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不出我爱你,至少也希望能听你说一句,感受到我的心,能感受得到。
(这是一开始小出惠介问的台词。
)我感受到了你的心,能感受得到。
(这是在东京大地震中绫濑遥回应的台词。
)具有浪漫诡秘风格的《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充满着难以言说的动人爱恋,郭在容导演在片中既带给人希望与温暖,又诉说着感人肺腑的隔世情缘。
而那句影片反复出现的话:“我能感到你的心跳”,Romantic莫过于此!电影依然秉承男弱女强的模式。
本片女主人公并不刁蛮暴力,她的“强”表现在超人能力上,她力大无穷,速度飞快。
保护次郎的生命安全是她的使命。
机器人女友的这种设定注定了她在感情方面是迟钝的木讷的。
而人类的男主却是会随着日益相处产生感情,次郎总是不能了解到“她”的所思所想,他对她的爱好象随时都会破碎。
而另一方面,“她”似乎能感觉得到次郎的温柔,但是次郎的心里究竟是怎样想的,“她”也因自己不能理解他的心情而苦恼着。
所以才会有后来次郎打算引起机器人的嫉妒,然后同其他女生约会,可是机器人并不明白人类的嫉妒这种情感,最后次郎将机器人赶出去,自己孤独一人。
发生地震那一天,“她”再次出现,救了次郎。
两人之间的爱情已经超越了生物与机器人之间的隔阂。
不愧是郭在容,催泪很有一套,但是日本人的感情演绎总是不会那么正常和到位,他们总是不走寻常路,他们是含蓄和神经质的,所以,外人还是看不太明白,没到哭点要哭啥子。
但是作为一个集合科幻,灾难,些许人性探索的日本电影,期望值不要太高。
我之所以为这部要写一个影评,是因为剧中回老家那段,我想到自己,自己的老家,边看边回忆起以前的时光,那个小小的自己,接我放学的外婆,自己藏起来的玩具盒子,自己当科学家的梦想,惆怅半天,我原来还有过去,生活在当下,安逸的,快忘记自己的过去,那些年代,那些人。
身边有一个机器人女仆,是很多宅男的梦想,特别是日本宅男,哆啦a梦,人形电脑天使心,这些片,都是他们渴望的体现。
而我在看到机器女友牵着他的手奔跑穿梭在城市废墟里的时候,这分明就是我的曾经的一个梦。
未来,混乱的城市,各色人,我和一个面目模糊却心生好感的她,穿梭其间,逃亡。
还梦到过许多次。
其实单纯讲,这电影拍的很一般,摄影没创意,笑料无厘头,部分剧情无意义、拖沓,群众戏太假,但那些共鸣点不知是否有导演的童年经历,让他可以拍的那么入木三分,结局也还算有点意外和暖意,还是那句,日本拍个科幻还真不容易,下次还是看动画片更带劲。
最后,作为一个标准宅男,是需要有点身同感受的。
H2 2011.12.5 00:15 cctv6
我们常常抱怨电子邮件没有千里鸿毛的感觉,视频或网聊没有ftf的温暖,SMS简讯没有电话来的直接,大多数博客没有日记真实,至于微客像个嘈杂的泼妇。
短信和邮件通常在塞爆容量后被彻底清除,也有的患上电脑洁癖,看完就删,甚至点进回收站,删的彻底,唯恐自己的私人信息被人拿去恶搞一番。
这年头出名只需要敢出位,但出丑却不是人人都有这个勇气。
然而你时常会温故,多年前一张远方朋友的明信片,是一脉山清水秀。
还有几封你刚步入花季雨季时收到的情书,写的人已经在记忆中面目模糊,但信件却被收藏在私人物件箱里。
即便你是这样的千般推诿,百般阻挠,还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文娱生活新时代,一个像速食面一样,信息奔走在科技这条高速公路上,生死时速。
于是我们的科学家以科学的手段,我们则用我们仍然残存的想象,创造了一个新物种——“机器人”。
一开始,他们只是一个保护我们的存在,在《变形金刚》里,他们为了保护人类,保护地球。
电影里阐述,他们并不是人类双手制作的,但是他们中善良的大机器在默默守护着人类,他们是友善的。
这和现在的机器人不太一样,我想在机器人电影的历史上,可以体现出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态度。
一开始我们为了排除对于即将到来的新鲜事物未知的恐惧,将他们定位在友善的基点上。
此后,变形金刚里的模型车子是每个男孩的梦想,有的男孩长大成了男人,依然热衷把玩模型。
后来他们成为我们的玩伴和宠物,《多啦A梦》开始风靡,他从“小叮当”,“机器猫”到“多啦A梦”,经久不衰,伴随我们成长,满足我们的小私心,助长我们的小脾气,耍尽宝逗我们开心。
我们都不愿意完结,却好奇猜想结局,有的说多啦A梦最后没电了,有的说他回到了未来,我个人比较喜欢最后妈的那个猜想“这一切都是自闭症儿童大雄的幻想”,O(∩_∩)O哈哈我真是个坏人!
