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的剧情我看了两天都没看进去,开头节奏太慢了,配上钢琴伴奏我都要睡着了。
人物画的都没啥特点,男主如果带上假发感觉应该和女主长得一样,脸盲症都快犯了。
我就是个俗人,看不懂这种题材,又军事又科幻又校园又青春,什么平行世界吧啦吧啦的,我还特意中途去看百科,结果还是不懂。
最后坚持到第四十五分钟,还是弃了。
1. 这部电影并不冗长,相反,却是极其精简。
它把必要的背景介绍和许多情节提示都压缩到了最少,不看第二遍简直难以全部了解其中庞大的信息含量。
2. 佐由理在极其孤寂的梦中才发现自己需要浩纪,浩纪也在极其寂寞的生活状态下继续牵挂以前就曾留心的女生佐由理。
佐由理的感情是和孤寂同时成长的,当她从孤寂中被唤醒时,那份感情也无可奈何地被遗忘了,所以她醒来后才会伤心地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但是,消失了”。
这就像在梦中能体会到的很多清晰情节和心理感受,但在醒来的一瞬间,却注定无法留住,并不受控制地被迅速遗忘。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浩纪在片头仍是孤单一人。
3.拓也和浩纪在vale sail前的争斗,拓也那般激动并不是因为什么“救佐由里”还是“救世界”这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之所以如此激动的真实原因是,他发现佐由理在孤寂中需要的是浩纪而不是他,同时也发现自己其实不如浩纪用情深厚,出于本能的嫉妒,他才以“拯救世界”这样居高临下的理由来责骂浩纪。
但他冷静下来之后,决定接受真希,同时也成全浩纪,并完成对佐由理的约定,这些正体现了他的可贵。
拓也喜欢佐由理的证据,有一句台词,大意是他和浩纪“追求同样的梦想,喜欢同样的东西”。
4.为什么佐由理的梦会阻止塔对平行宇宙的置换,为什么佐由理在梦中需要的是浩纪而不是别人?
这些本是无需找出明确因果联系的问题,它只不过是无量宇宙事件中的一些偶然。
也许,梦之前的一眼对视,在正常世界中就是一眼平凡的对视,但在无比孤寂的梦中却成了第一时间想起的过往影像,然后就成了梦中的执念。
5.这部片子并不主要是讲两个少年如何努力地兼顾拯救佐由理与拯救世界这样俗套的情节。
它关注的,是佐由理生于寂寞却又不受控制地消失的感情,是浩纪失去重要感情之后仍要继续的生活。
一方遗忘了曾是心灵支柱的重要情感,一方永远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心意。
整部片子都流动着一种淡淡的空虚和无奈,但生活还在继续。
至于少年们的友情和约定,当然是本片想传达的正面能量,只是也有一点惆怅的色调。
最后吐个槽,新海诚有必要如此惜墨如金么?
许多情节完全可以交代得更清楚一些,让观众不至于一头雾水。
不过,这或许正是难以动摇的个人习惯吧,因为本人时不时也有惜墨如金的恶习呀,无奈摊手
这部动画建立在一个架空的世界线上。
在这个世界中,二战后日本被分为“虾夷”(北日本)和“日本国”(南日本)两个部分,分别被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和“联合国”(即苏联,个人觉得这里翻译得不恰当,应译为“联盟国”或“联邦”)控制。
很多人对剧情理解有障碍,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认清这是一个架空世界线;令一方面也是对历史不够了解。
联系现实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日本为什么会分裂。
在现实世界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时苏联已经在海参崴等地集结军队,准备登陆日本,与美国争夺战争的胜利果实。
而此时日本领导人由于两个原子弹,也为了避免日本像德国一样陷入分裂的危机,选择了在苏联登陆前向美国投降。
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假设,这个平行世界里没有核弹技术,则日本投降时间就会推后,给了苏联登陆的机会。
苏联在占领北海道后,建立了“虾夷”与美国扶持的“日本国”分庭抗礼。
这个假说是否成立?
