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Swimming Pool,又名泳池情杀案)是法英联合制作的悬疑剧情片,影片的主要悬念在于不知道在莎拉眼中的女孩是真实的,还是女作家构思中的人物,导演用虚幻和现实编造了一座暧昧、性感而又危险的迷宫,无论观众从哪方面进入,最终能在电影里面看到的,都是欲望那神秘而又强大的影子。
导演欧若将片中所有的幻想部分通过现实方式表现出来,以致于幻想和真实如此接近,观众对该片可有两个解读层面,随意地从一个层面过度到另一个层面而不必切断整体叙述,于是影片产生了诸多诠释途径。
无论如何,旅行、茱莉、园丁marcel,但他们与莎拉的关系都是远距离的,所发生的事件基本处于她的虚构,然后被她坐在电脑前,写进了小说《游泳池》。
不管哪一种,杀人事件都是一种虚构,否则无法逍遥法外。
《游泳池情杀案》里的女主角,作家莎拉在法国小屋,经历了一系列幻想,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在影片里,她带着新书去找出版人,离开时,出版人的女儿来找自己的父亲,当听到出版人的女儿就叫“茱莉亚”时,一切就都有迹可循了。
即使还没反应过来也没关系,在影片最后,她朝着出版人的“女儿”茱莉挥手的一幕彻底揭开谜题。
美丽的茱莉转眼间变成了“茱莉亚”的脸。
原来从头到尾,出版人的女儿未曾出现在法国别墅,那些电话也都可以解释这是莎拉的幻想。
“小女孩”莎拉莎拉是个擅长写侦探小说的女作家,侦探小说为她带来财富、名誉、事业的巅峰,当然,出版人也享受到了这些好处。
虽然莎拉是名作家,但行事作风却任性、直接,一点也不像她的外表所呈现的年龄。
开头一幕已经充分展现莎拉的性格无疑:列车上被书迷认出,莎拉板着一张脸,冷漠地说你认错人了,说完就离开自己的座位。
(分明一副“我是莎拉没错但我不想理你而且劳资现在心情很不好”的表情)来到出版人的办公室,她依然板着脸,对新人很不客气,带着明显的醋意,对出版人的指责毋宁说是嗔怪。
莎拉显然爱着出版人,两人的关系不言而喻:有着暧昧关系的工作关系。
正因如此,炙手可热的侦探小说家莎拉的合作者一直是这位出版人。
她的话语始终是孩子气,责怪着出版人,却明显的那么在乎。
而出版人,显然更看重莎拉作为当红侦探小说家的身份和天分,而不是她作为女人的魅力与爱意。
果然她还是听从了出版人的建议,来到了他的法国别墅。
她给他打电话,语气透露着欢快,但一听到他不能来陪自己,表情立马大变,放佛恋爱中的小女孩,因对方的一点点举动欢欣鼓舞,又因对方的拒绝而失落埋怨。
在幻想中的茱莉出现后,她偷吃鹅肝酱,偷喝酒,还在酒里灌水,这些举动显然过分孩子气。
这些孩子气全部反映在她对出版人的情愫里。
她爱出版人,出版人却不够爱她或者说根本不爱她,她因才能得到出版人的青睐,却不是作为女人得到出版人的爱。
她不是幻想出茱莉,而是想成为茱莉在幻想出茱莉之前,她掀开过别墅游泳池的遮挡布,这个游泳池的确迷人:蓝盈盈的水,上面漂浮着黄色的落叶,幽深神秘。
茱莉出现后,每天穿着性感的泳装在用泳池里游泳,她对茱莉说自己不喜欢游泳,但在茱莉离开后,却穿着泳衣尽情畅游。
她总是衣着保守、朴素、中性,但是在这个游泳池,她为自己穿着泳衣开心畅游找到了理由:美丽的茱莉在水中游泳激发了自己对游泳池的喜爱。
茱莉拥有美好的身体,却每晚风月。
第一晚,莎拉在窗口看到茱莉与男人做爱,她是一个窥探者的角色。
她把发生在茱莉身上的一切写进小说,文字上的描述与事无巨细都是一种对文中主角的窥探,恰如莎拉在玻璃门外看到的一切。
但在影片的主要部分,即茱莉出现后,我不认为是全部是幻想,而是幻想和实际的交融。
茱莉每晚做爱的对象,或许女主角都是莎拉。
因为每个男人早晨离开时,都和莎拉有过交流,并且看她的眼神别有深意。
这个可能的确可怕,可能是因为欲望太赤裸吧。
但不管怎样,莎拉对店员的好感、茱莉对店员是一致的。
有一幕是茱莉坐在游泳池边,身旁站着一个男人,正是店员,店员的下身已经boqi,而茱莉一边ziwei一边勾引着店员。
这一幕显然是茱莉的性幻想,而又何尝不是莎拉的性幻想,幻想用一副美丽的身体,吸引店员的注意。
店员究竟死没死,我个人倾向于没有。
因为在现实中,莎拉去店员的咖啡店找他,未果,一路寻找,都不见店员,她主观上为店员安排了一个被谋杀的结局。
未能得到店员好感的茱莉谋杀了店员,莎拉一方面认为店员对自己是有好感的(从他们在咖啡馆热烈的交谈,在别墅里开心的跳舞),但茱莉则映射了店员对莎拉的真正情感:还没有有好感到能够做爱。
也就是说,在男女情爱方面,莎拉是被拒绝的。
莎拉在阳台上,对着马修袒露胸脯。
这一幕我倒是觉得是真的。
因为莎拉正穿着那件艳丽的红色长裙。
