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巫

南巫,南部小岛的故事,The Southern Cursed Nail,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

主演:徐世顺,蔡宝珠,吴俐璇,云镁鑫,邓壹龄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马来语,泰语年份:2020

《南巫》剧照

南巫 剧照 NO.1南巫 剧照 NO.2南巫 剧照 NO.3南巫 剧照 NO.4南巫 剧照 NO.5南巫 剧照 NO.6南巫 剧照 NO.13南巫 剧照 NO.14南巫 剧照 NO.15南巫 剧照 NO.16南巫 剧照 NO.17南巫 剧照 NO.18南巫 剧照 NO.19南巫 剧照 NO.20

《南巫》剧情介绍

南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7年马泰边界,吉打象屿山下的村落里,村民阿昌是民间神明拿督公的虔诚信仰者,妻子阿燕却不以为然。某日阿昌驱赶神龛前的蛇,不慎打破暹罗裔邻家屋墙。两周后,阿昌突在田埂晕阙,口吐血丝锈钉,村人知悉各圆其说,阿燕全然不信,决意为丈夫遍寻药方。三个月后,阿昌久病不愈,阿燕无计可施,到洞穴祭拜象屿山神。此时,穴内出现一名女子,向她娓娓道出狼牙修时代的传说。霎时之间,阿燕仿如置身边界的融汇与对立,深陷惶恐与未知。本片以精湛的视听语言和炉火纯青的场面调度勾勒出东方神秘主义的新面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七月八月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幸福的记忆特殊行动女武神驱动疯子老爸你是我兄弟巅峰决战高度潜力第一季白领超人火之夜天降美食地缚少年花子君第二季后篇在某处龙之魂小小姐们筒子楼超人友谊精神新学生代号蓝色行动火海凌云宅门劫仙履奇缘3:时间魔法青春不留白浪女大厨第二季樱花盛开异邦人:无皇刃谭东邻西舍第三季所有美好的东西超能荷尔蒙神童

《南巫》长篇影评

 1 ) 忧伤又明亮的南部伤情录

风土志,埋伏政治隐喻,马泰边界,种族语言宗教混杂,其中有个细节——女孩改名,便于升学,遂想起马来华人的“支持华教,功德无量”,多年来受到当局的政策压制,但马来华人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华人文化薪火相传。

据说比起新加坡,马来华人对华人的认同感更高,不做香蕉人,这一点还真是令人感动。

女孩改名,有机会升大学影片最后蛮令人感慨,泉州公主珂娘帮助阿燕出海,在船头唱着出汉关,唱着她再回不去的故土。

下南洋的浪潮里,东南沿海的中国人躲避战乱,寻找新的家园,即使漂泊无依,也没有因成为“本地人”而改变风俗,而是很大程度保留了华人传统。

就影片本身来说,在我看来,基本不能算恐怖片,可以说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文艺片,东南亚的光影很明亮舒服。

“出汉关”与“下南洋”

 2 ) 南巫VS灵媒:道器有别

《南巫》和《灵媒》,是两部展映时间相近、题材高度类似的惊悚电影,被放在一起比较实属顺理成章。

其实,招魂驱魔这一类题材,西方已经拍烂,观众也已经看烂了,从纯感官刺激体验的角度来判,实在没有能出温子仁等大师手笔之右者——这个评价,是送给灵媒的。

灵媒就是这样一部披着东方神秘主义面纱、行西方怪恐血腥美学之实的片子。

尤其到了后半部分,敏被各路鬼灵齐下降头之后的一系列恐怖行径(滥交、杀生、嗜血、小便、屠杀等等),都能看到驱魔人、招魂、鬼修女等经典电影的桥段,而它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又带着浓浓的山寨味道,总之就是一部拍给东方观众看的西方灵异片高仿品。

情节连贯、元素丰富、节奏紧凑是它的优点,但也仅限于感官刺激,可阅后即焚。

反观《南巫》,虽然热度和口碑不及《灵媒》,但是我认为,它比后者拔高了一个层次,因为南巫,做了一次“形而上”的探索。

这是一部披着恐怖主义外衣、却讲述文化融合阵痛之实质的类型电影,它通过男主人公被下降头的故事,牵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国内马来族、华裔、穆斯林族等多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种族对立等政治事件,最后远溯到近代中国东南地区民众浩浩荡荡下南洋的南迁史,点出了在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摩擦、矛盾、互噬的种族对立的伤痛。