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可以验证。
美国与“联合国”的“全面战争”就是一个证据。
在现实世界中,两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最大阻碍就是核威慑。
核弹给人们带来巨大恐惧的同时,也避免了热战的大规模发生,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两国却相互宣战。
在核威慑的影响下,发动全面常规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局面的发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核弹在新时代无法达到威慑作用。
这种情况的前提是美苏在相近的时间内完成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可以精确拦截对方的核弹头。
然而第一,这种情况已经被证实不可能;第二,即使这种情况实现,“星球大战计划”的产物也会成为新的“核弹”,延续人类的威慑时代。
第二种情况就是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核武器。
综合来看,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要更大。
《云之彼端》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争斗、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设定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动漫全篇在人物的言行中逐渐展现这个平行世界,对宏大的世界观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营造出了一种朦胧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也避免了政治意识形态的争议和因作者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谬误,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vale sail的翅膀在天空中滑过,最后片尾曲的女声响起来的时候,却终于忍不住哭了。
其实平心而论的话,世界会做梦或者平行宇宙的科幻外壳并不是特别鲜艳,涉及这个理念的科幻故事一抓一把,写的更好的也大有人在,单凉宫春日那个系列,就已经早了不少时候。
好在聪明的新海诚只是借用了科幻作为门把手,轻轻转开来,推门,原来是如此壮阔不同的天地。
那清澈悠远的天空,干净温暖的光线,绚烂壮阔的夕阳,明净辽阔的夜空,无边无际的浅绿色草地和连绵起伏的寂静山岭,以及,那在未知远方彷佛连接着天地的巨塔。
轻柔的风时时掠过,我竟不知颜色也可带着清香和声音。
女孩的裙裾在风中微微扬起,连同柔软的发,一瞬间,整个世界突然失去了重量。
原来真的存在这种美丽,美到让人无法出声赞叹,屏住声息,生怕惊扰了它。
美到让人忧伤。
可是又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以科幻作为外衣的纯爱故事,那远方的高塔,是约定的地方,也是梦想所在。
神色温和的少年,与好友努力着相同的努力,毫无嫌隙的向往着一样的向往。
云的那一端,我们说好了是要一起去的。
这样明朗温柔的年少时光。
像是飘过的浮云尾巴。
让人心里无端生出莫名的酸楚。
整个片子都弥漫着一种暖暖的悲伤,无论是故事的开场,略带忧伤的男子声音,还是中间三人相伴,徜徉于“美丽的像谎言”的景色的快乐。
浩纪说:住在这三千万以上人口的都市中,想要见面的人,想要说话的人,对我来说一个都没有。
这种悲伤,是寂寞吧。
一个人的,寂静的世界。
一直一直,在找寻你。
一直一直,没有忘记约定。
除了无法挑剔的美术,片中的配乐是很大的亮点。
非常温柔细腻的曲风。
佐由里梦中冷清寥落的钢琴,到了浩纪的现实中突然转为浑厚,混合着悠扬的提琴声一路上扬,彷佛再也无法抑制的伤悲。
而在浩纪带着佐由里飞向塔的时候,同样的调子加了电子音,突然就充满了勇气。
还有佐由里与浩纪分别的小提琴独奏,彼时的无忧明快,穿越了厚重的时空与宇宙,带着所有的期盼和思念重新奏响。
寂寥的冬日仓库,有光慢慢渗透下来。
我们曾经的年少。
而最终的片尾曲,反复倒回听了几乎一夜。
轻轻吟唱着的女声,甜美而坚定的声线,你的声音,你的身影,是照耀的光,即使有什么会消失,我也再不会害怕。
