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和TVB合拍的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的献礼剧,注定这剧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从拍到播在政策上肯定一路绿灯,当然也因为这样会让有些天生反骨的人不喜欢。
剧挺长,我当时在外地进修,是守着宿舍的小破电视和室友一集一集追下来的。
整个剧情很连贯,而且这么长时间跨度里的重大事件都巧妙地融入其中,并没让人感觉突兀,甚至结局是还稍稍提了一下08奥运香港的马术分赛场,不得不感慨编剧功底的深厚。
最后,吉利汽车这广告做得666啊,整部剧都是它的广告片。
真的从心里对吉利有了好感觉得很可爱的品牌中国人的汽车梦虽然我并没有这个梦但还是觉得开始喜欢这个品牌了
真的从心里对吉利有了好感觉得很可爱的品牌中国人的汽车梦虽然我并没有这个梦但还是觉得开始喜欢这个品牌了
这部07年的剧,我是因为另一部TVB剧爱上峰佘这对cp才能得知并且呕心沥血在一周之内补完了它。
因为是TVB与中央台合拍的剧,所以剧情还是挺正统的,开头几集仅在华振邦出现时才有活泼的bgm,只这一点,这个角色就十足讨人喜欢。
林峯这个大少爷饰演起华振邦来简直是游刃有余,07年时的颜正,气质也佳。
父母面前撒娇耍宝,穿上正装又是风度翩翩。
前期虽有些“混蛋”,却不掩其可爱之处,后期回归“正道”,又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头脑。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被反派陷害炒房失败后,想要报复却被父亲抓住教育的一幕。
两父子在大街上对立而战,镜头几经在二人身上切换,振邦听着父亲“做生意失败不可怕,但做人不能失败”的教诲,从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的安静,再到红了鼻头,当镜头再次从其父身上切回时,已默默地泪流满面,却只耸动喉头不肯吭声。
一系列情感表现的极其流畅,让人忍不住为之怜惜,这一段我忍不住Re了三四遍,难怪林生的粉丝称这个角色为“花朵邦”。。。
总之这个角色我能在脑子里回味无穷,笔下却道不出个一二三四。
最后说一句,粤语原声简直太爽了,我受够TVB的配音了。
这部长剧,其实一开始并不感冒,一般都只是每周五回家陪妈妈顺便收看,后来是觉得有点吸引了,首先就是被振邦与荣秀风之间的感情纠葛吸引过来的。
两代恩怨,爱恨交缠。
经历如此多的波折,有上一代的阻挠,有第三者的涉足,然而终于还是走到了一起。
这是tvb编剧最擅长的技俩。
没办法,“桥不怕旧,最紧要受”每次演到林峯与阿佘之间的感情纠葛,总会响起插曲“爱在记忆中找你”。
每次都是那句熟悉的副歌高潮:如果可以恨你 全力痛恨你 连遇上亦要躲避 无非想(要)放下你 还是挂念你 谁又会及我伤悲 前事最怕有人提起 就算怎么伸尽手臂 我们亦有一些距离......我对你 这一生 哪个可比 我与你 差一些 永远一起 邂逅时间场地 似连场好戏 要自何页说起 爱太重 深呼吸 欠缺空气 爱太美 轻轻的 却载不起 爱情来到时候 似明媚天气 它走了 突然骤变雪落雨飞 爱之深,恨之切
有好多喜欢的演员 佘诗曼 邓萃雯 刘松仁 伍卫国 林峰十一选择咗佢也是无可厚非那些老戏骨 创作了tvb的神话享受过程比结果来得重要伍卫国的危天行係我最喜欢的人物人如其名 危险 酷爱逆天而行 目光远大尤其是对女人的感情执着 敢爱敢恨而邓萃雯的汪绍芬人一辈子能如此活过可谓死而无憾千金小姐 阔太 女强人华文硕夫妇离婚到再婚人生每一段路会有5同的际遇结果虽一样过程却必不可少人如果5成熟就要为你的不成熟付出代价人如果犯错就不要怨恨因为所有选择都是自己做的 