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从始至终,片子都充斥着一种小人物的悲悲戚戚的忧伤。
美式片子,就像嚼着汉堡、喝着可乐的胖小子,或者无脑大胸女,一般是满脑子没有什么狗屁忧伤,小人物成为大英雄,勇敢无畏,坚信光明。
而这里的胡安,却是一个前半生窝窝囊囊地活着,后半生挣扎着奋斗,他从头到尾都没笑,永远很严肃很沉重。
他的人生,最爱的女儿想见一面都难,见了也是被嘲讽,被犀利地睥睨,女儿喊他一向就是“胡安”“胡安”,至于到了影片最后才有了第一次喊“爸爸”。
描述中,女儿曾说过,胡安曾在她小时候,把她化妆成小难民,去乞讨钱,而正因为他总是做这些不靠谱的事情而让老婆带着女儿跑到了外国。
就是这样的胡安,一无所有,却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位朋友尊重他,倚重他,依赖他,爱他。
我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感到挺幸运的。
胡安趁着丧失爆发,带着一批朋友,开创生财之路。
尽管非常非常地艰苦,一不小心就是丢了性命。
生活如此乏味,意义不知何在,每天都是大大小小的风波与危机,但也便是如此平平淡淡地度过。
直到某天,连电视里面都不能再宣扬,粉碎了反动派的阴谋,暴动得到了控制,共产主义又一次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选择共产主义是正确的,是必然的道路!!!
这时必须离开。
有时候我们知道,充满谎言和问题的ZF存在,至少是一片庇护,当ZF不存在了,连生存也就没有保障了。
去哪呢?
呵呵呵,加利福尼亚?
迈阿密?
全世界都向往米国,尽管一出事,电视里面就开始,米国的阴谋,米国在背后搞鬼。
刚看到《生化危机诅咒》里面,一位特别憎恨米国的反政府人却对米国的文化无比崇拜,有时候也说不清爱与恨与神马的,强大的事物面前即使憎恨也会被吸引。
胡安和朋友们杀出重围,中间还顺带牺牲了一位米国人,然后要离开时,胡安却意愿留下,面对那么一大批的丧尸。
(这里确实矫情)。
这大概就是全剧的剧情,没有什么剧烈的戏剧冲突,没有明显的黑与白的主线。
正如我思考过,电影版《生化危机》,有一天最大的黑BOSS被干掉了,留下一堆白,故事再该怎么编?
于是电影版的生化危机,一个BOSS被干掉,又出来一个BOSS,总之,必须得有一个坏人存在,然后好人去干掉坏人,丧尸成为酱油。
(《行尸走肉》不就是已经这样了么)《僵尸胡安》就是这样,所以,有的人说故事如流水账,琐碎。
琐碎就是人生,琐碎就是小人物的真实世界。
我们不是爱丽丝,不是李昂,艾达王,懂得很多背后的事情,很多key。
不知道丧尸是怎么出现的,所有的情报还得召集大家,一个个举手发言来慢慢把信息补充完整,甚至连BOSS是谁都不知道,关心的还是财产和生存和亲人朋友。
看的时候我都在想,全世界都沦丧,要钱还有毛用,或者这个时候要钱还不容易吗,找个一家就洗劫一空,银行沦丧了还可以直接在钞票里面跳舞,不过胡安干的事情就是,”杀你想杀的人“。
中间失手了一次,”该死的西班牙人“,不小心雇主挂了,于是直接洗劫财物吧唉,胡安曾说过,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该找个山头,落寇为王滴,确实,不然命运根本不由自己操控,就像全身被脱光的几个男人铐在一起那段确实忍俊不禁,再加上一个人妖= =大大小小的讽刺,搞笑桥段(例如胡安噼里啪啦把所有会说的英语都撒豆子一样撒出来how are you fine and you too....)小人物的喜乐哀,手舞足蹈,你爱笑不笑。
(风格大概有点《武林外传》)就丧尸桥段来讲,那段超酷的钢丝圆规斩群尸好牛叉!