从观赏性的角度看,它可能不及灵媒在感官刺激方面的直截了当,南巫无论在情节设计、情绪释放还是服化道方面都采用了较为隐忍、克制的镜头风格,但是正是它的“意犹未尽”,反而给我一种写实感。

我生活在中国东南地区,也曾听说过灵媒渡魂事件,在我的家乡,这一职业身份被称为“肚仙”,从见识过肚仙“工作场景”的人口中所得知的讯息综合看来,灵媒的气质特征、受害人的外在症状同南巫中的人物表现更为贴近。

其实,东方神秘主义讲求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灵肉合离的状态,全然不同于西方血浆四溅、身首异处的怪兽主义,它通常是难以描摹和捕捉的,受害者和通灵者均没有很特异的外观和激越的行为突变,而这种“内在”的变异在电影化处理上,就需要大量象征主义的手法和留白化的处理手段来展现:南巫电影中,无论是下降头的妖灵在暗夜的稻田里施法、施伏在男主身上的白面妖怪、还是男主人公本身的中邪反应,用大量的慢镜、空镜、实验风格服化道及配乐,营造了充满隐喻、玄机的氛围,用不剖白的方式为通灵邪术的运作原理留下了神秘的遐想空间,也是对主导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碰撞融合大潮中那股复杂、不可捕捉的潜在力量的隐射。

但本片的一个明显的瑕疵是,以驱邪为主题的前半部分和以溯源马来华人文化为主题的后半部分之间的衔接,显得较为粗糙生硬。

本片后半段在山神婆婆(即妈祖娘娘)身上着墨颇多,最后附身男主的邪灵也是由这位神祇驱除,还讲述了一段关于妈祖“南漂”的凄迷往事,看得出主创对于大马华裔原乡文化的追溯和推崇;但是主题烘托缺少自然过渡和铺排,和东南亚神鬼文化所代表的本土主义之间缺少一些交融、反应的过程,尽管有史可查,但对于不了解、不熟悉这一段历史文化的观众来说,山神婆婆的故事多少显得有些突兀。

不同的神灵所代表的文明宗派之间互动的流变,缺少一些展示的空间,加上这个部分的交代,本片将更加细腻和全景化。

综上所述,我认为《灵媒》是西方驱魔大片的仿制品,但画虎画皮难画骨;《南巫》是叠加了象征主义的历史题材佳作,虽然感官效果有限,但值得细品。

两部影片是形而上“道”和形而下“器”之间的区别,适合截然不同口味和需求的观众。

 3 ) 所以南巫,到底讲了个啥?

今天发了个朋友圈,朋友陆陆续续给我发来了《南巫》的资源,以为会是一部关于南洋降头的恐怖电影,没想到它会是一部暗含大马华人境遇的政治隐喻电影。

故事的开头,是村民阿昌一家的日常生活,他是当地的原住村民,妻子阿燕也是外地的大马华人~

有天,阿昌在驱赶神龛前的蛇,过程中不小心打破了邻居阿南家的木墙。

阿南得知后找到阿昌家闹事,当晚阿南便因为车祸去世。

从此,阿南的母亲便变得神神叨叨,晚上还对着阿昌的房子烧香点烛,中间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宗教仪式镜头……两个星期后,阿昌在田间捉鱼的时候突然晕倒,苏醒后呕吐不止,还吐出了三颗带锈的铁钉。

从此,阿昌便一蹶不振,只得靠妻子阿燕扛起养家的重任。

三个月后,阿昌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妻子阿燕无奈只得求助当地的拿督公,拿督公狠狠批评了阿燕这么晚才求助他的做法,说她的丈夫是因为在山上撒了尿,惹怒了山神娘娘,叫她让丈夫喝下符水,再去祈求山神娘娘的原谅。

