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永远是那样带着平民气息,应该说世界上最贴近平民百姓生活的就是韩国的影视节目了,难怪韩剧在百姓中那样流行,我觉的中国的所谓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这部电影成功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用最淳朴的民风,片中的人物都个性单纯,让人心生愉悦,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并不是电影为了接近真是就应该用哪种非常昏暗的场面,那样只会让观众产生负面的情绪,人还是更愿意看美好的事物,看美好的人,美好的风景的然后就是反映社会现实引起群众共鸣,这是日剧惯用的做法,这部电影估计应该很受中国群众的待见,因为拆迁问题一直是中国群众影响比较深刻的问题,但是中国的社会问题有何止这一个,而我们的影视却依然停留在古装戏和抗日解放系列题材的东西!!最后就是影片的内涵,做好上面几点就能吸引普通观众了,但是对于看的比较深的观众,有内涵的影片更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对其称赞,影片的结局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思路,就是弱者反败为胜,为观众出这口气,而是与此相反,弱者还是败的很惨,虽然他们已经博得了大家的同情,或许这就是教会我们,承认现实,因为现实中以弱胜强的神话毕竟是少之又少,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毕竟是受尽折磨,但是似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内心,当你觉得快乐,你觉得生活有意义,你能感受到爱,身边都是可爱的人,那么就算你生活的很惨,你的生活依然是更有意义的。
其实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你内心不要屈服。
先是想看男主角来的,但是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些孩子,我很喜欢这些孩子演的。
这感觉很奇妙,这氛围也是我喜欢的。
小孩子打打闹闹的,我喜欢这2个兄妹的西红柿那段,先是被老板误会是偷了西红柿,---男主角一群小孩围堵---男主角给他们洗澡。
贩卖机的和女职员的爱情,普通又真实。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男主角的衬托下,显的那么的和谐。
21世纪初,当韩国女演员例如孙艺珍、金泰熙、韩佳人等都在银幕上演绎清纯佳人的情爱故事,有一位女演员却为了一部电影把鼻骨都摔断了。
这位女演员从一开始进入电影圈,就走了与同期女演员截然不同的戏路,先是演鬼片,再来是动作片,很少看到她在戏里与帅哥谱写甜美恋曲。
她就是在韩国电影和电视剧都占有一席之地的女神河智苑,在韩国,观众经常称她国民女演员。
2007年,河智苑为了电影《一番街的奇迹》中的拳击手角色还特地学习了拳击,她日夜加练,只为更好地贴合角色。
那段时间,她每天回住宿都是满身淤青,看到满身伤痕的自己,经常躲在被窝里哭。
最严重的是有一次,她在和专业拳击手过招时,把鼻骨给打断了。
河智苑坦言,自己很喜欢拳击,但是如果要继续演戏的话,就没办法深入学习了,因为那样会毁容的……影片幕后的艰险经历,已经让许多观众想要一探究竟,而河智苑本身也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所以《一番街的奇迹》当年在韩国所取得的票房成绩也是蛮可观的。
所以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这部充满“血和泪”的电影。
影片的男主角必制是一个黑社会混混,为了成功完成拆迁人物,他受上头指示来到一个村落想要劝大家搬走,没想到村民们选择死扛到底保卫家园。
这里有为了圆父亲拳击梦的明兰,也有想要暴富的穷家女,有照顾患病爷爷的小兄妹,还有一个在飞行梦上屡败屡战的小男孩……最终必制被村民们感动不再劝大家搬迁,但是无情的开发商依旧带着家伙过来侵袭这个朴实的伊甸园。
多条线并行发展,群像刻画比较到位虽然电影前期一直以河智苑作为宣传点,但是该片实则致力于刻画群像,多条线并行发展,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交代得很清晰。
