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传奇女王伊利沙伯:黄金盛世(港),伊莉莎白:辉煌年代(台)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劳伦斯·福克斯,詹迪·莫拉,杰弗里·拉什,约翰·斯拉普内尔,苏珊·林奇,萨曼莎·莫顿,艾比·考尼什,瑞斯·伊凡斯,埃迪·雷德梅恩,克里夫·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年份:2007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剧照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2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3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4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5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6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3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4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5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6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7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8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19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剧照 NO.20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剧情介绍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585年,此时伊丽莎白一世(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已经52岁。她单身未嫁,政治手腕已经非常成熟,处理国务也比年轻时得心应手。她思想开明,允许人们信仰罗马天主教。然而,却屡屡受到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种种对抗,玛丽甚至派杀手暗杀伊丽莎白未遂。 另一方面,女王还面临着西班牙这个宿敌。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的宗教差异,加之海盗活动猖獗的现况,使得二国矛盾日渐尖锐,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罗利带着海外新鲜的探险经历在女王面前出现,令女王多年尘封的心有了悸动。然而,女王的爱情,注定了要屈服于国家的利益。 在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女王展现出的强大魄力,把大不列颠推向霸主的辉煌巅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混蛋之吻猪八戒·传说我们的雨色协议阿加莎与谋杀的真谛疾速反击我在等你回家大卫的情人火草筒裙暗芝居第十季夺命旅行大叔的爱:归来致命急件调香师第一季维兰德第一季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菲利波鬼屋坠落画境的你校花的贴身高手4红气球都市灰姑娘爱的曝光恋爱暴击特殊案件专案组TEN2夜幕降临疯狂剧团阿辛正传怨屋本铺狂放节拍第一季图腾诅咒滚入红尘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长篇影评

 1 ) 一个女王需要什么

周末一口气把《伊丽莎白》和《辉煌年代(好像也叫黄金时代)》看完了。

看完《凯瑟琳女王》的时候,写下一篇《与情无关》。

今天,再次重提这个问题。

一个终日处于死亡阴影底下,被囚禁在伦敦塔的公主,要怎样才能走完从公主到女王的坎坷旅程?

她需要忍耐。

伦敦塔的牢房是多么的寒冷,随行的老臣为她披上一件披风,她本想拒绝,老臣说“请您收下,您会用到着”。

她需要幸运。

面对阴晴不定的女王姐姐,还是坚持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我发誓,我一定——忠于自己的心”,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被赐死。

她需要帮手。

无论是那次惊险法案的通过,还是法国女王的威胁,没有了那位得力且忠心的部下,她的王位不可能坐得稳。

她还需要懂得放弃。

情人的背叛,让她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女王,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在宣布“我嫁给了英格兰”的时候,那刻的悲壮的确让人记忆深刻。

当然,她也需要懂得宽恕。

西班牙无敌舰队攻来的时候,她下令打开巴士底狱,赦免囚犯——“虽然他们犯了罪,可他们也是英格兰人”。

虽然这可能也是权宜之计,但没有宽恕的胆量,当年的历史或许就已经被改写。

很喜欢她在岸边悬崖上,迎着远处的火光,风吹乱了头发的一幕。

突然想起某天羊晚上一篇小文,说的是女人最害怕的是比较,特别是输给一个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女人。

显然,她就遇到了。

不过,嫉妒是一把刀子,最后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进自己心里。

放过别人,正是放过自己的开始。

 2 ) 一个圣洁的贞德式女王

一句话点评:十年磨一剑也有走眼的时候。

  本片虽谈不上狗尾续貂,但也未必是锦上添花的作品。

十年前的《伊丽莎白一世》就已经被诟病是风流史,如今已过十年,对于“童贞”二字执意的主创人员仍然不肯放过她,把自己仕女和Sir Walter Raleigh的一段情话演绎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角恋情。

这再次证明“革命加爱情”的屡试不爽。

  Geoffrey Rush饰演的Sir Francis Walsingham是为女王效命的东厂厂长,在影片中他对于整个黄金时代来说是功不可没的。

但是情节设置上却并不像上部,有几许亮点,Geoffrey Rush几乎是挺着肚子绷着脸完成的整出戏,日渐苍老而发福的Rush只是在眼神上显得老谋深算,心狠手辣。

奇怪的是本片中两位重量级角色很少有对手交流的场面,这可能是为了把女王更加得突出,所谓全方位的塑造,而刻意地去淡化她政治的阴暗面,以及与阴暗政治相关的人和事的关联。

