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魔法

Onward,二分之一的魔法,魔法环游记,勇往直前,觅法奇程,½的魔法,向前

主演:汤姆·霍兰德,克里斯·帕拉特,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奥克塔维亚·斯宾瑟,梅尔·罗德里格斯,凯尔·柏海莫,丽娜·维特,黄阿丽,格蕾·德丽斯勒,崔茜·尤玛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1/2的魔法》剧照

1/2的魔法 剧照 NO.11/2的魔法 剧照 NO.21/2的魔法 剧照 NO.31/2的魔法 剧照 NO.41/2的魔法 剧照 NO.51/2的魔法 剧照 NO.61/2的魔法 剧照 NO.131/2的魔法 剧照 NO.141/2的魔法 剧照 NO.151/2的魔法 剧照 NO.161/2的魔法 剧照 NO.171/2的魔法 剧照 NO.181/2的魔法 剧照 NO.191/2的魔法 剧照 NO.20

《1/2的魔法》剧情介绍

1/2的魔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设定在一个由精灵、巨魔和灵魂等组成的郊外幻想世界,在那里独角兽在垃圾桶中穿行,像是有着糖果条纹的负鼠。影片提供了一个前提,即魔法是真实的,但它早已被现代技术所遗忘和取代。一对十几岁的兄弟,在他们尚不更事时父亲便已离世,他们决定进入这个幻想世界,与父亲共度最后一个神奇的日子。霍兰德配音弟弟伊安、帕拉特配音聒噪的哥哥、德瑞弗斯配音兄弟二人的母亲、斯宾瑟则会利用其声线的优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镖行天下前传之漠上风云隐情第一季守信少年牙狼-死亡线-你自己与你所有新包法利夫人高卢英雄拯救英格兰达奇与莉莉伴郎:初见长江七号精灵宝可梦XY&Z赶尸人焚情东溪突击暮色渐浓菲尔同志如我们厨房风云2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曼蒂衣橱失去贝拉特斯的波利斯21克宇宙护卫队:风暴力量SSSS.电光机王她和她的她警眼两大无猜全城高考

《1/2的魔法》长篇影评

 1 ) 对于龙形象的分歧和转变

《1/2的魔法》中出现过两条龙,外在形象和性格有很大区别。

一条守护宝石的龙则是身形巨大、脾气暴戾,还能口吐火焰。

另一条龙是主角家的宠物,行为习惯就像是最黏人的小狗,体型也很小。

这两条龙代表了龙在西方国家形象的变化。

守护宝石的龙是大部分西方国家人们一直以来心中龙的形象:长相凶神恶煞,有类似蝙蝠的翅膀,是英雄们强大的对手,贪婪、是恶魔的化身。

它在很多作品中负责守护珍宝,栖息与暗黑潮湿的地方。

在北欧和德国的诗歌《尼伯龙根之歌》里,英雄Siegfried就是以杀死巨龙、沐浴在龙血里圆满结束的,龙血使他变得更加无敌。

《圣经·启示录》第12章7-9节写道:“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

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在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中,盗取金子的龙有非常厉害的铠甲,牙齿像宝剑一样锋利,爪子锋利如箭,尾巴甩起来可以产生霹雳,翅膀可以发起飓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可以致命。

中国龙:和西方国家不同,龙在我们中国则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它是管理水资源的雨神。

在古代,传说帝王们大都在出生时就有个龙形的胎记,龙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在那时,普通人是不能穿戴带有龙图案的衣物的。

在现代社会中,优秀的人也被称作为“人中龙凤“。

因为大家都很喜欢龙年,在2012年出生的龙宝宝比平均值多了5%。

从1978年到如今,我们会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并为之感到骄傲。

据说,因为中国龙和西方故事里的龙的形象差异极大,2008中国奥运会才没有用龙作为吉祥物。

中国龙的外在特征:最早关于中国龙的记载是在6000年前发现的。

198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西水坡发现了第一幅中国龙的图像。

《说文解字》中有记载,龙有条状披鳞,可明可暗,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东汉学者王符认为龙是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

有人这么解释龙为什么拥有九种动物的特征: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战胜了其他部落,所以统一后的龙图腾汇集了各个部落原本的图腾。

现今最普遍认为的龙的形象是由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所组成。

在韩国、朝鲜、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南美、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中,龙的形象也是和中国龙比较类似的。

中国龙原先是动物形态的,人形的龙王是在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才有的。

影视作品中宠物龙则是现代社会导演和编剧为了扭转西方国家人们心中龙的可怕形象而设计出来的,看起来人畜无害。

电影《驯龙高手》里的龙Toothless也和《1/2的魔法》中的宠物龙Blazey一样超级可爱 (Toothless更聪明些,Blazey更黏人)。

这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正面龙的形象在未来的确有可能像改变黑猫是不吉祥的一样转变西方国家对龙的看法。

中国龙和大部分西方文化中龙的区别(来自chinasimplified.com)*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http://blog.tutorming.com/expats/chinese-dragon-western-difference-lucky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dragon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E%99https://www.chinasimplified.com/2014/09/22/what-dragons-reveal-about-east-west-thinking/https://blog.lingobus.com/chinese-learning-resources/chinese-culture-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dragons/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Loong and Western Dragon, LIU Yuan.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2-02/06/content_24559935.htmhttps://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796

 2 ) 二分之一的魔法

珍惜你拥有的二分之一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完满的世界,是珍惜自己拥有的二分之一,还是不顾一切去寻找剩下的二分之一?电影的开头交代了这样一个背景:科技取代魔法。

因为有汽车所以失去了奔跑的本领,因为不需要所以徒生了一双翅膀,有科技的帮助所以放弃了本来的天赋。

如果魔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可是因为它不好控制,我们就去追求科技,慢慢冷落自己拥有的东西,去追求自己觉得更完美的东西,魔法被取代的原因大致如此。

