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有惧,这是看完这部影片后的第一感受。
或许鉴于作为一个中国观众,老片《捉鬼敢死队》未能对我印下任何情怀的烙印,仅持一个客观的态度,那便是圈钱有余,喜剧不足。
细数卓别林大师的经典喜剧,便不难发现真正的喜剧应为——“含泪的笑”。
虽说此等高度难以企及,但若让一部曾经进入美国“国宝电影”的“续作”沦落至此,仍觉叹惋。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超能》的确胜于许多同期电影,虽说全女性阵容惹人争议,但在我看来并无不妥之处。
关键是,这部导演自称为不囿于续作之作,实则并未跳出续派的怪圈。
鉴于导演本身是个迷弟,其对原作中的科学对灵异、红白改装车、鬼魂标志等都有延续,这些的确算是只延情怀而不延老套了。
但是,这种硬生生凑成女子四人组,还另加一个“傻白甜雷神”的举措,就实在是无法言说了。
本身这部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已棋差一招,而硬添第四位黑人火车售票员和傻白甜接线员更是有些为政治和金钱而战的意味了。
一则对于那第四位队员,我们并不是不理解美国的国情,种族问题一向十分敏感,添加黑人也无可厚非。
但原作的三人组各有分工,互相协调,性格各异,算得上一个良好团队;而反观这部影片,第四位几乎除了卖蠢毫无作用,开心果也有了强加的雷神了,这一位未免有累赘之嫌。
且其加入队伍的原因简单粗暴,毫无逻辑,更是令人无语。
二则对于傻白甜雷神,我只能说一句无脑并不是可爱,而是脑残啊。
虽然原作中有一位美女最后被附身而成为反派boss,但这也不代表就一定得弄个“男色”出来秀一下熟悉感吧。
很难说,除了肌肉和脸,这一个角色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毕竟自我感觉这部影片的包袱仍然在小组中的前三人身上。
整部影片仍有亮点之处,对于恐怖气氛刻画的十分到位,却有毛骨悚然之感;且笑料百出,包袱也抖得不错;而其中私以为刻画的最好的角色,当属凯特•麦克金农饰演的吉利安•豪斯曼。
此角色好爽奔放,但平时沉默寡言,不鸣则已而一鸣惊人,自带魔性笑容。
而在最后影片的庆功仪式上,豪斯曼结结巴巴语调平板的说出本影片中最长的一段话,即为感谢朋友们对她的友情与包容。
这样,一个更加生动,更符合逻辑的人物跃然纸上,其也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吉利安·豪斯曼 一言以概,老版之续作,难以重现辉煌。
重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手握哥伦比亚和三星的陈年旧账,今天的索尼却很难制作出令人满意的还魂作。
《全面回忆》、《机器战警》,保罗·范霍文的那点粗粝豪气被现代CG切削打磨得一干二净,更不用提隔几年就要蠢蠢欲动一下的《星河舰队》了。
显然,虽然遭遇了连续的失败,但索尼还在努力从80年代的神坑里爬出来。
但这一次,《超能敢死队》从一个坑爬出来,却掉进了另一个坑里。
正如今日的SNL不比昔日的SNL,两部《捉鬼敢死队》中的个性魅力和幽默细胞让它成为了永恒经典,而《超能敢死队》不过是一部没有任何新意的性转后的普通女性喜剧罢了。
保罗·费格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喜剧之王功力无可置疑,但是在这样一部改编作品而非原创作品上, 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感。
原版因为成本所限带来的B级cult范儿恶趣味完全消失了,整体氛围全错,成为了一部再平常不过的women buddy comedy。
《捉鬼敢死队》不仅仅是绿黏液和棉花糖,就算拉来原版四人组:比尔·莫瑞,丹·艾克罗伊德,埃涅·赫德森,和已经去世的哈罗德·雷米斯来背书,就算拉来原版女主西格妮·韦弗来站台,也不能为这部令人失望的重拍洗白。
2016年的《超能敢死队》已经沦为了背后两座大山的牺牲品:那就是PC政治正确和保证票房不敢造次的PG-13分级。
