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

Come from Away

主演:詹·科莱拉,Petrina Bromley,De'Lon Grant,Joel Hatch,Tony LePage,Q. Smith,Caesar Samayoa,Astrid Van Wieren,Emily Walton,Jim Walton,Sharon Wheatley,Paul Whitt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来自远方》剧照

《来自远方》剧情介绍

来自远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托尼奖获奖百老汇音乐剧《来自远方》(Come from Away)将被改编成电影,The Mark Gordon Company投资制片,原作者、词曲家Irene Sankoff和David Hein将编写剧本,剧版导演克里斯托弗·阿什利也确定执导影片。设定在9·11事件之后,38架飞机意外迫降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小镇Gander,7000名旅客滞留。在被迫停飞的处境下,小镇的居民热情地欢迎并接纳了所有旅客,他们的慷慨善良与恐怖袭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化相互碰撞,人们情绪高涨,不安感转变为信任,音乐响彻深夜,感激最终形成了长久的友谊。 该音乐剧大获成功,评论极佳,获7项托尼奖提名,最终获得最佳音乐剧导演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跨国大追捕: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枪声异想罗曼史亲情树爱不胜防勇往直前熊镇勇者斗恶龙:达伊的大冒险恶灵再临肯尼迪家族庄家死水唐顿庄园阿里巴巴2:所罗门封印都是陌生人菜鸟老警第七季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德国犯罪故事:绳缚古相思曲听海涌死亡电压青春三选一初代吸血鬼第二季枕边有张脸2鬼同你玩BanGDream!EpisodeofRoseliaⅡ:SongIam.我的士兵们防火墙青春密语第二季死亡经历一日成交

《来自远方》长篇影评

 1 ) 艺术解构历史灾难的两个维度

当玛格南摄影师按下快门的刹那,当百老汇演员唱响第一个音符,关于911的历史叙事便分裂成两个平行宇宙:一个定格在双子塔坍塌瞬间的视觉震颤里,一个流动在纽芬兰岛38小时的人性交响中。

灾难的艺术再现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双面性——玛格南摄影集以每秒1/500的曝光速度切割历史断面,而音乐剧《来自远方》则凭借戏剧特有的时间延展性,编织灾难的涟漪效应,让事件的回响在时间的深处久久不散。

在玛格南摄影师冷峻的镜头里,罗兰·巴特所谓的“刺点”化作钢筋丛林中的尘埃云团,消防员头盔上凝结的血迹,以及悬停半空的公文纸页。

这些凝固的瞬间以零度叙事的方式将灾难转化为集体记忆的标本。

而在《来自远方》的剧场中,当女机长贝弗利·巴斯唱响《Me and the Sky》,她的生命轨迹在灾难的背景下与一架钢铁巨鸟的坠落交汇,形成一种命运的复调。

飞机不再只是袭击的象征,更是女性突破职业天花板的隐喻,使这场灾难获得超越时空的寓言质地。

两种艺术在时空中形成了奇特的复调。

玛格南摄影师们遵循“见证伦理”捕捉的创伤现场,执行“旁观他人之痛”的职能。

而音乐剧把镜头转向灾难的边缘:大西洋上空38架盘旋的客机,纽芬兰岛民翻遍厨房凑出的9000个面包,犹太老妇用教堂烛台为穆斯林青年点亮祈祷角。

这些叙事褶皱里的微光,意外构成了“奥斯维辛之后”的诗意可能。

在甘德小镇的临时剧场里,华尔街股票经纪人和非洲移民厨师分享同一瓶威士忌的桥段,与摄影集里那张著名的人群逃生照片形成镜像。

前者在戏剧柔光下模糊了身份边界,后者则通过广角镜头凝固了集体创伤。

两种艺术媒介在空间维度上搭建起了“创伤中心”与“治愈边缘”的对话场域。

谢幕时演员们手拉手跳起纽芬兰传统舞步,这个共同体重构仪式瞬间,与玛格南照片里幸存者手挽手穿越瓦砾的画面,最终交汇成同一个意象。

纪实摄影以锋利的棱角保存记忆,而戏剧则提供柔性的抚慰,使苦难得以被讲述、被分享、被理解。

在记忆与遗忘之间,我们既需要凝视伤口的锐利目光,也需要在共鸣中找寻重建的可能。

最近刚好看了这部还有马格南摄影集,以上内容感悟+AI 润笔

 2 ) 来自5月20日|来自远方

忙忙碌碌很久没看剧了,最近被很多现实的无奈与痛楚推搡裹挟,忘记了关于生活的爱与理想来自远方再一次唤醒了我,给予我自省的勇气与力量一直不愿再提及的时刻,当勇气被界定为笑话,懦弱成为铠甲我不愿再次置身痛苦之中,但那把大火的余热仍在时时刻刻灼烧着我三年的历史落下帷幕,人们该如何记忆与讲述关于立场与人性,怎样选择是非对错,怎样评判功名利禄,怎样吊念逝去亡魂答案在心里,失去很多也留下很多哪里是归处,何处是远方我想我们无法站在上帝视角去追求完美的圆,那便守护好善良的人性与同舟共济的温暖,保持理性但永远不要麻木在时代洪流里去爱那些具体的人与事带着那些爱,自由与勇气向前走别回头,别慌张,可以转向,允许偏航,理解迷路,但要一直扬帆起航最后I will be here,永远祝福着你

 3 ) 彰显人性之光

百老汇音乐剧《来自远方》(Come from Away)是一部彰显人性之光很有魅力的音乐剧,曾获得托尼奖。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音乐剧《来自远方》的音乐和歌本由Irene Sankoff和David Hein创作,讲述了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发生之后,38架飞机被迫在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小镇甘德降落后发生的故事。

近7000名乘客滞留机场,小镇人口瞬间翻了一倍。

在尚未接到明确迫降原因及疏散方法的情况下,小镇居民迅速自发组织起来,毫无保留地接待了这些陌生人,不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性取向,为他们提供住房、食物、衣物。

在了解到迫降的真实原因后,乘客们经历了恐慌、绝望,极力想与亲人们取得联系,为所爱的人们祈祷,而小镇居民们则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乘客们与居民们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陌生异乡人之间的尴尬,到逐渐放下防备,最后彼此支撑。

音乐剧以十年后机组人员、乘客与小镇居民的重聚结尾,点题这些“来自远方”曾一度滞留的人们。

正如剧中甘德镇镇长所表达的,“今夜,我们向失去的一切致敬,但同时,我们也纪念我们所找回的一切。

”这部音乐剧被多家媒体誉为年度暖心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

“9·11”事件是一个沉重的题材,尤其是对于亲历者来说,这依然是一道不能触碰的伤疤,这部剧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净化”悲伤的效果。

戏剧的“净化”(catharsis)功能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旨在形容观众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悲伤也得以释放,从而获得灵魂的平静。

