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那孙子以前说过一句话,他说,所有小说都是真事,怕吓着你们才叫小声说。
电影里一开始就说,到底是电影影响了杀手,还是杀手影响了电影,或者是互相影响?
电影围绕着一个半真半假的线索,绕啊绕啊,生活本来就是一个环,没有人找得到出口。
我常常在想,如果用一个星座来表示香港,来表示香港文化,或者香港电影,那么香港的这一切一定是双子座。
在每一部电影中,导演都极尽全力的想要表达的更多,更丰富,有时候你乍一看觉得这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都有,就像一盆香港人过年的时候必吃的盆菜,但是你细细品来,又像是电影中的那一碗杂锦拉面,味道互补,又不会抢了其他材料的风头。
人间喜剧中有恶搞冯小刚的电影,有恶搞导演编剧这个行当,总体来说走的是搞笑的风格,但是论怀旧电影也做到了。
说到这里,冯小刚导演还真不需要觉得不被尊重了,能被香港人花十分钟在电影中调侃,这大约也是他的荣幸了,你看香港人又是如何自嘲的,最大的自信都来自自我贬低。
因为这是你能够正视自己的表现。
简单,通俗,甚至浅显,但是不浅薄。
细细品,细细品,还是能感受到香港文化中的真诚。
两个女人在一起一般发生不了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因为两个女人在一起只能聊八卦,而语言这种东西作为人类文化和情感的载体确实是最低级的存在。
有一句话说,如果你非要开口说话,那你就要保证你要说的话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
所以现在搞了那么多搅基的电影,倒不是说大众主流已经完全适应了同性恋这个题材,反倒是体现了大众只能对这个领域做到浅尝辄止的试探,再深未必就行得通。
电影利用了观众接受程度不深,但是又极度想要窥探的弱点,把两个没什么看点的男人关在一间屋子里搅基。
通俗的评价就是,非常有爱!
话不多,杜汶泽几乎没什么台词,就是王祖蓝自言自语几句,画面上也就是吃喝拉撒睡那点破事,穿个王祖蓝的小衬衣,只能扣住最上面一颗扣子。
新闻上说又有暴风雨天气来临,王祖蓝使劲的想把衬衣的扣子给他扣起来,杜汶泽使劲憋气,失败,没有一句台词。
两个人起去见导演,一屁股坐在一把椅子上,未表示有任何的不妥,相视一笑,笑的几乎不被察觉,没有一句台词。
杜汶泽出现在大雨弥漫的街头,撑着伞和王祖蓝一起回家,没有一句台词。
我想象中的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无论是亲情,爱情亦或友情,最高的境界无非是互为对方的空气,看不到摸不着,离开了一秒钟都不行。
所以,真挚的情感,从来无需语言。
最后王祖蓝和导演签了一份编剧合同,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只摩托罗拉的手机送给杜汶泽。
当黄启发的枪指在王祖蓝头上的时候,杜汶泽的枪也指在了黄启发的头上,王祖蓝立刻拉开风衣,露出监听器给他们看,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有那么一秒钟,我都怀疑,这真实而细微的情节是来自导演编剧的真实经历。
好电影就是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的深意,好的喜剧片就是每一个镜头都能让你会心一笑。
撞击人心的从来都不是演员的表演,而是故事能被人接受的最大限度下的巧妙编排。
电影的最后,还是走向了友情的正轨,略微俗套的主体,小小的反转,杜汶泽说“我从来都没朋友,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满是温情,不乏亮点。
香港电影从来不怕转型。
用一句片尾的大字幕坐结束: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
总有喜剧的国度。
一说人间喜剧,我便想到了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部《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
这部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 1833) 和《高老头》(Le Père Goriot, 1835)。
巴尔扎克通过小说想表达的并不是“喜”而是有些刺骨的“悲痛”。
而由香港导演陈庆嘉和秦小珍导演的《人间喜剧》可以算的上是真正的喜剧,让人从头笑到尾,除了杜汶泽和王祖蓝的搞笑表演还有就是影片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正如片尾所说的那样“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总有喜剧的国度。
