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后更新:额,怪我脑洞太大…结局非常常规,基本没有转折,看完感觉…额,就酱紫???
…………………………………………………总觉得继母一直在隐忍,如果只是因为杀过人而害怕又怎么会是这种一肚子委屈的态度。
所以我认为继母可能只是虐待了妹妹但不是真凶,猜测很可能是友敬或者父亲(生母)失手害死了妹妹,经历了这些的友敬因为害怕而失忆了。
继母不愿意向友敬道出这个残忍的真相选择了沉默。
但是根据这部剧的一贯风格孩子都是无辜的,所以猜测父亲(生母)是真凶。
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真相肯定跟火有关,光州大火、壁炉、继母烧伤痕迹等。
一直有几个疑点没想明白。
第一个烧死孩子的案子好像跟其他案子不一样,没有体现出父母虐童的情节,反而夫妻俩提起孩子都吞吞吐吐,似乎有内情,倒像是孩子有问题,不得已而杀之。
还有就是假妹妹怎么会珍藏友敬两姐妹和生母的合影?
这个假世敬又没被篡改记忆,虽然小也不至于连照片里的人是不是自己都分不清,更何况生母跟假世敬应该是素未谋面的啊…最后就是尹医生催眠友敬为什么要给八音盒特写?
难道给她植入了假记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几集编剧开始疯狂洗刷友敬身上的嫌疑了,却让我更加怀疑友敬才是花红哭声的大boss,或者说即将成为下一任大boss。
第一,之前素媛妈妈很确定的说过友敬介绍她登录了网站,不像撒谎。
第二,有一次在医院友敬看到继母手上有伤而开口询问,继母回答人老了容易不小心碰到受伤。
后面这片淤青还出现了好几次特写,感觉编剧不会多此一举,应该是伏笔,也许是友敬晚上变换成另一个人格或者说黑暗人格时弄伤了继母(继母知道友敬的另一个身份但因为愧疚选择了隐瞒)。
友敬会不会本来就是花红哭声的一员(想想一开始她对烧子案的关注,还有他一开始一直监视烧子案的母亲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好奇?
),但她身上光明的一面越来越强大,慢慢遗忘了自己的黑暗面和曾经在花红哭声组织里曾经做过的事情,作为现任boss的尹医生一直想诱导友敬揭开身世之谜是为了让友敬加深对虐童者的仇恨,从而坚定自己的黑暗人格继续为花红哭声效力吧?
尹医生显然已经暴露了,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友敬继承花红哭声的事业。
对真相我的脑洞是,友敬的父亲出轨继母生了假妹妹,生母为此把气都出在姐妹俩身上,父亲发现后错手杀了生母把尸体藏在壁炉里,然后让继母来到家里抚养姐妹二人。
(原因一:生母的妹妹说生母后来病重还亲自抚养姐妹俩,但根据友敬回忆母女三人玩耍的片段看生母身体健康呀!
原因二:生母的妹妹告诉友敬生母刚刚死亡,父亲就和继母结婚了。
如果亲生母女三人关系很好,姐妹俩第一次见继母为什么那么开心?
一般孩子刚死了母亲有了后妈不应该有抵触情绪吗?
)也就是说生母其实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父亲向生母娘家隐瞒了事实而谎称妻子生病,这段时间一直是由继母充当母亲的角色。
在这期间,三个孩子是有交集,互相认识的,也许相处地点就是在继母的老家光州,所以假世敬认识真世敬,并得到了那张友敬世敬母女三人的合影。
但继母和父亲结婚后,因为无法长期照顾自己的女儿还要抚养别人的女儿导致心理偏差,从而无意识的虐待了姐妹俩,年幼的世敬被虐待到浑身冰冷失去意识(友敬回忆片段里世敬的冰冷不知道是昏迷还是死了。
我还有个脑洞就是这个记忆是尹医生植入的,继母的虐待并没有那么严重,按现在的情节体现出来拉扯等这种程度,怎么会把妹妹虐待到死呢?
如果不是虚假的记忆为什么给八音盒特写?
),夫妻俩害怕被人发现,抛弃了世敬(世敬没死而被人收养,也就是后来的全秀英),然后接来了假妹妹冒充。
但继母出于愧疚,看到自己的女儿就想到世敬,所以对亲女儿很冷淡,导致假世敬以为继母讨厌自己。
而全秀英 也就是原来的世敬,被现在的父亲和哥哥收养后一直虐待,也有可能是花红哭声的一员,但也有可能当时的世敬已经死了,跟现在的全秀英完全没有关系,这是两个故事。
又或者继母因为长期的愧疚从而成为花红哭声的首脑,不去治病也是因为审判自己?