这也是为什么,当《来自远方》在美国巡演时,无数观众携家人一同走进剧场,在这部剧中流下了泪水,收获了温暖,他们将它称之为“9·12音乐剧”,因为它关于明天,关于治愈,关于重建。

音乐剧中的《me and the sky》歌曲非常动听,女机长在听到 911 噩耗之后,用这首歌描述了自己从小梦想当飞行员以来的人生历程,以及对此事的无比痛心。

聆听此曲,都会被女机长的认真与热情所感动,人生就应该克服环境的险阻坚持自己的梦想。

 4 ) 莽原,真情,命运:我们互为彼此

我真的边听边哭。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染力。

一方面,莽荒的美似乎对我有天生的吸引力。

歌词里的大海、岛屿、寒风、黑夜、星辰、峭壁、无人之境,都对我有着吸引力。

一种把心掏空,用真空的力量来吸取我的吸引力。

就像《海风中的血色馈赠》,空旷得让灵魂产生回音。

另一方面,911明明是我3岁时欠缺记忆的事,我却深刻共情。

音乐剧里把这种划时代的大场面拍得很intense,不是用人海、特效这些电影用惯了的伎俩,而且简单的几个人、几把椅子、几束灯光,就压缩了极大的张力与情感浓度。

飞机迫降戏我大爆哭,先是地勤连线各个航空的机长,通知他们必须降落;然后机长们灯光一换,座位一转,就化身乘客,对此不知所措。

灯光、音乐、对白把urgency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everything happens at the same time,充满紧迫感,也让我仿佛置身at the start of a moment。

他们努力地克服miscommunication,让心的语言沟通。

当地人穿上救世军制服,特地表示欢迎。

非洲人却以为都是士兵,感到害怕。

司机发现对方手上拿着圣经,虽然看不懂,但明白是同样的编号系统。

于是翻出了一句话“对一切都无需顾虑。

”‘这不仅连接了文化,更加连接了灵魂。

这里有冲突也有团结,大家在教堂里用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祷告;大家因为语言不同、种族歧视而争斗;但也在酒吧里欢聚一堂,谈论世界各地的见闻。

With any transformation comes a tiny bit of risk. You gotta walk the plank. And there will be blood or there will be bliss. 所有转变都伴随着冒险,你必须冒险,要么是福,要么是祸。

人物的双重身份:机长也是镇中学职员,很多人都分饰两角If you were me, you would have done the same面对灾难时,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不分你我,互相帮助。

其实也是自己帮助自己。

But here we are, where the continents once crashed together before they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forever. So stop the world.You found your heart but left a part of you behind.人们得到并失去,分离并相聚。

Nick受不了异地恋,从伦敦来到德州求婚;Kevin恋情出现裂痕,两个人分离于东西海岸,但仍以各自的方式纪念911.灾难过去了10年,人们来自远方,再次相聚。

灾难会过去,真情永存。

 5 ) 911事件20周年:改变历史的那天早上分分秒秒都发生了什么

2001年9月11日的袭击改变了美国和世界历史。

20年前的一个夏末清晨,世界被改变了。

那是2001年9月11日,四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向了象征美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两座标志性建筑。

该袭击造成2996人死亡,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本土遭到的规模最大的袭击,其后果延续至今。

正是在此次袭击后,美国发动了所谓的“反恐战争”,包括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

从更个人的角度来看,整整一代人仍清楚地记得,当那天袭击的消息传来时,他们身在何处。

当天早上的149分钟内发生了什么,混乱和恐怖如何开始蔓延?

07:59美国航空11号航班(AA11)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飞,飞往洛杉矶。

当时,机组成员全部在岗,包括一名驾驶员、副驾驶员和9名乘务员。

81名乘客中混进5名劫机者,他们由来自埃及的穆罕默德·阿塔(Mohamed Atta)领导。

袭击计划开始实施了。

这些袭击者是五年前由基地组织(al-Qaeda)在阿富汗的大本营训练的。

巴基斯坦激进分子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被认为是此次袭击的策划者。

他提出将伊斯兰教徒训练成飞行员的想法,目的是劫持飞机并将其用作对付美国的武器。

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和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是9·11恐怖袭击的主谋。

该计划由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批准进行。

本·拉登是一位沙特百万富翁,一直受到美国情报机构的关注,他即将成为世界头号通缉犯。

08:14在波士顿机场的另一个航站楼,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175号航班(UA175)起飞了,目的地也是洛杉矶。

机上有9名机组人员和56名乘客。

其中5人是劫机者。

与此同时,在AA11航班上,劫机者设法进入驾驶舱并控制了第一架飞机。

先开始,两名乘务员被可能是乘坐头等舱的劫机者刺伤。

紧接着,五名劫机者中唯一一名接受过飞机驾驶训练的阿塔,在另一名劫机者的保护下从商务舱赶来。

第五名劫机者刺杀了一名乘客。

受害者是丹尼尔·列文(Daniel Lewin),他曾在以色列军队服役四年,当时就坐在阿塔身后。

据信他是在试图阻止劫机时被杀的。

就像在其他被劫持的飞机上发生的一样,其余的机组人员和乘客被迫转移到飞机后部。

基地组织武装分子使用刺激性气体,并用炸弹威胁乘客。

据信, 实际并没有炸弹。

08:20美国航空77号航班(AA77)从华盛顿特区的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Washington Dul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飞,机上有6名机组人员和58名乘客,其中包括5名劫机者。

目的地同样是洛杉矶。

这并非巧合。

四架被劫持的飞机都计划飞跃东西海岸,这意味着它们需装载多达43,000升燃油。

在劫机者手中,飞机变成了导弹。

08:24阿塔试图与乘客沟通,但按错了按钮,导致他将劫持事件的消息发给了波士顿的航空管制员。

他透露说,不只是一架,而是多架飞机被劫持。

航空管制员感到困惑,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来自阿塔的第二条信息让人毫无疑问:AA11航班被劫持了。

此时,劫机者已关闭了飞机的应答机,这是一种帮助航空交通管制人员识别每架飞机并确定其航线、速度和高度的设备。

这使得定位飞机变得更加困难。

劫机消息开始通过政府的空中交管机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指挥系统中向上汇报。

过了半个多小时,联邦航空管理局官员和航空公司终于明白了阿塔的话的真正含义:“我们有一些飞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航班继续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起飞。

其中包括当天被劫持的第四架也是最后一架飞机。

08:42美国联合航空93号航班(UA93)从新泽西纽瓦克国际机场(Newark Liberty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飞,飞往旧金山。

飞机原定早上8点起飞,但机场早上的交通延误了起飞时间。

这架飞机将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延误被认为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