在这些新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下,索尼曾经在《蜘蛛侠》上暴露出来的投机心态和过于追求年轻化的态度,再一次使得《超能敢死队》失去了原作的精髓和灵魂,仅剩下光鲜皮囊,是远远达不到《侏罗纪世界》或《原力觉醒》的高度的。
为粉丝所熟悉的电影宇宙带来新的角色和熟悉的感觉,是这年头重启电影的核心吸引力和生命力,但《超能敢死队》的全员性转只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的确,我们不能否认作为喜剧电影的大本营,索尼对喜剧的开发还是很重视的。
但是这种重视和粉丝的期待跑偏的时候,必须相取其一。
《超能敢死队》如果脱离《捉鬼敢死队》的IP束缚,将会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女性喜剧电影,是SNL新一代喜剧女演员们跳上大银幕的很好平台。
但既然要成为人们心中的《捉鬼敢死队》的合格继承者,首先要是一部好的GhostBuster(GB)电影,其次再是一部女性电影。
顺序绝不能错。
但粉丝终归是粉丝,大老板终归是大老板。
资本来自哪里,话语权就在哪里。
尊重粉丝?
那是粉丝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你让一个立得住的IP屈指可数的六大制片厂之一跟粉丝讲情怀,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比尔·莫瑞在《超能敢死队》中的客串就透露出这样一种强烈的痛苦感,你几乎可以看到索尼高管站在他的背后用枪指着他的头。
我爱GB,但这不是GB。
<图片1>作为一部《捉鬼敢死队》电影,《超能敢死队》死的一点不冤;但类似的,作为一部女性主演的中等成本喜剧电影,《超能敢死队》的存在本身就很值得尊重,票房表现也完全对得起制作水准。
《超能敢死队》基本上就是标准的保罗·费格制作,曾经在《伴娘》、《辣手警探》和《女间谍》中屡试不爽的招牌套路完全挪到了《超能敢死队》上。
但作为一部非原创作品,保罗·费格为电影添加了过多的无意义笑话。
偶尔看看锤哥犯二卖蠢和老女人卖第二春倒是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为了撑起枯燥乏味的剧本的话,就显得冗长不堪。
同样无意义的还有颠来倒去的伪专业名词,完完全全的nobody cares,但是非要一遍又一遍地说,相当聒噪,直到啰嗦到让人奇怪“明明连大房子都租不起,哪儿来的钱买设备造设备”这个关键性问题,才总算闭上嘴巴就是干。
由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杂项混在其中,《超能敢死队》也险些落入去年《像素大战》的老路子——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是一部特效动作片,还是五脏区全的喜剧片。
类型摸不准,使得《超能敢死队》的intro部分和第一幕格外混乱,最后的ending也有些无趣,只有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完成质量还高一些。
抛掉纯粹的男花瓶锤哥不谈,四位女主角在人物设计上都遭受了强烈的刻板攻击。
首先,成名的两人让人相当提不起精神——梅丽莎·麦卡西和克里斯汀·韦格毫无干劲,人物完全就是从之前的片子里捞出来就用,严重缺乏新鲜感,也很无趣。
莱斯利·琼斯的问题就很大了,这个角色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具有街头智慧而不仅仅是一个扯着嗓子大吼大叫的粗鲁黑人女性,但偏偏电影就要往第二种路上去死乞白赖。
的确莱斯利·琼斯在SNL的代表形象也就是这样一个自黑的大老粗,但在这样一部性转的女性主义喜剧电影中,这种刻板印象是最应该规避的。
在84年的《捉鬼敢死队》里,埃涅·赫德森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80年代黑人形象吗?
