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是甜蜜的,感情自然的升华,很不错的青春电影,看后很感动,五颗星鼓励看完电影,想起我的少女时代都是看书、考试当然偶尔八卦一下同学,男孩子打架,女孩子讨论各种小说、综艺2333,这说明导演和编剧是成功的,它成功引起了观影者的共鸣,比起国内的各种狗血青春小说,我想说:不狗血不堕胎不死人真就那么难吗,看看同处华语文化圈的弯弯电影,看后满满的感动,导演想表达的观点跃然纸上:一个人爱她就是看着她幸福,徐太宇对于林真心就是这样,因为爱,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因为爱,他做手术不敢跟她说怕她影响联考,因为爱而保护生日礼物被一群小混混打,虽然够狗血,但我们的青春不就是这样吗,因为爱所以冲动,因为爱就想让她幸福,不参杂任何社会和金钱的因素,林真心没有考虑当众顶撞训导主任会不会影响她的升学、考试,一冲动就做了,这正是电影真实的地方,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又不突兀,看后回想我上学的时候会不会为了一个人而冲动呢,答案是不知道,因为还没有一个我的徐太宇出现吧,当我们毕业后步入社会,被更多的金钱和利益吸引时,还会不会还保持那份初心呢,青春之所以美好不就是因为那份纯粹的爱吗?
同时影片有不少台湾特色,比如训导主任和学生敢于抗争这些都迎合了台湾当前学校的现状,很接地气又让大陆的观众很有新鲜感,总之导演是成功的,他讲了一个好故事,演员表演的也很到位,至少没有浮夸的演技,所以五颗星真的没有打多,推荐所有人看看啦
去湾湾时,和女兒一起看,她感动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回家立刻单曲循环听Hebe唱的主题曲。
故事前段,表演虽然有些浮夸,台式笑料模式,印象却很鲜明。
将湾湾的高中青春校园初恋故事有些夸大呈现,十足少女心,戏中放入大量湾湾80前后共同记忆,比如:刘德华当年风靡台湾、冰宫溜冰、周星驰的电影、资优班放牛班、麦当劳K书、诅咒信、男女抽钥匙配对骑车、真心话游戏、穿制服翘课、帮派少年结派打架闹事.....等等,能让我快速初步了解湾湾当时青少年文化元素。
故事后段蕴酿的感情线爆发,有《初恋那些小事》的风格,还是有点台式煽情,但是还不赖。
全校反抗主任那段,可能是很多学生在求学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在电影中实现了,看得--怎麼说呢---很爽剧中配角表现很好,讨厌的数学老师、爱唠叨的老处女老师、自以为代表道德充满偏见歧视的主任、林真心的父母,几个角色表现都不错。
饰演少女时代的女主,表现佳,很有潜力!
(寫於8/11特映會之後)剛看完《我的少女時代》新竹特映會,真有種會大賣的氣勢,明明是很假掰俗氣的少女羅曼史,但人家明擺就要這樣拍你也很難去討厭它,算計精準的情緒操弄,完美的青春明星,而且又加了一堆六年級生的懷舊元素。
雖然中間學生反抗的戲氣質太現代也太簡化,整個時代感也沒真的出來,但反正所有的復古都是反應現代,到結尾主角長大成人失意的人生只能靠懷舊的幻想來彌補,過往抑鬱的青春當然也可以幻想出一場小革命。
只是相比於致青春或那些年,這部片稍嫌笨重平庸,其中的虛幻美好也容不下多少腦補的空間,但編導志不在此,觀眾也不真需要什麼曖昧的時代隱喻,簡單清楚的復古小確幸小娛樂也就夠了。
所以20年後的回望才會那麼地解high,因為大家都老了,什麼都錯過了。
青春总会因为一个人,开始闪闪发亮——你我的青春里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吧?
《我的少女时代》也是我们的少女时代,有崇拜的偶像、有小小的虚荣、有大大的傲气,动点小心思、发点小脾气、留点小秘密,却有着最纯真的友情、最难忘的初恋和最倔强的正义感!