回到家,半信半疑的阿燕在恍惚间烧干了拿督公给的符水。

没办法,只得一个人去祭拜着山神娘娘的象屿洞。

在洞里,阿燕见到了山神娘娘化身的神秘女子,神秘女子躲在山洞的角落,告诉阿燕她的丈夫被下降头并不是因为受到了山神娘娘的诅咒。

山神娘娘本名珂娘,是古时候泉州的一名公主,乘船南下来到了暹罗国,被当地的巫师看中,却不愿委曲求全,最终被巫师施法落在了象屿山。

公主是心善的,绝不可能会因为这些小事而惩罚阿燕的丈夫。

这下,阿燕彻底没了头绪。

回到家,看见两个儿子站在屋外,原来是丈夫起床砸坏了窗户,吓得两个孩子不敢回家。

安抚了精神失常的丈夫,丈夫阿昌告诉阿燕,有邪灵要来召唤他带他走了~画面一转,阿南的母亲又开始做法。

夜深人静,独自外出的她在马路上看见了死去的阿南,母子二人抱作一团,泪流不止~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阿燕找到了已经退隐多年的巫师。

巫师一眼看出阿燕丈夫的经历,却因自己已退隐江湖不肯救助阿昌。

在阿燕和友人的软磨硬泡下,巫师还是决定帮助阿燕一家。

根据巫师的指引,阿燕需要用圣水洒在家门大树的周围,再用开过光的匕首插在大树上。

一旦发现了什么意像,就需要把脏东西抱在黑布里,然后扔进大海。

至于丈夫阿昌能否痊愈,就全看老天的造化了~

按着巫师的方法操作一通,阿昌果然不久便出现异样,咆哮着窗外大树上的邪灵马上就要带自己走了。

阿燕赶紧来到了门口的大树下,从地里看见了前些日子家里丢失了衣物。

慌乱中,阿燕赶紧用黑布包裹住这些衣物,驱车来到了码头。

(开车过程中出现了本片中最高能的镜头,邪灵趴在车上,跟着阿燕来到了码头)此时已是深夜,阿燕来到码头已没有愿意带她出海的船家。

绝望的阿燕又遇到了山洞里山神娘娘化身的神秘女子。

她用闽南语给阿燕说着,自己可以带她出海。

船上,邪灵就在阿燕的背后,神秘女子告诫阿燕千万不能回头,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后,阿燕最终把装走脏东西的黑布包裹扔进了海里。

第二天,疲惫的阿燕在船上苏醒。

神秘女子唱起了歌,告诉她丈夫已恢复正常。

往这一望无际的大海,她却说自己回不了家乡,自己的边界就在这里。

回到家,丈夫阿昌已经恢复了正常,身体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康复。

后来,他成了一名巫师,为有相同遭遇的人提供帮助(我忘了后面的注解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分割线……如果你已经看完看着了我的解说,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会说它是一部政治隐喻电影,其实就体现在电信的细节上。

电影里,我至少听到了马来语,普通话,客家话,暹罗方言等不下四种语言,就体现出马来西亚作为移民国家,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为了维护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方民族可谓煞费苦心。

阿燕的一个儿子因为在学校不说华语而被罚站,而阿燕在咨询拿督公的时候,因为找了翻译被拿督公大骂为什么不说马来语,就体现出各民族的排他性。

关于被谁下的降头,电影其实并没有明说,而是通过拿督公自以为是的解释,将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来自中国的山神娘娘。

而看起神通广大的山神娘娘,却只能躲在暗黑潮湿的山洞,她的化身甚至都不敢直面前来参拜的人,在最后解救阿昌的过程中,也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

可见她并没有拿督公所说的那样神通广大,无恶不作。

甚至她自己,都是因为被巫师下咒,被迫留在了象屿山。

而失去了话语权的山神娘娘,就这样成为了当地人口中小气动不动就下降头的反派角色。

不仅背井离乡,还遭人陷害,这辈子也回不到家乡,说到底,她才是电影里最悲惨的角色。

也不禁让人想到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中饱受迫害的华人群体,甚至整个东南亚的华人群体~他们不也是背井离乡想要新的生活,最终不少人却在民族冲突中客死他乡?

回到故事开头,总的来说,借助导演的镜头,我看到了1987年经过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后大马华人生活的小心谨慎,失去的话语权的他们也逐渐被当地人污名化,所以在学校里更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语言~其实关于电影,我还有一点不懂,就是那个在电影中段出现的那个在田里跳大神的角色。

他到底是人是鬼?

