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
7分。
郑保瑞导演,陈冠希、李灿森主演作品。
前几天看完《九龙城寨之围城》,突然想回看一下郑保瑞先生导演的作品,这真是个阴暗的创作者啊,大部分电影都非常黑暗,甚至引人不适。
“九龙城寨”如果不是因为余儿的小说打底打得好,也必定会无比黑暗。
当然近些年,香港导演纷纷进军内地市场,过于黑暗是过不了审的。
《狗咬狗》讲了一个极端的故事。
陈冠希饰演的杀手鹏来自柬埔寨,自小关在笼子里像训练狗一样杀人,把身体当成工具,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
恰好他遇上了李灿森饰演的重案组探员伟,这是个更加极端的警察,为了抓捕鹏,他几乎愿意牺牲一切。
鹏遇到了轻智障女子,互生情愫,鹏决定带这个姑娘回柬埔寨躲避。
为了抓捕鹏,伟在自己的同事死光后屈身笼寨继续追捕鹏。
看得非常不适,非常难受。
我们本是一样的人,为什么不能做朋友呢?
如果你没有杀死我的朋友,我没有看见他们血流满地的样子,我不会让你无处遁身......你说那是你最后一点幸福,我万万,不要夺去他.可是我们是一样的人啊......这是一条不归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其实,你只是个困兽.你被父母抛弃了,你的主人不爱你.你浑身是伤,那是你活下来的印记.每道伤痕都触目惊心,残忍的露着你的信仰:一个生命的存在,需要以另一个生命为代价.等了那么久,你找到了.这个女孩会对你笑,会拉着你的手,会为了你伤害另一个人.有一个人给了你温暖.于是,你只想单纯地对她好.也许你都不知道是不是爱她.一个人给了你谁都不曾给予的东西,于是,你想对她好.我不杀了你,你们会厮守一辈子.她也是个不幸的人.她遇见了你,你把她带走.然后笃定,你们是彼此最后的幸福......可是,我恨你.我选择了这条路,就不会回头......这么长的路,你拉着她的手,不曾松开......我们真的是一样的人.一种情绪,背负了一路,终于还是难以将息......我不能放了你,那样,我就彻彻底底地失败了.我知道,你不会放弃她的.路的尽头,回不去了.于是,我们只能一起死去......这不是谁的错.我们都不是恶人,只是太执著.所以,你们不要哭泣.至少,我证明给你看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狗咬狗》个人观影随笔,欢迎理性讨论,不喜勿喷 导演,我知道你想拍的很酷,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酷而酷,因为酷过头了,就不是真正的酷,而是装酷 电影整体的风格是比较暗黑压抑的,大部分的场景都是黑漆漆的,故事也讲的磕磕绊绊,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好像只有冠希哥一人是正常的,因为他演的本来就是一个癫狂的人,警察们不理性,一言不合就杀人,逻辑上的我没办法融入剧情,太刻意了,但是也能理解,毕竟电影的名字就可以解释一切不合理!
《狗咬狗》这个名字很尖锐,而且配乐也特别有意思,每次冠希哥出手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恶犬的狂吠声,原来这是个癫狂的动物世界,人跟狗一样互相撕咬,人性泯灭,唯有生存,不要跟我讲道理,也不要跟我谈逻辑,从这个角度去欣赏,可能会容易理解的多. 很多人说冠希哥在里面的表演炸裂,我不知道这种炸裂感是怎么表现的,他没有什么台词,只是靠一些肢体动作和眼神,我的感受,有融入角色,也能挑起主演的戏份,最后的部分还是有一点青涩,但绝对谈不上炸裂,可能他们的理解,只要歇斯底里,够凶残,够狠够酷够拽就是炸裂,我们的理解有偏差,而且我非常讨厌这个词.PS.我倒是觉得李灿森演的不错,还有最后的结局很好,虽然跟前面的衔接有点脱节,但那个孩子出现的时候,还是看到了一些希望,并没有一黑到底....不然就真的太压抑了.