那是曾住在别墅里的女人的长裙。
这不是莎拉的着装风格,但却是她向往的。
穿上这件衣服的她,可以成为她想成为的那种女人,成为那种女人,诱惑马修的行为便具有合理性。
恋父情结如果说,整部电影里,哪个男人是莎拉真正的所爱,当然不会是更像是一场异国邂逅的店员,而是出版人。
在出版人面前,莎拉是任性的小女孩。
她幻想出来承载着自己情欲幻想的角色——茱莉,正是出版人的女儿。
由此完全可以通过开头莎拉和出版人聊天的只言片语猜测到他们之前的关系。
莎拉是出版人一手扶持的出色小说家。
莎拉也一直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这家出版社出版。
出版人是引莎拉入行的伯乐,是一名导师,也是她爱慕的对象。
当然,莎拉最终在作品上取得了突破,在情感和人生上也去了突破。
在那座法国的乡间别墅,她与自己的情欲周旋,用幻想给自己解脱,同时幻梦又成为灵感,进一步滋润了她的创作。
创作最终带来解脱。
电影中,茱莉离开前将母亲的手稿留给了莎拉。
而且茱莉说过,自己的母亲也会写书,但父亲并不喜欢母亲写的作品。
事实上,茱莉所谓母亲的作品,正是莎拉自己的作品,那不是侦探小说,而是情感小说,是出版人并不喜欢自己写的类型。
最终,莎拉的突破之作《swimming pool》为自己赢得了事业上的突破,作为作家,她再次赢得阶段性胜利。
而在情感上,她也终于逾越了一度困住自己的很有的情感困境。
她的新作给了新的出版公司,她的情感和人生也将重新开启。
最后莎拉身穿红裙,与幻想出来的茱莉挥别,她获得了新生。
Swimming Pool/ 泳池情杀案Ozon1- 电影理解关于电影的内容与叙事结构的猜想听说有四个呢。
我认为的正确理解是女主去了法国,Marcel和Franck是真实的,Julie是女主臆想出来的。
这是我在看到Julie杀人、然后认Sarah为妈妈、还有Sarah跟Julie和Julia挥手时对这个电影产生的反应——反正Julie和Sarah,总得有一个是精神病吧。
这有点像洪尚秀的《草叶集》,作家金敏喜既在创作出她周边的人物,也在与他们产生联系、进行对话。
这样就营造出了虚实结合的空间,两个电影的两位作家都与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沉浸式体验。
Sarah作为一个被悬疑小说作家的人设困住的人,被天气无常的伦敦和年迈体弱的父亲还有缺席的母亲困住的人,被压抑困住的人,急需一种新生活和新的刺激与灵感。
于是她去到法国后开始找灵感来创作,在 “peace and quiet”中她的创作进行顺利。
然后,在Julie进入她的住所时,她就创作出了Julie。
这里她就在边创作人物边接触人物,虚实两条线在同时进行。
2- 主题欲望是电影的关键词。
Sarah是旧自我,而Julie是Sarah的新的自我的化身,不再压抑的、性感有欲望的化身。
Sarah既是Sarah又是Julie。
泳池,那个湛蓝摇曳、清晰裸露、折射阳光的宽阔的大游泳池,Sarah每晚睡前都在床边凝视却迟迟不进去游泳的游泳池,就是欲望本身。
Sarah一开始会在超市的酒面前犹豫,会顿顿都吃酸奶,会鄙视Julie的滥交,会穿朴素颜色冷漠的衣服,用耳塞封闭自己,正如她一开始不愿下水游泳。
后来随着Julie的到来,她开始偷喝Julie的酒又灌上水还偷吃Julie的鹅肝酱,与Franck笑着聊天,和Franck一起跳舞,偷看又偷听Julie的doi,这些都是她偷尝欲望的禁果的证据。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用手撩一撩泳池里的水,在泳池被盖上后急忙忙地惊呼又急忙忙地把塑料盖卷起来。
一些些的试探最终演变成沉浸。
她最终穿上Julie妈妈的红裙勾引园丁Marcel,也下水游泳了。
Sarah从Sarah转变到Julie的过程,就是逃离压抑,面对欲望,面对真实的自我的过程。
她由此逃离了心灵上的压抑。
创作的意义也是一个话题。
在创作中,Sarah通过Julie完成自我救赎、自我转变。
同时,创作有“复活死去的人”的能力。
这个想法很美丽。
艺术家的创作不仅仅是像侦探小说系列一样为了讨好娱乐读者、赚得金钱的,也是有极其深刻又强大且无可替代的力量与作用的。
Julie应该是Sarah借John的真实的女儿Julia之身打造出的臆想人物。
Sarah通过创造她,与此同时同时与虚拟人物对话、与她一起情杀,共同完成了Sarah的自我转变的项目。
Sarah是通过她的创作来转变的,她是通过笔下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来改变现实的。
天呢,这个想法不美丽吗?
