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空荡荡的……这三个女孩有我心中最美的样子。
Mary安静地面对母亲的逝去,父亲的再娶带来的孤独和忧伤,忐忑地面对未知的寄宿学校生活。
Tori面容姣好妩媚,是个柔情似水的姑娘。
她懂Paulie的痛,也最心疼她。
只是觉得自己无力去为了Paulie对抗世界。
Paulie,人群中最敏感,最聪慧,最有才华的一个。
对爱的执着,渴望与疯狂追逐。
只是现实却是逆着她走的。
三个姑娘,都是善良的好人儿。
只是可惜了。
我们的世界并不单纯有阳光晨露,我们的世界照样有风霜雪雨。
她们像一朵花瓣肆意绽放的时候,遇到彼此,给了对方最灿烂美丽的时光。
只是,只是,这个世界不接受这样爱的方式。
甚至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我们成为一个为爱而生的人。
而是为了某一种大众选择的方式而生存。
我们需要演戏,不管我们是否真的有激情,有高潮。
没有的话,你可以假装有。
你照样得和同学大谈男友床上功夫了得。
Tori选择了走向并不关心她真正是一个什么样人的世界。
Paulie视爱高过一切,爱就是爱,它不需要任何的定义。
她原本觉得生母或许还是爱她的,有朝一日或许可以母女相见。
她原本拥有一个最完美的女友,相爱相知。
可是这两者,没了。
这猪圈般的生活……我们渴望爱,我们曾经尝过爱的甘甜,我们为爱而雀跃,而疯狂。
Tori选择把爱埋葬在心底最深处,锁好,继续向前走。
Mary或许是沉默的,但或许是最勇敢的那一个。
她独自面对对母亲的思念,对一切感情的困惑和迷茫,但也一直在找答案。
事实上,母亲早已为她撒下了答案的种子,她只需要再回头看她们的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心里头就有了暖意,和亮光。
而Paulie的爱是执着的,纯粹的,义无反顾的,是飞蛾扑火式壮烈的炽热。
她有最饱满的激情,最疯狂的热爱,当Tori说不要不再时,她的激情和爱便无处安放,黑暗也就一点一点地吞噬,她最后的挣扎与疯狂愈显出她内心的惶恐。
很多时候,当你再成熟一点,再现实一点,再对身边的周遭无所谓一点,你真的会觉得这一切顺利一些,好过一些,轻松一些。
但是,说真的,我自己也曾经像Paulie一样奋不顾身,不计后果地为内心而前往,但当你回头,你身边没有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和你同走这条痛并快乐着的路。
你开始惶恐了。
后来的后来,越来越像Tori了……好像真的可以做到去做一个正常的人,符合大家想象的人。
但心里的那个空,只有自己知道。
再到后来,不愿如此背叛自己,选择感恩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带着信,带着期许,和这个世界相遇和抗衡。
再一点点地得到我内心想要的东西。
这大概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平衡和可持久的状态了吧。
但终究,夜深梦醒,你还是会心疼和宝贝当初那个义无反顾的少年……只是,你终究不再是他。
看完了《意乱情迷》后感觉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没有拿影片作为比较的意思,我在一段时间之前看完《Department》后也有此感觉,但前者的情感似乎更深。
《Lost and Delirious》这个名字似乎很有诗意,和影片里莎士比亚的诗句片段相互印衬目更美上心头。
家长或者老师可能都告诉过我们不要 be delirious(精神错乱的、极度兴奋的),太过激动总会有些后果。
但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告诉我们如果遇到太让人兴奋的事情,请享受这个过程。
Be Lost 可能是大多数人会经历的一些事情。
可能对我来说,如果缺失身边朋友家人甚至老师陪伴或者鼓励,就会感到莫名空虚—被老师问了很多次要做什么职业,有什么职业,选科目要想好一系列这样的问题。
在其中我也想过一些很酷的职业(我其实想当一个电子设计师),但是总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覆盖这个职业。
我曾询问过一个朋友,她的成绩比我好和品德素质都很优秀,而她也会有时候迷失其中。