但还有另一个关键因素。

这架飞机载有7名机组人员和37名乘客,其中4人是劫机者,而其他三架飞机则有5人。

当UA93起飞时,第二架飞机UA175正在半空中遭到劫持。

08:44被劫持半小时后,AA11飞入了纽约晴朗的天空。

这里不仅没有乌云,也没有其他飞机。

航空管制员认为这架客机正飞往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要求其他飞机让路。

尽管存在风险,空乘人员马德琳·斯威尼(Madeline Sweeney)在大约15分钟的时间里,一直在通过飞机尾部的电话向美国航空航班服务经理迈克尔·伍德沃德(Michael Woodward)报告进展。

AA11航班开始降落,但并不是飞往肯尼迪机场。

“有点不对劲。

我们正在快速下降,”斯威尼说。

伍德沃德让斯威尼看看窗外,是否能确定他们的位置。

“我们飞得很低。

飞得非常非常低。

我们飞得太低了,”斯威尼说。

几秒钟后:“天啊,我们太低了。

”电话就此中断。

08:46AA11航班撞上了世贸中心双塔之一的北塔。

它110层楼的高度在30年间都是纽约天际线的最高点。

这绝对让人难以置信。

康斯坦斯·拉贝蒂(Constance Labetti)当时正在南塔第99层工作,她看到第一架飞机飞来。

“我呆呆地站住了。

我没有动,也动不了,”她说。

她的话是那些在9·11纪念博物馆中被纪念的幸存者和受害者亲属的声音之一。

“我可以看到它越来越近,可以看到它尾翼上的AA,我可以看到驾驶舱的有色玻璃。

这就是我和它的距离。

拉贝蒂说,北塔的撞击听起来像是一阵咆哮:“有那么一刻,就在那一刻,我几乎松了一口气,直到我意识到……所有的那些刚刚在那座塔里丧生的人。

”飞机撕裂了大楼的第93层至第99层,导致了数百人死亡。

据信,这也使得从92层往上的所有楼层都无法通行,导致数百人被困。

在撞击过程中,飞机上的燃油爆炸成一个火球,摧毁了至少一部电梯和一些低层区域,包括西街大厅和地下的B4层。

在一些地方,温度达到1000°C,浓密的黑烟吞没了上层区域,不仅在北塔,还包括南塔。

内部通讯广播告知人们不要撤离,但拉贝蒂所在的怡安集团(Aon Corporation)的老板罗恩·法齐奥(Ron Fazio)告诉所有人立即从楼梯离开大楼。

这个决定拯救数十人。

08:47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正要走入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的艾玛·E·布克小学(Emma E. Booker Elementary School)的教室,他被告知“一架小型双引擎螺旋桨飞机”撞上了其中一座双子塔。

因为还没有进一步信息,他继续进行为孩子们读书的计划。

尽管美国联邦航空局已经知晓第一架飞机被劫持超过20分钟,但没有任何记录显示华盛顿的任何其他机构得到相关消息。

布什当时正在一间小学参加活动。

白宫也并不知情。

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从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他的反应与全世界数百万人一样:“飞机怎么会撞上世贸中心?

”大约在同一时间,劫机者控制了第三架飞机AA77。

08:56第一次撞击10分钟后,北塔的顶层几乎没有地方可以躲避高温、火灾和烟雾。

可以看到很多人从离地面300米的高处坠落或跳楼身亡的画面。

这场悲剧呈现出一种新的恐怖感。

09:01位于纽约的联邦航空局空中交通控制中心一片混乱,第二架飞机UA175并未关闭应答机或偏离航线,它顺利飞抵纽约市区上空。

等到联邦航空局收到可能发生新的劫机事件的信息时,采取行动为时已晚。

09:03UA175撞上世贸中心南塔,撕裂了77层到85层。

这距离北塔发生第一次撞击仅过去了17分钟。

纽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正在进行中。

康斯坦斯·拉贝蒂还在下楼时,飞机撞上了她所在的南塔。

“我想我到了72楼、75楼时,当我们听到并感觉到一声巨响。

楼梯上的人开始摔了下来,”她在9·11纪念博物馆录制的证词中说。

“感觉就像有人拿起了大楼,摇晃了一下,再把它放回原处一样。

我紧紧抓住扶手,所以没有摔倒,但楼梯上很多人都摔倒了。

”拉贝蒂继续下楼,她认为是北塔倒塌在了他们的建筑上。

然而,电视屏幕前的数百万人知道,第二架飞机撞上了拉贝蒂所在的第二座塔。

最初认为这可能只是一起事故的怀疑消失了。

与第一架飞机不同的是,UA175在坠毁前向下倾斜,导致它撞击的楼层没有完全垮塌。

其中一个楼梯仍然可以上下,至少91层以下可以通行。

但下楼并不容易,火灾、烟雾、黑暗和燃油的恶臭使逃生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里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应急电话911的服务。

应急服务部门接到了大量电话,他们建议人们待在原地,直到救援人员到达,也不管他们是在撞击的上方还是下方,也不管他们能否自行撤离。

数字存在差异,但南塔上似乎只有几十名幸存者设法从撞击层或以上楼层下来。

09:05布什仍坐在7岁的孩子们的面前。

白宫幕僚长安德鲁·卡德(Andrew Card)在他耳边悄悄告诉他双子塔遭遇第二次袭击的消息。

总统仍然坐着,微微点了点头,抿起嘴唇。

“在危机期间,保持当时的气氛很重要,不要恐慌。

不过,我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离开教室,”布什在纪录片《9/11:走进总统的作战室》中对BBC说。

“我不想做任何戏剧化的事情,我不想从椅子上突然起身,吓到满教室的孩子,所以我等待着。

”09:24在双子塔第二次受到撞击后不久,美国航空和联合航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停飞它们的航班。

拥有40多年工作经验的联合航空交管员埃德·巴林格(Ed Ballinger)决定更进一步,警告当天在他的雷达范围内的每一架航班。

UA93就是其中之一,几分钟后它将成为第四架被劫持的飞机。

“当心任何驾驶舱的入侵。

两架a/c(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巴林格在简短信息中说。

飞行员杰森·达尔(Jason Dahl)显然有些困惑,“埃德,请确认最新的信息——杰森”。

但他并未及时得到答案。

几年后,巴林格还在后悔,认为自己当时的信息也许不够清楚。

09:28UA93发出求救信号,机长或副驾驶在扭打中大喊。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交管员接到求救电话,但他们无能为力。

劫机者已经劫持了飞机。

UA93航班在起飞46分钟后被劫持,而不像其他三架飞机那样是半小时。

这一额外时间和起飞延误了42分钟,共同决定了航班的命运。

在黎巴嫩人齐亚德·贾拉(Ziad Jarrah)的带领下,袭击者重复用所谓的炸弹战术来威胁乘客和机组人员,并称他们正在将飞机开回机场,同时将所有人赶到飞机后部。

从飞机尾部,人们开始用手机和机载电话给亲友打电话。

他们中的一些人说,劫机者看到他们打电话时并没有不安。

他们至少打了37通电话。

他们因此得知了纽约的两起袭击,察觉到如果不采取行动,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什么。

09:34在华盛顿的司法部,官员们已得知第三架飞机被劫持。

联邦检察总长西奥多·奥尔森(Theodore Olson)从在AA77航班上的妻子芭芭拉(Barbara)那里听到这一消息。

奥尔森后来回忆说,在断线之前,她告诉他:“我应该告诉飞行员什么?