曾经是拳击手的明兰父亲在一次比赛中失去行动能力,明兰为了圆父亲的冠军梦一直努力练习着拳击。
此外,她与男主角必制之间从对立状态,到渐生好感到最后一致抗敌的转变过程也非常有意思。
另一位年轻女生善珠则一心想变富有,她误入传销组织却以为是发财致富的正规门道。
为此她拒绝了管理咖啡机的穷小子的追求,执着于自己的发财梦。
日东日顺两兄妹以为西红柿可以治疗生病的爷爷,一直捡破烂攒钱,却受到了许多人的嘲讽和玩弄。
还有一位有着飞翔梦的小男孩,每天不厌其烦地在屋顶上练习飞行,哪怕摔得鼻青脸肿也从不言弃。
电影的整个故事框架很清晰,不管是角色的背景、人物的关系还是细节上的描写,都不会给人一种节奏跳跃的杂乱感。
而在群像刻画的模式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那对可爱的兄妹了。
他们在路上阻挡必制前行的道路,搞得必制进退两难;他们坚信西红柿可以救生病的爷爷,即便观众心知肚明癌症是不可能用西红柿治愈的,但也会被这两个小孩的真心打动。
两个小孩衣衫破旧、灰头土脸,稚嫩的脸庞上有着引人发笑却又让人动容的执着。
幽默和苦痛并行,是奇迹也是悲剧影片以拆迁为故事背景,必制是为了劝村民搬迁才过来的,村民们则坚持不搬走,开发商们用暴力赶走村民。
如此沉重的拆迁主题也直击中国观众的心,在以旁观者看电影的同时也很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本片导演尹济均是一位典型的商业导演,喜剧构成了他执导作品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片花了很大篇幅在描写村庄里淳朴的人民,并以幽默轻快的节奏展开他们之间的故事。
影片的高潮落在明兰、必制和日东日顺兄妹俩一起玩水的场面上,在这之前明兰差点遭男工人强暴、必制则刚被不肯搬迁的村民轰出来,一时间这些遭遇都被抛在脑后,他们尽情地玩水打闹着,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在悄然滋长。
但是高潮过后,恶人也登场了。
他们带着工具凶神恶煞地来到村子里,在带领者的一声令下,房屋赫然倒塌。
于此伴随着的是村民们的恐惧惊呼和一位誓死不从的妇女的绝望自焚……
正当一幕幕悲剧轮番上演的时候,导演选择用“奇迹”来拯救不肯接受现实的观众们。
那位坚持飞翔梦的小男孩最终飞起来了,他在空中看到了梦幻般的游乐园。
小男孩的飞翔奇迹种子也开出了漫山遍野的花朵,明兰获得了拳击冠军并和必制喜结良缘,善珠也和咖啡机男孩终成眷属,兄妹俩的母亲也回来了……
这一切很美好也很不真实,因此观众对于这个翻转式的“奇迹”结局同样褒贬不一。
有的人觉得它过于仓促不够深入,有的人觉得奇迹来得及时让人感到温暖。
在我看来,这个结局是奇迹也是悲剧,电影毫不掩饰的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奇迹,让我们在享受美好的同时,也很难真正地开怀大笑。
在充满奇迹的伊甸园里,每个人都可以梦想成真。
但其实你我都明白,那些轰然倒下的房子和绝望哭泣甚至自焚的村民们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总的来说,影片对于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导演尹济均尤其擅长对小人物的描绘,因此,在故事情节之外,观众也不会忘记影片当中形形色色的村民们。
在影片基调上,幽默和苦痛并行贯穿了整个故事。
用拆迁的主题来引发观众的共鸣,用强迫搬迁的暴力行为来刺激观众的愤怒和悲痛,同时用角色之间的搞笑互动来缓解沉重的氛围。
这种巧妙的电影叙事手法也充分体现了导演的执导功力。
影片提到了每个人的梦想,结局先是残酷的现实最后还是让大家美梦成真。
这也鼓舞大家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永远不要屈服,永远不要放弃。
青石电影 | 飞燕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中国的村,村长书记都富得流油,这样看来韩国太惨了 。
果然还是社会主义好啊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广阔无垠的天空中总有乌云密布,雷声滚滚的时候。
会不会有那样的狂风暴雨,滚滚天雷让人以为这一片阴霾将永远笼罩目力所及之世间万物?