看了之后我也有冲动,想要这样一个天台,可以躺在躺椅上,喝着饮料,一边看着夕阳的天空,一边抱怨”那栋楼挡住了太阳“,然后瞬间楼就爆破,塌了,金灿灿的光都照了过来。
THE END ...///............"lazaro!你殺人前就不能分清好壞嗎“ ”姑娘阿!在這個國家很難能做到呀"
1.美剧看多了你甚至会不习惯其他国家的镜头;2.以我贫瘠的西语知识判断,片中的口音和阿美利卡拉丁裔以及castellano不同;3.果然乱世里还得是混不吝的人能活下来;4.真正的地狱笑话——上一秒“这是位老太太,我们要尊重她”,下一秒不仅腰斩上半身还剁了肉酱;5.我们的社会主义兄弟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同归于尽式的自黑,宗主国、阿美利卡、古巴、我们、毛子,嘲讽了个遍;——看完影评回来补一条,不是自黑,只是道尽现实后露出无法抹去的爱;6.僵尸片和犯罪片的通病:理所当然的性别歧视,女性角色死得一个比一个潦草,留下个女儿展示父爱顺便配种。
《涉过愤怒的海》还是没白看,以后每次看到这种表演式的“父爱”我的心里不仅响起嘲讽的声音,还会一遍遍想到老金高悬于码头的尸体;7.拍摄方式上受美国大片和日本动漫的影响很深,抵抗住资本主义的侵袭姊妹啊;8.上帝果然偏爱拉丁裔,俩主演完全看不出是有成年孩子的年纪,以及,男二是怎么生出那么英俊的儿子的;9.几个还算是有新意的点:1️⃣僵尸水下城;2️⃣僵尸拉丁舞;El primo死的那一出还致敬了下生化危机。
看完已经深夜一点半,脑子有点不够用,本来不打算写长评了,但看了看其他评论,想了想这时候不写,像我这种书都懒得看第二遍的人,就等于直接放弃了再写的机会。
于是决定脑子不够用也半拉扯点儿。
看到很多短片在说:深刻反应了社会主义吃人的本质。
先是怀疑了自己一下,然后觉得这句话莫名的耳熟,想起大学那个整天照着PPT和课本给我们上课的现代文学女老师,也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然她不是反社会主义,她只是在照着书念。
因为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一开始就在黑帝国主义什么的,这从电视里那个整天吐槽反政府份子的主播就可以看出来。
说到电影可能涉及的政治问题,当JUAN一群人被一大群僵尸困在广场的时候,按照“美国电影”惯例,这时候大英雄就该出场了,我也承认,当那个一口字正腔圆美音的美国佬出现的时候,我鄙视了一下这个编剧,首先我认为他在向美国谄媚,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让剧情陷入这么老套的境地,然后我就呵呵了,让人苦笑不得的是,当JUAN那个朋友拿着自己误射了一个又一个人的鱼钩又一不小心射死了“大山姆”的时候,我简直要笑喷了。
不仅黑了一把美国,顺带把基督教也黑了个体无完肤。
哈哈。
电影一直有的一句话是:要么革命要么死。
我觉得这完全不是黑社会主义啊,JUAN这些人民,拒绝帝国主义是肯定的 ,对自己国家的制度不满意也是肯定的,但他还是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期盼。
01 古巴式幽默勉强能get到,总比那啥英式幽默强;02 丧尸片基本都是以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为潮流,子弹大炮伴随着高难度任务,偶尔看看其他国家的丧尸片就舒服多了,比如日式,韩式的。
03 没有什么爱情,也不谈什么亲,没啥逻辑,就是自说自话,谈谈荒诞的丧尸灾难,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04 颜值普遍很低,除了男主的女儿,男主当老爹也挫地很,拉低了整部片的质量。
严格定义来说,这是一部具有广泛意义的严肃题材电影。
在这个世界上最宁静的国度里,胡安是一个有为的有志青年,除了老婆跑掉,女儿将他抛弃,丈母娘企图挡在门口不让他进门以外,胡安还跟街上那些靠别人手上的食物生存下去的人们每周有一个愉快的聚会。
而在这个世界上最宁静的国度里,僵尸是组成其公民的一部分,或者更严格一点来说,僵尸就是整个国度的公民。
当隔壁那个老是担心别人对她施行性侵犯的70岁老太太向胡安求救的时候,胡安热心的总共用掉四个桌腿插满了她家老头子的胸膛,顺便让伙伴用鱼叉把那个坐在靠椅上喋喋不休的老太婆也给干掉了他们这种善举历来被广为流传,他们不但对僵尸进行了人工化处理,并且将老头子和老太太用电梯截成两节方便搬运,至于从楼上掉下来的那个性感女郎,胡安已经来不及处理---断臂警察就在附近,而处理另外一具尸体的垃圾箱已经装不下更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胡安这批流氓才是社会秩序的真正维护者,而所有人只不过是变成了僵尸的行尸走肉而已。