我可以告诉飞行员做什么?

”在过去的半个小时里,联邦航空局一直试图对这架飞机进行定位,但飞机的应答机已经关闭。

官员们决定通知军方。

位于华盛顿的联邦航空局中心对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说,“我们还失去了一架美航77飞机。

”北美防空司令部负责保护美国领空免受攻击。

华盛顿罗纳德·里根机场(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的官员通知特勤局,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正在向白宫飞去。

副总统被带到地堡。

但是飞机转了330度。

它不再向白宫或国会大厦飞去,而是以全速每小时850公里飞向8公里外的五角大楼。

09:37AA77撞上了五角大楼西翼,撞出了一个高出屋顶60米的火球。

机上64人全部遇难,国防部总部有125人遇难。

数十人严重受伤。

对9·11事件的新闻报道集中在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双子塔袭击上,这淹没了对五角大楼撞击的关注。

但布什总统的经历却与此不同。

他在BBC纪录片中说,那时他才意识到,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

“第一架飞机可能是一场事故,第二架肯定是一次袭击,第三架是宣战,”他说道。

09:42五角大楼袭击后,联邦航空局发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措施,命令所有商业航班立即在最近的机场降落。

全美约有4500人的飞行被取消。

人们担心仍在空中的UA93。

该航班被劫持,应答机关闭。

09:57到目前为止,UA93的机组人员和乘客都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阻止袭击者,他们将难逃一死。

艾丽丝·霍格兰(Alice Hoagland)是一位前空姐,她给在飞机上的儿子马克·宾汉姆(Mark Bingham)留了两条语音信息。

“马克,我是你妈妈。

有消息说它被恐怖分子劫持了,他们可能计划将这架飞机作为袭击地面上某个地点的目标。

我想说的是勇往直前,尽你所能去制服他们,因为他们是丧心病狂的,”她在第一条信息中说。

在第二条信息中,她重复了建议,语气更加急促:“他们说有一架正飞往旧金山的飞机。

它可能就是你的这架。

所以, 如果可以的话,找一些人,也许能尽你所能地控制它。

我爱你,亲爱的。

祝你好运。

再见。

”根据传递给地面人员的信息,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投票决定,最好的策略与袭击者战斗。

09:58随着恐怖事件接连登场,南塔倒塌了。

整座大楼只在11秒内就完全倒塌了。

大楼里的所有人都遇难了,还有部分马路上和位于世贸中心大院内的万豪酒店(Marriott Hotel)的人也未能逃过一劫。

拉贝蒂是设法逃离双子塔的人之一,当时该地区被巨大的灰尘和碎片包围。

第二天早上,她得知当初鼓励所有人撤离的老板兼“英雄”法齐奥却未能成功逃出。

10:03过去六分钟,UA93航班上的乘客一直试图进入驾驶舱,从劫机者手中夺取飞机的控制权。

当他们试图强行开门时,飞行记录仪捕捉到了巨大的砰砰声、撞击声、呼喊声以及打碎玻璃和盘子的声音。

在某个时刻,齐亚德·贾拉开始左右摇晃飞机,试图让乘客失去平衡,另一名劫机者则死死挡住舱门。

“好了吗?

我们能了结了吗?

”贾拉说。

另一名劫机者回答:“不,还没有。

等他们都来时,我们就把它了结。

他们离目标华盛顿还有20分钟。

贾拉再次问另一名劫机者是否应该让飞机坠毁。

这一次,他被告知“是的”。

当UA93航班俯冲时,一名劫机者高喊:“真主至大,真主至大。

”当乘客继续开舱门时,飞机以超过每小时930公里的速度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的一片空地上。

没有人幸存。

白宫将花几分钟时间来确定这架飞机是否被军方击落。

军方此前接到命令将其击落,以防其击中目标——据信是白宫或国会大厦。

10:28距离AA11航班撞击北塔已经过去了100多分钟。

它坚持的时间是另一座塔的两倍,但最终遭遇同样的命运,在9秒钟内垮塌。

纽约消防局的比尔·斯派德(Bill Spade)离北塔只有几米远。

爆炸将他抛到大约12米外的瓦砾下。

他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出来。

他后来得知,自己是12名消防员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在UA93航班上的叔叔也遇难了。

除了19名劫机者外,9·11事件造成2977人死亡,是美国本土遭到最致命的袭击。

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救援人员的最大一次损失。

仅在纽约,死者中就有343人是消防员。

此外,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U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称,在几个月的清理和重建过程中,有约40万人遭遇毒素、伤残和情感伤害的折磨,很多人得了慢性疾病,甚至死亡。

9·11袭击的冲击一直持续至今。

(文章综合引用自独立媒体)

 6 ) Something makes you stop and notice, And you’re finally in the moment

《汉密尔顿》之后又一次领略百老汇音乐剧的魅力,感谢网络,感谢新科技,感谢b站。

无论是《汉密尔顿》还是这部《来自远方》,都给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都是小团队打造的大制作,《来自远方》更是如此,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几个道具转移配合灯光的明暗变化就完成了场景的转换,音乐的节奏也同样紧凑,形式上采取独唱、重唱和合唱多种方式,说话语速跟上了音乐的节奏,结合纽芬兰地区不遵守英语的语法,如You are here at the start of a momentWhen the world may be falling apartLead us out of the nightWhen there’s hatred, Let me bring you loveWhen there’s injury, Your parden,loadAnd where there’s doubt, True faith in youWhere there’s despair in life, Let me bring hopeWhere there is darkness,only lightWhere there is sadness,ever joy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To be loved as to love with all my soulMake me a channel of your peaceWhere there’s despair in life, Let me bring hopeHey,hey,come on inside, Nothing ventured,nothing tried.You found your heart, But left a part of you behindThe pace of life and work, And where you’re goingSomething makes you stop and notice, And you’re finally in the moment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某个偏远地方的某处-In the middle of who-knows-where – Who knowsThere you’ll find – something – somethingSomething’s goneSomething’s overSomething’s doneSomething’s changedSomething’s rearrangedSomething’s strainedSomething’s missingSomething’s lostSomethings costSomething’s notAnd wherever you are – Something’s goneYou are here, On the northeast tip of North America, on an island called Newfoundland,I’m an islander, I am an islander – There and here 远在天边To the ones who’ve left, you’re never truly goneWhen the sun is setting and it‘s darker than beforeIf you’re hoping for a harbor, Then you’ll find an open door全剧的舞蹈非常之接地气,演员肢体语言丰富,以自然配合情绪和剧情发展为主,某些段落使用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动作奔放,情感自然流露。