演的很棒,尤其是参差不齐的牙齿
两年前,郑保瑞从合拍片回归香港本地题材,拍出一部横扫颁奖礼的《智齿》,其大尺度的情节、暗黑残暴的美学风格令人咋舌,更描绘出一个港产片中罕见的荒废堕落的未来城市图景。
事实上,早在 2006 年,郑保瑞就已拍过类似的题材,其阴郁绝望的格调更有过之而不及,那就是他充满争议的代表作《狗咬狗》。
不过,相比起《意外》和《智齿》,更遑论那些接近主流口味的动作片,他这部《狗咬狗》的口碑待遇未如理想,投资 2 千万成本的影片在当年暑期档上映,收获票房不如人意,而在之后的金马和金像奖上几乎颗粒无收。
倒是后来在欧美地区发行影碟后,吸引不少国外类型片粉丝的关注。
从这一点来看,影片血腥暴力的类型元素掩盖了叙事里的深层表意,观众似乎只将其当作一部限制级的警匪动作片来看待,而影评人也对废墟般的香港、模糊道德边界的警匪对峙感到困惑与乏味。
郑保瑞以风格化的美术与滤镜效果,营造出一种阴郁、晦暗的色调,在难以分辨黑夜白昼的画面里,接连抛出女法官被枪杀爆头、警察被刺倒于血泊、汽车相撞凌空翻转等等挑动神经的情节;人物堕落与兽性暴行的此起彼伏,从都市景观转到垃圾场,将叙事引向一个逐渐偏离现实的未来幻境里。
整个故事中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善良的人物:律师买凶杀妻、警长背地里与毒贩勾结、父亲性侵凌辱女儿……尤其是转移到垃圾场之后的情节,呈现出港产片罕见的冷酷荒凉意味,让观众察觉出这是一个扭曲人性与道德的未来世界。
事实上,《狗咬狗》延续了郑保瑞此前两部作品《爱·作战》和《怪物》的类型混合实验,在常见的警匪类型架构里融入人性与兽性一体两面的思考。
导演刻画了两个对立而异常复杂的人物:暴躁的警察与冷酷的杀手,却不像常见警匪片中正义与罪恶的对峙般简单明了,因为这两个角色在极端的环境状态之下,性格和心理会急速改变。
凶残的杀手遇上弱智受虐的女孩,无意中被唤起其恻隐之心,那种夹杂着同病相怜与家长式关怀的复杂心理,令这个狠角色身上流露出人性的微光,而两人回到柬埔寨过上平淡的生活也在呼唤出人性本善的底色。
相比下,另一个角色却耐人寻味:年轻的警察玩世不恭,其后在破案中目睹同僚相继死去,以及无法面对父亲的罪恶秘密,最终沦为凶残暴戾的野狗,选择以暴易暴而走上亡命之路。
这个角色的心理转变也折射出扭曲人性道德的社会环境,人们为了金钱和地位,不惜背叛身边人、泯灭自我良知,特别是父亲的罪恶让他的价值观彻底颠覆,他不再相信所谓的正义,在他看来警察面对凶残的罪犯时,不应保持冷静、恪守底线,而要突破界线、以暴制暴。
正如最后字幕归纳出的核心主题:生命以另一个生命作为代价才可以生存下去。
换句话说,在如此极端的环境里,正义和良知根本不屑一顾,甚至成为了生存最大的障碍,而唯有凶狠残暴、不择手段、目无法纪才能获得活下去的权利。
杀手和警察两个角色命运各有不同,性格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性与兽性是对立共存、亦可逆转的。
一个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压抑其恻隐之心,尽力释放其兽性,用以对抗与征服。
或者说,生存环境的恶劣更容易激发出人性中暴戾凶残的一面,这也许才是导致这场暴力对峙的根源。
剧中每个人物都是苦逼,卑微的活着,窝囊的死去。
他们就像抗日战争结束后,还生活在沦陷区的百姓一样,在国民党的黑色统治下,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陈冠希的老婆我一直以为她是个疯子,但最后大义凌然的牺牲自己,并说出这么文艺的话,让我觉得她不是疯,只是行为艺术者。
警察的角色完全是受了宇智波佐助的启发,无论是背负亲人的罪恶,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查克拉报仇而去异乡打黑拳。
最后剧中主要人物相继都死去,新生命开始,不禁让我想起了轮回,就像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那样,一个结束不过是有一个开始,婴孩长大后又成为一个孤儿杀手,是不是每一个杀手都有这么纠结蛋疼的出身。
一直不喜欢陈冠希,这个看上去很装X的坏坏的家伙,除了耍酷,仗着略有几分姿色,实则草包一个,又不小心卖弄了一把风骚,终于被娱乐圈蹬回家卖衣服去了......直到有缘让我碰见了这部电影。
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成了嗜血机器的杀手残存着人性,一个徘徊于黑白之间的警察坠入地狱,善恶互相对峙,光明与黑暗共生,他们都像疯狂的饿狗一样暴戾,互相撕咬着抢食最后的残羹冷炙。
这是一个极端绝望的故事。
陈冠希用他独有的孤傲感描刻着角色摄人心魄的狠戾,暴力、冷酷、绝望、苟延残喘,却在最黑暗的地方开出了一朵温暖的花...有人说这是陈冠希最棒的电影。
世俗是严苛的,但艺术更趋于包容。
一个好演员被耽误了,但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他好的作品面世。
陈冠希,我这人爱才,你实力圈粉,没毛病[愉快]哈哈哈哈哈哈......
