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原版对比,基本上旧酒装新瓶,影片主题和大致的情节都没什么变化看,只是在部分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动,添加了一个“警长”的角色,没有什么推陈出新的意思,可能仅仅是为了翻拍而已吧。
说到这个故事呢。
身为作家的女主角Jennifer孤身来到一个跟荒山野岭没太大区别的小地方找灵感,被当地一些垂涎其美色的瘪三盯上。
(说到这里就觉得逻辑上有点说不通,毕竟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一个人住到那个地方,而且附近没有熟人朋友亲戚之类,没想过出意外的概率有多高吗)人本身就是一种受荷尔蒙控制的动物,在肾上腺素的影响下,出于生理欲望而强行和异性发生性行为,或是一时冲动而杀人,都还属于动物本能发作的一种表现。
如果是一个良知尚存的人,在恢复理性后,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心理上都应该会有补救、悔恨、挣扎和反省的一些过程。
结果很不幸的是,Jennifer遇到的这几个瘪三不但有贼心有贼胆,除了对她有好感的Matthew有人性尚存之外,其他三个都属于纯粹没有人性和同情心的人渣。
而Jennifer第一次逃脱魔掌后跑去求救遇到的警长,是个更大的人渣。
他们带着游戏的心理,换着花样,像猫捉老鼠一样,肆意地辱骂和凌虐不停恳求和哀号的Jennifer。
在Jennifer受辱的过程中,导演还故意安排了一场警长接女儿电话的情节,一副父慈女孝的面孔让人无比恶心。
他们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出于一时的生理冲动。
J落水,他们却怕她还活着留下后患,从头至尾对自己的行为都没有任何的过不去。
如果这是部主流电影,那Jennifer在幸存之后会想办法报警,然后坏人被绳之于法,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历尽艰辛,遇到了油嘴滑舌的被告律师,犯罪人假惺惺地表示了他们的悔恨和抱歉,被判做几年牢当然无法和Jennifer所受的苦相比。
然后Jennifer决定放下过去,宽恕这些人渣,重新开始新的生活,The End。
比如朱迪福斯特曾主演的《被告》,当时看那片时我心里还比较阴暗了,看到这种结局都觉得WTF。
WTF。
WTF。
可是本片里的Jennifer,她真够给力,她够冷酷够计划够狠心,丝毫没有因为那几个人渣由于恐惧向她求饶而拖拖拉拉心慈手软左摇右摆,立场坚定地以牙还牙,并用她曾经受辱时的对白,一句一句地冷冷给扔回去。
原版一直被列为世界十大禁片之一,但是从暴力、性、血腥镜头来看,比其尺度大的片子可多的是,个人猜想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本片“复仇”的主题导致。
这个世界就是有黑有白,有光有暗,人性之至善和至恶也是如此。
我相信复仇绝对不会化解仇恨,宽恕才能够真正化解仇恨,可是更多的时候宽恕化解不了丑恶。
我想起了美国恶名昭彰的邪教教主“查尔斯 曼森”,1969年他带领他的伙伴闯进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家,对屋子里的人残忍地折磨杀害,凌虐大腹便便的孕妇并吊死在屋顶。
对于死者和痛失亲人的波兰斯基来说,这一切已无法挽回。
然而曼森童鞋至今仍在监狱里每天接收着大量的粉丝来信,据说还是全美最多粉丝的犯人哦。
基本上,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法则是,要宽容地对待施加伤害的人,从更高层面的道义法则来讲,这是没错的。
然而对于被施加伤害的弱势者来说,却不会曾受到伤害者“宽容的对待”。
大道理总是很多,但在某些时候,也许只能give it back。
如果特别喜欢看,对坏人进行狠厉报复的情节,享受这种报复快感的,可以看。
剧情上来讲,跟1978年的版本相比,整个剧情设计其实没什么很大的区别,而相较于旧版,2010版加入了女主中间逃脱后遇到了一个坏警察,最后又掉回狼窝的情节,其实这种给了希望却带来更大的绝望上设计还是蛮好的,这个点到了2013版第二部的时候依旧又在使用,不过换成了一个女的。
78版的女主一出场给人感觉就很美,而令人失望的是遭受凌虐这么清晰这么长,而报复坏人的却是很简单的杀死,看了完全一点爽的感觉都没有。
虽然2010版的创新之处并不多,但是在报复的手法上有了很有意思的改变,根据每个坏人对她施暴的差别和个人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肉体和精神上的虐杀,并且在影片前部分施暴者对女主说的话,女主也在报复中还给了他们。
这版的女主是一出场并不觉得很美,但是在反杀施暴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悲伤、愤怒又绝望的神态让她看起来更富有美感。
这个版本给到了那种报复的快感,这是我认为比旧版好的地方。
听说过有些人说这是一部表现女权的电影,而看完后,其实并不然,电影前面对女性凌辱的过程令人难以忍受,完全感觉到一个女性是多么的无助弱小无能为力,虽然后面女主人公反杀报仇成功了,这并不是女权,也不是说女子其实多有力量,这只是一个女性在遭受非人凌辱后无助绝望的选择而已。
对于这时候的她来说,也只剩下绝望与一生的阴影而已。
感觉有人挺搞笑的,说这个是女权电影,那要是男的杀女的就是男权电影吗?