”是啊,在这部可以说中外大荟萃的电影,我看到了电影人充满理想的不屑奋斗。
其实,这是一部讲电影的电影,里面从主题到细节无所不包。
大的方面,王祖蓝演的是位不得志的编剧,而杜汶泽则成了他剧本中生动的人物原型;杜汶泽和许绍雄也是从光影中走出,最后居然消失在电影银幕中;细节上,杜汶泽把自己的家史用各种影片名叙述了一遍,里面不乏“我娘我不卖身,我卖子宫”的笑料;少女妈妈想让杜汶泽杀死自己,但是在自己临死前想拍一段视频作纪念,于是杜汶泽扮演了被嘲笑过时的刘德华,杜汶泽还辩解道“刘德华不过时,模仿刘德华过时了”,他还惟妙惟肖的模仿了甄子丹,还有连梁朝伟扮演的叶问他都替别人想好了。
我们在感慨胖叔叔杜汶泽的精湛演技之外,还有一种对电影人心底发出的热爱的感慨。
其实,近些年这类电影中的电影或者大荟萃的电影结构不少,比如阿甘导演《大电影》系列、豆导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但是,这部《人家喜剧》却有着比大电影的真诚,比《情非得已》的乐观。
所以,我推荐给从事电影行业的工作者,特别是那些热爱电影却暂时得不到发展的同志们看此片。
因为“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总有喜剧的国度。
”
《人间喜剧》,巴尔扎克的作品,但在香港导演陈庆嘉、秦小珍的孕育下,却是一部充满戏剧冲突、黑色幽默、不低俗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作品。
影片开始,两个杀手(杜汶泽、许绍雄)大陆杀手在夕阳下,慢慢、寂静地踏进香港这片土地,连许绍雄的名字也充满戏剧化地叫“夕阳”,给人一种无生气、无感觉的世界。
对,无错,其实整部影片都是以一个杀手(杜汶泽)的国度去描绘——冷酷、无情感、毁灭。
但偏偏却戏剧化地遇上了热心的孤独编剧(王祖蓝)。
从此杀手的世界起到变化,影片的感觉亦慢慢地渗杂着点点的温情。
“一个杀手系唔可以有朋友,因为他要保持着对世界的冷酷”,“我系无朋友的,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杀手系要去毁灭生命,偏偏今次我拯救左一个新生命”,“不要理会你爱的人有无神经病,因为爱上一个人已经系神经病”。。。
确实,这种戏剧冲突,何尝不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好一部《人间喜剧》,哈。。。
影评人是被动的评论一部木已成舟的电影的,就算你再有深邃思想和如花妙笔,终究改变不了电影本身。
所以,影评人诸葛在杀手面前也表现不出丝毫男子气概,娘娘腔到前三十分钟观众比杀手更想掐死他,影评人诸葛好不容易当一回编剧,却连名字都没法让导演记得,他只能远远坐着,看三个并不比他有才的合约编剧侃侃而谈,影评人诸葛也只能战战兢兢的对着野蛮女友叹一口气,忙不迭的把她关出门外,然后默默流泪。
而作为编剧,就对电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生杀大权,“都说导演是电影的神”,可是你看,导演也不过能想出一个片名罢了,编剧才是电影最终模样的主宰。
所以,编剧诸葛敢于挺身保护朋友,虽然挨打,眼里没有畏惧;编剧诸葛对杀手朋友有情有义,关键时刻智勇双全,大布一掀,配合了一场巧妙的逃跑;编剧诸葛不但敢于直陈创意,还对导演卖起了之前给他十个胆也不敢卖的关子,赢得尊重的同时,更附赠一份宝贵的编剧合约;编剧诸葛也最终克服心魔,收获一段失而复得的爱情,并十足明白这爱情的珍贵。
我很能理解诸葛一开始同女友做自我介绍时的吞吞吐吐:“我是个影评人,不过有时……我也编剧哦。
”他的前半句似乎难以启齿,而后半句又有些谨慎的自豪在里面,他显然是知道两者的本质差异,并不在于分工不同这么简单的。
对他这样一个藏碟无数的影迷,人生大约也就是一场电影了,片中一句出现两遍的台词“电影是不会骗人的”,反复体味下,更像是诸葛的心声。
他也知道,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人生电影的影评人,在命运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自己无法把控自己的未来。
但是编剧就不同,编剧可以自己设计人生,让这部电影精彩纷呈。
可是在遇到杀手春运之前,诸葛完全没有自信可以做到这一点,甚至我们都看不出他有这个能力,虽然我们后面可以发现,信心的提升可以使一个人有多大的改变。
从影评人到编剧的道路是艰难的,也许会有一个动不动袒胸露乳的冷面笑匠杀手跟你来段基情,让你潜移默化顿悟到变身之法,但万一没有天降春运哥,也别哀叹命不如人,你脑中所想,心中所念,无不都是剧本中将要写下的内容,即使追求的是个“黐線”又有何妨,敢于面对自我的人,也必定敢于承认自己早已是个不折不扣的黐線了,因为不疯癫,哪能执着追求?