不。
相反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想要找一份工作的美国男人。
这才是平等。
反观打着女权旗号的《超能敢死队》,莱斯利·琼斯依旧需要以一种近乎冒犯的方式扮演着典型的黑人女性,无论是对角色本身还是演员自己,都是一种颇大的伤害和退步。
既然想要有所表达,就应该做出有所表达的姿态和手段,而不是喊口号做样子,否则无异于自取其辱。
另一方面,同样是SNL现役主力的K姐,凯特·麦金农的角色就可以算是这部电影中最突出的形象了——如果无视角色虽小但更为抢眼的西壮壮,塞西莉亚·斯特朗的客串的话——女极客的形象和K姐相当契合,作为首次担纲主要角色,虽然在表演上用力过猛,但和剥夺乐趣的莱斯利·琼斯以及一脸无趣的其他二人相比,简直是个大亮点。
但和之前触电大银幕的作品所展露的问题一样,以模仿见长的K姐和另一个接不到gig的模仿大师史小芳,比尔·哈德尔都面临着形象塑造的困境:学谁像谁,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个人定位的,观众很难对无定型的个人形象产生认知并加以固化,自然也很难对其产生认同感。
简言之,《超能敢死队》的表演本身谈不上坏,只是很平庸的一碗水端平。
和喜剧上的适得其反相比,《超能敢死队》在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动作戏套路上反而颇让人惊喜。
早先在《捉鬼特工队》中粗糙的特效制作得到了高清重制,并且质量颇高,比《像素大战》和《鸡皮疙瘩》更有诚意。
如果仅仅是奔着特效去看的话,倒是一种非常有趣并且能收获不错体验的做法——毕竟原作看不见的好很难体会,但是看得见的渣倒是一眼明了。
但总归,《超能敢死队》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另一个教训:大制片厂还没有学会如何重启,也仍旧需要学会如何重启。
<图片2>《超能敢死队》的故事薄如纸,同时又被剪接破坏,显得不够完整。
演员之间欠缺化学反应,反派存在感更是微弱。
反观原作,原版《捉鬼敢死队》可以算是相当值得挂念的电影,喜剧,惊悚,动作,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但《超能敢死队》在这三个方面都谈不上成功。
惊悚几乎不存在,个别场景或许有,但被严重稀释;喜剧部分用力过猛并且方向错误,缺乏智慧,太过套路并且缺乏悬念;动作,如果有什么设计的话,完全不明显。
除非你把锤哥翩翩起舞算在内。
剧情弱爆特效撑场,性感男肉弹,男人卖萌女人卖腐,如果这年头的电影都是这个趋势的话,那是真的吃枣药丸。
不信?
走着瞧。
<图片3>
原来的老片子呢其实制作还不错,1984年,32年前了,现在想起来特效绝对算是大制作了。
片子的梗就是科学+搞笑+灵异的路子,其实拍出来还不错。
到了今天弄个全女班出来,在美国争议就挺大,我看后更觉失望作为男观众,首先是颜值的问题,四个女的颜值加起来都不如那个弱智的男前台,其实挺奇怪的,一直在想这样换全女班有何意义?