听说Sarah这个名字是演Sarah的女主的抑郁自杀的姐姐的名字呢。
Swimming Pool的书复活了Julie妈妈,而其电影复活了女主的姐姐。
死去的人在作品的加持下,获得了永生。
Sarah完成自我救赎这个过程也是自强自立的过程。
女权主义也常是欧容电影中的隐喻。
除此之外,电影也向我们展现了浪漫又多情善感的法国乡村夏日风情。
以上四个点是我认为的电影的核心。
3- 情杀我比较不确定的是Franck真的被杀了吗?
被Sarah杀了吗?
好像没人在讨论这个。
我觉得是有可能的,毕竟Sarah有点臆想症,而且还是写侦探小说的,何况她还马上就能回英国逃离现场。
为了释放自己内心深处的Julie,为了伟大的自我救赎,她有所有杀他的理由。
我觉得Franck作为欧容电影中的男性,如同欧容的其他男主角一样都逃不开被女主杀死的命运哈哈哈。
他应该是象征旧Sarah——那个压抑的Sarah的追求吧……Franck或许是John的象征呢。
一开始Sarah是需要软弱的,她一直寻求John来陪她,但渣男John对情妇Sarah的态度冷淡敷衍,后来在虚实结合的空间里Sarah更是都打不通John的电话。
隔绝。
如John一样,Franck也是在Sarah的旧自我阶段出现的,他与穿着朴素的Sarah暧昧。
而当Sarah的新自我Julie向他示爱时,他拒绝又逃避,就像John拒绝否定Sarah转型的新书一样。
所以,Julie杀死了纠缠着Sarah的Franck,也斩断了对John的爱恋。
Julie说:“For you, for the book.” 我为了你的转变而杀了他,我为了你的书能顺利出版而杀了他。
John的化身死了,Sarah就可以转变得强大了,可以换出版社了。
这时,Sarah就不是软弱的了,她自信而强大,不再靠John的爱意来证明自己,不再为John不照顾自己却照顾新星而吃醋嫉妒。
她可以轻松应对John的否定,轻松换出版社,轻松告别。
那么,Julie杀死的不仅仅是否定自我的Franck/John,也同时是男性主义吧。
通过杀死这个可怜的替身Franck,Sarah证明了作为女性的自立自强自信,扳倒了男权对她的消极影响,逃离了男权社会带给她的一层压抑。
4- 妈妈Julie的妈妈……会是她杀的吗?
这个隐隐约约的故事让电影又蒙上了悬疑秘密的面纱。
Julie脸上的伤,她解释道有人打她,但她打回去并把对方打得屁滚尿流。
Sarah向侏儒女孩问起Julie妈妈,侏儒慌张地说那是个事故然后关上门。
Julie把Sarah认成妈妈时哭着说不要抛弃我。
Julie杀Franck杀得干净利落又爽快。
由此,故事可能是,Julie妈妈要离开她,Julie挽留,Julie妈妈打了她,Julie打回去,两人扭打后Julie妈妈被杀而Julie留下一条疤。
因为Julie是Sarah小说里的人物,所以可以猜测Sarah的小说可能有写到这些。
5- End
看了各种解读,各有各的理,最后搞蒙了,也不知道谁说的是正解。
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简简单单的片子。
大部分人看电影,不就是为了消遣娱乐一下嘛?
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什么意思呢?
按电影标题翻译来说,不过就是一起烂俗的杀人事件,两颗星都不给。
只因为结尾出现的那个茱莉,有了那么多种解释。
因此电影是复杂了,但是电影中的小说呢?
女作家写出来的,不过就是这样一起滥俗的情杀事件,她干嘛要感谢茱莉呢?
