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矫情与否,只是说了只要是在思考的人都会困惑的事,爱还是被爱,你愿意选择那个角色,看不懂是因为你还年轻
今天豆瓣提醒,我的影评受到赞赏,鬼使神差,我又开始提笔写着我最新的一篇影评。
有时候,偶遇一部好的电影,就像在阳光温暖的午后在街边咖啡馆点了一杯好喝的焦糖玛奇朵。
可是,今天的这杯服务员拿错了,原来是一杯苦涩的美式。
故事很简单。
年轻的女孩玛德琳是一家鞋店的导购,我还特意停顿看了一下,是我一直憧憬的RV,所以就完全可以理解为啥女主在一开始就计划着她的偷鞋行动。
一双美丽的高跟鞋是值得冒着犯罪的危险去拥有的,更何况是RV。
一逃出鞋店,女主便开心地换上那双酒红色尖头高跟鞋,轻快地走在路上。
没想到却被人当做应召女郎,想了想,也无妨,无非是一种交易。
这个电影最特别的是,如果换到其他场合,或许我们对女主还会有道德上的评价,可是这么美的场景下,好像一切都可以被原谅,一切都可以被接受。
就是这样,她遇到了她一生再也忘不掉的人,贾米尔。
与国内乏味的爱情片不同的是,它的一些小细节真的很抓人心。
玛德琳与贾米尔的相识之所以会与其他交易不一样的在于,他们在上楼的时候,听到玛德琳咳嗽,贾米尔作为医生的职业习惯便上来了,开始撩起她的衣服开始听诊,这样的举动让玛德琳受宠若惊,刚开始还以为他有什么非分的要求,就是这种小诙谐小幽默,又带着一点小温情的剧情,让人很快就理解了年轻美丽的玛德琳如何掉入了贾米尔的温柔乡。
可是再深的感情也抵不过日复一日的平淡,玛德琳在生下一个女儿之后,贾米尔也越发放肆起来。
有些人,爱情的炙热让人可以忘记一时的寂寞,但终究还是会走散的。
所以当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的时候,惊慌失措的玛德琳疯狂地找还在偷欢的贾米尔,她站在窗台前绝望地说,我知道你在干什么,只要你回来就好了。
却还是把结婚戒指留在窗台上离开了。
女生是个很奇怪的物种,只要她愿意,什么都可以忍受,只要爱的人在身边。
这或许是一种很卑微的成全,尽管结局还是会分崩离析。
如果说电影在这里便结束了,那它的魅力就会削减一半。
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把人们内心对于感情不道德的幻想尽情表达出来。
为什么这么说,记得和大学那个男友在恋爱的时候,仿佛是因为预示到未来困难重重,心里总是打着嘀咕,所以经常会问他,如果以后分开了怎么办,你会来找我吗?
甚至有时候会说到,如果那时候你结婚了呢?
你会来么?
我们要在哪里见面?
你会期待我出现还是不出现?
那那个时候我们在一起是不道德的吗?