说实话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女肥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和一个中年妇女真的没让人感觉有什么吸引力。
然后就是IQ的问题,本来的设计来说该有高智商的,该有搞笑的,四个性格各异的女人出演一出精彩好戏。
结果是女一和女二经常陷入枯燥乏味的对白中,既不搞笑,又没意义。
演员感觉就是念剧本,观众觉得好无聊。
而女极客表演过度用力在疯狂上面,其实没有什么高智商的表现。
黑人本来似乎该是那种非常熟悉纽约历史和一草一木的侦探型人物,最后却成了一个大嗓门的老粗。
说实话主角既不鲜明,也缺乏吸引力。
其实感觉好像是想要复制《生活大爆炸》那种关系吧,但是真的非常的沉闷。
虽然看到老版的四人组:比尔·莫瑞,丹·艾克罗伊德,埃涅·赫德森,已经去世的哈罗德·雷米斯甚至女主西格妮·韦弗来,其实也只能让人想起当年的辉煌,感叹这部剧的没落。
然后说说薄弱的剧情,当年有鬼魂,科学捉鬼,阴谋等等,加上四人组的演绎,电影还是很吸引人的。
到了今天电影着重各人之间的互动,女权主义,无聊的笑话和没有悬念的阴谋等等,真的让人感觉平淡无奇。
本来你要么就走阴森恐怖的阴谋论,到了今天甚至可以考虑恐怖分子用鬼魂来摧毁纽约制造新911的梗。
要不就用辣妹走动作路线。
要不就走彻底的喜剧路线。
好过这样碎碎念,剧情没有高潮,没有恐怖,没有喜剧,也没什么科幻.....真的让人感觉....无聊加上其实也没超越84年作品多少的特效,其实还真的很让人失望
属于翻拍重启的电影,以前的男版改为女版。
因为看到预告片感觉很搞笑,而且挺喜欢胖胖的Melissa,就来捧场了。
锤哥演了个萌蠢的大傻,当了个花瓶,女主们跟大bose救回他时说的对白:“他不能死,他刚会接电话…”哈哈…旧版是没看过,怎么致敬有谁客串就看不出来,就新版而言感觉有点扯,只是当喜剧看,笑一笑也挺好。
特效也就勉强及格吧。
还专门刷了imax。
锤哥片尾的舞很搞笑,对了坚持到最后居然有彩蛋,埋下了拍续集的伏笔。
新版《捉鬼敢死队 (Ghostbusters) 》的新意,是把本来全男班改为娘子军,吸引女性影迷,但惹起一些旧版拥迷狠批恶骂。
其实变出女性版无所谓,何况女性对鬼神,对灵异的敏感与兴趣,往往强过男性,世界自古至今女巫师、女灵媒甚多。
而且爱看鬼片的女生肯定多过男生,男生就喜欢搞鬼吓女生。
纽约市四个女人组成全女班捉鬼队,合情合理,风趣鬼马。
跟男版一样,这些现代独立女性并非迷信,其中一个更是物理学教授,另两个精通高科技,竟能自制离子、质子、核子的测鬼捉鬼仪器,用超能光朿擒拿鬼魅。
第四个不是科学家,只是地铁小职员,但这黑娘子高大爽趣,非常卖力。
话说她们深信有鬼,被人取笑,被鬼戏弄,连女教授也因而失业。
全队又穷又瘀,仍坚持用科学方法证实鬼魅存在。
剧情发展自然不断搞笑搞鬼,大反派是一个「反人类」变态男,同样用高科技寻鬼,但故意放鬼为患。
此片亦讽刺纽约市长和国土安全局,明知有鬼郄故意隐瞒。
新《捉鬼敢死队》当然不会缺乏热闹胡闹的娱乐性,但显然不及八十年代旧版过瘾。
问题是除了男班变女班之外,全片限于照版煮碗,情节与绰头都和原作差不多,没有真正发挥女性特色。
她们甚至跟缺德鬼旧版同样麻麻甩甩,癫癫丧丧。
后段还大搞激光斗鬼火的特技神怪大打斗,弄得儿戏乏味。
导演保罗菲 Paul Feig 拍过一些叫座的女性通俗喜剧,最拿手就是把热门男人戏改成女性版,例如姬丝汀慧和搞笑「肥玛」玛莉莎麦卡菲合演的《最爆伴娘团》,便是《最爆伴郎团》变奏。
还有珊迪娜布洛与「肥玛」合演女警双响炮的《热爆 Madam》,以及「肥玛」主演的《凸务 Madam》。
今次捉鬼队两大主力正是「肥玛」和演教授的姬丝汀慧,加上高大黑女,和自制高科技武器的白女,我觉得后者特别有型有趣。
