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
Los Colonos,The Settlers,Les Colons,血色之路(台),殖民溅血路(港)
导演:菲利普·加尔韦斯
主演:萨姆·斯普卢尔 ,马克·斯坦利,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马里亚诺·利纳斯,本杰明·韦斯特法尔,马斯洛·阿兰瑟,路易斯·马辛,卡米洛·阿兰西比亚,海因茨·K·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阿根廷,英国,中国台湾,德国,瑞典,法国,丹麦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年份:2023
简介:1901年,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火地岛,西班牙富商坐拥广袤土地,立起围栏放牧羊群。然而长居在此的原住民,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的私人财产观念,擅自猎羊引起富商震怒。富商雇用了凶残的英国前军官与美国佣兵,以及一名印地安与白种混血的当地人为向导,「清理」出一条通往海边的安全路线。当殖民的铁蹄哒哒响起,历史的粉饰亦纷纷重演,原..详细 >
勉强两分。看睡着了。皮相像马利克,骨架有扬索的味道。籍由一名苏格兰军人,受智利白人大农场主的要求,携牛仔和白印混血助手,自西向东开辟道路和断裂感明显的事件后续,展示了拉美殖民过程中的一些碎片化的现象。本片主题实际并不局限于白人对印第安人的迫害,其中寻路小队与阿根廷勘察队的角力、苏格兰军官对军人的性侵,都指向拉美之外的、这个世界上广泛存在的不同族群之间的竞争和压迫。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剧情、没有人物,所有登场角色都是一个身份——用来演示编导就主题的表达和认知,本片和同年的《利益区域》是同样的操作方式,都是为电影节特制的电影,编导选取一个宏大主题,或是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寻找个新角度新点子,电影只有一个粗糙干瘪的框架,每年都有大量这类流窜各电影节的艺术投机者
浪费时间
关于暴力殖民史的书写与见证。以电影为眼回看这段殖民史,能在晴朗天空下开诚布公的只有与其他殖民者的友好竞技,暴力只存在迷雾中,而真正的屠杀甚至未能出现在银幕(历史)上。当见证者试图撕开真相时,得到的却是在媒介(报纸、摄影机)合谋下的另一种虚假纪录。属于英国人的历史书写中,没有印第安人,只有被驯化的混血儿。
siff6再次遇见丁香国际的惊喜
+
#nyff61 华丽 笨拙 有效
漫不经心的贪,漫不经心的拍,漫不经心的观
26SIFF 第九场,导演见面会。有拍出殖民者的贪婪、凶残,揭开他们的伪善。但对于观众提问,为什么没有印第安人受害者视角,导演回因为我是白人。
7.2/10
为摄影+音乐点赞,开始的三人行让我想起贾木许的离魂异客。后面的剧情还是有点保守了
声音设计很好,但剧本没能在蛮荒凶暴和讽刺控诉之间达成良好平衡,前半段好看却臃肿,后面全靠对话推动草草收场。唯一的女性角色变成工具人。
殖民真是个残酷历史。这电影就有点无聊了。
3.5,政府,征服;强权,强奸;历来如此,历史是征服者政府书写的。其实看着一次次压住怒火的混血儿...谁看的更深有同感啊...懂的...
进化工程
77/100 用西部片的影像手法和情节走向讲了一段“反”西部片的历史,殖民者的残暴和贪婪构成了血腥的权力结构,代表着资本主义早期积累的野蛮阶段,同时也是“文明”的形成过程;随后情节戛然而止,在雍容华贵的豪宅中,他们开始清算自己的所做所为,为更隐秘的“殖民”寻找另一套话语——这又是军事独裁的前奏。而兴亡皆苦的普通人,在面对权力的压迫时最大的反抗只能是:选择不端起那只茶杯。
权力失衡下人类是不是永远无法逃离剥削,不仅是白人对少数族裔的殖民,也是宏观下国家对资本资本对民众,微观下男人对女人甚至其他男人的层层殖民嵌套。结尾沉默的反抗过分渺小,但能拒绝与自上而下的叙事同流合污大概也是普通个体能做出最具体的反抗了
四个章节。第二篇“混血之子”那里,迷雾中在土房子坐着的四个印第安人若隐若现,这个画面惊了下我。随后是屠杀,招呼都不打直接猎杀,然后晚上轮奸当地妇女。混血之子总是瞪着英国人,他痛苦地杀死被轮奸的印第安妇女,为了她减少被折磨。影片20世纪初,西班牙人到来已近400年,土生白人独立智利也快100年,可这样的事情还在发生。所谓更先进的文明,何其可笑,所以三体里让高等文明取代我们,我从心底里不能接受,恕我没有想象力。但16世纪初印加文明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过度,我也是没想到,因为隔绝没有文化交流就会导致文明演进慢吗?“印第安人不穿衣服不会冷死,但细菌让他们都死了”,电影里这句话印象还蛮深的。映后导演来了,他说因为他是白人,所以无法从印第安人角度讲片子。上影节@sfc丁香
对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不太了解。这个国家的成立都是殖民者用手里的枪支抢夺来的。影片格调文艺,滤镜不错,还有取景很美。
在电影院看睡着了。不能怪我吧?
能把电影拍这么枯燥、无趣、无耻, 也只有当代的文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