保守的父母、教条的老师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对于未来,我们有无限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好像世界在等着我们去主宰,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长大后会做着平凡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现实对于我们总有或多或少的遗憾,所以我们才会如此怀念青春,因为只有在青春的回忆里我们才能找到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
如果有哪天,你也能像林真心一样,把辞职信甩在某些人面前,大声说出:给我该给的薪水,放我该放的假,不然让我辞职吧。
人不需要在一个不在乎你是谁的地方,浪费自己的人生!
我一定手捧鲜花为你点赞,因为你能在浮华世间不随波逐流,不丢失自我,即使孤独,也虽败犹荣!
我是一个很少在观影途中跑出去抽烟的人,即使这个片子再烂,所谓自己叫的嫩模来的是个大妈,流着泪也要上。
对于这部电影,我中途忍不住跑出去抽了根烟,又怀着极大的勇气进入了放映厅。
说实话,我个人对台湾电影关注的比较少,除了前两年的《赛德克巴莱》看了许多遍以外,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受不了嗲声嗲气又蹩脚的台湾普通话。
但不能以个人爱好来评价一部电影,这样一点都不客观。
故事:烂俗老套。
丑小鸭变白天鹅,两男争一女,女主还必须是从丑变美那种,男主必须是所有人眼中的男神。
台湾影视剧自琼瑶时代开始一直都摆脱不了的套路,《流星花园》就是一个最成功的先例。
从头至尾不断的旁白更弱化了故事的结构,而且过于戏剧化,人物矛盾冲突的不合理。
看见流星又许愿的老梗的时候我的表情是这样的<图片2>演员:宋芸桦的演技相比《等一个人的咖啡》中有所进步,但作为男主的王大陆演技实在不敢恭维,全片只知道装酷耍帅,表演痕迹太重,丝毫谈不上演技可言。
男二号李玉玺更是不忍再提。
台词:台湾演员说普通话台词就是一场灾难,口吃不清男的和女的都嗲嗲的,有些台词说出来以后,味道就变了。
比如女主那句:我再也不想理你了啦!
”让我顿时笑场。
相比之下屈中恒饰演的变态教导主任的台词口音就没这么重,这一点上有些年轻的台湾演员确实需要加强训练一下。
再提一次故事:女主喜欢男二,男主喜欢女二,然后男二喜欢女主,然后男主也喜欢上了女主,女二又喜欢上男主,成为四角恋,但是并没有形成矛盾冲突。
男主莫名其妙的跑美国去了,男主和女主分别的时候还是在下雨,为什么!
为什么男主和女主分开都要下雨!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然后多年以后男主和女主又意外巧合不出人意料的遇见了!
¥……&*……%%……%……%综上所述:整部电影的电影受众范围只有女生,而且是14-18岁正在怀春的女生,还有20-30岁青春已过正在怀念的女生。
受众定位非常准确。
我用脚趾头都想不明白这部莫名其妙毫无亮点甚至有点脑残的电影怎么在豆瓣以及猫眼上平均评分都过了8分的。
做人要讲理,在2015年,整个国内荧幕上已经上映了N+1部青春片,所有电影公司都想从青春片上捞钱,其中不乏一些粗糙滥制浑水摸鱼的片子,也有一些的确触动了部分人对青春的怀念,《我的少女时代》无疑属于前者,精准的定位并且成功的传播了不正当的价值观。
在我个人心目中,《小时代》已经是烂片中的一朵奇葩了,《我的少女时代》成功的刷新了我对烂片的定义,奇葩中的战斗机。
《小时代》好歹在最后一部的最后一个伪长镜让我看到这系列电影唯一的亮点,《我的少女时代》的亮点就是——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心机婊!