只有两段场景值得一提,处死Mary女王的前后,Walsingham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之前强烈的反对伊丽莎白的仁慈,主张一定要讲有叛国罪的苏格兰女王绳之以法,并以正言辞的撂下了类似“法律之下人人平等”豪言壮语。

而之后当他发现原来处死Mary早在西班牙人的意料之中时,则表现出了愧疚和自责。

Rush的表演并不是很满足个人对于他的期待,并没有看出《闪亮风采》和《鹅毛笔》的那种光华,甚至不如巴博萨船长来的有性格。

于他相关的细节都表现在对他亲生弟弟的制裁上面了。

弟弟作为天主教徒是极端反对新教和女王的,因此曾准备了结他的姓名,但被早已被他识破,经过严刑之后被“秘密”的遣送法国。

这个情节安排似乎并没有给与Rush足够的空间,人们很容易就对第一部中开场的暗杀场面对比,那里面的Francis Walsingham也是用同样的方式,从仆人刺客的手中拿到匕首,但面无表情的在“开导”中就把人开刀了。

而本片中的这个类似场面却并没有给Rush的正面,带之以手的特写,个人觉得大大地低估了老Rush的表演能力,深为其感到不平。

  Cate Blanchett是不可多得的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精准到位,只可惜电影对角色的定位并非是政治家的,而更多是女性王者,所以她的伊丽莎白女王是极具霸气的女人。

对“危险”男人驾驭,对女仆的情感依赖、嫉妒和报复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电影似乎将“童贞女王”塑造成了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道路。

她的初恋情人秘密结婚而背叛了自己的感情,唯一打算嫁的法国公爵在第一部影片中被描述成有异装癖的浪荡子(真实的情况是本已准备好婚礼,公爵却英年早逝了),而在本片中又心仪传奇海盗Walter Raleigh(让Clive Owen来演这个角色,任谁都会为之心动),结果又被自己的女佣先下手为强了。

大有“我本讲心向明月”的架势,既然明月照沟渠,那就只好守一辈子贞节了。

虽然有点艳史的意味,但是有个情节还是挺有趣的。

女王最初是通过女仆了结Walter Raleigh的,后来对他有了感觉,而女仆自己也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有趣的安排是在女王独自欣赏和感受自己女性躯体的渴望的当晚,女仆就已经付诸实施了。

这段蒙太奇穿插着将两股情感的力量合二为一,很有效果的展示出女性的内在感觉和需要。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女王是不会和拥有海盗名声的爵士走在一起的,但这并不耽误一个人女为“坏男人”所吸引。

女佣Elizabeth Throckmorton也叫Bess(看来英国也有避讳的习惯)和Walter Raleigh的珠胎暗结使两个人秘密的结了婚。

他们的第一胎,影片中女王最后还为之祝福,事实上是孩子只有六个月就夭折了。

对于此段历史,影片几乎是完全的虚构了。

英西的格拉沃利讷海战发生在1588年,二人的婚事败露远远发生在其后。

女王因为此时大发雷霆是不假,而且还把Raleigh关进了伦敦塔,但是不是出于嫉妒,就很难说了。

  当然除了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还有“宏大”的战争场面。

可惜只有几个画面是表现战争的,而缺少战争全貌的场景。

毕竟是女王的独角戏,所以其他的细枝末节都被忽略掉了。

影片只是用了船队众多和战争惨烈的场景一笔带过,浓墨重彩的表现了女王阵前鼓舞士气的那段讲话。

其实挺干瘪的,远不如其他战前发言。

不过女王的那身犹如圣女贞德装束让人难忘——侠女在那个时代的行头都差不多。

格拉沃利讷海战被描写成了赤壁之战,回顾历史格拉沃利讷海战的双方势力确实有些像三国中的实力对比,劳师以袭远的西班牙还找了一群陆军上船当兵,到了英国又拿海风毫无办法,于是被重创。

但是用火船撞舰队多少有点寒碜了英国人。

英国赢了那场战争有很多非客观原因,人家确确实实是坚船利炮,船队的机动性强,火炮射程又远,很显然那种习惯近身作战西班牙舰队根本不是对手。

黄忠兼邓世昌当然有帅气的Walter Raleigh这名传奇海盗来充当。

这一仗虽说是断送了无敌舰队,但是在之后的几年较量中,英国和西班牙仍然是互有胜负,只能说是平手。

伊丽莎白死后的1604年,这场战争才终于结束。

按照习惯的说法这是国王在其执政全盛期开始的一种穷兵黩武行为。

一般来说战争都是在执政者死后才慢慢结束的,唯一的区别是西班牙的国力被战争耗尽了,首先倒了下去,而英国在伊丽莎白末期虽然也略显疲态,但是众所周知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英国长势很好,所以在战争中挺了过来。