说实话,老太婆的生活模式我很不喜欢,Julie那种放荡的样子我感觉也不太好。
整个电影看下来无聊的很,浪费我一个半小时。
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说话要让人能听懂,要正确传达你的意思。
搞一个多解的东西,让大家因为看不懂而觉得很牛x。
本身就是一件很傻x的事情。
如果你不同意,就当我放了个屁。
反正我觉得这电影不行。
首先,本片的确是虚实结合的一部影片,是现实与小说的交织。
本片对话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画面,人物动作细节等。
因此,先将几个重要的点明确一下。
更正几个误点。
1.开头sarah问jonh "如果去了别墅,是否过些天会去陪她“这里信息很充分,证明john和sarah并非简单的出版商与作家的关系。
首先来说,一个正常关系的出版商会让一个为自己工作的作家去自己乡村别墅住吗?
而且还是个女作家,而这个女作家听后不单没有惊讶,却反问你是否会来拜访。
言下之意就是来陪伴自己。
信息如此充分明了,就不再赘述了。
接下来,jonh对sarah回答的是”我有女儿需要照顾,或许周末我会去。
“这里是本人凭听力反复听了N遍英文原声。
的确不是某些评论写的”我女儿周末可能会去“。
我想一定是他看的电影做字幕的人就做错了,或者是他看字幕理解错了。
总之john的意思是她女儿就在伦敦,他得照顾她,不一定有时间去,说完之后,sarah显得很失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女儿在结尾来看老爸。
证明他们父女关系很好,而且离的不远。
2.从哪里是虚构,哪里是现实?
我们用倒推的方式来看,线索:A.julie和他父亲john的关系很好,所以只要电影里开始出现julie说他爸爸坏话就是虚构场景。
julie第一天晚上出现时,就问sarah”你是他的新欢吗“ 此时已在小说中。
B.sarah几次电话想与john通话都没成功,因此,第一次电话找不到John就已经是在小说里了。
电影中sarah在到达别墅后的第一天晚上跟他父亲通了电话,之后第二天上午又接到john的电话,并在电话中称赞其别墅像天堂一样,而当她问john打算何时过来时,john却说还没有计划,工作实在太忙,并匆忙挂断电话,使得sarah很失落。
这里又再一次证明她俩关系非同一般。
而就在当天夜里,john的女儿julie来到之后,sarah打电话抱怨说没告诉她,他的女儿会过来。
侧面证明之前John并没说他女儿会去。
而这时并没有接通,而是电话答录机。
已经是小说里了。
第二天julie接到他爸的电话,而当julie把电话递给sarah时,电话那头却并没有传来john的声音,证明此时已是幻境。
C.十字架记得sarah入住别墅头一天,就把墙上的十字架摘了下来放在抽屉里。
可是,后面几次镜头,十字架全都挂在墙上。
也行有人会认为是julie进入sarah的房间给她挂上的。
可是并没有任何理由或者道理。
这个十字架并不意味着任何事,这也不是吸血鬼电影。
从头到尾十字架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影响。
因此,并非是那样。
而且,就算是,sarah既然这么讨厌,为什么还要一直留十 字架在墙上,完全可以再摘下来就是了。
因此,证明此时已经是小说状态下了。
那么,结论就是1.sarah的确去了别墅,别墅的确有园丁marcel。
从开头到坐火车,再到marcel接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
2.julia,即john的女儿。
真实存在,但住在伦敦,并没有去别墅,也没见过sarah。
而在小说里,名为julie。
3.此次属个人理解,最后的挥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个人认为至少有与自己过去挥别的含义。
完成了10年里的首次改变之作品,找到新的出版商,体会了改变中的心路历程。
与开头sarah的精神状态,有鲜明的对比。
4.关于灵感:只要是稍微写过点东西的人都知道,灵感的东西就是天马行空,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含义的东西非常多。
非要说从哪个点开始是小说,哪个点结束是现实并不能明确。
只要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哪些时候一定就是小说里就够了。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拍摄的脱俗之处,否则,就像中国电影那样处处都交待明白,不是更好?