他总是会说,你必须出现,不管是什么情况,因为我一直会想着你的,你不可能拒绝我。
当时的感觉依然还在,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跨出这一步。
去年他结婚了,请帖中写着,很幸福,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这几年,也遇上过几个人,但是每当分离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把他的微信再加回来,聊上几句,这样的安慰剂对于我来说很管用,总觉得有个人在那里,心里多少踏实一点。
最后一次加他是今年初,从朋友圈看到他结婚了,于是发了一句是时候走了,祝你幸福,就删掉了。
我也知道,这就是最后一次联系了。
当时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终究随着他婚纱照上幸福的微笑一起深埋在我心里了。
所以我会愿意只在电影中做这些梦。
四年的感情敌不过距离,现在想想已经不再遗憾。
曾经有过交集,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回到电影,后来的玛德琳遇到了深爱她的军官(还是警察),生活幸福美满,衣食无忧。
如果贾米尔永远不出现在她生活的话。
可是,那个电话玛德琳还是接了。
她在电话里说,我可能不会去,她想用这样的拒绝保留一些她并没有的傲娇,因为她知道,她会去的,她是抗拒不了这种诱惑的。
所以她精心打扮,穿着红色的小花裙,化着精致的妆容,去见那个她爱着的人。
她以为她可以轻松对待他们之间的旧情,她似乎是在享受这份爱,但是,我们都知道,真正占主导地位的是贾米尔,那个曾经背叛过她的人。
勾一勾小指头,玛德琳就沦陷了。
可是没有这份沦陷,玛德琳也不会快乐。
感情中没有道德法庭,只有愿不愿意。
故事进入第二部分,她的女儿,薇拉。
既是影片最搞笑的部分,也是最后让我落泪的部分。
这里有个小惊喜,扮演中年玛德琳的凯瑟琳真的是薇拉扮演者的妈妈,这是一对真实的母女,难怪一举一动都是那么自然。
薇拉在酒吧认识了打鼓的亨德森,这里的镜头很有意思,薇拉是在跳舞的间隙看到了躲在乐队后面的亨德森,有的时候,只需要一瞥,足以坠入深渊。
这种类似偷瞄的举动,现实生活中其实经常发生,所以说人要心动可以说是最容易,又是最不期而遇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社会规则、人际交往等等的束缚,这种美妙的时刻只会越来越少,自己都会觉得可笑,但是年轻就是无所顾忌。
所以薇拉展开了她的攻势,主动拦截住演出结束完要走的亨德森,上次看到一句话说,尬聊等同于表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薇拉在亨德森的住所说,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她是否已经预见到,这段感情最终让她客死他乡,如果她感觉到了,她还会继续吗。
她爱上的人是同性恋,还是一个有艾滋病的同性恋,可是她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
如果摆在国产片,(我不是说国产片不好)有一些国产片,总会刻意放大这种爱的独特性,慢镜头,音乐,色调,什么都来,其实这种相爱在生活当中真的是很普通的事,只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可能就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越是普通,越是平凡的东西,有时候杀伤力越是巨大。
所以轻描淡写地描绘相爱的场景,真的是需要国产片学习的地方。
因为只有渣男,才会那么精心地去编造谎言和骗局。
所以当得知亨德森是同性恋的时候,薇拉惊恐地逃走了,是羞愧,还是尴尬,还是后悔,可能很复杂,音乐中全部都是薇拉的彷徨和无助。
这里是伦敦,可是我不知道打给谁。
灰的是泰晤士河,还是我自己。
这里出现了我在本片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克雷蒙。
他是薇拉的同事,他深深爱着薇拉,影片没有任何描绘克雷蒙为什么爱着薇拉的缘由,但是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的爱。
是他陪着她去的酒吧,他在酒店等着薇拉回来,他用着可笑的假理由待在房间不走,明明是他的签售会,可是他的心早就随着偷偷溜走的薇拉跑出去了。
所以当他发现薇拉在跟亨德森做羞羞的事的时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扭打在一起。
可是害怕爱的人生气的克雷蒙会叫住来上课的薇拉,生怕她再也不跟他说话。
这份爱没有缘由,但是不会停止,尽管没有结果。
薇拉对克雷蒙说,我们在一起五六次,每次都不行,有的只是很多的柔情。