和不完美的魔法相互应的是不完整的家庭,Ian和Barley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是不完整的能力:Ian只有魔法天赋,而Barley只懂得诸多咒语;是不完整的父亲:只有下半身,没有上半身。

生活在这样不完整的世界里,Ian渴望见到父亲,找到父亲的上半身。

两兄弟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凤凰宝石,在有望见到父亲的最重时刻,Ian把机会让给Barley,让他好好道别。

如他所说:我从未拥有过父亲,可是我一直有你。

而Barley短暂拥有过父亲,关于父亲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与他好好道别。

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珍惜的故事。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哪怕仅仅有二分之一,而不是不顾一切寻找剩余的我们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即使它有二分之一。

不珍惜命运馈赠的二分之一,这是一种遗憾,就像没有好好道别的Barley,他有遗憾的第四段记忆。

拼命追求未曾拥有的二分之一,或许会徒劳无功,就像Ian,最后也没能见到父亲,只能隔着石头缝隙期待的看过他,他与父亲的会面仍然是只能透过石头缝隙的幻影。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一切事物,总有二分之一,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始终无法触及。

可能,无法触及的二分之一于我们而言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只是一场美妙的幻影。

而恰恰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不管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还是更少,都更值得我们珍惜,这样的珍惜才是更实际,更有价值的。

珍惜你拥有的二分之一,练习你的翅膀和四条腿,就会发掘飞翔和奔跑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一切,就会跟随直觉找到不明显但正确的路,就会有施展魔法在深沟上凌空的勇气。

有什么用什么,你拥有的东西才真正能给你帮助,一根小小的刺,曾经让你感到疼痛,可不知何时,它就能变成一个大魔杖,打败恶龙,消除诅咒。

我们的生活一定不完美,甚至不完整,就更应该珍惜拥有的一切,即使仅有二分之一。

 3 ) 《Onward》:向前的勇气

在2017年颤动心弦的《寻梦环游记》之后,以创造力著称的皮克斯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出产原创动画了。

作为皮克斯回归原创的标志,新作Onward在这个观众们开始对各类续集审美疲劳的时间节点推出,自然承载了最为热切的期待。

毕竟,这可是皮克斯,片头那个缩头缩脑的台灯一出,就能带着观众回到充满想象力和温情的快乐老家。

Onward的故事乍听之下很新奇:两位精灵兄弟企图复活父亲一天时间,但却只成功复原了父亲的一半儿。

为了能将父亲完整带回,兄弟俩带着父亲的半截身子踏上了限时24小时的魔法冒险。

然而,在Onward里寻求最纯净新鲜的原创力的观众们,可能会略带失望地发现,Onward里那个挂着两轮弯月的魔法新世界好像并没有什么令人眼见一亮的创新,反而整部影片都遍布各类流行文化梗和奇幻元素拼贴的痕迹。

Onward里这个有着长袍法师、古老咒语和半兽人的世界设定,是《魔戒》加上《哈利·波特》,再捎带一点亚瑟王传奇;两兄弟复活逝去的亲人失败后踏上冒险之路,这个涉及咒语和身体的主线剧情带着点《钢之炼金术师》的影子;哥哥Barley在亲人临终病床前临阵逃脱之后,被悔恨重塑性格,又因为与它的和解而成长,这种人物设定和弧光的写法在《银河护卫队》里就见过(让“星爵”Chris Pratt配音只能进一步加重既视感)除此之外,Barley桌上的卡牌游戏完美复刻《龙与地下城》,Ian的卡带和一家人的城郊生活透着一点斯皮尔伯格式的80年代情怀,墓穴探险和横跨峡谷一次次致敬《夺宝奇兵》,而父亲那被狗绳牵着东跌西撞的半截身体,是《Weekend at Bernie's》式身体喜剧的回响。

皮克斯最为人称道的能力之一,就是异想天开而滴水不漏的世界观建构(world building),《寻梦环游记》里与记忆紧密联系的彼岸世界,《Wall-E》里前情完整的废土未来,《头脑特工队》里有科学依据的脑内系统,都是规则完备且创意新颖的梦幻空间。

但Onward的世界观设定,在皮克斯的标准下确实是有些偷懒了,虽然数目庞大的致敬和彩蛋能构成一些细微处的观影趣味,但对于“我这双眼已见过太多”的观众们来说,Onward只能算交出了一份刚过及格线的答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皮克斯的高标准下挤不进第一梯队,并不意味着Onward就是一部差劲的作品。

相反,就算是旧瓶装新酒,皮克斯也有魔力把这瓶酒装进一个精巧而古怪的小瓶,变成掺杂着泪水、成长、闪电和火焰的一瓶魔药。

《1/2的魔法》这个中文译名不算离谱,但或许还是英文片名Onward更能代表整部影片的核心:向前。

这个“onward”,不是Barley破车上胶布贴出的前进档那么简单,虽然影片使用了一个传统公路片的框架,但这种向前不是一脚油门到底的勇往直前,而是被逝去的亲人、曾经的自我、童年的悔恨和青春期的自我封闭种种枷锁拖慢了脚步的负重前行。

Onward的整个旅程都是带着遗憾和伤感的回望,而它想探讨的,是一个被科技发展裹挟着前进的旧日世界和背负着情感包袱的个体,该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做出妥协,又最终保留部分的执拗和天真。

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是皮克斯全系列的母题之一,而Onward也用一种轻巧的方式延续了这种讨论。

在Onward中,主角一家生活的世界曾经是魔法世界,但便利的科技渐渐取代了难以掌握的魔法,从此电力代替了魔杖末端的火花,飞机代替了仙子的翅膀,而空间狭窄的汽车困住了高大的人马。