故事发生在9-11恐怖袭击发生时,美国38架商用飞机临时降落加拿大纽芬兰地区的甘德岛,乘客们惊魂未定,受到岛民热情友好招待。

由于事发突然,飞机上7000多名乘客来自于全世界98个不同的国家,大到民族差异、宗教差异、文化差异,小到年纪差异、性别差异、性取向差异、个性差异,身份差异……纽芬兰常住人口不到1万,突然间人口几乎翻了一个倍,安排住宿,准备食物,还要照顾到以上那些差异,要安抚情绪,甚至还要照顾随机到来的19只小动物What a challenger!听听当地的志愿者怎么说:- 纽芬兰人就是互帮互助这样长大的”- 大家非常友好,就像镇长说的,人们需要帮助,你就帮助他们,不管你是谁,你的宗教,你的性取向,世界不就该这样运转吗?

- 你永远不会后悔你给予的东西- 如果一直都在你的小社区里,你也就永远无法开拓视野,你无法体验其他文化,它给了我们一个了解他人的机会镇长说第一天 我们有七千个陌生人 strangers,第三天 我们有七千个朋友friends,第十五天 我们有七千个家人families本剧结束在十年之后,当年的很多乘客回到了甘德镇,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因为那次特殊的际遇改变了方向,来自英国的尼克无法和来自德克萨斯的黛安保持长时间的异地恋,于是搬去了德克萨斯,他们结婚了,蜜月在纽芬兰度过;两个Kelvin分手了,老板Kelvin有了新的秘书,也是新的男友,每年的9月11日,他给员工放假,让他们到外面去做善事,成了一项传统;那个曾经担心邀请他留宿的房东偷他钱包的小伙子,带回来了他为镇上学校筹集的100万的奖学金~好暖!

喜欢最后一幕里的台词 “Tonight we honor what was lost, but we also commemorate what we found”看了好多部和9-11相关的电影戏剧,这部最爱!

 7 ) 来自远方

come away from。

20211001看完的一部音乐剧。

一开始是在B站乱刷的时候刷到的。

因为不想在微博上浪费时间,所以强迫自己开始再去看电影。

但是因为带着强迫性质,所以还是想赶紧看完大于享受剧场本身。

感觉一小时以后的情节渐入佳境。

人类的悲欢共鸣。

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汇集在一起。

不管何时,这种互帮互助彼此慰藉的片刻瞬间总是让人感动。

 8 ) 记录一段我喜欢的歌词

主啊,请让我永远不必找寻O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ever seek不求过多安慰,但求去安慰So much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不求被爱,但求全心全意去爱To be loved as to love with all my soul让我助你通往和平Make me a channel of your peace生活中遇到绝望的地方,让我带来希望Where there's despair in life, let me bring hope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Where there is darkness, only light有悲伤的地方,就有欢乐And where there's sadness, ever joy注:我改动了一些中文翻译。

 9 ) 叙事体音乐剧《来自远方》的创新价值

久远的四年前作业扒拉出来复制粘贴献给cpa。。。。。

虽然现在看写的很烂,但还是希望能给我积点德,让我早日看到现场。。。

《来自远方》(Come From Away)是Christopher Ashley导演的一部加拿大现象级音乐剧。

该音乐剧根据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关闭领空导致38架飞机紧急迫降加拿大甘德国际机场,7000多名旅客滞留小镇的真实事件创作改编。

这部音乐剧自演出以来就广受赞誉,2017年更是领跑托尼奖,获七项提名。

《来自远方》是一部优秀的叙事体音乐剧,情节编排完整、舞台设计充满创意,各方面的布控缜密周详,是近年来叙事体音乐剧的出色范本之一。

同时,和传统音乐剧相比,它又有其成功的独创性。

本文从《来自远方》的剧情、音乐和戏剧动作的设计入手,对该音乐剧进行具体分析,讨论该剧的创新点,探索其盛名之下的独特价值。

一、 综述及剧情分析音乐剧《来自远方》的剧本兼词曲创作者是加拿大的一对夫妇Irene Sankoff和David Hein。

由于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特点,对剧作家的要求首先不是想象力的天马行空,而是如何从已成历史的大量真实故事中选择最有吸引力、最富戏剧性、最能打动观众与之共情的故事,并通过艺术加工完成音乐剧剧本的再创作。

为此,2011年911事件十周年之际,夫妻俩走访了甘德小镇并收集了约16000个故事作为《来自远方》剧本的直接创作来源。

而该音乐剧之所以好评如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边缘性”的真实故事——来自911恐怖袭击后的连锁性事件,一方面会让观众时刻沉浸在真实的历史语境下,另一方面又以其独特、小众的切入角度保持了故事的新鲜性。

在剧情上,《来自远方》非常典型地呈现了叙事音乐剧的特点:以情节发展为核心动力,按照时间顺序完整地叙述了恐怖袭击发生后,飞机迫降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在飞机抵达机场前,音乐剧的叙事是两条线交替进行的,颇类似电影剪辑中平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前期的一条线交代911恐怖袭击发生前甘德小镇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主题曲《Welcome To The Rock》开门见山地将观众带入了加拿大边陲小镇的风光人情之中。

接下来叙述新闻发生、迫降消息传来后居民的一系列反应和准备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高潮蓄势;另一条线则聚焦美国领空关闭后迷茫无助、恐惧绝望的乘客和知悉具体情况的机长的不同反应,进一步渲染了事态的紧急和不安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分的角色全部由剧组的12位演员完成,一人分饰两角甚至多角的表演让两条线的场景切换和故事叙述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

在交替叙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巧妙的变化。

如通过重唱、合唱的方式实现了两条线的融合和剧情的“隔空对话”,使得两条线索同时呈现在舞台上,同时借助舞台灯光效果,形成明暗交织、相互交融的格局。

这种双线交替、融合的叙事手法全面地呈现了故事发展的情况,有序地推进了情节,又在巧妙的道具移动中中给音乐剧带来了巨大的戏剧张力。

随着音乐剧进入主要情节段,两条线合二为一,剧情开始着力表现小镇居民和旅客相遇——二者之间由尴尬、陌生到互相信任,最终结下深厚友谊的过程变化。

在这一部分里,可谓是高潮迭起,戏剧冲突不断。

个人性格的转变与对自我、生活的重新认识与发现共同构成了温情、幽默的群体故事。

乘客返航前的最后一夜,众人齐聚小酒馆,甘德镇镇长为乘客们举行“尖叫酒入籍”仪式,演员们最终合唱《Screech In》,乐队也上场演奏。

这是一次情感的集中爆发,也是冲突的消解与完满。

充满纽芬兰传统风格的音乐和仪式给予了故事一个暂时却完全的欢乐时刻。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再一次出现了转机,制造了悬念。