针对这种僵尸泛滥的情况,胡安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杀死你的爱人”行动,这个行动的主要宗旨就是电话预定杀死客户身边的僵尸爱人,并收取一定酬劳这跟杀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活动的主要成员由一个整天穿着性感紧身衣的娘娘腔,一个看见美女就想到撸管的胖子,他手上的渔叉误杀了包括老头老太太在内的无数人,一个身材茁壮但严重晕血的黑大汉,所以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只能用布把他的双眼蒙起来,另外还有一个是据说在活动过程中还不忘泡妞的高挑个,专长为用棒球棍击打僵尸的头部,不分敌我,一击毙命,并且能够对天上的瞎眼飞机撞到建筑发出巨大轰响浑然不觉。
---Mar24
(17年旧文)①胡安的团队里有个不男不女的异装癖伪娘,个不高,说话扭扭捏捏装腔作势,名字叫China。
打完丧尸夜归的胡安一群人被古巴军方逮住,胡安被和China拷在了一起。
行至半路,从一个貌似白人的路人开始尸变,一个接一个被咬被传染。
最后胡安和China逃回天台据点,但China还是变成了丧尸。
那个中年白人大概就是苏联老大哥,这群被拷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一个一个被咬被传染变成丧尸的过程,讲的也许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溃败吧。
天台上胡安和丧尸China搏斗,明明已经是誓不两立的生死恶斗,却打成了双人伦巴舞的演出,China在胡安的怀里张牙舞爪地旋转,狼狈而缠绵。
嘿,古巴兄弟,曾经的战友在天台上决裂,你心底是否也会有一点儿感伤?
后来胡安把China推下天台,又在革命广场的遭遇战里把他砸了个稀烂,看来感伤什么的,有待商榷,咬牙切齿的恨意倒是实打实的。
12年的美国恶搞喜剧《独裁者》里面也有个类似的角色,中国的石油代表是个一个眯眯眼尖嗓子的矮胖子,动作神情都一副阴阳人的样子,但行事却气场很足,还能忙里偷闲找来好莱坞一线男星blowjob,俨然一副霸权国家的派头了。
我们玩的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那一套呢?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有想明白,只好自造概念,取了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名字来容纳自己。
所以带点儿政讽的恶搞喜剧片里咱们不幸变成了不男不女的样子,那也只好哈哈一笑了。
至今咱们互相攻讦的时候还要恶意地找机会给对方扣一个意识形态陈旧的帽子,这两部片子看下来,显然社会主义兄弟和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还是深陷意识形态的泥潭不能自拔,相较之下咱们邓公那一句“黑猫白猫”,显然是走在了全世界前面的嘛。
同志们,要有道路自信啊。
②电影的配乐很抢戏,雷鬼真的是魅力无穷,自带氛围,无论是用作调情凶杀晒太阳还是喝酒,都毫无违和感。
《My way》是真正的世界名曲,我有无数个理由坚强地活下去,但《My way》让我觉得不如早点办葬礼吧,我就盼着放这首歌呢。
当然,不准放Sex Pistols的版本,要辛纳屈的原版,和帕瓦罗蒂合唱的那一版也行。
③半路救了胡安一行人的美国基督徒说,我有个计划,可以帮助咱们顺利离开这里,话音刚落就被胡安那个估计把技能都点到“失手杀人”上面的损友拉扎洛给一不小心捅死了。
乐观开朗的古巴人民不需要美国佬的拯救。
④胡安女儿去了西班牙,胡安兄弟的儿子取名叫加利福尼亚,这里的年轻人们都向往着外面的世界,资本主义的世界,躺在橡皮筏上晒着太阳的胡安却说,这儿才是天堂。
古巴离美国很近,这儿的人拿轮胎渔网拼一个橡皮筏或者抱个木桶就能偷渡到迈阿密。
拉丁美洲的每个国家都在哀嚎着“天堂太远,美国太近”,哀嚎完就闷着头往美国跑,毕竟很近嘛。
⑤丧尸片大多讲的是灾难里面秩序的崩坏以及重建,这里面推动剧情展开的往往是主角们的逃亡和离乱,并且为了方便主角们逃亡,现实世界里明明应该空天一体动动手指头全方位吊打小丧尸的国家暴力机器要么集体智商下线要么神秘消失。
所以一般的丧尸片总是刻意淡化国家概念,似乎丧尸潮一爆发,国家分分钟就解体了,没有人来拯救,主角们只好名正言顺地开始逃亡。