神奇生物横行的中土大地,变成了和现代美国近郊没什么两样的无聊居民区,只有快餐店招牌上华丽的哥特字体还带着一点旧日的痕迹。

Onward中的许多支线角色,都是借助这层新世界与旧世界碰撞的设定来回扣“onward”这一主题的。

习惯了开车的人马Bronco警官,和忘记如何飞行的机车朋克仙子,可以被归到同一组,而他们最终都回归了奔跑和飞翔,在已经大变样的世界里找回了一些不能被遗忘的本能。

另一组重要的支线角色,是兄弟俩的精灵妈妈和开主题餐厅的蝎狮大姐。

如果说前一组人物的主题词是本能,那这两位一路相助的中年姐妹花的关键词则是自我。

在故事里,妈妈从一个每天跟着电视做健身操的主妇变成了屠龙战士,最终虽然回归蘑菇形状的温馨小家做回慈爱母亲,也依然保持了肩扛大剑的训练习惯。

而作为曾经的传奇,蝎狮更是Onward最为出彩的一个配角,她从翱翔天际的危险代名词变成了谨小慎微的餐厅老板,撕毁一切安宁重走冒险之路之后,最后又在旅程终点回到餐厅,在冒险精神和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

或许这就是所有成年人的困境,在我们走向不可避免的平庸之时,总被曾经那个少年心气、危险而爽利的自我拖拽着。

只有保留一点过去自我的碎片,那些有过好时光的中年人们才能有勇气带着对自我的肯定继续向前。

而从这些具体的配角到更为宏观的世界,在一个高速前进、追求高效和便利的社会中,科技与传统之间的巨大摩擦,也必须用一些旧日魔力的微光作为润滑剂。

在Onward的两位主角,哥哥Barley和弟弟Ian身上,“向前”是有着更具体而私人的意味的。

对于Barley来说,他的成长道路有两层障碍。

一方面,作为一个痴迷于魔法又没有天赋,在外人眼里有些可笑的傻宅男,Barley需要让最亲近也最珍视的弟弟接受自己的这层身份;更重要的是,Barley小时候因为害怕而错过了跟病床上的父亲告别的机会,虽然这层愧疚让他决定今后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能退缩,但也只有当他解开这个心结,他的无畏才不再是过去的幽灵挟持下的、空洞的过度补偿。

对于Ian来说,他的成长也是两方面的。

青春期的Ian如何克服胆怯找到自我,是经典的coming of age剧情,而他角色成长的另一部分,也是整部影片最动人的情感暗线,即Ian必须真正迈过自己没有见过父亲这道坎。

作为一个遗腹子,没有任何跟父亲的回忆是Ian心上一个不断困扰着他的巨大空洞,而(在我看来)Onward剧本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没有轻易地让Ian弥补他的遗憾,而是引导他去最终接受这个事实。

这或许是非常有价值的抚慰,我们都不是魔法生物,没有让逝去的亲人起死回生的能力,别说半个身子,连一个脚指头都召唤不回。

Ian最终也没能见到父亲,但这并不妨碍Ian从Barley那里收获了最美好的守护,也不会让父亲对这个当时还没出世的孩子的爱减少分毫。

了解了以上这一切,Ian才能没有负担地开始新生活,而我们也进一步理解遗憾的意义,带着失去的酸楚和知道自己被爱的喜悦向前。

在“onward”这一主题和围绕它精巧编织的剧本之外,Onward的另一个亮点是非常真挚而细腻的情感。

Onward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导演丹·斯坎隆的个人经历,他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兄弟,和故事中的俩兄弟一样幼年丧父。

夹带着这样的私人情绪,Onward捕捉到了一些非常真实而自然的属于家庭生活的情感片段,混合着思念、温情、伤痛,还冒着一点莫名其妙的傻气。

Ian房里父亲的照片墙,他激动列下的想跟父亲完成的清单,化解兄弟矛盾的那场惹人发笑的舞,这些细节构建出独属Lightfoot一家的家庭故事,也烘托出一种悲喜混杂的普世情绪。

仅针对我个人体验而言,Onward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两处对“在场”的醒悟。

第一处是影片比较明显设计出的情感高潮,和父亲的一半身子坐在崖边的Ian翻看着自己想和父亲做的事,突然惊觉所有这些事,哥哥Barley都陪着自己一同完成了。

在这一路上,Ian拼命而刻意地去追求已经离世了的人的在场,反而忽视了一直以完整实体陪在他身边的哥哥。

另一处醒悟来得更晚一些。

整部影片中,父亲晃来晃去的半截身子都在不断提示着他的缺位,而这种父亲形象的缺席,连同对母亲不靠谱新男友的取笑,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无声的埋怨。

但看完了电影回过头想,我才意识到影片开头介绍魔法世界的旁白是父亲的声音。

这段内容来自父亲留给Ian和Barley的那封信,之后由Ian自己念出,但其实从影片序幕开始,父亲就和观众、以及兄弟俩在一起。

那幽灵般的半截身体不是父亲在场的证明,这封信、这个声音,以及想要见自己孩子一面的强烈意念,才真正体现父亲未曾缺席的爱与思念。

虽然没有《寻梦环游记》对死亡的讨论那么深刻,Onward仍然完成了一场值得鼓励的死亡教育。

正如一位智者所说,生活总是由好事和坏事组成,好事不会让坏事变得好受,但坏事也不会让好事变得不重要。

皮克斯序列中的作品总是在强调这一点,不回避痛苦,同时放大所有值得记住的快乐。

这些不断被提起的关于死亡的对话,虽然不会让失去变得容易,却是我们永远受用的安慰剂。

(回归现实的分割线)遗憾的是,首周北美票房收获4000万美元Onward成为了皮克斯开局票房表现最差的几部作品之一。

4000万美元不算低,Onward也是当周的北美票房冠军,但这个数额在皮克斯的标准下确实是值得讨论的扎眼失败。

皮克斯的魔法,真的失效了吗?