因为,我拼尽了所有,也要与你再次遇见。
一起去约定的地方。
不过我觉得新海诚的掌控能力才是这个片子成功的最大因素。
故事确实并不是特别出色的,战争和科幻的背景似乎太过宏大,但新海诚似乎更加巧妙的绕过了这些难题,又丝毫不显匠气。
比如阿冈与博士关于战争的一段对话,让人非常会心,可见他并不是只是会讲骗女生眼泪的纯爱物语的人。
这样自然的聪明,不动声色,又处处可见。
而就我个人而言,最爱的是新海诚的细节。
落日照耀下的空寂教室和校园,现实中的浩纪一路追寻到病房与梦中的佐由里相遇,拓也与浩纪在废弃车站中的争执,拓也离开实验室时对真希的表白。
不胜枚举,不过这些桥段虽然非常感人,电视剧中却也屡屡见过,并不新鲜。
更加心动的是一些琐碎的地方,佐由里朗读时温柔掠起头发露出白皙的耳朵,安静穿越城市的地铁中变幻的光影,下意识磕动的雨伞在石板上划出浅浅水滴,佐由里靠在门外读书,偷听男孩子们认真的讨论,女子更衣室外瑰丽的光线中浩纪温柔的等待,还有拓也面对即将被爆炸吞食时坚定坦然的表情,塔被破坏,爆炸停止,他淡淡微笑,转身。
新海诚,一定是个非常寂寞的人。
只有寂寞的人,才会在意天空中的光线是在哪一个时刻有怎样的变幻。
另外一个题外的事情则非常神奇。
在尚不知道新海诚的N年前买过一张叫做《双星物语》的游戏,被它细腻的画风以及制作者的用心所震动,一直念念不忘,通关以后依然常常复习。
坚持它是玩过游戏里最特别的,因为它似乎被制作者赋予了灵魂,让人对两个直至冒险结束仍未长成英雄的孩子生出浓浓的留恋。
片中的过场动画,有着惊人的美。
却不知为何始终觉得略带伤感。
N年后我在凌晨关掉播放器,突然心里一动。
将两个名字并列放入百度,出来满屏的条目。
原来,我们一早就见过面。
看《秒速5厘米》反而在《云之彼端,约定之所》之前,在朋友的空间看到《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动画MV,每个画面都如此精美,每个角度都无可挑剔,每个细节都似曾相识,那句越来越像悲鸣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在心里反复播放,一寸寸熨平一些遗憾,又唤出奔涌不尽的伤感。
最受不了这种色调,夏日的傍晚,紫红、靛青、湛蓝界限不明地层叠在一起。
最见不得这样的画面,晴空无云,新干线,铁轨,铁路旁边大片大片的田野,还有寂寞路灯之间连着的电线。
光影交叠,肉眼也看得到时光流转的变化,全是和记忆有着同等频率的波长,太多神似和契合,熟悉得真实。
在林银的极力推荐下才看了《5cm》的,她说,应该在没有完全长大或者快要长大的时候看。
其实不是呢,我倒是觉得,到我30岁的时候来看,那种悲伤会大到自己都无法控制吧,也可能痛是绵长的,将我整个吞噬之后,只能等它着一丝一丝地抽离,等时间来抽离。
即使如此,在即将离开校园的大三期末,我仍然被新海诚狠狠地刺中了一枪。
看新海诚的作品,第一感觉是很安静,安静得无声无息,安静得能听到心跳。
主人公的独白一字一句,呢喃一样的声音,都无比清晰。
仿佛都能听见,那些词句与内心的共鸣,撞在心口上,发出微微啜泣。
这种安静让人不安。
故事讲得并不那么悲伤,有些画面本应美得让人愉悦,但是不知道新海诚施了什么魔法,每一部作品从第一个画面开始,都让人无法不怀念,无法不感伤,无法不叹息。
我们听着他缓缓道来,一个并不新奇也不够惊心动魄的故事,可是我们听出了语气中的沧桑遗憾。
看新海诚的人总会感觉他是在讲我们自己的故事,所以我们由衷祈祷故事中的人物可以得到幸福,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因为这种所谓青春和成长的无奈懵懂,我们都太熟悉了。
只是我们躲避着,不想承认。
《云》的结局算是HE,但看懂的人知道,佐由里苏醒之前的恐惧感从何而来,他们预感将要失去的东西,又是什么。
这样的结局不是没有代价的,就像我们一步步成长到今天,也不可能没有代价一样。
云的彼端是约定之所,高耸入云的塔是一种象征,将年少的憧憬和梦想都包含在里面了,还连带地藏了浩纪和拓也的友谊,以及浩纪和佐由里相通的心意。
他们曾经怀有一样的目标,拥有一定的梦想,每天每天,就那么互相鼓励着努力着,享受着接近梦想的喜悦。
直到有一天佐由里的沉睡,竟让他们搁置了梦想。
是啊,约定好一起去的地方,如果到达的时候少了一个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3年,用不同方式逃避着,一个选择远离白塔,一个选择更加接近白塔,其实都一样,在心里默默地守护着这座约定之塔。
只是触目之处,只剩窒息的疼痛。
彼时的我肯定不能明白,为什么单纯可爱的佐由里要和研究中心扯上关系,象征着梦想的白塔,又怎么沦为政治和军事的争夺中心,浩纪和拓也为了单纯的愿望制造的飞行器,又怎么能发射出摧毁白塔的导弹?