如果你看懂了,欢迎在我的评论区下方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4 ) 华人恐怖片最高成就

2021年最新恐怖片《南巫》,我觉得是看过最好看的华人恐怖片,那些场景太熟悉了,非常真实,故事节奏缓缓入胃,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可能是没有共鸣。

我感觉非常真实,身临其境。

导演说改编自童年记忆。

讲故事根本不用编,在记忆里检索,一切都收藏在宿命里。

一草一木那么亲切,妖魔鬼怪那么紧贴,太真实了。

好看。

 5 ) 笔记

1、缺乏类似宗教经验或认知的观众在一开头的皮影宗教讲解中就会有点点没有耐心,视觉语言稍显单调,一个皮影人物反复左右出现。

2、风格化的镜头语言阉割掉一部分的人物情感,或者说宗教要求的仪式的形式本身就会消解个人情感。

3、下南洋的华人,亚洲的多民族/种族国家,边界处的文化分离与交融,异乡人的文化反抗与投弃限制在家庭生活中,最后为她渡船的是泉州公主,两个回不去、融不进的异乡人,乡愁这个主题,很东南亚。

4、如何处理由他人招来的怨恨,尤其是对直接间接造成子女死亡的人的情感,法律制裁(江歌),以暴制暴(仇杀),宗教式宽恕,心理学灵修的疗愈、巫术凝聚怨恨,如何面对亲密关系的生死离别,小路上抱着无头的儿子哭泣,人生遭遇绝望时,燃起信仰的烈火,西方文化的两个世界,很好地给活着的人给死去的人一个现世的解释,不至于让活着的人痛苦那死去的人无处可去,没有脑袋地活在不在这个世界的别处。

5、非自恋与自卑意义上感受到个人的渺小或许会降低怨恨。

6、巫术的反噬,双倍的痛苦。

7、诅咒与解咒,最后的解咒依赖于另一位无关的巫师的仪式,那么解咒的过程是妻子的寻找与尝试,最终由恐惧将她引向信仰的深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8、西方一旦涉及巫,就是血祭祀,以神为对象,南亚谈到巫就是施予他人的巫术,人际关系的纠葛,鬼神皆能听命于各个人,日本电影很少谈论这两个维度,它的鬼就是鬼,人委屈而死,就成了鬼,无端端地害人吓人。

 6 ) 孤独的地铁换线口

没有成长,没有人格冲突,没有捉马的多线剧情。

没有人来刷存在感。

恐怖东西,出来就是恐怖东西。

孤独,固定,沉闷,且不知道未来。

没有一条好出路,没有远方的风景和目标,也没有财宝。

没有复仇,没有牛逼人物暴毙,也没有小人物逆袭。

没有大反派,土地神被政策风向逼走,避开风头后又回来。

公主不害人,然后公主就说自己不害人。

像极了我被 咒这个电影清洁后做的第一个梦。

去到重庆地铁换线那一段地道,往什么地方走?

离家一千公里,地铁去不到。

没有女朋友,也不想买东西。

但我以前很喜欢坐地铁吃遍重庆。

把所有剧情和幻想都清除,路人没头没脸。

只剩下自己的感受。

场景稳定得很,一直在地下出不去。

等政策,等老天开眼了,现实中老爸也可以做巫师行业了。

这个过程,老妈在辛苦的为家庭冒险。

就是这样熬过来了。

我,现实中,要一个人干几个人的身份。

 7 ) “不要再跟我讲方言,我不想受惩罚”

我一直相信“越靠近赤道的地方,与巫术相关的崇拜越深厚”。

神鬼都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南巫》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将他们具象化。

电影剧情背后的文化故事还挺吸引我的,想花时间记录下我看完还记得的事。

故事发生在马来西亚建国30周年,大力推广国语的背景下。

马来西亚本身是个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从强行推行国语算是文化冲突的隐喻。

下文里会涉及到3代人的文化融合问题。

1.小蔡同学,我忘记了小女孩的具体名字,是阿燕儿子的同班同学,留堂后小女孩跟他说;“不要再跟我讲方言,我不想受惩罚”,小女孩将中文名改成了马来名(我也不确定是暹罗语还是马来语的名字),说这是更有助于未来发展的。

作为这个小女孩,她是在接受适应生活文化的变化。

2.阿燕,作为成人的女主人公阿燕,一开始和老公吃饭的时候还是保留着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拿督公和蛇的关系。

到阿昌生病后,阿燕去祭拜山神娘娘碰到了珂娘开始,故事进入同情阿燕,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被巫裔所害,被迫成了外乡人。

