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呀?
交代了半天交代明白了,时间线也理顺了,该高潮了吧?
啪,结束了!
08年没人让你死,你可以把枪放下对着镜子喊18年小男孩,没人射杀你,而且他精神分裂的人设导演想说明什么?
一切都是假象吗?
最后吐槽小男孩妈妈,是不是亲的吗?
孩子都怕成这样了,你还让去便利店?
要是必须去学校你让人学知识报效祖国也就算了,你让人去便利店买巧克力奶昔和杂志,我靠,来证明孩子的勇气,证明自己的教育多牛逼吗?
你是不是有病?
你是给便利店提成了吗?
你自己怎么不进去呢?
店主也告你了之前死过人,字条也是成人写得不是小孩过家家,你为什么非让孩子去?
拿孩子生命来证明什么吗?
人家家长能躲就躲,您了倒好,主动让孩子送枪子,我真是无语了,此片儿我不知道想说明什么?
无逻辑无三观,整点瞎蛾子肉虫子恶心你...浪费时间啊,大家若是看了我的影评请自觉绕路此片,谢谢!
前面不解释了 解释男主死时候 男主32岁 小孩10岁 还有一个21岁的年轻人 店主年龄未知 警察年龄未知不应该有一个41岁。
最后一次轮回 小男孩10岁 店员21岁 抢劫的很像41岁 妈妈32岁也比较合理。
应该不需要53岁人的在场。
因为杀了这样4个年龄的人 依次转世到了这4个年级死亡即可。
另外转世也是有联系的,所以死者女儿可以认出男主,便利店主可以认出小孩。
最后小孩没有死亡很合理。
男主的死亡,提醒了便利店主,便利店主把纸条交给小男孩 因为T恤和当时男主相同。
最后小男孩没死 是因为他一直很警惕,所以第一时间跑掉了。
如果小男孩不知道这一切,命运安排他去了,很可能死于意外。
另外如果男主不死,不会有小男孩,也不会让店主也明白这个轮回。
从店主和小男孩妈妈的谈话就可以说明,店主相信这个轮回。
剧中一切细节都解释好了。
只是男主精神分裂这个人设,是为了他死亡做铺垫,因为精神分裂,持枪,所以被警察杀就很合理。
电影前一个小时我都很喜欢,包括开头没多长时间,寒暄后就进入了枪击案环节,马上把故事的节奏带了起来,也让观众精神紧张起来。
而且故事的重点放得其实很新颖,一般来讲,枪击案发生后第一时间关注点都在人员伤亡和凶手是谁上,但这里却把主要问题集中在了男主,就是这个精神时而恍惚不太正常的人身上,没多久凶手就落网,然后一带而过连凶手名字都没提,直接进入主题,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处理让我一度很欣赏这个导演。
接下来是遭受校园暴力的小男孩,导演设定的背景也很巧妙,因为经常受欺负,所以有点软弱,但是又不愿向老师打小报告,又会觉得这孩子很聪明,打小报告只会让那些孩子暗地里更加变本加厉,所以对小男孩的好感度瞬间上升。
但是不得不说,真的很讨厌这个男孩的妈妈,一边用言语在老师面前看上去似乎是拼命保护自家孩子,对老师疾言厉色表达有多关爱孩子,但是另一边在男孩收到死亡警告信时,为了让他克服恐惧,决定陪他一起在信上的日子去便利店看看是否真的会发生枪击案。
不禁很想问她一句,这儿子真的不是你充话费送的吗?
锻炼孩子勇气和胆量的事情千千万,试问有哪个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会在收到死亡的警告时还义无反顾地把孩子推出去送死的呢?
即使怀疑是其他小孩的恶作剧,但你都去便利店调查过,老板也好心告诉你事情蹊跷了,你还要一意孤行,还是在孩子生日当天,这究竟是爱他帮他克服恐惧,还是打着爱的名义来验证自己理论正确性的偏执呢?
(这里很容易就联想到如今一些打着爱的名义实际却是在满足自己支配欲的家长们)孩子已经都害怕得不行,做妈妈的还强行带他过去,这和那些欺凌他的校园暴力生行径又有什么区别?