而这份柔情是克雷蒙给薇拉的,因为薇拉的被爱的人,她是幸福的,可是她又是可悲的,因为她把全部的爱给了亨德森,一个不会给予相同爱的人。
所以时间过去很多年,当薇拉鼓足勇气去美国见亨德森的时候,遇上了911事件,她只能在酒店等待亨德森的到来。
当她满心欢喜以为这对于她和亨德森的关系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时,她没有想过,改变不了亨德森生理上的特性,他依然是一个同性恋,他无法给予他的爱,他能给的关怀只有,出于照顾她的缘由,不去碰她,不去发展这份感情,可以说这是爱,也可以说这只是一种本能的保护。
薇拉对于他来说是独特的,可是并没有独特到他可以放弃一切。
所以,薇拉只能通过小男友的撮合才能完成她的梦,才能接近她的爱神亨德森,才能完成她日思夜想的事。
所以当所有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她满足了,也看清了,她和亨德森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没有答案。
但是没有这份爱,也就没有了薇拉。
所以在薇拉奇怪的舞步中,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身上覆盖着的是亨德森的衬衣,这是一种安慰,或者说是解脱,因为她自己选择了一段无解的爱情。
就像她父亲曾经告诉她的一样,选择爱一个人,哪怕没有结果,也是一件很勇敢的事。
克雷蒙对薇拉的爱在一个细节体现得很完整。
每个人都要继续自己的生活,克雷蒙也不例外。
当他接到玛德琳军官丈夫电话的时候,他已经无暇顾及身边的女友,甚至会因为她的干扰对她大吼。
他在犹豫,就像当年犹豫着要不要去见贾米尔的玛德琳一样,他抗拒的不是别人,是自己,尽管他知道他是不会不去的。
所以当玛德琳带他去到她与贾米尔相遇的地方时,出现了本片最经典的一段对话。
玛德琳说,这个地方是薇拉给你的礼物,因为你们一直相爱。
克雷蒙说,薇拉从来没有爱过我。
我清楚她爱的只有他。
玛德琳说,那不是爱。
是通俗剧。
只有你爱过她。
所以谁的位置比较好,是被爱,还是爱别人。
克雷蒙说,他的位置,我愿意用生命去换他的位置。
几句话,说的平淡,里面饱含了多少感情,看的人都知道。
玛德琳最后回到了家,还是选择的自杀,这个可能我们不得而知了,我们只知道,那双酒红色的高跟鞋她放在了她与贾米尔经常幽会的酒店楼下,像是一种祭奠,也是一种放下。
那个一心只想着见她,最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贾米尔,已经回不来了。
就像歌里唱着的那样,你已经不在了,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没有你也能活下去,但是亲爱的,要命的是,我无法活着而不去爱你。
其实见到贾米尔的第一面她可能就已经察觉到,她无法拒绝他的一切。
影片里还有一个人物,戏份不多,可是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玛德琳的军官丈夫,冯苏瓦。
尤其是影片最后,他看着玛德琳和克雷蒙一起出去,看似平常,他却问了一句,你会回来吗。
他害怕失去玛德琳,哪怕只是陪伴,他害怕她会这样消失。
尽管他知道玛德琳深爱着贾米尔,每周都会偷偷跟贾米尔约会,这对男人说最不可忍受的事,他只能接受。
贾米尔甚至当面要他与玛德琳离婚,因为他要跟玛德琳结婚,他们要重新在一起。
他有的筹码就是他对玛德琳始终不疑的爱。
他肯定也尝试过放弃,他也跟其他女人鬼混,但是他终究没办法放下他对玛德琳的爱。
影片中,有相爱的人,有被爱的人,有爱着的人,哪个更幸运,哪个更幸福,根本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但是没有这份爱,他们都是不完整的,或许这样说,他们都会失去一部分活着的印记。
因为在生活中,能遇到这样一份深刻的爱,已经是一件被上天眷顾的事情。
现在我们被廉价的爱情充斥着,只要撩到手,立刻贬值,再物色新的牺牲者,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甚至是受害者,可是我们无力为力,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所以那些深情,我们只有在电影中找寻,去憧憬,无论被爱,还是爱着,有一天,我也可以拥有。
我拼尽全力去做那个被爱的人,尽管我付出的深情皆被辜负。
又怎么样,爱情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最致命的诱惑。
推荐这部电影。
里面的歌值得细细品。
忽略掉电影里面一些羞羞的场面,我觉得过几年再看,肯定有不一样的感觉。
Je peux vivre sans toi tu sais.Ce qui m'ennuie mon amour.C'est que je ne peux vivre sans t'aimer.