  伊丽莎白的执政时期已经是都铎王朝的末期,这段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我们能从影片中服装和场景中窥见一斑。

那种华丽和雍容的画面让人难以忘怀。

虽说不能算得上是严谨的传记,但用来聊作消遣还是不无裨益的。

同时笔者也非常期待本年度的野史影片《另一个博林女孩》,这是一部描写伊丽莎白母亲和小姨的故事,近年来都铎时期的作品不断被搬上银幕和荧屏,看来这股复古风潮大有中国清宫戏劲头。

不过看看纳塔莉·波曼如何来演野心勃勃的伊丽莎白之母,确实令人期待。

  本片以《黄金时代》为副题,却并不没有描状大事件,还是一部以女性生活为主题的电影。

只不过它是黄金时代的传奇国母而已。

 3 ) 这部片子太烂了

不论是从剧本,编排,还是演技上来说,都让我失望透顶。

还奥斯卡提名呢,Cate的演技与05年Helen Mirren主演的HBO电视剧Elizabeth I完全不可比。

 4 ) 真实的瓦尔特·罗利爵士

历史的真相早已经湮没在无数的文本和阐释中,如今变本加厉,是如潮的影像文本和多元阐释了。

所以,看这样的古装历史片,已经无关历史史实,只是享受着以历史为包装的视觉糖果而已。

这是我很期待的大片,因为名角云集。

Cate Blanchett的伊丽莎白一世,Geoffrey Rush的弗朗西斯•沃辛汉爵士(Sir Francis Walsingham),萨曼莎•莫顿 Samantha Morton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特别是糙汉Clive Owen 扮演罗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应该是好看的。

电影的确是有点走偏了,把女王、罗利与女王贴身女官Betty的三角情事放在中心,而与无敌舰队的海战、斩首苏格兰女王、女王令人烦恼的婚姻都成了陪衬,野史味道十足。

野史就野史吧,我喜欢欧文的粗鲁,他离罗利爵士也许十万八千里,但也算“好看”啊。

Sir Walter Raleigh(1552-1618)是文艺复兴中“大写的人”的典型代表,冒险家、诗人、历史学家、情人、勇士、政客,一生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属于我喜欢的那杯茶。

在史料中与他邂逅的次数很多,这样的人物,算是历史或历史学家的“宠儿”吧。

最巧合还是我随IVON到了北卡,众所周之,罗利爵士可是北卡殖民地的奠基者,这里至今还有一个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城市,据说是IBM的全球最大中心,而且罗利致力于将烟草推广到英国和欧洲,所以北卡目前还是烟草生产大州。

这个Raleigh不好读,有时也拼成Ralegh,经常读成Rawley。

沃尔特•罗利的父亲老沃尔特•罗利是德文郡一个富裕的乡绅,一生结了三次婚,所以罗利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Sir Humphrey Gilbert)。

16岁时罗利进了牛津,时间很短,没拿到学位,随后去伦敦学法律,同样没结果。

再往下,就是一系列个人冒险。

1578年6月,兄长汉弗莱•吉尔伯特拿到了皇家特许,可以在北美占据无人定居的地方,罗利担任其中一艘船的船长,参加了第一次北美探险。

1580年,罗利28岁,是著名的“脚上戴着金刚钻、耳朵上戴着珍珠”的花花公子,说一口柔软的德文郡腔英语,写一手细致机巧的小诗,但是同样好勇斗狠,因决斗一年之内两次入狱。