为什么三个人不能手牵着手在苍茫的草地上自由奔跑,而必须背负这样沉重的政治背景?
此时的我似乎能够理解:我们谁都无法决定未来啊。
年少的时候总是将诺言作为廉价品,轻易地给出,却难以再收回。
那些年年岁岁,因着这样的轻率而充满遗憾,也因着这样的轻率而显得真实。
像梦幻一样转瞬即逝的青春,也因此变得立体起来。
无论是实现了的还是没有实现的,我们的约定之所一定也像那座白塔一样,在某个时刻随着一种契机崩落,那些飘散在空气中的碎片,变成了成长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藤泽浩纪,白川拓也,泽渡佐由理。
夏天与雪天,笑颜与泪眼,梦与约定,失散与重聚,个人与世界。
距现在已经很远的那一天云的那边是和她立下约定的地方在剧烈的高温和喘息中你拜托我为你带来银河、太阳和大气的世界飘下的最后的雪在那花岗岩上堆积着雪水泽渡在课堂上阅读。
熨帖的声音。
手指轻拢头发。
浩纪看着她。
那个时候,我们为两件事物所牵挂牵挂的第一个,是同学泽渡佐由理而另一个,则是那海峡对面被分割的北海道屹立的巨大的塔我时常抬头望着那座塔常让我感觉到有对我很重要的东西在那里等着我不论如何,有这样的感觉少年藤泽浩纪和白川拓也,在工作的工厂拿零件,在山上战后废弃设施中组装小型飞机。
那看似伸手可触,却遥不可及的地方那岛屿上的伸入云端的塔我们无论如何也想飞到近在眼前的距离看一看因此我们在这里制作名为BERACIRA的飞行器向往飞往那座高塔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
她去追。
泽渡重复做着同样的梦。
拓也在书店与泽渡相遇。
一个雨天。
他答应带她去他们工作的地方。
一个橘色的黄昏,他们三人在水边约定驾飞机去塔。
那时希望这个时刻能一生持续下去,永不停止那个被云所环绕的塔,成为了我最重要的约定的地方那个瞬间,我们不害怕任何困难事实上,世界和历史没多久就开始了变化但那时候,只觉得夜晚回家的后气氛,朋友的信赖空气中残留的佐由理的味道,这就是世界的一切泽渡梦里的云呈灰色。
她还梦见塔。
浩纪和拓也在忙着组造飞机时,她会一个人在屋外静静地看书。
在那广阔的宁静天地,她鸟儿般雀跃。
跑去河上半截廊桥,做了一个梦,不慎跌落,悬在边缘,浩纪发现,急忙赶到,明明,他拉住她的手,木板过于破旧,无法承受他的体重,一起落水。
塔的顶部仿佛连着另一个世界夕阳,好像不愿沉下去呢那真是个特别的夏天但包围我的世界却一次次背叛我从此后的3年,我再也没见过泽渡3年后,拓也在特殊军情研究室。
休息日,他带脑学组的玛琪去以前工厂。
拓也逗猫的时候,玛琪流露爱意。
就好像人做梦一样,宇宙也在做梦“说不定会这样的”和类可能性包围着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平行世界”或“分歧宇宙”我的研究就是这个平行世界带来的梦和思想之类联合的塔也是为此而建的一方面为了探测平行世界另一方面说不定可以从中很到的分歧宇宙信息探测到的信息比如梦或预感很可能会是现实玛琪也是憧憬着塔而努力的人。
泽渡初中3年级暑假时发病,原因不明症状为长时间的睡眠能维持清醒的只有最开始2个月之后进入连续3年的睡眠她跟塔有着秘密的联系。
这里吹着宇宙深处吹来一般的冰冷的,深邃的风空气中有着不同的宇宙的味道天空和云还有荒凉的小镇哪里也找不到人好冷为什么我在这种地方有谁,有谁来浩纪君浩纪还在读书。
3年前佐由理的突然消失的打击是一方面因此停工下来的我们也很心浮气躁毕业后拓也进了青森的高中,我却来到了东京因为我以为到了东京就不会再看见塔了但我期望不同,这里天气好的时候,还是能看见塔在这种日子里,我一整天的心情都会阴沉下来时常有冈部先生的信寄来但我却从未回复回到房间关上门的时候总感觉到仿佛从身体中涌出般的心痛到底是何时开始变成这样的呢浩纪一人坐在地板拉小提琴,不知拉得怎样。
以前,他练射箭后回家,会遇上练完小提琴的泽渡。