此外,「雷神」型男基思咸士禾夫扮演英伟但无脑的儍子,做了她们的跟班,也算趣致。
整体来说,本片得啖笑吧了,不能期望像旧版那样有创意又有哄动效应,亦不及《凸务 Madam》好玩。
今次也有旧版的标梅利、丹艾克莱和薜歌妮韦花客串亮相,令人怀念他们卅年前的风采。
实际上,用科学方法查证灵异情况,在西方流行已久。
近年温子仁导演的《诡屋惊凶实录》卖座系列,就取材七十年代美国一对灵异专家夫妇被邀请到各地查鬼驱魅的「案例」,其中妻子最具通灵异能云云。
这类配备录音、摄影及电子仪器的团队,大概启发了八十年代的《捉鬼敢死队》。
当然,那些所谓取材鬼屋实案的电影,都夸张吓人而己。
至今未有科学的真凭实据,证明鬼神存在。
然而也不能证实不存在,故此各式各样神话与鬼古依旧大行其道,帮了很多讲古者拍摄者,以及「神界」「灵界」行业搵食。
石琪
为了看续集前一晚刚补起两部老版,所以不是老粉丝角度,但是因为记忆还很新所以很多细节一眼就能看出致敬意思。
刚开始期待这部片子纯属迷妹心态(?
)当时制作女版GB,启用SNL女cast们的消息放出来,还有锤哥骑摩托的片场照让我很是期待(现在知道那是哪一段了233)。
看完发现其实这就是一部SNL大集会+老版演员大集会+老版套路大集会+新版女性角度,不过我不是要黑这部续作,因为无论老版给了多少回忆和情怀,让人认为作为喜剧有多么好,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实套路和深度也就是那样罢了。
所以这部我还是给至少7.5以上的。
————————以下剧透警告——————————————以下剧透警告——————其实GB这个系列说到底就是一堆鬼,无数的黏液,无能又作死的市长和市民,每次都要被当成骗子然后危难关头又被欢呼着迎接的GB队员(第二部里送进疯人院那个特别搞笑)。
所以以上这些这部里也一个没少,此外还加入了新元素锤哥,和一帮女子GB队员。
哦其实不是新加入,是替换,因为看得出这个世界的纽约没有过老版的GB。
这是一个reboot。
总之就是一个,组团-发现有坏人放置装置-好不容易成名了又被请去喝茶-变成骗子-也要拯救全纽约的故事。
最后有彩蛋,埋了续集的可能。
作为一部有续集打算的重启作,在故事上,开头绝对像老版1。
于是你们懂了,首先一个镜头给哥大,背景纽约公共图书馆,然后女主也是哥大教授(反正会被开除的)。
开女主的人还是你们的泰温兰尼斯特(刚刚才在MBY里见过他…)然后就组建GB队喽,虽然装备是怎么研究出来的从来不重要,但是我能想到会被诟病的一点就是似乎解释这些装备的打闹时间会被人骂无聊。
有时候观众真的很难讨好,那些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专业术语少了会被人骂不解释(AKA不给装逼时间),多了又要被骂废话太多浪费时间。
我不知道这一次(让人感到)花了很多时间在解释武器上是因为现在的电影不能像老版一样过场不充分地拍,还是为了体现咱们女科学家(/工程师)有力量,还是纯粹因为剧本时间不够解释来凑,总之你会看到每出一次任务她们就升级并演示一次新武器的教学视频。
两个女主的友谊深厚。
Friendship is magic!!!搞笑的地方大多都在锤哥,演一个傻子… 以及黑人大姐(LJ,SNL演员,她的段子一般都很粗犷很搞笑)的吐槽上。
如果女主总是被喷一身黏液也算的话。
锤哥的这个傻子并不是一般的傻子,是一个外貌赛高的傻子。
让人想到WB上的段子说意大利人长得好看是有道理的,不然在他们换了三个营业员还搞不对收银机的时候你早就有一巴掌过去的冲动了。
本来看剧照那帅气的骑摩托也完全没发生在锤哥这个角色正常的时候(…),以及在那之后不久他被两个警卫吐槽像克拉克肯特。