其他人的意见永远只是参考学会承担责任绝对不是空话荣秀风同华振邦的爱情是不打不相识那种这种情注定要缠绕一生一世可遇不可求里面的明争暗斗唯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共鸣一家人好地地就係有个衰女婿这就是流着相同血液的陌生人自认倒霉同样係3个sibling珠光宝气嗰3姊妹就俾d男人牵绊搞到从开始斗到结束哩个华家3兄弟就一直强调团结男人同女人噶世界就係5同古语有云 打死不离亲兄弟但无话亲姐妹 亲兄妹 亲姊弟什么的所以打死活该其实见证咗hk回归10年但当时仲细好多嘢都5明白历史总是相似循环的多读史总无坏处弘扬主旋律的戏也没有什么不好起码能教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听说广东人根本不看cctv,也是,邵老爷子的无线电视横扫整个华人电视市场,走出来的型男靓女不胜枚举,电视剧题材也是无孔不入,要时尚有时尚,要专业有专业,我看现在也没有什么是TVB没有涉猎过的题材。
七八十年代生人应该多多少少看过几部印象深刻的TVB电视剧,记得小学初中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边看电视边端着饭碗在电视前磨蹭,老妈一直在屁股后面追着要我睡觉。
一直很关注TVB的电视剧,也很喜欢。
今年香港回归十周年,大大小小的庆典很热闹,曾经封杀过TVB的CCTV也首度联手打造了一部大制作《岁月风云》。
今天来八一八吧。
58集的连续剧不浪费“大制作”的虚名,看完后其实觉得大概30集就能搞定,拖拖拉拉的浪费了很多胶片多付了很多大腕明星的片酬,不紧不慢的看的有点吃力。
一直喜欢TVB电视剧的紧凑感,不像国产剧看的让人上气不接下气,恨不得把导演编剧拿出来狂奏一通,还有以张大导演为核心的破烂金庸武侠剧,让我懂得什么才叫糟蹋经典,没办法,看在钱的份上,他老人家还是要拼命的拍下去,一些没有情节,只有服装道具可笑对白的古装剧看得人抓狂。
总体感觉,到底文化不同,拍出来的东西就是有点不伦不类。
先说说这部剧的音乐,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盗版网络歌曲大行其道《一万个理由》,《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秋天不回来》,俗是俗的要命,服装,道具加上大牌的人工烧了不少钱,歌曲创作就少费点心思了,还不错的就是片头曲,,国粤两分天下,很有合拍片的特色,再加上配上交响乐的气势,大制作的格局就出来了,这歌曲明天去百度下载支持一下。
对了,有个问题说一下,片尾那个《三套车》不知道是不是寓意华家三兄弟的意思,六十年代青年的梦想和期望和这个苏联歌曲倒是很应景。
再讲讲情节,编剧是欧冠英,不认识她是谁,很多TVB的电视剧都出自他的手笔,不乏精品,《岁月风云》却比较失败,首先是很拖沓,不温不火的演了58集,人物关系也说不上复杂,故事桥段也比较老套,本来民族工业这个主题挺好,也不知道是没有说的尽还是说的太多,就是松松垮垮没有中心,一句话:不好看!
对白不出彩,感觉是为了汽车民族工业这个话题在绕圈子,想赞扬不能赞扬,想褒奖不会褒奖,既没有TVB的商业气息,又没有CCTV的主旋律俗气样子。
也许是第一次合作没有什么默契,既想保留这个又想保留那个,看完后觉得自己既没有笑也没有哭,没有一点感动我的地方,按理说,家族剧是TVB的强项,想当年,捞仔的《创世纪》、《笑看风云》,《流金岁月》洋洋百集,看的激动的要命,胜就胜在人物个性鲜明,好就好到底,坏就坏到家,演的也逼真,荡气回肠。
反看《岁月》没看出一点风云的沧桑感,无论是工厂倒闭被清盘,还是新汽车工厂成立都没有把气氛渲染到位,人物个性的刻画也逊色很多,也不知道谁把谁给拖垮了。
情节设置也挺滑稽,危天行得了脑癌还有一个月就要死了,还天天想着算计别人,大脑有了病还挺灵光,活蹦乱跳的。
还有的情节就更土,借个七八岁的大的孩子,说“希登的车不是中国人造的,不厉害”真是让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么大的孩子就有这么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红色教育没有白费啊!