明白这里导演是想要推进剧情了,所以决定让这个妈来背锅,真的非常让人反感的推进理由,不但不巧妙,简直是败笔。
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喜欢这样另辟蹊径别出心裁的揭秘剧情类型,其实看之前一个多小时的时候,无论是反转还是宿命论的感觉都让我很期待这部片子的后续,包括两条不同时代的平行时间线,即男主和小男孩并不是同一时间轴上的人,导演却没有惯常地标注时间点来回闪回,还有一系列烧脑的谜题,这些都能看得出导演还是很用心的,细节方面包括男主一次走向便利店时加油站反射镜中除了投射出他自己还有一个黑色模糊的影子,以及里面两个4月12日同时出生孩子的设定,躺在床上明明应该死去的人却奇迹般复苏,阴差阳错的故事走向和反转让我很快想到《死神来了2、4》里的某个情节。
但是这个结尾,完全浪费了前面辛苦堆积起来的高潮,这种感觉就像是已经装备好了弹药准备大战一场然后突然传来个消息说战争结束了,就好像是买了一个肉松包,满心欢喜,但吃到最后才发现都是面没有馅,这种头重脚轻和被欺骗的感觉太让人失望泄气了。
如果导演编剧可以给出一个意想不到但又情理之中的结局,这部剧应该会变得相当精彩!!
2019年,剧情惊悚电影《警告 | El aviso》我觉得挺不错的电影,非常惊艳了已经,就是结尾有些泄气,剩下大部分都达标了。
评分偏低的原因还是大部分人没有看懂这个剧情。
---有剧透了---不认真看电影的人还是大多数的。。
数学只是个噱头,很多人的影评已经分析的很到位了,从这个公式里基本已经可以看到电影的结果了, Dalymo疯狗 这个人的影评已经写的挺明白的了。
主旨还是救赎,和他朋友没什么大关系。
(只是个剧情干扰),当然大家的脑洞还是很大的。
从开始那个奶奶的爸爸开始,就是男主,患有精神上的疾病,只是后来一次次的转世,到最后10岁那次克服了心理的恐惧。。
虽然比较唐突,但是也算是轮回和救赎了。
电影中不少细节都暗示了男主轮回,就是T恤,喜欢数学,还有独手奶奶最后的话。
可以表扬一下,电影里终于不用面包虫了,新款的虫子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这个精神分裂的蛾子其实误导了不少人,甚至有人以为整个故事都是精分- - 其实我也没有理解蛾子的意义所在。
也许男主的死有点刻意,也许这就是宿命不能改变,但是10岁时候的改变又感觉过于简单,还真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中间那么多次的枪杀细节,还有救人细节还是需要放大一些的。。
我是虫虫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难得的题材,看明白的人却没那么多。
要注意的是,这部电影和前目的地,时空罪恶等片子那样绝对的宿命论是不一样的,这些片子设定上就是一个闭合的环即已成事实无法改变,也不像恐怖游轮里面西绪福斯式得罪神灵后灵魂无法解脱遭受无止境的轮回悲剧,导演设定就是男主牺牲自己完成对下一世自己十岁小男孩的救赎,打破了诅咒,别被定势思维影响,没谁规定诅咒一定要是牢不可破的。。。
但显然片子和看不见的客人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关键情节推进牵强,这也是它分数低的原因
看到上面的影评都在扯“宿命论”、“轮回说”和“救赎”,不得不说这些业余影评人都是在扯淡。
为什么这么说?
整部电影一共有五个事件,即1913年农业银行枪击案、1955年旅馆枪击案、1976年加油站枪击案、2008年便利店枪击案和2018年便利店持枪抢劫案。
那么以上五个年份发生了什么大事?