我当时就想在影院大笑三声,以至于我现在看这个锤哥竟然真的觉得和蓝光碟收录的亨利版小记者试妆照非常像2333此外女主还玩了黑骑梗2333(我的WF都凑齐了,今年大家也是指着调侃WF过活了)总之锤哥是真的一傻到底的eye candy,女主们为了这个eye candy不惜勇闯虎穴,声讨大魔王把她们这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小前台还回来。
最傻的劲歌热舞,满满的80年代迪斯科风,剪在了片尾字幕背景里2333凯特姐演的女工程/机械师非常炫酷,很有凯特姐的风范,墙裂推荐大家去看几期SNL,凯特姐扮希拉里和比伯都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了梅丽莎之外,出场的女性角色(还有死壮姐也在)基本都来自于SNL剧组。
这么一看经过这部戏的合作,锤哥肯定已经是SNL剧组团宠级别的存在了2333总结一下老版几个人物的客串场景:- 彼得 - 上了电视和跑去老朱食堂二楼GB办公室的教授(毕竟BM是最大牌,客串戏份最多)- 雷 - 应该是出租车里那个(?
)我一开始以为是比中指的校长但是年纪略不对。
而且出租车司机说了I ain't afraid of no ghost。
虽然不知道说不爱去Chinatown是什么梗- 伊根 - 哥大的女主上司一转身,身后的铜质胸像。
演员14年去世了。
- 温斯顿 - 黑人大姐叔叔哈哈- 珍妮 - boss的酒店大堂前台- 路易 - 剧场闹鬼,被抬出去的工作人员- 黛娜 - 凯特姐,女工程师的老师此外兰尼市长的演员今年也过世了,没有看到客串。
再另外,老版GB的大楼出现了两次,最后终于属于这组新GB队员了。
棉花糖人也出现了。
彩蛋是祖伊——————————————ps:确实把男人黑得“过分”了一点,不是傻子就是胆小鬼或者反正是傻子而且还一言不合就要报复社会。
内容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反性别歧视的设定绝对是亮点,我们的雷神作为金发男郎绝对毫无违和感。
现在有一个理论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女性要比男性更能适合将来越来越需要建立连接的社会关系。
男同胞们不用难过,因为难过没有用处,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所以,这次冲这个梗给5星,强烈推荐全家观看,绝对不会给小朋友任何童年阴影😄
2016美国奇幻片《超能敢死队》,根据电影《捉鬼敢死队》改编,全球累计票房2.29亿美元,定级PG-13。
定级PG-13,豆瓣评分6.0,时光网评分6.1,IMDb评分6.9。
非常精彩的一部融合了科幻、奇幻、玄幻、恐怖、喜剧、动作各种元素于一身的爆米花电影,从头热闹到尾,从头笑到尾,运用当代强大CG特效技术,将这一经典电影题材的视效发挥到了极致,为这一经典恐怖喜剧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
片尾的捉鬼大战,波澜壮阔,眼花缭乱,笑料百出,非常精彩。
本片是三十多年前的两部经典恐怖喜剧片《捉鬼敢死队》的重启之作,不是续集,这一做法很像《神奇四侠》的重启(另起炉灶、重新来过)。
为了给观众带来新意,本片在男女角色搭配上,和原作完全相反,3白1黑的四人组由男人帮变成了女人组,前台接待员由女人变成了男人。
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喜剧胖女星梅丽莎·麦卡西出演女主角,随时随地都是笑点。