疫情显然不是Onward首周票房失利的原因,因为其他非新片,比如之前票房表现抢眼的《隐形人》和《索尼克》都有着非常正常和平缓的票房下降趋势。

在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电影的票房表现只会更糟,但单看Onward的首周票房数据,就足以给皮克斯以及背后的迪士尼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危险信号。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Onward这部作品虽然有趣动人,但在世界设定、想象力、和主题的深刻性方面确实达不到皮克斯的第一梯队标准。

预告片几乎把整个世界观和剧情主线都透了个遍,而仅从这些信息,就能看出这部影片设定上的缺乏新意和“借来”元素的大量堆积。

variety的影评人Owen Gleiberman说,皮克斯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非常有远见(vision),另一部分没有。

很不幸,Onward属于没有vision的那一部分。

许多看过影片的观众评价说Onward不像出产自皮克斯,反而更像是一部梦工厂作品(《史莱克》+《驯龙高手》)。

梦工厂当然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动画大厂,但这种开除Onward的皮克斯籍的评论,绝对不是夸奖。

而抛开影片自身,Onward票房失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影片较为失败的营销策略。

没有把Onward放在盈利空间更大的暑期档,就已经体现了背后决策者对这个项目的不自信,而Onward整个营销和地面宣传都透露着一种不受宠的敷衍态度,似乎Onward已经被策略性放弃了。

从划分观众群的角度来讲,迪士尼出品的“巨片”一般都属于4-quadrant,四象限影片,即对男性、女性、25岁以上和以下一网打尽。

但从项目管理和宣传策略角度来看,迪士尼每年能作为四象限影片来打造的项目数量有限,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精力都给了《木兰》,而动画部分押给了皮克斯的另一部《心灵奇旅》,使得Onward不能作为4-quadrant,只能被定位成儿童向影片去宣传和营销。

这个标签,注定会让Onward损失部分成年观众。

Onward贡献了皮克斯,也是迪士尼动画史上第一位公开性向的LGBT角色,一位紫色皮肤的独眼巨人女警官,她在一句不经意的台词中提到“我女朋友的女儿”。

然而,这个本来对迪士尼有开创意义的角色,让迪士尼变得两边不讨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nward的票房表现。

在国际市场中,中东部分国家因为这个LGBT元素直接禁了Onward,俄罗斯虽然进行了放映,但把台词里的“女朋友”强行换成了“伴侣”。

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传统的组织对Onward进行抵制,认为“作为一部儿童电影,这种信息会误导儿童的家庭观念”。

但皮克斯和迪士尼这个看似进步性的举措也没有受到太多褒扬,反而引来了不少争议。

许多网友都表示,这种做法只是出于商业利益和品牌形象下的鸡贼,毫无诚意,因为迪士尼随时可以把这种不起眼的台词拿掉,做成专供版以讨好那些审查严格的地区。

Onward票房不佳的第四个原因,或许也是迪士尼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原因,恰恰在于皮克斯与迪士尼品牌的紧密联系。

曾经每部皮克斯的动画长片开场前都有一个贴片的动画短片,这些彰显着皮克斯创造力的短片们曾拿下过五座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和九个提名。

然而从《寻梦环游记》开始,观众们可能感觉到不对了,《寻梦环游记》的贴片变成了《冰雪奇缘》雪宝冒险,而到Onward,贴片动画更是变成了《辛普森一家》。

这段画风不符的《辛普森一家》,是消灭福克斯之后迪士尼对自家产权的得意炫耀,但这段动画或许只会进一步提醒观众达斯米奇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娱乐行业九头蛇。

Onward预告片下的留言中,确实有部分观众提到因为迪士尼而不想看Onward,当迪士尼迫不及待地让皮克斯越来越“迪士尼化”,其实也是让皮克斯不可避免地分担部分观众对迪士尼品牌的厌倦、审美疲劳甚至恶意。

皮克斯这种以创意见长的“小作坊”形象,本身也与迪士尼的整体气质和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新品牌效应不太相容。

或许对于皮克斯来说,和迪士尼解除捆绑,“独自美丽”,才是最合理的发展路径。

当然,Onward对整个皮克斯品牌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坊间一直有一个未被证实但非常合理的“皮克斯理论”,即皮克斯的所有作品都发生在同一个世界且彼此间可以串联。

如果皮克斯理论是真的的话,那Onward里这个有着两个月亮的世界将把皮克斯电影宇宙的边疆再次拓宽。

当然,这目前还只是粉丝们的大胆猜想,但如果真的有被揭晓的一天,Onward会是整盘大棋上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点。

从一个还挺喜欢Onward的普通观众角度出发,我们或许不需要对Onward过分苛责。

Onward这一部本身就没有得到太多关注的作品,肯定是担不起重燃好莱坞原创力引擎的重任,而皮克斯也不是只出神作的创意之神,这么多年中也做出过不少扑街作品。

虽然对Onward的境遇感到遗憾,但如果六月份的《心灵奇旅》在口碑和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话,那才是真正该失望和恐慌的时刻。

 4 ) 1/2的魔法+1/2的勇气

永远喜欢皮克斯的动画!