很多电影都是这也,比如大卫芬奇的作品,穆赫兰道之流。
灵感来源于John的喜新厌旧;john有一个女儿;衣柜里艳丽的前女主人衣服;老迈而朴实的园丁marcel;小镇餐馆里搭讪的中年服务生;等等,其他请补充。
这些都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最后,其实故事很简单,至少从sarah女儿深夜来访 --到--sarah交稿之间的故事全部为小说。
中间没有夹杂任何现实的描写。
sarah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 吃饭,睡觉,打豆豆的生活:吃饭,写作,让园丁修建草地,清洁游泳池,游泳,逛街,去小餐馆吃饭,上山游览名胜古迹,回来继续创作。
直到她完成整部小说。
她写了数十年的杀人推理悬疑血腥的小说,终于放松一次。
写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最终 成稿却是由julie的母亲留下来再传给她的。
片中2次提到意外与车祸,应该也是映射她对自己母亲的某种情怀的解脱与释放。
就写到这里,希望看懂的人留个言,看懂我写的人也留个言。
对我写的有补充的也留个言,有不同见解的更要留个言。
不想留言的留个赞就好。
1.可以确定Sara是有母亲情结的。
从父亲酗酒、母亲缺位、Sarah本人禁欲、以及她对Julie的「母亲凝视」等等都在过于明显的暗示这件事。
2. 还可以确定结尾出现的女孩才是真正的Julie。
因为从现实表达来看Julie和作家并不认识,而作家行前得到的唯一信息就是“出版商有个女儿”,而这个女儿听起来娇纵美丽。
这是她灵感的来源。
3. 所以法国的女孩是谁以及是否真的出现并不重要,她只是作家视角下的一个符号。
电影里有太多暗示母女关系的表达,所以也会往这个方向来推断:Julie是Sara的一个化身。
4. Sarah对母亲的感情是复杂的:她没有得到母亲的关爱,渴望和母亲单独相处;又暗含一丝憎恨,例如性格不合,或者有一些同性之间的嫉妒;但又有奇怪的联结,有二人之间的默契和秘密。
所以她对Julie做的事情也正是她希望自己的母亲对她做的。
比如引起注意(女儿的房间总是很乱,活得自由随性,带不同的男人回家,泳池旁边尽情展示青春魅力等等),比如陪伴(听她讲自己的恋爱,出门不论多久一定还会回来),比如包容(即使是杀人这种病态的极端),她也希望活得像Julie一样,所以通过Julie这个「工具人」Sara也得以获得了母亲视角,她填补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空缺,不再条条框框,也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5. 瓶颈期后,作家的最得意之作,是她自我救赎之后的酣畅淋漓。
她重新活了一次,而她笔下的探长,也和她一起重新睁开双眼了。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烈日炎炎的夏天,裸露的身体洋溢着蓬勃的欲望,这是独属于夏日的性感。
上个月,知名电影媒体 indieWIRE 评选出21世纪最性感的25部影片,其中李安的《色戒》排第13名,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排第19名。
今天堂叔要说的是排名第12位的——《泳池情杀案》
豆瓣7.4算不上高分,但夏天怎能错过湛蓝的泳池和少女美好的肉体!
当你看到导演是弗朗索瓦·欧容的时候,或许就该明白这部电影为何会比《色戒》和《花样年华》更性感了。
(左欧容,右女主)欧容的电影总是毫不避讳美好的肉体和深藏的欲望,他的电影多把欲望和犯罪悬疑相结合,让观众的身体和精神同时达到高潮。
(欧容代表作《花容月貌》)比如偷窥犯罪虚实相映的《登堂入室》;
比如用密室杀人显露人性阴暗的《八美图》;
很多人说《泳池情杀案》是情色版的《盗梦空间》,堂叔却觉得《泳池情杀案》更像是《登堂入室》的“女版”,都是用文学造就亦真亦幻的欲望犯罪。
写作进入瓶颈的英国侦探小说家莎拉,在出版商约翰的建议下,决定去约翰在法国的别墅休假一段时间。
阳光、绿叶、别墅……一切如此美好,莎拉感觉到了久违的宁静,直到约翰的女儿朱莉住进了别墅。
和古板保守的莎拉不同,朱莉热情奔放,和莎拉简直属于两个极端,所以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
朱莉喜欢游泳,喜欢展露自己美好的身体,每天都带着不同的男人来家里过夜。
朱莉美好的肉体、开放的私生活引起了莎拉的好奇,莎拉开始偷窥朱莉游泳,甚至偷窥朱莉的床事。
在好奇的偷窥过程中,莎拉有了新的灵感,文思泉涌,这部小说的主角正是朱莉。
为了更好的创作小说,莎拉还偷偷翻出朱莉的日记。
在朱莉的潜移默化下,莎拉压抑的欲望也渐渐涌现。
她像朱莉一样裸露出身体,躺在泳池边的阳光下,躺在一个男人充满欲望的目光里。
莎拉的这种改变拉近了她和朱莉的距离,她主动示好,向朱莉打听着关于朱莉母亲和父亲的往事。
两个人的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直到有一天,朱莉看到了莎拉创作的关于自己的小说,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罪案的发生。
朱莉叫来了莎拉喜欢的酒馆招待,莎拉和招待的亲热让朱莉嫉妒不已,
她在泳池边诱惑着招待,招待却因发现了莎拉的偷窥而想要离开。
这个夜晚之后,招待不见了。
朱莉说她因为看了莎拉的小说所以杀了招待,莎拉和朱莉一起掩埋了招待的尸体。
对掩埋尸体的草地起疑的管家,被莎拉引诱进了房间……
度假结束后,朱莉和莎拉接连离开了别墅。
回到英国的莎拉出版了新书,在出版商约翰的办公室外,她和一个满脸雀斑戴牙套的姑娘擦肩而过,这个叫茱莉亚的姑娘叫约翰爸爸……
究竟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别墅里的朱莉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莎拉的幻想?