另一主演克里斯汀·韦格则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搞笑风格。
再加上黑女的黑人风格的夸张搞笑,还有另一个白女的夸张搞笑表演,这一全新的女子四人组,给观众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喜剧体验。
雷神大帅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在本片中出演了大反派,其突破性的喜剧表演,是本片的极大亮点。
老版中的男女主角,在本片中昙花一现,既是新版对老版的致敬,也是带给老版粉丝的惊喜,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的经典之作。
本片为了向经典前作致敬,保留了很多原作的经典元素,比如恶心的彩色粘液,棉花糖巨人,贪吃绿鬼,LOGO,制服造型.....等,给观众带来似曾相识的耳目一新之感。
本片力图既保留经典原作的味道,又有所创新、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四人组又男人帮变成了女人组,前台接待员由女人变成了男人(并演化为大反派),在武器上做个革新,引入了几个新式武器,使得影片的娱乐性得到增强。
本片的BD蓝光加长版,给影迷带来的极大惊喜是采用了视效更有冲击力的裸眼3D出画模式。
在16:9比例的屏幕上观看BD蓝光电影,上下都有很大的黑边,这是司空见惯的,而本片的画面经常突破到黑边上,给本无立体感的屏幕带来了全新的出画立体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BD蓝光电影采用这样的特效技术来制作。
片尾留下了悬念,给续集买下了伏笔,这一悬念是第一部中大反派的名字。
但可惜,本片没能迎来自己的续集,2021年另一部《超能敢死队》上映,是老版的延续,而不是本片的续集。
本片的片名实质就应当直译为《捉鬼敢死队》,或者更明确些叫做《新捉鬼敢死队》《捉鬼敢死队2016》。
国内片商为了能引进中国上映,而刻意改名为《超能敢死队》,因为国内要求电影片名不能带有“鬼”字。
但显然就算改了片名,鬼魂题材也是无法在国内上映的。
这种情况让我想到了漫威的《自杀小队》因为片名敏感,为了引进国内上映而刻意改名为《X特遣队》。
剧情结构:(铺垫)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古宅,讲解鬼屋由来,并设计弄倒烛台引得游客惊呼;烛台下神秘仪器启动;下班关灯准备回家的导游,突然被神秘力量袭击,甩入地下室鬼屋;(转折)正在备课的大学助教小艾,被一神秘老头找到了解关于他出版的对于鬼故事的研究,(争论)大学物理助教的小艾适口否认对于鬼的研究;(带入第二幕)老爱找胖婶问询你们出版事件,胖婶和同事酷女获知闹鬼事件之后依然决定前往;(游戏时间)古宅遇鬼拍下视频发网上,捉鬼敢死队网上火了,而小艾被学校辞退,胖婶和酷女也同时被学校劝退,俩人偷拿设备逃离,三人在中餐厅2楼作为鬼怪研究基地;地铁售票员老黑发现使命难入地铁隧道,跟谁发现男子摆放的神秘仪器,居然召唤出厉鬼,老黑啊被吓跑;几人帮老黑抓鬼,给不给力差点被厉鬼拖被赶来的地铁装成了鼻涕,黑大姐认可他们的神勇,决定加入,并偷来殡仪馆舅舅的殡仪车;(中点)他们设计并制作了自己的抓鬼队服和武器,以及不顾黑大姐反对而改装的抓鬼殡仪车;(坏人逼近)演唱会后台抓鬼,鬼怪化身逃脱跑入演唱会前台,被跟随而至的抓鬼敢死队成员运用激光抓鬼枪捆绑,并收入铁笼,由于演唱会的现场直播效应,他们因此大火特火;(一无所有)神秘老人到来冷嘲热讽,并否认世上有鬼,气愤的女主释放厉鬼,把老人冲撞楼下摔死;几人被警察带走,市长警告他们放弃并媒体宣布是骗局;(进入第三幕)