然而这个小小机器猫发展了一大堆周边产品,养活了一大帮人。
接着我们开始怀疑。
在世界上的某些角落里,总有这样的固执者。
不像你我,尽管心中埋怨,却还是接受了这些新鲜玩意,并且把玩得津津乐道,乐在其中。
他们反电子,反机器人,他们中的不怎么激进,并且有话语权的,创造了《机器公敌》。
机器人统治世界,多么恐怖的预言!
一些社会学家和科学家开始反省,我们需要给机器人重新定位。
但是不难发现机器人,他们开始在我们的想象中具有人形,在想象中我们和机器人的关系更贴近了。
他们是我们的奴隶,工具,和朋友。
于是科学家一路倒腾,创造了虚拟电视主持人,某饭店搞机器人厨师的噱头,某地开展机器人大赛,某日本科学家以前女友的容貌创造了第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伴侣,云云。
只要想的到,没有做不到的。
自此,我们开始思考和机器人共度今生。
从日剧《绝对彼氏》开始,到随之而出的《我的机器人女友》,包括之间诞生的不少名不经传的机器人爱人小说。
自此,人们开始思考,女人们为吸引伴侣花枝招展不够了,还需要扩充才情,男人光有事业也不行,你还得有爱心,够专一。
歌手们唱:“如果孤单是考验,也不该考这么多年。
”逢年过节不是倍思亲,而是倍思爱侣,寂寞啊寂寞我是宅男,你是宅女,大家对着电脑,数据,越来越少的出门远足,没有夜生活,妈妈说太晚回家不安全。
现实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虚拟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大。
找个相伴一生的人,难!
找个灵魂契合的人,更难!!!
然而不找呢,看人家成双成对,别管他们是否会天长地久还是轰轰烈烈,是貌离神合还是soul-mate,总之都比你强,比你快乐,比你不寂寞。
我们宅,有罪吗?
我们宅,我们自己愿意吗?
科技使信息奔走在大道上,压根儿不用我们策马走羊肠小道。
遵守虚拟的规则,行使虚拟的权利,玩的是网络游戏,看的是电子书,刷的是电子钱包,身份是我的ID,穿的是虚拟马甲,吃的是天地精华。
你管这个世界歌不歌颂宅男,你管它是穿越还是恶搞,总之只要能排遣这洪水猛兽般的寂寞,贾鹏军都可以回家吃饭。
既然这么寂寞,找段爱情又这么难,为什么不制造一个绝对忠贞不二,绝对大力气能干活,不会生病,高智商,喜好全和自己口味的机器人呢?