还是说别墅里发生的一切都是莎拉小说里的情节?
从哪到哪是真的,从哪到哪是假的?
这是导演的故弄玄虚还是为了剧情需要的虚实相映?
片尾的反转让电影达到了高潮,甚至成了本片一直被影迷争论不休的理由。
而“戏中戏”的烧脑展现的是莎拉性别意识和潜在欲望的觉醒。
不论别墅中的朱莉是真是假,热情奔放的她都是保守压抑的莎拉渴望成为的人。
一方被黑布掩盖的泳池,就像莎拉被压抑的性欲。
当黑布揭开,蓬勃的欲望喷薄而出。
保守的莎拉不再避讳裸露自己的身体,不再压抑自己的性,本我与超我合二为一。
身心得到解放的莎拉,不再是古板的只写侦探小说的老巫婆,而是有体温有母性有自我主张的自信女人。
片中优雅的莎拉由获得过银熊奖的夏洛特·兰普林饰演,兰普林的代表作是在2015年大放异彩的《45周年》。
兰普林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演《泳池情杀案》时,兰普林已有57岁,却依然端庄优雅,风情不减,这何尝不是种骨子里的性感?
(年轻时的夏洛特·兰普林)斯宾诺莎说:“人都在凭借欲望努力地在自己的存在中活下去。
”为了展现莎拉的欲望觉醒,欧容在本片中大量展现了朱莉美好的身体,这些并不会让人觉得色情,反而觉得美如画。
这么撩人的电影,难怪被评为21世纪最性感的25部电影之一!
你心目中最性感的电影是哪部呢?
这是一部讲女性作家作为女人和作为作家如何自我突破的故事。
整个故事第一遍看时,几处段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最后出现的出版社老板女儿,为什么长得和一开始出现的那位不一样?
其实片中暗示很多。
在此直接说结论:更年期女作家其实一直都没见过出版社老板女儿,片中那位性感女儿是她杜撰出来的。
直到她完成作品后去找出版社老板时,才第一次见到出版社老板女儿。
破解欧容的诡计叙事,整部电影其实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更年期女作家擅长写大卖钱的侦探小说,出版社老板是她的老板也是她的情人,有一天她去找出版社老板说事,期间两人因为男女关系、创作瓶颈等事情发生了一些争吵,出版社老板建议女作家去他在法国的别墅修养一段时间。
女作家回家后,开始思考和创作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题目是《游泳池》,内容是女作家想象自己坐火车到了老板位于法国的别墅进行修养和创作。
(此段均为戏中戏、女作家的想象的实体化、整部电影的主体部分)女作家到了老板在法国的别墅,法南的阳光和风让她感到舒适,她立即开始写作侦探小说,过了几天老板的女儿来了,老板女儿很性感很年轻,经常早出晚归,打扰到了女作家的修养创作。
两人一位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了争吵。
老板女儿还经常带男人回家睡觉。
也经常晚上在别墅里的游泳池游泳(这是片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
经过几次狗血“遭遇”,女作家发现老板女儿身上很有故事、很值得写,于是她停止写作侦探小说,另起炉灶开始写一部以老板女儿为名字的小说《朱莉》。
在写作过程中,她为了取材,慢慢地卸下心防,和老板女儿熟络起来。
女作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创作,还偷窃了老板女儿的日记,把日记原文抄写到了小说《朱莉》里。
有一天,老板女儿因为拒绝想和她做爱的饭店服务员,不小心杀了这个饭店服务员,女作家找到了饭店服务员的尸体,并和老板女儿一起埋尸灭迹。
老板女儿觉得女作家对她太好了,也卸下了心房,原来老板女儿是老板的私生女,是老板和他在法国的情人生的,她母亲也就是老板的法国情人已经去世,留下了这个房子。
老板女儿说,她母亲生前还写过一部小说,但是从来没出版过。
法国部分故事的最后,老板女儿把她母亲生前的文稿给了女作家。
(戏中戏结束)女作家找上出版社老板,把新写的《游泳池》文稿给老板看,老板看了觉得没啥意思,对小说的内容也很疑惑,并希望她还是能继续写大卖钱的侦探小说。
女作家诡谲一笑,丢出一本已经成书的《游泳池》,告诉老板她早就料到他不喜欢这部小说,因此找了别的出版社出版了,并且她认为这是她最好的小说,她帅气的离开老板办公室前,告诉老板她会继续写大卖钱的侦探小说,并且状态特别好。
她走出办公室,第一次见到了老板女儿。
笑了笑。
此时场景回到了法南别墅,一个象征的镜头:女作家和老板女儿(真)挥手,挥着挥着,老板女儿变成了她小说里的样子。
整部电影用了好几次镜中镜拍摄女作家,已经非常明示,在”法国“的她是自己的镜像,这个故事其实是她在创作的故事。
女作家创作了一部叫《游泳池》的小说,而《游泳池》则讲了女作家创作小说《朱莉》的过程。