试问一下自己,有没有狼狈躲在屋檐下的时候,心生绝望认为这场雨将永远堵住阳光洒落的出口?
若是真有这样的想法,还躲什么雨呢?
直接走进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帘幕里,把自己融入白茫茫的不清晰中吧。
但,即使是再模糊的画面,也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眼中珍贵的风景。
骤雨初歇,地上仍旧是坑坑洼洼的水塘,满是潮湿泥泞;空气中混杂着残留的雨珠,湿漉漉。
比起风中的飘零,雨中的等待,最艰难的便是如何蹒跚走过这段千疮百孔的道路。
所谓心路历程,便是这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奇迹很美,美得很假。
但不妨碍我钟情于这部电影。
哭过、笑过、吵着、闹着、经历着、享受着,是一种“同在”的感觉。
四眼小男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谁人能敌?
故而,摘掉了凹凸曼的面具后,他依旧是英雄。
因为坚持、因为执着、因为信念、因为梦想,因为我们太多太多的人都没有勇气去做白日梦,因为我们太多太多的人都没有力量去实践心中的理念,追寻心中的自我,所以,我们只能站在平地上,抬头仰望凹凸曼凌空飞跃的身姿。
因为是奇迹,所以可以在黑暗中和父亲的灵魂对话、拥抱。
“就算再难也该和我在一起”;“为什么不给我一次机会?
” 这样的话很熟悉,因为我也说过。
可惜的是,我不是奇迹里的女主,所以没有淳淳的声音回应我,没有亲切的双臂拥抱我。
喜欢这部电影,不是因为爱做梦,而是因为确实很温暖。
温暖到一开始出场的反派男主,改邪归正。
这部电影的温暖不是空中楼阁。
温暖是因为面对黑势力暴力的强拆,男主弃暗投明,只身手执棍棒,以宣心中之正义。
温暖是因为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女主为捍卫自己对父亲的爱而绝不开口说放弃。
温暖是因为可以为爱放弃事之如宝的这些那些。
温暖是因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大无畏。
大概这就是奇迹滋生的土壤吧。
虽然,现实中,埋入土中的小番茄只会腐烂不会发芽;虽然,现实中,离家出家的所谓“母亲”鲜有重回残破之家,育儿。
——像沙漠这样的地方也会有回忆吗?
——那,要看我们怎么想了可也看到另一个版本的翻译——你说这记忆之花能在这荒漠之中开放吗——我想那取决于你的决心不懂韩语不知道那句真正贴切的翻译是什么,不过这两种翻译透露出来的信息天差地别第一个翻译有些悲观,因为现实太残酷,只能靠强大的内心去完善第二个感觉是怀有希望就会有奇迹的意思看很多评论都对结尾诟病,个人觉得嘛,没有童话般的结尾悲剧就仅仅是悲剧而已。
然而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童话永远不可能实现,可人还是愿意相信坚持就会有奇迹,这难道不比电影中人都过得惨兮兮更可悲么?
不敢失去希望比自暴自弃更无力罢。
当然个人觉得在小男孩飞越过游乐场就可以结束了,简直悲剧到无以加复。
可电影毕竟是标榜自己喜剧,当然不能这样结局。
然我们都认为不俗套的结局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俗套?
这个结局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升入天堂和奶奶团聚有异曲同工之妙。
乐观的说小女孩与奶奶团聚了,事实真相是她蜷缩在街角冻死了,尸首紫黑,身旁散落着燃烧过的火柴梗。
不知道谁说过喜剧其实就是悲剧。
只是有人痛到哭,有人笑着哭。
果然是棒子国的电影啊,小电影都制作精良,绝对诚意之作,悲入心,喜也入心。
因为先前被谢娜的红玫瑰海报骗了误入陷阱,那镜头,那构图,那烂剧情,最雷得就是谢娜那快乐大本营式的冷笑话,请问笑点在哪里?