这部🎬找了好久找到的且没有字幕,我也努力着去理解它。
起初看这部是来看丽莎的,那时候的她真的清纯漂亮,所以我在看完《再续良缘》后赶紧来看了这部电影。
再续前缘 第一季 (1999)8.81999 / 美国 / 剧情 爱情 家庭 / Robert Berlinger Robert Black / 雪拉·渥德 比利·坎贝尔看了木头丽莎剪辑版的
丽莎颜值迷人Mary、Paulie 和Tori三个小女孩有着不同的性格。
在影片开始时,Mary是忧郁的,是生怕很难融入学校之感,Tori中规中矩地向她介绍宿舍和学校,而paulie 却用十分“友好的方式”和Mary聊天打招呼。
(打引号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理解不同)。
我也经历过转校,转校前其实并不害怕没有朋友、老师不好之类的,总感觉会到一个理想学校,之前经历过的在新的学校不会发生。
但我似乎预料错了,见识属实不够广阔,来到新学校后老师热情教课优异,我却变成了落单的那个同学,甚至和之前没什么大区别,差异只在于我目前上的是住宿学校,这使我挺痛苦的。
直到后面我以前在课外班上课的朋友认出我来并和我打招呼,我才感觉我真正的在此有了朋友。
所以我认为如果我是Mary的话,应该会更容易和Paulie成为朋友,但因为我没有失去过重要的亲人,所以无法亲自有Mary的感受。
但我认为Paulie和Tori是两个好室友,她们给予了Mary陪伴,所以我想Mary和她们在一个宿舍以及身边有了朋友是快乐的。
Mary在了解到Paulie和Tori的关系的时候,感觉也不是很惊异,感觉就像红线一样。
当中的情节还是最好自己去看,因为有些不宜言表,有一些较为心碎。
当中主要主题应该是Tori迫于社会压力和父母与Paulie断绝关系去找了Jake,而Paulie却相信她会继续和她发展关系,且执着于对Tori的爱。
直到最后Tori和她明确说清楚了,Paulie还是没有放弃她的爱,表现了她爱得的确要比Tori更加深沉,也注定了她会受到更多痛苦😖。
很多爱情电影如《恋爱谈》、《同心难改》等都写到了社会观价值观的方面,我认为在看了这些电影过后,不能说多了一丝不安全感,只是在一段关系开始的时候就要确认彼此的价值观念,以防带来悲剧。
不过在青春题材中甚至现实中,不需要很多很逻辑的关系和爱恋,也不需要很多套路,相爱是幸运的,也不需要考虑的太过长远,享受彼此才是很重要的吧。
Paulie在Tori离开后确实受了很多苦,身边只有Mary一个朋友,同心老师有的当她为疯子(或说不正常的人)还有一些嘲笑她的行为,我真的为Paulie感到心疼。
在我那个朋友因为同学告伪状然后转学离校,且不能考我们体系的学校时,我是很为他而感到不公的,但我没有勇气去质疑学校和老师的决定。
在后来,我与最好的朋友(她是告状的人)绝交(当然不是因为这件事),从此我也真正看到了班级男女生混乱的关系、那些搞不清楚关系的男女生各种阵营、那些胡言乱语的想象力极强的人、那些合伙栽赃嫁祸的人......也许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看清楚了。
后来我又回到了孤身一人的时候,缺少陪伴使我比较敏感,但我也没有觉得异常不适。
Paulie可能也感觉到了无尽的孤独,她可能因为Tori更了解了这个学校、这个社会,。
她没有丝毫的陪伴,甚至是亲人的陪伴,所以黑暗吞噬了她,Tori的离去也使她狠狠的掉进了深渊,无法爬出去。
这里让知道了不要因为别人可怜就没有思考的用“善意的谎言”度过问题,这只能使她们跌的更远。
最后片尾Paulie从屋顶上潇洒掉落,秃鹰飞上了天空,Mary也懂得了要珍惜她的一切,这我感觉相当于Paulie抚平了Mary的伤疤,让她成功变成了Mary B。
在生活中,我总是觉得生活不是很如意,但问到或打听到别人经历的事情,可能比自己还要惨,所以珍惜自己的人生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让我们心中的秃鹰随风飞翔吧。
It might become the best choice for us,if we are not struggling so hard.try, and try more,since love is the best thing she has.
最早看这个电影是澳洲SBS放午夜场的片子,一般都是些花花绿绿,中间穿插20多个成人广告,清一色金毛大波妹趴在床上拿着手机一边发短信一边抛媚眼。
一直很奇怪啊,短信有传递媚眼功能么?
