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又是一个单单为了看杨千嬅和吴彦祖的电影。
讲一个烂俗的不能再烂俗的故事。
一个帅哥流浪他乡,然后被善良的女孩捡起来,他们相爱,分开,最后再相爱。
浪漫情节已经看得够多,仿佛最浪漫的事就是这样。
遇到一个人,他可以安心的呆在你的身旁,并且告诉你他愿意安心的在你旁边,一直一直,永远永远。
哪怕花言巧语图一时舒爽,也算做有过感动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太简单了,就是我们之间可以不问钱财共同生活相互依靠。
或者就是我们之间的一切都建立在钱财之上。
这些东西都和梦想没得关系。
只是和生活有关系。
我其实希望可以千杯不醉,清醒看这些是是非非。
不过人一到酒桌就是想醉就醉了,身体就算清醒,但人会自醉。
醉到可以借酒壮胆,醉到可以借酒来发泄来释放来倾吐。
因为内心不坦诚,因为不能放下自我来明明白白的生活,所以一喝就醉,身体清楚的,头脑模糊的。
越难道真心的人越容易醉。
所以我其实是一个不配喝酒的人,自我的部分太多,就越是想要用酒精来做掩饰,掩饰自己人来疯的实情。
不如洗洗上床,保持清新的空气流通在鼻腔里面。
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在你吐的天昏地暗的时候撩起你的长发,以免吐出来的东西沾脏了它。
或许该纸醉金迷人与人的关系和感情真的很脆弱。
彼此口中说着“情比金坚”的话,但事实上,因为几个小钱,因为小吵小闹,因为一点误会就会摧毁两人经营多年的“坚固”的感情。
爱情如此,友情如此。
能同甘的人能未必能同苦,能同苦的人彼此能相处的时间还稍微长些。
当时彼此都不会注意的一件小事或一个小动作,对日后的影响甚大,并且可以看清楚人性的一面。
为何我们不喜欢相对于“喜”来说的“悲”;相对于“甘”来说的“苦”;相对于“乐”来说的“哀”;这些与正面相对的负面,这些负面最能将人性的阴暗面很好地揭露出来,人性亦如此,喜欢听蜜如箭的恶话,不喜欢听苦如药的善话。
人性的阴暗和丑恶被冠冕堂皇的装饰掩住了,我们懦弱地正对自己的阴暗和丑恶。
对于那些被揭了疮疤的事,懦弱者的行为是加以比之前更美好的话来替它们穿上更华丽的外衣,粗鲁者的行为是加以拳脚相向,以暴力的强势来对它们加以压抑。
人性的阴暗面永远得不到阳光的照耀,只能仍由它们腐烂变质,烂在人体内,融入人的灵魂行和血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试想,我们长大就要经历这样的转变,要吸收很多的内心阴霾才能长大,阴霾越多。
对于生存在外部的我们来说就可以更少地受伤,对于存在于自身的内伤越重。
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多多少少总要吸收这样的阴霾,以至每个初成长的我们都不健康。
试图改变又完全无力,内心激烈地挣扎,但身体不能履行。
一个如此矛盾体在世上是很辛苦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不,应该是逃避方式是纸醉金迷地生活,喝醉了、玩累了倒头就睡,做梦了,好歹算得上是在做脑力劳动;做梦了,好歹算得上是在思考了;可这样的劳动和思考是不清醒的、浑噩的、混沌的……
以前看过后半,当时不知为什么一直以为方中信演的是杨千嬅老爸(当时也觉得这个爸爸太年轻了),这次看才发觉自己会错意。
这么一位由追求者转为男闺蜜的配角在喜剧片里是相当美满讨喜的。
杨千嬅是喜剧天才,她几乎搭档了当时所有的一线男明星。