一个人的时候才感觉到夜的漫长无法消磨时间时,我会到附近车站去散步装作等人来消磨时间等到厌烦时就尽可能慢地走回去虽然有高中同学,但不穿制服时就是不怎么想在一起在这个有3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仔细想想,想见的人,想说话的人对我来说一个也没有在这种生活中,我时常梦见佐由理在某个冰冷的地方寻找,独自一人的佐由理的梦结果却一直找不到她的身影不过,心被冲击一般佐由理的气息直到醒来依然残留在体内回想起来,已经是来东京的第3个冬天如同沉没在冰冷的水中无法呼吸一般的每一天只有我独自一人被留在世上一般现在佐由理的梦境比现实更像现实一直,一直,在寻找泽渡,这次我要按照约定让你乘坐BERACIRA,飞到塔那里我感觉到,这是让我们重逢的方法我不会让你一人孤单了,我不想放弃任何事物了我要永远保护泽渡,这是约定虽然只是在做梦但我触碰到的佐由理的温暖依然尚未褪去离现在已经很久了的那一天我们定下了没有实现的约定拓也去见泽渡,她在特殊病房昏睡。
教授作一些解释。
我们推测持续睡眠是因为流入的平行世界情报让她的大脑承受不了导致的如果让她醒来很可能以塔为中心,世界在瞬间被平行宇宙吞噬说到底我们能否唤醒她还是个未知数为了控制开战,数日内会被移到NSA本部对联合来说,她是十分重要的样品啊塔的设计者艾克森·基齐诺艾是她的祖父如同所听到的,塔已经是明显的兵器了这25年来和周围风景同化的塔曾经是多种事物象征国家,战争,民族,甚至绝望和憧憬一切因时代而变换但是,塔作为谁也无法触及的谁也无法改变的象征这点是不变的只要这样想,世界就不会改变了吧浩纪与拓也见面。
他直觉如果能带着泽渡一起飞到塔,她便会苏醒。
清楚战争在即及泽渡与塔有联的拓也不同意。
他甚至对着他们用心组装的飞机开枪。
甚至用枪对着浩纪。
是去救佐由理,还是这个世界?
巨大的矛盾。
拓也最终决定让浩纪带泽渡去约定的地方。
用玛琪的ID开门,把泽渡带出来。
冈部先生说,好久不见的组合要复活了,好好相处。
战争爆发。
浩纪与拓也道别,出发,避开炮弹,朝着塔前进,接近,绕着塔飞旋。
泽渡的梦境渐渐消失。
神啊,无论如何请让佐由理从梦中醒来就算只醒来一瞬间也好请不要让我忘掉现在的感受一定要向浩纪君传送我们的梦境能联系在一起是多么特别的事在没有人的世界我是多么的需要浩纪君浩纪君是多么的需要要我至今为止有多喜欢浩纪君只要能传递这份思绪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要无论如何,只要一瞬间就好日光下,浩纪的注视下,泽渡醒了。
她记不起梦里要跟他讲的话。
没关系,因为你醒了。
浩纪安慰她。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抱着他的后背在哭。
塔四周发生了一些变化,世界没有被吞噬。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约定的地方就算是这样,从此以后我们也要继续生活下去
超喜欢这个片名,当初搜影片,看到这个名字就毫不犹豫的去看了,然后发现,哦,原来是新海诚的呀,难怪每一帧都挺美的。
这算是一个睡美人的故事吧,两个15岁的少年:藤泽浩纪和白川拓也,同时喜欢着班上的泽渡佐由理,但是,佐由理在中学三年级时,突然得了原因不明的记忆障碍症,转学去了东京,最后越来越严重,陷入沉睡的状态中。
在无可名状的虚脱感中,两个少年渐渐停止了对飞机的制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后来为了解救佐由理,他们开始接近一座与佐由理有关的塔。
然后在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感觉这部动画片比之前《追逐繁星的孩子》更糟糕一些啊,不知道新海诚是不是真的喜欢这种刻意文艺的剧情,还是做得随和一些就没有大师风范,整部动画片看上去更倾向于形式上的文艺而非感情的表达,本身就沉闷的剧情再碰上这一类表现手法,然后还加上平行世界的设定,稍微不能定下心来的观众都很难看得下去,当然不是说这样做不行,只是这样的话受众就少很多很多而已而我?