(这点瞎猜的)马上完结了,真的是怕烂尾啊!
13这一切,我都是在一同在中心工作的学长尹泰柱的帮助下回忆起来的。
他推测我应该是当年因为打击过大,主动“扼杀”了自己所有幼年时的记忆,加上父母刻意地灌输这几十年来我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我去探访了亲生母亲那里的小姨,她对我说生母即使后来病重也都一直把我和妹妹带在身边,从未把我们送到外婆家去居住。
那为什么我的记忆里面,父母对我说妹妹曾经跟着外婆居住过好长时间?
我按着记忆中继母偶然提及的她的老家,找到了认识她的人。
他们说继母未婚生子曾今有过一个女儿,但由于后来结婚就把女儿交给母亲抚养。
当我问及对方这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对方说大概是某个大商场大火的那一年,这和躺在医院里的妹妹和我说的在外婆家的时间完全一致。
这样事情就变得很明朗,如今躺在医院里的“妹妹”其实是继母的亲生女儿。
她是为何这么多年一直待她如继女一般冷淡?
这个妹妹是为何会到我的家里,顶替了车世京这个名字?
既然现在躺在医院里的不是我妹妹,那么我的妹妹现在去了那里?
想到这里,我决定去因为白血病而住院的继母那里。
我想告诉她她的病死不了,有亲生女儿给她配型成功率会很高。
我只想问问她,我的亲生妹妹去了哪里?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她都没有再回到这个家来找我,难道她不想我这个姐姐吗?
继母面对我的问题,不慌不忙地说带着孩子去逛商场结果走丢了,害怕我会伤心所以就接来了自己的女儿顶替上。
她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她和父亲也不想也很痛苦,让我体谅她这么多年面对亲生女儿却不能好好爱她的痛苦。
14但我的记忆,并不是如此…“红色哭泣”在闪耀母亲死后,就开始给我发消息。
他提醒我说一般大家在藏重要物件的时候都会放在身边,因为可以随时看到比较安全。
他让我回到父母的房子里面,那里面也许就有一直以来我所想要的答案。
我回到那幢小时候住着的宅子,从父母房间翻找出了当年盖房子时候的设计图。
二楼有我的和世京的房间,接着是主卧、书房、厨房、客厅…没有壁炉。
我突然想起躺在医院的妹妹曾经对我说过,她不喜欢这幢房子尤其是壁炉。
我小时候钻进壁炉去玩,总会遭到父亲的训斥。
继母在病倒入院前,把壁炉用木条封了以前并对我说:“那里黑乎乎的,像是张着血盆大口。
”
我撬开了封住壁炉的木条,掰开了地面的砖块并用手不断扒开那里面的沙子。
当我越挖越深的时候,手指突然有触及到了织物的感觉。
那一瞬间我脑中回想起的,是李恩浩拿着枪指着我时候说的话:“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因为我知道地狱是什么样的,我知道那种痛苦。
梦中的那个房间,从记得那个房间开始,地狱就开始了。
”
15我把刚换完血的继母从医院抓回家,指着妹妹的遗骨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继母说她只是教训了一下不爱洗澡的小孩,还说我也有教训我女儿也有特别讨厌女儿的时候,她说同样身为母亲的我应该能理解她养两个孩子的痛苦。
痛苦?
什么痛苦?
真正承受痛苦是我的的妹妹啊,她才只有五岁为什么要被虐待致死,还三十年来都在埋藏在壁炉之中没有办法入土为安?
你倒是说给我听听,为什么一个五岁的小孩…为什么一个五岁的小孩…为什么一个五岁的小孩要被这样对待?!
「这种愤怒是从何而来的呢,仿佛浑身被撕成了碎片。
在撕裂的肉缝中,彷佛是从滚烫的熔炉里喷薄而出的。
这可怕的愤怒,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不知缘由的愤怒,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当精神失常口中不断重复念着“妈妈…妈妈…妈妈…”的我慢慢举起锤子想要砸死继母的时候,我感到妹妹小小的却温热的手轻轻拉住了我。
她安静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姐姐,不要为了我做这些事。
我没事的,我原谅你了。
”
16之后,我和警方联手设计让“红色哭泣”现身,随着他被抓捕我们知道了更多被掩盖起来的真相。
如今,我的继母和女儿终于消除了三十年来的隔阂如同普通母女一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有些人可能会问我,看到她毫无愧疚感的生活着难道真的甘心么?