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来自远方》刻画了被“特殊对待”的穆斯林乘客阿里,男同性恋情侣凯文、被物欲生活吞噬的石油公司职员尼克、儿子是纽约消防员的妈妈戴安娜……除此之外,剧情还插入了女机长巴斯的一段独唱《Me and the sky》,对女机长打破性别天花板的个人经历进行展开叙述。

正是由于不同人物身上发生的不可复制的“插曲”,才使得《来自远方》的故事丰满立体而不流于空洞,在宏观叙事与微观切入的交织中共同建构了既充满戏剧性、趣味性又逻辑清晰的剧情。

音乐剧的结尾是十年后旅客重回甘德小镇纪念911事件。

这实际上是一次人物的再登场——当然,中间隔了整整十年的空白对于观众来说不过是充当报幕员的小镇记者用“十年后我还在这里”串联起的一瞬间。

十年后不同国家的记者齐聚甘德小镇,他们对角色的采访和报道起到了叙事和陈述事实的作用,为观众揭示了人物的命运轨迹。

12位同时代表了小镇居民和远方来客的演员们唱起《10 Years Later》,这首曲子显然是对开场曲的旋律的重复,只是改变了剧诗的内容。

通过唱词,我们了解到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都因为这场特殊的经历或多或少的改变了,而不变的显然是再度唱起“welcome to the friends who have come from away”的热情善良的甘德镇居民。

从交代个体生活的交替独唱逐渐过渡到关联人物的对唱,都展现了有笑有泪的人物变化和小镇人民与乘客之间温暖的情感联系。

在情感的反复扬抑中,合唱自然水到渠成——演员再次唱起主题曲《Welcome To The Rock》,并配合充满节奏的舞动强化了主题的表达力度。

尽管是同开场曲一样的演员演唱,但是这一收尾带给观众的心理感受相较于开头的荒凉萧瑟之感已经完全不同。

结尾的热情、温暖给了故事结局一个完整的交代,不仅彰显了主题,也抚慰了观众的情感。

正如本剧的创作者大卫所说,“《来自远方》是对911记忆的增补而不是取代,它让人们在悲剧的一天里仍能看到一丝希望之光。

”[i]因此,本土化故事改编的《来自远方》,才能打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拥有跨文化认同的力量。

这也是该剧鲜明的当下性、时代性的体现。

二、 对该剧创新独特之处的分析 《来自远方》是具有明确主题、清晰叙事线、情感线的音乐剧,它以点带面,在对比和统一之中,以大部分群戏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流动性的情节塑造。

同时,它与传统音乐剧相比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在音乐编排、舞台设计等方面也力求创新,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它的创新之处。

1. 融为一体:共情与多角色群戏《来自远方》是只有100分钟的一幕剧,在有如此繁杂的故事素材和背景的情况下,叙事如此紧凑是十分难得的。

笔者认为,创作者设计的一幕到底的形式,与该剧的故事主题密切相关。

对全程处于紧张状态中的小镇居民和外来乘客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机会能短暂跳脱现状——为了把观众带入与他们相同的不安的状态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剧体验,创作者有意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

这成功地实现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共情,而其通俗真实的平凡故事又易于被观众所接受,从而使剧情更显跌宕起伏,首先将演出和观众融为了一体。

另一个突出该剧在与观众共情方面所做的创新点是,传统的音乐剧在开始时会先演奏序曲,序曲时舞台幕布不打开;而《来自远方》则在灯暗后仅仅三个拍左右的时间,所有演员就立刻现身舞台,并即刻开唱《Welcome to the rock》,将剧情没有暂停地向前推进。

通过小镇记者精准的时间点报道的不断插入,该剧不仅有效地切换了时间和场景,也营造出充满张力的舞台气氛。

记者类似于“凌晨1:15,9月12日,星期三”加上具体事件的陈述方式,使小镇居民的行动和乘客的具体情况得到了明确的交代,自然地推动了剧情的不断发展。

而剧中对话的节奏和歌曲的速度几乎一样快,这也确保了剧情的连贯性。

《来自远方》一共有十二位主要演员,这对于传统叙事音乐剧来说本来就较为少见。

不仅如此,这十二位演员的戏份基本上都是非常集中的群戏。

他们代表了911那天世界各地的人汇聚纽芬兰的情形,每个人都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原型,象征着亲历该事件的15000余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应该明确的是,《来自远方》绝不是一部纪录片,因此舞台上的表演应该是真实事件和戏剧性的融合,并能具象化地以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呈现。

在主体的群戏之中,如何塑造个性鲜明并给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来自远方》采用了让每个演员都至少扮演两个角色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戏剧人物的塑造与大量群戏之间的矛盾。

在开场不同角色各自叙述生活和日常性的对话后,没有停顿地直接引入核心事件:911恐怖袭击的发生。

随后,饰演小镇居民的演员们全部通过脱换衣服和转变口音,摇身一变成为了远方来客。

甘德镇图书管理员安妮特同时也是贝弗利巴斯女机长,小镇记者也是飞机乘务员……这似乎也隐喻着:无论身份如何,他们与我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

十二位演员,二十四个角色使人物关系的设置更加灵活多变,也全面展示了从无关的个体到相互信任的集体这一情感转变的过程。

在对比和统一中,既有群体大故事,又有个人的小故事。

比如,从陌生人到情侣的尼克和戴安娜的双人唱段《The Dover Fault》既推进了两人爱情的发展,又为接下来乘客告别小镇的集体唱段《Stop the World》 做了铺垫;而巴斯女机长的个人唱段《Me and the sky》在讲述自己励志故事的同时,也直接与恐怖袭击的发生相关联。

因此,《来自远方》既给予了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又使人物个人性格与群戏同中有异,使人物、剧情和观众融为一体。

2. 地方特色:本土音乐与戏趣《来自远方》中,大部分配乐风格体现了纽芬兰音乐的特征。

传统的纽芬兰民间音乐风格受到凯尔特和不列颠群岛音乐的影响,其中爱尔兰民乐和英格兰、康沃尔音乐的元素尤为明显。

该剧的音乐素材也体现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航海传统,如船歌和船夫号子等,充满力量感和节奏感。