总算来说说演员了,老戏骨明显撑起了场面,当红小生表演也算中规中矩。
先说松哥,绝对男一号,老到的表演细微之处见功力。
松哥也是身经百战,花甲之年重回TVB拍戏,仍然有章有法,都说正面形象不好演,他把华文翰的大家长作风演的很到位,个人看来细节方面处理的还是有所欠缺,比如情绪的转换,好像觉得文翰这个人物固执的很,觉悟的也很快,有点不合情理。
松哥的人物在戏里是个统领协调的角色,发挥空间并不是很大。
廖京生也算是个帅叔了,跟道明哥不相上下,在这部TVB明星挑大梁的夹攻下,怎么表演怎么看的不顺眼,刻板的厉害,好像别的演员都在生活,他一直板起脸教育别人一样,到底在内地长大,很有中国特色。
相比苗乔伟,个人觉得他发挥最出色,角色的丰满也帮了他很大忙,从一个浪荡公子,觉悟成一个身肩民族工业振兴的领路人,内心戏不少,眼神很到位,放的比较开,总之比较自然。
邓萃雯近年咸鱼翻身,中年得志,像汪少芬这类好心少奶奶的角色肯定难不倒她。
大牌云集的电视剧,TVB的一线女星基本全体出动,估计有点献礼的味道.整个看下来居然最喜欢的是危天行,爱憎分明,相当有性格.坚持于自己的原则,又保持易感的心.被华家的造车梦感动后抛弃前嫌,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他们以助他们的梦想.哈有腔调啊再一看,原来演这个角色的就是伍卫国,刘晓庆的前夫还是前前夫,小汗了一下
宅了一个月的宿舍,终于把《岁月风云》看完。
看之前就没抱多大希望,看了之后也谈不上失望。
总体来说,这部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而制作的话题之作虽然在首播之前已经赚够了中港合拍的噱头,但却表现中规中矩,没突破,没惊喜。
内容上按足港剧套路模式走,思想上再加上一点内地的主旋律,勉勉强强凑合而成。
演员还是老人物,取景地倒是内地香港两边跑,又要照顾剧情,又要契合中港合作发展的主题,这一次真是难为了一众编剧和演员。
不过,虽然名为中港合拍,但演员和制作人员大部分都是香港方面的,倒是保留了港剧的很多特色。
大陆观众不妨将之视为了解港剧特色的一个窗口。
以下,我将结合这部港剧样板戏的特点和欠缺方面做出总结。
1.《岁月风云》依然延续了港剧情节拖沓冗长的缺点,毫无新意。
由于是采取倒叙的讲述方法,因此不存在看头知尾的问题(不然,这又会成为该剧的宿命),但该剧虽然打着商战的旗号,但却完全没有商战剧节奏紧凑明快的特点,也没有时代剧的沧桑感,反而夹杂了大部分的情感戏码和家庭纠纷,看来不伦不类,显得十分狗血。
更抵死的是明明剧情不靠谱,它还要配上一曲气势磅礴的主题曲,很具迷惑性。
我有完全的理由相信,这种设计是为了香港大部分妇女观众的恶趣味,但却使该剧完全失去了商战剧和时代剧的阳刚之气。
虽然大部分港剧的场景设计都离不开“两院一堂”(医院,法院,教堂。
没有这三个场景,港剧还真没法组织下去),但来到该剧,简直到了变本加厉的地步。
光是结婚场景就出现了三四次,拥抱接吻场景无数。
感情戏的兜兜转转,简直是在挑战观众的承受能力和女演员的专业性。
一部商战剧加入大量这样的元素很显然是不可理喻的,也让很大部分观众越看越没有信心。
2.人物设定脸谱化,暗示性强,这是港剧一路以来的硬伤。
也许港剧的编辑信奉的是“非黑即白”的人性观,因此每部港剧的人物性格都没有太大悬念,心理活动也毫无复杂度,完全省却了观众动脑筋的精力,无意中也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人物性格设定的平面化,也是港剧看头知尾的重要原因。
一般说来,港剧中的正面角色都是无比正义的,反面角色都是丧心病狂的。
到最后,邪不能胜正,坏人弃暗投明也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达到这个狗血目标,演员的挑选和给观众的心理暗示就至关重要了。
演员的样子最好是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坏人心里不爽或意图不轨时再给他切几个特写镜头,那就完美了。
这种技术处理在近几年的港剧中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基本上,马德钟一出场,大家就知道他肯定不会是好人;林峰一出场,大家就知道他肯定是热血青年;诸如此类。
总之,看港剧的最大好处同时也是最大坏处是观众不用动脑。
《岁月风云》同样不能免俗。
3.逻辑性弱,许多情节牵强附会。
这是《岁月风云》一剧的致命伤。
看过该剧后,相信许多观众都会感觉不舒服,哪里不舒服呢?