我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正确,只是我的妹妹世京早在三十年前已经去世了,现在这个妹妹世京的幸福我想为她守护起来。
继母是有错,可是这个妹妹并没有错,不是么?
我的女儿喜欢着外婆也爱着这个小姨,看着她洋溢着的微笑比什么都要来的重要。
我的人生也许还会有别的波澜,但无论如何此生我都会守护好我的女儿。
后记这就是《赤月青日》主线的故事了,不知道诸位读者看的是否满意呢。
依稀记得我们几个对恐怖片怕得要死的妹子一起看这部韩剧时候的情景,光是看这个海报都有背后升起丝丝凉意的感觉。
她拉着刚飞完航班困的要死的我说,这是一部被低估的韩剧我们一定要好好写争取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
「虐童」和「家暴」是这几年在新闻媒体上不断出现的字眼,从北京的三色幼儿园到上海携程幼儿园,从温岭虐童案再到深圳父母暴打女儿。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刺痛着我们的眼睛,刺激着我们早已被摧残的脆弱不堪的神经。
身为孩子的老师却没有仁心仁德,父母如此放心将家中的宝贝疙瘩送到学校却遭到暴打、虐待甚至猥亵。
如果没有一颗善良、包容、耐心的心,请不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误人子弟还是其次造成孩子永久性的伤害简直就是罪不可赦!
身为孩子的父母,非但没有成为孩子们遮风避雨的港湾,反而成为他们夜不能寐、食不能安的恶梦。
如果没有从心态、财力、物力上准备好,请不要选择做家长。
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们习得的模板,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下一代,不要忽略原生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程度。
愿天下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那些身着善良外衣却怀揣暴力的恶魔们远离这些孩子们吧。
(完)喜欢影视剧、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后妹纸,喜欢一切新奇温暖的事物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这部剧从一开始一个小男孩跳楼开始,然后一个穿绿色衣服的小女孩一直出现在镜头了,还有滴水的天花板,女主有个出轨的丈夫,女主的精神状态有问题,女主撞死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
这些都营造了悬疑的氛围。
但结局真的让我不吐不快,妹妹的死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吗?
过了追溯期就只能这样结局了吗?
为啥结局要这样,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这部剧里面的继母真的是坏透了,满嘴谎言,里面的小孩好可怜,妹妹惨死!
我看到里面小孩火化的场面特别难受,小孩子应该被宠爱着长大,在自己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边茁壮成长,但为什么要遭受暴力!
这部剧整体的节奏性非常不错,看第一集就想接着看下面一集,完全不拖拉!
里面的演员演技也不错,但还是要有进步空间,里面表述要详细一点!
但这也是值得看的好作品!
疫情期间看了一些关于儿童问题的影片:韩国版《韩塞尔与葛雷特》、《小委托人》、《白小姐》、《衣橱》。
神奇的是唯有这部剧让我想要动笔(或者说打字?
)。
《赤月青日》有着悬疑、惊悚的元素,但是没有一个真正触目惊心的大尺度镜头,反而是剧情、演员的演技、气氛的处理上让人感受到怪诞诡异的气息,魔幻现实。
看前半部分感觉气质有点像《蔷花,红莲》,后半段让我想起了《小委托人》。
加上诗歌元素的融入让冰冷的现实多了一些浪漫的残酷。
❓关于看完结局之后的“问号” 我试图自问自答:1⃣️最终女主没有选择复仇是因为继母对她有三十年的养育之恩吧。
通过剧情可以得知继母和她自己的母亲关系也非常冷漠,加上她对施暴行为的态度可以推测:她本身可能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同时是继承者。
2⃣️虽然红色哭泣两兄弟落网让人意难平,但是他们的信条过于极端甚至像邪教。
例如全校第一妈妈的死,女孩并没有因为虐待自己的母亲死去而解脱,则是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位母亲没有想过自己一死了之孩子怎么办吗?