简单的剧情,出现找宝石展现另一1/2父亲的奇迹,兄弟俩开始了冒险,跟随指引一路走下去,弟弟在哥哥的鼓励下不断成长,最后大boss出现,弟弟为了弥补哥哥的遗憾选择了打boss,最后boss被打败,哥哥也见到了爸爸。

所有的一切都藏在起点。

一路走来,想要寻找的宝石就藏在最初的喷泉上。

不管结果如何,经历不可或缺。

弟弟和哥哥两人性格互补,魔法能力也互补,两个并不完美的人设组合而成一。

 5 ) 《1/2魔法》影评(不涉剧透)

这部动画片刚开始给人一种小成本制作的感觉,故事一看便知是那种“自卑小男主(荷兰弟配音)找回自信”的套路。

情节之尴尬远大过搞笑,我硬着头皮看了很久都搞不懂为何豆瓣上能有7.9分的高分,要知道同时期制作精良的《伪装特工》才得了7.5分。

全片片长大概是100min,感觉直到熬过前40min,男主与哥哥(“星爵”配音)的冒险之旅才见起色,类似公路片的风格加上偶尔惊艳的配乐让影片多了一些趣味和思考。

可望着播放进度条所剩无几,而情节迟迟无法推进到终点的样子,你在心里大概也放弃了最后的希望。

岂料自80min起高度陡然而上,从没想过它会剑走偏锋,在你想象不到的角度轻而易举刺向你的泪腺!

密集的10min高强度视觉与情感轰炸犹如骄阳般耀眼,配乐辉煌而庞大,回味丰富而绵长,它终于在最后一刻展现了“Disney+Pixar”的功力。

人生中的遗憾是否值得哀叹,又在何处须作牺牲?

什么是你应得的,什么又是你该舍的?

你包容的究竟是自己的恨意还是别人的无心?

……不得不承认此片确实比《伪装特工》更加让人难忘,结尾更是自带一种多想后容易变魔障的别样魔力~强推无疑!

 6 ) 【滤镜影评】1/2的魔法,1/2的水分

总评7-7.5/10,各方面没啥大问题的合格动画电影。

正如电影的中文译名《1/2的魔法》一样,影片里面掺杂的水分也差不多有1/2。

皮克斯电影惯例优点就不提了,主要讲讲影片“水”的部分:一、设定“水”:电影采用了《龙与地下城》的部分设定,赋予居民不同的种族。

然而种族的差异对人物、故事并没啥推动作用。

二、情节“水”:电影情节总体是公路片风格,具体桥段参考了不少电子游戏。

然而大部分情节的展开无趣俗套,且夹杂了太多刻意的笑点(比如主角妈买宝剑那段)。

三、人物“水”:虽然电影的主旨是“长兄如父”,但真没必要硬塞一个毫无性格,毫无特征的“2.5条悟”父亲角色。

电影结束后,观众依然对这位父亲一无所知。

其实电影完全可以把父亲的角色删去,只让兄弟二人结伴踏上复活父亲之旅,大部分情节也无需大做修改。

另外,设置主角母亲的意义是什么?

一方面与“长兄如父”的主题无关,另一方面戏份还不少,最后充当了一个工具人。

不会真就是为了说明母亲与人马警官才是真爱吧。

四、主题“水”:“长兄如父”是个不错且新鲜的方向,毕竟动画电影里很少涉及。

电影结尾处对主题的展现略显刻意,但总体效果还行。

之所以说主题“水”,还是因为掺杂了大量无关的内容。

“DND”游戏设计与剧情、低魔法的架空世界观,对亲情向的主旨毫无裨益。

“人马警官”与“主角母亲”的爱情:说好听点,是母亲为了自己的爱情,懈怠了子女的教育,方才能够让哥哥担任家庭中“父亲”的角色。

说难听点,这估计又是迪士尼的政治任务。

与此同时,哥哥的塑造很割裂。

明明是表达“长兄如父”,电影前半段却把哥哥塑造成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柴兄弟形象。

至于哥哥教给弟弟魔法、开车,就是体现电影主旨。

我只能说,这些行为更像是老师(师傅),而不是父亲,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教授东西可太正常了真要突出主旨,最好是教授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或者体现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心。

现在这种对哥哥的塑造,与普通兄弟没啥区别。

 7 ) 套路化好莱坞式动画电影中的一些趣味

3.2-3.5星。

从整体观感而言,情节设计是一贯的好莱坞动画电影桥段。

一个原本有些自闭的小男孩,有爱他的家人or朋友却一直觉得被桎梏、留有一些遗憾,为了弥补遗憾选择冒险,在旅途中克服自己的弱点,起伏挫折实现目标最后发现原来爱/正义其实就在身边/心中。

开头看到主角登场的几分钟真的让我脚趾抠地。

熟悉的瘦矮细腿(腿很细很关键)小男孩,胆小怯懦,连活泼开朗的妈妈都像是统一分配的。

电影宣传语标榜寻梦环游记同一个团队(coco是在网上看的,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后面过了好久才翻出来继续看完...),从人物设计来看只能说不愧是你们...让我也同时想起超能陆战队、驯龙高手等等动画的主角模板化开头...中间各种细节剧情也是熟谙的所谓埋伏笔套路,哥哥做出的糗事、忍痛丢下的破旧汽车——弟弟心中潜意识认为哥哥的一事无成到最后的爆发,与最后的大团圆新汽车、兄弟情深相呼应。

不过可圈可点的情节也有一些,譬如妈妈和蝎尾狮的英勇—经历去弥补遗憾的冒险后发现爱/正义就在身边/心中然后感动的剧情。

—某种意义上的zzzq,不过作为female勇敢登场、和龙搏斗真的很酷。

结局想到哥哥其实就是像父亲一样(长兄如父?

)关心爱护着自己的情节其实应该说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而没有见到爸爸这个心心念念的存在这一安排我觉得很赞,的确意义已经不大了。

btw中间冒险途中真的很喜欢哥哥,很可爱,其实他的人物外形设计有些像驯龙高手的有个也是胖乎乎的憨憨的,但是性格乐天确实很可爱又讨喜。

最后的最后,想讨论一下这样的电影现实意义。

作为工业化流水线化的产物——从动画品质来说已经是行业佼佼者的好莱坞式动画电影,为什么桥段设计往往如出一辙呢?