此片完全没有娱乐性,虽然歌也唱了,若纯是为了看louis garrel也觉得他在这个导演所有的片中担任被虐的角色。。。。
凯瑟琳德纳芙年轻时跟一个人捷克医生私奔(卖鞋女兼职做其他生意),生了女儿薇拉,因为男人出轨她一人又在战乱纷飞的异乡,所以带着女儿逃回巴黎,之后迅速改嫁。
老公几年后追回巴黎,却不能破镜再圆。
女儿心理缺失,因一次意外的酒吧邂逅,喜欢上一个吸毒的同性恋者,此时louis garrel又夹在其中,爱着薇拉却被弃之。
薇拉不停去追寻酒吧吉他手同性恋者,因对方一次次拒绝,导致她最终服药自杀。
louis garrel也自始谈起没有激情的恋爱。
薇拉和她捷克父亲的死亡,使其母凯瑟琳德纳芙郁郁寡欢,louis garrel最终鼓起勇气去面对和安慰自己挚爱恋人薇拉的母亲。
于是,探讨爱情,爱与被爱,走向论点:到底是爱好还是被爱好?
louis garrel说,我愿意用生命去换那个被爱的位置。
其实本片就像个轮回。
薇拉是路易德爱,捷克医生是德纳芙的爱,同性恋者是薇拉的爱。
德纳芙在影片的最后说:为十么你自始都不明白,有个人一生都在操纵你!
看导演奥诺雷的电影很累,第一是影片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很复杂,第二人物对方既家常又反复在分析非理性的情感,又同时让角色们做着超出理性很荒诞的爱恋。。。
Les Bien-aimés 心爱的心爱的,从踩上第一双高跟鞋开始,轻盈的,欢快的,无所拘束的。
指间夹着香烟,回应男人的眼光和话题,没心肝儿的不去介意,欠缺谨慎和矜持。
你是医生?
不要骗我,看你是一个浪荡子,却认真听着我咳嗽不止的胸腔,然后飘荡着让我也飘上心头的一见钟情。
是这样的吧,矜持不受伤害的爱情,从来就不会始于电光火石的四目相对。
但是我却迫不及待将你介绍给我的朋友们,完全不去知会满身戎装的他对你的嫉妒。
然后你说什么?
布拉格?
布拉格最好医生的……太太?
喔,那是巴黎女人的异国情调满溢,是布拉格吗?
这样的双城,我如何离开?
但又要如何才能停止爱你?
轻佻的我,心爱的,你是我的心爱的,你让我从高处到达地平面,我的脚底紧贴地面,走到你的家乡。
心爱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轻浮的爱是不应该有结果的呢?
然后薇拉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她的爸爸却常常不在我身边。
心爱的,你不在我身边。
你是一个浪荡子,曾经是,现在是,不折不扣的浪荡子。
轻浮是我的保护色,而浪荡只是你的常态。
危险来了,身在异国的我怕。
而听到我在窗外的叫喊,你只是告诉那个女人我是一个疯子。
好吧,戒指还你,布拉格还你,那颗决心安定的爱,也还你。
为了我们轻浮的爱的结晶,我带薇拉回到了巴黎。
当年戎装的的他成为了我和薇拉的依靠。
我们就这样稀稀拉拉写写信,过过日子,转眼十年。
然后电话响起,你在另一端说,我在巴黎,来。
啊,你这个浪荡子,就是这样的勾勾手指,我的世界就随着狂风暴雨或者天高云淡,心爱的,你还是我的心爱的。
岁月痕迹,鲜红的唇色如同怒放的花朵,我踩上高跟鞋,夹着香烟,站在酒店门口,又一次,又一次看着你,仿似岁月从来没有来过也从来没有离开。
心爱的,你还是那个浪荡子。
我大声说,我不在乎!