她不是女主角,她是主角。
男性角色任谁来演都可以,不过是调味上的小小差别。
在很长一段时间她是中下层港女的代言人(随着年龄增长,她开始代言中上层了)。
爱情喜剧从不轻易跨越男高女低的关口,毕竟大众习以为常方能快速融入剧情。
而在俗套中添加小小反差(暂时的女强男弱),可以增添趣味,男人的软弱不得志都是一时,努力善良的女主角仍会被金龟婿(不劳而获纨绔子弟才是被唾弃)抱得而归。
在女强男弱的过程中,片中借男主角酒后之口道出千古文人的难题——怀才不遇,包括怀才不遇导致的人财两不得意。
才华最终要靠物质定位。
男主的嬉皮士好友虽然带来另一种“不被死物绑架”的观念,然而得意与超过男主徒步旅行的纪录,亦是一种“攀比”。
女主的闺蜜,一个拜金,一个好色,无非是权力的两面,美食集团女老板及其座上宾无非是实现了这两位闺蜜的理想,只是底层人民,尤其是女性说这样的话不带有阶级与霸权的原罪,所以听起来顺耳多了。
女方洞悉到男方对婚姻生活的抗拒,男方也明白婚纱街的意图,此时男方先拿出主动沟通的勇气,女方也积极配合,一段危机化解。
危机可以化解,而现实问题没有那么容易解决,最终男主角忽然求婚是大团圆结局的需求,双方都被彼此互相影响,女方放弃“死物”,男方不在强求做大餐主厨,各退一步喜剧收场。
法国华侨身份的男主角代表西学渐进,在啤酒火锅街得不到本土受众的认可,忽然品相高级的大陆财团的力邀其加盟,本以为有机会大展身手,哪知土豪另有打算——所谓文化是软装,目标还是地皮的升值。
看似港女与陆女之争(杨千嬅和官恩娜的比波算是人民内部矛盾),其实是港陆关系的隐喻。
在其他香港电影中也多见大陆角色,但篇幅不及本片如此之多,这种托物言志批判社会是典型的尔冬升的风格。
并不算有新意的剧情,基本上下一步都很容易被猜到,但这并不妨碍我很愉快的看完这部影片。
猜到剧情固然是没什么期待,但是观众却不会因为缺少期待而觉得无聊,这大概就是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
无新意却又不乏新鲜感,这就要感谢演员和导演了,整个片子的节奏令人十分愉快,很好的爱情喜剧,恰到好处的节奏,童话故事一样的剧情,美好的少女心。
怎么最近都爱看一些老片子,而且都是没有快进的看完,去体会里面的爱的根源。
可以行走几十个国家是需要勇气的。
单凭飞刀就决定去伊拉克,也是勇敢的。
这样一个高大帅气的行者,女人都会动心。
帅是需要的,他就像是一个行走的性刺激器,但凡是女人都想上他的床。
可能否将他留在自己身边,是需要自己的本事的。
他是有迟疑的,不确定这儿是否就是自己最后要停留的地方,不确定以及是否真的就可以这么安定下来?
他心中还有想成为厨师的梦想,是被人打碎过,才又回到杨的身边。
还是真的喜欢杨才回来的。
他是真的爱,还是把他当做救命草呢?
这个已经没有道理去深究了。
作为女人,碰到这样的男子,是否有勇气留他过夜,是否因为喜欢他,而愿意成全他的理想不做挽留,是否愿意放他离开而没有撕心裂肺的纠缠到底呢?
找了粤语版,再看了一遍,果然听原来的腔调更能感受到影片的感情。
以前看的时候,当作喜剧来看的,看完觉得普普通通笑一笑就过了。
如今再看,或许是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关系我却看哭了。
她怕他离开,所以偷偷藏起背囊,可他还是离开了。
当小敏给那位美女老板说“如果他真的喜欢你,我不会和你争”,那时,我的心被触动了。
喜欢、爱,这两个词到底隔离多远?
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有谁能真正的千杯不醉?