丧尸爆发之后团队里的年轻人想着的始终是这个国家没有希望了,唯一的活路只有出海离开这座死岛。
胡安把敞篷跑车改造成了水上火箭船之类的牛逼玩意儿,最后一刻却拒绝上船。
一般的丧尸片里出现这种桥段无非是主角哪儿被丧尸蹭了个伤口,壮士断腕要把自己也断了,但胡安没有,他好着呢,能在Sex Pistols那首怪里怪气的《My way》里面和丧尸大战个几百回合还不喘气。
他只是不舍得这个国家而已,即使政府还是一副粉饰太平的腐败样子,人民群众懒懒散散地在水深火热里抽烟喝酒赌博晒太阳,但那种热爱与眷恋是没法用物质衡量的。
他说,“我是一个幸存者,在马列尔,安哥拉,特殊时期和后来的劫难中我都成功的活了下来。
”他相信自己还能活下去,与这个国家一起。
这电影大部分时候不过是特效五毛剧情稀烂偶有笑点的庸俗丧尸片,但这个充满革命时期理想主义的结尾让它一下子脱俗,秒杀了哪些妖艳贱货。
胡安,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⑥所以豆瓣上很多人说,“这电影真切地反映了社会主义人吃人的现象”,无论是开个玩笑还是真以为如此,都是一叶障目,根本没有看懂这电影。
⑦但是话又说回来,特色社会主义的咱们中国,什么时候能有一部丧尸片呢?
新时代的电影人要开拓思路嘛,谁说丧尸片不能主旋律呢?
前半段只是靠着嘻哈打闹、血腥暴力、卖萌搅基、父女情感来支撑剧情。
乍看之下只能说是一部不那么恐怖的少许另类的僵尸片。
但是最后一刻看到胡安放弃登船而选择与海岛同生死的时候,默默给本片加了一颗星。
胡安用行动印证了电影中海报所示的“无祖国毋宁死”宣言。
胡安信仰的并不是资本主义因为他连英语都说不利索,更不知道加利福利亚到底是什么模样;他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者,因为他也曾怀疑“社会主义校车”的安全性;当然相对于岛上越来越多的没有思想没有信仰行尸走肉般的无政府主义者,他选择了与他们战斗而不是同流合污。
事情其实很简单,他守卫的是他平凡的生活和海岛上的日出与日落。
不认真看还真容易被热评带偏,意识形态的东西的确有,但导演却并没有明确的立场(对天朝的社会主义除外)影片主要人物有这么几个:胡安、胡安的女儿、胡安基友、基友的儿子、娘娘腔、肌肉男。
为了方便,姑且称呼他们为:胡安、女儿、基友、迈阿密、基佬、壮汉。
1、影片黑了社会主义吗?
毫无疑问,确实狠狠地黑了一把。
例如基佬的外号叫“china”,很显然意指天朝和天朝代表的社会主义(这里应该和卡斯特罗代表的社会主义区分开来)。
基佬这个设定本身就不讨喜,而且夹带的一些政治隐喻,比如设计了胡安与基佬被手铐铐在一起,借以讽刺天朝一直以来把古巴的社会主义与天朝的社会主义捆绑在一起的政治策略。
导演更大胆的地方在于,借基佬坠入深渊来预测天朝社会主义的未来,而且胡安遇到变成僵尸的基佬,二话不说狠狠地踩上几脚并吐了口吐沫。
至此导演对天朝社会主义的态度显露无疑。
之前说了,在这部影片中,古巴社会主义不能和天朝社会主义混为一谈。
前者还存在理想主义色彩(显然导演认为后者的已经不存在了),胡安就是这种理想主义的代言人。
在女儿劝他行善的时候他说“我们是古巴人,世事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这样做(趁火打劫)”,在他决定带大家去迈阿密的时候却说“我们会受到资本主义的荼毒”,最后大家可以一起逃的时候他却又决定留下来,理由是“在马列尔、安哥拉、特殊时期和后来的劫难中,我都成功的活了下来。
”胡安前后的观点,决定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他对古巴社会主义的态度并非正面,但是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更是深恶痛绝,他爱的只是这片土地,他不怕斗争,不怕流血,就算毫无胜算他也愿意捍卫这片土地,这才是他留下来的真正原因。
2、影片对美国,以及资本主义的态度资本主义世界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迈阿密向往美国,女儿也是,两人志趣相投,所以从一开始就好上了。
而且迈阿密对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也是避之不及。
有一段情节值得注意,基佬坠入深渊后,迈阿密带着能救大家命的粮食从管道爬上来,显然成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
天朝社会主义变丧尸坠楼,而资本主义美国成了英雄而且抱得美人归,这大概是导演夹带的最大私货。