做一个轻浮的人吧,一个没心没肺的人,于是就可以百毒不侵。
你的皮肤,你的气味,你的眼睛头发鼻子脸庞,我在薇拉的身上汲取那份你的一切。
我们轻浮的爱的结晶,薇拉,啊,女儿来自于她的爸爸,女儿来自于她的妈妈,薇拉,在轻浮的世界里,薇拉想要爱。
就是这样,薇拉不要那个爱她的老师,偏偏去爱那个,也是一见钟情的,打鼓的人。
在车站等他,在电影院等他,吃饭时在等他,走路时在等他,无时无刻,何时何地,等他,等他,等他。
不顾一切,不顾他的国度,他的性取向,他的病体。
爸爸的爱,心爱的,小女儿是粉红色的心尖儿小美人儿。
女儿长大成为女人,心爱的,轻浮的我还是无法抗拒你,轻轻勾动手指,我就从郊区跑到城里去见你,我无法离开他的稳定和安逸,但是你这个浪荡子,这个轻浮的坏男人,你说你爱我,你来见他,却无法坚持让我留在你身边。
好吧,就在那个酒店,长期租在那里,在那里相会。
我心爱的人,你的头在流血,为什么还跑到酒店的楼下,傻傻的望着窗口的我,那个轻浮的夹着香烟的我,心爱的,你就是那样倒下。
我不能去医院陪你,薇拉,我们的爱,去陪你。
但是你却再也没有起来。
薇拉,我们的爱,女儿来自于她的爸爸,女儿来自于她的妈妈,薇拉想要爱。
在最混乱的时候去美国找她的爱,这样的爱是不是,是不是太过沉重,是不是太过痛楚,是不是太过无以复加。
那小小的药片,薇拉又一次轻盈的翩翩起舞,轻盈如一缕青烟,离开,离开,离开了。
心爱的,我们爱的结晶也离开了,在你永远的离开以后。
我还是穿着那件棕色夹克,就像多年前我们在巴黎的重逢,我还是穿着那样的高跟鞋,就像更多年前我们在巴黎的相遇。
轻盈的轻浮的爱啊,能不能就是这样没有沉重,不会叹息。
都离开了,心爱的,这轻浮的爱,始初的轻盈的高跟鞋,一同留在,相遇的地点,永远,心爱的。
法国女人的美丽是无法抗拒的,高跟鞋,红唇,剪裁合身的裙装,美丽的头发,精致的面庞,优雅的身姿,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尤其是在巴黎这样迷人的城市,到处都是boutique,橱窗里陈列的精美的包包,衣服。。。
你无法不让自己成为美丽的一员,,似乎只有美丽才有发言权。
人们因为拥有美丽而开心,而骄傲,但是被精心呵护的美丽是如此昂贵。
对于玛德琳来说如果不是那双她偷来的红色诱人的高跟鞋,她可能成为惯性了的偷窃犯,进了牢狱,,虽然说为美丽和虚荣犯罪的巴黎小姐不只是她一个,随便在巴黎大街上也可以抓一把。
她在chanel橱窗旁换上那双红色高跟鞋,她的心就像盛开的花蕾,张扬怒放,转过街角的玻璃窗,还不忘享受美丽的光晕。
玛德琳吓坏了”五十法郎,可以吗?
”这个声音的眼睛盯着她那涨红的脸,瞅着看她一下,然后下定决心似的喊出“那700法郎呢?