或许,爱情这杯苦酒是要去尝了才会知道其中滋味。
昨天偶然看了一部电影《千杯不醉》,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向来香港爱情喜剧电影的腔调,女主角大大咧咧普普通通,然后总会得到爱神的眷顾,杨千嬅几乎是这类角色的专业户,没心没肺善良可爱。
主要是看到了男主角后不得不流口水,吴彦祖的美貌实在令人hold不住啊,谁家餐馆要是弄这么个厨子,根本不用担心生意啊,妥妥的大量好色男女每天来吃饭。
电影剧情也并没有令人惊艳的典范,很中规中矩的电影情节,吴彦祖后来遇到另一个餐饮老板,可以实现他的名厨梦想,先不谈电影中老板是否以赚钱为目的,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确实很让人纠结,一方面是自己的梦想和事业,另一方面是岁月静好的小日子,吴彦祖选择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被骗了又回到岁月静好的小日子里,电影到此结束了。
不知道如果老板真的是个爱才之人,吴彦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以前问过,面对选择时,选择别人还是自己,这真是个难题。
如果剧本中吴彦祖实现了名厨梦想,出入在香港的高档餐馆,接待着各方名流,他还会再爱小敏吗?
小敏只是个普通的女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不知道这些距离会不会再把他们分开。
其实九哥是个很可爱的人,他也算不上黑社会的,顶多是活闹鬼, 在小敏生活的那个街道里糊弄下街坊邻居,他是个世俗之人,会认为大肉丸子才是最好吃的,根本不会理解吴彦祖的法式鹅肝。
可他也会开导吴彦祖,教他如何处理和小敏的关系,我并不觉得九哥喜欢小敏,只是那种喜欢,喜欢逗逗她,没事捣捣乱的,像是对待自己的妹妹一样,而非男女之爱。
方中信演这类角色也挺令人出乎意料的,就像是《黄飞鸿》里梁宽一类的角色。
电影最打动我的是人们干杯的欢畅,杨千嬅说她从来没喝醉过不知道喝醉的感觉,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喝多时不再记得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家仇国恨儿女情长,真的会很幸福,好久没喝酒了。
最近看《醉后决定爱上你》,故事与《千杯不醉》有那几分相似,于是又抱着《千杯不醉》重看了一遍。
我看的书不多,所以有些生动的概念总是记得很清楚。
记得张爱玲在 《倾城之恋》里让流苏在深夜里接受范柳源的告白这一回。
当时文学史的老师这样告诫我们说,如果你要做决定,一定要等到天亮之后。
后来发现,果然黑夜是让人失去理性盲从的一个屏障。
而酒精也是一样。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夜场,声色场所,之所以让许多人欲罢不能,大概也因为它们实在很有情,即使原本不真的爱,到了这里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而那些深陷其中的男男女女,也从白天的冷漠变得温柔多情了许多。
互相伸向对方的手中抓住了彼时的那一份快乐的感觉,眼里也看不见白天容不得的那些沙子。
这是人丧失所谓理性的那一刻。
所以,这大概也是夜场的可怕吧!
人变得没有管束,平时的规范和道德款款变得松动起来,视野里渐渐只剩下纵情释放的人群。
大家爱上这种癫狂,不疯不成魔,其实这个时刻是不疯不成活才对。
所以,这电影拍得实在。
首先,对于吴彦祖演绎这个悲催男,我一直在考虑是不是周围很多这样的男人:一、对于理想很执着;二、对于自由很在意;三、对于自尊很看重;四、对于爱情有幻想。
对于理想和自由的执念,我猜想应该是永远待在许多男人心中某一处吧。
古语云,大丈夫志在四方。
就活生生地把男人界定为天地四方之间像风一样的存在。
相比追求稳定的女人,有些人对理想的坚持,在外人看来几乎成为一种自负。
有能力的男人良好地驾驭了这种自负,把理想坚持到底,倒是也有一种男子汉的气魄,没有能力却好强的男人,就看起来有点漂浮在云端,华而不实,期待他的女人大概也尝不到甜美的果实了,相反,反而会不时地被他这种自负嘲笑、伤害 。
故事里的吴彦祖是不是有这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呢?