他结识了女王的宠臣兰开斯特伯爵、以及牛津伯爵等显贵,并在后者的挑唆下挑战宫廷诗人菲利浦•西德尼。

随后他以军人身份前往爱尔兰,血腥镇压了当地叛乱。

据说他第一次吸引女王的注意,是把自己华丽的斗篷丢在泥潭里,以便让女王高贵的脚顺利通过。

电影里也表现了这一著名场景,可是欧文太“男人”了,那件斗篷也太寒酸了,呵呵。

罗利高挑、英俊、举止亲切、富于急智,这都是他吸引女王的原因。

女王对罗利的宠爱很“实惠”,开始是伦敦的一所大房子,经营旅店的特许每年带来2000磅收入。

到1584年,他获得垄断经营羊毛织物出口的特许,同年他更换了已经去世的哥哥汉弗莱•吉尔伯特的特许状,积极向北美探险。

他派出的两条船抵达了现今北卡海岸以外的小岛罗阿诺克,返回的时候带回了一袋珍珠、几个印第安人和许多关于北美新大陆的传说。

为了博取女王的欢心,罗利将这个地方命名为“Virginia”,而女王作为回报,1585年1月加封罗利为爵士。

1585年,他获得了锡矿开采权,也是在这一年,他派他的表兄带船队和107名移民再度前往罗阿诺克,可是受饥谨和印第安人的威胁,移民们在第二年离开小岛回到英国。

巧的是,移民们带回了烟草和土豆,而罗利恰在这一年拿到了爱尔兰的4万英亩土地,所以从此之后土豆成了爱尔兰的主要作物。

而烟草,在罗利不遗余力的推广之下,迅速成为英国绅士的嗜好。

1587年,不甘心失败的罗利再度派出移民110名,而数年后这批移民神秘地消失了,寻找者只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个词:CROATOAN。

英国移民美洲的第一次实验就这样失败,大约耗费了罗利4万英磅财富。

在女王的男宠系列里,罗利算是兰开斯特伯爵之后、埃塞克斯伯爵之前的一个“过渡”,年轻的埃塞克斯1587年进入宫廷,同年罗利被封为皇家侍卫队队长,但是,罗利在女王面前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他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他的爱尔兰产业上。

是的,他担任海岸防御之职,捐赠给英国海军的“皇家方舟”被选为旗舰,但是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他领导海岸卫队,似乎没有十分显赫的战斗功勋。

如果提到功绩的话,1589年他提拔诗人斯宾塞进入宫廷,后者作为桂冠诗人发表了长诗《仙后》,而斯宾塞的后裔有一个叫戴安娜,贵为王妃,不知道可不可以记在罗利的功劳簿上。

罗利从40岁以后一直很倒霉。

1592年,在一次进军中他被女王召回,原因是女王发现了他的“秘密”——他诱奸了女王的宫廷女官Elizabeth Throgmorton。

按照宫廷规矩,女官的婚姻必须经过女王的同意,为此,二人被关进伦敦塔。

所幸,他的船队俘获了西班牙运宝船,给他带来一大笔财富,也使他得以花钱赎身。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对妻子还是很不错的。

为了取悦于女王,罗利在1595年发动了寻找“黄金国”(El Dorado)的探险,这个国度在西班牙的传说里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罗利相信它存在于南美亚马逊。

虽然是无功而返,但是他所发表的《圭亚那发现纪》(The Discoverie of Guiana)是伊丽莎白时代冒险叙事题材中最灿烂的篇章,充满了栩栩如生的细节和瑰丽的想象。

世事难料,1601年,埃塞克斯伯爵举兵反叛,而罗利重新被女王任用,是负责镇压情敌和监刑的宫廷侍卫官。

可是埃塞克斯很受拥戴,他是莎翁笔下的那个样子:“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所以埃塞克斯之死,大众所不敢迁怒于女王的、全都投向罗利,他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女王逝世以后,詹姆斯一世掌权,他采取和平共处的国际政策,罗利对西班牙的强硬态度与之格格不入。

1603年,罗利以判国罪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一关13年,是历史上伦敦塔内滞留时间最长的一名囚犯。

在这里,他写出了一部《世界史》。

1616年,罗利以寻找黄金国为名得以假释,但是一系列的不走运使他并没有发现金矿,手下反倒烧毁了一处西班牙定居点。

国王震怒,要求执行1603年的死刑判决。

1618年10月29日,66岁的罗利走上断头台,他要求验看斧头,并嘲讽地说:This is a sharp medicine, but it is a physician for all diseases。

按照当时通例,他的头被以防腐剂保存然后送交给他的妻子,罗利夫人一直随身带着它直到29年后以82岁高龄亡故。

最终,罗利的头颅和遗体合葬在了威斯敏斯特的圣玛格丽特墓地。

是的,史实与电影是如此不同。

电影里罗利粗鲁、无礼、孔武有力,左右着女王的感情,而实际上女王哪有那么懦弱,罗利像是一件衣服,被女王穿穿脱脱。

还是罗利自己的诗写得到位,人生如戏。

Life (by Sir Walter Raleigh)    What is our life? A play of passion,  Our mirth the music of division,  Our mother's wombs the tiring-houses be,  Where we are dressed for this short comedy.  Heaven the judicious sharp spectator is,  That sits and marks still who doth act amiss.  Our graves that hide us from the setting sun  Are like drawn curtains when the play is done.  Thus march we, playing, to our latest rest,  Only we die in earnest, that's no jest.