死亡不能弥补犯下的过错,但活着可以。
3⃣️“赤月青日”很难具像化解释,“赤”是暖色,“青”是冷色,个人认为“红色哭泣”这一名字象征着“赤月”其相对应警方可能象征着“青日”。
“赤月”可以是身处黑暗用热血照亮黑暗的人,“青日”可以是身处光明却自私冷漠的人。
换个角度,小女孩总是穿着绿色裙子她可能是“青日”,光明温暖的客厅里她是壁炉下的清冷。
女主是“赤月”在黑暗冷酷的家庭环境中仍未丧失自己人性的温暖,为受虐待的儿童们点亮黑暗。
4⃣️个人认为“红色哭泣”是群体,只要世界上还有受到虐待的儿童,就会有愤怒、仇恨、新的家庭暴力以及以暴制暴,像这样的群体就不会消失。
5⃣️虽然没有为人父母,但是我希望如果某天决定迎接一个生命,同时也下定决心背负起一份责任。
真正文明社会生命诞生的意义不应当是父母的工具、意外的悲剧。
人性难以改变,但请身处光明的“日”分一些温暖的“赤”给身处黑暗的“月”,帮他背负一些冰冷的“青”吧。
结尾“赤月青日”的绘本
“虐童”是个任谁提到都会义愤填膺的话题,但是即使是那些站在呼吁呐喊最前线的人,又是否真的感同身受到孩子们遭受的一切,心中的伤痛,还有眼中那如血色地狱般赤红的月亮呢?
你以为亲生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很耸听闻吗?
不,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遥远,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013年6月21日,两名分别3岁和1岁的幼女被发现饿死在家中。
孩子父亲因为吸毒在监狱,母亲事发时下落不明,但根据邻居回忆,孩子母亲长期对孩子疏于照顾,经常扔下孩子几天不回家。
初始邻居还帮忙照顾一下,时间长了,责任太大,邻居归还了钥匙,谁家的孩子谁家负责不是吗?
最后孩子活活饿死。
舆论炸了锅,物资充沛的和谐社会竟然会有孩子被饿死,到底谁的错?
首当其冲,孩子的父母,原来都是吸毒人员;那么就是警察,既然知道是吸毒人员,那么就应该做相应的措施;接下来还有邻居,两个孩子饿死在隔壁,良心不会痛吗?
在孩子拍窗拍门求救的时候,哪怕多看一眼,孩子们也不至于被饿死……这些“网友评论”似乎正义地公平地抨击着悲剧中牵涉着的每一个角色,独独忘了,你们真的有资格去审判吗?
这些人都有罪,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难道没有罪吗?
一开始看到《赤月青日》是关于家庭暴力虐童的主题,并不想看。
人类的天性就是看到无可奈何的罪恶就选择逃避、视而不见,因为知道沉痛,还有,就是,不想面对自己对这样的罪行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愧疚。
终于一口气看到最后一集,不出意料的结尾,故事很完整,不是从剧情上来说,而是整个故事内涵和意义的传递。
没有所谓的大团圆,而编剧是懂得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罪人。
让我们深陷地狱的,除了曾经遭受的无法言说的伤害和痛苦以外,还有那个至今对这些伤害无能为力的自己。
很多人说看了这部剧以后觉得心里闷闷的,憋着一股气,因为这部剧就如同我们的现实生活,剧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伤痛和愧疚,即使真相大白,现实也没有让你松一口气,可以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相反,只要你活着,就要背负着过去的一切苦痛,每天忍受煎熬,甚至看着最痛恨的人在眼前“幸福”地生活着……可是,“只有活着,才有一切可能”,所以,我们忍辱偷生,学会妥协、和解。
和谁和解?
和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吗?
一切都可以原谅吗?
只有原谅才能让自己解脱吗?
不,剧中结尾,女主角说,“还没有原谅,也没有自信以后会原谅。
”要我说,永远不会原谅,也不需要原谅。
罪恶如果可以被原谅,就失去了作为罪恶的警示意义。
因为愤怒和愧疚而杀人、因为望子成龙而控制施暴、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不要/遗弃孩子、因为自己也曾被虐待所以虐待孩子……所有这些事出有因的恶,这些看似可怜的被虐人同时的施虐人,不应该被原谅,也不需要被原谅。
而作为观众、看客的你我他,你的伤痛又是什么?
你又以痛之名做了什么呢?
你祈求被原谅吗?
又有什么资格去原谅别人呢?
“得知真相的那天,就是地狱”剧中恩浩这样告知女主。
刑警问女主:“你认为他真的会开枪吗?
”一开始我以为女主回答“真的会开枪”是为了安慰刑警。
但其实,恩浩真的会开枪,因为恩浩认为死是解脱,活着,背负着伤痛和愧疚,才是地狱。
恩浩没有说错,女主得知了真相,法律失去了效应,没有惩罚、没有救赎、甚至没有一句对不起。
看着最痛恨的人,重获健康,认回亲生女儿,自己的女儿还很喜爱她所以不得不天天面对。
这就是地狱,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中,带着伤痛和愧疚,活着。
整部剧每个人结局都不算很好,结果只有虐童杀人的继母,过了追诉期,心里的包袱也放下了,和亲生女儿和好,那壁炉里的妹妹怎么办?