借用一句不知道谁谁说过的话:我的青春我自己定义,别想绑架。
1分给刘德华的客串。
1分给道具。
其余零蛋。
<图片1>
“即使你又矮,又笨,还喜欢别的男生,我还是很喜欢你。
”特意被转交到真心手上的卡带,被千叮万嘱一定要听。
当耳机里面传来这句听起来像是不情不愿,但还是自带着宠溺光环的告白,我想大概没有多少女生可以忍得住泪腺,至少我捂着眼睛,感觉一阵温热。
突然也想抬头看看星空,看看今晚的星星是不是也很明亮。
即使怎样,还是怎样,明明是一个退让似的句式。
但就是这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心甘情愿,才让这份告白,或许说是告别,如此的动人。
年少时的第一次恋爱,永远才不会是因为那个人有多么多么完美。
可能一开始会为了校篮球队的头号投手尖叫,但时过经年,谈及初恋,最后会想起的可能只是那个平时一直压榨帮忙写功课买麻酱面还非要麻酱和面分开的坏蛋而已。
就像真心在书局里斩钉截铁地下定论,女生是很复杂的,没事就是有事,没关系就是有关系。
所以我们也搞不清楚,真正的恋爱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毫无预警地就来了,然后我们只好甘之如饴地沦陷。
初恋情人,才不需要在所有人的眼里都闪闪发光。
只要在,某个瞬间,他头发梳得干干净净,换上一身白T恤,在灯下认真地念书复习,每一次在犹豫的时候都会推你一把告诉你,不会摔倒最好的方法就是别怕摔倒,勇往直前。
又或者是她把毛毛躁躁的蓬蓬头换成简简单单的妹妹头,摘掉反光的瓶底眼镜,在校会上挺直脊背克服胆怯只想为某人声讨不平,只要有过任何一点点这样的瞬间,就足够了。
那时一直在飙升的荷尔蒙,常常让我们仿佛哲学家一般健谈,像懂得很多的道理,一本正经的发言其实稚嫩傻气。
这么的患得患失,却往往最躲不过的就是遗憾和失之交臂。
迂回试探,但又直来直往。
阴晴不定的情绪即使最无懈可击的公式也无法解读,喜欢或是讨厌的来回动摇连最精密的天枰仪也不得不左右摇摆。
然而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直率得一往无前的傻气,才是治愈年少时的疮疤最好的良药。
就像林真心之于徐太宇,她自说自话地来了一场比赛,摔倒又爬起来,敲打他的胸膛,擅自索取了一份赢得比赛的奖品。
她说,这是我们的决定,才不要你负责,她说,希望你,能做回你自己。
那个时候,徐太宇一定觉得这个穿着一身粉红运动衫的毛毛头眼镜妹,光芒万丈。
那时候一点点的光芒,都会变成回忆里面最甜蜜酸涩的一颗柠檬糖。
它藏在回忆的小匣子深处,舍不得吃,只是偶尔轻轻拿出来看一看,就觉得像是晒到了整个夏天的太阳,像蜂蜜一样金黄的光占据了所有的味蕾。
然后在敲敲打打了这么些字后,我才察觉,不管多少次,还是会在对号入座的青春里被击中。
突然会想起遗落在罅隙里的小小遗珠。
像是某天夜里和某君走在路上,说一些言不及义的无聊对白,看见身后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差一点点就要碰到一起。
像是课间的时候,还在抓着笔疯狂补着来不及写完的功课,一抬头某君一脸不经意的经过,有时还可恨的补一个嘲笑的鬼脸。
又像是被雨淋湿的雨天,某君嫌弃地说连伞都不带真是笨蛋然后把外套不由分说地扔到了身上,满头满脸突然都被这某人的气息笼罩起来的感觉。
如果青春里面,没有这些,我才不会知道,原来男生的衣服是那么宽大,他握笔解题的时候指骨是这么分明的形状,夜里每一盏路灯可以把彼此的影子拉得那么近,又那么长。
我们并排慢慢地走,什么也不说,只是脸上的毛细血管自顾自地没有经过同意在发烫。
那时候,数学老师布置的功课总是那么难,训导主任也老是在课间操时纠正白衬衫没有束进西装裤的礼仪问题。
在和对课业的小小头疼和对师长的小小叛逆的无休止斗争的间隙,还有过太多“如果你现在不做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傻事。