本剧的乐队由八人组成,使用的乐器也包含了多种纽芬兰特色乐器,如曼陀林、不同的六音孔笛、手风琴、爱尔兰长笛、风笛、宝思兰鼓[1]和布祖基琴等。

在《In the bar/Heave away》一节中,台上还直接出现了“丑棍棍”[2]这种纽芬兰传统乐器,制造了不少笑点。

现代的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和节奏蓝调等也对纽芬兰音乐风格有影响。

因此,该剧在纽芬兰民乐之上也添加了世界音乐,比如小提琴、吉他、贝斯的演奏等贯穿全剧。

同时,《来自远方》还通过音乐对人物和主题进行了比喻。

比如,《Costume party》和其他多段都用纽芬兰的小提琴和德州的小提琴进行对比;《On the edge》中,用纽芬兰的宝思兰鼓和非洲鼓进行对比,不仅表现了角色来自世界各地的特点,也具有层次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携手并进会更强大的主题。

另外,剧中的音乐多与人物之间的日常对话交替进行,形成一种随着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而不断强化的“插入式”的旋律。

这种跳跃的、碎片化的音乐使得唱段经常先是人物接力式的宣叙般的独唱,再到重唱、叠唱和合唱。

在这一过程中,起唱点自然地融入了情节对话之中,人物之间的互动为唱段的开始做了充分的铺垫。

《来自远方》的地方特色不仅体现在音乐上,也体现在本剧密集的笑点和对细节充满趣味的处理上。

对纽芬兰本地民俗民风的展现俯仰皆是:校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是因为路中央有一头驯鹿;对加拿大食物没有蔬菜,都是奶酪和鱼的吐槽;对加拿大冰球这一特色体育运动的反复提及;加拿大笑话和纽芬兰亲鳕鱼的仪式、纽芬兰人说话不按英语语法规则……都展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又充满新奇性、趣味性。

在引起观众兴趣,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又从细部刻画了人物,塑造了热情善良的小镇居民形象,充满了独特的戏趣。

3. 舞台魔术:场景转换与戏剧动作《来自远方》的戏剧动作是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正像本剧舞台指导凯莉·迪瓦恩在采访时半开玩笑所说的:“纽芬兰不是遍地都是专业芭蕾舞者或科班出身的爵士舞者”,因此,《来自远方》在舞蹈的设计上,其实非常接地气。

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身体语言相当丰富,且多是跟随音乐节奏的自然的舞动,是情绪的自然流露。

凯莉认为,“任何对于音乐的舞台指导都包含了编舞,移动道具和转体三周都算得上编舞”,这也不难理解全剧为什么力图呈现一种边跳边唱,随旋律的扬抑而随意律动的戏剧动作风格了。

当然,本剧也有不少大型的过渡段,这里舞蹈就起到了铺垫和渲染情绪的作用。

全剧多采用踢踏舞风格,节奏强烈,动作直接配合剧诗内容。

在《In the bar/Heave away》一段中,舞蹈段落的动作与充满地方特色的船工号子相结合,模仿并舞蹈化了的船工的动作,男人们和女人们两两成对、相互的舞动十分奔放,人们饮酒后的击掌、挥手、跺脚都非常自如,集中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远方》的舞台布景是固定的。

从头到尾在一个布景下,演员通过移动道具、脱换衣服的戏剧动作成功创造了一个个单独的场景,这对于百老汇剧来说是很罕见的。

在戏剧过程中,演员用十二把椅子两张桌子,配合中心舞台的旋转和舞台打光的明暗,成功地呈现了多处地点:飞机内部、校车、酒吧、退伍军人团大厅……而演员充满日常动作性的戏剧动作使得这种“无实物表演“充满了真实性。

比如,在《28 hours/wherever we are》和《On the bus》两段中,演员通过共同前进或后退的移动、突然俯身、视线的移动等非常符合现实的动作,模拟了飞机起飞、降落的颠簸感、公交车转弯以及车窗外风景的变化,真切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变。

舞台打光也有效切分了人物和场景。

光线明暗的区分常常使舞台分为前后或者左右两个部分,使得两个场景可以同时呈现“隔空对话”;不仅如此,灯光的变幻也可以表现时间的飞速流逝,营造虚实相生之感,为推进剧情服务。

多数情况下,当某一角色进行独白时,舞台光束集中于他的身上,吸引观众的全部注意力,其他人便可以在暗处移动道具或以慢动作配合独白,确保场景连贯。

在过渡段机场接线员接电话一节中,处于暗处的舞台配合幕布上投影的摇晃的多重人影,既表现了突发事件下人们的混乱,也用光线的不稳定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4. 跨文化认同:多层次主题 《来自远方》既可以看作一个加拿大故事,也可以看作一个美国故事,更可以认为是一个国际化的故事。

剧中的远方来客本来就来自世界各地——剧中五花八门的口音和不同语言的展现就有力地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来自远方》无疑是一部充满温情的音乐剧——在恐怖袭击发生后,善良的人们给予陌生人的援助和关爱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正如主题曲《Welcome to the rock》中所唱:“无人是孤岛可孤岛造就人”,“无人是孤岛”这句出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句直接确立主题:人类是一个整体,彼此相连。

甘德镇居民对乘客的热情与善良是音乐剧反复表现的中心。

然而,《来自远方》并不是完全的“心灵鸡汤”,在温馨感人的故事背后,同时也反映了冷酷的现实。

它遵循了音乐剧尽量不讨论问题而表达感情的原则,却也通过细节和剧诗内容涉及了更多具有当下性、社会意义鲜明的问题。

首先,飞机降落纽芬兰这一事件本身就是无奈之举:美国航空认为,如果再发生什么事,降落人口稀少的纽芬兰无疑是牺牲最少的选择。

尽管这只是居民讨论中的飞速掠过的一句话,却更显故事背景的真实性——911边缘事件的温馨背后是恐怖袭击的残酷。

其次,《来自远方》借各色人物的个人故事不断地引导观众反思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乘客中一对男同性恋凯文,一直因担心自己的性取向不被接受而感到不安;常年出差的尼克连报平安的人都没有;宗教的冲突和对穆斯林阿里的恐惧、敌对以至于对他进行单独审查和搜身;打破性别天花板的女机长曾经遭受的歧视;不敢说出自己犹太人身份的小镇居民……宗教、性别、种族问题的暗流涌动,使得故事的外延得以衍生得很远。

当然,《来自远方》在反映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情感的抚慰:《Prayer》里全国默哀仪式中不同语言的宗教圣歌重唱[3],以宗教的力量化解冲突;小镇人民对同性恋采取的包容、接纳态度;陌生人相爱、互相安慰;女机长对航空不变的热爱和追寻……甚至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动物保护主义者邦妮对自然、对动物的关心也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观照我们生活的世界。

正如剧中用回环往复的《Something's Missing》和重复加入的《I am here》旋律所揭示的那样:《来自远方》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恐怖袭击带来的创伤与温情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反思生活,反思人性的故事。

在911恐怖袭击过去这么多年的今天,它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去留意世界的美好与不幸。