我看了前面80%虽然记得剧情也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完全没有感触,最后的高潮虽然有点让人振奋,一下把人从抑郁的风格中拉了出来,但是也无法弥补之前的感受总体评分:2.5/5.0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么?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年少时候的梦想啊,是不是还记得呢?
在某个夏天有意无意之间说出的承诺,有没有想过真的要去努力的实现?
很多时候,可能自己都已经忘记了吧?
生活在都市森林里面,好像在又深又冷的水中一直停止呼吸一样,在心中颤抖的气息,到醒来的时候还依然留在身体里。
怀念的女孩,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她说:“我总是有种要失去什么的预感”。
就是那个时候,约定了那个遥远的模糊的却又每天都可以见到的云的彼端。
拓也和浩纪一起喜欢着飞机,也一起喜欢着同年的女孩佐由理。
三个人约定了,要用自己造的飞机飞向远处的高塔,人们说那座塔与另一个世界相连。
在三年前的夏天,他们在造一架叫做维拉希拉的飞机。
可是三年后,佐由理没有告别的离开了。
他们所憧憬的云之彼端的那座高塔,成为了最重要的约定之地。
心中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
直到后来,他们找到了佐由理,原来这些年,她一直在沉睡。
如果可以一直生活在梦里面,是一种幸福,亦或是不幸?
佐由理梦里面只有自己,一个冰冷的世界,发稍,指尖,一直到脚趾甲都感受到孤独的滋味。
可是天空上面还是有灿烂的阳光,那架白色飞机的翅膀,掠过云,掠过风,掠过心上的每一寸思念。
不管如何的冰冷和孤独,都一直坚信,会有一天,和浩纪一起到达云的彼端。
要是真的还记的年少时候的梦想,那么就来怀念一下当年那个夏天吧,湛蓝的天,湛蓝的海,轻的风,白的云,还有胸口漫溢的快乐。
高塔倒塌,时光慢慢的流逝,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彼此失去,这是失去了约定之地的世界啊。
可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坚强的活下去,坚强的相信,有着温暖和希望。
白云苍狗过眼如烟,云集景从悠游四野,LAPUTA云遮雾掩,海德薇穿云掠雨,波谲云诡中雪风时隐时现,伊谢尔伦太遥远,幸好还能看见哈尔的移动城遨游在云蒸霞蔚间。
而天空,它一直不为所动完美无缺。
“距离今天已经很久远的那一天,在那片云的彼端,有和她约定的地方。
”我们的故事以悠扬的提琴开场,会拉提琴的佐由理是普通可爱的初三小姑娘。
小姑娘佐由理的举止轻快得仿佛阳光,把温暖的影子撒在摇曳的裙摆上,长头发柔软顺滑,在读书时被不经意地掠到耳后,就像微风挽起窗前的薄纱;小姑娘佐由理的书包上挂着小熊布偶,有时会忍不住地对它说些悄悄话,小姑娘佐由理的梦里有青森的碧海蓝天之间一架白色飞机,驶向那不可知,但有一天一定会去的地方。
而在梦境之外,白色飞机确实存在,虽然一时间还飞不起来。
“那时,我们憧憬着两件事,其中一件是同班的佐由理,而另外一件是在津轻海峡的另一端那座高耸入云的塔。
”做飞机的男孩子是浩纪和拓也。
浩纪看起来很普通,有时在课堂上望着佐由理出神;拓也戴眼镜,一副优等生的样子。
拓也对溜冰很在行能平静面对女孩子的告白信,浩纪会在自己掉进水里时毫不客气地把拓也也拉下来,等他假装生气了再去赔礼。
他们在兵工厂打工,学习技术、攒钱并且搜集配件,找到废工厂做“秘密基地”,把捡来的废飞机重新改装并命名为Vale Saile,希冀着有一天能开着它飞向那座巨塔——在故事发生的架空背景中,战后的日本被分割统治,津轻海峡成了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天堑,海峡对岸北海道的土地上竖起神秘巨塔,用途不明——那么为了彼时彼地的单纯美好,就当它只是为了成为少年们的憧憬之地而存在的吧,不论怎么说,我们都是这样长大。