作为商业电影,背后肯定是和商业成本和获益挂钩。

首先是这样的电影已经取得了许多次成功,小男孩成长记这样的题材不计胜数,哪怕《汤姆索亚历险记》也就是如此(当然小说本身意义不止于此哈),那么背后立足的不论是科技(超能陆战队)、童话传说(驯龙高手)抑或是民俗(寻梦环游记coco)的区别已经不大了,因为冒险过程是其次,是加分项,成长才是创作者想要讲的故事。

为什么男孩成长记故事总是深入人心、为什么瘦腿胆小男孩总是要成为故事主人公?

为什么不能是一个稍微高大点稍微英气点的青少年呢?

(俺馋了)怕小朋友自备自闭吗(笑)说好的鼓吹多元、自由选择呢,在主角选取上的保守可有些简陋。

 8 ) 告诉自己我有把美梦变成现实的能力!

一个关于无畏、自信、亲情的冒险故事。

少年们披荆斩棘只为见父亲一面但实际上父亲一直和他们同行。

用魔杖、咒语解决一切困难,但若没有,也可以,因为我们的存在就是magic!

太酷了!

非常喜欢!!

等待二刷很喜欢哥哥~弟弟最后成长了很多。

一个关于勇气无畏亲情的冒险奇旅,皮克斯的最棒就是让我们见证那些奇妙探险、魔法、美梦,并不是一场梦。

找寻自己的路途上发现身边人一直在支撑着自己,鼓励着自己,这种最最朴实的主旨被刻画的格外感人。

总是在怕什么,需要绳子需要依靠,但是真的需要吗?

现实就是最magic的最beauty!

因为桥那一段看的,但最终却深深被哥哥打动,看似是弟弟一路找寻宝石学习魔力自我成长之路。

实际上是哥哥的勇气,鼓励,博学以及果断成就了一切。

弟弟非常幸运,当然弟弟的勇气也是很打动人的。

兄弟两个最终见到爸爸的结局也很赞!

不多不少,没有复活没有一家人全部见面的圆满,却让人潸然落泪。

因为相信,相信哥哥的力量,妈妈的力量,弟弟的力量,自己的力量,美好的力量。

勇敢无畏可以战胜恶龙,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最高形态!

很爱💙💙💙

 9 ) 当一切美好只剩1/2

——你要相信,这个1/2的世界里,有人在百分百地爱着你。

我非常喜欢“1/2的魔法”这个翻译,影片中的一切似乎都在围绕着1/2讲述:被“回魂”的父亲只有半个身体、魔法的基因天赋在兄弟间只有50%的几率,父亲病逝后只剩一半的“双亲”,母亲的男朋友只能算个“半吊子”老爸替代品,以及这个世界对于魔法停留在“噱头”层面的半信半疑……最妙的是,皮克斯这一次玩了个骑在墙头上讲故事的把戏,一半墙里、一半墙外——以为是要讲孝子寻父记,竟然是在说上阵亲兄弟。

中二病哥哥,一把年纪看似不着调地活在游戏卡牌传说中的世界,连一向纵容她的母亲,都忍不住悄声吐槽“他待业的时间也太长了”;特立独行、不顾他人眼光到迟钝的程度,甚至踏入弟弟所在半径20米就会触发羞耻警报,Ian为了避免哥哥出现的尴尬,甚至放弃请同学们参加自己的成人礼派对。

可是,我们或许都和Ian一样未曾想过,即使是这样不在意他人看法、活在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的人,也会受到伤害——当那个需要说实话的变身魔法因Ian的谎言失效的时候,意识到在亲爱的弟弟眼中竟是“麻烦精”的哥哥,第一次变得沉默而沮丧,因为一直以来,聪明的弟弟可是他的骄傲啊。

我们或许也都和Ian一样,认为哥哥对游戏书和魔法传说的执念,是多么荒诞不经——明明有通达的高速公路,为什么要凭直觉走一条绕远又危险的路?

明明两个没有探险经验的青少年、要在时限内照顾着“爸爸”找到宝石,已经是泥菩萨过江,为什么还要和暴走族发生无谓的争执?

我们甚至和Ian一样,没有意识到这层有色眼镜的存在。

可是,事实往往和我们以为的,是多么地不同:乐天派的哥哥其实有着连Ian都不知道的第四段关于父亲的记忆: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未能与父亲好好告别。

所以他才会努力变成无所畏惧的样子,我们无从知道哥哥曾经经历了怎样艰难的挣扎,才穿越了对父亲的愧悔和思念、穿越了周围人的不解和嘲笑,成为今天这个看起来百毒不侵的豪横青年。

当哥哥一路上安慰和鼓励不相信自己和魔法的Ian时、当哥哥因为(被误会)指错路而承受Ian责难时,有多难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Ian负气拖着父亲的下半截离开时,哥哥没有辩解“那也是我的爸爸”,一定是因为无比温柔深沉的爱。

成为雄狮者,必因身后有需守护之珍宝。

好在,弟弟唯一的那次相信,使他们利用哥哥的“游戏知识”找到了对的方向;最终,哥哥获得了弟弟的认同,也得到第二次机会,在抱憾16年后,与父亲在余晖下认真告别。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兄弟合心,其利断金。

最令我泪目的两个瞬间是:Ian举着写有to-do list的笔记本时突然的觉悟——原来他与想象中的父亲要一起做的每件事,最最看不起的哥哥曾全数慷慨地赠予自己;以及面对父亲即将出现、却需要有人去阻挡巨龙时,兄弟之间的互让——“尽管我背负着没能与父亲道别的遗憾,但我这一路坎坷,满心满意都是想让弟弟见一次素未谋面的父亲”、“我从未拥有过父亲,但我一直拥有你,所以就由你去同他告别吧”。