像是翘掉晚自习偷偷推开宿舍天台的门只为了看一眼当天很美的夕阳,像是在班服上签满了所有人的名字最后才假装自然地跑到某人面前说来签名吧。
有了这些傻事,有了这个人,才觉得不可避免遗憾的少女时代,遗憾少了一点又一点。
热情和幻想有那么那么多,唯独只想寄托和分享给那一个人身上。
就像在校庆上疯狂的水球大战,徐太宇和林真心互相把水球砸到对方的身上。
再多的人,彼此眼里只有对方。
而自己高中时代的校庆时,我们会拉成火车长龙彼此冲撞。
手紧紧地拽着前面的那个人的衣摆,偷偷默念让我再牵久一点,再久一点。
最终游戏解散狂欢结束,人去楼空空旷无声的足球场草坪上面,还喧嚣地回响着所有的尖叫和呐喊。
捏了捏手心,感觉还残留一点对方衣服针织物的触感和温度在指尖。
你知道少女时代会结束的,即使在结束的当下,就开始缅怀。
然后,女生从一个毛毛躁躁的眼镜妹,变成一个职场上的女王大人,可回到家还是会为三十年不过气还在红的偶像尖叫。
因为少女时代有过你,它就永远在一回头就看得到的地方闪闪发光。
只要卡带还能转动,听得到你的声音,抬头时的那片星空就还是当年的模样。
青春里有过你,总不负少女一场。
昨天闺蜜临时叫我去看 大陆第一天上映 9块9一场电影 感觉除了小学开学典礼2块钱一场电影之后 就没再看过这么优惠的电影惹 T^T嗷 看到豆瓣评分奇高 被惊到了。。
一如昨日在影院里被一波波尖叫惊到了一样。。
首先说一说这部影片的优点吧:· 轻松搞笑 本来听到片名“我的少女时代”时,我是拒绝的,以为这部片子要走怀旧青春风格,搞不好是什么疼痛青春系列,我就怕怕的;更何况我自己的青春还没过完,还没到怀旧的地步,感觉自己这种尴尬的人应该不属于target audience,但百度了一下发现是喜剧,我就放心的去了。
至少这部电影看了心情不会不好,消磨时间还是可以的。
影院里有许多学生(感觉大部分是高中生。。。
)全程很捧场 时有鲸叫和大笑 在如此欢乐气氛的带动下。。
我们也都很开心。。
· 恋爱时差 这个东西最有趣了。
总有一个男神是全体女生明恋的对象。
女主对欧阳非凡的迷恋,是少女的幻想,只有真正与一个人接触了,慢慢滋生出来的才是一种爱恋。
这个恋爱时差,差就差在少男少女将一时跟风的迷恋当成真的喜欢 可发现了真正喜欢的人,因为信息更新不及时orz,只能用之前迷恋的对象挡在身前,开始一场华丽的暗恋,完成对彼此的成全。
写着写着就不禁要吐槽了。。
高中时代,每一天无非是学习 考试 暗恋 追星,这部电影把这些又重新演绎了一遍,然后给每一个都冠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对于这个结局我是拒绝的。。
虽然影片充斥着各种各样老梗,狗血也是热了又热端上来的,我都喝了。
因为我们的记忆总是会挑选最好的时光记住,每每回想起来恨不得都是自带背景音乐的。
我不怕青春年代的狗血,就怕老去之后的意淫。
所以电影越看越觉得 诶?
离开的人,会回来。
曾经的爱,会重来。
他许下的承诺,他会记得。
我追过的明星,为我唱歌。
Whaaaaaat?
一定要这样才好么。。。
在我看来许多青春故事都是无疾而终的,或许“无疾而终”并不准确,但事实是它们和生活中的很多很多事情一样,没有结尾,也没有答案,这一段时期只不过是人这一生中的几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执着的将它浪漫化,一定要把之前画下的凌乱曲线,硬生生的补成一个圆。
如果影片停在徐太宇离开,我大概会打3颗星, 如果女配形象和女配小跟班再饱满一点,我大概会打4颗星。
在影院听到的众多鲸叫中,我已经可以看到这部青春电影,和一众青春小说一起,不知道又要绑架多少人的青春了。
学生时代不逃课不犯错,以后会后悔的哦。
学生时代不谈一次恋爱,以后会后悔的哦。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妈啊。。。
w(゚Д゚)w!