我们也都曾遭遇那些拘谨的试探、精心策划的邂逅、尴尬又愉悦的不约而同、倔强的绝不返顾以及忍不住的偷偷回望,新干线有节奏的摇摆荡漾着孩子们年轻的心,口中呵出的白气尚能勉强遮掩闪烁的思绪。
这些笨拙的碰触终于积累出足够的力量推动佐由理的轨迹与男孩子们靠近然后交集,终于有一天两位年轻的骑士为公主敞开了自己的城堡,透过废工厂七零八落的屋顶投下的束束阳光仿佛致以年轻理想的最崇高敬意。
对浩纪和拓也苦心掩饰的飞往巨塔的荒诞梦想,佐由理并不惊异而是十分赞叹,并与他们约定,有一天要坐他们的Vale Saile,飞往北海道的巨塔。
“在那时,有这一生就如此,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中延续的念头。
”年轻人们热切地述说着共同的白日梦,完全没注意到夕阳已式微,远处渐渐沉积的大片雨云,正由巨塔的方向迅速蚕食着天空。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有了人倾听,少年们的梦想加倍的完美,那座塔似乎近了许多;因为那个伟大的约定,他们又几乎获得了可以直面整个世界的锋锐底气,可白色的Vale Saile终究没能飞上天。
佐由理突然离去,没有留下任何理由地,浩纪和拓也在巨大的挫败与虚脱感中停止了继续梦想与约定,国中毕业,然后分道扬镳。
“在距今已经久远的那一天,我们约好了重逢。
”三年后,战火再次燃起。
拓也兼任研究所的年轻研究员与地下游击队队员,一边专事对那座巨塔的存在目的的研究,一边和同志们策划着,要对那座巨塔发布恐怖袭击——它的存在当然不是为了给少年们扎下道标,而是企图窥视由平行世界所传递的信息即所谓整个宇宙的梦,籍以预知未来,决定政治决定战争决定所有人的人生——如果可以。
但整个宇宙的梦都压在佐由里单薄的灵魂上,自那个并非本意的不告而别起,她已经沉睡了三年,作为珍贵的实验对象被辗转于医院与研究所之间。
一旦她醒来就会对塔产生作用,毁掉整个世界。
浩纪独自在东京念书,热闹的校园无序的街灯与安静的房间只是一再验证那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论调“周遭人口密度与个人孤独度成正比”。
有一天他收到佐由理三年前写给他和拓也的信,才知道原来自己和她三年来一直咫尺天涯。
浩纪在佐由理曾经住过的病房碰触到了佐由里醒不来的梦,故乡的风也没变云也没变,但却似乎总有些不安隐匿其间,佐由理独自在这逃不开的寂寞得疼痛的孤独梦魇中徘徊了三年。
为了唤醒她他决心要完成当初的约定,用Vale Saile带她去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那座几乎就象征着一切的塔。
为此回到青森故乡的浩纪与拓也重逢了,却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而拳脚相向,最后终于还是确定了彼此的心意,踉踉跄跄地和好。
他们在当年的秘密基地里一起完成了Vale Saile,浩纪开着它载着拓也从研究室里偷带出来的佐由理穿过滚滚硝烟和围追堵截飞向约定的那座塔,在战火、风雪与阴云之上,瞬间错觉世界为他们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圆,天空一如三年前那个夏天般高远明净,佐由里的梦醒了,约定的地方也就此永远失去……为了防止佐由理的醒来使巨塔吞噬世界,Vale Saile投下炸弹炸毁了它。
巨塔的碎片在天际缓缓消散,云消雾霁的碧空之下飘过那架有着“X”字型雪白翅膀的Vale Saile,而新的梦想与生活,才正要展开。
而我竭尽全力想要描述的,其实只不过是那个夏天,青森的苍穹与云宇。
