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这样的故事,虽然知道剧情,但是仍然好奇导演会怎样把这样一个变态又悲凉的故事表现出来。
事实证明,导演做到了。
很感谢他,没有放入太多血腥的片段和画面,用了留白的手法,对于我这个胆小的人十分友好。
女伯爵何其高傲,睥睨万物,她受到的教育,生活的环境,还有“高贵的血统”,都让她能够一直高抬着自己高贵的下颌。
曾经他也是美的,气质、相貌、才略,令人生妒。
无数人想要巴结讨好她,也有无数人想要将她从高贵的地位拖下来。
最终,还是有一个人做到了,那个她真心爱着的人。
因为自卑、猜忌,和那个人父亲的圈套,她深陷爱情之中,用尽一切也想挽回她的爱人。
最终,她将感情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衰老。
而悲剧,也就开始了。
从第一个仆女的血溅在伯爵脸上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就开始纠起来了。
那种似乎青春重返的幻觉,让她无法再听进去违反自己想法的话,一步一步,走入不可见底的深渊。
在这个过程,老女巫的诅咒、男人父亲的信、还有镜中女伯爵的容貌,都是推女伯爵进入深渊的凶手,但是最终选择进入深渊的,还是女伯爵自己。
有时候,一步错,步步错,有些事情,如果不回头,那就是无可挽回的悲剧。
女巫曾经劝过她,女伯爵也曾怀疑过自己,但是,错误的三观、没有底线,让她变得黑暗。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底线、人性是多么重要,一个人若是失去理性,没有底线,毫无人性,任他有满腹才学、精湛技能,也无用,这些东西,甚至会成为他沦落地狱的帮凶。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这一句台词貌似在电影中一前一后出现了两次,也深深抨击我的心。
有时候,可能这也是一种不公平和悲哀吧。
女伯爵的这句评价,虽然有些三观不正,但是,却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观点。
男人为了自己追求的金钱权力,在战场、政治战争中,杀戮无数,甚至残害兄弟手足、自己最心爱的人;女伯爵为了留住自己的美貌,同是杀人,却被无数人诟病,留下骂名。
同是追求自己的欲望,不过是一个看起来似乎伟大,另一个似乎渺小无厘头,世人的评价差别却如此之大。
平民百姓可以评价女伯爵,为了财权双手沾满的那些人,为什么可以置身事外地肆意评价诋毁她?
虽然女伯爵所作所为并不对,但是他们也不过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我是个理科生,对于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来自于历史课本。
再加上,我并不太喜欢读史书,所以造成,我对于历史的很大很多的了解,都是历史课本所描述的,都是编书者和考试“灌输”给我的。
听过一个观点,“洗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要看是用什么样的东西在洗脑,是符合时代的理论思想,还是歪门邪道的、被胜利者认为是谬论的那部分东西。
但是,当我偶然间看完《历史深处的民国》这本书,我却对于历史课本有了一些埋怨:为了“洗脑”,忠臣变汉奸,一个或许有些普通甚至有些小恶的人,却也可以被记载成一个大功臣。
我为自己的无知落泪,却又有些无奈。
这就仿佛,孩子长大后,被告知,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亲生父母,而是养父母。
虽不会对世界失去希望,但是,有一种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不甘心和抗拒感。
我有一个不切实际的设想,假设历史书将所有的事实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明辨是非又会如何,我们真会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颠倒黑白,无法分辨是非吗?
难道我们一直选择和邻居家的孩子做朋友,和大多数人眼里的好孩子在一起,我们就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好孩子吗?
难道公正明白地知道所有一切,不可以吗?