就不能单纯点嘛就无语。
希望以后恐怖片多些喜欢杀人的漂亮小姐姐。
就不为了复仇那种吧。
就杀人动机纯粹然后又飒的小疯子之类的。
不是因为被欺负/欺骗/追杀之后反杀就好了。
毕竟如果不需要体力的话,比如竖据那类的杀手,体力很弱的也能来。
当之无愧的禁片!
2010版是对老版的翻拍,不知老版是如何一番耸人听闻。
我,彻彻底底地被片中的暴力和复仇,吓到了呢为何人性可以对于看似与己无关的生命如此漠然?
那个警长最该死!
可以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却其实是衣冠禽兽!
警服之下,掩埋了他的本真——禽兽的本真!
警服在他穿来,是用来掩盖其可能出现的丑恶罪行和嘴脸的最佳面具。
做人为何不能推己及人?
如果,当初女主角乞求各位的时候,能够对这个萍水相逢的女人有一丝怜悯之心,又怎会有之后的惨不忍睹?
当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充当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角色时,才深知,自己手中曾握着的刀斧,砍杀起人来是如此的血腥。
╮( ̄▽ ̄")╭ 哎。。。
加油站的坏人色胆包天之外,还心胸狭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是否多少也有几分不甘屈居乡野之间的窝囊气?
是否多少也有几分对于城市人的嫉妒?
凭空对女主角无端的猜想只是为了他脑海中肮脏不堪的垃圾做掩埋。
同样的残忍,更欣赏复仇女神的作为。
赤裸裸地告诉你——因果报应。
看了这一版的没看之前的一版。
1.女主一个人荒郊野外出来感受生活?
exm?
至少带个男人保护一下鲜花吧(罒ω罒)见到了老头子给她手绘地图我去,我的姑爷诶,长那么渗人,突然就想到了人肉农场那人贩子,女主真的就不慌的,但是老头子真的就是个好人哦2.女主被逼跳下了桥,个人一直在思考它是什么物种?是那种游泳冠军嘛(ー_ー)!!3.斯坦利的录像带之前拍摄影换了出来,新的录像带被警长踩坏了,后来又装进去旧的,什么鬼???