只有编剧,才知道自己的电影里,人间处处是喜剧。
文/方聿南
王祖蓝和杜汶泽绝对都是香港电影搞笑奇才,他们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挑起一部喜剧电影的大梁,两个奇咖在一部电影里相聚了,一定也是一段奇妙旅程的开始,就像是杀手与宅男的相遇。。。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经历,它让人成长,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一个杀手与宅男编剧的人生经历肯定是迥异的,成为一个杀手,就必须是无情的,起初我们的杀手也是如此的,他恨透了这个虽然救了自己,却让自己受尽各种难堪的白痴,但是当他一次次的谋杀计划破产后,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他已经无法应起心肠来去杀面前这个善良的大男孩,他甚至开始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同样改变的还有小编剧,他从怯懦的阴影中走出,开始学会去承担,去勇敢抓住自己的幸福,这是一个多么温情的相遇,可惜不是结局,一个杀手如果有了情,也便注定了悲剧,例如 这个杀手不太冷 结局至能是个死,可惜我们的电影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个喜剧,我们这些观众也就少掉了几颗眼泪。
最后一定要赞一赞我们的两大主演,好的喜剧演员一定既能放又能收的,但这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这两位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特别是王祖蓝,改变了我对他一直的看法,不只是能闹的,一板一眼也可以演很好
唔知點解,系廣東話又好,普通話又好,“南”就一定“下”,“北”就梗系“上”。
香港,呢個比江南更南的南方,個個去親都會話“落香港”。
而大陸同香港的關係,好多人都慣於用“上”(級)同”下“(屬)的概念來理解,不過賓主一場。
講一大堆,其實都系想講翻大肚少女同末代會考生之間的事。
殺手問末代會考生——“點解你唔帶套?
”會考生答——“她系我上面,發生咩我都唔知噶,甚至我唔系好high噶咋……”呢個,系下面對于上面極唔負責的一個答案,亦都系好多會考呢個age的少男少女的實情。
唔少沒移民,或者迴流的中產,他地的小朋友從來都未翻過深圳,更有甚者,連新界都沒踏足過。
題外話,諸葛編劇簽到編劇合約之後買左份禮物俾春運哥,系一部用藍色袋裝住的m記手機。
個藍色的袋上面,有5顆星星,形同5星藍旗。
不過呢個意象雖好,肯定唔會實現——好佬怕爛佬系南蠻的個性。
这片太TM美了!!!!!!!!
居然是基片啊!!!!!!!!!!
货真价实啊!!!!!!!!!
冷血杀手攻遇到平凡天然呆受神马的最萌了!!!!!!!!!!!!!
台词神马的也很给力啊!!!!!!!!
基情无处不在的赶脚真好啊!!!!!!!!!!
最后基情爆发,正牌与炮灰,或者说是身份暴露,立场相对立的狗血撒的好欢乐啊!!!!!!!!!
那个跑龙套的警察,你的福利不薄啊!!!!!!!
“干”or“谁先干”其实你也是圈中人吧!!!!!!!
以为是BE的最后大逆转居然给个HE,HE党真是内牛满面啊!!!!!!!
花絮番外好多肉啊!!!!!!!!!!
这真是部完美的基片啊!!!!!!!!!!!
打五星绝对的啊!!!!!!!!!!!!
皮埃斯:附送小攻筒子找到真爱后滴一句台词:我从来都没有基友,有基友的感觉真好。
真好啊!!!!!!!!!!!!