有的时候很矛盾,杀人是错的,但是没有了他,之后那些被家暴的小孩子怎么办,要由谁来保护吧。
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什么都要证书,偏偏当父母不需要。
ps:女主的演技是不错的,脸确实有点儿僵
故事已经褪去了悬疑的外衣,那个敏感羞涩的看门小哥就是红色哭泣。
然而故事容量32集,车友景的故事还没有铺开。
车友景面对继母歇斯底里的呐喊,在被继母打后猛然的失神,明显预示她也是那些在麦田里被吃掉的孩子的一员。
但是今天我不想谈故事走向,只想谈谈那些“流下了像花儿一样红润的眼泪的孩子”。
我想我并不是那些孩子中的一个。
当我用这句不太肯定的话写下这句话时,我感到害怕。
小的时候,妈妈总会强迫我做一些我并不想做的事。
比如每天写日记,比如去参加奥数,比如每天锻炼。
她也强迫我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考试考100分,比如不看电视,比如不看言情小说。
她也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要求我的穿着。
她有时候会非常生气,会扯着我的衣服打我。
这些我都记得非常清楚。
我曾经觉得活得很痛苦,很难受,很压抑。
有一次被她打的赶到阳台上一个人独自罚站,我从阳台上望下去,想着不知道自杀是什么感觉,那年我好像9岁吧。
但是,每当她问我记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我都会告诉她,我不记得。
因为那是我妈妈,因为我对于妈妈的爱是100%的,毫不怀疑的,而我也非常确信,她对我的爱也是如此。
妈妈的教育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呢?
现在的我在国外读硕士,离开了小小的农村,以后能找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
相比于那些整日在农间或在工厂里劳作的童年好友,我的生活有“质的飞跃”,有“光明的未来”。
虽然长大了,她也不再管我,然而她给我打下的烙印是如此深刻。
如果我回到家里,在房间玩手机,听见她脚步靠近我房门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
甚至,小的时候一点不喜欢写日记的我,居然有一天喜欢阅读和表达,并将以此谋生。
看到李恩浩对于老院长的疑问时,
我感同身受,忍不住掉下眼泪来。
成长的伤痛如同一个难看的疤痕,即使如今的我变得光鲜,即使如今妈妈不再打我,它难以被忽略。
我不会痛恨妈妈,没有她的苦苦相逼,以我的个性不可能读到硕士,不会有开阔的眼界。
就像车友景那样,我们藏起了自己的不满,化为了淡淡的笑容,只在和父母争执的时候流露半分害怕。
不知道你的眼睛里有没有和我们一样的目光?
如果麦田上升起了月亮就吃掉一个孩子整整一夜流下了像花儿一样红润的眼泪
是最近最好看的一部了,相较于之前一段时间还算比较火的《鬼客》好了不要太多(●°u°●)」感觉编剧构思很精巧的样子,到目前为止知道的:1.凶手用诗关联杀人,貌似与虐童有关2.女主貌似精神上也有些问题(总能看到一个绿裙子女孩,目前猜测,是女主小时候👗)3.女主妹妹处于植物人状态,貌似从表面上看是一起虐童案的受害人,但妹妹有点诡异(此处也不是很清楚,有待剧情进一步发展)4.女主女儿幼儿园的卡车司机貌似也有一段来历(根据海报猜测,会在之后的剧情中和女主以及男女警察一同联手调查)5.女警在一次调查中情绪失控,似乎也说明其背后也有一段经历 至少看到现在(更了3集)是一部良心的作品,感觉作者在下一盘大棋,埋下了很多伏笔,每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有待挖掘,诗词的加入,使得案件悬疑之外,又增添了一些神秘和朦胧感。
“大麦田中月出时,会吃掉一个孩子”“禽兽般的笑声,像哭声那样甜”
一个小提示:心情抑郁时,不要打开它。
因为这部剧沉重又压抑。
《赤月青日》这部剧将关注的目光投放到孩子身上,特别是那些“被伤害的孩子”。
“虐童”是一个悲痛的话题,有的孩子因此而死,活下来的孩子不得不背负巨大的阴影长大,他们需要承受和面对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而这些本应该是和天真烂漫的孩童毫无干系才对。
于是,赤色的太阳和青色的月亮就消失在他们的世界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颠倒异化了的世界。
他们害怕黑夜的月亮,每个夜晚都会流下恐惧的眼泪,渴望光芒万丈的太阳也能出现在这漆黑的深夜,照亮他们的世界。