这么重要应该放在身边的吧🙈这是在凌晨三四点看的电影,清醒的很,特别刺激,各种报复手段被女主玩出了花,看这种重口味电影紧张后更多的还是放松,看电影后的想法,10年的片子了差了十年不是那么严谨吧也可以理解哈。
看到女主在加油站,进到小木屋,又在湖边日光浴时,才想起自己以前看过这部电影的1978版。
应该是看到湖边这里就因为画质太差,弃了。
上维基搜这部电影,除了今天看的这部2010版,原版的1978版,居然还有2013年的第二版,2015年的第三版,以及2019年的《我唾弃你的坟墓:似曾相识》。
不过都不打算看了。
一部足矣。
全片长约1小时48分钟。
警长出现在34分钟左右,本以为遇到了救星的女主没想到这个穿制服的是最大反派。
前半段就是女主被反复折磨蹂躏。
50分钟左右女主跳入河水消失,结束上半场。
用老头Earl的话说,狩猎季开始。
复仇的开始是先制造悬疑气氛,比如女主在被折磨之前坏人在她的门前扔死鸟,女主以其人之道还之,在坏人门前扔了三只死鸟。
复仇过程是分而击杀之。
罪行最小的死得最痛快;喜欢观看的就让乌鸦啄走他的眼睛;喜欢把女主按在水里的就淹死他;喜欢口的拔掉他的牙齿、剪其生殖器;喜欢后入的用来福枪爆其菊。
画面不错。
女演员很美,几个坏人也没有长得极其恶心猥琐的。
社会意义是没有的。
现实生活中谁也没法这样复仇。
就看个痛快。
到了我这个年纪,连痛快都不得,看完心里不舒服,又说不清楚哪里不舒服,蝎蝎蛰蛰的。
罢了罢了。
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是在大学时候,那时候天空蔚蓝,阳光明媚,仿佛处处鸟语花香,身边的人们是那么单纯,生活是那么美好。
所以看到别人看这部电影,我觉得有点太重口味了。
是啊,那时候的我依然相信人性都是善的,为什么要拍要看这样的电影。
后来大学毕业很多年了,自己也终于见识到了这个世界残酷本质的一鳞半爪。
终于认识到,社会真的很复杂,世界没有小时候想象的那么纯净。
也慢慢开始怀疑,这个世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公平存在。
立场、利益、力量,往往是这些在主导人们的言行,指引人们的方向,而不是梦想或信仰。
弱势群体受到压迫和欺凌,实在是多到不要再多,本质都一样,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程度,以及我们是否选择了视而不见。
我看到片中女主被强暴,何尝没有看到自己以及我们太多普通人的影子呢?
弱势群体被人欺压,无论是求饶装可怜,还是奋起反抗,都不起作用,似乎看到了援手,以为逃出生天,却没想到天下乌鸦一般黑,“官官相护”,只落得更凄惨的境地。
真是不忍啊,这也是为什么我永远也不想再看一遍《伊甸湖》。
我真的要感谢片中女主被凌辱时的那一幕黑屏,就像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后的一次睡眠,能够让我一次次欺骗自己,在第二天伪装成一切都安好的样子。
而电影的后半段,真是一场通透爽快的只属于若是群体的狂欢。
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只要条件适宜,仇恨便会茁壮成长,给予弱者以力量,最终让弱者品尝到复仇果实那最极致的美味。
人,归根结底还是很脆弱的存在,总有落单的时候,大部分时候也都顶不住一记棒球棍。
或许会有人诟病这部电影太过血腥暴力,但那一抹血红,不正是复仇果实最好的调味吗?
看到精彩之处,之前的种种憋屈苦闷,在影片花样繁多的报复手段中被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我只觉得整个人都在颤抖热泪在眼眶徘徊,无比爽快,酣畅淋漓。
当然,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更不是最好的办法,当弱者被逼无奈只有此一途可选时,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
更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弱势群体吃着哑巴亏,亦或是完结自我的生命以逃离一切的不公。
而在这种时候,我无法去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如同片中女主一般徐徐图之最终大仇得报,为什么不用对方的鲜血浇熄怒火而是惩罚自己和亲人。
毕竟电影终归是电影,而现实永远都是现实。
只愿世界更加美好公平;愿弱势群体不必忍气吞声抹眼泪,强势之众莫要颐指气使耍权威;愿人性的光辉照耀世间的每个角落;愿世上不再有痛也不再有恨;愿明天会更好。
50/100翻拍1978年的电影简单回顾下1978年开头铺垫长而浪费,各种镜头···中段话多又暴力,我搞不懂为什么不直接一次轮上就好了,非要女主跌跌撞撞走了一段路再来强一次。
后面的复仇苍白无力吊死切鸡鸡开船弄死两个。
翻拍有:吊晕鸟啄眼死硫酸毁容死拔牙切弟弟死枪插菊花,散弹射爆菊花死对比第一部是多了一个警长因为警长也是够坏的,所以选择反杀全部是对的。