阿燕在嫁到本地后,在丈夫阿昌得了怪病后,从一个无神论者开始相信当地的巫术,从将信将疑到和邻居一样带上了头纱,真正意义上地融入了当地文化血脉中。

3.珂娘/山神娘娘,珂娘在第一次和阿燕对话的时候就说出了自己的生事,她不愿留在这儿,无奈被被宰相看中受巫裔迫害,回不去了。

但即使这么久过去了,她仍然称自己为外乡人,唱的还是那首《出汉关》,永远有她过不去的边界。

在整体把控上,镜头节奏缓慢悠长,以固定为主,有部分手持和横移镜头,色调以还原真实为主。

阿koew姨的表演也有惊到我(看过的朋友应该能猜出我说那场哈哈哈),没有什么值得吐槽地方。

对神奇场景的把控我也很喜欢,不过分夸张,或者说去消费他们,体现鬼神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美感。

配乐部分,我印象里是有听到敲手鼓?

还有一些民族乐器,几首歌曲也选得很棒,曲调烘托气氛,歌词直抒剧情,尺度控制得很舒服,神秘优美。

总而言之,我认为是一部不错,值得深挖的片子,应该不止6.5分。

 8 ) 拿出侯孝贤的气势拍了部恐怖惊悚片是我没想到的

这部真的和《灵媒》可以凑成一对非常有趣的镜面:《灵媒》是以假冒纪录片的形式拍群魔乱舞僵尸片,对外声称做足了各种当地民俗功课,但到头来还是用脏乱差自我东方主义,东南亚的壳子下copy了个西方基督教的驱魔人的主题,从根上其实已经和本来是多神崇拜的当地历史与现实文化没啥关系了。

(所以说泰国的本土电影人请支愣起来啊!

靠外国人怎么可能拍好自己的东西!

)《南巫》正好相反,顶着恐怖或者说惊悚类型片的标签,认真严肃地记录着边境当地的生活、民俗与社会现状,以降头为线索牵出的全是文化的融合、冲突与困境。

用心与诚恳生生让一向反对打着恐怖标签乱拍文艺片的我都被慢热地吸引了,尤其是后半部分,那种无法掩饰的乡愁情绪生生提上一星。

当然,两个片子还有个共同点就是演员们辛苦了。

《南巫》里光着身子抹粉扮个小鬼倒还好,前半部分泥地里各种打滚是真的很敬业了,看到那里我满脑子都是血吸虫病的各种种类,堪称本片最吓我的地方了…虽然我本人永远会坚持反对什么无聊拉胯的“文艺”片都顶个恐怖标签当标题党,不过要是非从各种傻乎乎乱晃的手持伪纪录和这么侯孝贤的平和长镜头里二选一的话,个人还是宁愿选后者的,毕竟更有助于平和的睡眠~

 9 ) 論張吉安與他的文化、宗教、國族認同和女性

「我永遠,過不了這個邊界,回不了我的老家」看完回想起,去年金馬影展播映時,聞老師說這部是「侯孝賢或蔡明亮來拍『粽邪2』就會是《南巫》」其實相當到位,但如果說這部是張吉安自己私人的《童年往事》或《羅馬》,也是說得通的。

他能夠在自己導演處女作,表現出如此高獨特的風格,把影像風格轉化為自己的模樣,如此獨一無二,也如此震懾住人心。

要說這是一部跟《女巫》和《哭聲》屬性類似的宗教恐怖片也好,說這是一部關於馬來邊境文化與宗教的國族認同片也罷,張吉安利用許多靜態的畫面中,暗藏了不同的意象、符號,只純粹端看個人怎麼去解讀。

但說到底,片中到了結局也沒有講明到底是誰對阿昌下了降頭,正如同張吉安對於這片土地難分難解又複雜的宗教衝突。

這個詛咒從最初就已存在,且未能被輕易的解決與釋懷。

從種族與宗教文化方面講,《南巫》跟《你是豬》所要探究的層面意外的非常相似。

前者用了最生猛、毫無修飾的烈火,最直接的影響了觀看者當下的情緒與想法,後者則是利用尋求不同治療方式,暗喻了這邊界,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