说起他的厨艺,也只有杨千嬅一个在赞美,倒是他的色相,博得不少人的赏脸。
当然,在色相很重要的这个年代,能有这号色相完美的人物,即使没有能满足需求的才干,人们也愿意下注吧!
胡静反映的其实是大众的心理。
不正常的是杨千嬅,以为爱能留住这阵帅气的风。
可是结果还是没有自信,收拾了他的行装。
从这一次分手,我就明白,这样的男人只不过是小敏游历人生在游览地尝过的一道佳肴。
尝过了,几乎就没有机会再遇见这到佳肴了。
奇怪的是,这种男人对于爱情却常常有着出人意料的幻想。
在他的脑海里,他觉得自己是能够为爱情做出一些牺牲的。
所以有最后,吴彦祖重回小敏的怀抱。
只是,我怀疑这道佳肴将是小敏尝过的最坏的一道菜。
因为我几乎可以看见,不久的以后,最终从失去理性的冲动之中醒悟过来的吴彦祖,又将还没有实现的理想折磨得食寝不安。
最终,他会不会再次遇到更好的机遇,就抛弃喂养小敏与他的爱情这个责任。
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男人是永久不能带给人安全的。
而且他还是一个极帅的男人,他将遇到的诱惑数不胜数,他骚动的心潮此起彼伏。
这些,仅靠一个意求安稳的小敏大概是无法实现的。
又或许有人说,他可以带着她一起去实现理想,可是别忘了,后面还有一个自由。
所有的理想的前提都有一个大大的“自由”摆在那里,那是心的解放,是一种无所拘束,无所羁绊的最佳状态。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的自由。
所以在想,何不将结局锁定在醉的时候就好。
一直很喜欢杨千桦和吴彦祖搭档拍的片,刚开始知道这个电影是在CCTV六的介绍里看到的,于是便记下了片名,然后才上网看的,签名觉得他们一起过的小生活很好,后来有人的阻挠,再后来吴彦祖的求婚彻底感动到我了.
很多人说这片子太扯,典型港片,无聊,肤浅,这种爱情不存在,方中信亮了,吴彦祖花瓶了等等。
我没有这么多的想法,看完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我只觉得,男主角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之所以叫做有心人,而不叫真心人,是因为真心更倾向于患难与共,欢喜冤家,衔草结环,恩施授予,一往情深等等特殊情况催化的情感肇因。
有心人追根到底,还是平凡人,一个凡人常常具备的,是先入为主的意识,雷打不动的习陋,活在当下的傻劲与苦中作乐小人物作风,自身永远考虑在前,没有突发神经为谁打折扣等最自然的状态,然后张开眼,于柴米油盐繁琐日常中醒来,发现了上天眷顾给自己的好,就叫有心人。
她无疑是有心的女主角,但唯一惹人注目地大概是好酒量带来的点点豪爽,就连这点豪爽,也给恨嫁的年纪,啤酒妹的身份,冲碎得心有余力不足,才至于一见烟气中他抬起年轻英俊的脸,立马沦陷。
他最初出现时是个理想派,生活还没把他磨出棱角,自己的梦想说什么也不能为五斗米折腰,食材要最好,手法要地道,桌椅摆放要合规矩。
他本是游遍每座城,香港不过是过往一隅,最正常的故事是这个人不多的小餐厅让他赚着怡然自得的闲钱,进行一场街角闲适恋情,大片风景大片情调细腻抒情,最后要不生活梦想两全其美,要不就一拍两散哪来哪去。
事实是他没那么潇洒,他连房租都付不起。
这片子太现实。
不少人认为让这么一个绝色男人付不起房租,不过就是为了呈现一段都市奇恋,如果尔冬升真要这么做,也犯不着让他从头到尾付不起房租。
这儿就隐约映射,故事的真谛并不是浪漫。