看到这片子的时候真的好惊艳,虽然和这个片子的性取向没有什么共鸣,但是那种激情和无奈,对自由和爱的憧憬,竭尽全力但是却注定没有结果的抗争,一切都那么熟悉。
看完以后就马上拖驴出来,只是可惜得到的版本画质虽然不错,但是声音太小了,听得吃力。
Google才发现原来这个片子有那么多的fans,可以很容易找到整理得很好的剧本和对话。
看着显示器上的图片,宝丽那满足的笑容,心却一点一点揪起来。
虽然爱宝丽,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更像那个不敢爱不敢恨的家伙。。。
也曾站在教学楼的屋顶,宝丽纵身跳下,猎隼飞向蓝天。
而我,听了一会碟,看着海中繁星一般的灯火,叹口气,摇摇晃晃走下楼,去学校后门买了4块钱的酱油螺蛳,5块钱的啤酒,拎回宿舍和舍友们挑着牙签啧啧地吃起来。。。
宝丽得到了自由,而我,却选择了继续在监狱中生活,即使每天晚上灵魂都会破碎成千万片,早上却又要阳光灿烂的开始另一天。
不知道自己是勇敢还是懦夫。。。。
爱就是爱无论你怎么说它都不会消失这是我们存在的原因爱是高峰 一旦到达傲视众人你得永远停留否则 便跌到支离破碎
我要在你的门口做一间柳条屋来拜访至此 在这屋里的我的心上的人儿
这寂寞都世上没有了你就像个猪圈一样 叫我怎活下去写写忠实的 失意的歌 大声歌唱一直唱至深夜唤着你的名字 让山陵回响使得私语的空气都喊着所爱之人别碰猛禽她变成了猛禽来!
注视人类恶欲的恶魔们,解除我女性的柔弱用最凶狠的残忍注满我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悔恨透过我的全身不要让恻隐摇动我狠毒的决意!
我每天种三千棵树赢个金铲子给你and 淡入淡出好多
光看封面我以为这只是另一部les电影罢了..可是它不是,它美丽而伤感,讲述3个在prep school就读的少女们,Barton一个新来的学生偶然目睹了室友Tori和Paulie在接吻,她开始认为她们的关系不只朋友那么简单.但她们不是les(通常意义上).他们是两个灵魂互相爱着对方,只是躯壳碰巧是同性罢了,每天你只要知道有个人爱着你,那么任何恐惧你都不会再惧怕,对于Paulie来说Tori就是她活下去的理由,但是Tori面临的种种压力(不多说了)...它是一部可爱的电影同时也是伤感的,并不适合每个人观看.
小时候的我,向往着美好自由的理想国,长大之后,发现这是不存在的。
昨晚看了这部影片,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年少轻狂的你我他,是不是也这样叛逆过,疯狂过。
青春本该是花季美好的年华,却被这残酷世俗的现实世界,伤的体无完肤......
父亲送到寄宿学校的玛丽,认识了宝莉和杜莉,并且发现了宝莉杜莉之间不寻常的关系,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玛丽
左边是宝莉右边是杜莉玛丽在影片中作为第三视角,同时也是主视角旁观着宝莉和杜莉两人的感情发展,有人说玛丽这个角色是多余的,然而我并不认为是这样,玛丽这个角色的作用像是编剧安排的“上帝视角”,当然我说的上帝视角不是万能的上帝,而是借此视角以一种最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玛丽是影片中唯一一个能够理解宝莉所作所为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指责排斥宝莉和杜莉两人关系的人,在后期两人感情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更像是调解者,去维系这段岌岌可危的关系,虽然最后依然无法改变悲剧的发生(在我看来是悲剧)。
宝莉,她在影片里更像是原始人类自由的化身,她渴望自由,自比猛禽,她讨厌死板的教学制度,她认为自己不是同性恋,她爱杜莉,杜莉也爱她,她们是属于彼此的,但是她们谁也不是同性恋。
只是因为喜欢上自己和同性的人,所以在大众哪怕是玛丽看来,也是同性恋者。
宝莉说的对吗?
我想这个问题我也解答不了,所以我只说我的看法。
在宝莉的角度,她的看法是对的,她喜欢的就是杜莉这个人,跟性别无关,我想如果杜莉是个男性,宝莉也会爱上她,因为她喜欢的就是杜莉这个人,这个人的灵魂,这个人的所有。
但是站在常见的性别生理结构来讲,杜莉和宝莉都是同性 所以她们两人的恋情就是同性恋,同理异性恋。
杜莉,她就是被世俗困着的一类人。
她对宝莉说:“我永远不会像爱你般爱别人,永不会,你我都心知肚明,到我死都知道,但我们是永远无可能的。
”虽然深爱着宝莉,但是在杜莉的认知里,她和宝莉的感情就是见不得光的,大众不会接受这种关系,如果像宝莉那样说得公开,她就没有脸面和周围人相处,家里也不会谅解她。
所以她一直没有公开,甚至最后选择了和宝莉分手,故意地躲避宝莉,而这种态度对宝莉而言无疑是最伤人的,自己最深爱的人跟自己站在了对立面。
“我要在你门口做起一间柳条屋,来拜访在这屋里的,我的心上的人儿。
我亲爱的妈妈,我也几乎迷失了吧?