对比之下,这部片子简直就是精品,又哭又笑乱感了一阵,阿弥陀佛,幸好突然喜剧结束,否则不知道纠结到什么时候。
其实这片子无所谓悲剧或喜剧吧,大多数的人生活悲喜参半,将它看作荒漠还是绿洲都取自人心所向。
——看我们怎么想——取决于我们的决心。
然而潘多拉的盒子一直是关着的。
你还不懂吗?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没有逆转,都是无妄之灾,不要去问为什么,这没有太多的道理。
如何去承受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番街要幸福怎么就那么难,那么难。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那些“被强拆”的民众,你们活的也那样辛苦吗?
到底,一番街的老人们,爸爸们,妈妈们,孩子们得到了幸福。
一东,你以后可要好好学习喔
一部电影之所以被人评价为好,是因为他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片子开头,2人开车和推车老头相遇了,下车一推,就把老人送进了医院。
这是电影最触动我的地方。
你要有道德。
连这个都没有,任何人都可以消灭你。
一番街,这里没有奇迹! 这里没有精彩,这里没有激动人心,甚至估计90%的人会觉得本片沉闷非常,因为这里只有生活,平凡、简单、真实、残酷、绝对的生活:这里有泪水,如同有欢笑;这里有绝望,一如有梦想;这里有纯粹的恶,也有本质的善;有成人、有孩子、有老人,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这里有暴雨倾盆,这里有艳阳满天;没有很多的感动,更多的是无尽的感触;是质朴的、凌乱的、暴力的、天真的、幼稚的、认真的、可笑的、轻松的、沉重的、美好的...... 看本片时我的观感是如下发展的:5分...6分...7分...8分...9分...9分...8分...7分,因为结尾的煽情,因为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已经足够,因为,生活,这里没有奇迹!
PS:个人觉得本片不适合在影院或多人共同观看的,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看完后的感觉: 郁闷。。。
再俩字:失望 就主演那俩人是《色即是空》里边的 跟喜剧一点边也不沾 剧名的“奇迹”俩字我是一点也没看出来(如果最后那硬加进去的结尾能叫奇迹的话当我没说)一点也不符合我心目中韩剧的定位:消遣。。。
唉!
看都看过了,就不再说什么,如果你没看,听我的,还是别看了。。。
不喜欢为煽情而煽情的电影。。。
男一女一跟男二女二完全没有交集各自为战,没见过这么奇葩的片子,最后的奇迹跟主线拆房子没有半毛钱关系(拆不拆房子都不影响打拳),看得一脸尬
那3个孩子绝对值得给3分!看这种喜剧片都能看到泪眼模糊
不喜欢啊不喜欢!!
什么奇迹也没有
就小朋友是亮点,其他是什么啊,人都快要被打死了,而且明显毫无胜算,为啥还不如认输呢,等待对手sb的放弃胜利的奇迹吗?
女主和父亲一样,有个拳击梦。小朋友有个飞行的梦。男主心很善良,却干着拆迁的活。几条线的故事完全没有逻辑和关联。不太好看。
本来很棒的剧设,只是太煽情了,不喜欢
典型的韩国片,耍嘴皮子+自以为是+无论如何都会HE
百万韩元宝贝
4 the kids
昂,飙血推荐啊
青春励志,传统的韩式叙事,传统的感动情节
好笑也感人 真怕宝宝到时候也跟着变多愁善感 哈哈
蛮好看的。
果然就是个奇迹。
一般吧,故事架构有点散?
笑
最后5分钟结尾没看到,也情愿一切在煽情前结束。笑点不断,泪点密集。
強拆 棒子版而已
本以为是喜剧,结果悲剧了。强拆真是那地都一样,贫民窟里不会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