但是主角胡安并不待见资本主义,全片胡安没有对资本主义表达过一句正面观点,包括西班牙人嫖古巴妇女,俄罗斯人倾销劣质汽车给古巴,络绎不绝前来猎奇的外界游客……这些都让胡安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任何好感,而由此导致的最大的牺牲者要数那个救了大家命的说英语的基督徒了,救人的英雄却被基友无意射杀,胡安却并未表现出太多愤怒,反而当基友要死的时候胡安无比伤心。
导演确实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尤其是胡安也是逮到机会就黑古巴。
抗议者大军中混入了僵尸都没人注意,可见群众的游行是盲目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最壮观和深刻的一段要数海底丧尸大军那段(虽然有抄袭加勒比海盗的嫌疑),是否暗示着古巴社会主义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3、比较有意思的几处黑色幽默玩世不恭的男主出海遇丧尸,干死丧尸后跟没事人一样继续着颓废的生活;丧尸咬人、大家一脸事不关己甚至在旁边看热闹。
虽然荒诞,但这可能是最接近古巴人民的生活状态,神经大条、慵懒、及时行乐,并非古巴人民不思进取,而是面对常年的经济封锁,物质匮乏,党派斗争,群众游行,人们只能以这种状态才能过得少许舒服。
壮汉晕血;基友对着男主泡过的女神撸管;三观不正的末世小队“杀掉你的爱人”并且收取服务费。
多少有些反类型,这是制造幽默的常用手段。
不过是“杀掉你的爱人”服务还是很有意思的,这大概是对资本大佬们逐利本质的尖锐讽刺,这让人想起一条经济学上的俗语“如果利润超过十倍,商人会出售吊死自己的绳子”。
打斗戏的糟糕设计和剪辑竟然制造出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
估计大部分人都没看出来,几人分别打丧尸的那段戏竟然有关于李小龙的彩蛋,这段戏各种蜜汁慢镜、蜜汁转场、蜜汁剪辑像极了格斗教程。
最后只有胡安一个人守护着自己热爱的土地,让人想起让子弹飞里张麻子的结局。。。
男主角都没有图片,名字也没有。
埃德加·拉米雷兹在里面演了什么角色?
几个配角也没有图片和介绍,而且还没有办法更改,豆瓣做的真差男主角都没有图片,名字也没有。
埃德加·拉米雷兹在里面演了什么角色?
几个配角也没有图片和介绍,而且还没有办法更改,豆瓣做的真差男主角都没有图片,名字也没有。
埃德加·拉米雷兹在里面演了什么角色?
几个配角也没有图片和介绍,而且还没有办法更改,豆瓣做的真差
作为一部僵尸片,《僵尸胡安》可以说是非常的经典,这种经典既体现在电影本身所带来的那种讽刺内容,更体现出来他所表达的思想。
讽刺是真讽刺,这也是它所能被主流电影界接受的基础,但是这种讽刺全然不是一个浅显的讽刺,而是将讽刺的源头直指问题的最深处,能看到这个问题的电影不多,什么问题呢?
我们一步一步说。
《僵尸胡安》说的是一个身处古巴的社会平民胡安的故事,他原本过着一个普通的底层人应该过的生活,却没想到有朝一日却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英雄。
胡安的妻子跟他离婚了,原因就在于妻子想要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然而胡安本人却没有事业心。
为此,胡安的女儿也对于他失去了尊重。
胡安自己却没有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他依旧是每一天都跟自己的好伙伴厮混。
说是厮混,其实无外乎喝喝酒,吹吹牛,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没有事业心的人。
但是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整个世界就变得天翻地覆了。
因为一种不知名的病毒的袭击,整个古巴顿时陷入到了一种水深火热的境地。
胡安的身边的人们一个个的变成了丧尸,而仅剩下自己的几个朋友保持清醒,于是,原本是一个咸鱼的胡安顿时化身战士,开始了自己与丧尸的搏斗。
当然,整个搏斗结果就跟很多的僵尸片没有什么两样了,主角依旧是开挂,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几个人能死里逃生。
但是本片的意义并不在此。
为什么《僵尸胡安》能与众不同,原因就在于他找到了讽刺的根本。
一般的讽刺的电影对准的无非是当下的社会以及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或者是政治制度。
但是僵尸胡安所对准的却并不是这些,而是别的,是什么呢?