不然就是幸存之后会想办法报警,然后坏人被绳之于法,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历尽艰辛,遇到了油嘴滑舌的被告律师,犯罪人假惺惺地表示了他们的悔恨和抱歉,被判做几年牢或者和解了。
第二遍看了,相比系列中其他几部,这部的复仇虐杀方法算是非常的有新意,也很残忍,设计的巧妙有些能堪比《电锯惊魂》系列了。
美中不足的是前面几个人欺负女主的过程有些老套且无聊,让人想快进,典型的美国电影的特点,精华全在后半段,而且不知道是进度条不够了还是时间太赶了,结尾实在是太唐突了,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影片鲜明的分为两段,女主角身上被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前半段描写种子在她身上如何生根发芽,从而在下半段盛开出鲜艳夺目的复仇之花。
影片的角色不多,难得的是这不多的几个中还有明显的缺心眼:女主角Jennifer:年轻貌美,偏偏要去人迹罕至的陌生地方独居,不知道在美国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不多;行凶者Matthew:连个话也说不好,精神上明显有残疾;行凶者Stanley:与一般的犯罪者致力于消灭证据不同,他酷爱自己创造证据,把犯罪过程拍的甚为详细;许多人都因为这点诟病影片,我觉得恰恰相反,这才显得真实么,偏执狂和SB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比比皆是。
导演不知道是处于票房考虑还是想表现真实,将暴力和色情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大,细腻地向观众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重口味画卷。
前半段的偷窥,骚扰,强暴层层递进,实在是令人恻恻。
同样的好风景,同样的湖边,同样的法律之外,同样的丧失人性,原以为这又是个《伊甸湖》类型的片子。
但当女主角投入河中后,整个电影却从《伊甸湖》升起,直接跃迁至《杀死比尔》。
Jennifer吃一堑长一智,化身复仇女神,充分发挥作家的想象力,将平时只能付诸于作品的离奇和跌宕融入了复仇计划。
这几天许多人在讨论面对Q J究竟是该拔刀还是递套的问题。
在个体来说,递套无疑比拔刀显得安全,但从整体来说,一个逢Q J便递套的社会只会助长Q J者的嚣张气焰。
有时候讲理是讲不通的,必要的时候以暴制暴是最佳选择。
以本片来说,女主角成功的虐杀式复仇令人,至少令我一舒胸臆。
比起在一个没有死刑的国度通知官府然后墨墨迹迹打上一个可能长达数年还不一定有胜算的官司,选择复仇来的简单果断。
乱世用重典,盛世尚宽刑,对社会如此,对于个人也不例外。
对付这样的恶人不需要拯救派,只要降临派就好,不杀不足以泄愤。
影片前半段女主角的求饶和后半段行凶者的求饶相映成趣,人总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除了Johnny宁死不屈意外,其余四人面对生命的威胁都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没有正视淋漓的鲜血。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话没错,但有一个前提是值得。
饶恕也是相对的,在你得势时没有放过别人,自然不能指望别人得势时放过你。
其实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很多时候总是太过自信或是得意忘形而忘记了度。
风水轮流转,凡事不要做绝。
当你不可饶恕的时候,只知道一味的叨咕sorry和please有个毛用!
精彩的不能眨眼 男性 女性 性暴力 血腥报复
我唾弃你的翻拍!
有幸看过…………只觉得毛骨悚然 现实中这种事多了去了吧……我说的是天朝里的…………
特效太糙了,不过瘾~
不见女权,只见主义
电锯杀人之无解版+鬼魂力量大增版+一击必晕版
太恶心了。。。女主角卖相还不错
讲真我是女主,最后我会把他强奸女主那段视频放给他女儿看,然后再把他女儿看这段视频的画面拍下来寄给他老婆↖(^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论深度不及金南福,说手段又比不上saw。。请跳至最后四十分钟直接看凌虐即可。。
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重拍了
剧情简洁,思路清晰,杀人手法略有新意。前半部的铺垫长达70min,后半部的杀人仅有30min。值得一看。3.5星。
重口味
前面一个小时好慢,最后40分钟赞,这几个死法还是很吊的
女主黑化后像极了Kristen Stewart,复仇方式的创意不错,但表演的神情和动作稍欠暴力与狠毒。
翻吧,翻版先看,爷还要看原版!
女人伤不起啊
复仇实录
看到烧烤店的热搜想起来这个电影。我只想说不管是不是烂片都给我继续拍下去。
电影的名字挺奇怪的。这小妞做的机关不错,和“电锯”有得一比。
太给力了,很久没看什么片子看得我这么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