但你给我的爱,像火焰般烧着,像猛禽一样,需要火光,得在黑暗中看见,妈妈,它从黑暗中救了我,宝莉因为没有,被黑暗征服了......我仍然每晚梦见她,可能一直都会,我现在可以清楚记得你的面孔,每次向上都见你的面孔......”宝莉最后在塔顶上表达了对爱情对杜莉的忠诚誓言,然后向下一跃......她想像猛禽一样,在一个在黑暗中有光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她选择了离开。
宝莉的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对宝莉来说,不失为一种解脱。
只是影片通过宝莉的结局告诉我们,理想世界败给了现实世界,理想的极端和现实的极端终究是不能共存的。
深秋小屋 | 影视我会,在你的房间召唤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文/修改:深秋小屋Dongdong 配图:豆瓣 电影截图今天推荐一部老片《意乱情迷》(又名《少女情怀总是孪》、《无忧无虑》)这部电影深秋小屋网站十五年前就推荐过,再次推荐是因为经常时不时有姬友在小屋公众号后台找这部电影。
影片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女子学校里的三个女生之间发生的故事。
影片开始:玛丽的母亲三年前患癌去世,父亲有了新欢,把她送往女子寄宿学校。
玛丽认识了同宿舍的室友杜丽,她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一日,玛丽在宿舍楼下看着母子铜像,又想念起自己的母亲。
铜像后面冷不丁冒出一个抽烟的女生,她也是玛丽的室友——宝丽。
宝丽和杜丽。
一个清晨起床,玛丽看到宝丽和杜丽在宿舍楼下亲吻。
玛丽认为她们是为了提前体验男生接吻而进行的“练习”。
宝丽是一个弃婴,也是一个性格相当叛逆的女生。
她还喜欢击剑。
学生们在教堂唱诗。
玛丽发现宝丽和杜丽暗中牵手。
两人幸福恋爱着……
水乳交合。
一天,三人晨跑,在树林里,她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雏鹰。
宝丽主动承担救助饲养雏鹰,还给它做了一个窝。
一天,杜丽的妹妹和朋友一早闯进三人的宿舍,看到杜丽和宝丽一丝不挂躺在一张床上。
宝丽安慰杜丽,现在是21世纪,没人对同性恋感到意外,但杜丽的想法比较悲观。
世俗的观念战胜了爱情,杜丽主动找到妹妹,谎话连篇地“澄清”自己不是同性恋,说其实是宝丽一直在暗恋她。
妹妹相信了杜丽的话,并表示会对其他人做解释,也不会向父母告状。
杜丽一个人走着,忍不住伤心哭泣。
第二天,杜丽没有跟宝莉在一张餐桌上吃饭,玛丽安慰宝丽,需要给对方一些时间。
上文学欣赏课时,老师谈到了沙翁的著作,强调了“爱”。
宝丽起身讲述了她自身对爱的理解,令一旁的杜丽特别难受。
杜丽找到玛丽,请求帮她去抚慰宝丽。
她说:“我有爸爸妈妈,我不能失去他们,我需要他们,我的生活都是他们安排好的,我的路都已经铺好了,我要按照他们要求的走下去。
”
杜丽转身投向一直对她有好感的男生杰克的怀抱,两人在深夜约会,并发生了关系。
宝丽眼看着深爱的人投向他人怀抱,她压抑着悲愤的情绪,把注意力都投向了饲养雏鹰上。
流言蜚语还在漫天飞,杜丽的妹妹遇到玛丽,冲她脱口而出:“宝丽强奸了我姐姐,你怎么还和这种人鬼混。
”
这边,杜丽继续装成一个迷恋男孩的异性恋女孩,在同学面前大谈男朋友的床上功夫,所有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听着,只有一旁的宝丽被孤立着,心如刀绞。