”那一脸的盼切和可以买好多双Dior美丽鞋子和洋装的法郎,马德连欣喜的点头,那是她第一次当妓女.也就是兼差当妓女,开始了妓女和负心汉的传奇,即使这样,现实中我也觉得很多人的爱情也是这样的,为漂亮和性展开婚姻,一生牵挂,纠缠不清的也是这个。
她认识了来自捷克的丈夫贾候米,当他靠在墙边时,她已深深为他的脸庞动容,就是几块法郎她也愿意和他做爱。
特别是听他说他是医生时,当他摸她大腿时,她迫不及待的狂吻他,她知道她的爱情来了。
他说他恋爱了,她说她也恋爱了,为了爱,她远离人人都向往的巴黎,来到共产党统治期间的布拉格,那时的布拉格笼罩着乌云密布的恐怖。
这个多情的男人不满足于只拥有她,他用他惯有的伎俩上别的女人,她知道,但是她无法改变,她可以接受男人偶尔放纵一下,时候到了还是回家。
为了生活她带她的女儿还是回了巴黎,活着真的不容易,无论多努力。
时隔十年,当她接到他的电话时,她还是忍不住的见他,穿上她最拉风的红色连衣裙和红色高跟鞋,烈焰红唇,飘逸的头发,叼着烟,她就是要征服他。
当他抚摸她的乳房时,当他打开她的双腿,她全身酥软如奶油摊开,湍急的流淌,为了一个爱抚,要忍受多少的利爪;为了一声低语,要忍受多少的哭喊。
他说她想他时他就感觉活着,心就会跳动,她哭了,她甚至愿意放弃她的第二段婚姻,虽然他现在的老公对她是如此的好,在她看来,适合她,能给她安宁的生活。
只要他找她,她还是经常偷偷的跑出来跟他鬼混,在巴黎,在伦敦,做爱是他们最好的沟通语言,她无法预知结果,只知道她想跟他见面,还想跟他藕断丝连。
他输了,因为他的爱是那么少,对比她现在老公汪洋的爱,他对她的爱只是溪流;他又赢了,她的心一直有他。
他们俩的爱情应证了张爱玲说“ 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在床上,她对他欲摆不能,一辈子都是;他操纵她的一辈子,贾候米死了,玛德琳也消失了用音乐述说心情,字字紧扣入心,演员的表演如此细腻,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他们的心里变化。
法国电影一直都最爱!
7月14日。
UCCA法国电影节最后一场是留给Honore的。
从1964讲到2001,中间穿插布拉格之春,爱滋病,911。
镜头一如既往美轮美奂,从巴黎到布拉格到伦敦再到蒙特利尔,跨时空要塞地讲述两代人的三人行。
无高潮皆因整个剧情波澜壮阔。
惊喜是EBTG咸鱼翻生做了自杀配乐,动人却凄厉。
电影主要结合法国的母女俩爱与被爱展开,母亲年轻时是个妓女,爱上了一位客人,一位医生,医生最终抛弃了她,还留下了一个孩子。
母亲即使被抛弃,也不怨恨丈夫,在那个糜烂没有思想的年代,妓女如此爱一个人实属难得。
母亲有了深爱着她的新欢,可是多年来,俩人还写信保持联系,母亲始终爱着这个医生。
直到意外发生,医生死了,临终前二人挽手分别。
女儿爱上了一个艾滋病的美国歌手,他因为艾滋才喜欢上同性,没有办法与爱人上床。
当两人在蒙特利尔重逢,因为要孩子产生矛盾,男方担心有风险就拒绝了爱人的卑微的请求。