1.给了五颗星,算是个香港电影一个鼓励吧。
港片持续了那么多年警匪,无论如何都有些疲劳了。
人间喜剧也感觉是一个港片题材方面的一个突破吧,而且整部戏内容主题方面都感觉挺成熟。
希望港片的思路能打得更开拥有更丰富的题材。
同时很敬佩香港同胞的敬业精神2.香港也就700万人,估计就是北京人口的三分之一,算在13亿里面可以说什么也不是。
作为金融中心,电影人能有多少?
坚持下来优秀的电影人又能有多少。
希望大家对港片多些理解和支持
不恶俗的香港庸俗喜剧,恶搞经典而不乏创意,无厘头又暗含温情,可算后周星驰时代的代表作,也是杜汶泽的个人代表作。
最大亮点在于阿杜那“国语咬字、粤语发音”的口音,其中的乐趣是看国语版所无法体会到的。
王祖蓝那条线稍弱了些,尤其在加入了甜甜的薛凯琪后,其实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作为喜剧而言,笑点还不够多。
其实最搞笑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日常生活,而不是夸张的造作。
这才是主创应该深入挖掘的。
文/梦见乌鸦 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亲近的喜感,并不是说这是一部多么优秀的作品,而且其中渗透的那种香港喜剧电影惯有的乐观态度和对香港电影迷恋的情结。
也许《人间喜剧》由于其支离破碎的剧情注定无法成为经典,但对于一个港片迷来说,这是我2010年最喜欢的一部香港喜剧片。
陈庆嘉一直属于那种不温不火的导演,其之前的《绝世好Bra》、《恋上你的床》和《豪情》等片虽说在影迷中广为流传,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陈庆嘉和王晶不同,后者的作品屎尿屁打完低俗笑料,而前者大部分电影话题都深入禁忌区域,比如胸围啊,黄色期刊什么的在主流电影里面最讨厌了。
但是陈庆嘉的电影话题低俗但不涉及主题,大多都在讨论人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内衣少女》中借助内衣讨论女性心中的秘密这样有点噱头但又看似深刻的主题,很多人对陈的电影很感冒,认为其借助敏感地话题却故作深沉,就好比让一个徘徊于街头的流莺立贞洁牌坊一般。
《内衣少女》的口碑一般(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作品),《扑克王》更是完败,好在《人间喜剧》的出现挽回了这样的颓势。
相比于陈庆嘉的电影,我还是更喜欢其编剧的作品,《英雄本色》、《小男人周记》、《野兽刑警》以及我挚爱的《江湖告急》。
《人间喜剧》表面是一部关于杀手的黑色幽默剧,实际上电影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很多内容,包括爱情、友情、伦理方面,最多的还是贯彻首尾的影痴们与香港电影之间的故事。
而《人间喜剧》又与类似题材的《买凶拍人》不同,后者以最大的限度去一本正经恶搞杀手和黑社会,而本片的气场有点类似《江湖告急》这样的黑色剧,总体张弛有度,而在大量的细节和对白方面处处都有冷幽默的味道,给人一种看似正剧的电影,却处处让人笑掉大牙的这种格局鲜明的态势。
不可否认《人间喜剧》无法达到《买凶拍人》和《江湖告急》这样的高度,因为本片支离破碎,讨论的问题过多,很多部分味同嚼蜡而且欠缺新鲜感。
但电影的整体就像其片名一般,人间喜剧。
人间总会有喜剧的角度,总会有喜剧的国度,整部电影就是生活百态中杂烩喜剧,而且是献给香港影迷的喜剧。
杜汶泽的冷面笑匠本色令人眼前一亮,王祖蓝故作姿态的扭捏身形也凸显热情。
这一对冷热搭档是电影最大的亮点,杜汶泽可塑性很强,在任何类型电影里都能收放自如;王祖蓝一直以来肢体语言夸张伴随点奶气,此片也不例外。
片中的两位角色有点像日本相声里的捧哏和逗哏(发呆役和吐槽役),一位冷淡严肃,一位热情矫情,二人的具体角色较量相当于《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和孙悟空或者《人在囧途》中徐峥与王宝强的角色搭档。
王祖蓝扭扭捏捏的小把戏直接影响到杜汶泽这个平时故作深沉的杀手,从一开始二人令人无语的床上相遇开始,到两人居住时一系列插科打诨,杜汶泽的无奈的表情和几近暴走让人忍俊不禁。
两个人的戏份得当,从很难说谁给谁当绿叶,就像法国电影《第八天》一样,两位主角在一起时才有戏。