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剧情确实经不起推敲,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归类为风光片更好——我一直都没忘记新海诚为FLACOM公司的游戏所绘制的那些美景,《云彼》中的风物甚至会让我觉得终于弥补了无法自布拉涅特斯二世号眺望世界的遗憾——夕阳下的教室依然辉煌而安宁,像十年前的日记一样老旧的新干线还是满载似箭归心,向日葵照旧灿烂了整个世界,青森树海一如既往苍茫无尽。
让呼吸不用费力让快乐比较容易,一天又一天浮想连翩,在提琴缓缓流淌的旋律中涵咏青春,他们本来也可以。
但钢琴的顿挫与提琴的抑扬所编织旋律,勾勒出了别样的青春轮廓,之前所有蠢蠢欲动的蛰伏与期待,都因为第一缕夏风的启迪而弥漫成淹没山峦淹没原野并随即充溢了整个世界的晴朗。
这些田园牧歌般随意又精致的画面想要讲述的,其实也依然不过是最直白的少年梦想,向往远方向往世界的尽头,向往能让一个女孩真心微笑。
单纯得像天空一样。
而那座塔,在少年已经历的短暂人生中仿佛永存的,贯穿了天地般望不到顶的,像地平线一样永远走不到的那座塔,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它仿佛就是一切,哪怕它充满未知,可能危险,但也一样注定要被迷恋,并且被相信它存在的美好。
当浩纪在他与拓也终于完成Vale Saile的时候拉起小提琴——这大概是他三年来思念佐由理的方式吧——琴声吹拂过一切回忆连雪光都为之在深夜的罅隙间闪耀,浩荡的时间席卷而来,大雪的冬夜刹那间变回夏日晴空,唤醒了最深邃的蔚蓝色梦想,在它面前所有迷雾都微不足道,轻易云散烟消。
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在最初许下的心愿与誓约,难免有愁云惨雾浮云蔽日的时候,而所有的困境,迷茫,惘然,绝望,都并非参天荆棘不可穿越,终有一天会云淡风清。
那时候如果你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梦想,一定抬头就能看见,天空它还是不为所动,完美无缺。
该死的节奏。美丽的场景。糟糕的故事。不错的设定。
天画得比什么都漂亮
no one can depict loneliness as presice as Makoto Shinkai.
晦涩
画面很美,配乐还行,仅此而已。
一定是过了看新海诚的年龄段了,而且这部也太不好看了。
豆瓣评价好高,但是我怎么一点没觉得好看啊...闷到死...弃...
总感觉新海诚的长片节奏怪怪的。
雖和去年的新作《星を追う子ども》相比,這部長片處女作在節奏和敘事上要成功許多,但是和其最成功的《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一比,就會發現其對長片的控制力明顯不如短片。影片的劇本其實不賴,但過於自我沉浸就矯情得招人反感,並且兩男一女的青春三人行我已經看厭了。
讲点道理好不好嘛?那个塔怎么建的?建了有啥用啊?建这么大东西费多大劲啊,建好了也不好好守着,一小破飞机就灭了它啊……
架空世界。青春年少。
人设场景效果都很漂亮,足以打满分,但个人问题,不是特别喜欢剧情本身的设定,一切太过于完美无暇,太过于美好导致如同虚假的景象一般让人难以真切感受到其中的情景与心情,是的,关于命运可以成立,但是过于虚脱与现实,那只能说是乌托邦的遐想了……
相对于情节,更喜欢故事的画面和对白,还有诠释的最全面的那首片尾曲
无可挑剔的色彩。
我也米看懂的说……
有画质无内容哎
太抽象了~还是不如秒速5来的现实啊
几个人的约定,因为其中一人出现突发状况而中断,最后余下的人为了出事的那一位拼命完成这个约定,然后对方奇迹般的好了。要不要每次都这种套路啊,现在看到日本动画说什么约定的就烦。
二星是给画师的,剧情最多一分。老早看过的片子
动画电影不能光用画面撑场面。这种以不清不楚的科学做噱头、实为凄凄惨惨的文艺爱情片的动画电影,还是给还在思春期幻想浪漫为何物的少男少女们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