女方悲痛欲绝,吞药自尽了。
把爱情永远撒在美国土地上。
电影结局:母亲回顾起自己坚持的爱,有几分伤感。
被爱相比于爱还是太容易了,都说年轻人容易冲动,容易陷入爱情无法自拔,可是人到中年,老年不也是如此吗。
真正的爱情来临,没有人甘愿认输,即便赌注是最宝贵的生命。
伴随时间流逝,把美好的回忆试图带回到原点,回到那个出发的站台,仔细一想,值得吗。
我们渴望被爱,那很简单很幸福,但是爱才是人生最极致的情感,主动爱才会被爱。
被爱的人,像拥有一根连着心的线,四两拨千斤,那颗沉重的心却是能被轻轻的线牵着操控。
但是放不下的从来是那颗主动的心,不是那根延伸的线,那根线也许只是个敏感的触角,也许根本没有连上被爱的人,或者只是像蛛丝有心拂过被爱的人身上一样随风飘摇,似有若无,甚至早已被残忍的扯断还被嫌讨厌,但无论如何,都足以让那颗吐丝的心作茧自缚,在情感沼泽中沦陷。
那颗心如果能破壳决绝而去也许可化彩蝶重生,若放不开那些线,离不开那自我禁锢的茧,便还是那只卑微弱小随时将要窒息的虫🐛。
那位曾经美丽的妈妈历经伤痛,化成了被爱豢养的飞蝶,但她总是一边思恋自己曾经的茧壳,一边在花间流连,依依不舍,不知何为更好的归处。
她把爱的轻柔繁丝传给了自己诞下的又一个过于渴望被爱,想拥有爱的自由,却不知放不下的爱才是最沉重禁锢的女儿。
这个女儿以为自己源自轻浮,似乎生来就拥有双翼,飞蛾扑火在所不惜,却不知自己是源自最深沉卑微的爱,自以为拥有的那双翅膀只是其仅有的那一根情丝因尚未觅得心所归处,随风摇曳纷繁缭绕翩跹如双翼的假象。
若破不出爱的束缚之壳,在被爱的人面前她将现出原型————一只可怜单线思维绕圈而行飞不起来无从快活极度压抑自我的毛毛虫🐛。
她在寻爱而不得的路上吐丝将尽,对方却连短暂停留让她能环绕着为自己驻一间壳,抵御殚精竭虑的疲惫与严寒的机会都没有给过她,让她在企图筑一个孤单的壳凝聚起自己无计斩断的深厚情丝的途中,终于无奈的静静把心都吐了出来,悄无声息的毁灭并消失。
爱与被爱,自由与禁锢,也许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仿佛水乳交融,好似阴阳循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看不清自我时被爱感受不到被爱的自由;沿着向往自由的道路去找寻爱,却不料爱化成了作茧自缚的禁锢;也许同时享受爱与被爱会拥有自由,可是爱与被爱的对象却不总是同时出现,也不一定谐和统一;破壳而出后享受到被爱的芬芳看似自由,却也也许只是离不开那一片花田的滋养;即便拥有了美丽而强壮的翅膀,漫天飞舞也许只为了沉重的身躯不再被束缚,想要更远更远却寻不到落脚安养的地方;而且能够看更多更辽阔风景的时候,也许又想要拥有能够回的去的家乡,然而沧海桑田一切都在变幻,回的去那地点即便人事依旧,也难找回在那记忆的渲染下璀璨夺目仿佛闪着金光的时光。
古往今来,我们一直想要追寻的爱与自由,但就如同想同时拥有鱼与熊掌,但真的能兼得吗?
所谓的希望,也许不完全是执迷与幻想,但是在有限的时光中去追寻那中头彩一样的概率,真的值得吗?