正是这藏在父子情身后的兄弟爱,于不经意间,在你我的心上,轻敲开一丝细微的罅隙,然后猝不及防,突然热热地灌满了整个心房。

或许我们和Ian一样,得到的都是看似不完美的爱:跟着健身节目却总是慢半拍的中年老妈,每个早上在你眼前扭来扭曲,萝卜腿撑着的水桶腰却一厘米都没变瘦过;嘴上说着祝你成年快乐,却总是用令人肉麻的招呼方式、如同对待幼儿般对待你;似乎自带“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强大技能点,连珠炮似的问题,句句都是你不想提起的,根本不了解你在自己社交圈的尴尬处境。

还有她对大儿子的纵容,那么显而易见的耍智障,她却从来都不喝止……这种“嘈杂三连”简直让每个普通的早上都令人心累。

然而也是这样的老妈,一路冒险追随儿子的足迹,与传说中的凶兽做旅伴,最后跳着健身操步伐只身举剑战巨龙。

缺席了孩子们整个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父亲,是心中永远的伤痕。

但他的智慧、幽默而勇敢,却成为指引儿子向前的明灯。

老校友经过十几年犹记得他“非常自信”,让Ian在笔记本上坚定地写下“成为爸爸那样的人”;母亲却知道,父亲也曾经胆怯不坚定,经历过时光才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更为同样胆怯的Ian增添了改变的信心。

父亲留下的电话录音,是抚慰Ian思念之情的暖茶;父亲品位堪忧的紫色袜子,竟成了父子相认的凭据;而父亲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是坚定地相信,即使是凭借已无人相信的魔法、即使要经历16年的等待,终会有再见的一日。

或许成长就意味着接受这个世界中,种种如同1/2的魔法一样的不完美:代表着圣洁与梦幻的独角兽,却如脏兮兮的流浪猫般,翻垃圾桶觅食,令人大跌眼镜;本应存在于传说中的龙,却如同宠物狗般被家庭豢养,胆小而无脑,除了乱喷火苗和偷吃早餐之外什么本事也没有;飞马本是传说中载着英雄四处征战的神兽,在这里却变成颜色恶俗、关键时刻不是没油就是点火不灵的破车;就连父亲留下的“珍贵”礼物,也是一个粗粝不堪、两次扎了兄弟俩手的木头棍子……特别是母亲那个自来熟的“男朋友”,自以为幽默的谐音梗,殊不知是两个继子嘲笑的对象;硕大笨重的马身,简直与家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不知道妈妈喜欢他什么,难道她已经把爸爸忘记了吗?

本应美好的一切,似乎老早就已跌落神坛。

可是,或许人生本就没有什么“本应”的事——你就是你的命运,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

当你一往无前,曾经嫌弃的破车那一瞬间或许真的化身飞马,在上世纪的流行金曲中、以飘飞的罚单做双翼,冲向悬崖巨石,就连被捡回留念的仅存车灯,也在被巨龙追逐的时候,成为救人一命的“宝石”。

当你孤注一掷,一根曾令人手痛的木刺,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却成为九死一生时,化作强大魔杖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你解开心结,就会发现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的半人马,或许只是在你心里格格不入——他的笑话也许不是真的好笑,但与母亲一起为孩子们担忧、只身一人冲向死亡之谷寻找离家的孩子们的心却真的。

当父亲再也无法守护这个家,恰恰是这个令人讨厌的人马,让这个一度破碎的家庭,重新变得完整,让失去挚爱的母亲,重新露出少女在爱情中的微笑。

或许人生真的像学开车一样,有人絮絮叨叨地指挥:告诉你何时左转、由哪个匝道进入高速,你却迟迟就是做不好准备,踩下油门并道;可是当前有犬牙参差、后有警车追捕,来不及内心上演一百个小剧场,你只有一咬牙、一闭眼,档位挂到O、油门踩到底,从此高速超车鱼得水、荒野狂飙龙上天——硬着头皮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惊魂未定地松了一口气,再转身已是老司机。

皮克斯向来擅长煽情,所以这部电影的情感如此细腻而淋漓,感动之余却并不令人意外。

在我看来,他们最大的进步,其实在于开始承认这世界的不完美——命运赐我遗憾,我回之以拥抱。

或许我们撑过全部波折与苦难,最终能得到的,也仅仅是在现实的石头缝之间,卑微而神往地窥视一眼憧憬中的美好,但太阳落山之后,总会有一个拥抱。

当深爱的双亲只剩½ ,当这个世界的信仰只剩1/2,当胸中的勇气只剩1/2……希望你还愿倾其所有去寻找与相信,这个世界,有人在百分之百地爱着你。

 10 ) 的魔法

这部的水平绝对秒杀去年一整年好莱坞出品的所有动画片。

虽然亲情、家庭的戏码真的不是什么新鲜路数了,但依然能被讲述得这么顺畅感人真心是十分难得;而且电影首尾呼应,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回到最初的自己,也是一个让人动容的点。

皮克斯还是有本事的。

他的愿望是和父亲谈心、一起大笑、玩接球、跟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然而最终一个都没实现。

但是这些没能和父亲一起做的事,却和哥哥一起做了。

他恍然大悟,哥哥一直在代替父亲履行陪伴他成长的使命。

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到父亲。

虽然最终没有见到父亲,但是他改变了对哥哥的看法,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这就是这段旅程的意义。

从当初和哥哥有隔阂,再到和哥哥握手言和;从当初为了见到父亲可以放弃一切,到自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哥哥,这就是成长。

你总觉得需要系上绳子才能跨过悬崖,其实没有绳子你也能做到。

正如你总觉得需要父亲的陪伴才能长大,其实你可以独自长大。

你总是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其实你远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

和父亲的录音“打电话”太辛酸了,巴里把父亲的拥抱转交给伊恩让人热泪盈眶。

7分。

看到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以一个常规的父子亲情设定,到最后却还是绽放出不一样的亲情之光。