结合了充气娃娃的性,人类的情感,以及机器的自动化,一个机器人伴侣诞生了。
手捧着爆米花,喝两口冰啤酒,看了笑了,最后非主流地流了一地名叫寂寞的马尿。
其实我们创造的不是机器人,我们创造的是寂寞。
我们赏析的不是机器人电影,赏析的是寂寞。
终于整个人类文明开往了寂寞的彼端,整个地球转进了寂寞里,整个太阳系掉进了寂寞的个黑洞里,整个宇宙成了寂寞的沙滩。
以上,纯属搞笑,非学术一己之见,O(∩_∩)O哈哈
这是一部很温暖的科幻电影,但对于很多人说它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一点我却不敢苟同。
女主角第一次登场就偷衣服偷鞋吃霸王餐偷苹果砸人家玻璃,最后还给了男主角北村次郎一记勾拳,当然这并没有破坏女主角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女主角很活泼、很可爱。
然而一年之后,当女主角再次出现时,在欣赏她神通广大的同时,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个MM似乎多了一些木讷与机械感,较比之前俨然更加贴近一个机器人的感觉。
但因为这时恰好是整部影片搞笑桥段最多最密集的部分,所以这一点小小的疑问很快就忽视掉了。
《我的机器人女友》可以看做是爱情片加科幻片的结合产物,哪怕后面搞出像极了灾难片的东京大地震。
不得不说混合搭配出来的结果是怪怪的,尤其是小出惠介的软弱男个性,从头到尾实在不会讨人喜欢。
影片将他的成长背景模糊掉,只提供了山奥之旅来讲解。
正是这段用意模糊的穿越,二人回到故乡山奥,各方面上被人反复称赞。
观众跟随主人公到了一个无法回去的地方,重拾美好记忆,它既是次郎的未了心愿也道出身世之谜——他只是需要个守护在自己身边的人。
影片的首尾呼应不仅形成一个形式上的时空圆圈,机器人也读懂了人类的情感,不过该命题可能被归结为谬论。
时光快进一百年,这部分记忆重新释放,引出了又一次时空旅行,将影片彻底打乱。
现仅对该片时间线索进行了总结,大致如下。
第一时间线:未来女孩回到2007年,与次郎邂逅便失踪。
2008年,次郎孤独过生,遭遇枪击,变成脑瘫。
由于中了六合彩,所以用60年时间按照女孩模样制造机器人,并让其返回过去拯救自己。
说明:这是电影的一条支线,其中必须有未来女孩穿越的部分,因为只有见过她,次郎才有制造机器人的原型。
第二时间线:未来女孩回到2007年,与次郎邂逅便失踪。
2008年,次郎孤独过生,遭遇枪击,机器人拯救了他,并屡次帮他渡过难关。
2009年东京大地震,机器人为救次郎而损毁,次郎耗尽毕生精力将其修复,随后辞世。
第三时间线:2133年,未来女孩见到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并将其买下,通过记忆芯片获取次郎的过去,进而对他们微妙而凄美的爱恋心有戚戚。
随后,她乘坐时光机回到2007年,然后消失。
2009年东京大地震之后,她再次现身,抚平次郎失去机器人的创伤,并与之共度余生。
PS:1、按照剧情,未来女孩穿越了两次。
第一次在2007年,第二次在2009年东京大地震之后,两次穿越导致了三个不同的结局。
第一次穿越后,产生了第一条时间线和结局,但这条时间线又衍生出了第二结局。
那么第二次穿越到2009年,才形成了第三结局。
2、如果解释为时间倒流改变未来,看似说得过去,但无法解释一个问题。
未来女孩回到2007年的动机,是因为她看到了和自已一样的机器人,那么在这之前应该存在一个她并未回到2007年的时间线。
也就是次郎没有在2007年遇到女孩,而在2008年成为脑瘫,后来的结局不得而知。
如果次郎可以制造机器人,那也一定不是女孩的样貌,因为二人从未邂逅。
按照这条线发展,未来女孩不可能在2133年看到和自己一样的机器人。
有人说,女孩回到2007年是第二时间线导致的,但第二结局如果要成立,那么她必须先回到2007年,为次郎提供制造机器人的可能。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既然动机都没了,她凭什么回到过去?
3、其实这并非编剧的失误,而是可以抛弃单一时间线的概念,将其视为平行宇宙,那么这一切都说得过去了。
只不过几个命运迥异的次郎并存,你可以接受这种不完美吗?