这种俄罗斯套娃式的叙事,再加上小说世界里的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好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其实都是女作家自己欲望的投射——都为此片增添了繁复的叙事结构带来的有趣的视听语言。
女作家一方面通过杜撰自己的情人兼老板的女儿的故事,完成了她自己作为小三、作为女人的突破:她不再仅是老板的赚钱工具,她没必要再执着于和老板有什么进一步的男女关系。
从而展现出她作为作家的突破:她写了一本非侦探小说,写了一本真正自己想写的小说,这部小说解开了她的一个心结,并出版了——然后她还是会继续写大卖钱侦探小说。
她有了更多的选择和面向。
她通过创作《游泳池》这本小说,完成了作为女人和作为作家的双重突破,可谓功德圆满。
这就是文学之于生命的意义吧。
看了各种解读,各有各的理,最后搞蒙了,也不知道谁说的是正解。
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简简单单的片子。
大部分人看电影,不就是为了消遣娱乐一下嘛?
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什么意思呢?
按电影标题翻译来说,不过就是一起烂俗的杀人事件,两颗星都不给。
只因为结尾出现的那个茱莉,有了那么多种解释。
因此电影是复杂了,但是电影中的小说呢?
女作家写出来的,不过就是这样一起滥俗的情杀事件,她干嘛要感谢茱莉呢?
说实话,老太婆的生活模式我很不喜欢,Julie那种放荡的样子我感觉也不太好。
整个电影看下来无聊的很,浪费我一个半小时。
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说话要让人能听懂,要正确传达你的意思。
搞一个多解的东西,让大家因为看不懂而觉得很牛x。
本身就是一件很傻x的事情。
如果你不同意,就当我放了个屁。
反正我觉得这电影不行。
侯孝贤的电影,镜头放在那,是草木娑娑的声音,是赤裸裸摊开的世界。
写实,是自然,是人生。
欧容的镜头里,摊开的是欲望,一丝一毫都是暗涌。
莎拉看起来保守,一丝不苟,低调。
与年轻高调的julie截然不同。
可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她对julie一开始的厌恶其实带有着迷恋和向往。
年轻而诱人的身体,喝酒狂欢的自由,夜夜笙歌。
电影镜头的层层推进,她的情绪和欲望被一层层拨开。
电影一开始,我们就跟随着莎拉,观看着她生活的白描,看到的似乎是一个脾气古怪,单纯而又清高的女士。
看到她生活平平无奇的记录。
而我们看到的julie是莎拉凝视下的julie,是女性对另一个女性的窥视。
所以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窥探到她诱人的躯体,放荡的生活,窥探到她的秘密,在我们眼中也多了一层不可言说之感。
Sarah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一直摇摆在“julie”和“julie的母亲”之间。
她偷偷喝酒,偷听楼下julie做爱的声音,拿走她的内裤和日记本,此时她仍是渴望着julie的一个影子,一个观察者。
如果说镜头语言写满了欲望,那么当莎拉真正的拥有了成为“julie”的内心满足感的一刻,则被镜头以画面的方式明明白白的书写了下来。
画面中,阳光下水边女人赤裸的双脚-大腿-臀部-腰身-女人的脸。
再往上,一个男人和不明的神情。
同样的镜头记录了两次julie,最后一次是sarah,她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躺在那个她经常窥视的位置上。
她从观察者的视角走了出来,她弥补了内心的不完整,她成了敢于释放欲望的“julie”。
Julie杀了人,神色衰颓,高调放肆不再。
莎拉的的身份从julie的观察者,到julie,再次转向了julie的保护者。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julie杀了人后哭着说,是为了她的小说,恰恰让我们意识到julie其实也已经成为了莎拉的观察者和依附者。
最后,她交出母亲的手稿然后离开。
我们可以解读为小说完成,莎拉的成长已经结束,julie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到这里,我个人更倾向于julie的故事是莎拉内心的拟人化。
电影最后,真正的julia出现,sarah和julie/Julia挥手,微笑。
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julie是真是假亦或是谁已然不重要,从始至终这都是莎拉的故事罢了。
美貌是會流走的, 記得 night porter 的 charlotte rampling 嗎? 唯有氣質不減!
