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影片看下来,硬伤不少,但都没有到不能忍受的地步,看到女主在海边抱男主的时候,我已经准备盖棺定论给个6分的评价了,万万没想到最后还有反转,而且看似神反转,实则成为了本片最大的硬伤。
发现力伯安秘密,找到概率杀人线索,这是第一重;发现其实不是概率杀人,事故前伊天敬就已经被杀,这是第二重;发现秦一凡利用老周的欲望杀人,这是第三重。
电影到这里,已经完成了一个三重反转的故事,虽有硬伤,但就故事本身来说,还算完整,逻辑也可以自洽,称不上好电影,但给个及格分倒不过分。
但导演的野心显然不止如此,于是有了第四重反转,原来不管老周还是秦一凡,都是被夏早安利用了。
但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夏早安和秦一凡是有区别的,两个人都是天才学霸,但秦一凡有夏早安没有的资源,也就是力伯安。
力伯安在这个电影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存在,秦一凡才能计算出伊天敬74%的死亡概率,才有了一切的起点。
但概率终究是概率,如果没发生,74%和0没有区别,这一点是秦一凡不能接受的,所以才有了他利用老周的欲望,将概率变成必然。
越是周密的计划,越不能容忍不确定性,如果结尾的反转把秦一凡和夏早安归为一类人,这一点对两人就是一样的。
假设这一切都在夏早安的计划里,没有力伯安的她,甚至都不知道伊天敬的存在,如果伊天敬不是赛车手,而且别的职业,概率又不一样,但这些夏早安都无从得知,一个随时都可能死的人,会把希望寄托在如此不确定的事情上吗?
74%的概率秦一凡都无法接受,夏早安能接受一个自己完全不清楚的概率吗?
至此,先前可以自洽的逻辑体系崩塌了。
其实这也是近些年来一些质量一般的推理电影的通病,为了反转而反转,结尾强行反转,却忽略了之前剧情的铺垫,使原本还算可以的逻辑体系崩塌,着实可惜。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是有浓浓的即视感,特别是其中的换心脏,数学推理,开放式的结尾都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东野风。
还有秦一凡,不要以为你换了学校我就不认识你,四垒就是垒花灵龙(ps:我忘记是哪个电视剧的人物了反正看到秦一凡我感觉特别像花灵龙)。
在就是我感觉编剧可能很想改成一部正统的本格推理剧情的剧本(ps:没看过原著也不知道电影对原著修改了多少,单论电影给我的感觉),但是可能发现自己好像改不出什么,就翻了几本东野的书借鉴一下,然后投资商说本格推理太无趣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喜欢爱恨情仇,你删一些推理在多加点校园恋爱进去,最后就出现这个电影看似像推理的校园偶像剧。
(这些是我猜的:里面换了心脏后夏早安有时候会出伊什么<名字忘记了>的记忆这里可能借鉴了《变身》这个小说;数学推理可能是想创造一个《嫌疑人x的现身》石神一样的反派角色;开放式的结尾可能借鉴了《谁杀了他》《我杀了他》,虽然开放式结尾的小说很多但是让人猜谁才是真正的主谋凶手的暂时我只看到这两部)要是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可以指正一下
这部电影的话,对数学知识感兴趣的话还是值得看的。
里面有很多数学名词。
女主的普通话……有点奇怪……、是我的幻觉么emmm……现在有点反感推理剧里硬生生给加进了感情线。
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其中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唯一不能用数学公式算出来的只有爱……人生来就平等,不因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可……我想说的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你所处的环境中的人和事取决于你会不会受到环境中不公的待遇。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最后一句引用我家大佬的话:小时候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现在长大以后发现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不公平是好事,它会激励你去努力奋斗。
如果你生来就被家人或者身边的人认定为一事无成之人,你不能认命。
如果你连走都不走的,成功怎么会向你靠近。
真相只有一个,影片不管什么样的结局,都不是真正的真实。
只是,明知道真相如此,还是不自觉的陷入,这也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就影片而言,放女主救下男主,推手被捕,观众以为女主不会出国,要跟女主在一起的时候,女主却拥着男主问他们会不会再见面,正是为结局女主的出国留下伏笔。
(无疑这样的设定才是最合理的,老周用生命为女主换来的机会,女主没有理由不去接受。
)接着镜头切换到米卡卡出书,后又有书迷的大胆推理,就给个观者想象的空间。
做到言尽而意未尽,精彩绝伦。
以下是笔者对于最终推手的一些判断,仅供参考:女主换心前用拉普拉斯定理设计了这盘棋,包括她自己都是棋子,理由在于影片最初,女主旁白时候播放的那个球滚动的实验画面正是男二讲述拉普拉斯定论是用仪器所展现出来的。
且旁白中还提到她不清楚为何会有那些公式的记忆,她还是不是原来的自己。
由此判断,女主换心后失去一些记忆,也暗示女主换心后变得不再只有理智,还有情感,因为他的心属于尹天敬,那个单纯热情重义的男子。
这就有点玄学意味了,只是影片要继续下去,就必须有这样的前提。
假如有第二部,我希望它能跳出悬疑的范畴,着重于男主为了爱,为了跟上女主,发奋向上,这样的励志题材。
…只是真那样的话,推理笔记就不是推理笔记了吧?