从此这些孩子就以“赤月”为日,以“青日”为夜。
这也是这部剧的剧名《赤月青日》想要表达的含义。
它把惊悚悬疑的连环杀人案件与“虐童”的话题完美结合起来,用诗歌串联一整部剧的内容。
这些杀人案件中的被害者都是残忍伤害自己孩子的垃圾父母,每个案发现场都留下了一句诗歌。
与其说这些是诗歌,不如说是孩子们的童谣,这是凶手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缝补孩子们灵魂上的伤口。
金宣儿的演技依旧稳定,富有层次感。
她饰演一位在怀孕之后就经常出现幻觉,总是能看到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的心理咨询师。
李伊庚在这部剧中饰演一位追寻真相的刑警。
但说实话,直到最后几集我才适应他这个严肃正经的状态,都怪他在《加油吧威基基》里面给人印象太深刻了。
(对不起,是我刻板印象了。
)
故事最后的真相过于鲜血淋淋,让我实在无法直视。
女主看到的那个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是被她继母杀死并埋在家里壁炉中的亲妹妹,幼小的她因为心理创伤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把这段记忆封锁了起来。
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段恐怖的回忆才逐渐浮现出来。
原来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她,才是一直以来需要被治疗、被救助的那个人。
让人对他充满复杂感情的凶手,是一个从小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
被亲生父母伤害的他,只能依靠这个他尊敬的院长。
但谁也不敢想象,院长是个恋童癖,他再一次被大人伤害了。
此后他的世界中连“赤月”也不复存在了。
这部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感,我只觉得我大脑中的火山喷发了,无法遏制,它不断地用岩浆在刺激着我所有的神经。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有伤痛的人呢?
”这是一句发自灵魂深处的叩问。
我想原因是——被伤害的孩子们啊,那些没有活下来的已经永远消失了,那些没有消失的已经套着成人的外壳长大了。
非常完整深刻的好故事。
三顺真很会选剧本👍🏻👍🏻👍🏻
开篇很压抑,一层层剥开悬疑,看到第六集才知道女主是三顺,演技炸吊天,一部剧一张脸。
剧情一般,节奏略慢。
点赞主题 但立意有点模棱两可 总有种走在剧情前面的感觉 早猜到了 还在布线
金宣儿最近挑戏很一般
还是犯了悬疑剧拖剧情故弄玄虚的错误。金宣儿这剧里脸好僵,不知道是整容还是化妆太白,简直可以用惊悚来形容。
剪辑很乱,女主怎么和以前变化那么大
不知道演得啥,云里雾里的,逻辑混乱!
金宣儿老了。
因为女二几度想弃剧,三星半
真的火死了,因为别人说好看一直坚持往后看期待下一集就能反转,结果硬生生撑到了十四集仍然无聊到稀烂、、、简直是诈骗的程度啊!
赤月青日,黑白颠倒,伦理逆转。给三星是因为开头就能猜到凶手的推理剧 略显空洞啊。后面的拖拖拉拉太严重 属于硬撑着看完的类型。
终于追完了,这个剧节奏实在太慢了,甚至于前十几集看完都是一头雾水,但是越到后面真相娓娓道来的时候越是吸引人,看得出编剧和导演是放弃了很多噱头的,因为这种题材很容易就可以制造很多爆点,但他们选择把节奏放慢,把伏笔埋好,据说也因为节奏慢它收视率不是很好,但这样认真做剧的人是必须存在的
还行 虽说是悬疑剧 但其实是披了悬疑皮的家庭伦理剧 破案过程比较简陋 整个故事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 基本一出场就能猜到谁是凶手 所以如果想看悬疑剧的人恐怕这部会失望 前面那几个家庭暴力事件写得不错 就是估计前面拖得太多了导致女主事件后期有点草率收尾了 srds女主前期的人设一度有点看不下去 老公和男主女友突然搞在一起这段也稍微有点莫名其妙 而且男主整天把案件细节透露给女主是怎么回事?嗯总之呢也不是说这部剧不能看 只不过是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罢了
没有爱情戏的剧尊好看!
一集弃
结局好单薄
就是不怎么样,功力不够神神叨叨
一通乱扯还能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