有好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从头到尾让人喘不过气的片子了,作为一个有那么一点港片情结的人来说,心里是很感动的,仿佛又找到了小时候对着电视机看香港电影边看边抹眼泪的那种回忆。
陈冠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每个眼神都到位,他的世界只有生存,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因为他没有选择。
看到那个弱智少女抓着他满是淤青的手臂流眼泪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在女孩的眼里,只要他温柔,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暴力。
他们都不曾被当成人来对待,而他们所想要的只不过是像人一样去简单生存而已。
忽然有点羡慕这种爱情,那种只有彼此,无法去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任何替代的感觉,大约只有电影里才能有了吧。
两星是给演员的,这个戏就算了!!!
壹.三辆车押解都能让犯人跑了!
贰.警察在车上,手上有枪都能让犯人把车抢了!
叁.身上手上被剪子插了好几下居然还能装死,董存瑞啊?!
肆.警察你有枪,在犯人没有投降行为之前,跑到犯人赤手攻击范围之内,是傻逼么?!
伍.都说妹子再不送医院就见上帝了,居然还能跑起来?!
还能逃到泰国怀个孕!!
陆.结尾拍成傻逼对决!!!!
这部电影我是分两次看完的,因为很少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情绪上有点扛不住,很少看到像这样一部绝望的电影,让我觉得好像除了死亡,我看不到电影里那三个人别的出路,他们都太简单,简单到太执着,执着到不在乎任何代价。
我一直觉得陈冠希的演技还是很不错的,在这部电影里也是如此,从头到尾他也没有几句话,可是把人物刻画的很好,可能他就是比较适合说话比较少的角色吧,他是个好演员,然后我也不觉得他是个不好的人,毕竟那些事情都是他的私生活,他能把角色演绎到我们觉得好,他就已经尽到自己的本分了。
至于影片中的李灿森和别的演员,说实话,我总感觉有点脸谱化,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太过突出了,总觉得不完整,不过总的说来,这是不很不错的电影,我想,再看一遍,还是会很震撼
虽然电影本身被定为三级片,但是依然觉得充部充满血腥暴力之后的,依然充满着温暖与柔情。
不得不说,Edison在这部电影当中的演技达到了极致。
本以为长的有些坏坏的他只能算是一个花瓶。
但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本片中她的演技让人吃惊。
吃饭是狼吞虎咽的饿狗,打架是凶戾眼神的疯狗,狗咬狗,是自我保身的最佳方式了。
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唯一出路下,只有撕咬,厮杀,用一切可以用到的手段去杀死对方。
从小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内心不知道什么是感情,什么是爱,甚至是连一丝同情都不明白。
就是这样一个角色,Edison达到了。
走在路上还在和你讲,Edison和那个轻微智障女孩,原以为他对她只是同病相怜,看到她被她父亲压在身下,本身Edison可以杀死这两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的。
但是看到女孩家中那一家三口的照片之后,我开始以为那是同情;他给她穿上短裤,我以为那是同情;他带她离开,我也以为那是同情。
但是,导演郑保瑞在只有两个人的镜头下,阳光总是那么灿烂,连音乐都是令人舒服的。
两人在对方面前显的多么像正常人。
男人不再是为了一点钱就可以刀刀致人于死地的无情杀手,女人也不是那个疯疯癫癫的智障少女。
在观众眼中,他们在经历了风波之后产生的,那是爱情,只是开始时不明白罢了。
Edison给他的老板说:“她是我的女人”。
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够平安出生,不惜再回去找老板接生意。
与人打架厮杀从不眨眼的他,看到她被人携持后,立刻扔下刀,跪在地上,像一只受措的败犬一般,顺从的,只希望他的女人不要受伤。
这是我才明白其实他饰演的角色是有爱的。
会对爱的人好,会用疼爱的眼神,在安慰她时,会心疼地摸摸她的头,然后慢慢的拥入怀。
女孩那双无邪的眼神,眼中没有杀戮,没有对这个社会的埋怨,只是有人对她好,她就会对那个人更好。