不过依我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足矣。
“ 强势女与柔弱男”。
这次的强势是彻彻底底的强势,男方丝毫没有反抗的可能,但这也只是身体上的强硬,机器人情感的淡薄才是最让人揪心的。
次郎爱上了机器人女友,这爱没有欲望上的想入非非,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一种满足感。
可这种爱要跨越生命与非生命的巨大界限,这种爱是没有结果的。
次郎骂她,刺激她,赶她走,这是次郎陷入困境又无法挣脱的发泄。
男女性格的翻转给我们带来新的恋爱体验,一个郁郁寡欢的男孩从一个野蛮的女孩那里得到关爱,这就是爱带给人希望吧!
不爱说话的男人大多是痴情小子。
次郎爱上了机器女友,这爱倾注了太多痴情,次郎用了60多年,不光是为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更是为了给爱一个安身之所,给爱一个存在的理由。
用了一生的时间去爱一个机器人女友,值吗?
有什么值不值,爱不是为了回报,爱不需要让世界都理解,一个男人的心情,一个人的爱恨情仇,不过是心中的一点执念罢了。
有时候我们爱的也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
“完美的结局”。
电影的时空设定真让人烧脑,可不管怎样,结局一定要完整。
结局一:次郎在饭店被发狂的男人用枪打中,全身瘫痪,他用中彩票的钱和自己的一生制造了机器女友,使它回到次郎21岁,救下次郎。
结局二:次郎被救,机器女友损坏,次郎用下半辈子修好了她,并在她怀中安然去世。
结局三:100多年后,有一个长的和机器女友很像的女孩买下关机的机器女友,并移植记忆,回到次郎遭遇大地震后,并和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交叉宇宙的规则就是,当你改变了事件的走向,事件就发展成一条独立的时间线,并扩散成一个独立的宇宙。
无限种可能性就有无限种结果)。
当我们感叹次郎的奇特经历时,不要忘了,改变命运还是要靠自己啊!
中间插曲很唯美,情节很曲折,故事也吸引人,那个机器人女友应该是每一个人最理想最完美的女友了吧,除了……这是一部让自己看完还依然沉浸在故事中的久违了的电影,个人觉得还好了,郭在容的“野蛮系列”确实很强大,很多校园的情节不仅构思巧妙,也不断推陈出新,很期待下一部在中国拍摄的电影,希望又是一部经典!
但凡插入科幻元素的爱情电影,也许结局都注定成不了喜剧,但这一部的结局给人很温馨的感觉,逻辑复杂的合理,是一部匠心独运的正剧,至少他算不上一部悲剧,至少其中很多感动的成分足以让我们回味良久……
六十一年后,二郎终于还原出了那个女机器人。
2007年11月22日,二郎生日那天,一个漂亮的陌生女孩从天而降,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她为他唱生日歌,把他的头狠狠按到蛋糕上,送他小小的公仔作为生日礼物,兴奋地开05年的红酒,兀自叫了一大堆东西吃个精光,大吃霸王餐后拉着二郎为躲避警察到处飞奔。
她来到二郎住处,说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话,最后哭着与他道别。
那时候二郎根本不知道,这个女孩,其实并不是他一年后会遇到的那一个。
一年以后的同一天,二郎仍然等待着女孩的到来,于是那个漂亮的女孩真的来了,她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有着傻傻笑容的男孩身边,为他过生日,晃动着头为他唱生日快乐歌,把他的脸狠狠按到蛋糕上,开香宾然后使劲摇晃喷到他的脸上……那个女孩功夫了得,竟然刀枪不入,将拿冲锋枪扫射的疯子扔出了饭店窗外。
其实那个女孩是机器人,是六十五年后年老的二郎为了避免年轻时的自己遭遇意外,为了弥补遗憾,为了阻止所有不幸的事件发生,所以才研制成的,回来保护二郎,陪伴二郎,拯救二郎的性命和所有事故中曾遭遇不幸的人的性命。
那个女机器人,她能够在上课前一分钟用飞一样的速度把二郎带进教室,她能够接到课堂上老师丢过来砸正在睡觉的二郎的粉笔头儿……那个女机器人,带二郎穿越时空回到小时侯的故乡,去见已经过世的奶奶,还有年幼的自己……那个女机器人,不知道接吻是该有触电的感觉,每天晚上只懂傻傻的站着,从来也不知道睡觉要躺下来闭上眼睛……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什么都不懂的机器人,被喝醉后的二郎用话深深伤害,说她只会乱吃东西,做什么也不知道,乱嫉妒,走路样子不好看,力气大又粗暴……就是这个被二郎赶跑的机器人,在最后的大地震中,用自己的身体救了二郎的命。