 5 ) 宗教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自美国宪法颁布以来,政教分离就成为现代西方政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但原则归原则,现实中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对其行为有着巨大影响,更不用说当一个国家的优势团体所共有的信仰。

(美国建国初期就曾出现过清教徒迫害天主教徒的案例)昨晚看电影“Elisabeth-The Golden Age”,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个观点。

1588年8月英吉利海峡海战时,Queen of England 信仰新教(Protestantism), 而当时西班牙国王Philip是虔诚的Catholic, 并且当时西班牙无敌舰队还是打着十字军旗,以圣战(Holly War)的名义驶向英吉利海峡的。

英吉利海战是新的海上强国取代旧的海上霸主的转捩点。

有趣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也是Protestant 对决 Catholic 的一次胜利。

我的理解为,是Protestant对个人思想的尊重——宣称个人可以直接同上帝沟通而不是通过教会和牧师转达上帝的旨意的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生产及战争的效率,使英国利用海盗等各方面资源进行抗战和灵活的作战理念成为可能。

最后,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整体感觉还不可以,该有的都有了:床戏(虽然比较朦胧,但咱中国人不是就喜欢含蓄吗)、美女(当然不是没人要的伊丽莎白,是她身边的宫女贝丝)、宏大的战争场面(虽然时间很短,但还效果差强人意吧)、一直被吹捧的服装也蛮好玩的,在习惯了近年国内连续剧里的大褂后,这些鲜艳的色彩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咱还可以了解到一典故:美国维吉尼亚州之所以以Virginia的命名,是为了纪念Queen of England Elisabeth一直是个老处女(virgin)…….

 6 ) One empire fell, and another empire rose.

那是一个新帝国崛起的黄金年代,影片中处处显示着大不列颠即将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各种梦幻般的成就:北美殖民地的开拓,无敌舰队被击败,人才辈出。

影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王室统治中的阴暗面要么推给了权臣,要么视而不见、努力把伊丽莎白一世塑造成为道德上趋近完美的自我压抑者。

比如,宣扬法律判决取代宗教审判的先进性,同时将处死玛丽的时间包装成王室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剧情……作为反派的西班牙相对于上一部变得更加不堪,西班牙国王胆怯阴险,刺杀集团组织混乱,无敌舰队因为祷告弱化防守,等等。

为了配合一废一兴的主题,影片在无敌舰队的从打造到完败的过程都做了不小的夸张,视觉效果倒是很让观众过瘾。

一段颂扬伊丽莎白一世的台词:When the storm breaks, each man acts in accordance with his own nature. Some are dumb with terror. Some flee. Some hide. And some spread their wings like eagles and soar on the wind.

 7 ) Being Charming Overwhelmingly

At the year of 1585, Elizabeth had already been 52 years old. She was still single but had shown great and wise statesmanship in dealing with important affairs of state. During that period, a war was about to arise between England and Spain and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Great Britain had experienced her peak of glory and splendor; however, I don't intend to tell a story about history but the Queen's love affair.Sir Walter Raleigh appeared with fresh exploratory experience from abroad, which fascinated the Queen and made the Queen's mind be disturbed after too many years’ reservation and emptiness; however, Walter fell in love with the Queen's favorite and trusted aide Bess.It seems like that this kind of unbearable pain always happens in drama and literary works: A woman's social identification makes her must be strong in spirit, but the reality is unfortunately contradicting. She's actually weak, sensitive, uncertain and helpless. Elizabeth is the typical one.There was one scene in the film which the Queen required Bess to dance with Walter even Walter didn't know the steps at all. Bess and Walter were extremely unwilling to dance in front of the Queen because of their triangle relationships, but the Queen had to be obeyed. Elizabeth watched carefully and spellboundedly while they were dancing, then, an imaginary picture appeared in the Queen's mind: Her youth returned, she looks pure and beautiful dancing with Walter happily and affectionately, but when the shot changed, her appearance recovered back to the present. The youth and affection had gone; feebleness and fears left alone, and her facial expression turned gloomy and dark.Actually, she just wanted to be simply loved, just like any woman desired, but for a Queen, it was nearly impossible. She controlled the whole country; therefore, many people complemented her for they wanted the Queen's favor and hoped advancement. After all, she’s just a simple woman like everyone else who dreams about romance. She also has the tender and softest part from the bottom of her heart just like no women dislike roses; however, her identification decided her love was destined to suffer the misfortune.The scene I've mentioned didn't have much conversation in fact, but the attracting effects were that they were quite subtle. All the love, affection, desire, disappointment and fears were not said but expressed in a subtle and refined sense.No doubt She's a beauty, but with so much responsibility. She couldn't release herself, so she chose to control herself; moreover, she controlled fairly well. The only reality was no one truly understood but stereotyped her inside as a heart of stone, and a woman with overwhelming charm seemed destined to fail to make her infatuation come into reality.