某日,宝丽身穿一身击剑服,闯进图书馆,站到书桌上,面对着杜丽,像一名骑士一样,大声宣读沙翁的《麦克白》中的台词。
杜丽、老师、同学都惊呆了。
宝丽看着杜丽和男友在一起,仇恨在燃烧。
一个晚上,宝丽爬上杜丽的床,想重新获得杜丽的爱。
杜丽拒绝了她,并对她说:“我再不会爱其他人像爱你一样。
我到死都会记得,但是我们的关系不可能、绝不可能持续下去。
”
杜丽给宝丽强烈的打击,她和同学也越来越疏远,同学都把她当成怪物。
终于,有一天,她在餐厅里爆发出一阵狂笑,掀翻餐车,夺门而出。
宝丽好不容易收到了一封关于亲生母亲的信函,却被告之她的亲生妈妈目前不能认她。
这给了宝丽又一次巨大的打击。
杜丽的男友杰克收到了宝丽写来的挑战信,要求对方周末在树林里决战。
与此同时,学校举行家长会,所有的父亲和女儿一起跳舞,而宝丽却穿着一身西服,要求杜丽的父亲让她和他的女儿跳舞,杜丽的父亲觉得这很荒唐,但杜丽强行插入,与杜丽一起舞蹈。
她边舞边要求杜丽对她说出我爱你。
面对周围家长异样的眼光,杜丽再次拒绝了她,宝丽伤心欲绝,失控冲出人群。
周末,宝丽带着剑,叫上玛丽,带上自己养的鹰,奔向树林。
宝丽与杰克展开了“决斗”。
最后愤怒的宝丽刺伤了杰克。
雏鹰长大了,它飞翔在蓝天。
宝丽带着她的鹰,站在学校的楼顶,俯视着楼下的师生。
宝丽纵身跳下……关于影片在宝丽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主义、颠覆父权的雏形。
抛开影片的创作成分,作为取材于真实题材的原型,在这里就不评价宝丽的行为是好是坏。
只是觉得,当事件发生逐渐一步步走向悲剧时,学校、家长、都没有给予当事人及时的疏导、理解和帮助。
三个主人公,玛丽失母,父亲不重视她;宝丽被双亲抛弃;她们本身缺少爱,只有杜丽是拥有所谓健全的双亲。
而杜丽抓住这种表面“优越感”,违背了自己,假装异性恋来博取家人和周围人对自己的好评与认可。
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前抬得起头来,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大谈男女相爱,无忧无虑。
杜丽的行为事实上和目前国内的同性恋群体非常相似,很多姬友到最后,都会选择走杜丽这条路。
Dongdong曾在此电影官方网站上,下载到一段拍摄花絮,是采访当年所有参与此电影的学生演员对待同性恋的看法。
尽管剧情中需要那些学生歧视同性恋,但在幕后,她们都一个个表达出对同性恋的理解和宽容。
她们觉得她们参与演这个电影令她们学习到很多东西。
导演在和三位年轻演员说戏。
影片的结局也是在整个剧情高潮中收尾的,宝丽反复对她的鹰自言自语:“你会飞起来的,有一天你会飞起来的。
”最后跳楼向整个世界发出反抗。
镜头缓慢从操场上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好友的释然、女友的震惊、老师的悲痛、同学的惊吓……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三位女主角,当时的Piper25岁,Mischa15岁,Jessica21岁。
《意乱情迷》是加拿大拍摄的,上映日期是2001年7月20日,而加拿大在2005年以80%的支持率通过同性恋合法化。
饰演宝丽的Piper Perabo,四年后又出演英德合拍的百合电影☞《四角关系》,和好友 ☞Lena Headey(琳娜•海蒂)在剧中饰演一对恋人。
-END-关注 公众号“深秋小屋”ladyscn 订阅我!