当她的下半身被倒塌的楼房压得动弹不得,为了救二郎,她使出全身的力气用手将自己推成了两半。
即使在那一刻,她美丽的脸上仍然没有任何表情。
她不懂得难过与疼痛,只会对着二郎微笑。
六十一年后,年迈的二郎终于还原了那个女机器人。
那个漂亮的机器人,她保存着所有的记忆,她不会变老。
她为年迈的二郎唱生日快乐歌,把他的脸狠狠按到蛋糕上。
她拉着二郎的手说:我感觉到了你的心。
二郎太老了,他做在轮椅上微笑着看着她,死在了她的身边。
2133年,人类科技已经十分发达。
一个长得和女机器人酷似的女学生,为了给自己庆祝生日而买下了这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机器人,并把她所有的记忆植入了自己的记忆里。
她哭着读完所有的记忆,然后决定时光穿梭回去,去见见2007年时,还一无所知的二郎。
她见到二郎的那一刻,其实已经爱上了他。
于是,便有了2007年11月22日那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又触动了自己哪根幼稚的神经,总之,我看着看着,最后竟哭得一塌糊涂。
是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部用无数特技和电脑制作合成的科幻电影,一个很虚幻离奇的爱情故事,一个异想天开的凄美童话,让我看得泣不成声。
看到二郎在机器人的带领下回到了小时候,那些生动的画面和温馨的音乐让我的心里洋溢着满满的感动。
我在想,如果可以穿越时光遇见你想要再次遇见的人,你会选择回到哪一段时光,你会回去找谁?
如果记忆可以制成芯片永久保存,那么你的记忆芯片中,又都是怎样的一幕一幕?
我想起了看过的一段话: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你自己,千万不要叫醒他,叫醒他,你就消失了。
我想,我每天都像照镜子一样面对记忆里的自己,我每天面对那个曾经的自己,可是我只是看着,像二郎一样,微笑地看着,眼中噙满泪水地看着,心里盛满了酸楚微微涨痛地看着,看她曾经有过的一幕一幕,看着她幸福和疼痛。
我曾经每夜入睡的时候,都闭上眼睛祈祷,祈祷明天醒来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回到了最初,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发现原来我可以重新开始抹掉所有不想发生的事情。
但是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再回去,如果我抹得去那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快乐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了。
即使在梦里我面对自己时,也永远不可以叫醒她,叫醒她,今天的我,就消失了。
我知道那些事情有多么幼稚,我知道那表面的形式有多么肤浅,那些情节有多可笑,我明明都知道。
就像我知道自己有的时候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懂。
可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那最为宝贵的东西,就像二郎说的:假如没有办法说爱着,至少请说感受到我的心。
像什么呢,这爱情,这故事,像根本像忘记了世界本来的样子。
可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可以肆无忌惮地流眼泪,就像根本忘记了世界本来的样子。
流泪,为我们理想中的,想象中的,脑海中的,心底深处的,杜撰的,留存的,永垂不朽的——爱情。
故事结构不算新颖 大概导演想在这重复性的结构中找到点突破 最后居然让两个女人同时出现 这实际造成了一种逻辑错误 既然61年前大地震后遇到了100年后的真人女主角 那还花61年修复机器人女主角?
既然61年出现了100年后的女主角 那61年后的男主角却挽着女机器人的手死去 那那个100年后回来要和他一起生活的真人女主角又跑到哪去了 总之 觉得这是个逻辑错误 失败觉得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机器人带着男主角回到故乡的那一段 音乐的功劳挺大的 制造出了影片想要传达的一半还要多的气氛 如果影片只到与子偕老那段结束 可能效果会好的多 干吗又演回去搞成胡乱逻辑一通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