而其他部分就有点平淡,王祖蓝与薛凯琪的爱情支线除了王祖蓝的一贯作风之外再无看点,而杜汶泽与罗凯珊的类似于《伊莎贝拉》中的情感意思也不大,可以说《人间喜剧》主演看点就在于杜与王两个人身上,其中穿插大量的支线细节部分只能用来填充贫瘠的剧本。
电影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以戏说的方式反映了江河日下香港电影:1、比如开场不久恶搞了一次《集结号》,杜汶泽生硬的国语以及那句“电影是不会骗人的”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2、片中又有意的模仿《叶问》,这是今年第三部“叶问”作品了,前两部是《家有喜事2010》和《72家租客》。
3、结尾处的《喋血双雄》段落同样有趣,照应开场许绍雄和杜汶泽夕阳下极为山寨的杀手影像,通篇英语对白不就是在调侃诸如吴宇森等人的好莱坞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吗。
4、电影的结尾采用了进入银幕后又从中走出的方式,是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是对电影的最直接的致敬,仁者见仁。
《人间喜剧》是一部献给影痴的电影,其中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和回味:1、那段电影名称接龙的段落实际上比较突兀,也不太新鲜,但效果十分有趣,尤其是说道“借着两点说爱你”(恶搞日本电影《借着雨点说爱你》)和“最后无事”(恶搞阿汤哥《最后武士》),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2、片中有很多陈庆嘉作品中的老面孔客串,比如“必须死”的徐天佑,灵犀姐李曼筠、农夫组合之一的C君(这人长得是在太有趣了),《扑克王》中的荷官罗凯珊以及再续前缘的黄又南。
3、除了很多老面孔客串,当然也少不了香港电影一些老幕后们,除了李力持接着演导演之外,郭子健饰演电台气象员,摄影指导潘恒生饰演妇科大夫,那句“我做摄影要好过医生”引发爆笑。
最搞笑的还是罗永昌和郑宝瑞的杀手阿温和阿韬(在粤语中,这两个名字音近阿one,阿two,实际上是代号),两个人出场时的那种气场真是太欢乐了。
4、电影中杀手的名字,许绍雄饰演的骄阳、朝阳、夕阳的名字,个人认为是对香港电影现状的一种暗喻。
电影结束了,嘘,我们接着看电影。。。
完全没觉着搞笑~只是冲着杜汶泽~~~~
从头笑到尾恶搞了多少电影啊。杜汶泽学梁朝伟也学得太像了吧XDDDD贤妻良母受什么的最喜欢了
王祖蓝你他妈到底是重度智障还是超级脑残还是严重低能?
有点乱。
前三十分钟肚子都笑痛了,最后三十分钟开始煽情。我是有多爱杜胖子我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啊~~最后,其实这是gay片来的吧,许绍雄什么都真相了。。。
借着两点说爱你
无厘头到如此可爱,不得不佩服。杜汶泽的表演功力非同小可。近年来港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杜生越来越了不得了... 说得夸张点, 有往Jack Lemmon发展的趋势...
表面看着热闹,但实在没什么看头...
有三句話得我心:1扮劉德華雖然out了,但劉德華本身是不會out的!2我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道路不同但卻彼此傾慕。3中意精神病沒有錯,因為中意一個人本來就有精神病(后兩句非原話)故事雖不堪,但卻有另類港產片的幽默,尤其是集結號部份,不僅是借用馮小剛的電影,還有馮片的幽默精神
一般般
这才是高水准的恶搞,挺厉害。做男人要挺起胸膛,如果觉得自己对,有信心,就要坚持到底,卖故事给电影公司,就要大声说出来,让人知道你是全世界最有创意的。如果爱上一个女人,就别管她精神有没有问题,因为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你要记住,做个男人要懂得承担,有困难就要自己去面对。
片段零碎
旧套路
港味无限浓~~~
可能我比较冷血 对我来说笑点还好
喜欢杜汶泽才看得,剧情都记不得了
薛凯琪~小可爱~
喜欢死杜汶泽了!向杀手悲歌致敬。。。恶搞集结号才是正经事
好黑喜,好刮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