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
Apollo 10 1/2: A Space Age Childhood,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冒险,阿波罗十又二分之一:太空时代的冒险,阿波罗10号半:我要上太空,阿波罗10号半:男儿当升空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米洛·科伊,杰克·布莱克,李·埃迪,比尔·怀斯,娜塔莉·拉莫罗,乔什·维金斯,塞缪尔·戴维斯,杰西卡·布里恩·科恩,玛德琳·吉尔博特,扎克瑞·莱维,格伦·鲍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结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地讲述了 1969 年夏天人类首次登月的故事,影片既跟随宇航员及任务控制中心庆祝胜利时刻,也通过一名孩子的眼睛去见证历史,这个孩子在德州休斯敦长大,并有属于他自己的太空梦想。《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的灵感来自获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本人..详细 >
纪录片式的,回顾了美国的历史,没啥劲
近几年最佳!
完全没有共鸣😅
一个60-70年代孩童视角下美国社会的拼图,可以感受到当时狂热的社会情绪,从童年回忆和孩子的航天梦两个视角出发,虚实结合,对自己的童年时光做了一个全面的还原,各种生活点滴的回忆中最闪闪发光的就是登月第一人那个梦想吧,看完更让我坚信电影就是造梦的艺术,真美好。(8.5/10)
1013|81/100和其他导演的怀旧完全不同,林克莱特的怀旧更像是在鼓励童真,找寻大与小、新与旧之间转瞬即逝的惘然若失。当大人们为“错误”之事感到而不满,儿童此时却在不和谐中找到了真正值得思考和纪念的东西。平克·弗洛伊德的<Astronomy Domine>是推动电影情绪的绝佳催化剂。
熟悉的动画风格,通过回忆的成长史可以更好的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能和林克莱特拍过的青春片里的生活方式串联起来。
对太空时代的怀念
动画的风格色彩比同画面感的《欧陆决战》柔和许多,没有动画帧数的不流畅感,可能就是真人滤镜效果。全程平直的旁白回忆,却透出强烈的时代记忆印象,每每忍俊不禁。就是隔着不同文化背景也很容易懂他们,因为少年不分彼此。喧哗兴奋对什么都好奇,恰巧赶上了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可能与不可能在我们年纪尚小的时候是不知道分辨的。于是记忆就有了另外一层梦幻的色彩,模糊了发生或者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又一位名导拍怀旧年代片,真的笑死了。但这部真的真的好看死了,代入感强到爆棚。幻想部分的植入真是有趣,大时代背景与个体回忆居然以这种形式交错。也许,全世界男孩的浪漫是共通的吧。
理查德林克莱特私人版童年往事,真的是完完全全休斯顿人的童年啊,很林克莱特无剧情叙事。以这样一部电影完成童年梦想,算是还梦了吧。OST还挺好听的。
挺有意思的事儿讲得很无聊
我有点晕2.5D的画风
琐碎的小事
真的只有我觉得非常无聊吗…
我现在看到美国国旗就想吐
一度,我以为导演写了篇散文,然后心想,不如配上些画面?
林克莱特回忆童年,有趣的部分都是和他 兄弟姐妹之间的。太空时代将会被元宇宙的诱惑代替吗,每一个每一代人不一样的童年都可以拍成这样可爱的小电影吧。我想起我父母童年的运动,想起我小时候全班一起看杨利伟。真好。
不是我喜欢的画风。
名导采用动画渲染技术,写了一位少年登月的故事。片子通过孩子的视角记录下60年代NASA家属的日常生活,有很多文化符号,是个很好的怀念,但是咱们看来应该是无感的。我的观感认为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当孩子睡着时他就登上了太空,像是梦中的幻境。结尾的字幕可能为他正了名。希望咱们国家的㊙️密也有解密的一天吧…
怀旧题材永远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