是起源,是这些国家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二战结束后的时候,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世界上一下子冒出来了好几百个国家,原本的世界是没有这么多的国家的,原本这新独立的国家也不是以国家的形式存在的,但是二战结束后,殖民地宗主国放松了对于这些国家的管控之后,这些国家就纷纷独立了。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这些国家的原住民来说,还是好事情吗?
我们所熟知的古巴,阿根廷,巴西等美洲国家的现有政权完全都是被外来人口占据,原来的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呢?
他们为什么不能成立国家?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人回答,但是《僵尸胡安》回答了,而且回答的不错,这一点作为中国人似乎是可以共鸣的。
他怎样回答了呢?
《僵尸胡安》中,他的好友以及女儿准备前往美国的迈阿密求得好生活,这一种前往是不是似曾相识。
当一个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世界人开始前往自己心中向往的国度去避难的,这个从古到今太多太多了。
但是胡安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呢?
他选择留下来,留下来同将这个国家搞坏的丧尸们作斗争。
这就很伟大了,虽然平日里胡安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关键时刻他还是有着这种家国情怀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人,你说没前途?
《僵尸胡安》明面上讽刺的是古巴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实际上讽刺的是所有的制度对于原住民的戕害。
原住民就是原住民,他可以选择任何的制度,不论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古巴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不过是改变原有生活的工具,他们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当所有人为了这些制度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古巴原住民,原来的那些印第安人对于现代社会的制度有选择权吗?
没有。
胡安就是一个原住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样貌上看出来,同时胡安的扮演者Alexis Díaz de Villegas 你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更多的信息,但我们能知道的是,他是一个代表原住民的声音。
而原住民的声音,现在很少有人提及了。
二十世纪的解殖运动发起后,一些国家纷纷独立,这些独立了的国家照搬的是原宗主国的政治制度,但是这些形成政权的人群却都无一例外是白人,为什么少有原住民去做这样的事情呢?
很简单,当殖民地形成后,原住民很多时候就被归于下等人,他们最终的走向可以参看美国的印第安人。
原住民不被屠戮殆尽,殖民者如何获得大片的土地呢?
所谓的大农场模式之下,哪一个农场主不是白人?
然而胡安所代表的而是最后的卫道者,他代表了原住民对于这个国家的维系着的感情,即使是身死,即使是孤独对抗,这也是他的祖国,他不是殖民者,破坏了这里又去破坏那里,他想要让坏的变好。
……你好,再见
还可以,朗姆酒和哈瓦那,人吃人的共产主义社会
没劲
作为古巴电影或许不错,作为僵尸题材电影只算二流
这里的群演一定很便宜...
妞儿不错,社会主义含蓄笑点,三星半。
不喜欢
无感
别,一方面很不喜欢喜剧和恐怖掺杂一起的片子(香港老电影除外),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喜剧片我还是少看吧,笑点明明很难get,却被一大波中国人点赞,是不是每一部抵触“天朝制度”的电影你们都会点赞呢?你们这些愤青,就是一大波僵尸。
2013 一直被贴吧传的各种神奇各种好看的 不过如此 无聊 又莫名其妙 快进托完....
融入了政治题材,但笑点水准离僵尸肖恩还差的比较远,后半部分和最后的动画还算有新意,不过主角实在形象欠佳
算是被海报给骗了,也就一古巴的小成本烂片,基本摆脱不了僵尸片的一些束缚,即便是在剧情上有了突破但还是防碍不了一股烂片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加利佛尼亚好帅,说的那段周游世界的话也很扑哧
僵尸肖恩的影子重了点 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CULT
故事太散,政治映射有点傻,除此之外还算欢乐,可惜制作实在是太粗糙了。
技术差,剧情差,也就海报看着还行。
社会主义好
x2在古巴杀死你所爱的人.盲僧,中国,性虐,鱼锚,基友.
结尾真替胡安捉急
这片到底是西班牙还是古巴拍的?还可以,有很多黑色幽默,和老外说英语那段真搞笑,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这不和天朝一样的么,中间有一段挺无聊的,不知所谓的感觉
有多少人是因为那张群杀僵尸的gif图片才看这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