无事可做的他们发明各种抓鬼利器,并偶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大秘密;通过激活X交叉线激活鬼门,释放万鬼和鬼王;他们找到X点发现导游,导游触电而死,警察接管此地,并以骗子的名义把他们批捕,在秘密释放,回家后的女主无意中翻起导游的笔记发现他的终极秘密——通过自杀而化身鬼王的阴谋;(大决战),女主找市长告知被赶出;胖嫂被导游恶魔附体,被黑大姐一巴掌扇出,而后又附身于前台小帅哥骑摩托逃离进入再次激活x中心点,顿时鬼魂充满整个城市;4人汇聚穿戴装备禹城市厉鬼展开大战,一系列的厮杀最终找到小帅哥,并与导游恶魔王展开混战;通过驱使殡仪车冲撞引发爆炸,利用核爆反作用力,重开鬼门关,并吸回厉鬼;(结局)捉鬼敢死队拯救了整个城市,但是长在媒体上依然不承认鬼的存在,只是说是受恐怖分子水中下迷药的结果,但是捉鬼敢死队却在暗中获得市长亲批的政府资助补贴;
在男人的了解下,我才知道原来老早就出了好几部了,四个女主,四人四色(肤色)哈哈哈,各自不同的性格,总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爆笑,影院满座了,全部人全场笑到最后,本人还是挺怕鬼的,有些突然迸发出来的东西还是会闭眼塞耳朵(此处惭愧),电影内容混合一些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雷神(跳脱衣舞的)还是那副让你想舔的身材,哈哈哈,最后跳舞彩蛋好评!
<图片1>
一。点。都。不。好。笑。
好在看还是能看,但这部的存在真的是毫无意义也毫无必要。最有趣的部分还是老版几个演员出来客串的时候。 6.0分★★★
为了Kate那一段手枪机关枪秒杀全场的戏也要推荐一下。剧情还是挺有意思的,锤哥傻过头,跳舞那叫一个风骚,感觉像现在这样瘦一点比较帅
真·灵车漂移……特效不要钱系列,可惜我对人设无感。锤哥演得傻不拉几特别可爱!
亚卡马洗
没看过原作,只是对于量子物理学家抓鬼的故事线表示很震惊。
没看过《捉鬼敢死队》系列所以没有历史包袱,觉得很不错啊,而且很喜欢梅丽莎+韦格+保罗费格的阵容,nerd妹子也太可爱了,SNL真是人才辈出。鬼们长相设计的还挺吓人的,但毕竟是喜剧,很喜欢镜子的设计。Ps无论锤哥再干什么也超越不了《Vacation》里节操尽碎的他了,想看续集
一开始还不错,后面就开始越来越平庸,除了锤哥的角色之外,自黑简直太好笑了,我喜欢这个角色哈哈哈
笑料干,配乐俗,节奏拖,逻辑差,但是!但是竟然有Ozzy客串,你敢信?
前半段节奏略慢,后半程无尿点!一定一定要看加长版的!!!!
C
除了表演,其他都还凑合儿,但不得不说都换成女版这主意确实太缺逼了。非直男癌,勿喷。
特效好看prpr
傻白甜···
没有那么差啦,实际上2016年的看起来甚至比看八十年代的更有怀旧感 ,性转翻拍,旧梗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许多场景如数照搬,竟然还有安迪加西亚出场,有人非要说是马强真为老教父心酸,锤哥角色好好讥讽了好莱坞一把,视效继承老版又发扬光大,广场舞好评~如果有机会一定去电影院再刷一遍~
大锤不错看……
我海总真是天神的美貌骚气的身段,满分满分
单就剧情其实没那么好看,但是1.女性主演,四个女主性格各异,不抓马不碧池,nerdy in a sexy way. 2.锤哥扮演了一个金发无脑美男,对比任何一个性感美女在同类男性主演片里的角色,我真是爱死他了:) 3.SNL两代台柱+MC我激动哭了要。4.Kate我要跟你复婚……
我想喝锤哥的咖啡❤️❤️❤️❤️宝宝太可爱 片尾的舞蹈真的太可爱 想亲 只是特效做成这种效果还以为回到了两千年
你有车,你有车,你们全都有辆车