1913年农业银行枪击案。
历史学家维罗妮卡的外祖母两岁,被多年在非洲打仗的父亲传染了疾病,危在旦夕。
父亲为了给孩子治病,去农业银行贷款造拒,绝望之下,造成四人死亡,然后自杀。
1913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经济秩序崩溃。
在此背景下,银行枪击案的发生,似乎是必然。
1955年旅馆枪击案。
四十年变迁,原来的农业银行变成了旅馆。
旅馆女主和情人分手,被愤怒的情人枪击致死。
二战结束后10年,欧洲经济发展即将进入“黄金时期”。
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问题的出现,旅馆枪击案应该算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事件。
1976年加油站枪击案,此地已经改造成加油站,西班牙某将军和卫兵,被某组织的枪手袭杀。
卫兵惨死,将军中枪。
枪手高呼“组织万岁”。
至于什么组织,影片没有交代,但此次枪击事件毫无疑问,跟佛朗哥长达四十年的独裁统治有关,在前一年,也就是1975年佛朗哥去世。
顺便说一下,1960—1973年,西班牙经济大飞跃。
2008年便利店枪击案。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西班牙深受冲击,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暴露了一个时期以来连续执政的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相关理念和政策失误。
这对西班牙社会造成了相当严峻的冲击。
便利店枪击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2018年便利店持枪抢劫案。
一个中年男子持枪抢劫便利店,与代班店主对射,未造成人员伤亡。
10年过去,西班牙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领军欧洲经济增长。
但是,这一年西班牙换了政府,不稳定的政治必然无法带来经济政策上的惊艳。
便利店持枪抢劫案大概折射的就是这一时期西班牙经济发展的乏力。
综上,五个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经济。
也就是说,导演用“ 宿命轮回、精神分裂、数字逻辑 ”等一堆的烟雾弹,掩藏的是对过去百年西班牙经济发展的折射。
影片最后,小男孩尼克的毫发无伤,就是告诉观众,“ 宿命轮回、精神分裂、数字逻辑 ”都是在扯淡,所谓的“ 10,21,32,42,52 ”等数字,都是“精神分裂者”的臆想。
而乔恩的死,也是导演对经济影响社会伦理的鞭挞。
看了很多评论,我有点儿郁闷。
大家都被数字逻辑吸引,忽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数字逻辑是作者放的烟雾弹,唯一的解释就是,整个宿命论只是男主这个精神病人的臆想。
其实到 男主死的那一场就已经揭示了,但大家还是揪着不放,说男主并不需要死之类的。
其实,真实的案件是男主的朋友遇到仇杀被错杀,因为他和一个持枪的人站在一起,但是并没有死,而男主由于没有按时服药,又受到各种刺激,开始臆想,于是他按照自己的逻辑,在自己生日的那天到便利店,持枪威胁所谓的抢劫犯,被警察击毙。
小男孩的故事并不是男主穿越,而是男主在十年前安排的,包括闯进病房警告以及拜托店主对十年后的男孩做出警告。
小男孩遇到的抢劫不过是碰巧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导演搞那么多事干嘛嘞?
首先故弄玄虚,增加可看性(结果到我们这儿,一堆认真的人,倒成了败笔),其次借用精神病人的臆想揭示这个病态的社会(几场谋杀的缘由),立意相当深刻。
主题也很明确,那就是恐惧是心魔,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摆脱,要努力学会如何在这个槽糕的社会中生存,才不会被逼成一个精神病人而遭淘汰。
ps: 用宿命论来解释该片,虽说有点牵强,但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可以认为通过男主和小男孩以及他母亲的共同努力下改变了命运。
大家就是揪着这个不放,太奇怪了,看烧脑片看多啦,什么东西就爱来个逻辑分析,但是要记住影片呈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呀,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你看到的是男主想让你看到的,这在很多外国片中常用手法。
看到不少评论认为本片烂尾,本人对此不否定,结尾不好大家有目共睹,但也还没到“烂尾”的程度,最多算做结尾没有带来观众全程都一直在期待的反转或解释。
可以看出,整部电影都很努力的在引导观众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理清其中的关系,各方面细节的暗示不算少,不论是从一开始的求婚戒指、反身询问男主购买冰块,还是到后来的药物、精神分裂、虫子、凸面镜和便利店老板,可以感受到导演的努力,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份努力可能有点过头了。
首先,药从一开始上来就已经告知观众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也有可能是字幕翻译的锅),这大大影响了后期“爬虫”和“飞虫”出现所制造的悬疑感(影片后期从一名医生口中特意强调了药的作用,大概是翻译的锅);其次,当男主意识到这种轮回规律的时候,几乎神经质的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周围的人此刻必然是站在男主对立面上,毫无悬念的反驳男主,而男主也在越来越深入的调查中向观众证明了轮回的存在,仔细想来是个很简单的逻辑,周围人似乎是规定好的不许相信,换做是我们,看到已经四次的规律,谁都知道这不会是巧合,而影片却为了孤独而孤独,使男主被孤立;再次,有关小男孩的故事线略显冗长,小男孩作为十年后的转世,前期表现了过多有关其懦弱性格和刚强母亲的部分,要是硬说作用的话,大概就是用做结尾升华了吧;最后,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有关于“药”和“精神分裂”,影片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也许导演希望以一种开放式的结尾留给观众以想象,但开放式结尾并不代表留有质疑,影片前期一直在强调男主患有精神分裂症,当然我们可以把小男孩的那个时空完全看作是男主分裂出的另一个人格,如果是这样,结尾至少需要一个再次醒来的人格或者医院的情景,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轮回是被轮回之中的人打破的么?