你们觉得,女主在收拾行李时,把那张合照夹进《推理笔记》这本出版物里,是否是要带走?
这个结果将又导致观者不同的联想。
总之,这个影片越想越多的坑,而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同观者的心里所认定的。
因为侯昊明 才知道推理笔记 然而是先看了电影再去看电视剧 对于这一类剧情复杂的推理剧来说 即要表现沉着冷静 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主角的内心部分 这对于演员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稍微不慎就会导致剧毁人亡 所以 对于这一类剧来说 吧 时间的沉淀历练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 所以相比较 我还是比较喜欢张子枫、侯明昊 并不是因为陈都灵演的不好 而是陈都灵还需要时间的历练 特别是在表现推理剧中的内心剧时…
看完张子枫的电视剧《推理笔记》,突然就想看看电影版,说实话电影和电视剧没多大关系,感觉不是一个系列,陈都灵的演技不在线,里面也是漏洞百出,如果不是结尾的反转,真心的觉得是部烂片,最后,记者分析夏早安是终极的幕后推手,确实给了观众无线的瞎想空间。
但是觉得张子枫来演会更好,想想唐探在最后的那一诡笑。
我觉得最后这个女生说的也有可能,有时候真相不是我们双眼就那么简单清晰可见的,它不过就是一些人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以为的真相,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理性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本来看着,习惯性的与电视版的《推理笔记》进行比较,是看着看着,觉得它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全新的故事来看比较好,最后的结局我觉得不错,很好( 个人观点,不喜勿p)真相究竟是如何,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看了部烧脑神作,剧情反转复杂,太精彩了,没想到中国还能有这么高水平的悬疑电影,不比《神探夏洛克》差:陈都灵演的影版《推理笔记》,一位产量不高的曾经的网红,没想到拍了这么部神作,剧情不断反转,到最后才知道女主角并不是什么正义善良的白莲花,原来终极反派就是女主角,一个高智商的怪物,为人冷静理智还酷酷的,操控所有人于股掌之间,所有人到最后却都还不自知!
问题来了,女主角和她的对手秦一凡和米卡卡,到底谁赢了,谁才是赢家?
电影如果不是预算和演技的问题,我想这部电影会是国产推理剧的巅峰。
因为电影貌似给力一个开放的结局,这次主要想来说说对案情的分析。
米卡卡是的推理笔记记录了整个案子的所有关键证据。
整个案件从电影最终的结局看真正受益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米卡卡,他凭借这个案件改编的小说出书出名挣钱,并且让推理社火了。
另一个是女主,她不但获得了匹配的心脏还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从推理的角度看,如果整个案件的凶手足够聪明,实行的是一次完美的犯罪的话,那么真正的凶手应该是夏早安或者米卡卡中的一个。
其他都不过是他们完美犯罪的棋子。
个人感觉应该是米卡卡!