这是一部基本每年三月我都会看一遍的片子 作为一个高中生 我们每个人都是林真心 有着自己的小小梦想 充满着对未来的期望过着平凡而简单的日子。
有的时候还真的挺羡慕林真心的,我羡慕她的青春里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喜欢的人,让他每天都过得如此充实。
林真心有一个哥哥表面上对他不好,实际上却经常在暗地里帮助她关心她。
这部片子情节没有很跌宕 没有撕逼 没有怀孕,是那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平方还有简单的青春,但正是这些平凡却又让整个故事不平凡。
这是每个人在未来工作的时候,都会回想起这个印象深刻,最最怀念的一段高中时光。
⑴ 星光灿烂风儿清那是一个午后,温和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倾泻满满的暖意,抵挡不住它的热情,我打开头顶像三叶草一样的吊扇。
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难住了我,同学们也都陆陆续续完成作业回家了。
看着一连串的数学符号,我挠挠脑袋,咬住笔头,努力回想数学老师上课讲的解题思路,头顶上的风扇“吱嘎吱嘎”作响,影响了我的专注度。
我抬头望了望风扇,隐隐有点担心它突然失控的掉下来。
怎么又开小差了呢,我再次看着书本上的难题,在草稿纸上打着草稿,一个不注意,竟缓缓写出四个字—欧阳非凡。
就像午后的一丝微风,一个不注意也掠过我的发尾,却意外的掀起我内心一阵波澜,同时也带走的了我的思绪。
结束一天的课业,我带着属于自己的小心思走出教室。
毫不意外的,我看见了他,我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的步伐,左脚右脚,我也傻傻的调整自己的出脚顺序,内心窃喜。
躺在床上,点点星光使进浑身解数挥洒着它所有的浪漫,如同以往,我想到了自己普通的成绩,我想到了中午那道难解的数学题,我想到了自己平庸的外貌,我还想到了,欧阳非凡。
嗯,触动心底的柔软,一夜好梦。
对了,我叫林真心。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
唯一不普通的是:我有一颗 真心。
⑵ 最是寂寞女儿心生活好似不甘于平淡,我的生活毫无征兆的来了一个闯入者—徐太宇。
我跟他就像两条平行线,却意外的相交了。
哦,他喜欢陶敏敏,就像,我喜欢欧阳。
欧阳居然和陶敏敏在秘密交往。
这对于我跟徐太宇而言显然不是好消息。
不对,简直可以称为”噩耗“。
我跟徐太宇就这样,故事开始了。
徐太宇是校园”恶霸“,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小痞子样,连我们的教官都不敢大声训斥他。
我也不喜欢他。
可是,事情的发展好像越来越不受控制。
徐太宇好像并不是传说中那样。
原来,他也有小男生的一面,原来,他也会出糗,原来,他也很喜欢小动物,原来,他其实很善良。
原来,他跟欧阳曾经也是兄弟。
那么那么多的原来,好像让我对他越来越难以抗拒,他就好像罂粟,我无可救药的迷恋上了他。
奇怪,我好像变心了,我怎么能变心呢。
那么,徐太宇对我呢?
明明白白我的心,渴望一份真感情。
后来的故事无非”错过,我们都有过错“。
————————————————思绪回归———————————————————————我不是林真心。
可是我却想穿越时光的阻隔,对她说一句:嗨,我们好像在哪见过,你记得吗?
因为,我们有类似的青春呀。
那晚和朋友去看了《我的少女时代》,amc整个厅都坐满了漂亮的中国小姑娘,和少数几个陪着来看的男生,我俩这种的,明显已属于大龄青年。
每个笑点,全场都是那种女生特有的笑声。
每到动情之处,都是一片awwwww的惊呼。
到后来的回忆杀,可以清晰的听到各处吸鼻子的声音,而我,如果不是坐在影院,肯定要嚎啕大哭出来。
回家还一遍遍的听着hebe的小幸运,再看mv居然还能泪光泛滥,也真是服了自己。
这电影为什么这么戳我呢?
我不是林真心也不是陶敏敏,我没有迷恋过欧阳非凡也不曾有过徐太宇。
我小时候成绩很好可是我从来都不够漂亮,有男生喜欢我可既不是男神也不是小痞子。
可是啊可是,那悸动又小心翼翼隐藏的心情,那从来不明说的小心思,那不经意的回望,那一次次走过换来的邂逅,那些骑着自行车上下学的日子,那些可爱的校服裙子,那收藏的明星照片和花痴的脸,不就是我们每个女生么?
