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之星
L’Étoile filante,分身走错佬(港),The Falling Star
导演:多米尼克·阿贝尔,菲奥娜·戈登
主演:菲奥娜·戈登,多米尼克·阿贝尔,伊藤郁女,菲利普·马茨,布鲁诺·罗密,Mélanie Depuiset,Jimmy Assandri,Bertrand Landhauser,席琳·洛朗蒂,Bruce Ellison,Patrick Cottet-Moine,Nat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曾师从法国默剧大师贾克·乐寇的多米尼克·阿贝尔与菲奥娜·戈登这对比利时夫妇在电影界一直是非常独特的存在,他们擅长承袭自默剧伟大传统的夸张肢体表演,风格常被形容为“诗意滑稽剧”。本片是他们的最新作品,讲述一个曾参与恐怖袭击的前社会活动家多年后因面临受害者报复而与妻子和好友 谋划逃亡的故事。这部影片在以往的梦幻喜剧色..详细 >
3.5星,超出预期!但是比起电影更适合舞台?
本质还是肢体戏剧,高度形式化的空间置景,戏剧化的“巧合”情节设置,夸张化的肢体语言,从舞台到影像以寻求叙事空间的自由度,扩大空间承载的信息容量。//酒保这个角色,一个耳聋了的“劳动者”,在风暴中他依然守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却在最后成为继任“老板”后站在了枪口上,哪怕这场历史/人性的闹剧里他处在一个最边缘的位置。劳资矛盾激烈的状况下,已难分是非,情绪决定着行动。
像是实景舞台剧,但完全不知所谓。
塔蒂式的机械幽默
还可以
过于抽象,机械幽默接受无能。配音倒是真的不错。
有点烤鸡导演的影子,但更神经病
这种行为艺术我还是不能接受……
默剧曾经风靡过中国,但与现今众多艺术表现形式相比已明显过时了。电影需要通过一场达到同时推进剧情和人物性格,但本片难以达到这个基本要求。15分钟弃。
色彩和配乐都好,故事没啥意思,整体神经兮兮的气质比较好玩。
实在是过于乏味且质量不尽如人意。仿佛一座空有其表的华丽建筑,内里却空洞无物。我并未被其故事所打动,反而觉得这种形式上的堆砌有些滑稽,难以产生真正的共鸣或乐趣。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观影体验,反而留下了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略显尴尬”的遗憾感。
『2.0』无聊透顶,失望至极。美术和肢体以外的表演像考里斯马基,但这只是一种特征,而不是一项优点。电影就是电影,莫名奇妙就是莫名其妙,不必因为加了点小巧思就盲目吹捧。
类似看了场开心麻花
这是盛大的奥运会开幕不曾展现的法国生活的另一面,生活的悲喜剧。但也挺浪漫的。
继《亲密》后我连续第二年在法国影展看比利时电影❤️好美的精神状态,好癫好喜欢,怎么发疯可以艺术成这样!默剧式的肢体喜剧表演功力十足,给相对老套的主线剧情与暗含其中的严肃议题注入一丝诙谐与浪漫,看到最后我都想加入酒吧里的唱跳发疯行列了🙏
陨落之星 没太看懂故事,全被演员的表演吸引。因为演员是默剧大师,极为夸张的肢体语言,走位竟看出出将入相的样子。美术师也严格按照颜色的含义,用饱和度极高的色块来结构画面。其实很古典,又因为现在见的少,有了现代的感觉。
今年上影节我捡到的惊喜之作,太有意思了,充满了怪怪的展开,下班看笑得无比开心
不同寻常的法式喜剧片,异于卓别林、基顿、塔蒂等人——但相似(借鉴)之处时常出现,例如手上黏着的纸、多人追逐一人、大量喜剧巧合、铃声的巴甫洛夫反应等。化妆完毕的“替身”面对主角时(一人分饰两角),妻子画外配音(甚至不在画外)完成镜像感——是“镜像”的一次实体化。反派杀手举枪时的手臂故障、心脏病发作,似乎也成为某某症候群的一环。伊藤郁女的角色甚至带来了日式漫画的风格:被击打到墙上后的滑落。音乐将分离的两人又(暂时)串联在一起。影片割裂在于喜剧外的现实元素,影片时常提醒我们现实背景:因经费不足而只有一人的担架员、“资本主义游戏”(意识形态对立所导致的全片剧情)、炸弹与雷鸣的呼应——光影使得阿贝尔几乎进入了恐怖片世界、甚至片尾字幕时也响起游行声。我们也正像失去助听器的人,听不到周遭的喧嚣与批评。
对上电波的人应该很喜欢可惜不是我的菜。高情商像舞台剧低情商很儿戏。配乐调色倒是不错。 @深圳百丽宫
风格化的表演让可看性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