虽然遗憾,倒也合情合理。

背景设置还是很皮克斯脑洞的,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被科技包裹后,变成一个魔幻与科技共存的新当代世界。

虽然剧情很多套路,但情感部分还是不错的。

1、20200221柏林电影节.首映场.2、身边一左一右坐了俩两个少女心奶奶,全程捧脸捂嘴哦买噶。

不过全场成年人都在又哭又笑,出片尾时掌声雷动送给导演。

3、有些人稳定输出精品范本,有些人稳定输出垃圾,就这么文化自信。

皮克斯公路片,怪物大学强化版。

其实魔幻世界相比怪物并没有很多新意,重点还是在家庭关系。

但不得不说他们太懂情感了,观众永远会心甘情愿跟着俗套桥段落泪。

《1/2的魔法》短评

Family!爱!相信的心是战胜一切的魔法!😳

7分钟前
  • 重力泉零号土著
  • 还行

【D+】中规中矩,但对于皮克斯来说无疑是发挥失常,问题就出在想法太多但都没有实践,浪费了许多设定缺乏深度,落位到亲情是必杀,以亲情为母题就是露怯了。用0.5的魔法解决0的daddy issue,咳咳。

11分钟前
  • Cardinal
  • 较差

电影不错,情节流畅,情感到位。特别想知道这24小时,爸爸的下半身是怎么去厕所的。一想到主角兄弟要更多得和爸爸的下半身体互动,我就觉得好污啊!

15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推荐

3.5 奇幻与现代、旧世界与新世界、怀旧者作为异类以及种族等议题,全都没有展开,只是作为整个游乐场叙事的“盆景式”呈现。相比之下稍显emmm的父控、兄控、弟控情,倒也算得上是还有些可圈可点余地的套路了。全片几乎只有那个令人百感交集的“远观”收尾达到皮克斯水准,其他甚至很难说有达到迪士尼近年水准(以《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无敌破坏王》为例),最多就是梦工厂水准吧...但还是比去年绝大多数好莱坞动画好太多了,好莱坞动画的颓势实在是挡都挡不住。

2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I had someone who looked out for me. Someone who pushed me to be more than I ever thought I could be. I never had a dad but I always had you.」

23分钟前
  • Q·ian·Sivan
  • 还行

消费主义绑架心灵,恢复魔法能力的前提是放下执念,拥有感受爱的能力,与寻找父亲无关,与兄弟和解有关,皮克斯仍然能戳中内心柔软的地方。

27分钟前
  • 周圣崴WAI
  • 推荐

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魔法

28分钟前
  • F
  • 较差

长兄如父。

29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推荐

变异成诡异的哥弟情,最后的升华反而变得莫名其妙

34分钟前
  • 爱丽丝梦魇
  • 较差

俗套乏味 硬cue亲情 披着哈利波特主题的流水线烂片

35分钟前
  • coconut_milk
  • 较差

以后看皮克斯真要谨慎了

4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很差

即使是今天这个时代,皮克斯依旧在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要正直要专注要信任别人,要做个内心热爱生活、相信奇迹的人。温暖动人的泪点满满,这个哥哥实在太好了,想不到有一天被一辆车帅哭,还有最后只能远远隔着石头缝隙看着父亲在哥哥的拥抱中、一片夕阳之下慢慢消失,那一刻真的觉得还有皮克斯动画教人相信真善美,是一件太美好太美好的事情。

43分钟前
  • 海克特曼
  • 力荐

没意思

45分钟前
  • naul
  • 较差

昨天刚看完心灵奇旅,今天就来看这个。都是让你察觉到生活美好的,但是心灵奇旅偏治愈而这个偏鼓舞吧,这两样都是我时不时需要的。

46分钟前
  • 三月对我笑
  • 推荐

真的不太行,友邻总结得很好,讲的就是daddy issue

50分钟前
  • momo
  • 较差

When god closes this door, he will open another door for you.如果当初去电影院看或许愿意打个三星,如今在手机上看毫无体验感,剧情也不能打动我。You have to take risks in life to have an adventure.

52分钟前
  • 之北
  • 较差

一如既往的凡人英雄&迪士尼造梦,始终如一的鼓励勇敢和冒险,特别喜欢那些前后呼应的铺垫和细节,很完整。

53分钟前
  • 塔拉胡
  • 还行

又一次被皮克斯折服。Lost n Found内核的故事,24小时的成长史诗,杂糅了多种类型元素(奇幻,喜剧,冒险,公路,家庭),而且每种元素都讲到极致。1/2除了表面上表示因为魔法“电池”只够复活半身的父亲,深层次还隐喻双生子,兄弟的影子互补功能,合作成就完整的人生。双主角公路戏的互相配合和支持,才得以一路成长,自我实现。笑点很多:坑弟的信任之桥、萌系的喷火龙。全片最燃是自带BGM的独角兽残破van一飞冲天时刻。

55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力荐

A very shallow metaphor of fatherless societal crisis. Growing up without a real father can never be compensated by anything including self-improvement and brotherhood. The single mother by design is harmless and useless as most real ones. The pathetic dragon is absolutely meaningless. It ruins the original core message in a breath.

60分钟前
  • 旭亮搜神记
  • 还行

工整流畅但缺乏亮点,一种掐着秒表将情节悉数编排的匠气感,皮克斯驾驭该类题材的应试模板输出得还是挺稳定。公路探险、魔法奇缘、父子/兄弟情、成长主线,就算知道再套路结尾还是不可避免地被煽到。能够认真审视自己、主动放弃未偿心愿来成全他人需要多大的勇气,跨越万水千山逐爱,原来爱从未曾离开。才发现配音是小蜘蛛和星爵,有点意思。

1小时前
  • 张苑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