大道理听了太多,但是人总是在犯错误之后,才能真正信服和明白此道理的。
我渴望公正地知道一件事,讨厌跟风和造谣,至少从这个年纪开始,我不想被别人一些片面的、甚至有目的的只言片语轻易地左右了。
这个传说中血腥故事的再现并没有呈现出大多数字幕组所标榜的“惊悚”,即便是男女主角的火速定情和女主角的自残埋发使得影片“很黄,很暴力”,即使是姐弟恋、SM和女同情节的设置或多或少迎合了当下这个畸变时代的商业疯狂——然而,感谢Julie delpy, 这个自导自演自配乐的全能选手让一个本来仅供封尘过往的“恐怖”故事,浮现出“历史”之外的可能面目,以及更为真实可触的心理及反思——当人们被这个献血淋淋的可怕故事吓坏了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其背后真正的罪与恶。
如她接受审判时的辩驳,“Your tale merely confirms that women are mad and vain, and should not given to the right to rule.”她可以羡慕男人因为按自己的样子造出上帝而可以随心所欲地统治一切,她希望自己可以是个可以杀戮战场、攻城略地的英雄。
身为女性的导演“居心叵测”地解读历史,企图告诉我们:也许,她的财富、才能和强势才是在隐藏在嗜血杀人借口背后的致命因由。
在唾弃一个女人因为虚荣和残忍而毁灭无数生命的时候,不要忘记,鼓动战士冲锋陷阵,死者任其腐烂、生者授予勇士的行为也同样经不起考量,“How many innocents have been sacrificed in your persuit of wealth?”请不要用性别来遮掩人性深处的肮脏。
也许这可以被仅仅视为一个俗烂的爱情故事——一个女人为爱疯狂而成为杀人魔头——以至于她始终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我相信,这是因为她希望在长久别离后的爱人面前保有最后的一点尊严,她至死不渝的“Eternal love”——《The reader 》已经把这层说得够透了。
但引导故事展开的爱情,并不是这个故事的最后归宿。
在她的幽居岁月里,她明白了“Love was the dagger that stabbed me in the back.”如同权和钱引爆了男人的欲望,爱成为了击垮女人的匕首,其实无论是什么,都逃脱不了毁灭的最终命运。
于是,她不再信仰上帝,God is nothing but a myth...We created to appeal and feed our fears and ignorance. 于是,也就无所惧怕自尽,“A proper burial or feeding the wolves is the same thing. ”——得出那句著名的结论“Holy water is just dirty water.”无所谓天堂或是地域。
“I do not believe in you(God) or the eternity of the soul. When I die, I shall rot, and nothing will be left of me. ”纵使死相凄凉,也有爱人凭吊;纵使孤坟寒酸,也有野花堪摘;如埋尸人的感慨,“Earth to earth, ashes to ashes, dirt to dirt.”你, 和我,和他,化为尘土,都一样。
只是往往,尘土堆砌起来的是“历史”,被尘土掩埋的则是“真实”。
男主角不愧是因为有一颗“has not be corrupted by power”的单纯心而使得女主角坠入爱河的智者,即使永远都猜不透她的真相,他依然清楚地意识到,“History is a tale told by victors. ”——影片首尾呼应的这短短一句,穿越一切犹疑与浮夸,“There's nothing in this world you can be certain of... But history does not concern itself with that, for truth has been sealed behind the brick wall. And time will soon, buries all.”PS:这个故事既没有沦为随处可见的俗烂的爱情故事、血腥的暴力展示,也没有停留在曾被无数人夸赞的“一个女人的等待与苍凉”式的矫揉造作层面,才情奇高的Julie Delpy再一次给我这个中毒级资深粉丝以深深震撼。
且不论如今流行的自导自演,也暂时对她深厚的音乐功底忽略不计,单是这莎翁味十足的台词就足以让我们每一个学了数十年英语的人汗颜,如前文所引用,又如巧妙运用前后错置的那一句“Is it not strange to think... as I stand here today, sentenced to die alone, so many lovers are warmed in each other's arms?”,足以让我这样泪点极低的凡人为之动容。
大姨妈的时候,我一人在寝室里非常寒碜的看完这部片子。
突然汹涌了一下,去上厕所的间隙,我突然想到伊斯特凡父亲的诬陷的漏洞了。
如果女伯爵真的只用少女们的鲜血来维持自己的青春容颜,并且在5年之内谋杀了600多名少女,这无疑是杀鸡取卵的愚蠢行为。
我不想把女伯爵设定为一个愚蠢的人,首先她理财上很有天赋,我相信她明白怎样做才能利益最大化——取少女们的经血。
600多个少女,一年之中每一天平均有812个人在流经血,36个人的量非常之大。
完全足够女伯爵涂脸用。
她这么聪明怎么会想不到呢?