如果是,那么轮回之外的那么多知情人,尤其是便利店老板起到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男主留下的“警告”并没有阻止小男孩的到来,便利店老板从男主的时空开始就似乎了解这一切,而到最后却没起到作用,这自然是不合理的。
总之,这个片子在悬疑片中算不上上品,与《看不见的客人》相比,略略有些失望,但也不能说很差,算中等,国内一些悬疑的水平也在其之上(在此就不举例了,不想引战)但就影片本身而言,逻辑漏洞肯定是存在的,出现的假相关人物太多,影响观众思路,去影院看一看倒也不会心疼票钱。
首先说一说,最喜欢的设定是:2008和2018的时空,同时讲两个故事!
故事大纲:男主的好友在便利店被枪杀,男主悲痛之余,发现一个秘密。
这个地方,每隔多年就发生一次枪杀案。
而最开始的案件是在1913年4月12日。
当时杀手杀了4个人,然后开枪自杀,一起是5条人命。
被杀的4人,分别是42岁,21岁,32岁,10岁!
于是,隔了42年后,也就是1955年4月12日,一个42岁的人在同个地方被杀死。
又21年后,也就是1976年4月12日,一个21岁的人在同个地方被杀死。
又32年后,也就是2008年4月12日,一个32岁的人被杀死在这里。
男主由此推出10年后,也就是2018年4月12日,会有一个10岁的孩子死在这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一次次被杀死的人,就是第一次的凶手转世的人。
他要死4次,感受同样的痛苦,才能赎清罪孽。
而他死时的年龄,也要和那4人一模一样!
42岁死一次,32岁死一次,21岁死一次,10岁死一次,才算圆满完结。
那么,这4次又是谁杀他的呢?
这4次,就是被他杀的4人的转世人,因果循环,报仇来了!
最后,他通过球面镜,看到了2018年的自己,也就是10岁的转世男孩。
他对男孩大喊“快跑啊”,男孩就跑了,就这么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打破魔咒了!
总的来讲,前面还是挺高级的。
但这最后的破局,是个什么玩意?
一下子就扣分了!
当然扣分的还有,故事太绕了,绕到不相干的地方去了,明显就是编剧和导演,故意打岔,故意把观众往另一个方向带偏!
什么幻觉了,精神错乱了,非得把观众往悬疑剧上带,太刻意了。
谁曾想,原来是个轮回转世的电影!
扣分的地方,还有电影的分裂之处。
孩子的妈妈一直很正能量,鼓励孩子不要信邪,这正是我们要的内核啊。
结果呢,偏偏是个邪!
就如同我们宣扬无神论,结果偏偏被妖魔鬼怪害死!
电影吧,从剧情到立意,各方面都挺纠结!!
还不错的一部影片,2008年的男主和2018年的小孩,两条时间线贯穿整个剧情,但最后并没有交代轮回是否停止!