分析如下:推理社很久都招不到人了,而他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爱好推理的普通人,在这种满是精英的学校中根本不受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他希望有一次完美的逆袭,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动机。
夏早安与秦一凡都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而夏早安因心脏问题住院,缺少换心供体一事是众人皆知。
他早就知道老周的弱点、污点与秉性,先利用秦一凡的弱点与资源找出心脏供体,替他完成整个犯罪,而自己却躲在暗处在夏早安被质疑后帮助她洗清质疑。
整个犯罪的过程如电影里看到的那样,而米卡卡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对人性和欲望的洞悉。
他看穿了秦一凡对普通人的不屑和自负的心态,看穿了老周辅导夏早安考普林斯顿的目的,知道耻辱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瞬间迸发出来的力量,知道他对自己付出的那么多心血,在最终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知道秦一凡的力伯安在数学和计算方面所能达到的准确度。
他才是真正操盘的那个人,真正的操盘手不一定能算出准确的概率,却能把拥有这些能力的人放在准确的位置上,替他完成完美的犯罪,而他自己最终又能全身而退,名利双收。
真正的变数在于男主的出现,但是男主的第一次出现便被米卡卡变成了推理社的会员,从此整个过程唯一的不确定因素也在米卡卡的监视与可控之下。
真正的控制是润物细无声的,不断的在周边布局,培养一个“势”,最后,只是顺势的轻轻一推便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米卡卡才是躲在暗处的布局者,而整个案件的所有证据被他锁进了玻璃柜,放在公开的场合展示。
这貌似也是一种隐喻,所有的证据都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真正的布局者却洋洋得意地在一旁名利双收。
看之前以为是披着推理外皮的校园爱情偶像剧,没抱啥期待。
看过觉得好过预期。
设定得非常高大上,大学里的高阶层社团、神秘的组织密室、普林斯顿、天才少年、数学推理探案、技能互补的侦探社社长、扫地僧图书馆员……设定越高级难度越高。
不过整体演员、场景硬件还可以,没有显得特别low。
剧情设计上并没有搞成恋爱甜剧,太好了……主角之间的暧昧感情浓度恰当。
李小崇的设定还是很不错的,没有过分的主角光环,没有特别聪明、冲动鲁莽、讲义气,也没有被设定成大帅哥(我指并没有类似什么路人惊叹:啊这个好帅这种)的普通男生。
演技在线,出场就让人觉得,这不是奇怪的搔首弄姿摆酷的偶像甜剧,我(仅代表个人感受)可以看下去。
和女主角之间安排了一些暧昧情节,看得出是有一点是出于男生逗女生,也出于一点心动。
演得很可爱,不油腻不令人讨厌。
两人的结局在最后也比较真实(女生问,以后是否还能见到他,男生没有说话),两人止于暧昧,没有确定什么。
大概就是暗示两人后面该出国学习出国学习,该过普通生活继续过,不是突然就冲破次元壁在一起了。
高级的数学推理:emm 这个点子不错的,但是一是看不懂(如果大家看得懂可能更容易垮,看不懂反而大家可以无脑跟着编剧不提出更多质疑)观众难以投入,看推理剧就缺少了参与的乐趣。
二是天才少女当时的演技感觉还是比较稚嫩,讲出哪些高级的话有点难以令人信服,就比较随意,高级不起来。
结局翻转再翻转:动机还算立得住脚,但是概率杀人,各种环节的衔接还是觉得条件不是那么充足。
现在的豆瓣我看不清了,这片还不错的,鬼魅太多,这毕竟不是腾讯评论
电影拍摄的画风很漂亮 男女主搭配很衬 剧情可以忽略 结尾那个大胆猜想不错 电影比我预期好看 虽然女主演技有些青涩 不过觉得两位主角一起很养眼 期待以后继续看到他们的作品
1:改编于一部非常喜欢的 而且是喜欢了很久的一部小说,所以对成品表示感谢。2:女主的颜值真的好高好高3:最后几分钟的推理真的很成功!!!!四颗好评送给结尾。PS:片中的槽点确实也很多.....
汪铎好帅
只有最后两分钟是亮点,前面的都是正常推理……片子就是讲了利用人性!但是相对于推理,我感受更深的是,供体保密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如果真的保密做好了,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结尾+1
陈都灵那种 故作焦急的样子~眉头微皱真是太假了。
早发现图书馆管理员有问题好伐,加上男主WW口音真的很不推理,奔狗血去了
可以
可能因为免费竟然觉得还行
前半段尬到不行,陈都灵真的不适合演戏,最后的假设反转还不错
老周如此老迈如何能以撞击头部的方式杀青壮年?米卡卡怎么能弄到出勤?什么年代的图书馆,还需要卡纸条做分类?……不合理地方太多。结尾反转应学唐人街探案。
故事其实还可以,尤其是结尾反转那一下,但拍得不行,故事推进过程就跟儿戏一样,陈都灵这个角色前面往人格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后面似乎编导把这个茬给忘了,最终给人的感觉:这是一个陈都灵把林柏宏掰直的故事
最后的脑洞很可能是真的。夏早安对李小崇的好感是因为换的心脏吧,她换心后有变化,爱好什么的。而且她绝对知道概率杀人,也有很强的求生欲。她认可拉普拉斯定理,也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
国产电影也是有拍的不错的...“真相只有一个、它就藏在每个人心里”真好.....那么问题来了 李小崇到底是喜欢夏早安还是喜欢伊天敬
最后几分钟还算有意义 女主设计一切 所谓的查真相,也只是为了找个背锅的,好继续去上大学
烂搞笔记才对吧!
剧情挺有趣的,演技渣
多给一分算鼓励了
用腐女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真的太好嗑了。男主基友的心脏换到女主身上=重生,从此女主有了这个基友的一部分记忆和习惯,和男主cp=披着bg的皮正大光明搞bl,毕竟这对男男真的太基了。然后剧情也真的还不错,虽然槽点多,但是结局特别加分,而且整体颜值也都在线,甚合我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