我懒的替导演做一些关于剧本bug的辩解,我得出了的结论就是伊斯特凡父亲错了,他在诬陷亲爱的女伯爵。
证明完毕。
=v=---你认真你就输了
拍的四平八稳.保质保量.女人如果想象男人一样拥有权力,土地,金钱,而且还想有爱情的话.下场是悲惨的.女伯爵从小被授之以男人的冷血,没有以爱为基础的婚姻.身为贵族之后.实质上是男性社会政治的牺牲品."上帝以自己的面容创造了男人,代他行使权力."上帝为何不是女人呢?.所以女伯爵在后面质问.那些争权夺利的战争,不是合法的吸血吗?女人有了爱.就走向了魔道.为什么?全片这里没一个象样的男人.国王.伯爵,神甫,都很无耻.唯一正面的男主角也显得懦弱.除了睁大眼睛放电,脱光上床,就一无所为.这也算是二十一世纪对吸血女伯爵传说的新版解读吧.
是爱情?
是政治?
不,那是疯狂!
古老欧洲、征战时代、贵族女人、爱情悲剧、传记题材,已经包含了太多足以吸引观众的特征与关键。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为爱疯狂!
相似的影片还有几部:《疯女胡安娜》(Mad Love),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8495/;《马尔戈王后》(La reine Margot),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0802/;《叶卡捷琳娜女皇》(Katharina Die Grosse),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3648/;《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3340/;《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67197/。
片中的女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一系列共性:强权地位却毫无自由,聪明绝顶但极端固执,魅力摄人又何其孤傲。
也许,正是这些,注定了她们的悲剧。
或许正因能量太高,她们最终只好毁于自己的烈火中......在统治上,她们因强于男人而被排挤甚至压制,这无疑又激起她们本能的反抗与憎恶;而在感情上,怀疑、背叛,加之无法逃避的现实,又造成其永久的心灵伤害。
她们是一类特殊的女人,政治、宗教、战争、婚姻,使她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尤其艰难,没有一件事是单纯的。
她们是挣扎在爱情边缘,被幸福驱逐的女人,难怪会“疯狂”......愿上帝怜悯这些孤独的灵魂吧......
好像所有人都在讨论爱情。
到底这是最纯洁的爱,还是玷污了爱。
因为这好像是一个爱情故事。
由女伯爵的年轻情人讲述的,痴情的,单纯的,热烈的女伯爵。
他反驳了那些广为流传的,关于女伯爵没有理智,残暴,暴虐的传说。
自己认识的女伯爵,是温柔的,美丽的,甚至痴情的。
但在他的讲述里,这位善于理财富可敌国的女伯爵,每一个转折,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年轻的情人。
因为自己的离开茶饭不思,因为自己的离开开始出现幻觉。
甚至因为与自己的年龄差距,陷入疯狂嗜血。
因为这段感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神恍惚,终于陷入敌人设置的陷阱,被人夺去财产和生命。
讲述者片头片尾各强调一次,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甚至说,也许父亲伪造了所有证据。
因为他们传说的女伯爵,完全不是自己认识的女伯爵。
而电影最点睛地方就是,女伯爵一切的转折都是因为爱情,这个结论,是女伯爵的情人给出的。
情人认为历史所记述的女伯爵,带有巨大的偏见,和无知的臆测。
那各位看官是否也该质疑,情人的记述,也带有偏见呢?