原因如下:1.结尾2018年的小男孩逃脱死亡,画面转到医院,有新生儿刚刚出生,按照轮回理论,说明有人死亡,那是谁死了?
当时在加油站的5人分别是:小男孩(10岁)、男孩妈妈(32岁)、店员(21岁)、店内劫匪(42岁)、骑摩托劫匪(53岁)(有些人的年龄影片并未说明,是推理而来),画面给到的镜头里,母子两人都平安无事,两名劫匪都没有受伤并逃跑成功!
只有店员没给镜头,店员和劫匪激烈枪战,劫匪跑出店并没有受伤,店员死亡性很高,所以才有后面新生儿出生的画面。
我看的影片到此结束。
2.看到有的人说最后的画面是第二天小男孩上学,后座的小女孩问他昨天去便利店了吗?
男孩说去了,然后女孩说,肯定是那些人吓唬他的,这时镜头给了一个空位结束。
这说明有另外一个男孩还没来上学,可能生病在家,也可能昨晚跑去便利店,遭遇宿命的轮回,看各自的理解了。
接下来说一下几处大家没看懂的地方,有的评论说:“成年男主为什么不放下枪,放下就可以结束轮回呀”,幼稚的想法,因为男主相信只有自己死了,朋友才能真的没事,否则朋友可能会因为他偷生而病情恶化死去,加上影片给予他患有精神分裂,和女友说死的应该是他,各种细节的加持下,让他不能放下枪。
另一处影片没有明确表明的地方,成年男主死时并不构成轮回理论的5人局,少了一个32岁的女人,同时影片并未交代男主的另一分裂人格是男是女,姑且认为是个32岁的女人吧,这样才勉强成立。
所以成年男主死亡当天有2个婴儿出生,一个是他警告那对夫妻的孩子,也就是2018年4月12没来上学的孩子,而2018小男主是另一个当年出生孩子,影片最后有新生儿刚刚出生,但这个出生的孩子到底是打出租去医院的产妇还是别人?
这个孩子是2008年出生的小男主,还是2018年新出生的婴儿?
我的脸盲症让我分不清楚,打出租去医院的产妇是不是小男主的妈妈,最后抱着孩子的母亲是不是小男主的妈妈?
2019年3月6日观看,虎头蛇尾
除了结局略显不足之外都很好 里面的妈妈很神经但是真好看
以为是悬疑结果是玄幻……
🤔🤥
这其实看起来有点像十几年前那部毛骨悚然那样的末日审判的构思……当然,看起来也有点生死停留的意思。但总感觉缺了点……虽然双线并线都做得比较顺。
7-8分吧,开头本来觉得还蛮无聊,突然来一个猛的刺激到了,然后层层递进推理,悬念杀人,整体不错,不过也有缺点,就是没解释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个循环杀人,希望能看到不错的解读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实在太困,中途居然睡着了。。。,
神叨叨的片子
无厘头的片子…… 完全不懂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 浪费我时间和脑力
远低于预期 悬疑差强人意 和看不见的客人不是一个level
各种作,编剧和导演有点刻意了,本来前面都还算比较合乎逻辑,没想到最后男主和小孩妈妈非要作,不作这个所谓的轮回就无法继续,这所谓的诅咒就会打破,感觉男主和小孩的妈妈非要让这个诅咒继续一样!
听说在《警告》里数字能杀人,这样的还真想看看数字怎么能杀人的。
开始以为是数字缉凶,马上就猜到是轮回套路。风格很西班牙悬疑
最后一环应该就是个闭环 他拯救了十年后的自己
不够悬疑啊
类似于时间循环的电影,一个时间循环的诅咒,但结局是为了照顾大众,所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善意的结局,诅咒被打破了,但是按照理论来说,不管小男孩儿活着与否,诅咒都会被打破,看起来导演还是比较,照顾观众的情绪
模棱两可
很无聊定番但是还不错诶
宿命的力量就注定了会有这样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的妈,这样才能强行把小孩带到剧情触发点,男主在上一次轮回确实死的有点强行,他和隔壁海市蜃楼女主真是天生一对,死活就是要按照剧情走!
烧脑的电影,两条线平行铺开,精神分裂的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