就是感觉该剧许多场景都太巧了!
说机密时恰巧有人偷听,表白时恰巧电话又没挂,与前女友拥抱时恰巧又被现女友逮个正着,意图杀人时恰巧又有人在偷看……有那么巧吗?
有人真这么牛逼还不进FBI?
编剧却偏偏把这作为推动情节前进的手段,太无耻了吧。
这我也不怪你了,顶多算你江郎才尽,可是你不能犯常识性错误。
人所周知,现代商业以追逐利益为依归,换言之,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但作为成功商人的危天行却对华文翰赌气般穷追猛打,这符合常理吗?
而剧中仅仅把这归结为危天行个人自尊心过强,显然不具说服力。
其他等等离谱的硬伤和疑点就不一一总结,不过这些桥段真的值得主创者深思。
4.说教性强。
这也是该剧的一大特点,可能也是中港合作的水土不服的地方。
香港和内地合拍,本来思想观念不同,需要好好磨合,但主创者却搬出一大堆空洞的说教来掩盖彼此认识不深的尴尬,有些理由说服性不强,又装主旋律,难免引起观众反感。
不过,缺点说了一大堆,该剧也不是一无是处。
本来商战类型剧已经被日本的《不毛地带》封了顶,达到了最高高度,后来者再拍,也很难拍出新意。
(《不毛地带》作为商战剧典范,具有商战剧应有的一切优点,诡谲的权谋,紧凑的情节,明快的叙事手法,匪夷所思的想象力……还有家国情怀)不过,《岁月风云》胜在够励志,感染力还是有的,也不缺家国情怀和理想抱负。
一众专业演员的演技相当精彩,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刘松仁,苗侨伟,邓萃雯等几个老戏骨,气场强大,演的相当落力逼真。
看这部戏,唯一的遗憾是,糟糕的剧情埋没了几个好演员。
刚才看《岁月风云》,演了10多集了,还没有勾起我欲罢不能的兴致。
可能是之前对这部戏的期望值太高,真正上演时就多了几分严苛。
剧情不算差,家族兴衰、恩怨情仇,其间穿插年轻一代的一点小搞笑。
就是一切看起来很对位,结果有点审美疲劳。
比起《创世纪》《流金岁月》《酒店风云》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商战片,这部大戏显得有点平淡无奇了。
因为是对香港情有独钟,所以一看到北京的戏就想打瞌睡。
可能是现在的我喜欢看喜剧的原因吧,10多集过去了,我就只对胡杏儿出现的那几场戏最感兴趣。
尤其是这个“傻女子”一出场就蛮搞笑的。
想起之前杏儿为“肥田”献身增至160磅。
再看现在,尽管腰还略有点胖,小腿也略有点粗,但不得不感叹,明星就是明星,想胖就胖,想瘦就能瘦啊。
无奈我自从出院之后,这从来平坦的小肚子就不晓得什么原因的猛长,任我想尽办法也把它消灭不掉咯。
关于服装造型,由于还在演90年代,所以没有特别养眼,但绝对比正儿八经90年代拍的那些好看多了。
至于发型,演到07时女的基本上都剪了短发。
戏中杏儿的发型倒是和我的蛮像滴。
宣萱后来的短发没有上次在电视上看到她接受采访时那个有型。
不过呢,宣萱在我心中就算剃光头也是完美的。
少爷演技不差,就是角色没啥突破。
阿佘就不说了,是TVB里少有的啥子乱七八糟性格的都敢演也都演得很好。
戏里这个开始贪婪得让我无语的女人也诠释得不错。
马德钟这次就比较可怜了,又穷又没人爱,不知道最后得不得变坏哦。
可怜等了4天,我们家卓卓还没有冒出来,看片花应该是和戏中苗乔伟的女儿是一对吧。
那个女的不认识,看口形应该讲粤语,可能是TVB演艺班新毕业的吧,长得一般,戏份不多,看以后她有不得发挥咯。
还没看之前,我就给老爸打赌,说主题曲是李克勤唱。
后来听了几句,只得意,又被我猜中了。
还没来得及洋盘,咋个又冒出个唱国语的小刚同志。
一首歌本来还可以,结果弄得不伦不类。
两个声音一比,后者就相形见绌了。
还是强烈推荐大家去听李克勤的歌,好听唱得也好。