因为女伯爵刚出场时,一些觊觎她的财富的男人,因为惧怕她的精明望而却步,还有一些,被她的长袖善舞劝退。
可是到了后来,女伯爵竟然为了这个并不负责,也没担当的年轻情人要死要活,神志不清。
是谁说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显然,那些历史上的小姑娘更是任人打扮的历史。
历史在塑造女性的血腥时候,甚至也是不严肃的恐怖,更多是猎奇,刺激。
男人的嗜血残酷,那些为了权利,有目的的杀戮,被塑造成无法反抗的力量,正义的力量,碾压的力量,显然也是正确的“残酷”。
女人的残酷,则被塑造成无知的,漫无目的,甚至心血来潮的邪恶。
即使残酷,也是无知的残酷,即使杀戮,也是一种无知的邪恶。
真是有趣的双标叙事呢。
历史的版本里,几十个著名的,不同年代,不同年纪,有着巨大财富,或地位的女伯爵,她们的残酷也都是一样的,无知,嗜血,暴虐。
也是有趣的巧合呢。
最后的结尾,也是很有趣的一点,这些书写历史的人,处心积虑设置了许多的陷阱,却依然无法心安理得杀死女伯爵,只能把她关起来,美其名曰留给女伯爵的体面。
是他们的“仁慈”更加可信,还是他们所谓的“证据”,并不如他们所说的那样真实可靠,才更说得通呢?
就像情人叙述的女伯爵,最开始她善于理财,积累了大量了财富,从年轻时候就经历了丈夫的反复出征,归来,这本该历练得更加成熟的经历。
怎么可能,让她忽然生出一个恋爱脑呢?
当然,答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被有明显漏洞的记述方式蒙在鼓里。
我们可以怀疑情人的记述,也可以怀疑历史的记述。
在历史的记叙里,“女伯爵”的无知暴虐,到底有几分是真,又有几分,是摧毁这些“女伯爵”的手段呢?
到底是有权有势的女人恰好都是嗜血的疯子,还是有这样的一些人,默契地把不同女人反复书写成同一种“疯子”?
到底女伯爵陷入了敌人的陷阱,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敌人太过恶劣,甚至整个社会环境都在吃掉女伯爵?
说老实话,这部片子挺一般的.一个事业地位有成的女人,爱上了一个比自已小二十岁的毛小孩.当然有阻挠,也有年轻人的不坚定.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结局里年轻人的父亲,有心机的吞并了这个富有女人的财产.并由这个年轻人把这位声望的女伯爵送上死亡之路.但片子中深刻的反映出一个问题.一个女人无论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总是无条件的需要爱,需要爱情的力量.这样她的生活才充满意义.就像爱抽烟的女人一样.她若选择sobranie,必然不想选绿壳的.虽然绿壳对嗓子好.但她更喜欢粉红的烤烟味,即使明明知道那对身体不好.但抽烟,抽去的更多的是伤感的灵魂.当她迷恋上年轻的肉体,当她把他的头发硬生生的植入她的乳房.我们知道一切都完了.爱的失去自我,必然不被他人所爱.只是身陷其中的女人,你又怎能知道,你的爱情是明烈的地狱火焰呢?
所谓伴侣伴侣,必然搭着伴过日子的。
将男人当成生命的全部,必然死的难堪。
道理众所周知,要做到,恐怕要费尽一生的气力。
这也许是女人一生都要挣扎学生的功课。
本来是冲着血腥暴力去看的,看后感觉很沉重,没有太多的刺激场面,近乎一直平铺直叙,但远比那种高科技的惊悚系列更有表现力。
女伯爵是贪欲的夸大,但最后说的那段话不得不令人深思,谁对谁错呢?
从Young Victoria跳过来看这部,着实惊了一跳。
带着对“古装片+女性片”的基本期待,结果迎来的是一部"Cult+Shakespare"。
戏剧化的台词,又kinky又sick得很符合cult film得标准,在一种奇怪的韵味里面,随着女主角(and女导演!
)不算漂亮而坚毅异常的面庞神情中,终于走到了尽头,陡然顿悟了上帝的存在/不存在,焕然升华到了哲学层面,在加上结尾画外音把真实朴素迷离化,留下这样一个传说 —— 因为历史都由成功者而著。
事至于此,终圆一个寿终正寝的古典cult片。
由于完全未知及对古典片的sterotype,观影的乐趣居然是自己对影片评价的起起伏伏。
第四颗星基本上是给最后三五分钟的。
剧本是编造的,但情节却相当现实。
曾经听过一句话,爱情对女人是生命,对男人只是言语。
这部戏中,同样说着爱你,女伯爵与情人分开之后,她失去了理智,而这男人却相当理智,并很快服从了安排,接受了新的女人,尽管他也无力地抗争过,但那短暂的抗争让他显得更无力。
如果这是爱情,那么经历了爱情之后他没有蒙受任何损失,而女伯爵却走向了深渊。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爱情惹的祸吗?