那时候的我们多么倔强呀,不肯轻易说出的喜欢,故作骄傲的走开,甚至在大家开暗恋的男生和别的女生的玩笑时也跟着笑。
电影里林真心在雨中摔倒,伸出手来拒绝徐太宇的时候,那种拼命保留自尊的骄傲,真是感同身受。
另一个戳我的点是台湾,在台湾的那半年无数次在公交上看到这样的中学生,男生女生穿着整洁的校服,嬉笑打闹,也冒出那些脏字,男生都有着干净又稚气的脸,女生的脸上带着甜美娇羞的笑容。
他们或许从不曾说出的好感在我们旁观者看来多么清晰啊,那偷偷瞄过去的眼神里充满多少爱意,可他们不会说,他们都默默的喜欢着,猜着,回味着一个个的眼神动作和不经意的肢体接触,或许,也保存在一本本的日记里。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爱情,都是一副老了累了爱不动了的样子,要认识一个人去补错过了的二十年去适应一个人的所有喜恶习惯去分享最心底的秘密,想想就觉得累。
尤其到了这个年纪的单身人士,哪个没有一串train wreck般的经历,要怎样去接受?
我想,大概就是we grow out of it and we still believe in love吧. 大龄青年的少女心是什么呢?
就是看过了世间繁华之后,依然相信着最单纯美好的感情,相信有温暖、扶持、信任和爱,以及自己有能力有勇气去保护和维持这一切。
电影结局有点画蛇添足,长大了的我们,未必实现得了儿时的梦想,或许仍会因为曾经喜欢过的明星脸红心跳,却也已经变成封存的梦。
少年时喜欢的人或许早已结婚生子,我们大概连句祝福也不曾送上。
然而我们一定是蜕变了,成熟了,骄傲而优雅地打理着自己的生活,从容地走过是是非非,可以云淡风轻地说出前尘往事,然后笑笑往前走。
所以,我不觉得成熟是件坏事,大龄青年也可以有颗少女心啊~陈奕迅的葡萄成熟时唱的好啊,你要静候 再静候 就算失收 始终要守日后 尽量别教今天的泪白流留低 击伤你的石头 从错误里吸收也许 丰收 月份尚未到你也得接受或者要到你将爱酿成醇酒时机先至熟透我知 日后 路上或没有更美的邂逅但当你智慧都蕴酿成红酒 仍可一醉自救谁都心酸过 那个没有
海角七号之后 最喜欢的台湾电影
感觉15年前的流星花园的酒换了个新的瓶。
结尾无可避免地落入俗套,为什么要换演员?为什么要换演员?为什么要换演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满屏都是少女粉色小心心
俗套的要命,感动的要命。敢在全校面前说出“只有我们才能决定我们自己的样子”的林真心,长大以后也还是在过着勉勉强强的人生啊。
3.5;快乐的青春都是相似的,悲惨的青春各有各的凄凉,宛如重游中学生涯,那些小心翼翼的秘密,心照不宣的笑意,桌肚里的笔记,那些蠢傻的往事,辗转的邀约,放学路上的行踪,一切仿佛仍触手可及;前半段非常不错,剧情编排和人物设定都颇似日剧,后半段滑向流俗。
若干年后,只要你还记得溜冰场那个愚笨的徐太宇,我就漂洋过海穿越中国让刘德华真心唱给你听。故事浅而虐,细节走心。现在的学生的确也喜欢小群体传各种匿名信。换演员除了过气名声最是败笔。小虎队作为90青春符号真的用泛滥了,换一个好嘛?
不管怎么说,看看台湾拍的多能找共同点,大陆的永远都是那几个点。
人生的转折在于发型的改变
我青春期是没什么遗憾,穿着校服翻过墙,谈过恋爱喝过酒,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喝可乐,躺在沙滩上看落日
难看炸天,不懂这个世界不懂douban网友或者是不懂自己
哦,这是别人的少女时代,不是我的
哼 还要原因吗 台独够不够
整个片子都很夸张,很戏剧化。然后还总玩中二,偶尔又有点琼瑶。总之,这是一个很明显演给你看的电影。可是,观影过程却挺享受,会被逗笑,也会被感动哭。相比内地烂青春片,台湾的青春片终究有很细腻的地方,形式夸张,感情却是真实的。让你很舒服,不会讨厌。
一分送给他们的LED
夸张刻意怀旧牌但还是细腻,拍出了青春的感觉。
簡直是青春的縮影,華仔對台灣粉絲真心好~~~~~~~~~~~
一星给台湾腔的旁白
比想像中好……但是還是很俗 讓人能看下去的俗
早年看补打星(影评再看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