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跨文化、多层次的主题具有打动所有人的力量。

三、 结语本文通过分析《来自远方》在剧情设计、人物塑造、音乐和戏剧动作安排以及舞台调度的创新之处,探索了其作为叙事体音乐剧在题材选择、主题确立,音乐安排上的独特价值。

综上所述,《来自远方》作为一部加拿大本土诞生,在百老汇异军突起的独幕音乐剧,在本土化元素的实践中体现了音乐剧的创新精神。

[1] 爱尔兰的一种山羊皮鼓,常用于纽芬兰民乐。

[2] 纽芬兰传统乐器,通常是在拖把杆上加瓶盖、罐头桶、小铃铛等改造而成的,还配有一个鼓槌。

[3] 其中包括:犹太教希伯来语圣歌《神在高处施行平安》:婆罗门教《平安吉祥祷诵》,剧诗内容来自《广林奥义书》;基督教圣歌《使我作你和平之子》。

参考文献:本文中采访部分内容出自《来自远方》剧组百老汇首演后接受采访的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x411q75F/?p=2&t=2902

 10 ) 一点点记录

飞机上看完了《come from away》,发现自己果然更喜欢美国音乐剧,不知为何相性很好,可能也是因为能听懂一些。

最感动的地方是女机长自述自己的职业历程那部分,从年少的梦想追逐,载殡仪飞机运尸体,到成为成功的飞行工程师。

直到最后因为911,眼见自己的所爱成为杀人武器的落寞。

起承转合,我眼里含泪。

真的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和桥段了。

整个故事围绕着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紧急航空管制,大量飞机迫降纽芬兰,当地的小镇开始接受这些从世界各地而来的乘客。

围绕着不同乘客之间,和居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他们从开始的陌生和恐惧,到成为朋友互相慰藉。

有因911被区别对待的中东乘客,最终被接纳参与志愿服务;有动物组织的负责人,全心全意照顾机舱中被遗忘的动物;有原本亲密的gay couple,在“旅程”后分道扬镳;有互不相识的老年男女,最后结为良缘;有黑人小哥被当地人的善心打动,积极筹备捐款;有儿子在消防队任职的母亲,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挚爱,但也被当地人慰藉。

《来自远方》短评

立意是还不错啦,歌不大行

5分钟前
  • Mr.Ravioli
  • 推荐

故事比音乐强很多很多的剧。虽然砖家说全球化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仍然感觉到和这个世界是联系着的。我妈的发小之一当时办公室在世贸二十几层,当天还没进办公室就撞了,好在因为楼层低,办公室的人都跑下来了;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吧,那时候就留意了一下城市灾难逃生,08年地震从9楼跑下来第一反应就是疯狂给我妈打电话,电话拨不通就接着拨,因为有印象城市通讯马上会中断,大概拨了七八分钟吧打通了,简单报了下平安就挂了,后来再想打就打不通了,很多人没有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的就要好几个小时之后才联系上。

9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被女主的solo吸引着看了,然后发现讲的完全是不一样的事,是关于911发生后数架飞机紧急降落在纽芬兰岛上的故事。笑话尴尬,歌曲没有记忆点,总之好无聊。

11分钟前
  • 尼玛若木
  • 还行

歌好听 女性力量 布景简陋演员很厉害 但是政治正确观念输出令人反感

15分钟前
  • 多汁莓
  • 还行

音乐一般,剧情表现力差点意思,真实的故事已经足够感人了。

20分钟前
  • 醒醒我们到家了
  • 还行

歌好,舞好,调度好,表演好,但剧作可真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正确的杂糅,太正确了,太全面了,全面到不真诚,正确到令人作呕,这么好的真实故事被编排的没有一点人味,一部作品里有5%-15%的政治正确就足够了,这出戏竟然通篇都是,将近两个小时的内容只有结尾的谢幕让人能看到真情流露,美国的主旋律教育可真是更让人头大。

25分钟前
  • 赵光辉
  • 还行

democracy

28分钟前
  • 伤心小号曲
  • 推荐

被人性之光的真情打动,喜欢最后善意与爱的延续,特别喜欢的音乐片段不多

32分钟前
  • Echo
  • 还行

哇!那个有点像Monica的女机长也太帅了吧!

36分钟前
  • 阿bear
  • 力荐

“应当一无挂虑”,文艺作品就是用来记住人们在困境时可敬的善意和温暖的,当世界被几个头脑发热的好战分子主导时,善良的人应要更有力量。

38分钟前
  • 酒神少女(播客
  • 推荐

看完之后又去回顾了下911事件 窒息和难受

43分钟前
  • 皂皂
  • 还行

代表了来自陌生人的最大善意。音乐好听,演员出色,几乎整场又蹦又跳,还保持很高水平唱功,故事也太棒了,细节丰富,幽默和感动并存,突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乐观,而且这个时点给重返剧院的观众们多大安慰啊

48分钟前
  • 理易封
  • 力荐

看了女机长原型的采访,更感动了,她说她把这个看了101遍,每一遍都能从中获得感动和力量,导演没有长时间让观众沉浸在悲伤里,用inspiring的手法让人们记住了发生在纽芬兰岛Gander小镇的故事。

53分钟前
  • 美伢老师
  • 推荐

没条件去看现场的穷人表示这部音乐剧光是bootleg就已经超好看了,默默希望百老汇/伦敦西区音乐剧放出官摄变成常态,为了不影响档期卖票完全可以延后几年再放出来,那些超珍贵的OBC摄影只存起来真的是太可惜了~

58分钟前
  • B.Blanca
  • 力荐

这官摄太棒了,方方面面都是。祈祷的一幕戏和倒数第二幕的突然压抑都是神来之笔。所有悲伤的经历都会带走你的一部分,更何况是911这样的事件,他带走了每个人的一部分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1小时前
  • leafalone
  • 力荐

看完甚至有点庆幸因为疫情取消巡演被退票了,剧不好看,更不好听,几个演员一人分饰多角,我真的会错乱。中间我一度迷失了,这还是音乐剧吗?音乐在哪里?剧情无聊,唱段很少且毫无亮点,就记住了一句 I am an islander,现在的新剧都是这种水准了吗

1小时前
  • 髮國总捅姆8⃣佩
  • 很差

normal but heartful if no gay.

1小时前
  • 弄卧得谪笛史洁
  • 还行

喜气洋洋喝碗911美国鸡汤。价值观不完全认同,因为立场差异很大,客观讲是好剧,因为我是客观立场。

1小时前
  • Travis Lee
  • 还行

音乐剧的音乐元素很拉胯,剧情张力就像老化的橡皮筋

1小时前
  • Master Bear
  • 较差

和平温情是必要的,是好的。不过整出剧的音乐不太能打动我,而这于音乐剧而言过于重要。

1小时前
  • 已注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