔参演的《龙牌之谜》。
龙牌之谜 (2019)3.62019 / 俄罗斯 中国大陆 美国 / 动作 奇幻 冒险 / 伊哥·斯坦普陈科 / 成龙 阿诺·施瓦辛格别看就对了 这几个方面其实都是没问题,所以我觉得是导演的问题,把电影拍得稀碎。
一开始就线性叙事,没过几分钟就五年后,而且后面看来这段剧情一点儿都不重要,都是表现生活艰苦热爱音乐,后面全程说这个,这样很容易造成观感割裂,不如直接删了。
然后就是剧情重心,感觉标题和内容都是为了第二条知青线服务,但是拍出来却是双线,你要拍双线就别取这个标题,而且女主一开始去找人的动机模糊,莫名其妙就到了延安。
从前面来看其实是像一部偏小众的文艺片,到后面怀孕那就开始狗血了,渐冻症、不辞而别、隐瞒与欺骗。
说这几个词就够想象剧情了。
再加上两条线穿来穿去,歌曲旋律都差不多,所以这就开创了受苦流拍法,不过受苦的是观众。
导演或许懂故事,或许懂音乐(这确实不一定),但一定不懂电影。
给个及格分吧 用一杯奶茶的价钱去电影院吹吹风也凑合
歌曲还是挺好听的,仅此而已。
是双线吗,有点找不到重点,主题不清晰。
冲于文文来的
我觉得还可以,就是剧情安排的好巧啊,哈哈,有点像假如爱有天意。爱而不得,唯有放弃,但是并不代表不爱了!
在所有可选的电影里选择了这部,总体来说应该是比较小众吧,主角配角选的都可以,音乐贯穿了整部剧。最惊喜的是两个时空的爱情吧,其实有一些地方后面的剧情前面也是有迹可循的!最后感叹一句,搞音乐的有魅力
于文文长篇巨制MV
比預期好,用心製作的一部好片。沒有灌水對白,沒有低級搞笑,只有濃濃的感情和遺憾。
于文文大型弹唱联播…其他的都像是硬凑的…遍地槽点…于文文你到底是喜欢音乐啊还是想当大明星啊?但是不得不说…自己很吃于文文的颜和穿搭风格…
剧情分两条线,相比起男女主的故事来说,男主父母的爱情故事更有看点一些,但是剧情剪辑太混乱,看不到最后都找不到重点,而且中间混杂了好多乱七八糟的歌曲,虽说听着都还凑合,但是就让人感觉观影体验不是很舒服。而且男女主的爱情故事到了最后的彩蛋才真正的表现出来,可惜已经是晚了。总体来说,一般般吧。
唉… 幸好没去电影院…
打发时间也不至于此
依稀记得是某个影展请我审片时看的,实在是烂到无以复加。
我居然在一个四分的文艺音乐爱情片里get到了于文文颜值好帅的姐姐🥰您好!结婚!
一个现代的文艺爱情故事,非要硬塞进一段下乡知青的往事,平行宇宙之间四不像地生硬跳转,最后还莫名其妙就成了偶然认识的男主妈妈的回忆,可见世界在导演脑子里小得可怜,那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四十五度角流泪。无论是下乡生活,还是流浪歌手都悬浮得不着边际,知青生活不是弹吉他就是打架子鼓的日常更是哭笑不得。每一个故事都矫情又老套,煽情能力也捉襟见肘得词穷,没经过磨炼的一生成天寻死觅活,故作姿态地找来一些QQ签名与当年《知音》上的离谱故事当做自己忧郁而文艺的强调。即便如此,没学会走的导演今天就依旧要在交叉叙事的世界里大跳,搞出一堆网大都嫌弃的绝症烂梗当作深情卖弄。从故事的老套到配角的随意,令人不禁怀疑这部影片存在的目的仅仅是记录下于文文的百变美貌。
不完美的结局最难忘,宋宁峰和于文文都很棒,挺好的文艺片
一半是年轻人追音乐梦的坎坷,一半是一段凄美的乡村爱情故事,不过没必要取名叫“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内地片子总觉得不跟爱情挂钩没人为自己买单一样。于文文粉丝可以一冲,她的五官我真的喜欢。
如果奔着歌去的,其实蛮不错的…
确实不怎么样~
剧情有点像假如爱有天意,其实还行,是我喜欢看的类型,节奏比较平淡,不喜欢这种的应该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