那些年轻着热血沸腾着的人们早日长大... ———序 看了《意乱情迷》,其实更喜欢原名《Lost and Delirious》,被属于青春的无助、背叛、愤怒、疼痛、疯狂、挣扎所灼伤,内心的忧伤无法抑制,遂成此篇,借以纪念我们不断流逝的青春岁月。
派对里狂欢而默契的舞蹈;寝室里互掷枕头嘻笑打闹;合唱时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课堂里为她鸣不平而与老师争执;床上两具交织的年轻的身体。
两个年轻美好的女孩鲍琳和维多利亚,一段不为世人接受的爱情,最后史诗般壮烈的一跳,秃鹰在离开那个肩膀后,高傲的飞翔在天际。
而那个有着秃鹰般高傲而自由心灵的女孩,灵魂如烟花般散去。
维多利亚这个令鲍琳痴迷的女孩曾说:“鲍,没有你我会感到惑。
”她们幸福的相守,过着快活的日子。
可是表面上平静的生活实际危机暗藏,经不起一个小小的波澜。
恶梦最终引发,一群女孩冒失的在清晨闯入寝室,鲍琳和维多利亚裸身相拥。
直到此时,个性洒脱不羁的鲍琳还没有意识到一切都已改变“又怎样,现在是21世纪。
” 美好和现实相遇,总要经受一场残忍的洗礼。
随后的情节几乎是伴随着维多利亚一次次的背叛伤害和鲍琳一次胜过一次的愤怒而疯狂举动展开的。
“我对上帝发誓,是她爬到我床上,我甚至不知道她来了。
”“我喜欢男孩,...有一个来自RAB的男孩,杰克...我们相爱...周五我们要参加提姆的派对。
”在妹妹艾丽逊走后,维多利亚转身,掩面痛哭。
她可以尽力撇清和鲍琳的关系,可以在一群女孩中间张扬着她和杰克之间发生过的关系,称赞他抚摸的技巧,可是仍旧无法不爱。
其实她的爱并不比鲍琳的少,所以在背叛后还热切的恳求玛丽“还有一件事,玛丽,现在全靠你了。
鲍琳打算对此认真,她很敏感,她需要一个忠诚的朋友,她需要你胜过任何人需要你。
玛丽,你能办到吗?
”她是理解鲍琳的,可惜她心有牵挂,她有她的信徒父母,她不能像无拘无束的鲍琳那样挣脱所有的枷锁。
“你不了解我的父母,他们是信徒,他们不会再对我说话,我要他们成为我生命中一部分,没有他们我无法生活。
我爱鲍琳,你知道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我唯一会像克里奥帕特拉那样爱的人,对她,似乎我被扼住了,你知道吗?
似乎我不在这个有呼吸的世界。
”“这些话以后不再说了,我对任何人从没有对你的感觉,我为此可以用死来向你证明,但这永远不能,明白吗,永远不可能,永远。
”黑夜里两人再次相吻,然后维多利亚决绝的离去。
维多利亚曾泪流满面对玛丽说“因为我的生活是我的父母所希望的,即使没人要杀我,我不会永远这么傻和她一起。
我不能再和她一起,再也不会。
” 另一个女孩以她为此生唯一的时候,却不知这个女孩早就萌生退意,原来悲剧早就注定。
联想起当鲍琳对老师说出“没有她我想我会死”后,扭头跑开的那瞬,这个孤单而执着的背影,这份无望的爱,比什么都让人更心疼。
鲍琳这个孤傲如秃鹰的女孩比谁都深信着爱情,她在课堂上激动而大声说着“爱,没有谁能令它消失。
因为正是它我们才在这,这是最伟大的观点,一旦你明白这个道理,俯瞰所有人,那你就永恒了。
因为如果你稍有移动,就会掉下来,你就会掉下来。
”那刻她眼角含泪,她感染了老师。
“我们不仅仅是朋友”“你做的一切事关我的事,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要她回来”“现在我不能再失去任何东西。
”“是鲍琳和托莉相爱,记得吗?
托莉也爱我,因为她是我的我也是她的”她一直在骄傲的宣称她的爱,甚至在那个黑夜里,看见维多利亚和杰克靠在树上做爱,也不能动摇她的信念。
在图书馆里,她找到维多利亚:“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在死亡夜高歌。
我会对着大山高呼你的名字,维多利亚。
”此时她激动的持着剑站在桌子上,像一个高贵剑客。
那次老师亦为她的执着无悔打动,真挚的劝说“鲍琳,你为何不下来。
”“永远别碰秃鹰。
”她甩开老师的手后骄傲的离去。
这个女孩就是这等的骄傲,她可以从容的穿过众人,走到维多利亚和她的父亲面前,平静的打断他们,让维成为自己的舞伴,却没法在遭受维多利亚拒绝说“我爱你鲍琳”后沉默,她尖叫着飞奔而去。
她是如此决绝,不给别人余地,更不给自己退路。
“听我说鲍琳,我们该分开了,这样的事不再正确,我只想和你做朋友,好吗?
” “到底因为艾丽逊还是父母,请不要再这样对我。
” 这时的鲍琳还单纯的没有看清是什么决定了她们的爱注定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她还在执着的努力,希望改变维多利亚的心意。
她甚至天真的逼迫玛丽剪短自己的头发。
可惜,维多利亚要的是男孩,不是短头发的女孩,维多利亚要的是阳光下为世俗所认同的生活,而不是不被父母接受的爱情。
所以即使鲍琳击败了杰克,她的剑狠狠刺进他的大腿,证明了作为一个女孩的她也有足够保护维多利亚的力量,可那又能怎样。
当鲍琳绝望的问“在这个阴暗的世界,我该坚持下去吗?