拍戏嘛,没有按先后顺序拍,总会出现漏洞的。
今天又被我揪住一个,都回归了,一个二个还穿长袖加外套。
阿佘更夸张,吊带裙外面穿个皮草披肩。
香港和北京的七月有不得那么冷哦。
满心期待浓墨重彩的渲染一哈金融风暴的,结果完全是轻描淡写。
只有“国威”清盘时刘松仁简短的一席话让我当时眼眶有点颤抖。
要知道我是大亲爱的口中那个“看星爷的电影都能看得哭”的超级感性动物,一个家族产业就这么洗白了都没把我的泪水看出来,嗯,要好生检讨一哈。
其实也没有对《岁月风云》到绝望的地步,毕竟第一遍,还是有看下去的欲望的。
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第二遍就免了。
希望之后的情节能越来越精彩吧,要知道,我是很容易满足的,一点感动一点搞笑一点悬疑或者一点郁闷就能赚得我的好评滴。
题目还写了另一个剧名。
真的是好老好老的片子,紧随98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推出的新加坡电视剧。
主演有万梓良、李铭顺等等。
当年对这部片子喜欢的程度超过了我的形容范围。
也是因为那一部片子,我开始有学财经类专业的想法。
《岁月风云》里的金融风暴和这部片子相比,就是毛毛雨VS台风暴雨加泥石流。
到现在还记得那个一只手残疾的爆好的泰国富豪,从豪门沦为草根,无数失业的、破产的流落街头。
情节相当真实,因此对我的“杀伤力”也相当猛烈。
故事的结局是有人从此一无所有,也有从前没名没利的穷小子经过自己的奋斗成为新加坡杰出青年。
有好人像罪恶靠拢,也有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出淤泥而不染者。
更多的情节,便是当年完全没有概念的金融行业的兴衰起伏……突然间好想把这部《陌生人》再看一遍。
作为一个与金融风暴毫不靠边的我对于那一场考验都如此感慨,我想真真实实经历过的人将有更多外人无法体会的辛酸与痛苦。
哎,又想起可怜的灏明了,俞爸爸说灏明过去很外向的,就是家里遭遇了金融风暴的打击之后就变得沉默了压抑了。
听到这话,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还会说“那他应该满足了,至少锦衣玉食享受过10年,要知道能够被金融风暴打击的家庭之前该是多么富有啊”。
得到一件东西再失去的痛苦是那些从未得到过的人无法体会的。
希望大家都能快乐吧,嗯,社会安定,人民才幸福嘛。
我是越来越爱国了哦,呵呵。
陪着老爸看完的。
合拍片...不用多说了吧
很萌的冯绍峰= =
加上内地演员…其实真的不搭
『Mark』
主题曲还不错。那种时代感还是有的。
气派!
港剧内地合拍剧,跳切的有点不习惯,配音音乐节奏风格都不同,在来回变,剧情虽然比较俗套,但还是比较精彩的,林峰少爷形象太爱了,帅气可爱这里又那么痴情,让人心疼,冯绍峰很帅,荣秀风这个形象挺不错,不像其他的剧善良完美女主,有机心狡猾世俗功利,但很上进聪明有女强人的特质,一头红色卷发,卖枕头的段落印象很深,人物很复杂立体,这俩爱情真的很有看头,林峰为了胡杏儿打荣秀风那段印象挺深的,关键他爱的还是荣秀风而不是胡杏儿
感情没有输和赢,对或错,只有爱与不爱
三哥好老公啊啊啊啊
tvb试图亲近大陆,结果真是“算了吧您呐”。
好正咯。
豪华阵容,振兴民族工业~~
国语BGM能更雷一点吗?音乐监制是跳广场舞的吧
老套路家族商业大戏 记得当年边学雅思边偷着看的 真过瘾
不知怎的就是无比喜欢这部剧
拖沓
行动的双层巴士...浪漫死了喏(*  ̄3)(ε ̄ *)
伍卫国+邓萃雯+苗侨伟
这是我最近几年最喜欢的港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