 8 ) 坐拥整个帝国的女人,该如何被取悦

Can you imagine what it is to cross an ocean?你能够想象穿越海洋是怎么样的感觉吗?

For weeks, you see nothing but the horizon, perfect and empty.很长时间 你能看到的只有地平线 虚无缥缈You live in the grip of fear.你生活在恐惧中Fear of storms.害怕暴风雨Fear of sickness on board.害怕船上眩晕的感觉Fear of the immensity.害怕无边无际So you must drive that fear down deep into your belly.你必须抑制住你的恐惧Study your charts研究海图Watch your compass观察指南针Pray for a fair wind.祈求顺风And hope, pure, naked, fragile, hope.还有抱有希望,纯粹,直白,渺茫的希望。

At first, it’s no more than a haze on the horizon.最初 不过是海平线上出现的一丝薄雾So you watch.所以你注视着You watch.你不断注视着Then, it’s a smudge.接着是熏烟A shadow on the far water.远处海面出现的阴影For a day.一天For another day.又一天The stain slowly spreads along the horizon taking form,阴影沿着海平面逐渐散开来Until on the third day, you let yourself believe.到第三天 你终于确信You dare to whisper the word.你可以大胆地说出这个词Land. Land. Life. Resurrection.陆地。

生命。

复苏。

The true adventure coming out of the vast unknown, out of the immensity,来自浩瀚无垠的未知中真正的冒险。

Into new life.从中找到新的生命。

That, your majesty, is the New World.女王陛下,这就是新大陆。

I like your immensities. Your ocean is an image of eternity, I think.我喜欢你的浩瀚无垠。

我想,你的海洋,就像是永恒。

Such great spaces make us small.浩瀚的宇宙让我们变得渺小Do we discover the New World, Mr Raleigh, or does the New World discover us?到底是我们发现了新大陆,还是新大陆发现了我们?

You speak like a true explorer.你想一个真正的探险家。

当这一段对话发生时,大魔王眼中的光让我意识到,想要掳获坐拥整个帝国的女人,需要的是恰如其分地说出她的内心,她内心的恐惧,她内心的疑惑,她内心的挣扎,她内心的希望。

这一切正如电影的存在,我们始终面临浩瀚无垠的大海和地平线,生命中的未知和永恒让我们如此渺小。

我们无法成为任何别的人,除了我们自己,但电影有机会道出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被看穿,让我们短暂地体会另一段人生。

we are all humans, we do what we can.

 9 ) 开创伟大时代的伟大女人

不是影评,只是背景和情节介绍。

不想事先知道太多情节的网友们请绕行。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之一。

她于1558年至1603年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

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

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导致的混乱状态。

在位的近半个世纪间,她不仅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使英国跻身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列。

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

这个称呼便是此片片名的由来。

《黄金时代》是曾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伊丽莎白》(Elizabeth)的续集。

与《伊丽莎白》主要讲述年轻的女王坎坷多难的登基历史不同,这部电影主要描述的是这位女王带领英国打败西班牙、奠定欧洲霸主地位的辉煌历史。

尽管有些许出入,本片的历史故事仍做到了基本忠于史实。

两部电影同出印度裔导演谢卡•卡普尔 (Shekhar Kapur)之手,拍摄班底也基本保持不变。

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指环王》中精灵女王的扮演者、主演《伊丽莎白》的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继续在这部电影里领衔主演。

新加盟的主要演员有奥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他在本片中扮演女王的同盟者弗朗西斯•沃辛汉(Sir Francis Walsingham),这位饱学之士作为女王的顾问,给她提出很多智慧的建议。

另外,英格兰明星克里夫・欧文(Clive Owen)扮演在女王心中有重要地位的男人沃尔特・罗利爵士(Walter Raleigh)。

历史上的罗利不仅是女王的宠臣,还是当时着名的探险家和诗人,曾经推进英国在非洲的殖民进程。

影片的故事起始于1585年,也是前作《伊丽莎白》故事的十五年后。

此时的女王年已五十二岁,饱经历练,地位稳固,不再是十余年前初登基时那个莺声初试、处处被动的年轻女王。

影片伊始,在大臣质疑她允许国内民众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做法时,她坚定地说:“I won’t punish my people for their beliefs.”从中可见她作为一国之君的自信和宽容,以及成熟的政治智慧。

然而天下并不太平。

此时摆在伊丽莎白女王面前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降服处处与她作对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尔特(Mary Stuart, Queen of Scots);二是如何处理强敌西班牙的挑衅。