这一生,除了爱与自由,还有许多温暖与冰寒,平顺与坎坷,令我们在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中困惑迷惘。
虽然拥有的不一定是想要的,但最力所能及的珍惜拥有往往最容易被漠视或忽略,以致悔恨惋惜。
过于坚定而偏执,执迷于过去或未来,精神或物质固然不好;而眼高手低,庸人自扰却也无益;悲戚也许源自因犹豫而忧,因欲愤而郁,在虚妄中徒耗时光,自满于知足常乐、适可而止却又往往会限制发展的可能与方向………… 无限遐思如盛夏纷扰繁杂,严酷理智似冰雪覆天地无垠,春夏秋冬轮回,萌动时,春又归,萧索处,秋云飞。
不过是个故事,还是别想了吧。
莫再要沉浸于别人的故事,忘记了自己的轮回。
玛丽莲是鞋店销售员,一双被玛丽莲从鞋店偷出来的高跟鞋开启了玛丽莲自由的生活。。。
兼职做妓女。
一双高跟鞋从巴黎走到布拉格,又从布拉格走回巴黎,路,不仅是距离,也是经历。
自由分泌出的轻浮虽然减缓了生活,爱情,带来的责任和约束,但轻浮的姿态在稍纵即逝的激情岁月里还是抵不过时间的负荷,多年后,玛丽莲的心渐渐沉下来,去了旧爱开始的地方,脱下了最初穿上的高跟鞋,把心留在了老地方。。。
薇拉随母玛丽莲,也是年轻放荡不羁,和形形色色的男人滚过床单。。。
但是,当薇拉从巴黎放浪到伦敦,遇见美国流浪乐手韩德林,韩德林的眼睛是薇拉的命,韩德林的笑是薇拉的喜悦,薇拉时时刻刻想着美国流浪乐手韩德林,可是艾滋病患者韩德林却不能给薇拉爱情,因为同性恋滥交的经历,韩德林没有了爱情的能力,唯有一再拒绝薇拉的爱情,这给薇拉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爱情在薇拉年轻的心里是无法在活着的日子里不爱你,薇拉选择了自杀。
家是天堂的地方,自由是对家最深的背离,也是对爱情最大的冒犯。
两代人的爱情,皆因自由而失去。。。
电影人真好,可以说出自己感觉〜
[3+]
距離上一次看導演的戲已經是2007年的事情。很高興這次能夠在電影院看到這部電影,雖然部分鏡頭被擋住了。導演用一貫的手法訴說兩個女人,三個年代的故事,帶出了新時代女性的想法,無疑也摑了保守派一個耳光。或許法國就是開放和浪漫,四五十年前已經是性開放和女性解放的時代,已經不算什麼。
法国式的爱情观我已经习惯了。。德纳芙老太太有点萌
爱与被爱何者更幸福?价值观的碰撞。歌曲的穿插恰到好处。
要求太高了嘛 觉得剧情太拖拉了
欣赏不来
我特么就费解了这片怎么就才6.9?!打低分的都是装逼货!
时间太长了,差点睡着。
没看完,告辞告辞
问题始终是一样的。我没有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亲爱的,要命的是,我没法活着却不去爱你。
“自由是对爱最大的冒犯”——说得好对竟叫人无从反驳。开场惊艳,再而衰,三而竭……可能爱情大抵如此。
"We will never be able to make up for the time we waste now.I feel like a whale in an aquarium."
看完好凌乱 两代人最终都为爱死了 老爹意外 女儿就不理解了 从小就自怜自艾 就剩下老太太 两个多小时剧情 有点拖沓了 唱可以省了哇
《巴黎小情歌》成人版。与依然俏皮的海报不同,影片除了开头风格跟前作相似,后半段加入了更多性,死亡甚至911事件等时代背景,更现实,更多引人共鸣。结尾也显得凄凉。不变的是仍然动听的歌曲。PS:上一部把直男掰弯,这部把弯男掰直。再PS:这部明显是有钱了啊冲出巴黎走向世界了。
母女两代人的爱情故事,法国人深情诠释流动的性向。妈妈的篇幅有点意思,女儿的就多了点意思,跟巴黎奥运开幕式一样,很法式。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看到最后竟然还有点世事寥落的美感。首尾两首、也或许是同一首歌,很好听。
冲着Catherine Deneuve才看的,谁知道这里的Catherine 一点都不好看。
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整个感觉和巴黎小情歌一样一样的,原来真的是一个导演,男神好基友么。。。。以及,德纳芙母女有点怪怪,毕竟闺女和爹长太像了简直马斯楚安尼附体,很出戏
歌好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