”老师沉默了。
鲍琳其实只是个单纯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倔强而脆弱。
倔强,所以在残忍的现实面前不愿让步,以至一步步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
脆弱,所以在听到玛丽说她是同性恋的时候,歇斯底里的大叫“同性恋?
你认为我是同性恋?
是鲍琳和托莉相爱,记得吗?
托莉也爱我,因为她是我的我也是她的,我们都不是同性恋。
”最后精疲力竭的倒在椅子里,其实她连自己都不能认同,只想到了爱。
最后是玛丽的独白“我也觉得迷惑,不是吗?
在你死之前,你给我纯粹的爱,就像一团火焰,一直在燃烧,就像秃鹰,那火焰是我在黑暗中需要的,把我从黑暗中救出来。
鲍琳,没有那团火焰,黑暗侵占她,她不得不飞走。
现在我每晚仍然梦见她,现在我能永远记住你的脸,每次想你,抬起头就能看见你的脸,就像穿越天空的火焰。
”是的,这个全片中大多数时候安静着的女孩还是幸福的。
毁灭的只有鲍琳这个自比秃鹰的女孩,她太年轻不懂放弃妥协,她太激越不懂隐忍求全。
记得那个夜晚鲍琳驯养秃鹰时自言自语“你能飞离这里的,你将永远飞离这里。
”笑容清澈而寂寞,这个女孩血液沸腾,无法被束缚在这个社会,最后也终于飞离了。
没有火焰领她走出黑暗,她的母亲抛弃她后不愿意再和她联系,她痴心爱着的女孩决绝的离开她后不停的伤害她,她就像一团火焰,壮烈之后只有自我毁灭。
看完这片子,真是太TM难受了!
宝莉做错了什么?
她的哭泣,成了整部片子后半部分的全部,甚至让你很快忘记,开头那个咧着嘴笑的面孔。
宝莉其实不快乐,一点也不。
不羁的个性,是因为所有她爱的人都狠心抛弃,头也不回!
3个人在宿舍里给自己母亲写信的片段,久久在脑子里挥之不去,玛丽的母亲去世了,但至少回忆里全是温暖和爱;杜莉的家庭严格,但依旧有着母爱的束缚;宝莉呢?
找到亲生母亲,给她寄出充满爱的信……结果是什么?
在杜莉为了世俗眼光排斥她的最痛最难以承受的时刻,母亲回信,只说不希望相认,不想要平静的生活被打扰!
太可笑了,看宝莉阻止玛丽再读下去的一脸失望,不停抽搐的嘴唇,我顿时觉得心里被尖锐的利器刺痛,那会是在零下的温度被推进冷水池里,再也爬不起来。
“是她半夜里自己爬上我的床!
”“你不会告诉父母吧?
”“我不会再像爱你一样爱任何人,永远!
我们只能是永远……” “现在,宝莉很需要朋友,玛丽,你能办到!
”我该理解杜莉么?
好吧,要不是看你在否定爱情之后,还曾泪水决堤,我会恨死你。
就算我理解你的胆小,理解你的处境,我依然讨厌你,讨厌你一副身不由己的模样,满口的爱却换不来一个回应。
在舞会上,宝莉是在做最后一次努力,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对你的爱就是全部支撑,她坚定地把你从父亲的手里夺过来,与你共舞,甚至以向大家宣布你们深切的爱为威胁,只为换来你一句“i love you”希望你承认,你们是彼此相爱的。
但是,你没有为宝莉的震撼表达而动摇,你还是甩开她,冰冷的背影,快速的钻入人群,那些和你一样虚伪的人群。
你承认,怎么了?
你明明爱了阿,即使到此刻,你还是爱着的阿?!!
在杜莉决定放弃后,宝莉做的所有努力,都通过玛丽的眼睛,呈现在我面前。
我知道玛丽,在被杜莉的妹妹说教之后,为什么愤怒,她看到宝莉完全的爱和努力,这就有足够的理由,让她以朋友的名义站在宝莉一边!!!
玛丽是可望狂野的爱,放肆的恨,因此在父亲没有出现在舞会之后,她和宝莉真正成为同盟,她们用力地大声表达,即使心里脆弱到爱人一声呼唤,便可抵消掉所有恨,她们还是狠狠地宣泄。
宝莉刺伤了杜莉所谓的lover,一个性别正确的爱人。
我看着那个男人呻吟,竟然觉得快乐,这也是宝莉的感觉吧!