不論西醫、馬來亞拿督公、象嶼珂娘山神,都無法治療好阿昌的降頭。

反倒是最後的暹羅巫術,才得以破解。

很明顯的,自家傳統的療程都無法解決,最終還是得靠外來的信仰破解,豈不是對當地來說,是莫大的諷刺吧很喜歡張吉安關於女性的塑造,在短片《疫外》或者《南巫》都能看見。

前者塑造一位在疫情期間當外送師的單親媽媽一天的生活,縱使在短片中看到與兒子的互動不多,但後半段即使摔車受傷,也要爬起來看兒子歌唱比賽的直播的心情,和後者為了老公四處奔走,找尋解方的阿燕,都有著樸素、堅毅,不屈不饒中仍然帶著思念的女性。

願意扛起一家之事,就是會讓觀眾湧起溫暖而被打動,進而敬佩這些女性。

如此堅強、如此溫柔,或許就是張吉安所投射的女性映像吧論《南巫》這部,以一個鄉野奇譚,來帶出宏大的國族歷史片,有些沈重的敘事,卻用畫面來凌駕其上。

一些象徵、一些符號和一個故事,最終會如那些物品沈入海中?

還是如大象一般,席地而坐在象嶼山之中?

就不得而知了。

回不到山的從前 家的心願天長路又遠聽不見你的召喚 心煩意亂孤雁夜長嘆唱不完聲聲南管 肝腸寸斷吹度玉門關心在歸途 人在遠方 遙望出漢關 來到此出漢關 來到此 —片尾曲《出山關》(雖然片尾曲是張吉安寫詞的,所以符合整部片的故事,但曲調還是單獨聽比較好聽,放在這種片尾太突兀了)

 10 ) 除去短评外,对导演厉害之处的一点补充。

我查了一下吉打好像就是马来最古老的地区,然后又是文化历史最复杂的地方被多种文化殖民统治过,导演没有用一丝对当地复杂文化铺垫,只是通过女主这个新山华人的进入就把整个主题立起来了。

就是借主角老公生病求医,从这个外来人视角把那个地方各种不同信仰的人的文化串连起来。

电影里面一直话外音的电视(文化多元融合推广)同时现实中对地方信仰知识的打压边缘化(不许说方言、打击巫医),其实也通过主角的行动和不同人物台词来体现了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共存的过程。

最初互相排斥到最终互相接受,其实边界依旧存在只是多种文化相互妥协,这部电影真的太丰富了,但是它最厉害的是它这么复杂的内涵它就是用最简单干净的方式拍出来了。

《南巫》短评

不知道在讲什么,跟惊悚就不沾边,看看风土人情还行,催眠效果挺好。

6分钟前
  • 草帽岳飞
  • 较差

#BJIFF2021#画面构图设计的真棒,非常有层次感;剧本上是一次别样的“驱魔”体验,配合上镜头表现,观感还是不错的,但我不了解东南亚的文化民俗,也不感兴趣,前半段看起来有些迷糊,不过主体故事是能看懂的。再来说一下影片之前在电影节被盗摄全片的事吧,导演本人后来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同于电影长度的视频,开篇就是给盗摄的人下降头,强烈谴责盗摄行为,然而讽刺的是,我这场观影结束后有很多人举起手机进行盗摄,还开着闪光灯,真的是大无语事件,这还是在北影节上...

10分钟前
  • 一字千金小可艾
  • 还行

看完恐怖片系列96:南巫。披着鬼怪巫术外衣的隐喻片,外衣之下的群体的无奈和压迫以及身份认同纠葛也都表达的一般。这份经历对于我们国人来说遥远且陌生,不能共情到。

12分钟前
  • 貓与蜀葵
  • 较差

3.5,民俗视听志

13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3.19向南方映展开幕片。马来西亚北部泰国边境的融合华人、马来人、暹罗人的巫术故事,隐晦的表现了族群离散、他者、异域、原乡……个人去年金马最佳影片,完全超越金马热门豆瓣高分的直男视角《同学麦斯娜》和封建女性道德观《孤味》,也超越过去几年所有马来西亚华人电影。片后导演张吉安的视频连线阐述也非常详尽和精彩,导演同时还进行多年传统声音的田野录音、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保护、同时竟然还会跳现代舞、还是一口好听普通话的广播电台的主播、父亲是乩童……身上有各种有趣的点,是值得关注的华人新导演。