信奉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的西班牙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当时的英国已改信新教(Protestant)。

宗教上的不同已使两国势如水火,英国海盗对西班牙商船的频繁侵扰更加剧了两国的矛盾。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King Philip II)于是视英国为最大的敌人,欲灭之而后快。

这两大矛盾成为推动本片故事发展的情节主线。

另外一条重要的线索是女王的私人感情。

终身未婚的女王,在此时对刚从北美新大陆探险归来的沃尔特・罗利(Walter Raleigh)萌生了情愫。

然而女王毕竟是女王,她无法像普通女人一样,无所顾忌地谈情说爱。

罗利与她最宠爱信任的贴身女侍Elizabeth Throckmorton恋爱结婚生子。

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亦是本片浓墨重彩着力描述的主要情节,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且为揭示女王的内心世界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电影一开始不惜笔墨地再现英国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王权的威严。

女王戴假发,着盛装,被侍女和侏儒围绕,外出接受民众的欢呼,一派歌舞升平的大国盛世景象。

女王有许多来自欧洲各大王室的求婚者,如俄罗斯的伊凡大帝(Ivan the Terrible),瑞典的埃里克国王(Erik of Sweden),一位法国王子。

他们派使节送来自己的画像,以及各种礼物,但一概被女王回绝。

一位年轻的奥地利大公(Archduke of Austria) 更是亲自来访,用蹩脚生硬的英语不停地表达着对她的崇拜迷恋,但女王对其也一笑置之。

夹杂在王室求婚者队伍中朝觐女王的,还有一位海盗帅哥沃尔特・罗利(Walter Raleigh)。

他声称自己刚从北美新大陆回来,给女王带来了新大陆特产土豆、烟草和两个印第安人,以及大量金币作为礼物。

女王尽管拒绝了罗利的金子,但还是被他充满神奇色彩的航海探险故事吸引,并让Bess (short for “Elizabeth”)观察他,为两人传递信息。

不想Bess对罗利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堕入情网,并私通款曲。

敏锐的女王觉察到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罗利因为夹在女王和Bess两人之间不知所措,因而打算返回美洲新大陆。

宫廷里三人之间的微妙戏份正在上演,宫廷外血雨腥风的阴谋正在加紧。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与伦敦一个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小团体密谋,计划暗杀伊丽莎白,拥戴玛丽女王为英格兰女王。

这一刺杀阴谋被揭露后,伊丽莎白怒召西班牙使节责问此事,不料他不仅装作不知此事,还反诬女王接受英国海盗抢来的西班牙金币,而且与罗利有私情。

女王震怒,将西班牙使节赶出宫廷,并发誓如果西班牙胆敢进攻英国,就要“strip Spain bare”(把西班牙夷为平地)。

两国矛盾迅速激化。

菲利普二世遂开始大量伐木,兴建战船准备与英国的海战。

同时,在教堂礼拜的伊丽莎白女王遭刺客行刺。

刺客瞄准女王开枪,女王应声而倒。

但后来发现,那把枪并没有装上子弹,女王完好无损。

行刺失败使玛丽女王的阴谋暴露。

尽管女王本人犹豫不决,但沃辛汉坚持处决玛丽女王以儆效尤。

1587年2月8日,玛丽女王着一身血红长裙走上断头台。

旋即,菲利普二世派出了西班牙无敌舰队(the Spanish Armanda),发动了对英国的战争。

在这样的多事之秋,女王格外需要身边人的支持。

她禁止罗利离开,并任命他为王室侍卫长。

此时Bess发现自己怀孕,并告知罗利此事,并让他赶紧逃走(当时的王室侍女不得藏有私情)。

罗利不肯,两人秘密结婚。

这意味着,女王最信任最喜爱的两个人,同时背叛了女王。

在得知这一事实后,女王歇斯底里大发作,暴打Bess并将其逐出宫门,把罗利关进监牢,自己一个人向隅啜泣。

无敌舰队已逼至门前,女王无暇再为Bess和罗利的背叛行为伤心。

她振作精神,调兵遣将,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并身披铠甲,骑马在战士阵前发表了动员讲话。