就像躺在泳池边上小睡片刻,会被太阳晒得恍恍惚惚,乍一睁眼光斑让周围变得虚幻,清醒前甩不掉混沌一样,影片结尾处的逆转,让你确认自己被愚弄了,那么愚弄大家的是Sarah,还是Julie,又或者是影片本身?再或者这根本是一名悬疑小说家的臆想。她获得成功已久,太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寻找到新的刺激,
戏中戏,法国电影的尺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每次看都忍不住在中途暂停,然后去解决一下,哈哈哈,我的自控能力真是太差了,要怪只能怪两位女主的胸型实在是太好看了,我偏向于作家,从站在窗口的那一刻开始,往后的一切都是小说的情节
初阶版《登堂入室》。抛开那些剧作技巧上的构思与执行,欧容片的画面、构图、光影、色彩和配乐完全称得上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光是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就足以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湛蓝池水下暗流涌动的情欲,作家与少女间的此起彼伏的心理博弈。全片蕴满了一股诡异而又离奇的氛围,泳池情杀将剧情推到高潮,套嵌式结局耐人寻味。较为可惜的是网络在线基本上都是阉割过的版本,明知有大尺度片段硬要引进还把剧情剪成一坨屎那当初买你妹的版权啊!
85绝佳之作。有侯麦的写意笔调,又能添上诸多惊悚、情色等黑色元素,貌似不可调和,熔成一炉后却别有风味,含蓄、神秘感让人看完后能久久回味。唯一让人担心的是,作品很随性,似乎依赖灵感甚于苦心雕琢,很可能会是这导演的灵光一闪,妙手偶得之作。对导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他不如Arnold夯实
她之中有什么活物在苏醒、反抗,真实的身体与面目均不在场,生活果然在别处。非常年轻有活力的思考方式,欧容不愧身出高知家庭。他的电影里有永恒的夏天,舒适的身体和干爽的衣衫。复杂精细,梦境追逐梦境有点晕,色情感偏多(前作更暴露但属健康香艳)。兰普林年轻时很美艳的。三星半。
八美图里的傻白甜萝莉Ludivine Sagnier摇身一变在这里演起了性感尤物让人赞叹不已。典型的欧容故事:看上去是我窥视了让人羡慕的你的故事,实则是我心中有个结界(想到了怪化猫)。被杀害卖掉的男人实则是女作家生命中男性的永恒缺席并选择了不妥协的结果。一些隐喻我如果早几年看会更喜欢。夏洛特兰普林演性冷淡真的牛。
说实话,完全没看懂,但是却坚持看完了,奇了怪了
莎拉交稿 泳池 以前,写过 假日的杜威 在茱莉出现后恼闷搁笔,写过 茱莉 其女主角(想象的约翰女儿)在夏日的泳池别墅纵情肉欲却意外吃醋导致情杀,而电影的关键在于她为何放弃 茱莉 这个故事——在探索茱莉身份时她瞥见了描绘其母亲情感故事的可能,构思情杀之后来自茱莉的呼唤让她认可了母亲的形象。
【4】细致的多重文本构建,戏中戏铺陈相当精彩,推进平稳但也汹涌,如此也为最后的反转提供推力与情绪基础,最后呈现出无比迷人的氛围影像。而内核依旧是欧容偏爱的性、欲望和死亡。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最后一幕出现之前都是老太太写的小说内容吧。
o先生这次太故弄玄虚了
I don't really get it.看了各影评后也觉得不过如此吧。还是闷了点儿。觉得这个作家挺压抑的,系列作品作家的通病吧,不爱自己创作的角色。最后的反抗,出版了其他书,明显感到了释放,极度自信。
把侦探小说和谋杀案联系在一起虽然早已不算新鲜,但是欧容就是能用他一贯的脱胎手法让影片变得莫测和神秘。简洁的游泳池画面和火辣躯体让影片充满美感,对比着渴望激情的女主人公,整件谋杀案又那么流畅自然,舒缓的旋律将结局带入新的高潮。原声很赞~
露肉太不羁了,最后的反转映衬了之前的铺叙。。
看的時候盡往“驚悚”兩字兒上想,以至於嚴重被劇情給閃了……
叙事不算成功,结局更是故弄玄虚,只有海报才是最最好看的……
笔下的情杀案,那个在对岸和你挥手的JULIE,有那么美若天仙么?梦醒来,实在捉摸不透。谋杀是其次,揣着一颗侦探的心,冲着谋杀案去了,失望而归。
“开放性叙事”和“故事没讲好”是两回事,这部是后者,云山雾绕,故弄玄虚。然而法国乡村实在太美,巴掌不打笑脸人,这个一星终究是打不下去
7.2/10分 本作可以看做《登堂入室》的精神前作,都有探讨文学与现实的暧昧性的主题。全片的氛围与情绪的营造很厉害,但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无聊的。要不是导演让女演员露肉以让观众保持注意力,我真的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