但这同样意味着宝莉和杜莉爱情的结束,她累了,猛禽最终是该去追求自由天空的。
“不要碰猛禽。
”宝莉这么说,不容侵犯!
——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在死亡夜高歌。
决定从高楼跳下的一刻,她依旧充满激情地宣读自己对爱情的固执!
纵身跃下镜头随那只猛禽转向天空,那样无暇,我感谢导演没有切换宝莉的尸体,可怜孤独单薄无力地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她的一跃,换来的,应该是解脱的快感!!!
“我被遗弃、被出卖、被憎恨、被恐惧,因丑陋、堕落、杀人、酗酒倒在这一个城市最肮脏的一条巷里,天下大雨,满地老鼠,濒临死亡的时候女神向我走来,对我伸出手,‘跟我走吧,我给你幸福。
’爬起来咬住女神的脖子,我说:“我拒绝。
”我愿意只是黑暗,或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
为什么你在给予了我铺天盖地的幸福之后,却又将它们席卷一空,任凭我翻山越岭的寻找,依然不得要领只有幻灭能成就我已然熄灭的信仰,盲目而灼烈的偏执,就此一生。
青春期无脑少女,剧情人设都有猫饼!!!!
愛一個人就要正視,要對自己honest。少女情懷總是詩也好,總是攣都好,愛其實要坦誠相對。
鲍比用生命来证实自己不变的爱,看似似乎很伟大,但我总觉得上帝会让我们遇见更更好的,所以轻生我觉得太蠢了。
20110403 我宁愿犯错 不愿错过。
太壓抑了
No matter the age, and what they does everyday are too shallow to rely on to express something like " I will never love anyone the way that I love you. Never." The topic are more deep than this film they trying to say.
这部片子有些很奇怪的地方让我没能融进去,应该归咎在编剧身上。它的画面音乐确实很有特色,三个女演员非常有味道,paulie锐利的帅气,mary带着幽暗的纯洁,tori那种少女刚熟微透着性感的青春美,以后的戏中她们再没有这么好看。
死亡总是让我痴迷,仿佛只有这样死去,才能让人永远铭记。
就靠两个半美少女撑着,piper咋这么man,for<Imagine Me&You>'s sake!Jessica太Liv Tyler了!
7.8 不喜欢这个片名,也不太喜欢海报,最近无片可看才看了这部,其实还不错。片名配不pauline这样激烈深情付之一炬的自我毁灭之爱,这样麦克白夫人式的以忏悔剖析获得男性力量的勇敢之爱,这样在鹰眼注视下角斗的英勇之爱。只是我爱她她也爱我,不是蕾丝边。因为爱本不应该有分门别类的界限。居然是四角关系的Rachel,真美呀,給包被看了截图,包被说🐻好大,救救包被这个小小笨女人吧,整天就只能看到🐻。
补
大晚上看,哭成狗。看完了很生tori的气,就算要划清关系,也不必散播谣言来伤害对方,但是想想那个年纪的女孩,心思单纯,能做得了什么呢,又有气没处发,空把自己憋得眼泪汪汪。paulin比我勇敢,也比我更可怜,我虽然不直,好歹没出柜前享受过父母的关爱,但是也体会过那种为了心爱的人想对抗全世界却发现螳臂当车的那种失落,她抗争到底了,我当了缩头乌龟,所以苟延残喘到了现在。
米莎巴顿太美了!perabo就是个铁T吧……我看完片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四角关系翻出来重看了一遍……囧
Piper太美了,当她叼着烟从雕像后面钻出来的瞬间,我就被萌到了。《四角关系》里她的眼角已经有皱纹,可还是美。虽然最终从高处跃下,但最终的视角让我觉得——她终于如猛禽一样远飞了。
一般,没感觉。女主是打酱油的?
我知道这种感觉是唯一的
不知不觉爱上了Piper Perabo 居然给我看哭了...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一直放不下的是一种依赖,放不下的是一种不甘心没人疼爱的现实。
宝丽的执着让人心疼,玛丽的柔弱让人心动。为什么青春里,要上演这样一场血肉横飞的爱情。但是电影前后风格很不统一,剧情牵强。
最后结尾让人惊了一下。那个女孩竟然选择了从楼下掉下来结束生命来回应自己犹豫并放弃自己的爱人。爱到如此绝望,也只有年轻人才会做出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