与此同时,她原谅了Bess,释放了罗利,让他为英国海军效力。

尽管西班牙战船数目上远超英国,但在紧要关头,一场大风暴使无敌舰队无法靠岸,只好垂锚静待。

英国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罗利等人的主持下,使出火船计,使无敌舰队葬身火海。

女王身着一身白衣,站在驻营地所在的海边高崖上观战。

看到英国的胜利,她脸上出现了微笑。

这一战后,英国遂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霸主。

 10 ) 还是那个词——美轮美奂

编: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算英国历史的戏说 反正比我们的要靠谱一点 起码有点正经八百的趣味性 女王的公生活私生活 总会有人猎奇 后来看到女强人大段大段的表现脆弱后终于征服了西班牙 觉得各国主旋律其实也都是这两下子 不由得想起《女王》 她自驾路虎在河沟抛锚的情景 又是一大段脆弱导: 华丽的宫廷 奢侈的场面 都有了 演员的互动之间少了些庄重(看来还是戏说) 《女王》起码有一些压得住的东西 估计是主演岁数大的缘故演: 男主角实在选错了演员 包括前一段的《公爵夫人》男一号也一样 不招人喜欢 偏偏还都把女主角迷得魂不守舍 偷情都偷得那么不专业镜:所有华丽的场面 太油画了 对欧洲审美的惊艳起源于儿时在“世界公园”第一眼见到古罗马那广场 只觉得浪漫名副其实 再到我们的故宫 永远觉得压抑 森严 保守 凝固 结:偏爱欧洲的古典片 还是那个词——美轮美奂# # #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短评

女王情陷三角恋,影片执着于此也归败于此,画面富丽堂皇自不必言,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上较于第一部显得小家子气

6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还行

情节真是支离破碎啊。有一种英版大明宫词的感觉,我都怀疑导演是李少红了。

9分钟前
  • June
  • 较差

复盘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英西海战,战局有些儿戏,仿佛是把伊丽莎白架在神位上,反复强调她的宗教正统,差一点就让她变成神棍了。(可以期待一个第三部吗)

11分钟前
  • 安短
  • 还行

给看困惑了不得不去查历史

14分钟前
  • minyee13
  • 还行

相隔十年的续集。update:剧本太烂,多好的演员也扛不住

15分钟前
  • ring
  • 较差

一半时间在讲伊丽莎白、罗利和宫廷女官伊丽莎白之间既无萌点也无趣味、不知所云的三角恋,余下的时间则花在一场故弄玄虚、虎头蛇尾的国内阴谋和一方装逼一方儿戏的无敌舰队之役上。然后就是不停地换衣服和泛滥的抒情、特写来增加时长。三星给比较正常的华星汉和女王气质十足的西班牙小公主。

18分钟前
  • Favillae
  • 还行

不伦不类,衣服好看。

21分钟前
  • YJ是一颗桃子
  • 较差

布兰切特总是有那种压倒性的气势~~我被她的女王震住了~!

24分钟前
  • 年糕白
  • 推荐

音乐、画面(服装、节奏)与Cate Blanchett。剧情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25分钟前
  • 你说什么都对
  • 推荐

2010.4.23.下载:场面不错,虽然远不如第一部故事好;刺杀女王和砍Mary Stuart头两段都很凄美。喜欢这句:The closer I come to death, the more I want to live, the hungrier I am for life.

28分钟前
  • m.
  • 推荐

服装,构图色彩很强大,可供游戏美术参考借鉴

33分钟前
  • BIGD
  • 还行

她果然最适合演女王~~ 虽然片子本身还是科幻了一点 但冲着CateBlanchett的表演 多给颗星啦~

34分钟前
  • 贝阿朵莉切
  • 推荐

比第一部感觉好点,倒是真把一个真正女皇的心态表现出来了

37分钟前
  • Jiajiachan
  • 还行

比第一部大气多了 布兰切也够霸气 ★★★☆

41分钟前
  • 蟹黄酥
  • 推荐

太久没看电影了 所以觉得还不错。。。

46分钟前
  • 塑料树
  • 推荐

这部电影摄影上比第一部好些,整体剧情也可以。关键的角色沃尔特·劳力本身应该是一个英俊多情的男子,可是剧组却找了一个表情僵硬的面瘫。如果让奥兰多·布鲁姆来演一定比这效果要好。伊丽莎白女王在恋爱上演得像个小女生,历史上的女王应该是攻的一方,在爱情中更多处于主动地位。

50分钟前
  • 中国的华莱士
  • 还行

为什么把女王塑造的如此狗血被动?

51分钟前
  • 早日退休
  • 较差

伊丽莎白黄金时代》关于君主的故事总是那么感人,政治,爱情,战争,历史,以及一个时代的装束。

52分钟前
  • 妖妖
  • 推荐

2008.01.16@麻豆

54分钟前
  • 圓心
  • 较差

整个气场不够厚重,看电影的过程没找漏洞的时候全部都在走神。

55分钟前
  • 媚水之珠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