并非全是。
女伯爵之所以嗜血,除了她在等待中焦虑的推动之外,还有她发现她并不年轻。
一个不年轻的女人失去了对爱情的信心,同时也变得不自信。
“一个年轻的女人和我之间,他会怎样选择。
”她将自己抛入“失去青春”的女人之列,用“失去青春”这个符号来取代她自己。
这不仅是对爱情的怀疑,更是对自己的怀疑。
影片间接能反映出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与爱与不爱之间,而是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公正的对待。
假如39岁的是那个男人,而女伯爵只有21岁,那么这个男人是不会丧失理智,并且会乐于享受这段爱情。
是什么让这个女人变得在容颜老去面前不堪一击?
是男女不公正的对待。
社会对女人容貌和青春的强调,以及男人追求青春女子的现实反映在一个女人的潜意识里,使她焦虑不安。
当然,她也曾有年轻的时候,世界看上去十分公正。
然而并非如此。
影片开始就有一段,讲她年轻时候跟一个年轻男子相爱,偷欢,受到的惩罚。
而片中提到,她丈夫的去世,却是跟妓女有关。
这就是区别。
虽然她当了寡妇之后,拥有众多情人,但她却不能安稳地结婚。
一次,男主角的父亲向她透露有意要跟他联姻,他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权势和财产,但女伯爵为了她的权势跟财产,却不能跟这种人结婚,因为这必然会削弱她自己的势力。
一个女人,她最初可以通过结婚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但当她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地位之后,却必须牺牲自己的家庭来保全它。
而男人可以两者皆得。
这又是区别。
所以,整部片子不在于歌颂两人爱情的伟大,而在于体现女伯爵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抗争。
julie作为导演兼编剧,是十分了解她所要表现的东西的。
她在片中的演出也是相当出彩,她高贵的气质非常适合这部片子。
但她却不是美国垃圾大片里一贯美女的型号,偏偏有很多人因为她本身长相不讨喜,年纪偏大而非常不待见这部电影。
但我个人非常赞赏她的才情。
才女
茱莉只能是一个好演员,改编的太孱弱,为爱成魔的故事给观者的感觉更只是一厢情愿
这女人的眼窝长得好奇怪哦
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唱爱的独角戏 编导演于一体连配乐都是自己 这个女人~不呀不寻常~
因爱而疯狂的女人
让人觉得长的电影,实质就是无聊的!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很遗憾过于平庸的剧情,偶尔突兀又令人作呕的画面恐怕没有表现出真实事件原本应有的精彩。
我很喜欢这个味的~
三岁看老。
嗜血恋爱脑,也或,恋爱脑嗜血
重口阿,,,,,,,,
so sad...
没有想象中精彩,但也不会太无聊。害怕青春逝去的女人,有时看来真的挺无奈的,也许女人美丽是为了情人。
演技一流!!超赞!!!!!!1
她唯一的弱点是爱情
想起片中一段对白大意是即使女性拥有超高的智慧也会在愚蠢的感情里消失殆尽。
德尔佩的镜头烂到她自己的表演都承载不住所以不可能不快进以至于都无需再评判她的编剧是不是也和预想得一样烂但看完这烂片还是更喜欢德尔佩了因为本来也完全没指望她竟然真有编导才华而是感觉她像猜想中一样是个真诚的女人
只是她为了保持容颜的目的是去爱一个人的话 至少还不错
Julie的眼神失去了年轻时的灵气。失望。
情人深夜起身查找指控她的证据,她流泪,默默整理容妆,高贵而又端庄。一个女人最不想为人所知的秘密,因为爱,所以任他去探究,哪怕带来的是审判,是伤害。百转千回的心痛,也是为着爱情。JulieDelpy,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