因此,有人挟持她威胁Edison的时候,她似是自言自语,也是给他说:“妈妈死了,爸爸不给我离开;你来,带我走;我死了,你便可以离开了。
”说完想也不想地就将自己的脖子送到了李灿森的刀下。
又是一瞬间被感动了。
他们之间,也许只有在当初拥有对方的日子中,才是对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是导演想极力烘托出的--疯狗的背后,依然是柔情。
片中感情基调最轻快的两段,第一段是:他带着她离开的时候,他们开车在洒满阳光的路上的时候;另一段就是他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两个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同样是阳光和煦,导演用这仅有的两段阳光去影响本片整体的黑暗风格,虽然这是无济于事。
用了这么多文字去叙述,这是本片留给我最多的。
但是片中还得说道另一个主演--李灿森。
同样是和Edison一般的暴戾的眼神,即使他的身份是警察。
他也在挣扎,看到同事活生生地在自己面前被杀死,却不能替他们报仇,看到父亲执法犯法进行毒品交易,挣扎过后终于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父亲。
即使他自己也说他开枪是的心也很痛。
因为他是警察,看到自己一个个同事接连死去之后,他终于选择了以暴制暴的道路,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无法抉择。
甚至最后自己也变成了杀手,与Edison厮打,劫持那个女人,表演同样是凶狠的。
不同以往给人一些略带搞笑戏份的角色。
其实觉得影片节奏真的很快,快到有的角色仅仅出场十几分钟,一两场戏份之后,就死了,不再出场了,接着又开始了另一个故事。
快到让人感觉像是一只饿狗在疯跑着寻找猎物一般,快到令人应接不暇。
比如林雪这个角色,仅在开场十几分钟时,就残忍地死在了Edison的刀下。
但是即使这样,本片依然是一份上乘佳作。
血腥,暴力,同事夹杂着柔情,爱情,还有亲情,兄弟之情等等。
令人觉得,饿狗背后的温柔,让人无法忘怀。
其实我们都误会陈冠希了....
充满了男性视角中以武力置换情感的自恋、自卑和自我感动。女主就应当是个弱智的设定,除了作为被侮辱和伤害的符号,她在这样的故事里不具备成为主体的能力。诶,没过一段时间就能见着这种煞笔故事。
陈大色影师演技还是有滴。
EDISON的演技越来越成熟,李灿森也是很棒!惨烈,尊严,杀手把短裤给那个女孩,让她穿上,周围是一片垃圾场
什么烂片儿!!!!
冠希好帅
犯罪必诛!
有些地方,狗血得不能忍
警察不如城管战斗力强,一群人拿着枪被一个人空手干掉,离大谱。还有,我想告诉导演,不是后期配音加几声狗叫,片名就可以叫狗咬狗了。离谱。
豆瓣没有零星,我想给它零星的,为了不让冠希哥哥再出来害人。
陈老师当年是给人小姑娘穿裤子的
杀了这么多人却因为长得帅就在那里带节奏说没有善恶正义反派之分我也是服了你们。节奏松散 打斗戏质量差 李灿森演技并没有想象中好,胜在cult片的镜头语言真心丰富 实际上讲的谁没牵挂谁就赢了的故事。全片铺天盖地的绝望氛围 就连“孩子”这样的意象也不代表什么 毕竟这样的大环境下 充满了希望的“孩子”也还会沦为黑拳打手罢了。
看完很压抑
上海徐家汇
狗变成了人,人却变成了狗,人狗只在一念之间,剧情虽然很不合理,漏洞百出,但是陈老师的演技还是得到认可,我知道导演要揭露人性,展现世界的阴暗面,但有时候刻意去营造这种气氛,或许有点物极必反~
彻头彻尾的黑电影 没什么忠奸善恶 只有你死我活的搏命 电影是血腥的 我酷嗜这种真实 结尾处You are my sunshine伴随新生命啼哭时 我有点被感动 任何电影都喜欢李灿森多点 不过这部陈冠希也非常给力
2008-5-22 22:50:40 7/6.7(939) 视觉系,心理弱点。MILKY WAY,牛逼之way,潜力股。
高度风格化和符号化的电影,相比之下剧情的硬伤和人物行为的逻辑都成了次要。两大主演还是冠希更胜一筹,李灿深表演方式略为固定,两个人一个由狗变人,一个由人变狗,狗咬狗的隐喻贯穿全片,最后由杀人之刃剖开子宫迎来新生命的结尾很强。但我并不喜欢本片,风格有余内容不足,很多镜头有杜琪峰的黑色,却毫无幽默,荒诞感的缺失让本片所有人都用力多度,开头林雪拍拍肚子说自己肥佬是仅有的人性化表演。
这突兀的成都妹儿是怎么回事?冠希哥打猛架各种乱杀人,还给来一段柬埔寨神仙眷侣,过分了。别再尬吹冠希哥演技了,最后那段三人哑剧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感觉这个片子真是割裂。
越咬越兴奋
几次从头看 企图提起兴趣 看来兴趣那东西来得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