显然凡人一张好外皮,只是给他延迟了挫败的时间,如果再加他自命不凡,那这部戏就可以拍成众望所归的八点档。
偏偏这人非常识时务为俊杰,梦想包袱刚好,多一分他就继续流浪徒惹情债,少一分他则沦落异乡旁人唏嘘。
他只是醉倒在啤酒妹的桌边,再辣俗不过地被捡回家开始同居然后倾情——生活能让一手好厨艺的帅哥都落难,自然也不会让一个会喝酒的老女人一举拯救他人世界,于是他没被拯救,他还要继续自命不凡地索骥自己的梦想地图。
这故事到这儿已经无法再被定义为甜蜜同居恋型片了,而即便结束在了这儿,它也成为一部不再俗辣的港片,因为它比浪漫菜多了一道成分——现实。
只是观众始终期待它是一部浪漫致死剧,不愿意看到现实,不愿意看到悲剧,不愿意看情侣拉拉锯锯分分合合始终离散,却忽略了另一个可能——梦想照进现实。
于是都以为这俩人终成一对怨侣时,一个情节逆转了——伯乐来了,有胸有臀,他考虑了,为自己梦想。
她藏他行李,发现无补于事,她放手。
到这里还没结束,这已经让绝大多数人转不过神经,港片历来都是没有最现实只有更现实,何不就在此处划下句点,免得后面看到狗血喷头。
事实上的确狗血,他竟然为了伯乐一顿吹嘘的话伤了自尊,又跑了回来。
不知是他天生是靠跑来跑去通透情商还是怎样,他忽然就在这儿明白了,这是自己该停下来的一个点,从前抗拒的责任,婚姻,不愿让西餐厅卖咖啡面包,都不再重要,生活与梦想可以折中,他都一一顺应了。
离奇吗?
不够浪漫吗?
他从头到尾都是高瞻远瞩得刚刚好,没有一下机场就抱辣妹热吻到好友家还记不住辣妹名字,没有借钱不还肉体偿还,这可以叫生活中不逾越,不矫情,接受不接受,都有考量,他的来去选择都是考量而动,为何就该浪漫致死失去对生活的觉知而让我们看悲剧唏嘘?
他能回来,告诉我们,生活经过考量,多少不可能,都有沉淀的机会。
最后二人的定情之话离奇吗?
“你真的和那个女人没有关系?
”“没有。
”他笑着回答,一点都不强迫。
如果一个女人能让一个男人一点都不强迫,笑着跟她说自己清白,那在这个充斥了各种烂俗造作矫情的现世,也许这才真的代表一个女人已经获得了一个男人的真心。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多的就是有心。
好希望他俩在一起的好嘛
楊千嬅好可爱哦在里面...
看完就忘了,白开水一样淡。
en 2005
难得的尔导不玩重口味的小清新爱情片啊。千杯不醉?酒不醉人人自醉啊,除了演员喜欢以外,剧情的发展也是蛮中规中矩的,还有原味的粤语,看起来蛮舒服的。适合找个下午,泡杯咖啡,慢慢品尝^_^
其实,酒后未必能吐真言的……
有咩,听日酒醒先讲。
据说这部之后阿祖和杨千嬅就分手了吧
好烂俗,不过我喜欢
因为阿祖,所以四星。
千桦就是帅
还行
蛮好看
尔冬升的文艺作品看似平凡,但是很有味道,原来是2005年的,还以为是2000年左右,喜欢香港的市井。
这两人长不了……嗯。丹哥在里面好帅XD
有人说:干杯不醉。。。哈哈
昨晚睡不着再看了一遍,当初看这部片喜欢的吴彦祖。是谁不想在楼下捡个吴彦祖,早上起来有爱心早餐,气氛好的时候还能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他睡在旁边,后背都是我挠的,啊啊啊啊啊
对杨吴配再次合作有很大期待,可惜没想象中那么棒(或许新扎师妹太深入我心了)。偶有笑料,较为平淡。
直到千桦把刀还给彦祖然后转身走掉之前的剧情都不错
姓胡的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