15分钟前
  • 斗大穆字震乾坤
  • 推荐

3.5 民俗吸引人

17分钟前
  • .
  • 还行

意境语言卓越,镜头多用远景定格,人物动态幅度很小,如同在水墨画中缓慢游离,几场祭祀、拜神的画面音效尤其出色,神秘气息直扑而来;与神秘的民俗类比,故事内核中有关海外华人自身身份认同的困境才尤为动人,回不去的故乡、融不入的当地,就像山神娘娘珂娘所唱的“出汉关,来到此”

1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fantasia festival#

20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较差

好无聊哦

23分钟前
  • playellow
  • 较差

C / 依托被鬼神凭附的物件构造大量垂直的平面,然后通过停滞、遮罩与滑移让这个面逐渐起伏有致。似乎很少在这一类(假如真的存在这个类别的话)作品中看到如此多缓慢厚重且相互隔断的动作。它们并不意在营造什么惊悚效果,甚至也并无统一的节奏与紧密的关联,而是落实到人物的心理动势。以至于,另外的世界和现实哪怕相交了,那脆弱的界线依然是如此分明。因为那钝重的姿势成为一种与山峦、作物、水波同样有灵性的抵抗。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山洞中那场戏如此动人——她成为匍匐的动物,在彻底无法被平面化的闪着幽深光亮的崎岖之间,完成与守护神的相遇,并弃绝它。

2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虽然主线是讲女主阿燕帮被下降头的丈夫找法子驱魔的事,但不是恐怖片,甚至小鬼登场的镜头也采用偏舞台剧般抽象的表现方式(莫名想到舞踏?)。这种南洋魔幻现实不免让人想到那些台南和马华文学的故事,袁哲生的《时计鬼》或是黄锦树的《雨》。被迫融入马来西亚与泰国交界处的汉人,仿佛传说中被困在稻海里、化船为山的公主,片尾遥望海的彼端隐约可见陆地的妻子们,“到这里就是边界,我们回不去了”,这种徘徊无依的悲凉感才最让人悚然。驱魔与附魔的刻画不错,拿督公的方式、萨满的方式,剪影、椰壳灯,稻田还魂、山洞点灯、树下驱魔,五花八门了。男主从肚子里吐出铁钉会想到《仪式》,很好奇东西方如何都视此为不详。不过叙述还是松散了一些。

25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推荐

不恐怖片并浪费了105分钟

26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较差

对神怪鬼魂毫无保留的直接展现是导演刻意要与恐怖惊悚类型划清界限的方式,也是内核表达的关键,神秘氛围更多来自看似静逸实则怪力乱神人鬼共存的生活环境,这又与不同文化信仰交融共存以及身份认同危机达成了一致。有几处稍嫌稚嫩不成熟的段落对于新导演处女作来说在可接受范围内(PS:人家从没有“宣传”过自己是恐怖类型片,自己信了微博营销号交了智商税不要怪电影跟你预期不一样

2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这是蔡明亮 不是恐怖电影

33分钟前
  • luo
  • 力荐

形散神也散

36分钟前
  • 毛舜禹
  • 较差

本片以精湛的视听语言和炉火纯青的场面调度勾勒……就这?好意思写?

37分钟前
  • ひとみ
  • 较差

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感觉。如果不贴惊悚,恐怖的标签,我觉得是一部很有感觉的文艺片。贴了标签就不好办了,因为观众会先入为主有等着“被吓到”的期待值,这个期待值没实现,就会心理落差很大,这大概是为何一夜之间在这个网站分数从7.6跌到6.7的原因吧。是部不错的文艺片,在惊悚恐怖方面,则像一个金属乐队的主唱,一上台,亮了个惊艳的pose,头发一甩,全场欢呼,结果起调起高了,就一直没法收场...

40分钟前
  • 陈哈
  • 还行

隐喻这么明显,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但是真的不怎么好看,除非你对于马来民俗和马来华人的生活感兴趣,否则很难看得下去,不过有种奇怪的氛围,介于装神弄鬼和当代艺术之间的诡异感。

44分钟前
  • 两生花
  • 还行

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电影

46分钟前
  • 青山羊先生
  • 较差

特意选了阳气最足的时间来看,结果发现是个文艺片哈哈哈

50分钟前
  • 流水线🦊工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